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又议 中唐 · 李巽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议曰。郑珣瑜两字之谥。今太常请依前谥曰文献者。夫谥者。春秋褒贬之旨也。仲尼书法。随类推广。虽一字褒贬。其文犹博。盖欲指明事业。以昭示后代。俾后之人惩其恶。劝其善。故不可苟。夫谥一字。正也。尧舜禹汤周公召公是也。两字非正也。故谥法不载。或人臣不守彝章。苟逞异端。威烈慎靓是也。或时主之权。以功德加厚于臣也。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是也。不当加而加僭也。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是也。三字过也。贞惠文子是也。亦谥法所不载也。古今无有也。公叔文子谥。卫君之过也。卫之乱制也。不然。即记之失也。以一善加一字。即尧舜禹汤。当累数十字以为谥也。夫礼记者。非尽圣贤之意也。非尽宣尼之所述也。当时杂记也。昔后苍为曲台记。其弟子戴圣增损刊定为小戴礼。今礼记是也。若尽宣尼之所述。即戴圣岂得而增也。昔宣尼修春秋。游夏不能措一词。以知礼记非尽宣尼所述。故戴圣得以增损也。则贞惠文子之谥。卫君乱制也。古今无有也。非宣尼所述。又何足法哉。郑珣瑜和茂修整。始终无阙。可为美矣。至于议行考功。而度越等辈。比于酂文成梁文昭魏文贞则不侔。而谥号无差。轻用国典。失春秋之旨矣。向者酂梁数公。皆经纶草昧。辅翼兴王。以道辅君。致于化洽。彰灼千古。言之者凛然生敬。而以珣瑜齿之。岂无愧于心哉。夫数公者。皆时主感风云之会。怀谟明之美。故加于常典。以明其德。亦所以笃君臣之义也。然非正也。权制也。若后之人非数贤之比。则当循常以避数贤地也。其刘仁轨薛元超李元纮加字之谥。皆黩国典而昧彝伦。言之可为寒心。岂当举之以为训也。其馀姚元崇宋璟刘幽求。或辅相一代。致理平之化。或忘身徇难。成中兴之业。又岂珣瑜之以典选为进善。以辞疾为嫉恶耶。皆尚口伪辩。非守典确论也。夫以典选者皆为进善耶。若然者。则国家有天下二百年。何裴行俭马戴卢从愿等数贤独见称于时也。循资署置。谓为进善。异乎余所闻也。又珣瑜之病。数月而终。岂伪疾耶。借使伪疾。尤可怪也。昔子路之冗食家臣。有杀身徇难。而珣瑜履台辅之重。当危难之际。平居则飨其高爵厚禄。见危则奉身自保。以此为是非之明。即董狐之书赵盾。为妄作也。珣瑜之辞疾可责。于太常举以为德。信君臣之义。非常人所知也。珣瑜之下诘李实。诚中其疾。可谓美矣。然则珣瑜自始筮仕。至于启手足。垂四十年。历谏职。持风宪。其忠规激发。恐有过此者。今太常举其下诘李实。未为多也。谓为謇谔者众矣。岂能使汲黯魏徵有惭色哉。前巽议云。三代两汉无二字之谥。此未学之过也。无荀文若之进善。无孟轲之是非。无文子之赈施。无周舍之謇谔。以珣瑜之行。清而无阙。可为掩之。不足辩也。今所议两字之谥。亦又不当。其议固不足斥也。前巽之言过矣。但两字之谥。加等之美。以萧何房玄龄言。不在珣瑜也。巽虽不敏。至于言谥美以惑人听。此尝所激切而不平也。终不欲有僭。齿于萧何房玄龄之宗。又不欲有造次。拟于魏文贞姚元崇宋璟刘幽求之谠言悟主茂绩殊勋也。夫前车之覆。后车所以易辙也。前有司之失。后有司当有以矫之也。不矫之。则逶迤遂达。以至乱制。此有国之诫也。威烈慎靓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之同于禹汤文武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前有司之过。后之专笔削者。宜有以矫之也。不矫之。典礼寝乱矣。有司不可以尤而效之也。不可以党所见而遂僭典也。郑珣瑜两字之谥。请下太常重议。若一字不足尽珣瑜之盛德。必须两字。则敢俟再告。谨议。
中书门下进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诗状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五
右。今月一日。中使薛盈珍至曲江会所。奉宣恩旨。赐臣等前件诗者。上齐二曜。旁合八音。阐文教于休明。叶昌期于亭育。况兹令节。克顺人心。延仲月以违晦。撰良辰而得一。亦既逾纪。必闻有年。生植阜蕃。休嘉交感。而又言志以导德。作乐以同和。示湛恩于宏覆。俾庶类于咸若。臣等职叨近侍。仰戴元功。华封祝尧。徒有其志。虞臣歌舜。岂易其才。谨各献奉和圣制诗一首。辄奏庸音。上尘聪听。无任感恩喜惧之至。谨奉状陈奏以闻。
寄华州马戴(一作秋中闻马戴游华山因寄) 唐 · 无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
