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赵都赋 其四 曹魏 · 刘劭
 押庚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二
神钲发声(《文选‧魏都赋》张载注。)
杂诗十首 其四 西晋 · 张协
 押词韵第十五部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文选》二十九。《诗纪》二十九。又《类聚》二引谷、足二韵。《御览》八作张载诗。引谷一韵。)
垂白(一作白首)766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西阁
引用典故:宋玉悲 千日醉 冯唐
垂白(一作白首)冯唐,清秋宋玉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曹植王粲张载俱有《七哀诗》)
乞车驾躬谒元德皇太后大中祥符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宋会要辑稿》礼一○之三(第一册第五四九页)
伏以礼成坤壤,感切大宫,罄归格之明诚,备奉先之茂典。
伏惟元德皇太后母仪之重,祢庙攸同,虽摄事以致虔,未亲祠而展孝。
比者恭伸饮至,交举鸿仪,傥或六辔款临,三牲斯荐,谅于历代,必有旧章。
欲望车驾至京躬谒元德皇太后
又五言十韵 北宋 · 丁谓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叨窃逢嘉会,孤单曲成
高车陪上宰,密座厕群英。
步武清华地,优游侍从荣。
勤劬期薄效,忠谨誓明诚
方畏官箴失,俄惊宠命行。
冒恩心易感,恋圣意难平。
未副宵衣念,宁安昼锦情。
摇摇千里棹,眷眷九重城
茜旆(四库本作旌)辉登路,琼章耀去程。
子牟牵望处,金阙玉为京(以上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 《吴郡志》:大中祥符九年丁谓升州。谓,郡人。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真宗赐以御制诗,尤为盛事。)
上九司命上卿保生天尊号诏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辛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五
上卿九天司命真君,幽赞高穹,财成元化,掌群生之命历,奠乔岳之灵区。
属封祀之告虔,赖紫虚之降鉴。
载瞻珍馆,聿荐明诚,爰举徽章,用伸昭报。
宜尊懿号曰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设像于会真宫别殿,委道箓院具科仪以闻。
仍令给事中冯起舒州灵仙观祭告。
以祠后土谕宰臣等诏大中祥符三年八月丁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一七、《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四二(第二册第一○四○页)
朕前岁以灵真告期,秘文垂贶,乃升岱岳,以展明诚,冀受百祥,阜康九域。
汾阴后土,盛典阙焉。
奉祀北郊,降禅社首,瞻言脽壤,久属朕怀。
况元鼎亲祠,开元蒇事,肸蚃所答,方册具存。
若尊卑之礼或偏,则明察之报渐废,前史所谓郊天而不祀地,失对偶之义也。
朕恐兹礼未周,贻讥后代。
昨东鲁升中,除奉神之外,庶事省约,途中次舍,务在简俭,往复千里,绝无扰民。
蒲津父老,屡扣阙庭,斯亦人事所启,深符宿意。
当议洁蠲,用答景贶
西平王赵德明大中祥符九年十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八
卿世济勋庸,任隆屏翰,竭臣忠而奉上,正师律以守方。
克树风声,聿宁边候,其于眷倚,固异群伦。
今者特贡丹诚,罄陈奏凯,详彼缕述,深照倾输。
且国家奄宅中区,统临四海,矧惟覆育,岂限迩遐。
顾兹西北之陲,素为襟带之地,曷尝不敦之赏劝,示以怀柔?
