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华山重修云台观治平四年九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太华三方,古迹远矣。
上方白云宫,在岳顶,据苍龙岭,云昔羽人焦道广常居之;
中方太清宫,枕太罗峰,今犹有老君像;
下方即此观,因云台山名焉。
唐明皇天宝中,因旧基构栋宇,命右补阙、集贤学士卫包撰《修三方记》,见存。
五代乱离,三方荒毁,高士陈抟披荆榛,筑室于下方。
太平兴国中太宗皇帝累赐诏,赍御诗召赴阙,乃敕有司增葺隐庐,复给内府金钱,经始坛殿,规摹方备,今观是也。
庆历初,某领史官,尝阅国书,见本传云:字图南亳州真源人
始四五岁,戏涡水之滨,有青衣媪召至怀中乳之,自是聪悟。
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无复遗忘,尤工诗。
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仕,肆意山水间
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语之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因往栖焉。
服气辟谷二十馀年,徙居云台,又止少华石室。
每寝辄百馀日不兴。
周世宗显德三年,召留禁中月馀,因问以黄冶之事。
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政治为念,奈何留意此小道」!
世宗不以为忤,命为谏义大夫
固辞不受而归。
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间因牧守西行过山下致赐物。
兴国初,始赴召。
九年,复来朝,上尤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方外之士,在华山已四十馀载,度其年盖百馀岁,语论甚高」。
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等从容问曰:「先生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
对曰:「抟不知吐纳养生之理,神仙黄白之事,非有方术可传。
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
圣上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明之主,正是君臣同德,致理之,勤行修鍊,无出于此」。
等皆称善。
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
下诏曰:「华山隐士陈抟,晦迹丘樊,栖心岩穴,跌宕世表,涵味道腴。
往在周朝,物色幽遁,尝蒙鹄板之召,终遂鸿冥之心。
自尔以来,多历年所,今复言迂高迹,来仪帝庭,不有嘉名,何彰清范
赐号希夷先生」。
上屡与之属和诗什。
久之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得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
二年,石室成,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华峰下张超谷中」。
如期而卒。
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洞口,弥月不散。
好读《易》,手不释卷,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
旧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旨。
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馀首。
能逆知人意。
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休复心欲之而不言,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
侍者取而与之。
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观下,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
复谓之曰:「可勿归矣」。
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不济,食顷而愈。
华阳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人罕有见者;
关中逸人吕洞宾,有剑术,虽数百里顷刻辄至,以为神仙;
皆数至斋馆,与之酬唱如交友,时人异之。
此皆旧史之文也。
仁宗皇祐三年云台观道士武元亨进《希夷先生传》,所载尤详。
云:初,先生居下方,茅茨不剪,蒿不除,有访先生者,窥其户,阒焉无人,但鸟声兽迹。
或樵子山麓荐莽深处,有骸如腊,尘荄翳焉,迫而视之,乃先生也,扪其心独暖,良久,气还而兴曰:「睡适酣,奚为扰我」?
州将以闻周世宗,故召见,既不受官,赐号「白云先生」。
太皇御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徵诏,总把三峰乞与君」。
既对于延英殿,华阳巾、垂绦、蹑屩,用宾礼见。
上欲征河东先生请姑待,军已兴,不克下。
其再对也,言「天下一统矣」,果执刘继元,平并州
密陈天命实在章圣,其所启沃,幽赞远图。
太皇亦欲以为谏议大夫先生恳辞,命遂不下。
委化之年,盖百一十有八岁。
自馀先几逆数,知来藏往,精微深妙,殆不可测。
至诸奇诡眩耀之事,则未尝为也,故先王之道浩然,莫得而揭厉之者。
无贤愚贵贱,莫不闻其风而悦之。
大中祥符四年真宗祀汾脽,驻跸华阴,再幸云台,阅先生遗像,伫立凝思久之,命除其观田租,召对道士子华等,赐紫服。
舆驾还京,俾就御座所建本命元辰殿,内珰护作,绘睟容于北壁。
皇祐二年,构神御殿,严奉之礼始备。
先生去世,门人贾得升、武子华、元亨相承主持观事。
至是殿成,元亨诣阙谢恩,仁宗令进歌诗,元亨应诏进三篇,帝属以御诗,又神笔飞白「清净」字赐之。
元亨遂重修七殿,至于道院、斋堂,必葺一新,经营累年,为力勤矣。
某往来秦蜀,恭谒神御,既而瞻礼希夷堂。
惟神仙之云者,盖神本无方,道无不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漠然与合,兹谓至人。
由是而后,可以出死生而通变化,虽非积学而至,非学则未知或至也。
夫九室、下方,岂徒与麋鹿为群,木石为伍而已哉!