三峰待秋上,鸟外挂衣巾。
犹(一作独)见无穷景,应非暂往(一作住)身。
水寒仙掌路,山远(一作林静,一作云住)华阳人。
欲问坛边月,寻思阙复新。
送马戴下第客游 唐 · 姚合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来送君处,亦是九衢中。
此日慇勤别,前时寂寞同。
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
向晚离人起(一作别),筵收樽未空。
寄马戴 唐 · 姚合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
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
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
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其一 唐 · 姚合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
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
苦寒灯焰细,近晓鼓(一作漏)声重。
僧可还相舍,深居闭古松。
马戴居华山因寄 中唐 · 贾岛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
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
雨夜寄马戴 中唐 · 贾岛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
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
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
寂寂相思际(一作处),孤(一作红)釭残漏中。
襄阳为卢窦纪事(一作襄阳席上呈于司空)。(一作马戴诗) 其五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一作清江)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皇栖(此首一作马戴诗,题作《襄阳席上呈于司空》)。
送马戴入山(一本山上有华字) 唐 · 顾非熊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华山
古木乱重重,何人识去踪。
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
云里泉萦石,窗间鸟下松。
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
赠龙阳尉马戴 中唐 · 殷尧藩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早学全身术,惟令耕近田。
自输官税后,常卧晚云边。
细草沿阶长,高萝出石悬。
向来名姓茂,空被外情牵。
蛮家(一作马戴诗) 唐 · 项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
看儿调小象,打鼓放新船。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
又逢衰蹇老,相问莫知年。
集宿姚殿中宅期僧无可不至(一作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二)。(一作姚合诗) 唐 · 马戴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殿中日(一作殿内臣)相命,开尊话旧时。
馀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
林静寒光(一作声)远,天阴曙色迟。
今夕复何夕,人谒去难追(一作鸣佩出难随)。
送马戴书记之太原 唐 · 薛能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曲大河声,全家几日行。
从容长约夜,差互忽离城。
镇北胡沙浅,途中霍岳横。
相逢莫已讯(一作泛),诗雅(一作句)负雄名。
