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表乞定乐舞名 北魏 · 长孙稚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一
臣闻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易》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诗言志,律和声,敦叙九族,平章百姓,天神于焉降歆,地祇可得而礼。
故乐以象德,舞以象功,干戚所以比其形容,金石所以发其歌颂,荐之宗庙则灵只飨其和,用之朝廷则君臣协其志,乐之时义大矣哉!
虽复沿革异时,晦明殊位,周因殷礼,百世可知也。
太祖道武皇帝应图受命,光宅四海,义合天经,德符地纬,九戎荐举,五礼未详。
太宗世祖,重辉累耀,恭宗、显祖,诞隆丕基,而犹经营四方,匪遑制作。
高祖孝文皇帝承太平之绪,纂无为之运,帝图既远,王度惟新。
太和中,命故中书监高闾草创古乐,寻去世,未就其功。
亡之后,故太乐令公孙崇绩修遗事,十有馀载,敷奏其功。
太常卿刘芳所作体制差舛,不合古义,请更修营,被旨听许。
又厘综,久而申呈,时故东平王元匡共相论驳,各树朋党,争竞纷纶,竟无底定。
孝昌已后,世属艰虞,内难孔殷,外敌滋甚。
永安之季,胡贼入京,燔烧乐库,所有之钟,悉毕贼手,其馀磬石,咸为灰烬。
普泰元年,臣等奉敕营造乐器,责问太乐,前来郊丘悬设之方,宗庙施安之分。
太乐令张乾龟答称所造六格:北厢黄钟之均,实是夷则之调,其馀三厢,宫商不和,共用一笛,施之前殿,乐人尚存。
又有姑洗、太族二格,用之后宫,检其声韵,复是夷则,于今尚在。
而芳一代硕儒,斯文攸属,讨论之日,必应改古,深有明证。
乾龟之辨,恐是历岁稍远,伶官失职。
久殂没,遗文销毁,无可遵访,臣等谨详《周礼》,分乐而序之。
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族为徵,姑洗为羽,若乐六变,天神可得而
函钟为宫,大族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若乐八变,地示可得而
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族为徵,应钟为羽,若乐九变,人鬼可得而
至于布置,不得相生之次,两均异宫,并无商声,而同用一徵。
《书》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计五音不具,则声岂成文。
七律不备,则理无和韵。
八音克谐,莫晓其旨。
圣道幽玄,微言已绝,汉魏以来,未能作者。
案《春秋》鲁昭公二十年晏子言于齐侯曰:「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子慎《注》云:「黄钟之均,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
一悬十九钟,十二悬二百二十八钟,八十四律」。
即如此义,乃可寻究。
今案《周小胥之职,乐悬之法,郑注云:「钟磬编县之,二八十六枚」。
汉成帝时犍为郡于水滨得古磬十六枚献呈,汉以为瑞,复依《礼图》编悬十六。
正始中徐州薛成送玉磬十六枚,亦是一悬之器。
太乐所用钟、磬,各一悬十四,不知何据。
侍中谬袭云:《周》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
今之乐官,徒知古有此制,莫有明者。
又云:「乐制既亡,汉成谓《韶武》、《武德》、《武始》、《大钧》可以备四代之乐。
奏黄钟,舞《文始》,以祀天地;
奏太簇,舞《大武》,以祀五郊、明堂;
姑洗,舞《武德》,巡狩以祭四望山川;
奏蕤宾,舞《武始》、《大钧》,以祀宗庙。
祀圜丘、方泽,群庙祫祭之时则可兼舞四代之乐。
汉亦有《云翘》、《育命》之舞,罔识其源,汉以祭天。
魏时又以《云翘》兼祀圜丘天郊,《育命》兼祀方泽地郊。
今二舞久亡,无复知者。
臣等谨依高祖所制尺,《周官·考工记》凫氏为钟鼓之分,磬氏为磬倨(句)之法,《礼运》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之义,以律吕为之剂量,奏请制度,经纪营造。
魏晋所用四厢宫悬,钟、磬各十六悬,埙、篪、筝、筑,声韵区别。
盖理三稔,于兹始就,五声有节,八音无爽,笙镛和合,不相夺伦,元日备设,百寮允瞩。
虽未极万古之徽踪,实是一时之盛事。
窃惟古先哲王,制礼作乐,各有所称:黄帝有《咸池》之乐,颛顼作《承云》之舞,《大章》、《大韶》,之异名,《大夏》《大濩》,之殊称,周言《大武》,秦曰《寿人》。
及焚书绝学之后,旧章沦灭,无可准据。
