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京江送远图歌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出处:梅村集卷七
京江送远图者石田沈先生周为吾高祖遁庵公之官叙州作也图成于弘治五年辛亥之三月京兆祝公希哲允明为之序后一百七十有八年公之四世孙伟业谨案京兆序而书之曰公讳愈字惟谦一字遁庵成化乙未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进郎中清慎明敏号称职先后九载南司寇用弘治三年诏书得荐其属将待以不次疏未达而命守叙州为守既尝调叙又险且远公独不以为望南中诸大僚为文以宠其行太仆寺丞文公宗儒林既已自为文又遍乞名人之什以赠文公之子待诏徵仲璧即公婿也石田为文公执友待诏亲从之受画法京兆之交在文氏父子间故石田为作长卷题以短歌而京兆序之长卷中平桥广坡桃柳杂植有三峰出其上离舟挥袂送者四五人点染景物皆生动短歌有荔支初红五马到江山亦为人增奇之句其风致可想见焉京兆文典雅有法度小楷仿钟太傅体尤其生平不多得诗自都元敬以下十有五人朱性甫存理刘协中嘉䋭尤以词翰著名者也先朝自成弘以来一郡方雅之族莫过文氏而吾宗用世讲相辉映当叙州还自蜀参政河南而文太仆丞出为温州守待诏以诗文书画妙天下晚出而与石田齐名其于外家甥舅中表多有往还手迹伟业六七岁时见吾祖封詹事竹台公所藏数十纸今大半散失犹有存者此卷比之它帙日月为最久衰门凋替不知落于何人乃劫灰之馀得诸某氏质库中若有神物拥护以表章其先德不綦幸乎吾吴氏自四世祖仪部冰檗公以乙科起家参政再世滋大父子皆八十有重德其行略具吴中先贤传中伟业无似不能阐扬万一庶几邀不朽于昔贤之名迹而藉手当世诸君子共图其传是歌之作见者其有以教之也
京江流水清如玉,杨柳千条万条绿。
画舫劳劳送客亭,勾吴人去官巴蜀。
巴蜀东南僰道开,夷牢山下居民屋。
诸葛城悬断栈边,李冰路凿颠崖腹。
不知置郡始何年,即叙西戎启荒服。
吾祖先朝事孝宗,清郎远作蛮方牧。
家世流传饯别图,知交姓字摩挲读。
先达乡邦重文沈,太仆丝萝共华省。
徵仲当时尚少年,后来词翰臻能品。
师承父执石田翁,婉致姻亲书画请。
相城高卧洒云烟,话到相知因笑肯。
太守严程五马装,山人尺素双江景。
草色官桥从骑行,花时祖帐离尊饮。
碧树遥遥别袂情,青山叠叠征帆影。
首简能书枝指生,挥毫定值残酲醒。
狂草平生见尽多,爱看楷法藏锋紧。
徵仲关心画后题,石田句把前贤引。
杜老曾游擘荔支,涪翁有味尝苦笋(唐戎州宋绍圣四年始改为叙杜子美客游诗有轻红擘荔支之句黄山谷贬官作笋赋言苦而有味官况似之故石田短歌引此相赠)。
此地居然风土佳,丈人仕宦堪高枕。
呜呼孝宗之世真成康,相逢骨肉游羲皇。
瞿塘剑阁失险阻,出门万里皆康庄。
虽为边郡二千石,经过黑水临青羌。
旄牛徼外无传堠,铁锁江头弗置防。
去国岂愁亲故远,还家讵使鬓毛苍。
吾吴儒雅倾当代,石田既没风流在。
待诏声华晚更遒,枝山放达长无害。
岁月悠悠习俗非,江乡礼数归时态。
纵有丹青老辈存,故家兴会知难再。
京口千帆估客船,金焦依旧青如黛。
巫峡巫山惨淡风,此州迢递浮云碍。
正使何人送别离,登高肠断乌蛮塞。
衰白嗟余老秘书,先人名德从头载。
废楮残缣发浩歌,一天诗思江山外。
九堆子怪石歌 明末清初 · 宋琬
出处:入蜀集(卷七)
女娲补天灰未冷,星落三巴作藩屏。
巫峡嵌空泄元气,赋就轮囷复粗猛。
混沌中央迄未凿,石不能言怒相逞。
儿孙臃肿附其旁,指有骈枝项生瘿。
雄虺九头夔一足,当年图入梁州鼎。
维摩空中狮子坐,一万二千各驰骋。
江流东下势莫当,戛击波涛真骨鲠。
君不见秦时李冰守成都,腰间白绶狂澜徂。
厌胜刻作三犀牛,勿乃借尔为形模。
江神至今遵誓约,不似河伯骄蹇长奔趋。
清淮助虐民其鱼,宣房未塞愁须濡。
苍水使者在泥滓,楗石如山万丁死。
李寻贾让策纷纷,强止儿啼啼不止。
安得五丁鞭汝长淮西,百川灌注分疆畦,城郭不见鲛人栖。