与陆学士书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古灵先生文集》卷七
天下士儒,惟言泉、福、建、兴化诸郡为盛,其间中高第、历显官、福吾天子之民者为不少,然而守是土者,奉天子诏令外,兴学养士无如此急也。泉之学兴久矣,养士之资与器莫不备具,但未有能举之者。执事之去是邦,士儒之望,固如何宜举之也。然兴学之本要在得士,得士之要在于择首长。首长贤则上下服,上下服则举所有之士,莫不备至矣。某尝闻州之进士有蔡黄庭、杨舒、辛维、庄覃、王实、李翼者,皆善讲说,而黄庭、维、覃尤有行检。黄庭通三传,不善临干学事,但可讲授耳。舒有老学,然困于贫穷,时不能固陈从古,盖长者。若崔虞臣、郭堪、陈说者,皆有材行文学,可使为之长,而堪通讲群经。吕鉴、许蕃、柯适、柯述、柯迪,皆隽迈有词学。蕃作事近古,有节概。适、述、迪,皆有志于古而勇于道。一学之中,若尽得此十数人者,同居而和,相厉以道,而执事政有馀闲之时,不惮烦劳,日往临之,俾有宗主。有贤行者尊宠之,有才美者长育之,有不能招来者以身下之,有贫穷难安者以资养之,有不能长者以礼退之,有不能群者以义道之,有过缺未至者以道厉之,有不率教者以法移之。如此行之数月,则举郡之士必皆兴于学矣。贤者事业未必不由此而光大也。某之所闻,盖得于士大夫间,未必尽详,抑犹有不知者,尚在执事求而择之也。士患有其道而无其位与其地耳,既有其道,又得其位与其地,然而不为之者,真可惜也。伏惟执事留意焉。
上章仆射子厚书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一、《龙云集》卷一六
仆射相公阁下:自有生民以来,天下未尝无宰相。居焉者几何人?成就之者几何事?计其大不计其细,问其人不问其取,充位而已。一日得志,泽朝下而暮渗漉,变夭阏之民为期颐耋艾,至不旋踵。宰相事业,大率如此。皋、夔、稷、契之擅美于典谟也,自是开辟中一时稀阔盛事。譬《八骏图》之在人间,止可想见其风采,不能人人驾齧膝、骖乘旦。则与伊、傅、周、召之徒姑置而不论,直论其三代已还,视每下而愈焉者可也。世之言名宰相,不过曰汉则萧、曹、邴、魏,唐则房、杜、姚、宋,然此数子岂尽造化炉锤手耶?岂尽无毫发遗恨耶?夫以生平刀笔之末,而直当坐而论道之责,已不胜任矣,乌在其为萧、曹?使其君峭刻任术,而日入于羞称之霸者,乌在其为邴、魏?贞观之风不追三代,一时礼乐无闻焉,房、杜不得为无过;天灾流行而课捕蝗之民,矜垂死之智以欺生张说,与夫有直声无破贼才,则姚、宋不为无咎。又况出乎其时者,风雨未必尽时若,三辰未必尽轨道,兵革未必尽偃寝,人才未必尽班叙,而四夷未必尽率俾。则此数子者,直汉唐宰相之雄耳,槩之以前世盛烈,可胜删耶?运丁绍圣,天子方将席唐虞之休,燕亿庙社,于是亟图柄臣以康天縡,而阁下起焉。更事多故,表里洞见,而力常有馀;设心一致,危疑错陈,而中不怵迫;蒐访草泽,进登百吏,犹大匠度材,楹桷椐楔,小大各适于用;文章纪律,以至不刊之成法。先后禦侮,屹乎如一柱之负明堂,中植而不挠。议者方以唐虞臣期阁下,而阁下已能雍容閒暇,徐步雅顾,亹亹进逼乎夔、皋、稷、卨之烈矣。某愚,不熟重轻,论列少所逊避,方俯伏下风之始,顾乃尽取汉唐间宰相班班可见者,间摘发其瑕处,既则又出区区夏虫之小知,妄隐度大丞相不世高躅,信乎其狂而不知量也。若是者非他,盖以为赫赫盛宋而有宰相如阁下,则功业不宜若是其班。又窃意凡数子一时塞责时君,亦阁下过之而不暇问耳。夫诵清庙之作者始可陋鲁宋,夸上林之富者必先小齐楚,其势然也。若弇者曾何足道哉,徒以顷常备数学官,冥心昔人翰墨小技,似有一日长处。方君相大有为之时,幸得待罪冗散,生无益县官,于此操笔,以跂太平有日矣。伏望阁下举明主于三代之隆,留意无使阿衡专美有商之说,使泰阶六符之光下烛万物,而陶冶日新之美坐周斯民,则某也方将秃毫翻纸,从论次者之后,窃自比于丹雘粉泽,少效万分之一。虽未能庶几吉甫《崧高》之歌王佐,其击辕之语,独不得与王褒颂圣主得贤臣者侔耶?旧所为古律歌诗解经杂文等合一通,谨挚诸下执事。伏望政事之暇,赐之采瞩,幸甚。干冒钧严,俯伏待罪。
张舜谐字序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道乡集》卷二七