汉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迎神庙门奏《嘉至》,皇帝入庙门奏《永至》,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通所作也。
高祖六年,有《昭容乐》、《礼容乐》,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
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
高祖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孝武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武德》者,高祖四年作也,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
《文始》舞者,舜《韶舞》,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
《五行舞》者,本周舞,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也;
《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明天下之安和也。
孝景以《武德舞》为《昭德》,孝宣以《昭德舞》为《盛德》。
光武奏《大武》,诸帝庙并奏《文始》、《五行》、《四时》之舞。
及卯金不祀,当涂勃兴,魏武乐改云《韶武》,用虞之《大韶》、周之《大武》,总号《大钧》也。
曹失其鹿,典午乘时,晋氏之乐,更名《正德》。
自昔帝王,莫不损益相缘,徽号殊别者也。
而皇魏统天百三十载,至于乐舞,迄未立名,非所以聿宣皇风,章明功德,赞扬懋轨,垂范无穷者矣。
案今后宫飨会及五郊之祭,皆用两悬之乐,详揽先诰,大为纰缪。
古礼,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夫判悬,士特悬。
皇后礼数,德合王者,名器所资,岂同于大夫哉。
《孝经》言:「严父莫大于配天」。
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即五精之帝也。
《礼记·王制》「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论语》,「禹卑宫室,尽力于沟洫」,「恶衣服致美于黻冕」。
何有殿庭之乐过于天地乎?
失礼之差,远于千里。
汉孝武帝东巡狩封禅,还祀泰一于甘泉,祭后土于汾阴,皆尽用,明其无减。
普泰元年,前侍中臣孚及臣莹等奏求造十二悬,六悬裁讫,续复营造,寻蒙旨判。
今六悬既成,臣等思钟磬各四,鈲镈相从,十六格宫悬已足,今请更营二悬,通前为八,宫悬两具矣。
一具备于太极,一具列于显阳。
若圆丘、方泽、上辛、四时五郊、社稷诸祀,虽时日相交,用之无阙。
孔子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传曰:「鲁有禘乐,宾祭用之」。
然则天地宗庙同乐之明证也。
其升斗权量,当时未定,请即刊校,以为长准。
周存六代之乐,《云门》、《咸池》、《韶夏》、《濩武》用于郊庙,各有所施,但世运遥缅,随时亡缺。
汉世唯有虞《韶》、周《武》,魏为《武始》、《咸熙》,错综风声,为一代之
晋无改造,易名《正德》。
今圣朝乐舞未名,舞人冠服无准,称之文、武舞而已。
魏景初三年以来衣服制,其祭天地宗庙:武舞执干戚,著平冕、黑介帻、玄衣裳、白领袖、绛领袖中衣、绛合幅裤袜、黑韦鞮;
文舞执羽龠,冠委貌,其服同上。
其奏于庙庭,武舞、武弁、赤介帻、生绛袍、单衣绛领袖、皂领袖中衣、虎文画合幅裤、白布袜、黑韦鞮;
文舞者进贤冠、黑介帻、生黄袍、单衣白合幅裤,服同上。
魏晋相因,承用不改。
古之神室,方各别所,故声歌各异。
今之太庙,连基接栋,乐舞同奏,于义得通。
自中原丧乱,晋室播荡,永嘉已后,旧章湮没。
武皇帝破平统万,得古雅乐一部,正音歌五十曲,工伎相传,间有施用。
高祖迁居,世宗晏驾,内外多事,礼物未周。
今日所有《王夏》、《肆夏》之属二十三曲,犹得击奏,足以阐累圣之休风,宣重光之盛美。
伏惟陛下仁格上皇,义光下武,道契玄机,业隆宝祚,思服典章,留心轨物,反之淳风,复文武之境土,饰宇宙之义刑,纳生人于福地,道德熙泰,乐载新声,天成地平,于是乎在。
乐舞之名,乞垂旨判。
臣等以愚昧参厕问道,呈御之日,伏增惶惧(《魏书·乐志》。普泰中前废帝录尚书长孙稚太常卿祖莹营理金石。永熙二年春表。)
乐乐吟 北宋 · 邵雍
 押寘韵
吾常好乐乐,所乐无害义。
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
乐人有美行,乐己能乐事。
此数乐之外,更乐微微醉。