天子无劳沉白马,诏书罢筑黄金堤。
以蘋婆果佛手柑贻书升叠前韵 其二 清 · 吴之振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黄叶村庄诗集卷七
书法谁能绍李冰,屈家误荐紫花菱。
筠筐未敢亲题写,瑟缩临池笑冻蝇。
故太守汤公䔍斋有大功于越中而专祠已圮今祀于书院中同补堂赋 清 · 全祖望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乘蕺斋集
经术经世务,方可见施行。
在昔胡安定,治事标斋名。
汤公涖于越,如梁西门豹、秦李冰。
城西三江口,洪流时震惊。
朝潮夕汐恣凭陵,菑畬耕穫岁不宁。
五马翩然来,下车蒿双睛。
俯察地理仰天星,妖䲡绝命狂澜清。
东眺有他山,梅龙或与京,斯民左饘右粥到今丰盈。
三百年来祠宫倾,聊从讲舍荐明馨。
黄蕉丹荔依诸生。
诸生读书贵有用,岂徒佔毕夸精能。
天何以平,地何以成。
六府七政资请明。
我诗谱神弦,雅歌谅为神所听。
丹阳临口闸石兽(并序。) 清 · 万光泰
押齐韵 出处:五上春司集
未至丹阳三十里,有临口闸,闸废久矣。两岸石兽各一,土人云:「自奔牛北奔止此。」哆口卷鼻,身两翼而无角,疑古厌水物也。
吕蒙城边草未齐,小丹阳近河流低。
河低岸高古闸废,怪石不逐河声西。
兽身鸟翼蛮客鼻,旋毛曲局丰奎蹄。
辟邪天禄世罕识,鸾凤铩羽疑凫鸡。
大荒经存禹鼎毁,犁魗禺䝞名何稽。
昔人峙此镇水孽,然烛夜照光如霓。
匹如李冰守蜀郡,张仪楼刻三石犀。
神道设教易象取,两兽胜捍千金堤。
自从古垒筑刘宋,东师几遏长戈提。
太康地记记载失,奔牛遂并乌亭迷。
野言讹传事奇特,神物夜走如牵蹊。
呼牛应牛石不辨,高卧且长春郊荑。
金华叱羊跪且立,昭陵汗马趋还嘶。
江南农功亟播种,曷不鞭起扶耕犁。
微烟生渚日晏食,青青一望荒麦畦。
济时博古予并愧,块石从尔栖涂泥。
与徐星伯年丈论江河二源赋此纪之 清 · 陈裴之
河出昆仑虚,并渠千七百。
昆仑在何所,译言阿木七。
其下星宿海,沮洳钟巨泽。
三伏复三见,经历古西域。
伏遇沙塞黄,见遇土壤黑。
神禹所疏凿,荒度始积石。
汉使寻张骞,元使命都实。
虽经绝塞行,所见殊未的。
国朝幅𢄙广,已扩地球脊。
茫茫叶尔羌,远与河源值。
迢迢阿克苏,亦近河源侧。
我观河源图,惜未河源涉。
聊作河源诗,当著河源说。
江源亦有三,远者来昆仑。
山南与山北,与河同发源。
是名金沙江,两界包乾坤。
万丈温都雪,消以朝阳暾。
亦有鸦砻江,青海接玉门。
源与星宿同,满地银涛翻。
岷山地最近,门闼通松潘。
羊膊与铁豹,咫尺篱与藩。
远干近为支,势若卑承尊。
卫藏地可括,井络天可扪。
李冰凿离堆,石犀今犹存。
鳖灵辟三峡,更验江水痕。
一卷入蜀记,剪烛从君论。
李翁峡江凿滩歌 清 · 陈裴之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峡中三百六十滩,岂无险过瞿塘者。
汉阳李翁业操舟。
来往峡江江上游。
甘滩湍急某滩险,篙师敛手长年愁。
石骨粼粼水中起,巨者如峰小如砥。
石势所激滩势成,险处在山不在水。
山势一曲江一湾,峡江治水须治山。
山险可开石可凿,禹力未到翁心殚。
先凿黑石次乌石,得寸则寸尺则尺。
万夫锥凿响不停,坐遗巉岩化衽席。
红石近在彝陵城,山势所触惊涛生。
凿石须趁江水落,投书欲与江神盟。
君不见太华巨灵擘,二山夸娥移,异人异事古来有,昔者所闻今见之。
又不见五丁开蜀道,李冰凿离堆,翁心实心力全力,何虑万叠青崔嵬。
开山用煤兼用炭,石痕裂若春冰泮。
我意芦灰用更神,能使南山白石烂。
更有青滩与叶滩,与翁努力共随刊。
峡江化作平江路,无复人间蜀道难。
武昌杂诗将之沅州任作 其三 清 · 吴镇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岚翠环城郭,高斋待我登。
溪蛮皆士女,山鬼亦宾朋。
驱鳄唐韩愈,刑蛟蜀李冰。
为官不庙食,后世有何称。
