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与君佐简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三、《广陵先生文集》拾遗
令启:令以亲者至,辄具不腆之礼。
茍得不遗,一辱临之,良幸!
令顿首君佐足下。
君佐寓翁庵 北宋 · 韦骧
 押遇韵
人生扰扰无非寓,以寓名庵深得趣。
寓翁之庵年月多,一日持文索诗句。
乃知主意不在诗,欲以斯言昭未悟。
吾侪又赋(四库本作作)寓翁庵,附赘悬疣聊复赋(三字原缺,据四库本补)
古山楼记1279年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三、《须溪集》卷五、《名山胜概记》卷二七、同治《湘乡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长沙朱君佐过予于庐陵,相视各壮岁也,已矣。
年近五十,书来语我,古青之楼将栖隐焉,求文以为记。
余为记之曰:青者何?
山也,请更之古山如何?
山在天地间几千万年而未化,如骈枝疣赘而莫之胜说,岂惟人病是,将阴阳者厌之矣。
吾亦不知其初,高下磊落,变化何以至此也。
以为大块之所壅,而洪水之所决邪?
其高且数百千丈,为日月相避隐处,殆造物之所不能去也。
意者其亦有杞国之故,且坠且积,以及此邪?
求之六合之内而不得。
虽神州赤县吾不信也,异乎此者其当何如?
何厚何高?
何颉何颃
于是有共工者触之,于是有五丁者凿之,于是有愚公者移之。
触之、凿之、移之之不可,则鞭之以秦皇,拔之以项羽,蹴之以夸父而不胜,而衡守,而擅铸,而媚之以封禅,而阨之以兵革。
其穷人力若此,而谓天地欲无意焉不可也,谓天地有意乎后之人益不可也。
而后之人若有力焉,方其自恃也,有过此焉,而卒不可恃也。
彼其有助于人也亦多矣,其助之不可而因以敝之,与其敝者自敝,而独与天地者相终始也,悲哉乎!
所谓古山者如此。
吾与君登楼而望君所居岳麓,循岳而南,为苍梧之野,二妃之所霣泪;
南至于罗浮,望三山者或彷佛焉,今其人远矣。
少西为洞庭,又西为峨眉之雪,蚕丛鱼凫者不可得而道已,每闻子规,喟然而起,起而望,曰望帝,今其人远矣。
自江入于海,则东也其山曰涂山,玉帛万国,专车藏焉。
又东为沧海,安期、徐生自是而不返,今其人远矣。
言未既,君振袖而起曰:「荒哉万古,阔乎其四方也。
吾楼于是间也何居?
其旷然若古今之涂乎?
其亦他有所可隐乎?
子盍为我言之?
子不为我言之,旷也奈何」?
余仰而噫,俯而笑曰:今犹古也,今之古者其犹有存乎?
则余不得与于斯也。
子又以今之今者为足存乎?
夜以思之,其知之矣。
其自明日以往,抑不可知,余以斯楼为不足乐邪?
四方若此,君楼居而我记之,其复何憾?
井干丽谯,临春结绮,盛时钜丽者安在?
下至齐云、丰乐岳阳、黄鹤,骚人畴昔徘徊落日,又焉知其至此。
则夫斯楼者其不足记邪,其不谓之隐耶?
夫四方而不足以为隐,则隐此足矣。
隐而谓吾山,则吾山矣,山在天地间谁能主之?
四岳三涂,是不一姓,以吾隐此,而山亦吾,则山与君俱不可得而见矣。
不能不在人间而藏于人间,异时欲知君者求之楼,欲知君楼者求之记。
记成于己卯庚辰之春日
是日也,雾漫天,自子规、南二妃、西青青者如失,惟朱氏楼独存。
李巽988年11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小畜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古者设关所以禁末游,为市所以通货殖,后世因而有税焉,亦以资国用而佐地征也。
历代便之,未尝或改。
旧制皆委郡县署胥徒以掌其务,故侵渔自奉,利入于下,割剥公行,怨归于上。
不有釐革,孰为经久?