正蒙四 其一 有德篇第十二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张子全书》卷三、《张子抄释》卷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
「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行修言道,则当为人取,不务徇物强施以引取乎人,故往教妄说,皆取人之弊也。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志正深远,不务硁硁信其小者。
辞取意达则止,多或反害也。
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
宁身被困辱,不徇人以非礼之恭;
宁孤立无助,不失亲于可贱之人。
三者知和,而能以礼节之也。
与上有子之言文相属而不相蒙者,凡《论语》、《孟子》发明前文,义各未尽者皆挈之。
他皆放此。
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
善同归治,故王心一;
言必主德,故王言大。
言有教,动有法;
昼有为,宵有得
息有养,瞬有存。
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不大望于愚者之道与!
《礼》谓「道民以言,禁民以行」,斯之谓尔。
无徵而言,取不信,启诈妄之道也。
杞、宋不足徵吾言则不言,周足徵则从之。
故无徵不信,君子不言。
「便僻」,足恭;
「善柔」,令色;
「便佞」,巧言。
「节礼乐」,不使流离相胜,能进反以为文也。
「骄乐」,侈靡;
「宴乐」,宴安。
言形则卜如响,以是知蔽固之私心,不能默然以达于性与天道。
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归厚矣。
肤受,阳也;
其行,阴也。
象生法必效,故君子重夫刚者。
归罪为尤,罪己为悔,「言寡尤」者,不以言得罪于人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恕己以仁人也。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己虽不施不欲于人,然人施于己,能无怨也。
「敬而无失」,与人接而当也;
「恭而有礼」,不为非礼之恭也。
聚百顺以事君亲,故曰「孝者畜也」,又曰「畜君者好君也」。
事父母「先意承志」,故能辨志意之异,然后能教人。
艺者,日为之分义,涉而不有,过而不存,故曰游。
天下有道,道随身出;
天下无道,身随道屈。
「安土」,不怀居也;
有为而重迁,无为而轻迁,皆怀居也。
「老而不死是为贼」。
幼不率教,长无循述,老不安死,三者皆贼生之道也。
「乐骄乐」则佚欲,「乐宴乐」则不能徙义。
「不僭不贼」,其不忮不求之谓乎!
不穿窬,义也,谓非其有而取之曰盗,亦义也。
恻隐,仁也,如天,亦仁也。
故扩而充之,不可胜用。
自养,薄于人私也,厚于人私也;
称其才,随其等,无骄吝之弊,斯得之矣。
罪己则无尤。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勇者不惧」,死且不避而反不安贫,则其勇将何施耶?
不足称也;
「仁者爱人」,彼不仁而疾之深,其仁不足称也;
皆迷谬不思之甚,故仲尼率归诸乱云。
挤人者人挤之,侮人者人侮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理也;
势不得反,亦理也。
克己行法为贤,乐己可法为圣,圣与贤,迹相近而心之所至有差焉。
「辟世」者依乎中庸,没世不遇而无嫌,「辟地」者不怀居以害仁,「辟色」者远耻于将形,「辟言」者免害于祸辱,此为士清浊淹速之殊也。
辟世辟地,虽圣人亦同,然忧乐于中,与「贤者」「其次者」为异,故曰迹相近而心之所至者不同。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之意,与《表记》所谓「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相表里。
「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智能焉。
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近。
谷神能象其声而应之,非谓能报以律吕之变也,犹卜筮叩以是言则报以是物而已,《易》所谓「同声相应」是也。
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也。
「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
大人虎变,夫何疚之有?
