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关咏可屯田郎中赵秉可职方员外郎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文恭集》卷一六、《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敕某等:夫治以得人为本,而守长尤难;官以称职为贤,而名实须允。我畴吏伐,第进省曹,胥获美才,咸进褒典。以尔咏性度閒远,履尚清修;以尔秉识致疏通,志用开敏,率自隽良之旧,屡试剧烦之能。进服台联,外握符寄,虔我典刑之守,济于文雅之风。或海沂以康,赖堤阙之利;或徼外无挠,济远夷之安。列上年庸,稔于朝听。正以垦屯之秩,职诸方贡之宜,并号名郎,且旌良翰。益树终更之课,勿忘甄陟之恩。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 北宋 · 苏舜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孤山
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惭觉愁随烟霭散,只疑身有羽翰生。
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送关都官致仕 其一 北宋 · 陈襄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鸿鸟于飞,归戾于泽。
君子于田,亦适维则。
旅力不愆,曷云其极。
送关都官致仕 其二 北宋 · 陈襄
四言诗 押虞韵
庶民之耋,职自为愚。
君子之耋,其德有濡。
旅力不愆,曷云其劬。
送关都官致仕 其三 北宋 · 陈襄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有坚松柏,君子斧之。
有实秠稷,农夫有之。
天子有老,曷其与归。
送关都官致仕 其四 北宋 · 陈襄
四言诗 押尤韵
野有白驹,来食我麰。
君子之往,胡为不留。
我心悠悠,为天子忧。
谢关郎中书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某愚,不习于法,伏蒙执事恕其不逮,三舍其过,知所幸,诚惶诚恐。《书》曰:「宥过无大」。谓人之过失,非有其故,则当宽于常刑,不宜大之,是犹未免于无罚也。《蒙》之初六,居蒙之始,九二临之,则发其蒙,再三不解,至于终蒙,上则击之。所宜罚而弗罚,当所可击而弗击,则过矣。圣人之法,又可过乎?惟大人者不然,当罚之无罚也,当击之无击也,处之有义,行之有道,圣人何过焉?不知义者,不能如是也。今有人之子,居童蒙未开之时,有所不逮,为之父母者,不直怒而谴之,隐忍而全之者,所以待于后也。至于士屯蒙未开,有所不逮,为之长者,岂得直怒而谴之,不隐忍而全之,而无所待于后乎?然则待于子之贤者,不过立身扬名以显父母,而能保其祭祀焉尔,一身之利也。待于士之贤者,有能推仁致义,以利天下,为生民之福,天下之利也。大人为义,不亦尚乎?夫舍其小而存其大,不执一以废于百,能知是者,其义可胜道哉?某十岁而学孔子之道,行之二十有三年,庶几夙夜至其所至。今也,困于蒙昧有所不逮之时,使得曲而全之,道未丧,有所用于天下,则执事之义何如其小大也?谨具书诣门下致谢(《古灵先生文集》卷八。)。
时:库本作「义」。
题关都官宅 北宋 · 曾巩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麻衣少壮干时去,朱绂康强得老归。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
更无俗事侵方寸,只与闲人话翠微。
科第诸郎同日显,高门当代有光辉。