治平四年九月一日(《乐全集》卷三三。)
先王:疑当作「先生」。
宋故推忠宣德崇仁保顺守正协恭赞治纯诚亮节佐运翊戴功臣永兴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司徒检校太师侍中京兆尹相州军州事□□□□□□使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一万六千八百户食实封六千五百户赠尚书令忠献配享英宗韩公墓志铭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
熙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永兴军节度使、守司徒侍中、行京兆尹、判相州军州事、魏国韩公薨于正寝,享年六十八。
上闻震悼甚,罢三日视朝,赠尚书令,诏配享英□□□,临后苑发哀音过常数,遣使吊问其孤,赙物加等。
又令其家欲有所请而在著例外者,一一条上,后皆从之,亲族拜官者十人。
以其兄子正彦知相州
太常丞、集贤校理李清臣祭以中牟,遣入内都知利州观察使张茂则监护葬事,又遣勾当龙图章宝文阁入内供奉官怀德增修墓兆,斲石以为幽堂,其费皆给于官。
有司考行,谥曰忠献,以□□□□月二日葬于相州安阳县丰安村祖茔之西北。
历观前世天子于勋旧大臣饬终恩礼,未尝有如此之厚也。
自公之薨,不间远近少壮耆艾,闻之者罔不失声咨嗟,涕泣相吊。
傥非有利泽尝济于天下,仁厚忠恕之德感人之深,孰能至于是乎!
前葬,其孤以公之功实善行之录具书来授,请铭公墓。
窃惟公之勋业名德,载之钟鼎,书之功录,传之四海内外,□□□□□□霆之音,常在人观听,则垂之百世而益彰,又何必资浅陋朽拙者之言然后传信?
然圹必有铭,荐,公之故吏也,义不敢以衰病不能辞,谨考次始终大节以书。
韩本出姬姓,至厥为晋正卿谥曰献,其后子孙散居他土。
博陆之韩,盖其后也。
五世祖乂宾而上,皆葬博陆
乂宾仕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左庶子,以博学富文辞闻于时。
高祖昌辞为鼓□□□□□□□璆为广晋府永济,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齐国公
夫人史氏追封齐国太夫人
祖构,仕本朝为太子中允,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
夫人李氏追封燕国太夫人
父国华终右谏议大夫,为世名臣,国史有传,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魏国公
夫人罗氏追封魏国太夫人,所生母胡氏,追封秦国太夫人
皆葬安阳
公遂为安阳□□□□□□圭,少敏悟过人,不烦师教而强学自立,谨重修洁,未尝为出防表嬉纵事。
始冠,天圣五年进士甲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
踰年,遭秦国忧,居丧以孝闻。
服除,迁太子中允
明道初,召试学士院,迁太常丞、直集贤院监左藏库,为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度支判官,迁太常博士
景祐五年,拜右司谏。
供职始对,讽仁宗明得失,正纪纲,近忠良,□□□□□□□久疾。
废朝谒,而日至中书视事。
复同列议论不一,事多留积,又内降数出。
公连抗疏极论,仁宗为罢中书执政,内降而止。
参议雅乐,而阮逸辈黍尺之法无所考据,奏罢之。
公为谏官三年,时政之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七十馀疏,天子以为忠,故多嘉纳。
五年,与三司同定茶法,又裁省国用,转起居舍人知谏院
宝元二年,拜知制□□□□□□□品服。
益利路饥,为体量安抚使,活两路饥人一百九十馀万,掊尅之害,一切蠲去,人怀之。
还朝,属赵元昊初叛,边将失律,仁宗自选公为陕西安抚使,北驰至高奴而贼巳引去。
将士皆伤夷之馀,垂头丧气,居人惴惴未宁,公乃籍战死之家,厚加赙恤,又列其当赠录者闻于朝,更选材武之士,以张兵势,修严战守之备,以固边圉人情。