国初已来,始用儒臣以莅之。
锡之皇华,尊其任也;
委以利柄,观其器也。
是以周行之士,由此而进焉。
端拱元祀夏六月,诏以光禄寺丞李公婺州关市之赋,遵历试也。
君,建阳人,少以文章干禄江表。
神德吴之六年,皇上嗣统之五载,始随计偕,求试于大宗伯
君尤善辞赋,得贞元长庆时风格,如《土鼓》《蜃楼》数篇,皆辞理精妙,出人意表,故秉笔者许之。
仆时在场屋,与之游者凡三年,同登乙科,交分益至,是以君之文行,可得而熟矣。
宜乎立丹墀,奋鸿笔,作邦家之秀,为󲦤绅之光,而适海隅、釐冗务者,何哉?
建溪、婺女实邻境也。
君离邦去里,自闽之蜀,官历再命,年将一纪,堂有亲老,室有妻子。
是行也,道未畅于国,孝可成于家也,士君子闻而荣之。
噫,行道之要,利不如义;
立事之干,义不如利。
君佐管城、宰晋原,抚民人、亲稼穑,非谓义乎?
今君奉朝命、临外司、歛关征、助经费,非谓利乎?
义以行之,利以干之,政成归朝,何往而不济!
上国残暑,江天早秋,凉风入怀,旧物在目。
郡守迎劳,乡人咏歌,徵四牡以宴使臣,唱《白华》而延孝子,柅轺车于故里,侍板舆于任所。
有道之禄,得以及亲;
无外之时,得以聚族。
䌽衣奉养,何乐如之?
至止之日,为我登八咏楼,赋新什以寄远,即嘉惠也。
怀安败名,乐不可极,仲权其志之。
霍子惠迪手简(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八、《姑溪居士文集》卷三三
钦慕高远,咫尺未得奉殷勤,披写相尽。
欿焉此怀,惟付之有,而内诉所乘,则未易如是也。
三月被问,四月君佐出所予别纸,遂温前所赐,始欲展转叙致;
既而势可以出入,亟图一见门下,亹亹之念,期必一售。
不谓皆在不可,形迹未忘,吾罪多矣。
窃应扫轨,眷分从谢绝。
专介忽领来贶,擢发不足以书其罪,则所谓多者,曾何足以名之邪?
系咏宽博,临笔语塞。
赠浮屠元正师诗序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一、《宗伯集》卷一三
元正师,东平人也。
少学浮屠,明于经论。
而辨说闳敏,广席之中,论难锋出,听者竦然。
已而曰:「是未足以尽吾志也」。
乃彻册歛卷,漠然静居,求禅宗之旨。
真州资福院,久之,遂监其院事。
资福学者常数十人,前主计者,形惫心尽,犹苦不给。
自师治事,坐乎一室,足迹不历人门户,而居人游贾争出所有以助之。
由是资福大富,下至仆隶,皆衣食有馀,人皆以师为才。
余以为才之于事,用智与力,而后有得。
如师者,不以言约,不以心稽,而人乐为之用。
此其素行足以动人,非独才高而已也。
师年未四十,其进于道,未见其止。
异时信之者将益远,非独此邦之人也。
一日,出陈君佐及余所赠诗,且曰:「吾与四方贤士大夫交固多,而二君子往来为最密,将以此诗刻于石也,不可以无说」。
余固乐道人之善,况与师相从之久,而见请若此之勤耶,乃为序之,而请君佐书石,庶几如师之志云。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八、《元丰类稿》卷四四、《曾文定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今上皇祐二年,祀明堂,推恩群臣,秘书丞金君得以其父为大理评事致仕。
五年,郊,金君为太常博士,又得以其父为卫尉寺丞
卫尉府君讳某,字温叟浮梁人
初,君之考赠大理评事讳某有三子。
伯曰鼎臣,为某军节度掌书记
仲曰汝臣,为太常博士
季即君。
兄弟俱举进士书记与仲既起家,君因不复肯就举,曰:「吾兄弟不可俱去吾亲也」。
后三十馀年卒,以有子为丞云。
君有四子。
曰君著;
君佐
君卿博士也;
曰君
兄弟又皆举进士博士既有名秩于朝,三子皆复养于家。
盖其父子兄弟之出处如此,何其相似也!
