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介之推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二、《宗伯集》卷一四
介之推事,见于庄子》《史记》及《左氏传》。
其说详略不同总之合于《传》者为可信矣。
余观其遁逃深山,弃宠而不顾,盖亦奇节之士。
然其议论,以受赏为非以不受赏为是何其陋哉!
设爵颁赏,以奔走天下之士,此非一人之为,一日之建,乃前圣不易之法也。
大者山河,建社稷
小者辇金帛,析土田
岂独厚于受赏者哉?
将以阐为善之利,以示于天下也。
闻君之命,沐浴再拜而受之,铭诸钟鼎,播诸乐章,以示后世子孙,使不敢忘。
岂徒荣于受赏者哉?
君之德泽,以显于天下也。
故功大者赏优,劳微者报薄,无功不与焉。
贪者不敢进趋,廉者不敢退避,亲者不敢宠昵觊望,疏者不敢遐远而自疑。
其明如日月,其信如阴阳,故赏一人,而天下耸动后世学者传诵称誉,数千百载昭然而接乎耳目间者施设当也。
晋文公有道之君也。
其臣之从者忠义之臣也。
奔亡在外不为不久周旋险阻不为不多忘身以奉君不为不至
其始也,无置锥之地
赢粮而入国,为千乘之主。
群臣之功,不为不大
然则文公者,将何以处之?
抑将朝用其力,而暮黜其劳?
抑将施于我者厚,而报于人者薄乎?
两者皆不足以训。
则是不可以不行也。
是时,从文公者,或效筋力,或赞谋画,类皆蒙霜露,历冻馁,蹈九死而出一生
一旦其君策功赏之,则彼数人者,将固拒之耶,是率私意而国法
一人狷洁,而使夫有功不得其报,而孰肯悉力以助其上哉?
则是不可以不受也。
不可以不行,下不可以不受,而之推剪剪立异其间,吾见其辞说虽烦,而卒不能无得罪于君子也。
或曰:「之推之说,非特区区晋国发,盖以矫天下争功,教后世不竞尔。
其说虽过,而其意卒归于仁义,子非之何深也」?
曰:「夫君子之道,以常为守,以中为用。
守常用中者,行之可久者也。
异众而违常者,君子不得已者也。
文公之贤如此,群臣之功如此反国天下无异论,行赏而后无间言,彼之推安所措其不得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