□□□□□□□败将死,犹叱贼,而小人诬其降,遣御史置狱以按之,公力为辩其冤,平由是始得褒赠,家亦被恩。
使还,康定元年枢密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总管司公事。
明年春,按部至泾原,闻元昊遣使乞和,公戒诸将曰:「此兵法所谓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正欲欸我而来犯塞耳,宜益严其备」。
方会兵瓦亭,而贼已寇山外,公疾驰至镇,省军指□□□总□任福曰:「贼必由此路往来,此地得形胜,可处高而阵,以壮兵势。
贼远来,利在速战,必不能久留,当整众持重以挫其锐。
待其归则击之,未归勿得辄击」。
既行,公又以其檄戒曰:「违节度,有功亦斩」。
愚勇,始见贼,殊不遵节度,屡贪小利,驱众以深逐,不知其诱也,遂战殁。
大帅夏文庄公遣人收兵,得公所与檄于衣带,以闻,安抚使王文安公亦以是言□□□,罪在裨将,止下迁公右司谏,仍旧职,知秦州
数月迁旧官,俄进尚书礼部郎中秦陇凤翔阶成州路驻泊马步都总管,兼经略安抚沿边招讨等使。
庆历二年,改秦州观察使,秦之城素狭隘,民居兵营半在城外,公奏筑东西二城以环之,一物不取于民。
十月,复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
十一月,充陕西四路沿边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等使。
驻泾□□□师,所遣戍兵类多孱软,而土兵劲律耐劳苦,公乃奏增置土兵而稍减屯戍。
公护边久,恩信周洽,士贾馀勇,与范文正公志同气合,一归于忠义,乃共谋出师,取横山,恢复河南旧地。
元昊乞称臣,遂未发。
仁宗知公勤劳甚久,尝赐密诏,先谕以初往之意。
明年,与范公同召拜枢密副使,五上表乞守边,不从。
既至,与范公复陈取横山之策。
元昊巳□□□止□虽纳款,犹敢妄有邀求,欲自建元,为父子呼「吾祖」,使人与陪臣为列。
二府缘此,欲议其轻者从之。
公独曰:「此皆非人臣礼,不可许」。
后遂杀其礼为夏国主云。
仁宗方励精庶政,手诏中书曰:「朕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中外人望,其言之可行者,宜以时条奏」。
又开天章阁赐坐,咨访当世急务。
公上十数事,其略备西北、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抑侥倖、进□□、□□才、去冗食、慎入官,言未及大施,而不便于己者毁已兴矣。
富郑公宣抚河北还,将至国门而命守郓,公奏曰:「弼忠亮少与,今天下不闻其过,使还咫尺不得一望清范,少陈策画,而责补闲州,臣窃为陛下惜之」。
不报。
前此郑文肃公领四路,以刘沪、董士廉城水洛泾原尹洙言非便,诏止之。
俄郑公罢四路而犹移文二人者城之,乃遣总管狄青□□□□□□□士廉系狱,欲斩之而不许,郑公极语论救于朝,公乃上十事,以数二人者之罪,然卒薄等责。
后士廉请阙讼其事,而执政左右之,复城水洛,时同进数公皆已相继罢去,公亦恳求补郡。
五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扬州,迁给事中,徙郓州,又改成德军。
八年,河朔始分四路,移定州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知定州
从来守将皆武人,安于无事,□□□□□益骄纵。
公至,修明军政,刬除宿弊,士卒犯令或稍涉暴横,则立斩以徇,连营惕息,皆怗怗以就律,至不敢大声高语。
李卫公遗法,为方圆锐三阵以教之,军声烈烈,震慑虏廷。
杨怀敏建言禁并塞山林,公私不得樵采,居人亡去者十六七,公奏开其禁。
会大水,岁饥,夙夜竭力以修荒政,豫储菽粟,设区处以待流徙之民,远近归之者如市。
至春获给路□□□旧业,全活者不可胜数,优诏褒美。
皇祐元年,拜资政殿大学士,迁尚书礼部侍郎,又拜观文殿学士再任。
五年,授武康军节度使,充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兼知并州
北虏谋侵我天池之境,公遣将苏安静至塞上,召虏人谕之曰:「尔昔尝借我天池庙焚香,文移具在,今何得妄言尔地」?