当是时,宋兴已百年,博士方以材自起于贱贫,欲以其所为为天下,慨然有志者也。
君独自得于大山长谷之间,日从子孙,来四方之客,与夫乡人之老,《诗》《书》尊席之侧,啸歌息偃,以忘其年,隤然遂其志者也。
遭天子既宗祀明堂,顾朝士大夫皆褒崇其亲,欲以风示天下。
命书宠章,降于其家,显荣一时,寿考康宁,有孙有曾,以承以翼,何其祥也。
君为人简易无町畦,能事父兄,衣食奉养,自与者尝取其薄。
尝有盗其牛羊,已又盗其所乘马者,君知之,皆不校,盗卒自悔以伏。
盖君之质与其恕,又有足多者如是也。
生于淳化之庚寅,卒于嘉祐之丁酉
遗命三月而葬,从薄,遂以其年十二月四日葬于饶州浮梁县万户山之前。
夫人徐氏,累赠寿安县
君之殁也,有子四人,女六人。
孙男九人,女十二人。
曾孙男三人,女二人。
金氏,或曰出少昊金天氏,或曰出汉侍中秺侯
秺侯传至孙则亡,至曾孙复侯。
秺侯有弟伦,伦子若孙,四世六人,皆侍中,以忠孝名尊显于世,世称金氏云
至君之先,皆家京兆
唐僖宗时,有令浮梁者,遭黄巢乱,徙人筑险自保,所活人以数万,因留治之,凡十有七年,遂家浮梁,以功至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讳某,君曾祖也。
子讳某,君祖也。
博士以君之外孙、尚书屯田员外郎臧论道之状来属,曰:「子为我铭吾亲,吾死足矣」。
巩不敢辞。
铭曰:
卑少恭老,惟物之常。
即强弃艾,乃理之亡。
帝用慨然,尊祀明堂。
顾褒耋寿,风示九有。
君势之亨,与享其荣。
拥笏巍巾,于家以息。
有子有孙,严严我侧。
志无不得,君子之祥。
铭以发之,君子之光。
尚书都官郎中吴君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一、《郧溪集》卷二一
君讳仅,字庶几天圣五年进士擢第,历归州推官、定国军节度推官大理寺丞、知江州德安绵州彰明二县、饶池等州提举铸钱事、通判婺州
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崷崷有芒角。
彰明时,韩丞相使,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
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课入,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人获利焉。
嘉州王蒙正有美田居木川,肥腴甲西蜀,其祖方与昆弟居,独遗言付蒙正之父,族人数讼不平,官司莫能决。
君以为祖有昆弟在,安得专为遗言,析其田均受之。
诉者感泣,为君作生祠,曰:「用以报吴君也」。
是时蒙正连外戚,气势能倾动人,而君一断以法,韩丞相尤喜,以为难也。
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
群司狃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君佐宋公为治,披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
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
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
箠其吏遣之。
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柰何」?
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
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不合,而卒亦用此取困。
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
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得休息。
前为守者,率置民事,专治宾客
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者,虽烜赫巨官,饷之壶酒盘飧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以结恩意。
往来者皆索莫,遂得毁言。
又与提点刑狱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降监池州酒,知君者为君咨赍而叹息也。
以亲嫌,不之官,归京师
朝廷复欲携挈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
韩丞相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
还至泛水县,得疾,卒,嘉祐八年某月日也,享年六十二。
饶州鄱阳人,曾祖延进,祖承鉴,考宗右,历三世不得仕。
至君登第,由大理寺丞三迁至屯田员外郎,由员外郎四迁至都官郎中,服五品服,追赠其考太常少卿,妣某氏,某县太君。
男有官,女嫁仕籍。
虞部员外郎周偕、试校书郎刘凯大理评事章祐之、秘书丞高照,皆其婿也。
初娶江夏黄氏,又娶清河张氏,广平宋氏,封德安县君
今夫人麻氏,封金华县君
子四人:知损,某官;
知白,某官;
知让、知和。
女一人,尚幼。
其葬在饶州鄱阳县怀仁乡某原,日用治平元年十月某甲子。
铭曰:
世之喑噎,孰疵其为?