至于将帅之臣,但伸御备之戒,唯关防是守,唯盟款是遵,靡容侵渔,庶安境土。
所有文字来往,辞说异同,部族贪残,展转雠报,掳过生口,彼此交还。
其如不见端倪,互相诬执,或因缘攘窃,增饰邀求,朝廷固不细知,边垒亦为常事。
兼详表奏,备述其由,观卿明诚,颇究积弊。
若今检校,俱虑滋章。
朕虔奉穹昊,永宗清净,推恩示信,六合同风。
眷惟恭顺之心,益固初终之节,嘉叹之意,注想弥增。
已令鄜延泾原环庆、麟府等路部署、钤辖司,今后约束蕃部,不得辄相劫夺,擅兴甲兵,凡于交争,须尽公理。
其有广占阡陌,隐庇逃亡,画时勘穷,押送所管。
卿本道亦仰严勒部下,不得更有藏匿。
各遵纪律,共守封疆。
言念忠勤,不忘鉴寐。
北岳醮告文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金石萃编》卷一三○、《恒山志》利集、《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四二、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七、道光《直隶州志》卷二一
维大中祥符八年岁次乙卯二月壬子朔二十五日丙子,皇帝稽首言:伏以列辟之规,有邦之典,必依凭于神化,用保祐于生民。
《礼》存大享之言,《书》著咸秩之训。
上下之祀,必在于交修;
人神之和,乃臻于多福。
所以励明诚于鉴寐,奉嘉荐于苾芬。
庶使不测之灵,诞昭于忽恍;
无疆之应,允洽于希微。
窃念猥以眇躬,绍兹大宝,监观于穹昊,承积累于祖宗,致百福之来同,由三神之储祉。
向自交驰玉帛,倒载干戈,尉候聊存,风俗无外。
古先盛德之事,罔不繁兴;
圆清眷佑之心,由其丕显。
发春戒序,吉日协期,夕梦先通,秘文嗣降。
既而徇邹鲁之望幸,脩云岱之上封。
绿错之图叠,承于锡羡;
紫烟之燎言,获于升中。
以至辑玉于魏脽,旋轸于郏鄏。
欸后祇而躬祈穑事,朝山园而再展孝思。
飙驭下临,璿源逖悟。
珍台肇葺,宝字奉安。
将以伸遹,追罄乾巩。
定国阳之位,方答乎天祺;
诣涡曲之庭,先朝乎道秘。
历平台而驻跸,尊艺祖而建都。
盛则继扬,弥文悉举,率土脩贡,舆诵多欢。
律吕回环,未盈七
礼容首冠,俄已三成。
自先置之辰,汔饮至之日,鸿猷景铄,既已有融,美贶祯图,抑复无算。
尔乃甘泉滋液,神草纷披,珍木交柯,灵禽接羽,矞云炳蔚,嘉气氤氲。
日月扬于荣辉,星宿应于瑞谍。
考于曩古,盖坟史之未传;
萃于方今,乃耳目而咸熟。
至若齐璇玑之七政,和玉烛之四时,通范围之书文,惠海域之黎献。
千仓之积,盈储峙于大农
三尺之繁,措刑辟于司寇
顾惟眇薄,成此治平,欲仰报于百灵,用永安于九县。
乃询甲令于掌礼之官,乃访秘科于脩真之士。
念始缮仪于岱岳,俄饮至于谯都
或丰厥牲牷,或洁斯藻,或崇坛而斯建,或靖馆而斯临。
虽复钦翼内增,斋明上达,然而茫茫曾宙,杳杳方舆,其无声,其功不宰。
高也明也,岂裨灶之所详知;
经之纬之,岂竖亥之所遍步。
穹壤之表,非可以臆论;
鬼神之形,莫谐乎缕见。
寒门所会,既秩序而靡彰;
涂山所朝,亦疆宇而曷识?
璇台珠阙,邈处于鸿濛之中;
金简琅函,莫尽于杳冥之际。
其有默熙妙用,幽赞丕功,或命历之云毗,或造化之攸辅。
烈风迅雨,仰其节宣;
精气游魂,资其陶冶。
或高处于清都紫府,或下居于名山秘洞,或德及庶物,世罔之闻;
或力济群生,人弗之谕。
虽茂承于纯嘏,而终阙于丰禋。
兹谓弗钦,何伸大报!