虏人屈伏,遂并退连冷泉村地十馀里。
又代北旧以黄嵬□□□界,自后戎入辄耕上山腹,公又遣安静穿濠以杜其侵越,遂复旧境。
并北塞多闲田而甚美,太宗潘美为帅,患虏之钞掠,驱其民内徙而空之,谓之禁地。
昔欧阳公尝奏乞耕之而不果,公曰:「我今不耕,异时必为虏人盗占」。
遂奏募人为弓箭手,计顷分给,总得四千人,垦地九千六百顷。
先是,岁遣将统内郡兵公戍近羌诸郡,谓之防秋,公曰:「河外无事,□□□时坐耗边廪,非策也」。
乃不遣。
太原之俗,死者多燔而后葬,贫人无地则收骨寄之佛祠中。
公知恻然,乃下令开谕,自今毋得燔,又为近郊买地,四隅立表,贫无地者得葬于其中,自是其俗一变。
会久疾,乞还节守乡郡,诏领节知相州,并人环拥,号泣者万计,尽日不得出郭门,至有毁桥断路,随行数驿然后还者。
踰年,召为工部尚书三司使,在道除枢密,□□□以来,右府图籍纷乱丛委,而未尝纪次,每讨旧文以證近事,不可遽得。
乃奏选官编集,为六百八十卷,其间得祖宗神谋睿断,载之御笔,可以为后世法者尤多,其后中书亦如之。
又奏定禄令驿令,请出内帑钱籴数百万以实塞下。
丰州,古九原也,与麟府鼎足,向以无水不能守,为叛羌所破,公奏遣郝质、郭霭、王庆民经度修复之,又置保宁永安二寨□□之屏蔽。
嘉祐三年六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六年,进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仁宗延礼辅臣,图讲太平之治,祫享祀明堂赦书下,仁惠周于海内。
忧赋役之耗民力,而遣宽裕之使;
虑俊良之伏田野,而有遗逸之贤;
欲守令之修职业,增秩久任以劝之;
矜茶禁之害齐民,除榷法以苏之。
籍户绝田租,置广惠□□□天下之穷独。
摹印方书,给散药剂,以救天下之疾恙。
其始议多自公发。
七年,进封仪国公
仁宗春秋高,尚未有皇嗣,虽忠鲠之臣间有言者,而未开纳。
公朝夕深念,自以身都上相之位,国之大计,无大于此者,乃进言曰:「陛下承三圣之统,兢兢翼翼,日思光大先烈。
今享御四十馀年,虚主器之位,恐非所以重宗庙之意也,臣窃深忧之。
愿□□宗室之贤,建为冢嗣,副万国渠渠之望」。
仁宗意犹未决,公乘间又数开白,言益切至,仁宗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卿姑待之」。
后免乳皆皇女,公金石一心,挺然无所顾恤。
一日又怀《孔光传》以上陈于扆前,曰:「汉成帝即位二十五年无继嗣,遂立帝弟之子定陶王成帝中材之主犹能之,况陛下聪明仁圣,并迹尧舜,又何难哉!