揭负而呼,众乃惊疑。
虎以斗伤,不如童麋。
嗟嗟夫子,宜其阽危。
毁誉不公,不获于时。
告诸大幽,俾观我辞。
朱君佐圹志1182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止斋先生文集》卷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公姓朱氏,讳兴国字君佐温永嘉人
考永,妣王氏。
享年五十,以淳熙二年十有一月卒。
君佐娶陈氏,生子辄夭,以汲为己后。
晚得光孙,而君佐之丧未练又夭。
陈氏为君佐之爱光孙也,以拱源为之后。
三女,适丁子美、项敏中、陈宗渊
子美、宗皆尝荐国子学,亦辄不第死。
君佐卒七年,汲始克葬于所居里西山之麓。
且葬,陈氏使为志焉。
陈氏,余族姑,而宗渊之姑也。
予方哀宗渊呱呱二女莫适,顾托于是,感余姑之经纪朱氏,置孙以绵其祀,乞言以不陨其名也,喜且泣下,而刻藏诸竁,庶几其女不忍弃宗渊如其母然,而亦以解君佐之悲也。
葬以淳熙九年十有二月庚申
兖州太守1101年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丹阳集》卷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某闻:濯金浣锦,取鱼盐则贵有求贱之势;
培山益海,资尘露则大有纳小之理。
君佐秦,气燄可炙,而赵良以苦言药之;
狄梁公峻节雅望,为唐名卿,而元行冲愿备药笼中物。
夫疏贱之士,骋辞开说以干大吏,未必无一得之虑。
此两士者,足以观矣。
愿赐须臾之间,宿留瞽言,何知无毫釐毗助万一耶?
常观昔善宰郡者,布政处事,趣时循俗,而弛张无一定之论,故力寡功倍而民歌舞之。
崔郾治陕,不笞一人,及涖鄂则诛罚一不贷。
其说以谓:「陕土瘠民劳,吾抚循不暇;
鄂土沃民剽,非威不能治也」。
柳仲郢京兆,政称严明,人莫敢犯。
及镇河南,则以宽惠。
其说以谓:「辇毂之下先弹压,郡县之治本惠养也」。
若二子语政,庶乎不谬通方之训矣。
阁下以名士典郡,所至有异等之效,涂歌邑诵,袭满人耳,果何以得此声赵魏之间哉?
岂非能观察风俗、随宜制变故邪?
且阁下以赵之俗剽悍而嗜寇,魁桀而侮法,赭衣满道,桴鼓相闻,故痛以法绳之,铢两之奸不舍,强梁褫气,不敢迹境。
阁下之至上党,适岁荐饥,殍者塞涂,于是推行荒政,已责缓刑,俾豪右振廪,而千里皆果腹焉。
惟知缓急先后之方,故宽猛异施,而两郡各治。
及乎诏书明扬,改付东鲁,车辙未至,而闾里之士偷度臆计,以为是必致隆于学校矣。
今旌麾所临之地,即古泰山、鲁二郡也。
宣精在上,奎娄为文宿;
画野在下,洙泗为儒乡。
阙里之堂,矍相之圃,故基遗址,历历在目。
故其俗守经学,其人多秀令,号称礼义儒学之国。
凡虔命而抚封者,率以文教先焉,亦犹赵之当用猛,潞之当用宽也。
今视事弥数月矣,条教既修,成令既立,彫瘵者苏矣,跋扈者戢矣,下至金谷米盐、簿领期会、仓猝冗末,无不垂省,独郡学未有半辞及焉。
今斋堂倾圮,棘不除,生师栖栖,有陈蔡绝粮之色。
阁下亦有意乎?