由是内怀颙若,远考编于,庶达寅威,以酬况施,矧复稽地志,缅眺灵区,挺乔岳以奠方,号下都而分治
神乡福地,咸纪宝章;
乘烟御风,常回歘驾。
是以择阳和之序,瞻峻极之峰,𥘡遣輶车,遐脩醮席,缕形善祷,罄达至虔。
夫国之所保者民,民之所尚者生,生之所切者食,食之所丰者岁。
傥或疵疠靡作,富庶允登,寿考可期,顺成常洽。
然后八荒之外,俗变风移;
九服之中,导德齐礼。
衣冠不异,何止于缓刑;
文告靡施,孰烦于用武。
是则天之祐也,神之顾也,敢不励乃志,惩乃心,以保乎盈成,以戒乎逸豫?
兢兢为务,庶协于永图;
翼翼在怀,实期乎来格。
无任恳倒之至,谨言。
按:御书院祗应臣王守清镌。
成都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五丁力尽蜀川通,千古成都绿酎浓。
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
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卧龙
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陵山一路告祭祝文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
太宗皇帝龟洛开符,龙輴戒道。
秦医之庙貌,陈周礼之樽彝,用昭格于神明,盖聿脩于彝典,恭惟正直,俯鉴吉蠲扁鹊
祇宫兴沴,汾水登遐,驱八翣以启行,届双鸠之旧壤。
瞻龙颜其如在,顾蜃辂以难留。
谨用苾芬,以求肸蚃厄井
脱屣人寰,遗弓仙路。
爰属因山之礼,用脩假道之宜。
仰惟窈窕之容,俯鉴馨香之奠(左夫人)
铸鼎功成,梦龄数迫。
毕陌之笳箫载咽,鲋鱼之弓剑其期。
式瞻庙食之灵,恭展德馨之奠(救拔山神)
厌世上仙,因山启卜。
俨涂刍而成列,奉窀穸之有期。
爰假道于严祠,辄荐诚于薄酬(右夫人)
龙镳上汉,凤翣戒涂,爰陈埽地之至诚,周告拔山之英魄,仰惟如在,俯鉴惟精(大力)
飞名帝箓,释负人寰。
玄堂将瘗于衣冠,清祀式陈于盏斝。
虔脩彝典,俯鉴丹诚(五通)
运属冥升,灾兴夕驾。
祀国动崩天之戚,桥山当复土之期。
式瞻西伯之严祠,近在东周之旧壤,恭陈清酌,用告明神周文王
攀髯不驻,复斧云归。
俨天仗以徐行,指虹桥而径度。
聿陈薄酬,用告明灵(金均)
乘云不返,同轨有期。
俨龙驭以凶行,指虹梁而利涉。
聿脩祀事,式荐明诚
按:任店《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三,清钞本。
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天书阁告成(孔跋本、院抄本作上梁) 北宋 · 夏竦
七言排律 押庚韵
飙驭告期宵寤协,紫虚畴德秘符呈。
诞膺顾諟营恭馆,仰悟威神奉太清。
密石砻磨鸠郢匠,非烟腾瑞集周祯。
上侔帝阙规模丽,远掩迎年宪度明。
将閟玉文藏绿蕴,载崇金阁对丹城
高升彩制修梁直,永据柔灵宝势贞。
飞陛缘云弥岌嶪,重栾倚汉益峥嵘。
良辰涓选繁禧茂,严跸临观懿礼成。
庆赐春流均盛食,真香云涌荐明诚
薰弦浚发斯干咏,丕显鸿猷洽治平
谢赐御制真游殿颂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文庄集》卷八