赠第八皇子制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四、《元丰类稿》卷二三、《曾文定公集》卷二
朕惟父子之亲,人道之极。盖父有天下,而隆名重位,逮于其子。此恩义之所始,而先王之制,不易之理也。至于礼命未及,奄遘沦亡,申以哀荣,朕何敢废?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于靖恭。谓及大成,必为国器,蕃辅王室,朕有望焉。而属疾久之,医祷备至,不幸夭阏,痛何可堪!其于陈迹尚存,音容如接,永言伤悼,莫愬朕怀。今有司上闻,揆于公议,谓宜秩以三事,令于中台,爵之真王,谥以佳号。厥惟旧典,朕岂能抑?是用追锡,备兹异数。呜呼!生而有特出之姿,不得遂其美;殁而有非常之宠,所以厚其终。服我命书,尚其不昧。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九、《元丰类稿》卷三七、《曾文定公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右巩启:僻守陋邦,远违严屏。永言向慕,但倾茅塞之心;自便退藏,莫驰竿牍之问。敢期赐教,出自过恩。形意爱之拊循,枉题评之奖引。譬如寒谷,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秘藏巾衍,铭镂肺肝。惟偃息于便藩,素充盈于浩气。百神所相,万福来绥。伏以司徒侍中行应准绳,言为蓍蔡,肩一心之忠谊,弼三后之谋谟。安社稷之元功,传于竹帛;被华夷之盛德,布在管弦。方且辞钧轴于庙堂,拥旌幢于乡国。然而人咏方叔,克壮元老之猷;时思谢安,出慰苍生之望。宜就赞书之拜,伫谐华衮之归。
朝散郎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杜公行状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一、《鸡肋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
公讳纯,字孝锡,杜氏,濮州鄄城县人。讳尧臣,尚书司封郎中兼侍御知杂事、赠尚书刑部侍郎,曾祖也。妣马氏,永安县太君。继马氏,万年县太君。讳曾,尚书吏部郎中、直史馆、赠吏部尚书,祖也。妣刘氏,彭城县太君。讳彭寿,尚书虞部郎中、赠特进,考也。妣朱氏,太宁郡太夫人。自侍郎立朝,有清名,尚书以文学政事显,杜氏始大。而公生警异重厚,不类常儿。方四岁,乳母抱立尚书侧,尚书指庭前物作诗句戏之,即能为俪语,尚书大惊。以荫为郊社斋郎。未冠,知彊学,尚义理,不妄笑言,有成人之操。族父没官东南海上,其孤弱,柩不能还。其从兄当行迎丧,公曰:「世母依兄,兄不可以远」。即自请往。众犹难焉,特进嘉而遣之,及期而丧至。时杜氏四世二十丧未葬,聚族而谋,旷年不决。公卑且幼,毅然而起,陈义甚高,众惭戚,乃定葬。举进士,两预乡书不第,即舍去。调曹州乘氏县主簿,摄令南华。野人有持锄剽商者,商诣县,言而去。后获二盗,伏罪,而商,太原人也,移文太原,待报。盗以应久系,泣请公得一至家诀,公恻然许之,左右谏不听。盗感恩,皆如期还。改泉州司法参军。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吏私与市者,价十一二售,幸不谁何。遍一州吏争与市,惟守关咏与公不买一毫,人亦莫知。后事发逮狱,而公不预,咏犹以不觉察免官,且檄参对。公愤然陈书使者,白咏无罪,而虚其廨居咏,卒得平反。丁朱夫人忧,既除,为河中府河西县令。熙宁初,自外上书言事,宰相王荆公异之,即日召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寻为大理寺详断官,删定编敕。荆公既奇其才,数与论天下事,谓可显任,亟荐于上。擢光禄寺丞,充审刑详议官、枢密院检讨官兼管勾枢密院宣敕等库。或议肉刑难悉复,而姑欲以刖代死刑之轻者。