傥如朱博所谓,俟尧舜出而陈说之,则无如之何矣。
鲁僖公旂色鸾声,亲临泮水之上,饮先生君子以酒,而顺彼长道,故淮夷徐宅,莫不来同,此前事之验也。
抑又闻:论事而不远嫌者,宋人有观其邻伐不祥之木从而请俟之类也;
荐言而不俟信者,妇始入门而戒其仆无笞朴之类也。
某待罪教职,望履幕之日浅,而遽贡狂直,疑若自为道地,上之则失于不待信,次之则病于不远嫌。
惟宽明君子谅之而已。
硕人张氏墓志铭1123年4月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丹阳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宣和四年五月乙丑硕人张氏殁于汝州公府。
时某领郡,以妻亡谂于朝,求移守吴兴,诏许之。
六月,护丧归常州,留二息奉柩而趋治。
既卜葬,得地于江阴县由里山之原,复谂朝取急以视窆,诏又许之。
遂以五年四月己酉襄事,叙其行事而泣铭之曰:硕人世籍常州宜兴讳濩字靖姜
朝散郎、赠通议大夫讳磐、太硕人姚氏之女。
宜兴之张,世以儒学显,而姚氏在金坛为旧门。
硕人于女宪妇顺,耳目濡染,不习以能。
元祐中通议公为涟水军,我先人开府仪同三司君佐之,同僚且同郡,复闻其女贤,为某授室。
既归,不逮事皇姑温国夫人,事先人尽孝,衣服饮食亲在视,寒煖早晏之节愈久滋益恭。
于食财痛自节缩,而储积其馀以共公上,铢发不自蓄。
初,叔、季二媦未行,先人念择对之不易,硕人请以女妹归伊兄,二姓交信之,遂与礼部侍郎、今知徐州张公合好。
后三年,季妹许嫁今丞相王公,时硕人从予官太学,先人敕使归董蚕织缝纫之事。
既讫嘉礼,先人喜,津津谓某曰尚平之累已毕,若释重负,而妇助我居多。
岁中迎养,后如京师,会先人弃诸孤,硕人送终,厥饰尽礼,持丧踊躄如制。
于时二兄俱未卜继室,幼稚满前无依,家徒四壁立。
硕人裒掇纤细,均己子保视,以济于艰难。
其后某比预廷选,二兄俱宦,辇毂下阖门数百指共室同爨,而姻戚并时显仕,岁时燕集,轩骑填里门。
硕人虽处介妇,而调娱永顺,曲致恩意,中外无怨訾一辞。
祀葛氏之祖考,馔非手调芼弗进也。
喜浮屠学,日诵其语,食不击鲜,奉观世音尤力,课所谓《大悲咒》者,数以万亿计。
尝得寒疾滨死,观世音现白衣璎珞像升卧榻,以杨枝荆芥祓其体,寻汗浃顿愈,人士纪以诗文者甚众。
临汝力疾朝中岳,既还,一夕神识去体,家人环泣,诸子若妾媵各剔股燬臂灼顶以祷,观世音像复现,光相满室,黎明骤苏,安全四十一日,始不幸。
转识不乱,谈者谓累善之报云。
初封同安县君,进封宜人恭人,后遇恩及拟封,两封硕人,前后训词皆称其贤操。
春秋四十有九。
立方从事郎、国子监书库官
立中,迪功郎河北盐香勾当公事
立器,国子生,前卒;
立卓,尚幼。
女长适文林郎越州州学教授许旸,前卒;
次适承务郎登闻鼓院刘封
一未嫁。
孙三人。
硕人祥顺祗修,善区处事,于书通大致,持身玉霜。
始予未第,闺房百须一不相关。
既仕,数以戆直贾祸,流离落漠,而硕人能以义命相譬晓。
呜呼!
继自今无相我者矣,悲夫!
铭曰:
委禽兮结缡,嫔予三十年兮,家室之宜。
我辜于天兮,夺其所与齐。
年不配德兮,梦人授之
生于建平而殁于临汝兮,藏于大江之湄。
幽窀之词不以诿人兮,聊写情而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