言从作乂,名正,其言易知,人易从。
圣人不患为政难,患民难喻。
傅讲书生祠堂记 南宋 · 陈文蔚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克斋集》卷一○
事有出于一时感触之真者,要非智力所能强。
人生天地间,与万物为一体,痒疴疾痛,未始不相关。
自其己私一胜,隔形骸而分尔汝,一膜之外皆非吾身矣。
嗟夫!
仁也者,人也,其初岂若是哉?
况人情相距不远,以物视物则忤,以身体物则仁。
人有冻馁,若己不饫温;
人有困苦,若己不安适。
是不以己为己,而以物为己,此以诚动,彼以诚应,一时感触之真,可以言语形容哉?
铅山傅岩叟,幼亲师学,肄儒业,抱负不凡。
壮而欲行爱人利物之志,命与时违,抑而弗信,则曰士有穷达,道无显晦,乃以是理施之家,而达之乡。
遇岁歉若霖潦,邻里艰食,则捐金以赈之,易冻而温,变馁而充,繇是欢声和气,周浃闾井。
岁己未,谷频年不熟,民间嗷嗷,州家以为忧,檄永丰丞林君汝皋至邑劝分。
父老相率诣林自言,谓公不待劝分,先已捐直发廪,且能遍谕乡之诸豪,谓闭粜非所以恤灾,林以是深相归重。
会先是邑之多士亦以白令尹父老之言,益信,即以事闻之郡,郡闻之台。
既覈得其实,则转以申省。
稼轩辛公有时望,欲讽庙堂奏官之,岩叟以非其志,辞。
辛不能夺,议遂寝,节目具存,尚可覆也。
江左民贫,生子多不举,习以为俗。
或不忍呱呱,则委而弃之涂,然收者不二三,则资给之,使之养视,多所全活。
近世风俗偷薄,势力加人,则凭恃以凌物。
一乡有豪民,则旁皆贫弱矣,甚者斗其民而坐视。
今自县郭以东数十里,人有忿争,则譬以利害,而平其曲直,邑既简讼,而民间无扰,以是居乡,深得古人友助扶持之意。
岩叟之志未究于用,而爱人利物之端已见于此,使得为时用,以展布其欲为,则沾其惠与得其平者,岂止乡邻而已哉?
人感之深,即其所居之侧玉虚道宫辟室,肖容而表敬焉。
是举也,盖出于人情不能自已之机,固强之不可得,亦谢之所不能。
祠既立,里人合辞来请予文以记,且将以兴起后人。
顾予与岩叟为平生交,熟识其用心,无得而逊。
然尝因是而论之,世之缙绅大夫任父母斯民之寄,既不能宣布上德以达于下,反噬肤噆血以为荣身肥家计。
坐堂上,听两词,一任私意,以变乱其是非,讫无所赴告,抱抑屈终其身。
岩叟之风,得无愧乎?
虽然,岩叟所及,又不止此。
士之不得志而流离道路者,多望风归之,莫不随丰约以遂所请,往往南闽、东浙,人知有岩叟,是亦人所难能也。
岩叟虽无轩冕之荣,开径延宾,深荷净,暇时胜日,饮酒赋诗,自适其适,不知有王公之贵,岂非忧人之忧,故能乐己之乐,是不可以不书,因亦附见云。
岩叟名为栋,尝为鄂州州学讲书
嘉定四年岁重光协洽闰月戊子上饶陈某记。
璧津楼1234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五、抄本《嘉定州志》卷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泸州市
成都路刑狱使者吏部郎游景仁以书抵予曰:「之先人嘉泰间守嘉,即城之南瞰江跨堞而为楼焉,陈益之取《水经》语名以『壁津』。
后三十年,以使事来,而楼无以存。
吾不忍考志之弗嗣也,仍其名而复之。
基视旧加崇,楼之崇三于旧,最下为堂,曰『宝忠』,以识先人易名之典。
子既大书而揭之矣,盍为记之?