舜谐名垂,旧字虞臣,弗之善也,属某易之,曰舜谐,盖取舜命垂而曰「往哉汝谐」之义也。夫舜之治至矣,其命官也,以共工为非所先,故五命而后及之。然其事非圣莫之能作,非明莫之能述,则委任可以非其人乎?禹、弃、契、皋陶,圣人也,垂与之比肩接武于朝,垂之为人可知矣。舜命之之际,方且敛其身以自避,推其类以自代,而不敢当,故舜训之曰「俞,往哉,汝谐」。且舜作漆器而群臣咸谏,漆器耳,非若后世恣其侈心于百工之事而漫无限极者也,群臣以纷然谏矣。追想其时,茅茨土阶之制当不少改,彼共工者,肯不信其度乎。所为竹矢,历代犹宝而传之,则其佐舜而凝庶绩固无愧乎「往哉汝谐」之训也。呜呼!舜谐取是以为字,岂徒便称谓于交友之间而已邪。昔司马长卿慕蔺相如之为人,故名相如。李文纪慕张纲之为人,故名纲。舜谐,其亦有意乎慕垂之为人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曰「涂之人皆可为禹」,况舜谐之于垂乎。舜谐,故天章阁待制温之之孙,新知洺、朝奉郎次元之子,某视之外祖行也。今年夏四月,舜谐侍朝奉待次于广陵,所居与泮宫连墙焉。时某承乏教授之职,朝奉忘其不肖,又忘其亲列之卑,命舜谐即厅之西斋而相与讲习。自夏徂冬,如一日也。舜谐家素富贵,乃能弊衣恶食,泊然不以外好移其志分,陋椽之下、寻丈之地而寄焉。昼日一窗,夜灯一枝,诵书求义,节史缀文,矻矻如寒士,视世之轻儇子弟凭藉流泽,谓天下莫己若者性质相什百矣。先待制以直道事仁宗,被遇甚渥,推称名臣,辅世长民之绩,至今为荐绅所仰,而朝奉亦方以材见用于时,舜谐独不思绍扬之乎?夫学不惟其文,惟其行。博如惠施,词如史迁,行不掩焉,君子贱之。此某平日所与舜谐详论而熟讲者也。践此言而终始之,性质之美,奚患不成。一日立朝,嶷然岳峙,富贵不可得而诱,威武不可得而屈,以其所学,发于云为,俾人主争治乎帝舜之盛,是亦垂而已矣。世之识者必曰,毗陵张公之后不乏人如此。某承命易字已,因曼衍其说而为之序。舜谐随侍赴治所无日矣,并以为赠。
安国读酬倡集有平生我亦诗成癖却悔来迟不与编之句今欲编后集得佳作数篇为楚东诗社之光复用前韵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六逸中无李谪仙(自注:前集恨不得公诗为六。),诗筒忽得旧临川(自注:舍人前治临川,乃邻郡也。)。
枝芳又类燕山桂(自注:何卿往矣,今集又得五人。),马立欣瞻刺史天(自注:五人二帅三守。)。
公似虞臣宜作牧,我惭鼠技滥烹鲜。
新诗不减颜公咏,贵若山王定不编。
正议大夫尤袤转一官守礼部尚书致仕制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攻愧集》卷三八
敕:位列仪曹,屡上求閒之请;恩隆储寀,俯从纳禄之私。兹焉告归,于以示宠。具官某器资精敏,学业淹该。隐帙奥篇,了辨无爽;残膏剩馥,沾丐为多。册府道山,极一时儒学之选;词垣翰苑,兼两朝制诰之工。比讫外庸,进仪清禁。命之夕拜,有唐人批敕之风;擢以春官,当虞臣典礼之任。乃因感疾,遽欲辞荣。俾陟崇阶,以华晚节。李纲乞骸而去,肯久于尚书;孔戣得谢而归,仍加于礼部。尚祗涣渥,无愧前良。
代贺王枢密伦奉使回启(以下五首代舅氏汪尚书大猷。)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五、《攻愧集》卷六四
交邻国有道乎,大而事小;遣使臣以礼也,远而有光。自昔才难,于今任重。十九年诚著夷狄,孰谓世无苏子卿;数千里口伐可汗,必有人如郑元璹。惟乐天者保天下,故和戎而得戎心。乘轺之人,衔箠于道。临轩优遣,固盛世之非常;杖节请行,实大臣之未有。扬旌亟去,缔两朝鱼水之欢;接淅言还,际千载风云之会。神人喜乐,河海晏安。么么至微,驩快以抃。恭惟某官有宰相器,真王佐材。量括江湖,不清不浊;气充天地,至大至刚。貌不胜衣,心匪转石。言而造膝,非尧舜之道不敢陈;议或犯颜,虽贲育之勇不能过。愈膺眷注,寖历清华。快吟红药之阶,久寓紫微之直。敏悟如廷硕,时诏诰皆自为之文;精壮若燕公,大述作类皆出其手。进贰枢府,增重圣朝。运筹于帷幄之中,折冲于樽俎之际。上方安边境于无事,时乃坚和盟于未寒。礼云礼云,岂玉帛乎哉!使乎使乎,安国家可也。谓虞臣之相逊,彼或一时;命裴度以往釐,正在今日。确持志士之操,果为天子而行。帝曰汝谐,佥言惟允。身轻一叶,佩四海之安危;名重泰山,耸万夫之风采。分忧北顾,颙望东归。马维驹,马维骐,方听皇华之选;鵻集栩,鵻集杞,已闻四牡之来。生灵获按堵之安,宗社有覆盂之固。孤忠凛凛,驰不测之深渊;万目睽睽,仰难逢之盛事。欢传土宇,喜动天颜。去握汉旄,固已虚上台之席;归调商鼎,何待趣舍人之装。行慰具瞻,即膺爰立。某寒乡冷族,艺苑散材。虽知必学于箕裘,未免徒劳于州县。寡交于世,知己惟公。顾蒹葭之柔,曾倚身于玉树;笑蟾蜍之拙,难追步于飞黄。谁知霄壤之殊途,不替金兰之旧分。比干寸禄,进拜崇墉。方彭彭驰使者之车,而恋恋有故人之意。将曲成其羽翼,乃特借以齿牙,俾扫齐门,获参俭幕。受丘山而有自,效蛇雀以无阶。俯听先声,莫负蜀郊之弩;辄寻故步,重瞻夫子之墙。敢泚笔于下风,伫宣麻于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