朱奕韩先生(介圭)自叙宦游蜀粤记为兰谷题 清 · 张问陶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十八
世庙人才气象雄,早从莲幕起孤忠。
一诚图报心真勇,万变当前计不穷。
百粤重修盐铁论,三川亲定马牛风。
旧乡曾过都江堰,听美朱公接李公(成都大堰,开于秦太守李冰。)。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却寄蜀中士民三十二首(并叙) 其十一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褒衣颇类鲁诸生,核实频将故事争。
秦守永宜祠灌口,谪仙何必系彰明。
墨池规复书堂旧,羽舞仪斟祀典诚。
却望合州烟雨里,隔江懒问钓鱼城(灌县江神庙,敕祀李冰父子,今则祀杨二郎矣。奏请更正,部议竟以未便更张駮之。彰明诸生,请以太白入乡贤。余为诵《蜀道难》诗,谕以太白必非蜀人。聂蓉峰丈视学时,捐置墨池书院,池既被人侵占,又因芙蓉书院颓毁,遂改此为芙蓉书院。余亲为履勘,规复墨池旧址,仍重题「墨池书院」扁额,以断葛藤。关帝升入中祀,乐舞用八侑,谓春秋两祀也。上年省中于五月十三圣诞日行此礼,余移文制军纠之。合州城内诸生修钓鱼山城寨,欲移州治,为避贼计,已奉大吏借仓谷办理。复请余往勘,余以舍州城而上山,无贼自毁,于事理非是,移文制军停止。)。
李冰园与松石,澹人共赋(冰非李之名。名吾未知也。邻人但呼以李冰云尔。) 其一 清 · 赵冕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十四
李冰多福送平生,特地名区卜筑成。
象纬中临天阙近,蹄轮一断世尘轻。
林香百种幽幽出,石髓千年滴滴清。
时向□松亭上去,满城秋色使人情。
李冰园与松石,澹人共赋(冰非李之名。名吾未知也。邻人但呼以李冰云尔。) 其二 清 · 赵冕镐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十四
石已苍苍水欲寒,数村篱落暮烟残。
君今于此欣三宿,我亦从之快一看。
别界元无人与隔,浮生莫道事多难。
如何久作西园客,饮沐灵泉梦寐安。
周甲七夕词六一首 其三十四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七卷
为访君平向华阳,二星临鬼误恒方。
李冰片石劳天问,何况天钱竟不偿(己卯,馆成都君平里,访支机石。时丁稚璜督蜀,大改盐政,官士怨谤。御史吴震劾其治都江堰,毁李冰厌胜石,至湔江泛溢。因诬其妾金纳贿,交通道府。将军恒训觊代之,与两司程豫、方浚颐为之流言。朝出二使按之。濒行请训,面论云:『操守可信。』故不敢公劾,而方、恒或罢或迁。)。
宴清都 庞靖侯祠 清末至民国 · 赵熙
押词韵第七部
翠玉封庭藓。
山湾抱,古祠来拜英彦。
莹然水镜,南州品士,自来冠冕。
人心万古思汉。
惠陵路应穿望眼。
倘大年、长奠三分,降王争到刘禅。
如今石溜延秋,晴天幻雨,人醉花院(寺壁名晴雨崖。)。
魂兮不沫,云骑白马,宋碑犹见。
梁州艳说巾扇。
是丞相通家眷晚。
共断崖、灵枣相望,英雄泪满。
案:庞统庙当城南晴雨崖。蜀广政十七年,贾全胜过资阳庞侯祠,折枣枝归植崖上,数年成林,遂治茅祠其下。相传若有乘白马呵导来者,香火遂盛。清代建殿宇五间,兼祀李冰。
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岷沫二水会合处陡起一峰,林壑幽美,步磴周曲,曳杖其间,如入梦窗翁词境中也。其巅为唐淩云寺,开元初寺僧海通,因山石造大佛像,高三百六十尺,顶围十丈,目广二丈,至称瑰玮。近岁川军内哄,炮毁其首,邑子补缀,顿失旧观。七月四日,藏云贺兄约予挈家往游,予适病耳。苦于酬对山僧款曲,唯唯而已。下山有水一湾,两山介之,相传秦李冰凿离堆杀江势者也。由此唤渔艇二,主客六人分载之,容与衍波浅渚中,恍惚行江南水乡间,不自知在天西也。停午,至贺兄白云山居饭焉。山居清深不受暑,坐至夕始归,调此以记一日之胜,兼谢贺兄。是日城中传空警,山居了不惊扰,倘得葺茆山间,相从晨夕,亦乱离中一乐事也。