虽然,吾之为斯楼也,匪以为宴娭之供。
每一登临,忧感交集,盖未尝有一忻焉。
昔者张义立夷佛滩之险是矣,第水势自高临下,旦暮齧城足,傅城而居者廪廪然。
吾虽在寮吏,尽力于匽潴,且为支流以泄其怒,而不保后来之我继也。
楼之右三峨衡陈,其下中镇诸柴实迩夷略,险所弗及,阻木以为固,而郊于是邦也,令濯濯然。
吾虽诛犯令者而宪之禁,亦不保后来之皆我听也。
蜀饷为百五十万石,仰西州者居多,岁待以稔惟都江、通济二匽,而积蠹弗蠲,岁比不登。
吾虽广思集益,损其敝之十八,今舳舻相衔,登楼目送,三军之士庶乎可饱,抑又不保匽之久而勿替也。
既又思之,所忧有大于此者,狱讼之不平,阴阳以沴。
今传爰之不幸而诉于我,吾不能尽心焉,匽虽修如水旱何!
职思其外则三垂之不戒,寇盗以兴,虽一方之粗定,军饷之无阙,亦将蹙蹙而无所骋,是乃范文正公所谓『进亦忧退亦忧』者,子将何以教我」?
呜呼,予尝以「弘毅」为景仁发室,今景仁之虑及此,其庶几亡愧于斯二言矣乎。
予尝观《易》六十四卦,《乾》《坤》之次即为六坎,其谓天一生水而成于六乎?
刚柔始交而难生,则圣人之忧患实昉诸此。
盖以一阳而陷乎二阴,险也,亦劳也。
既险且劳,圣人独能忘情乎?
故《乾》《坤》既定即次以《屯》。
君子不可以不经纶也,及其见诸经纶以济险难,则又以《未济》终焉。
始乎《屯》,终乎《未济》,君子无一息而不忧也。
景仁观水之激则忧在城,睹防之坏则忧在饷,即天水之违行则忧在讼,忧其可忧而又忧人之忧,忧人之忧而又忧后人之不见忧也,非弘毅者能之乎?
虽然,人能忧人之忧而后能乐己之乐,内有可乐则仁念发达,可随所往而不忧。
不则物足以胜我,气足以役志,其不忧乐而乐忧者几希。
景仁之先人名某,尝主司农寺簿,绍熙之末国有大议,自司农发之。
景仁不坠厥绍,今端平改元,天子有诏召为郎从,施诸事业,有引未艾云。
益之名谦义立名方。
周益公 宋 · 杨长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四、《文忠集》卷一附录
高皇中兴,孰贡隆平。
黼黻太清,五三六经。
太师氏,旷世特起。
其坛,爰洙其水。
畴不摛文,公笔有神。
日月华耀,云烟郁纷。
畴不学古,公心独苦。
何䌷非金,靡玉弗茹。
其伦,伊、傅其邻。
惟我有臣,千载一人。
厥庸未竟,以遗嗣圣。
嗣圣曰俞,器实万乘。
皇矣阜陵,天斯聪明。
阖辟宇宙,卷舒风霆。
万几孰理,魁柄孰寄。
挈以畀公,斯于予治。
公秉国成,穆穆迓衡
星纬咸若,海波不惊。
彼室大竞,惟邦嘉靖。
未必夏商,如淳熙之盛。
重华垂衣,唐虞惟齐。
奉册太极,洗光咸池。
典谟在口,霖雨在手。
俾宋宝龟,万祀九有。
光宗丕承,祖武绳绳。
帝谓无声,股肱是膺。
娲石鍊矣,裳线矣。
置器攸宁,诞先登于岸矣。
紫盖保釐,青原悠思。
翩其还归,弗嫪以疑。
挂冠神武,筑室百堵。
山川图史,辐周公之宇。
为相不难,五福谁完。
子之燕居,十年安安。
如彼野鹤,风露饮啄。
如彼长松,傲晚霜雹。
不吝不骄,𦡱仙缥缥。
分客琼琚,乐己箪瓢
韦布预附,簪绅怀赴。
一代宗师,四朝元辅
胡不慭遗,梁坏山颓。
国失倚毗,士罔焉依。
自古有死,公薨独异。
靡人弗恫,天亦霣涕。
