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查仲文三首 其一 南宋 · 项安世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静甘明主弃,出为故人书。
邺下刘公干,山中陶隐居
百年通醉醒,万事付乘除。
只有诗魔在,时能掣巨鱼。
诗评 南宋 · 敖陶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宾退录》卷二、《江湖小集》卷四五、《陶锡山文集》卷一四、《丹铅馀录》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三八
因暇日与弟侄辈评古今诸名人诗: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子建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
谢康乐东海扬帆,风日流丽。
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
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孟浩然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
白乐天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
元微之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
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
李太白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其归存,恍无定处。
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
李长吉武帝食露槃,无补多欲。
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
张籍如优工行乡饮,酬献秩如,时有诙气。
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
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
本朝苏东坡如屈注天潢,倒连沧海,变眩百怪,终归雄浑。
欧公如四瑚八琏,止可施之宗庙。
荆公如邓艾缒兵入蜀,要以崄绝为功。
山谷如陶弘景祗诏入宫,析理谈玄,而松风之梦故在。
梅圣俞如关河放溜,瞬息无声。
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后山如九皋独唳,深林孤芳,冲寂自妍,不求识赏
韩子苍梨园按乐,排比得伦。
吕居仁如散圣安禅,自能奇逸。
其他作者未易殚陈,独唐杜工部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
此评子侄得之为多外,自写两纸,其一以遗莆阳刘潜夫,其一以遗同舍朱仁叔
二公皆知诗者,且其语亹亹逼人,故为之书。
嘉定八年夏至后二日长乐敖陶孙
按:《臞翁诗集》卷首,两宋名贤小集本。
陶弘景 南宋 · 韩淲
 押词韵第四部
山中宰相陶隐居,所注本草将何如。
更题真诰作神遇,佳梦是实宁非虚。
人生形神为干躯,心欲造设气乘除。
瞬息变幻争夺途,入山何难可踌躇。
玉波流烟照林庐,岚影爽气归衣袪。
晏起早卧食息馀,三景九道回八区。
一再传其坐忘欤,俛仰今昔多忧虞。
荣名中人天机浅,言与不言养恬愉。
碧云庵主归江西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碧云独擅香城胜,近与唐朝处士(自注:陈陶隐居。)
旧出山来空蕙帐,今回首去厌京尘。
荒尚有霜前馥,荼老宁无雨后新。
劳苦玉泓清浅了,解嘲怨鹤断猿嗔。
翁卷入山 南宋 · 赵师秀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陶贞白故居 南宋 · 徐照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徵君天后,有屋在松根。
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
居山称宰相,隔代绝儿孙。
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
代回林嘉兴良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七
辍丞外府,作牧内畿。
羞昆崙,薄蓬莱,孰窥雅意;
右扶风左冯翊,欲展通材。
卧而治之,行且召矣。
恭惟某官持操甚正,扬历弥深。
武城之爱播于弦歌海沂之康流于颂咏。
蔼然誉处,服在班行。
甫更再转之馀,遽请一麾之去。
言从槜李,少憩甘棠。
举头即在于长安,濯足会登于云汉。
某未遑燕贺,先辱鱼书。
傥未挂弘景之冠,犹愿见黄霸之玺。
代回潘真州友文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
象刑赞贰,自愧罔功;
雉正摄丞,猥令率属。
非馀波之远窃,何误渥之骤加。
恭惟某官朝迹方华,民庸甚茂。
驾轻就熟,不忘推毂之言;
嘘枯吹生,巧借托根之地。
故令尸素,亦复佩苍。
某馀年无多,休日已晚。
惟是郑崇之履,莫报君恩;
止当挂弘景之冠,归歌圣德。
代回柳州赵守师懿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粤西文载》卷五五
老夫耄矣,躐分五雉之工;
公子何如,远致双鱼之素。
感藏甚厚,报答莫宣。
恭惟某官千里名驹,九苞威凤。
分符竹,行吟种柳之诗;
少俟戍瓜,即布甘棠之化。
有华下问,远及陈人。
某肮脏云司,超腾水部
郑崇之履,小立斯须;
弘景之冠,止惭迟暮。
乐安赵县丞彦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五、《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四
老骥媻跚,犹恋天山之秣;
名驹奇俊,遹追电影之鞭。
幸许论交,过勤执讯。
恭惟某官近于大雅,博以群书。
太白词章,宜有六丁之取;
更生经术,岂无太乙之知。
不应赐第之馀,复作赞公之试。
雁鹜平立,未妨破崖岸以为文;
鸾凤高翔,会即决云霄而布武。
某为寮有旧,辱问相先。
弘景之头颅,归已晚矣;
画严丞之手版,犹愿见之。
校正草堂诗笺跋开禧元年八月 南宋 · 俞成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四
陈从易尝读杜诗,至疑「身轻一鸟」下,竟不能安一字。
杨大年尝读杜诗,至疑「霜浓木石」下,竟不能全一句。
夫以二公之才,读杜公之诗尚且略其阙文,他可见矣。
诚知草堂先生练句下字,往往超诣,续之则不似,增之则不然,赓之和之,果何为哉?