臣某等言:伏蒙圣慈赐臣等御制《真游殿颂》一轴者。
碧辇乘风,载临于夙禁;
宝跗摛藻,浚发于云章。
仰荷颁宣,俯增荣惧中谢。)
伏惟尊位皇帝陛下多能攸纵,典学惟新。
尧帝之安安,体周王之翼翼。
赤文绿字,申锡于元符;
苍璧黄琮,交脩于盛节。
虚皇乃眷,飙御下临。
议积累之遐源,示顾怀之景命。
协吉肇尊于徽册,升禋式荐于明诚
纪庆节于令辰,肇灵宫于福地。
洪惟秘殿,实降元真
仙卫虽回,天香尚霭。
亟徇封章之请,庸增栋宇之规。
遂易鸿名,式新题榜,躬著游扬之颂,诞昭钦翼之心。
叙驾羽之至神,赞合符之明德。
宣二圣缉熙之道,播两仪顾望之祥。
将再勒于坚珉,爰出颁于近列。
臣等亲逢旦暮,曲荷恩私。
列纬成文,方腾于圣域;
庆云垂彩,忽被于私门。
徒瞻倬彼之明,莫测焕乎之盛。
唯珍藏而知幸,固图报以无阶。
庆抃兢荣,倍万伦等。
寇相公谢恩表 其二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文庄集》卷一○
臣某言:奉符仁里,式罄于精衷;
彻馔真场,爰及于大庆。
播鸿徽之允穆,介蕃祉之无疆。
降及萌生,率同抃蹈中谢。)
窃以混元无象,判涣于二仪;
冲用自然,周流于万化。
洪惟教父,肇启真源。
强分太上之名,茂洽有常之德。
唯降临之胜地,有祈福之严祠。
汉崇文石之坛,靡昭于俭素;
唐制金莲之舞,讵极于诚明。
允属昌辰,式扬茂典。
恭惟尊位皇帝陛下睿明攸纵,恭俭式孚。
祖武宗文,昭宣于馨烈;
尊道贵德,懋建于大猷
受绿字之元符,集紫清之景祐。
封云岱,则瑞气成宫;
展寀河汾,而祥光烛地。
遽感通于宵寤,爰降格于仙游。
昭长发之鸿源,谕聿怀之密命。
上仁愈洽,盛事弥敦。
乃眷灵区,俯俞勤请。
命攸司而经始,酌洪典以时中。
神物嘉生,溢珍图而继至;
殊庭大室,陈告礼而启行。
群后奉仪,宝文先道。
明诚于京阙,宣睿作于洞章。
爰协灵辰,首登徽册。
百司定列,肃陈荐鬯之仪;
九奏成文,亟备升烟之礼。
凝跸于省方之馆,受釐于颁瑞之庭。
万县骏奔,百灵交庆。
英声无已,腾懿铄于九围;
道荫弥隆,庇群生于亿载。
叨分留事,幸奉严禋。
仰丁袭吉之辰,共积逢时之幸。
欣荣抃蹈,倍百常钧。
正旦贺皇太子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文庄集》卷一六
某叩头言:伏以缇管发春,清台启历。
举椒觞而第颂,爰表著仪;
徇路铎以宣风,甫新元朔。
恭惟皇太子殿下明诚渊塞,粹性昭融。
趋帝室以问安,隆天枝而继体。
闱门讲学,茂胄席之温文;
秘箓储休,太霄之顾諟。
珍图大定,景贶日跻。
式膺献岁之祥,永固重离之祚。
某肃将明命,远托倅车。
效秋实以无阶,望日围而尚远。
无任抃跃欢呼之至。
限以守官,不获称庆宫庭,谨奉笺陈贺以闻。
某以欢以抃,叩头叩头,谨笺。
高若讷可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依前参知政事上护军进封北海郡开国侯食邑五百户食实封如故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文恭集》卷一七
敕:朕即秘寝之严,讲总章之祀。
用郑氏之说,合祭六天;
广周家之文,并配三后。
礼行而孝思服,诚感而瑞应通,惠我无疆之休,肆于时夏之美。
实赖赞襄之助,岂特寡昧之能!