愿陛下以太□之心为心,则无不可者」。
仁宗释然感悟,俄选英宗宗正寺,而力辞不就职,日坚一日,公复启之曰:「陛下既知其贤而选之矣,今过自谦抑,不敢遽当者,其器大识远,非中智之所能跂及。
此益所以为贤也,愿陛下固起之」。
仁宗曰:「休更为他名目,便可立为皇子,于明堂大礼前成之」。
公进曰:「此天地祖宗神灵扶佑,以开陛下□意,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今独中书闻德音而枢密院未知,臣愚愿陛下复宣谕及右府」。
诸公对,仁宗宣示,一如前语。
公奏曰:「兹事体大,愿降诏中书门下」。
从之。
中外传闻,交语相庆,英宗已立为皇子,犹冲退未离藩邸。
公又奏曰:「今既命之为子,虽已令本宫族属敦劝,愿更选亲信内人往谕陛下之诚,则必出矣」。
仁宗遽用公言,□□庙遂入居于庆宁宫。
八年三月,受仁宗遗制,奉英宗皇帝位,中外祗肃,晏然无一事。
四月,充仁宗皇帝山陵使,是月,拜门下侍郎兵部尚书进封卫国公
英宗初即位,感疾,慈寿宫以权宜预政,公以纯诚一节,承事两宫,忠谋硕望,镇厌内外,人情安帖,上下无异言。
公审英宗已康复,乃力请朔日御朝临幸,祷雨奠宗室之□,以开慰众心。
及具素仗出,都人瞻望圣颜,皆跃跃以喜。
其耆旧相与言曰:「吾君貌类祖宗,真英主也」。
车驾还宫,起居安适,一如平日,慈寿宫甚悦,未几遂还政。
治平元年提举修《仁宗实录》,闰五月,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权枢密院公事。
英宗听断之始,未能周知群臣能否,公乃籍从官等名氏为一编,各题品其才业之实,□用之宜以进。
永昭陵使毕,恳辞时柄,英宗手诏曰:「卿有大德于朕,有大功于时,一旦无名谢事而去,岂不骇天下之耳目,而重朕之过乎?
其辅朕使无忝先帝之命,则卿之终惠也」。
公见诏语峻甚,不敢复辞。
郊祀恩,进封魏国公,辞兼枢密院公事,从其请。
国朝旧制,天子初即位,宗室尊行之,已亡者当赠官改封,濮安懿王英宗所生父也,□书以本朝未有故事,请付有司考典礼以求其当。
既而礼官两制共议,咸谓当封大国,称皇伯。
中书以所生父称伯,疑无经据,方下三省再议,而英宗遽令权止,而台臣交攻不已,指欧阳公为主议者,诋毁尤切。
公谓人曰:「此中书事,皆尝所共议,何得独指欧阳公乎」?
识者叹其宽恕而笃于义,临人之谤,惠然肯与分之。
公以陕西封域辽阔,而兵常若□□,乃乞如河东河北之制,籍乡民为义勇以助兵势,言者深以为不可,而公议适与英宗意合,卒行之。
贼寇大顺城,公言宜停其岁赐,遣使赍诏问罪,以全国体,而大臣议未定,或以宝元康定之役为言,公曰:「兵家须料彼此,于今我之兵势大盛于前日,谅祚乃一狂童,何得拟元昊
若问之,必服其罪」。
卒遣何次公持诏以往,次公还,以谅祚表进。
属□宗已□疾,二府同入问圣躬毕,公奏曰:「谅祚表何言」?
英宗顾曰:「一如所料、一如所料」。
治平三年十二月,公亲奉英宗手诏,立今天子为皇太子
明年正月,首被英宗顾命,奉今天子践祚。
是月,充英宗皇帝山陵使,拜守司空侍中
御史中丞王陶公素所奇待,一旦以所用非其所望,深疑公有不悦意,乃奏弹宰相不押常朝班,执□日□垂拱殿起居毕,升殿奏事退,早则宰相又赴文德殿廷押常朝班,或辰漏将尽,以久留百官,且逼还政府治事,则宰相更不赴,止御史台放班,循久例也。
既而又奏疏肆言诬毁,且率谏官同对,上得其情,遽罢其台职。
公亦恳求补郡,上遣张茂则赐手诏慰免,促令视事。
使永厚陵还,复固以疾辞位,除镇安武胜等军节度使,守司徒侍中□□州□□师,赐第一区,擢其子忠彦试帖职,授三子官。
公以领两镇,本朝宰相去位,未尝有恳辞,改淮南节度使,未行,会种谔诱羌酋嵬名山一族向化,以兵取绥州,疆埸骚然,改陕西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判永兴军,公义不辞难,承命即行。
时议者多以绥州孤绝,难守,弃之便,上遣使促弃之,公奏曰:「绥州地形险要,已兴师得之矣,安可复弃,示弱于贼」!