琳宫幽邃,步步霜腴词境内。
蜕出尘寰,陡见青空覆大千。
山僧刺刺,我自天风生两耳。
也似金仙,坐阅兴亡了不言。
齐天乐 观太浦河工程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三部
一台高耸苍茫际。
山川更添奇伟(建节制闸共有二十九门,以司启闭。)。
列炬穿林,鸣机动谷,欢乐歌声时起。
千群似蚁。
看拓土开疆,暗符兵事。
歇浦遥通,创成新纪照青史。
当年堪笑郑李(郑国李冰二人。)。
寸功犹自诩,应共波逝。
大禹遗规,中吴旧迹,湮没都逾千祀。
新邦继此。
算九泽陂平,三江奠止。
试舣扁舟,太湖清见底。
游密云水库 清末至现当代 · 谢觉哉
五言排律 押尤韵
今见鸥鱼跃,昨犹麋鹿游。
拦洪倚巨坝,潴水泛轻舟。
篙影随峰曲,涛声拍岸柔。
平铺千顷浪,横截两河流。
社社收成好,人人干劲优。
李冰凿可喜,伯鲧堙无尤。
共庆水成库,从兹年有秋。
蛟龙驯谷底,鱼米上山头。
造海移山颂,江南塞北讴。
红旗高处飐,一望水天收。
都江堰 清末至现当代 · 谢觉哉
押词韵第三部
少闻李冰事,老始到离堆。
使水如使马,高下缓急随。
三字经传古,金沙堰势回。
思深能见远,三眼未为奇。
米荒吟 现当代 · 邵祖平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七
远古治水蜀鳖灵,凿山开河秦李冰。
民田获溉万万亩,成都仓粒天府盈。
不知何事荒歉到,阛阓喧有抢食氓。
锅魁(成都人呼烙饼为锅魁。)半熟抓入口,饼饵粔籹怀中撑。
筠篮劫米不付值,杂粮果核随纷争。
此邦号为吃大户,事属非常情须矜。
米价石过八十万,突上百万扶摇行。
尤苦百万无米买,米如琼瑶玉琢成。
官府发粜陈腐粒,人丛竞购壹小升。
有时鹄立复匍伏,垂囊而返空趋侦。
嗟哉巧妇难执炊,门东叫怒孩童婴。
捶釜掊甑多愤懑,妻有悬梁夫轻生。
侧闻此荒系人为,非关水旱蝗蝻螟。
军阀亩横地东南,囷仓多于天罗星。
游资入市吸白米,商贾暴如吞舟鲸。
官商怙恶积米谷,坚壁清野逻者狞。
民有告发杀灭口,佯查多借公粮名。
教授周粜二升米,远出东门河边营。
妻谯儿病灶婢卧,不及仓鼠腹彭亨。
抗战八年未饿死,今逢制宪三章明。
奈何一叶与两豆,耳目障蔽难通诚。
嗒然饥虚卧终日,彷佛见有灶神迎。
君文送穷虽未效,何不藉诗疗饥能。
天公下示荒可救,公子华民夫人刘甫澄。
幸然一听汝呻喟,慈惠恺悌开仓楹。
抛售日可五千石,岂同乾死读书萤。
鼓腹如饱起饥卧,神之诏我堪涕零。
天壤谁有此公子,夫人何在隔帷屏。
饥来驱我成此诗,储粟尚有渊明瓶。
洪水篇 现当代 · 邵祖平
押尤韵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八
神禹治洪水,百川各安流。
李冰凿蜀山,天府丰谁侔。
汉初文仲翁,湔堰利可收。
清季丁葆桢,河堤视不休。
一圣与三贤,民颂远近讴。
成都人造米荒后,忽报洪水天灾投。
霪雨三日水即来,升堂入室潦拍浮。
复兴城阙水倒灌,大桥漂断城四陬。
米缸浮在灶突上,土墙压折穷人头。
蜀江真似见黄河,大官出赏风景遒。
侧闻此灾又岂天,川壅乱石堤失修。
偷工减料敛国帑,主者乘机常远游。
淘河仅见卧铁出,卧铁之外沙成丘。
诸河河床埒两岸,勾配太缓泥沙稠。
哗传堰决水宵至,成都盆地无飞楼。
逃难有至龙泉驿,穷民待决临秋囚。
急砍马槎排外江,外江之民鱼鳖俦。
呜呼丧乱死多门,洪水远矣尧年留。
启母当年蛊禹深,治水不力贻民忧。
丁公但吃宫保鸡,当时冲走一铁牛。
大官一笑我无罪,水患迟报职当邮电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