我均蕃禧,理先近弼。
具官某志经道术,性合明诚,通于古今之宜,蕴兹久大之业。
尝敷陈于往行,预讲劝于便朝。
亦刺直绳,俾专宪席。
入膺枢筦之任,而四鄙晏然;
进陪岩政之裁,而三阶穆若。
相予蠲洁,于使剧烦。
赖多闻折衷之明,赞先庚经置之敏。
事典无阙于素,斋祓有加于精。
眷言陪辅之劳,用畴覃施之典。
贰于左户,亚为上卿,参授勋阶,并疏井赋,并为渥异之数,且旌显相之勤。
往承厥休,益厎于道。
和州朱给事中 其三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文恭集》卷三二、《永乐大典》卷一○五四○
伏自滥荣中诏,承乏外台
幕府树风,瞻亭皋而匪远;
牢盆守器,托竿牍之未遑。
岂期象海之名卿,猥降薄云之高义。
枉史公之马走,颂邓守之泥封。
犀管摛词,惊华文之溢幅;
玉音借誉,觉虚美之熏心。
荣眄所临,感怀增极。
属南讹之长育,谅泰宇之燕宁。
伏惟某官,文献挺才,明诚广业。
体忠精而济位,秉器略以致君。
未赋政于两枢,实结望于四国。
勉宽冲雅之量,行宣毗辅之勋。
参觏尚赊,系凝交积。
张状元监丞通理陕郊先觐亲蜀道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苑树樱残罢宴瓯,骊驹籍籍望西州
左思丽赋都中贵,张载新铭剑外留。
几日戏裳贪洁膳,即时归雨劝耕畴。
如何蔽芾甘棠国,再见临淄第一流。
杨太尉行状1045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宋景文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杨崇勋字宝臣,年七十。
公之曾高,燕蓟人也。
家习武经,世封勇爵
暨先正令公,事太宗皇帝,亲信甚笃,谨干见称。
济美流芳,至公而盛。
公气貌温伟,志怀沈毅。
由弱龄而遇主,逮晚节而还政。
休有令闻,谱牒存焉。
公年十一,以父故,补东班承旨
真宗皇帝方居潜邸,须忠实聪悟者以充左右,公与李永力同日中选,特赐今讳。
至道三年三月太宗上仙,真皇缵极,公授右侍禁
咸平元年二月,改西头供奉官
七月,充寄班祗候
三年春,均寇乘间,益部罹患,命公驰传被受公事。
四年正月,贼平,授内殿崇班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骑都尉
五年,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王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景德元年八月,授供备库副使
二年冬,加检校左散骑常侍,进封开国子
十二月,授香药库使
四年春,驾幸西洛,恭款诸陵,命公为行宫四面同巡检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进封宏农郡开国侯食邑五百户
十二月,升功日观,熙事既成,授东八作使,加食邑三百户
三年,顺祀蒲中,精禋脽上,回銮卫阙,推恩绵宇,授尚衣库使,差勾当翰林司
六年,天子按跸涡曲,恭款道宗,又命公为行宫四面巡检
七年六月,充群牧都监
十二月,授西上閤门使群牧副使
天禧元年二月,旅款群真,对越世庙,严祀云毕,恩章载举,加检校工部尚书上轻车都尉食邑三百户
十月,授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使持节恩州诸军事恩州刺史,充枢密都承旨兼群牧副使
寻差提举点检枢密院通进银台司公事
且国家设鸿枢银台之司,素称繁鞅,自公之兼干也,日无留事,时称得人
三年十二月,授检校刑部尚书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食邑三百户
四年二月,授英州防御使,充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并代州管内马步军副都部署
即日改授客省使,依前英州防御使群牧副使勾当三班院皇城司、兼管勾閤门四方馆公事。
真宗皇帝初以兵寄之重,无甚并代,公既受帝命,以潜邸心膂之臣,公实一二焉,故左右侍对,必藉其良。
即日故有典客之拜,庶令日侍轩陛,用为腹心。
时今上方正重明之位,实居继照之盛,有皇城司联事者周怀政,窃搆邪党,将危大宝。
阴谋已成,凶言遽露,公尽忠是务,密疏其由,逆竖就擒,禁闱不扰。
非先帝知公之忠厚,置公于左右,则何以得凶悖彰败,宗社延永!