□□□□□□世嵬名山守之,后卒留为绥德城
又城喷珠堡,据筚篥川,起甘谷城,即叶变会为天雄栅,皆控扼冲要,以塞边隙,属羌得无侵轶之虞。
公知虏中荐饥,种落凋困,可以利害动,乃为榜大书,开谕祸福,揭于境上,以招横山之众,而与庙堂之意异,遂复乞守相州
至相未尽三月,会其年河决,地大震,民饥,流亡满道。
上先遣中贵人喻意,仍赐手诏,遂□□□□安□使判大名府,又谕中书令协济其经画。
公体天子仁恻之意,殚精毕虑,讲众术以赈恤之,由是饥羸者得沾实惠,转徙之民而多还本业。
时青苗法初下,公奏曰:「愚民请之则甚易,纳之则甚难,或遇荐饥,民无以输,必恐本钱亦寖失矣,愿罢之,复常平旧法」。
条例司疏駮,以为非是。
公又建明,言愈切直,事虽不就,世亦称其忠固。
乞守徐州,不许,□□□□月改□兴军节度使京兆尹,辞不受。
虏使每至魏境,必先诫其下曰:「韩侍中在此,毋得过有须索」。
虏使与京尹书,故事,其尾止押字,至是以公故,悉书名。
六年,复判相州
公虽在外,上尝有所咨访,自以三朝老臣,志在竭忠报国,乃极陈时事之所以得所以失,生民之所以休所以戚,无毫铢回隐,务以补助圣政。
比及二年,前后十馀章告老,上□□优□终不得谢,改永兴军节度使,再任。
公益恳辞,使者持诏答未至,而公已以疾不起矣。
将薨之前夕,大星殒于昼锦堂之后,枥马皆惊,楼上掌漏者见之,疑以为火也。
公明诚内融,德量宏博,物之至,小大无所不容,然隐察其私,则短长轻重如寸量铢校,皆不失其本真,犹黑白之不可乱也。
临大事,审义之得,忘身忘家,诚意坚定,如山岳之不可移,而容□□□□□微之难,见于辞气。
及其成就大功,则又退然不自为有。
降接布衣小官,忘去贵重,温言欸语,以尽其情。
故人人退而各过其初望。
待君子小人一以诚,或不以诚应,亦不之责也。
引拔天下贤俊,不问识与不识,多至显仕而未尝语于人。
临决剧务,虽千品百目,分委于前,而精爽益明。
仪状英伟,人望之如众山之中见嵩岱,气象雄重奇拔,莫可伦拟。
自奉菲薄□□□好施,士之穷窭归者无虚日,及其去,无不各充其欲。
亲戚之贫乏无托,仰公然后衣食者常十数家,一门百口而资用均一,无疏近之间。
嫁中外孤女十馀人,教育诸侄同□己子,所得恩例尝先及旁支,逮其终,子犹有未官,家亦无留资。
少善尹师鲁,及其亡也,分俸以济其家,又为言于朝,官其一子。
所至皆有遗爱,人多画像以慰其思。
魏人怀德之深,□□□祠为塑像以事之,以比狄梁公
闻公之薨,聚哭奠祭于祠下者旬浃不止。
辽人尤畏重之,凡使至其国,必问韩侍中安否,今何在。
子忠彦尝使虏中、方晏,其主问左右曰:「孰□□南朝韩侍中忠彦貌类父否」?