剪焉寒踪,受恩郅隆。
年未弱冠,厚知于公。
短簿踽踽,与枳为伍。
公实揠之,寘诸幕府
著作之庭,不可阶升。
需章上腾,虚名旁行。
金闺之籍,弱水孔隔。
吹嘘青冥,坦履咫尺。
何以报之,念兹在兹。
当公薨时,之官载驰。
歛不带绖,塴不执绋。
缄时讼愆,一哀永诀。
江东道院 南宋 · 吴渊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六、《退庵遗稿》卷上、乾隆《太平府志》卷三九
大江以南,壤曰当涂
尝订定谍,聿求如初。
或曰楚雄绎之故封,尚存筑垒;
或曰涂山之旧民,来兹奠居。
以言其形势,则襟江带湖。
牛渚天门,近对历阳
裕溪栅江,远通濡须。
凡自昔之英雄豪杰,多由此而战争驰驱。
上岸击贼,洗足登舻。
殄此曹魏,壮哉孙吴
既克凶狡,照水而见赤帻
欲窥逆王,梦日而来黄须。
英气凛然如生,远猷蔚其可书。
乃若景物,则图展画舒,长江天堑,涛澜汹涌;
青山白苧,苍翠萦纡。
高人达士之所栖隐而遁藏,墨客骚人之所吟咏而写摹。
元晖卜宅,弘景结庐。
袁临汝长啸,声响于鸾凤;
李谪仙既醉,手弄乎蟾蜍。
清风高出乎千古,逸气超轶乎万夫。
至于乃疆乃理,可舟可车,西接巴蜀,东走勾吴,北超中原,南入番禺,莫不由我之径,出我之衢,信其非僻陋之邦、寂寞之墟矣。
然而事以时改,地因代殊。
其在分裂之朝,往往重如冯、扶;
至如混一之世,每每视同、邾。
迨至本朝,始为奥区。
爰自艺祖,铲平煜雏,初以卵垒,入于版图。
至于太宗,混一偏隅,西戎臣伏,北狄远逋。
兴隆典章,际清朝之多暇;
会同文轨,庆薄海之无虞。
乃更太平兴国之号,用多治定成功之模。
乃眷吾邦,本远帝京,何骤遇于明时,得躐升为州城
又即年纪,肇锡嘉名。
雨露之恩,若偏于濡润;
日月之光,独私于照临。
山川草木,增其灿烂,旌幢旗帜,倍以精明。
圣主既纡于皇卷,高穹亦为之世情。
乃施天造,乃饬地灵,乃胚胎而酝酿,乃培养而发生。
乃滋硗瘠,或为膏沃之壤;
乃化刀剑,亦为淳厚之民。
观其棋布田畴,支分岸塍,平衍夷旷,曲直纵横,桑麻被野,麰麦连云。
时雨少愆,有江潮以资其灌溉;
涝水或降,有湖泊以泄其滔盈。
是以时少旱涝,岁多丰登。
奇秧绿水,喜沾足于夏种;
黄鸡白酒,争庆贺于秋成。
乃君其民,混然大朴。
惟土物是爱,故能臧厥心;
惟本业是崇,是以无末作。
尽力畎亩,收功钱镈。
难贫以其勤苦,易足以其俭约。
故有妇女平生未识于绮罗,亦有父老终身不入于城郭。
衣食足故多知廉耻,习俗厚故罕事斗角。
盖皞皞乎有羲皇太古之风,熙熙然有唐虞击壤之乐。
于是有厌承明之入直,乞铜虎以典州。
凡中朝之人士,多出守而来侯,皆得以逃其瘝旷而遂其优游。
文如伯玉,可抒六经阁之思;
诗如鲁直,堪成一窝之讴。
尔乃夜已既而更杀,日将晡而鼓掫,虽两衙其不废,纵数刻而已休。
盖赋税输官而络绎,靡烦程督;
讦讼造庭而希简,无可应酬。
故治事之时每短,而退食之暇常遒。
虽谓之邦伯郡守,实偶乎黄冠羽流。
当其阶庭如水,囹圄鞠草,燕寝沈沈,铃阁杳杳,鸡鸣寂昼,鹊声闹晓,何以异于道流之清净而一尘之不到也!
避堂舍盖,隐几对老,收视敛听,回光反照,虚室生白,内境火爝,何以异于道流之炼养而臻其玄妙也!