故奖诏温密,增秩优隆。
八月,以功授邓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邓州诸军事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宏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
公屡陈让奏,冀寝恩章。
寻改桂州观察使,充内客省使,兼群牧使
乾兴元年,加食邑七百户
会上出震居尊,庆泽流布,加检校司徒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三月,差知陈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
十二月,除殿前都虞候,充真定府真州路马步军都部署
天圣二年二月,敕差权定州军州事。
二月,召还,授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三年十月,授殿前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胜州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十一月,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忠果雄勇功臣
五年十二月,侍祠园丘,回舆广内,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加忠果雄勇宣力功臣
七年九月,加检校太保,充镇南军节度洪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依旧殿前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八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加忠果雄勇推诚宣力功臣
十年八月,授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定武军节度定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改赐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
盖公之总禁旅也,前后十稔,军政日新,宸眷弥渥,朝议惟允,乃有是拜,以旌其能。
是月,命公充修葺大内副使,公督兹大役,曾不愆素。
落成之日,赏典遂举。
明道元年十一月,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襄阳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依前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
公帘前曲谢,庄献皇太后谕以先帝言:「杨崇勋忠直,堪于大用」。
十二月,授枢密使
二年正月,加光禄大夫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十月,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河阳三城节度孟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陈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
景祐元年八月,罢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河阳三城节度使寿州,以怀政仲弟累陈雪奏故也。
二年十一月,加特进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十二月,移知亳州
蕃锡之目,倍越常钧,仍给帑金,以增公费。
五年四月,移知陈州
时元昊大为边梗,公屡贡囊封,罄陈方略,上以公先朝心膂,多所采纳,以手诏嘉奖,练将之盛,实有力焉。
宝元元年十二月,加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庆历元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守正翊戴功臣
二年三月,上以夏寇未息,朔人颇骇,敌众恃强,寖违誓约,驿诏归阙。
召对之日,上曰:「以卿谙练师律,素推威望,付以兵寄,属于老成」。
乃授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定州真定府定州等路驻泊马步军都部署
下车之日,朔人聿宁。
讲练周严,器甲精设,北鄙传闻,族众惊慑。
十二月,以诸羌纳款,二边彻警,移判郑州
公夙有末疾,艰于起居,因抗疏引年,乞骸归第。
上优诏从之。
三年五月,授依前检校太尉左卫上将军致仕。
四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改太子太保致仕。
五年闰五月二十四日,疾终于清平坊之私第。
上闻讣恻悼,亟选中贵人监护葬事,诸孤以公当属纩之辰,有厚葬之戒,由是泣愬,获寝其命。
翌日,遣内司宾至第恤问,厚加赙赐,特辍视朝二日,仍赠太尉
某月某日葬于祥符县邓公乡公家原,祔于先茔。
公凡三娶,始嫡夫人王氏,次娶夫人姚氏,次娶夫人田氏,皆先公而亡。
男十二人:长宗让,崇仪使
次宗诩,右班殿直,早亡;
次宗说,閤门通事舍人
次宗诲,内殿承制
次宗识,内殿崇班,早亡;
次宗谨,内殿崇班
次宗谔,东头供奉官
次宗诱,内殿崇班
次宗谊,东头供奉官
次宗谏,东头供奉官,早亡;
次宗诂,东头供奉官
次未名而夭。
公凡五加功臣,至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守正翊戴,系阶至开府仪同三司,勋至上柱国,爵至开国公食邑一万四千二百户,食实封四千五百户。
公才谋周远,器识宏敏,生而羁孤,幼而惠悟。
尝私叹曰:「若目不识字,手不解书,至于成立,何颜自处」!