或对曰:「类」。
命画工图之。
天资简素,无多玩好,惟聚书万馀卷,多手自刊校,虽老且病,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其为文章,雄健明粹,有法而尚理。
始好□□□公书,至晚年,笔势老劲,自名一家。
奉先茔未尝计所费,自四世祖至八世坟兆,皆访得之,增广其地,培植松楸,起屋于其傍,募人守视。
尝谓子孙曰:「穷达固有命,吾入朝,殆将四□,孤直自信,未尝枉道求合于权要以沽进,而独人主知之,出入将相二十馀年,遂至三公,其所恃者忠信与天道而已矣,汝曹宜观吾平生之所为,无丧所守,以坠吾教」。
自号□□□叟
有《安阳集》类五十卷,《二府忠议》五卷,《谏垣存藁》三卷,《陕西奏议》五十卷,《河北奏议》三十卷,《杂集奏议》三十卷,《千虑集》三卷,《古今参用家祭仪》一卷,《安阳旧文》十卷,手编家集六十卷。
尚书工部侍郎崔公立之女,追封魏国夫人,柔嘉慈顺,治内事有法度。
先公而亡,公之葬祔焉。
六男子:曰忠彦秘书丞秘阁校理
端彦大理寺丞
次良彦,秘书省校书郎,早卒。
□□□粹彦,并大理评事
次嘉彦,尚幼。
五女子:长不育,次适大理寺丞王景修,次二人不育,次在室。
孙六人:曰治,大理评事
曰濈,太常寺大祝
曰澡,曰,曰浩,曰澄,并幼。
铭曰:
惟天佑圣,贤出辅时。
丕丕魏公,相我盛期。
君臣一德,上尧下夔。
内如之何,百度清夷。
外如之何,万里天威。
群材任职,物物遂宜。
极天蟠地,太平之基。
开赞仁宗,选贤主器。
瞩英皇,曰为予□。
□庙以重,万灵以喜。
圣圣继明,延光亿世。
皇室大勋,莫之与二。
人视之艰,公履之易。
俄膺顾托,今上御天。
忠斯勤斯,候肃候虔。
防满避位,高风凛然。
存有全德,殁有殊泽。
中台之长,官仪之极。
英庙崇崇,享延配食。
名俱天壤,迹留金石。
太行之东,漳水之侧。
万古是瞻,魏公贞宅。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三七。又见《邺下冢墓遗文》卷下,民国安阳县志·金石录》卷六。
石左藏挽诗二首 其一 北宋 · 文同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世泽传清范,戎韬演秘谋。
雄藩未赐节,大壑忽移舟。
谢氏胡床在,羊公羽扇收。
光华归令子,何恨掩泉丘。
李石曾先生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有环才与薛凤荀龙相伍,一门实萃诸英,匡时承名父遗徽,为邦国桢,为邦国干;
导革命于碧鸡金马之乡,万死不更其守,牺己树党人清范,以布衣始,以布衣终。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石(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1956年李石曾定居台湾1973年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
环才:全才。(范钦《天一阁集》卷十八:竹墟公以鸿学环才出际熙运一时目为景星
薛凤荀龙:表明子弟才俊。【荀龙】,用的是东汉时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称「八龙」,详见《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薛凤】河东三凤之同典。
名父李石曾之父李鸿藻(1820—1897年)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逝后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遗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录·追册后》:“是时,郭后正位中宫仁宗追念遗徽,特崇位号。”
桢...干:筑墙时所用之木柱,竖于两端的叫桢,竖于两旁的叫干。出自《书•费誓》 :“峙乃桢干。”《传》:“题曰桢,旁曰干。”引申为根本、骨干及能胜重任的人才。
碧鸡金马:此处指云南
笺:以布衣始,以布衣终,足见清范
越州通判曾学士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四、《祠部集》卷二七
适怀清范,遽获盛笺,粲然辞意之形,宛尔声颜之接。
会稽请去,暂虚严助之直庐;
宣室归来,行对汉文之前席。
炎威寖剧,时祉载蕃。
经略司勾当刘郎中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八、《祠部集》卷二九
