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移书介子推 东汉 · 周举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九
春中去火,寒食一月,老小不堪,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今则三日而已(□□□□□引《汝南先贤传》,「举迁并州刺史,俗有龙忌之禁,移书子推,以宣示愚民。」)
绵山介之推 明 · 俞汝为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身将隐矣又焉文,何事龙蛇惕晋君。
本为求贤忧若渴,翻令延祸痛如焚。
民间禁火寒为节,绵上遗封莽未耘。
秋色不知人去远,萧条林木自烟云。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沁州
介子推 其一 西晋 · 孙楚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
醴酪二盂,饭二盘(《御览》三十,又八百五十)
介子推 其二 西晋 · 孙楚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
太原咸奉介君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府君侨耳(《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三)
介之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四、《太仓稊米集》卷四四、《永乐大典》卷一五○七五
名者,天下之公器,虽圣人不可得而私。
然名之在天下,有予之而弗受者,有受之而弗却者,有欲得之而必争者,固不可以一概量天下之心也。
予之而勿受,则有道之士离世遁迹以自晦于无用之地者之所为也。
其为人,世固不常有,有之,则可以激贪而励俗矣。
受之而勿却,则修己笃行之士无意于名而名归之者也。
其为人,亦行其所当行,得其所当得而已,其于名,犹未窃窃然也。
乃若欲得之而必争者,则异于是矣。
志在于功名,心淫于富贵,得之则踊跃而自喜,夺之则憔悴而无聊。
彼恐其名之不高,而有以轧之也。
此其于名,虽与夫盗而有之者不可同日而语。
其视畏名而逃之,与夫无意于名而名归之者,固有间矣。
夫修五伯之业以服诸侯者,晋文也。
辅文公之行以反晋国者,五人也。
初,文公之出,五人者从而辅之,所以转徙于道涂,流离于羁旅,至于险阻艰难之备尝而不惮者,无他,知重耳之贤,必反国而有之也。
重耳之将入也,四人者皆留,独之推逃而去之。
此岂人之情也哉?
殆有夺其名而轧之者矣,舅犯是也。
且五人者,负羁绁以从奔走之役,其劳则均也;
周流天下十有九年,其久则均也;
所谓五蛇为辅,挟之以飞,皆当时之贤士,其人则均也。
文公之反国,乃与舅犯为投璧之盟曰:「若反国而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之推闻而大笑曰:「天实开之,而子犯以为己功。
吾不忍与同位矣」。
乃弃之而去,隐于绵上
然则之推之去也,盖有以哉!
左丘明、司马迁之徒,似若以文公为不能用之推者,岂亦未之思耶?
文公反国,而赏从亡之臣不及壶叔
文公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
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若以力助我,无补吾阙者,三赏之后固且及此」。
晋国闻之大悦。
夫以文公之贤,其于赏罚之序如此,投璧之盟岂固私于舅犯哉?
于五人之中,其必有当先于此者矣。
之推不能究文公之意,一闻其言,则穷日之力而去,何其遽也。
然则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之推非有怨于舅犯也,盖托舅犯以发其愤悱之辞而为之说耳。
议者又谓人亦孰不欲富贵,当文公处困穷之时,则崎岖而从之;
及反国而有千乘,反疾走而逃之。
此罪不在于之推,而失在于文公也。
使文公不私于舅犯,岂有是哉?
曰:审如是,是亦之推之罪也。
何以言之?
夫为人臣者,有贤则相荐,有功则相逊。
功高而赏及之,犹当曰:「是功也,我何力之有焉」?
况功与人等,或出其下者哉?
之推不明乎此,见投璧之盟,则不胜其忿而亟去之。
此非有意于济世以辅其君者,区区之意特在于名高而恶人之轧其己焉耳。
吁,可怪哉!