使其得善本而證之,不啻夏五之知其月。
若「过」字,若「滑」字,皆出自然,初无崖异,惟是理到,不容加点。
古今诗史,一人而已,岂二公所可及哉!
吾党蔡君傅卿,生平高尚,不求闻达,潜心大学,识见超拔。
尝注韩退之柳子厚之文,了无留隐。
至于少陵之诗,尤极精妙。
其始考异,其次辨音,又其次讲明作诗之义,又其次引援用事之所从出。
凡遇题目,究竟本原;
逮夫章句,穷极理致。
非特定其年谱,又且集其诗评,参之众说,断以己意,警悟后学多矣。
尝以「雨晴山不改」为「雨时(《雨晴诗》:雨晴山不改,晴罢峡如新。)」,「湖落回鲸鱼」为「潮落(《别张建封》: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如《城西陂泛舟》「鱼吹细浪摇欹扇(燕蹴飞花落舞筵。)」,以「欹」为「歌」,如《天育骠骑歌》「遂令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以「字」为「守」,不曰「麟凤」,而曰「灵凤(《幽人诗》: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
不曰「三犀」,而曰「五犀(《石犀行》:君不见秦时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似此窜定,未容筹计。
至若《饮中八仙》一歌,虽有数句复用四韵,或者疑之,分为四章,以严句读。
破千古之昏蒙,新一时之闻见。
其自信也甚笃,则其取信于人也可知。
既授仆以校雠之职,恨不读五车书,恨不行秘书监,难以胜任,辞不暇已,不免依样而已,无复换其词头,直叙大概云尔。
非敢为工部设,自有诸公题其额。
余尝谓子美之诗如化工,千形万状,体态不一,演而为歌为行,发而为叹为引;
曰短述,曰口号,大而至于古风百韵,小而至于绝句五言,同出异名,初无定体。
惟「骅骝开道路」一句,对以「鹰隼出风尘」,与「雕鹗离风尘」相类,自是之外,无闻焉。
若夫「家家养乌鬼」,沈存中以乌鬼为鸬鹚,元微之以为神,非也。
惟夏侯节言于《懒真子》:「峡中人家养猪,非祭鬼不用,特于群猪中呼乌鬼以自别」。
此说得之。
竹林为我啼清书」,蔡绦竹林为禽名,或人以为猿,非也。
程大昌言于《演繁露》:「诗人假象为辞,因之号风若哀,故谓之啼」。
此说得之,抑又有證焉。
「乐动殷嶱嵑」,不以「殷」为「汤」。
「生意如昨」,当以「」为「眷」。
「稚子」非雉雏,乃宗文之名字。
花卿」非歌妓,乃牙将之姓氏。
《杜鹃》四句,非注题也,盖古人尝有是格;
《八哀》一篇,非创见也,盖古人亦有此体。
若曰「天阅」,其实天阙;
若曰「鸥没」,其实鸥波。
以「禁籞」为「禁御」,以「锦幪」为「锦𩦺」,仍误例也。
吁!
锻句之精,无如「风约半池萍」;
衬字之妙,无如「轻燕受风斜」;
假对之巧,无如「献纳纡皇眷」;
压韵之工,无如「忧国愿年丰」。
读诗者茍以意逆志,当自有定见,不可徇他人之说,类皆如此。
然传注之学,难乎其人也久矣。
陶隐居注《本草》,尝言不可有误。
况注经乎!