比喜还辕,方接幕中之教;
未温坐席,遽从塞上之行。
清范载遥,珍函远及,益钦勤意,良戢鄙怀。
罗琴山 元 · 李梅国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地尽南天涌翠岑,仙人偏向此弹琴。
无人能和阳春曲,有客静听流水音。
石鼎尚馀丹九转,龙潭常注水千寻。
萧然世事空尘迹,寂寂江山自古今清范士瑾纂修康熙二十七年刻本《阳江县志》卷四《艺文·诗》)
刘尚左除浙西宪 南宋 · 赵汝谈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九、南塘先生四六、《启隽类函》卷五七
辍直省中,按刑甸内。
陛辞特宠,奉温诏以趣行;
朝饯甚都,拥荣观于传次。
教条未下,舆颂已归。
恭惟某官履行粹夷,才猷敏裕。
妙年场屋,弟兄皆以词雄;
常日家居,父子自为知己。
比登上第,益就硕师。
委蛇州县之劳,培植庙廊之器。
羊祜西守,边人饮其醇醪;
孔戣南还,夷落写其清范
潜郎舍,独远侯门。
而恂恂退让之风,更为上眷;
磊磊澄清之志,未以老衰。
宪府之徒除,屈輶轩而往使。
维今西浙,视汉右扶,廛闬错而争讼繁,薮泽多而奸赃利。
缓之则无以禁暴,急之则或至伤恩。
谅当以仁义为本根,以法度为权度。
使狱市无扰,则田野可安。
仰宽宵旰之怀,伫践禁严之地。
某拙为蹭蹬,壮节伶俜。
至侪有疾之科,冒食无劳之禄。
其何以见鲁卫之士,而犹欲交孔李之门。
窃笑沈踪,遂依荡节。
属便里居之佚,失修道谒之恭。
辄布欢愉,并祈矜假。
次韵与王学谕四首 其三 明 · 王九思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渼陂续集卷上
诸君清范眼前无,良冶何曾出哨壶。
巨鲤春深掀禹浪,长蛟雷动起云湖
文章星斗今魁选,人物羔羊古大夫
指日相逢霄汉上,门墙还许姓名呼。
分水王君墓志铭淳熙元年十二月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六、《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君讳日就,字成德姓王氏新定分水人也。
君少以侠气盖里中,尝夜猎,从骑四出,即兽无在者。
有畜犬呜呜衔衣,箠之不却,且导且前,公独怪之,亟随以归。
明日覆视其处,左右虎迹纵横,乃叹曰:「犬,人畜也,犹知爱其主。
吾奉父母遗体,不自爱可乎」?
于是解韝断绁,尽谢猎徒,闭户䌷架上书阅之,领略其大指,不为缴绕章句学。
读史至三国二晋豪杰,辄击节不能自已。
遇其意适,或为人诵之,音节清厉,听者咸竦。
中年丧明,传家政于其子,坚坐晦默馀二十载。
时从方士语以自虞,若其吐纳屈伸之术,盖薄之不深信也。
尝病乡邻贫者死无所藏,表隙地畀之,今五十馀冢矣。
将没,命子孙以薄葬,正衣冠,泊然而终,享年六十有六,实淳熙元年八月二十二日
其年十二月八日,葬于县柏乡金堂源。
曾祖思应,祖僎,考綝。
娶方氏,前公卒。
二子:琪,太学生
偊,乡贡进士
十孙:男六,长中孚、次中实、馀未名;
女四。
曾孙男女三,皆幼。
分水之王,中兴以来,淳则清范,仍世不陨,遂为东南望族。
君虽不试,以其概见一二推之,殆非浮沈闾巷者。
予不及识君,而中孚、中实皆从予游,退抑惇饬,众皆目之,意其必有所自。
予是以知君之教信行于其家也。
铭曰:
是何人斯,一榻欲冰。
孰知其初,长雄五陵。
支床之龟,摩云之鹗。
二虫得失,谁厚谁薄。
次辛参判(引孙)赠郑判书韵 其一 明 · 河演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敬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事上忠由孝我亲,爱民心本体吾仁。
任调玉烛谁居右,名覆金瓯孰比伦。
柏府寒霜曾一席,郊宫淑景共三春。
对床几度承清范,水镜冰壶洞洗尘。
复用前韵 明 · 河演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敬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纯真气概出天然,敏捷才华自少年。
清范壁间多胜迹,应题秀句傲前贤清范楼名。在咸安。先是洪熙乙巳先生监司作记。)
游七岭寺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何必入山去,到来非世间。
巢松孤鹤冷,补衲几僧閒。
钟磬留清范,岚烟护旧关。
一溪冰渐解,流水已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