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太守熙藩至贵州即寄冯侍郎光熊吴兵备超暨程太守国玺诸人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单车北上集(己未)
五年我已别南云,又向金门见此君。
几许故人皆抗节(谓彭廷栋花连布两军门),无多健吏亦从军张太守凤枝近以事发新疆
工愁吴质官先罢,垂老冯唐力尚勤。
珍重雪厓亭畔月,好封书札慰离群。
迂论迂论一○ 其五 论谏112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七
礼上讽谏而下直谏。
君子孰不欲讽谏以悟其主,而有至于直谏以杀其身者,势不得已也。
盖事明君,虚心以从谏,虽引义微喻,无所不合,故有以讽谏悟主者,而况于直谏,何伤于道乎?
事暗君,强愎以拒谏,虽危言切论,有所不听,故有以直谏杀身者,而况于讽谏,何补于事乎?
方舜、禹之时,都俞赓歌于庙堂之上,所以讽喻以相儆戒者,可谓至矣。
其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亦何伤于直?
仲虺之称汤以「从谏弗咈」、「改过不吝」为善;
太保之训武王,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非。
若然者,岂非事明君,讽谏足以悟主,而直谏亦不伤于道乎?
至于桀杀关龙逢比干,则事暗君,直谏足以杀身,而欲以讽谏有补于事,盖亦难矣。
由是观之,讽谏施于明君而不害于直,直谏施于暗君而无事于讽者,必至之理也。
汉文帝宽仁尽下,群臣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之故,若冯唐之论颇、牧,张释之之论啬夫,可谓能讽谏矣。
贾谊上书陈时事,欲流涕而痛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指人彘以为喻,而亦不以为嫌,岂非不害于直耶?
唐太宗英明能断,从谏如流,导群臣而使之言,故若魏郑公之言昭陵王圭之庐江,可谓能讽谏矣。
至郑公之言十渐,极陈时政之得失;
圭之祖孝孙,以谓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而亦不以为过,岂非不害于直耶?
若夫萧望之、张猛、京房之言石显,而元帝杀之;
王章之言王凤,而成帝杀之;
王嘉、郑崇之言董贤,而哀帝杀之;
李膺、陈蕃、范滂之徒言阉宦,而灵帝杀之;
长孙无忌、褚遂良、上官仪言武氏,而高宗杀之;
张柬之、桓彦范等言韦氏,而中宗杀之;
孟昭图田令孜,而僖宗杀之:是皆事暗君,以直谏而蹈祸,乃其所也,尚何讽之云哉。
和蒋震夫时寓灵山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诸公天上送将归,处士今占属少微。
路转山亭迷宿雾,水冲村碓捣残晖。
青春贾谊多才达,白发冯唐与世违。
遥想石楠花正发,避人时有竹鸡飞。
送姜二承烈之都门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九
丈夫居家不遂意,翻然拔剑游帝京。
滹沱万里白雪尽,蓟门千顷黄榆生。
轻车揭揭走析下,燕市风云起叱咤。
悬金时上九成台,挟册当来五侯驾。
我从君行韨君辙,读君雄文叹奇绝。
向使冯唐早济时,魏邴萧曹岂堪说。
春风吹开杨柳枝,同舟元礼神仙姿。
会乘虎观青云去,莫忘龙山夜雨时。
奉送顾东桥入觐二首 其一 明 · 皇甫涍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皇甫少玄外集卷六
五马经行地,秋风水国长。
几年重作郡,万里忆浮湘。
润月临乡早,淮云拂旆凉。
圣朝存直道,何必叹冯唐
怀管秘书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浪迹燕山叹滞留,一朝名姓动宸旒。
金门执戟推龙尾,玉陛抽毫羡虎头。
草色杜陵供眺望,花香韦曲伺遨游。
从知遇合堪青史,莫笑冯唐未拜侯。
秋斋杂赋五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杨基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叹息冯唐,吁嗟李广贤。
穷通元有命,生死讵非天。
鼓角西风里,江湖短发前。
南飞有鸿雁,一字若为传。
漫道八首并序 其一 居陋 清末至民国 · 裘祖诰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壬寅中秋后,率成《漫道》八律。噫!历叙浮踪,念年瘴雨;追维往事,万里还云。浩劫几经红羊,变相都如苍狗。感时坎坷,泪渍衫青;对影萧骚,愁添灯绿。叹驹光之易逝,知蝶梦之难圆。未熟黄粱,偶拈红豆,遂不禁吟之长、言之切也!律对虽为盛朝弃物,尚属文事续馀;谁赋冯唐,我怀孟浩。敢道《秦吟》十首,名重边城;聊当《何满》一声,情深故国。歌耶?哭耶?殊不自喻。
漫道衙斋陋不堪,闲寻轶事助清谈。
秋编篱豆招吟蟋,春取园桑饲织蚕。
过眼云烟抛蓟北,回头风月话江南
公馀偶触骚怀抱,细批诗笺趁酒酣。
孟宾于975年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
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
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1093年5月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六、《陆宣公奏议》卷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国朝诸臣奏议》卷六、《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三、《梁溪漫志》卷六、《记纂渊海》卷五○、《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九、《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五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右编》卷六、《文编》卷一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六、《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名世文宗》卷二七、《八代四六全书》卷六七、《四六法海》卷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六三、《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宋四六选》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八年五月七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吕希哲、吴安诗、丰稷、赵彦若、范祖禹、顾临劄子奏: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