由此励志向学,勤求师友。
一日,公与张侍中耆辈侍立次,真宗皇帝谓曰:「知汝等好学文字,若能如此,吾当亲为教授」。
公等对曰:「实有志矣」。
乃谢于庭下。
自兹命张侍中为学长,张景宗观察为副学长,公与夏太尉守赟为学察,安团练守中而下为学生矣。
帝授以《孝经》、《论语》、诗赋,又教以虞世南字法
公自此旁通经史,周知韬略,附云龙之会,亲日月之光,备四方之驱策,受四圣之简注。
戎夷之纳款也,则七命为馆伴副使
郊祀之展寀也,则屡擢为行宫巡检
其或风闻利病,时政阙失,莫不便殿请对,论列移晷。
相国王沂公吕许公深相器重。
公六艺之学,射御尤精。
每信使通欢,射圃锡宴,上必命公陪,其引满中的,边庭叹伏,至今称之。
公秉马政之年,会有上言者,愿以厩驷市取其直,以资国困,宰弼将从其说。
公耳闻矣,心画素周,独于当宁之前,语以忘战之理,帝深称赏,其言遂寝。
其不畏彊御,面折廷诤,率多如此。
咸平景德中,敌骑南牧,宸舆北征,常委公传令边帅,协谋御寇。
公乃戴星将命,间道徒步,达于诸垒,谕以机事。
涉兹危阻,人推其功。
又命公固守澶渊钜梁。
时朔方之民携老扶幼,昼夜南渡,恐在其后。
公繇是求善涉者数十辈,预防其溺,乃有坠河流而得拯者,不可胜纪。
公七岁时,已失岵屺,伯氏抚鞠,而得其所。
无何,腰足中寒,以至不举。
虽勤询医剂,且久而罔验。
一旦,有高僧自至其家,乃目公曰:「斯奇童也,而有斯疾也」。
于怀中出圭角之药,傅之苦所。
涉数日间,公蹶然下榻,趋走如昨。
后访其僧,了不可得。
故公喜蓄方书,用施汤剂,垂死之疾,获生者众。
部下官属有亡殁者,公悉以俸金备其襄事,孤遗还乡,道涂获济,其行阴惠也又如斯。
公家有藏书积万馀卷,修职之外,研味忘倦。
尤嗜《白翰林集》,公因诠次乐天自未三十岁至七十五所著歌诗凡八十一篇,目之曰《白氏编年集》。
公自制序,手写其集,传诸好事。
公凡历四镇,所至之邦,祗率教条,勤访民隐。
寿春富庶,号为难理,有积年狡讼,前后不断,公躬加裁决,共称平允。
曹事清简,吏民宜之。
宽中而多恕,在贵而能降,言不妄发,谈必谙理。
奉身以约,抚族以睦。
亲属孤露,必加周恤;
朋执故旧,不忘平生。
历事三朝,践扬二府,名遂身退,善始令终。
若匪负不世之才,遇非常之主,明诚事国,纯仁保位,其孰能至于此乎!
方就远而从吉,宜考行而易名,敢述令猷,用资清议。
谨状。
筠州新砌街记1037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武溪集》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予至筠州明年道者僧体谦袖谒及门,既坐,遂言本永嘉人,寓筠二年,去居庐山
筠之崇善者曰吴太元命之复来,募众得钱一千万,召工凿山陶土,得石与塼若干千万,砌成大道,北断于江,其南西缭于阛阓,凡若干万尺;
横渠暗窦,为桥以通之,凡若干所。
喜舍之士以道计者,自五百尺至百尺,凡若干人;
以钱计者,自三十万至一万,凡若干人;
一万而下,不可胜计。
所得钱不以簪毫自私,皆寄某氏之帑,朱出墨入,悉某氏主之。
麻衣草屩,以董众役,暮宿甄舍,饥食于施者家,凡若干年而工毕,乞书其事而志之。
吁!
今夫地征物赋,官司列榜笞,谨期会,上监下督,民犹有靳固而逋负者;
至以西方之教,一呼于众,则发畜积割珍爱,欣然无所惜,其故何哉?
盖儒以礼法御当世,使人迁善而去恶;
佛以因果诲未来,使人修福而避祸。
然世有积善而遇祸,积恶而蒙福者,虽有仁智,无如之何。
释之徒则曰:彼前世之所为,今获其报耳;
今世之脩,报在来世。
又言:没有天堂、地狱、苦乐之趣,次序纤悉。
故无刑而威,无爵而劝,归之者如川之流,壅之不停,去之不竭。
其为教大抵若是。
其有窃佛之权,愚弄于众,财未入手,先营其私,衣华暖,居宏丽,瞰甘脆,极力肆意无畏惮者,十六七焉。
彼上人者,独弊衣粝食,苦其行而外其利,又能得开信同心,成此利益,使夫趋官曹、游旅肆者,出滓泥、入清净之境,真奉佛事、励戒行而好方便者也,志之无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