公言:「今盗抵死,万室岁或至五十人。以死惧民,民常不畏死。若但刖,民知不死,犯益众,是名轻而实重也」。事乃寝。又论禁军亡,律疏敕密。律从军征讨而亡十五日,绞;敕上禁军逃三日,斩。若三路沿边征戍及他征戍,与化外接者,皆以敕从事,而平居亡伍稍附律,疏其期,岁可活壮夫命数千,因收其用。后敕期满七日斩,自公启之也。又论商货犯禁至黥配,非国笼利,则皆良民,一遭此,终身不复。今加役流,本死刑,尚有岁月免复之限。若持仗行贾而捍斗者,黥配,馀以货重入罪,止加役流,恩无涯矣。不报。时秦凤路经略使郭逵、管勾秦凤沿边安抚司公事王韶互讼不公,执政遣公往,讯韶,实违法用官钱。而朝廷方倚韶以熙河事,不欲竟其词,即授公大理寺丞、检详枢密院吏房文字,而未下也,而公遽以其欺状闻。文潞公、富韩公见其奏,叹赏而心危之。会遭特进丧,以监察御史里行蔡确代公,而韶无罪,公免官,于是始忤当路矣。免丧,韩康公为宰相,差京西计置籴运,又为提举三司会计司检详文字。而荆公还朝,公乃自请监池州酒税。一年,复入为删定编敕,始迁大理寺丞,改宣德郎,为详定官制所检讨,兼兵部主簿,迁通直郎、大理正。上言:「京师聚万姓,易以宿奸。朝廷非不恶告讦而有觇事者,以发奸非扰人也。比来或徒隶于官司觖望,或民自相嫌怨,或但冒赏无端倪,泛曰『某有罪』、『某知情』,官不识所鞫之因,囚不省见逮之故。若告者许有司先取实,后不实以诬坐,则所告皆当竟之词矣。又刑寺积习,官不敢制吏,吏操事白官,官曰:『如此乎』?则以为近嫌,必反听吏。至吏先具,曰某欲追,某欲鞫,某欲释,则随而判曰:某追,某鞫,某释。上下猜质,严于合券。今许官有异见,皆自书其牍,即行,后不当,不以累吏。则官得伸,吏无以藉其口」。皆不报。而公持此自如。吏抱案至,无疑,则大书其尾曰「如此」。因语吏:「我有笔墨在,可免尔口语相稽也」。然其弊久,力不能独胜。隰州商尹奇贸温泉官矾,或告引外有馀矾冒禁,而奇对实官润之也。寺议械奇河东就讯,公言:「奇情应若是,不惟傅致伤事,恐民相惊,不复贸矾,则数百万之货皆为土石,且失边计。弗已,则请没其馀而释奇」。事粗行,会曹州民王坦避水患,以其车载人货取直至京师,都税院栏头甲绐之曰:「车无火印,匿税也。贿我,则免」。民遽遗钱三百,免。其徒告之,寺议,又当甲与民因税事取与,皆黥配。公曰:「车民当所用旧物不税,而甲以诈乞取,应杖,民无罪也」。争,累不决。长扬汲贰吕孝廉以为言,民竟不免,乃并尹奇事,坐前后异议,夺通直郎,废于家。韩康公留守洛,奏为神宗山陵司勾当公事,恩复阶,迁奉议郎,赐服银绯。上之元年,诏举直言士。枢密范公、门下韩公与尚书王公存、尚书孙公永,皆荐公才任谏诤,时已擢河北转运判官矣。初更役书,献议详尽,宰相司马温公至以书称之,曰:「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旧河防但隶转运司,后都水置外丞专领。公言:「前隶本司,决溢不加多;后置丞,决溢不加寡。虽天灾不系彼此,而大抵出财之司则常爱费而后不急,用财之官则宁过计而无不及。臣行洺州,水浸城且坏,调急夫。而漳河都大司乃有卒七百,不敢用遣。应急修捍,则称当禀外丞;暨关外丞,则执不可。此由事责各异,条禁相妨,不如使归一,《易》曰『简则易从』也」。后外丞废置不常,然卒委转运司兼领。澶州跨河南北为二城,北为海盐、土盐通商地,而南则解盐禁地。公言:「南两县亦产土盐,利之所在,刑不能禁,故两县解盐课常不登。前此,有司屡请并濮阳、卫南许通商。三司亦知其弊,以郡扼河,欲姑存之,为解盐藩篱。故既不许通商,而亦不立解盐岁额,所以持循经久,官与民阴便,两亦所失微也。自立额,殊失三司本意。官不免配卖,而土盐滋冒禁,可且仍旧」。朝廷深然之,而议不决。先是,宗室租免女听编民通婚,皆予官,民争市婚为官户。公言:「入赀得承务郎以上,犹不为官户,盖嫌其逃赋役,困平民也。今遐僻贱人争以国姻自召,商较财币,仅同贸易。坐堂而拜者为舅姑,同牢而食者为夫妇,非以尊国示民范也」。朝廷始严其法。召为尚书刑部员外郎,寻改大理少卿,迁承议郎,擢侍御史。