介子推 清 · 严遂成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四
一炬山皆赭,哀猿不可闻。
小人还有母,公子在惟君。
忌坂窜苍鼠,绵田栖白云。
潇潇寒食夜,风雨飒榆枌。
介子推 明 · 成伣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二
二月二十五寒食一百五
如何介子推,尚含千载怒。
晋室昔中兴,重耳亦贤主。
在外十九年,臣邻共攀附。
先轸上大夫赵衰中军辅。
舅犯从此辞,投璧誓河浒。
斩裾罪莫大,寺披遭恩乳。
忘劳虽少恩,君节亦良苦。
臣之事国君,如子事厥父。
有劳不为功,无罪任天数。
不见屠羊说,反肆甘贫寠。
富贵天上云,功名路中土。
汲汲必受报,琐细同商贾。
君人深引过,枯死汝何补。
虽封绵上田,义不享晋酤。
壮气凛不磨,洸洸奋厥武。
盗弄丰隆旗,潜发飞廉弩。
暗转阿香车,窃挥列缺斧。
崩腾喧四方,飘忽承天宇。
轩轩出谷风,黯黯映山雨。
草木随簸扬,山川困吞吐。
上帝仁不问,天官矇不睹。
生为晋名臣,羁靮心靡盬。
死作厉鬼祟,传笑万万古。
后人亦何辜,岁岁遭此蛊。
长安严火令,万室冷晨釜。
累累北邙间,香火绝烟缕。
我亦备藻,晨兴将陟怙。
出门无所之,乾坤互聋瞽。
作诗嘲此神,聊以书其粗。
介之推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二、《宗伯集》卷一四
介之推事,见于《庄子》《史记》及《左氏传》。
其说详略不同,总之,合于《传》者为可信矣。
余观其遁逃深山,弃宠而不顾,盖亦奇节之士。
然其议论,以受赏者为非,以不受赏者为是,何其陋哉!
夫设爵颁赏,以奔走天下之士,此非一人之为,一日之建,乃前圣人不易之法也。
故大者列山河,建社稷;
小者辇金帛,析土田。
彼岂独厚于受赏者哉?
将以阐为善之利,以示于天下也。
闻君之命,沐浴再拜而受之,铭诸钟鼎,播诸乐章,以示后世子孙,使不敢忘。
岂徒荣于受赏者哉?
君之德泽,以显于天下也。
故功大者赏优,劳微者报薄,无功者不与焉。
贪者不敢进趋,廉者不敢退避,亲者不敢以宠昵而觊望,疏者不敢以遐远而自疑。
其明如日月,其信如阴阳,故赏一人,而天下耸动,后世学者传诵称誉,数千百载昭然而接乎耳目之间者,施设当也。
晋文公,有道之君也。
其臣之从者,忠义之臣也。
其奔亡在外不为不久,周旋险阻不为不多,忘身以奉君不为不至。
其始也,无置锥之地
赢粮而入国,为千乘之主。
群臣之功,不为不大。
然则为文公者,将何以处之?
抑将朝用其力,而暮黜其劳?
抑将施于我者厚,而报于人者薄乎?
两者皆不足以训。
则是赏不可以不行也。
方是时,从文公者,或效筋力,或赞谋画,类皆蒙霜露,历冻馁,蹈九死而出一生。
一旦其君策功而赏之,则彼数人者,将固拒之耶,是率私意而乱国法。
以一人之狷洁,而使夫有功者不得其报,而孰肯悉力以助其上哉?
则是赏不可以不受也。
上不可以不行,下不可以不受,而之推剪剪焉立异于其间,吾见其辞说虽烦,而卒不能无得罪于君子也。
或曰:「之推之说,非特区区为晋国发,盖以矫天下之争功,教后世之不竞尔。
其说虽过,而其意卒归于仁义,子非之何深也」?
曰:「夫君子之道,以常为守,以中为用。
守常而用中者,行之可久者也。
异众而违常者,君子之不得已者也。
文公之贤如此,群臣之功如此,反国而天下无异论,行赏而后世无间言,彼之推安所措其不得已哉」?