辩如贾谊,而术不疏。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三代已还,一人而已。
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谏之以忠厚;
德宗以猜疑为术,而劝之以推诚。
德宗好用兵,而以消兵为先;
德宗好聚财,而以散财为急。
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
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
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
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
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
之论,开卷了然。
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
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
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面;
反覆熟读,如与言。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
取进止。
后主 五代至宋 · 张泌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大唐之有天下也。造功自高祖
重熙于太宗。圣子神孙。
历载三百。丕祚中否。
烈祖绍兴。大勋未集。
肆我大行嗣之。德则休明。
降年不永。袭唐祚者。
非陛下而谁。臣闻昔汉文帝高祖之后。
天下一家。已三十年。
德教被于物也久矣。而又封建子弟。
委用将相。合朱虚东牟之力。
陈平周勃之谋。宋昌之忠。
诸侯之助。由中子而入立。
可谓正矣。及即位。
戒慎谦让。服勤政事。
躬行节约。思治
举贤良。赈鳏寡。
除收孥相坐之法。去诽谤妖言之令。
不贵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费。
其屈已爱人也如此。晁错贾谊贾山冯唐之徒。
犹上书进谏。言必激切。
至于痛哭流涕者。盖惧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也。而文帝优容不咈。
圣德充塞。几至刑措。
今陛下当数岁大兵之后。邻封袭利之日。
国用匮竭。民力罢劳。
而野无刘章兴居之人。朝无绛侯曲逆之佐。
可谓危矣。试使汉文帝之才。
处今日之势。何止于寒心消志而已也。
臣惟国家今日之急务。一曰举简大以行君道。
二曰略繁小以责臣职。三曰明赏罚以彰劝善惩恶。
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权。五曰询言行以择忠良。
六曰均赋役以恤黎庶。七曰纳谏诤以容正直。
八曰究毁誉以远谗佞。九曰节用以行克俭。
十曰克已以固旧好。亦在审先代之治乱。
考前载之褒贬。纤芥之恶必去。
毫釐之善必为。密取与之机。
济宽猛之政。进经学之士。
退掊克之吏。察迩言以广视听。
好下问以开闭塞。斥无用之物。
罢不急之务。此而不治。
臣不信矣。诗曰。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书曰。儆戒无虞。
罔失法度。易曰。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言君人者。必惧天之明威。
遵古之令典。作事谋始。
居安虑危也。臣观今日下民。
期陛下之致治。如百谷之仰膏雨。
愿陛下勉强行之。无俾文帝专美于汉。
臣死罪死罪。谨言。
书兵曹郎厅契轴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二
圻父官闲世道昌,八人分局共周章
每于觞咏谈王霸,更以金兰镂肺肠。
为酒宦游嗤阮籍,乖时晚遇笑冯唐
一生离合难凭事,丰悴相从且勿忘。
晚楼寓怀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引用典故:冯唐
薄暮疏林宿鸟还,倚楼垂袂复凭栏。
月沉江底珠轮净,云锁峰头玉叶寒。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无言独对秋风立,拟把朝簪换钓竿。
春夕遣怀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穷通分定莫凄凉,且放欢情入醉乡。
范蠡扁舟终去相,冯唐半世只为郎。
风飘玉笛初落,酒泛金樽月未央。
休把虚名挠怀抱,九原丘垄尽侯王。
秋晚再寄祝逊之 明 · 胡应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老去冯唐不解愁,南山秋色暮悠悠。
歌残白石无人和,荒草斜阳独饭牛。
岁暮述怀十首 其六 明 · 皇甫涍
 押东韵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七
薄游良易倦,东方隐或同。
执戟岂云疲,冯唐宦未工。
坐阅华丛解,徒悲芳岁空。
叹息浮云暮,奇思何由通。
程五舍人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汪琬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尧峰文钞卷四十四
宫莺高啭万年枝,才子为郎退食迟。
垂袖内家催应制,珥貂中监乞题诗。
月明寓直趋鸾掖,日晚濡毫对凤池。
同作金门供奉客,冯唐独愧鬓如丝。
俞声父广文俞君六十而意气壮甚投余万言之书愧无以报报以短歌 明 · 胡应麟
俞翁六十形貌苍,胸中壮气何昂藏。
唾壶击碎铁如意,独夜悲歌神慷慨。
素书双鲤乍遗我,剖之字字皆琳琅。
丰城双剑久埋狱,谁从石匣提干将。
载读名山两游记,雄词直上追班扬。
琴声四壁响空翠,云霞万叠流青缃。
兴来便欲远寻汝,青鞋布袜双翱翔。
丛霄绝顶跨鹏背,侧身南斗呼琼浆。
晨风不假子安便,滕王高阁天苍茫。
珠帘画栋永寂寞,何人百代垂文章。
参差念汝袖中刺,片帆计日来浔阳
琵琶亭下遇商妇,荻花枫叶吟秋江。
洞天携手三十六,醉鞭乱石成群羊。
王门鼓瑟让儿辈,沾沾白雪弹清霜。
谁云烛武非少日,即今圣主开明堂。
魏尚云中阨群吏,楼船十丈横扶桑。
一朝谈笑生羽翼,至尊投袂呼冯唐
君不见公孙片言合武帝,千秋爵位高明光(余君寄余杂文甚夥)
题瞻云图 元末明初 · 胡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望望高云不可攀,乡心都在画图间。
门前白处皆苕水,屋上青来是弁山
食禄正思三釜养,买舟未省几时还。
狄公勋业遗千载,莫待冯唐鬓发斑。
宁化道中 明 · 翁万达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忧种种山行日(原校:怀忧,《古瀛诗苑》作“忧怀”。),舆病匆匆梅发时。
马援功成犹速谤,冯唐身老欲何为。
铁山回首惟流泪,龙塞关心知复谁。
圣世应多颇牧侣,孤臣终系蓼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