华阳可巾,清香可烧,《离骚》可读,《周易》可校,南董京生,北窗梦觉,何以异于道流之萧散而寄其高傲也!
灵运履,携山翁醥,临流赋诗,登高舒啸,炮落棋声,泉响琴调,何以异于道流之放旷而纵其吟眺也!
夫吾儒与道流,邪正不对,官府与生民,休戚相关,必也道吾之道而不道彼之道,乐民之乐而后乐己之乐,使是邦不徒有太平之名而乃有太平之实,则是院不徒揭名道之扁,而有体道之诚。
不然则月三夜而旱告,雷一声而水浸,穑事靡秋,菜色实繁,人纪弗植,天常既残。
又不然则簿书如海,文牒如山,习方成于珥笔,讼咸甘于禠鞶。
当是时也,其容心逸而身闲乎!
孟子文王乐以天下,范文正公曰君子后天下而乐,则以身为乐者其乐也鄙,以民为乐也其乐也有限,与民同乐者其乐也无怍。
所以贵乎道院者,非乐慕道流为高致,谓重夫清净而吾以民为乐也。
虽然,千里之内仰夫官,奚容无所兴除;
一命以上志于物,则必有所惠济。
夫苟贪无事之名,至于不事其事,吾恐情或壅于闾阎,奸必成于胥吏,气血滞则病疚生,讴吟息则愁叹起,是为乖谬必伤乎和粹,放纵难免于天殃矣。
惟当以清净为本,以烦扰为忌,政教因乎民,本非容心,号令从乎俗,未尝作意,则有无为之为、不治之治。
吾惟谨修于庭户之间,而彼将自得于湖山之外。
此则老守之所当勤,而益可以广道院之义也。
湾东草堂为弟朴赋 明 · 沈周
爱子别业湾之东,去家仅在一里中。
蔽门遮屋树未大,矮檐但见麻芃芃。
频年一意耽诗酒,翻然改与耕夫偶。
赤脚馌饭走细塍,戴笠牵牛映新柳
时人喃喃讥子愚,问翁尽有高明居。
何致妻子嫌侧陋,何信兄弟专锱铢。
从人自说渠自好,力田养亲殊有道。
强于远宦窃斗升,手种长腰使亲饱。
力田养亲乐己多,兄弟妻子如子何。
我与题诗解嘲骂,门外雨来虹满河。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九 邵雍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麌韵
尧夫天性高迈,于书无所不读。既而踰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久之来归,曰:“道在是矣!”北海李之才共城,叩门劳苦之曰:“好学笃志,果何似?”曰:“简策迹外,未有适也。”之才曰:“君非迹简策者,如物理之学何?”他日,则又曰:“不有性命之学乎?”遂授以《河图》、《雒书》、《八卦六十四卦图象》,繇是探颐索隐,深造曲畅,衍伏羲先天之旨,有《皇极经世书》、《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十馀万言。以举遗逸,授将作主簿,补颍州团练推官,皆不就。郑公、温公、申公居雒中,雅敬先生先生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饮酒三四杯,微醺则已。兴至,辄吟诗自悦,春秋乘小车出游,士大夫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先生德气粹然,不见圭角。有就问学,则答之。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高其节,不贤者服其化。程明道每与论议,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先生卒,程为墓铭,称其“纯一不杂,汪洋浩大,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盖实录也。元祐中赐谥康节。前治平中,与客散步天津,闻鹃声,惨然不乐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不二年南士作相,专务纷更,天下自此多事矣!”先生以安乐名居,而闻鹃不乐,乐己之乐,忧人之忧也。先生以前知著声,闻鹃声而知治乱,毋俟假龟筮而灼安危,通术数而不坠于术数也。三古以降,蕴内外之绝学,明天人之分际,先生一人而已。
人生不满百,元会何繇睹。
诸贤竞一时,先生留万古。
理至见天人,虚明出宙宇。
从兹叔季人,身揖鸿荒祖。
龙马动光仪,畴范收全谱。
萧萧安乐窝,百代图书圃。
前知何以知,不向龟筮数。
绝学繇心学,岂作宋儒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