介子推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二、《宗伯集》卷一四、《永乐大典》卷一五○七五
介子推虽不言禄,亦不忘禄也。
而文公适有王事,未暇论从亡之功。
推之狷急,乃毁其侪,讪其君,以为冒义赏奸,上下相蒙,不食其食,削迹而去。
故从者为之作为龙蛇辞以述其怨望自绝之心。
文公悟而求之,终不肯出。
推之用心亦已狭矣。
夫昔人以为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兴功建事,人与有焉,而推以为二三子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昔人以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以文公之贤,二三子之协赞,其危乱亦有间矣。
而推以为难与同处。
以孔孟之去其国,皆不欲速,所以为厚也。
而推以小忿一绝其君,虽封而谢之,卒逃以死。
此皆怼极怨溢,而不知其言行之悖也。
嗟乎!
天下之士,其始皆有欲焉,而不可得,乃文其言,饰其迹,以遂其名如推者。
多矣。
夫谓窃人之财谓之盗,而窃名者庸非盗乎?
著论以儆焉。
绵上怀介之推 其一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英雄到底识英雄,事在龙蛇一曲中。
信越分羹黔布死,春秋先有晋文公
绵上怀介之推 其二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归来一霸杀三臣,寒食绵田灶火春。
同样腥臊狐偃肉,岂堪流血啖亡人。
绵上怀介之推 其三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文若空笼事可悲,功名成后介山灰。
陶朱一去留侯病,亦似前车介子推
绵上怀介之推 其四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空山龙忌冷无聊,赤壁楼船一炬烧。
何事江东吴大帝,又将馀火杀张昭
汾州介之推可洁惠侯元丰元年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三、嘉庆《介休县志》卷一二
敕:惟神之生,尝以羁靮从晋侯行天下,而不言其禄。
晋人思之,卒与其母隐死于深山而不顾,可谓忠廉自信之士矣。
则其殁也,宜为明灵,血食于其土。
守臣来告,有祷必从,庇民之德,是不可以亡报。
锡命侯爵,神其享之。
可。
九日介之推 北宋 · 李复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荒祠久零落,秋日故山阿。
椒菊持新奠,龙蛇忆旧歌。
论功嗟晋,流怨动汾波。
千岁遗灵在,乡民禁火多。
介子推 明 · 杨巍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存家诗稿卷七
龙蛇寂寞一祠存,浊世谁知处士尊。
漫向绵山空堕泪,火能烧骨不烧魂。
丙子二月初八夜游城北瞻介子推 当代 · 陈振家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城北庙堂香火浓,万人来祀木坑公。
虔祈国泰民安愿,争仰忠君孝母风。
痛惜焚山当日计,同钦亮节古今同。
霸图过眼云烟事,千载留名是此翁。
庚寅清明介子推和文华堂《清明有感》庚寅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绵山欲堕怒云横,颠倒钱灰杂绛英。
曹市(曹市:《北史》中记载:北魏吏部尚书元晖,大收贿赂,选用官吏皆有定价,当时人将吏部称为『市曹』。)由来滋叔末(叔末:叔世末代。),浑天如昔话清明
蓼莪涕泪谁三读(晋人王裒,痛父为司马昭所杀,誓不仕。每读《诗经•小雅》之《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三复流涕。其门人学《诗》,删废此篇。)寒食风雷寒食风雷:唐卢象寒食》诗:『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禦宇神。光烟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子一鸣。
荆棘丛中焦尾木,魂烟千古动苍生。
介子推 当代 · 杨怀胜
对联 出处: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苍天崇烈骨,问三万里晋河山,何药能敷割股痛;
寒食缅贤臣,对数千年冷岁月,君心已负奉亲人。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五
古人有至心,不在狷与忍。
国禄既弗加,吾身可以隐。
去矣适其时,耕此荒山畛。
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
向使属戎行,岂其逊枝轸。
出处何必齐,此心期各尽。
末世多浮谈,有类激小忿。
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
微哉仲子,立操同蚯蚓。
遗祠君故乡,父老事惟谨。
牡丹异凡花,春深洗铅粉。
况此黄芦林,晚送秋风紧。
厉彼顽钝徒,英名代无陨贾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