今君之注是诗也,片言只字,每每推详,决无差误。
然则《杜诗》、《本草》,注虽不同,推原教人之意则一而已。
开禧纪元八月既望,富沙云衢俞成元德父跋。
按:《集注草堂杜工部诗外集》卷末,丛书集成初编本。
越问(序) 其十 神仙 南宋 · 孙因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一
阳明太元之天兮,乃群仙之所游。
金堂与玉室兮,挹方丈瀛洲
伯经得道□泉兮,乘云气于木杪。
仙公韬光丹井兮,发函书于船头。
骑青骡以入市兮,蓟子训之卖药。
切鲻鱼以作脍兮,介元则之垂钩。
弘景寄迹钓槎兮,隐吏栖于梅市
广信驾龙白日兮,羽人萃于丹丘
芝草以为侣兮,左元放之金液。
餐桂屑而饮水兮,范少伯之扁舟。
炼日精以回形兮,虞翁色若婴孺。
位上清而标籍兮,思玄迹混俗流。
严青能服石髓兮,终断谷而轻举。
伯阳炼成神丹兮,虽蜕形而不留。
御天风而上征兮,与日月以齐寿。
皆地胜之所招兮,举尘寰而少仇。
客曰神仙信有兮,特秘怪而难求。
吾闻越多隐君子兮,试详言而旁搜。
次韵汪山园 其一 南宋 · 陶梦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泉石相干兴味长,梦魂飞不到钱塘
病来弘景难忘药,老去渊明不御觞。
旧馆溪山勤检校,新收风月懒平章。
读书事业依然在,一目犹惭不十行。
葛仙山 南宋 · 程公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六、《沧洲尘缶编》卷一
余尝读孙兴公天台赋》,观其标奇领异,云兴霞蔚,兼言外玄趣,冥与道会,意窃慕之。
宰邑唐昌,一再因台檄周览𡹋山之胜,作记及诗若干首,纪载粗悉。
最后登瑰仙治,岩洞深窈,林峦奇峭,赏叹不足,赋以识之。
固不敢睎前文人,或可与山中道侣班荆商论耳。
我思古人,托吏为隐。
或避世而待诏金马门,或采砂而求补句漏令
虽未能耦耕沮溺洗耳箕颍,赐鉴湖一曲如贺知章,名山中宰相陶弘景,然观其心乐天游,迹与俗混,冥机乎宠辱之途,韬智于得失之境,信与余而神晤,窃太息以起敬。
缪抚字于一同,幸福庭之接畛。
间捧檄以周游,得探奇于旷静。
闻葛仙之故栖,擅西山之最胜李文简公谓此山为西山第一。)
诹辰良月,六矢标庆。
抚蓼莪以含悽,资尘露以报本。
问津白鹤之屯(山下名鹤屯,常有鹤来栖宿。),梯步青云之径。
眩采翠于群峰,划苍崖于千仞。
讯仙治于寥阒,烂金碧于绝顶。
于是静虑凝神,屏息以进。
门闼严敞,陛级崇峻。
俨帝御于中天,班列真于清禁。
飙轮泛八会之音,星坛绕虚步之韵。
订灵迹于往牒,肇葛翁之栖遁。
黛滀岩泉之流丹井自岩窦注,潴为一沼,甘寒不竭。),玉舂溪碓之粉粉亦葛仙故事。)
清尘嗣踵于蒲、杨(葛仙之后又有蒲、杨二仙。),营定聿严于韦尹南康镇蜀,以本命道场兴创此观,今遂为道场主,丰碑具在。)
燎以薰心,撷涧毛以寓敬。
上玄陟降于左右,一念昭彻而响应。
朝礼既周,羽节前引。
环斋馆于四阿,缭丹雘于楹楯。
蔼净侣之如云,竞延客以瀹茗。
莫不竹户风清,纸窗日囧(观中诸寮,窗户皆雅洁,与他观不侔。)
纛之幽森,罗怪石之嶾嶙。
游目乎泰初之邻,缓步乎北真之岭(「泰初为邻」一亭乃范漕所创,张宪扁颜。北真庵,息斋李公所居。)
荒寻未厌,林壑俄暝。
归休风露之界,泂酌玻瓈之酝(风露界,方丈前阁。山中酒极佳。)
清言中夕,倦憩投枕。
畅游仙之梦酣,愕震雷于龙簨。
起披衣而周眄,浩一气之溟涬。
觇紫气于白马,丐刀圭于丹鼎(白马,老君。葛仙丹炉。)
二十四峰联岚而竞爽,八十一洞历游而难尽。
乃借御于箯舆,仍乞火于束缊。
纵屐齿于蒙茸,探洞户于深靓。
风开烟阖,霞捲雾喷。
初谽谺以偪仄,俄披豁以幽迥。
冰凝钟乳之溜,玉立岩壁之莹。
或悬空以宝盖,或四匝以珠幰,或捲绡于深幄,或绘雪于崇屏(已上皆状葛仙洞之奇胜。)
步折旋而欲迷,路若穷而复远。
岂余行之惮阻,惧日晏而盍返。
怅簪绂之身縻,奈岩壑之味永。
引车踯躅,回顾悽惋。
静念覆载,同一盖轸。
混沦初判于祖气,山泽潜通于玄牝。
妙大化融结之工,慨百灵走奔之骏。
不然,何以荡磨日月,凌驾参井,毓秀孕英,栖仙宅圣,俯仰四海一家,出入浩劫如一瞬?