复论中外吏久而官不常,权常在吏,吏鲜知恤人。于是利害陈请,惟恐阻阏之不密;事劳功赏,惟恐破除之不尽;理财予夺,惟恐敛没之不多;诬枉赴诉,惟恐深文之犹略。又使者以不按吏为忠厚,昏暴病民非赃污,皆一切容养,此为害之大者。复论御史吕衔等欺同列,遂忤旨,而御史中丞胡宗愈不便其为僚,因排诋无不至,罢为尚书右司郎中。寻知相州,迁朝奉郎、知徐州,移陕府西路转运使。入对,赐服金紫。关陇控边,务繁,公计度不劳,阅牒诉立判,情法皆当。吏惊,私相视曰:「一笔尽矣」!时方患陕西币轻货重,公屡陈岁给本路诸司盐钞,实以飞钱,然西州有来商,无还货。又铁钱不出境,独钞无脚税,朝至国,夕为钱,既以备本路夏秋籴,而商贾非以两时至则钞归兼并家,不贵售不出。若钞留京师,卖钱贮之而别为公据,与本路凡入谷若钱者给之,至京师,归以钞钱,则货币平。不行。摄帅平凉,两月决滞讼百馀,民欢舞。既去,遮留不得行。归朝为鸿胪卿,迁朝散郎,又为光禄卿,擢权兵部侍郎。岁馀感疾,除集贤院学士、知汝州,谢不能,遂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会废集贤学士,乃改修撰。以绍圣二年九月甲子没于颍昌府之私第,即其年十一月甲子葬于开封府祥符县黄沟乡临黄村特进之兆,享年六十有四。前夫人阎氏先公二十六年卒,追封真宁县君。今夫人晁氏,安平县君。二子:开,承务郎;钦卨,举进士。钦卨蚤卒。三女:长适瀛洲防禦推官、知益州录事参军马希说,次适承议郎、充秘阁校理晁补之,次适进士崔延孙。孙男女八人。所为诗文、奏议二十卷,其词喜根原仁义,不为浮华,辨析事理,要近于可用。尝论虞而卒哭非百日,虞而俚术百日卒哭。内百日为凶葬不禁,外百日则更筮吉岁月。世牵其说,慢葬者众,乞下其议礼官,亦不行。为人忠恕不欺,恬澹寡耆欲,学问以诚身为本,遇事应物,惟惧恻怛之不至,尝曰:「士常不忘在沟壑,则事无不可立」。故久而能著。尤嫉近名,类畏人知者。莅官事主,惟义可否。进不慑高明彊禦,退而与愚弱卑下者处,如恐伤之。奉己过于菲薄,犹恐其泰至;赒给族姻已厚矣,而惭不足。急人危殆,伸人抑枉,宁以身受困畏而不悔。此其大节也。好《易》、《中庸》,能精其义。至浮屠、老庄,皆探索微妙,曰:「与吾学同出也」。家居昆弟无间言,见者鄙吝为消,似阳城、元德秀;敦大不挠,清而容物,似陆象先;而至其立朝识大体,究精吏道与时之利疚,知无不言,则近左雄、黄琼。政事之才,非特处士独行、乡党自好者之比也。公与补之先君厚,故补之所述公大节,多尝闻于先君之言。若公平生施设,则有当时大人君子之所共知者编次,惧不尽,虽亲不愧也。谨状。
由鲇鱼池出关咏瀑布水 清 · 玄烨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三
巉岩瀑布挂前川,树冷烟寒羃碧天。
关外黎民风俗厚,涵濡威德已多年。
昆崙关咏古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瓯北集卷十三
酾酒军门正满壶,严关夜半已潜驱。
千秋部曲皆番落(今各土司皆公从征将校之后也),一片山川尚阵图。
何必梁公为远祖,不妨季布是黥奴。
经过想见英雄气,古木灵风叫鹧鸪。
迷仙引 诗话总龟:石曼卿尝于平阳舍中,代作寄严师鲁诗,曼卿殁后见梦于关永言,永言乃增损其词,度以迷仙引。今桉其调极美,与乐章迷仙引不同,谱律不载,依永和之 清末至民国 · 周岸登
押词韵第三部
春郊霁。
画肪依芳,渚风漪细。
绣鸭引雏鱼浪起。
柔蓝媚。
柳絮搓绵,草薰游人醉。
韶景骤,筝雁宵慵倚。
悭雨困日,过眼花如锦,惊尘委。
冷红铺地。
双鸳印泥,香尚腻。
呼莺燕,寻桃李。
怯更展愁睇。
艳阳暗,凋红翠。
花落难留,逝景难追付流水。
题怨曲、宫沟寄。
寄沧波、点滴伤春泪。
红休洗。
眷平芜、目极遥天里。
掩离觞、尊酒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