然尝索至理于贝梵,披玄机于琼缊。
十方香水之刹海,九穹莽苍之劫刃。
下风轮以持厚坤,兼洪纤以该庶品。
歛之吾身,纳之方寸。
非古非今,孰远孰近?
吾将谨缰索于猿马,豁视听于蛙黾。
祓熏声利之膏火,远避色尘之坑阱。
灵源以斟酌,即寸田以耕垦。
观六用于真空,朝虚皇于内景。
当斯时也,虽御寇莫能诘其至游,七圣亦有迷于大隗
而况人间之朽腐,何异蟪蛄与朝菌!
傥三仙可挟而游,尚吾言之有證。
履巉岩本草序嘉定十三年四月 南宋 · 默庵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八
自本草之学兴,至人间生名医,相继如陶隐居陈藏器孙真人、日华子辈,参说甚明。
然甲名乙用,彼是此非,终弗一揆。
切思产类万殊,风土异化,岂能足历而目周之。
况真伪相难,卒难辨析,宜乎若是。
至大观《證类》,绍兴校定,始详而备矣。
老夫有山,梯慈云之西,扪萝成径,疏土得岩曰砻月磨,辟亩几百数,其间草可药者极多,能辨其名与用者仅二百件。
因拟图经,编次成集,仍参以单方数百只,不敢施诸人。
或恐园丁野妇,皮肤小疾,无昏暮叩门入市之劳,随手可用,此置图之本意也。
若夫召和穹壤,跻民仁寿,有司奉明诏,蕃夷贡异产,乃国家所务,此岂足以裨赞万一。
药不旁求,方以单用,其佐使反恶采摘时月,故略而不书。
山中有堂曰履巉岩,因以名之。
嘉定庚辰孟夏望日,琅琊默庵书。
按:《履巉岩本草》卷首,明抄彩绘本。
次韵竹子彬五言二首 其二 1268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短章足光怪,夭矫暮天虹。
俗子仙凡判,诗人伎俩同。
君奚惭有道,吾欲访无功。
肉眼非弘景,何由见碧瞳。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九 陶隐居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
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辰山1222年 南宋 · 刘克庄
 押尤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中洞忽跃出,有径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万态谁镌锼。
或如植宝幢,或如缀珠旒。
或如鲲鲸飞,或如龙麟游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稍憩大士岩,遂经羽人丘
力穷至上洞,身载云气浮。
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
平生避地心,兹焉宜菟裘
长斧樵青壁,短蓑耘绿畴。
独恨汲路远,溪涧皆背流。
会当逢异人,卓锡成灵湫
送颜□之(原缺,据冯本补)清漳六言三首 其三 1260年 南宋 · 刘克庄
六言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昔有华阳真逸,今惟员峤老仙。
悬弧小余□岁,拈花(原缺,据冯本补)先我两年(自注:余近有此情。)
后九首 其一 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六言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弘景(原缺,据《永乐大典》卷一九六三七补)已上矣,天子(卢本作卢扁,《永乐大典》作公子)书久无之。
怕骑瞎马浪出,安用明驼疾驰(四字原缺,据《永乐大典》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