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七月十五夜同朱令君吴文学汎舟北溪 明 · 于慎行
 押尤韵
抱病卧江海,屡经故国秋。
闭门览群动,自得静者谋。
仙宰有逸兴,强我北渚游。
时值七月望,寒蝉叫新秋
槐柳夹修岸,山鸟鸣啁啾。
搴帷望孤屿,回桡背古丘。
歌声上云汉,玉管吹汀洲。
须臾绿烟灭,好月尊前浮。
皎如瑶台镜,泻作金波流。
仙人垂素足,桂树枝相樛。
扫石布瑶斝,弄水惊素鸥。
风飘寒梧响,露下莎鸡愁。
清景不可奈,中夜仍淹留。
归路怅明发,此欢焉可求。
安宁温泉董北溪新建碧玉楼 明 · 杨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碧玉泉边碧玉楼,崇幽何羡采真游。
清秋长笑惊山鸟,朱夏闲眠对水鸥。
孺子沧浪休濯足,高人剡曲漫回舟。
衰年七帙重来此,何限相知半白头陈子昂赋云物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兄安卿墨梅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清婉浑非铁石姿,故家别调合传衣。
华风不疗春痕瘦,可是工夫不造微。
北溪上垂钓1202年3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大耋还家万事非,垂竿好在绿苔矶。
风和山雉挟雌过,村晚吴牛将犊归
春涨新添塘滟滟,夕云仍带雨霏霏。
此生自笑狂颠足,依旧人间一布衣。
荅容北溪见访 明 · 陈献章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曲径黄云外,青山一路深。
卷为乘兴地,人间何处寻。
白龙三亩水,紫府万回心。
锦囊挑不去,千峰暮色深。
北溪容球来访答之 其一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孤月正酣东阁睡,清风又到北溪船。
看君迥出诸客右,问我何如十载前。
剑气烛天堪引望,桃花照眼未须怜。
山中碧玉仙家物,已證先生作睡仙。
北溪容球来访答之 其二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月风光遍海埏,谁家园里棹觥船。
一身燮理三杯内,万古乾坤半醉前。
几度寄书言自爱,何人挈榼相怜。
自从托契中山后,却笑他仙是鬼仙。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同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 其一 明 · 林熙春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花甲周过四,韶华玉兔移。
虽云胸愈赤,转觉鬓成丝。
瞻日依南极,溯流憩北溪
山川閒寄傲,敢诵主恩垂。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同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 其四 明 · 林熙春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进修惭匪据,七月愧生申。
绿树多啼鸟,青山一病臣。
松杉云露湿,场圃蒿莱春。
锦缆中流放,何劳更问津。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录二) 其一 明 · 林熙春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为忆劬劳日,无烦长者车
飞帆如海鹢,举网得江鱼。
樵冶供村酒,儿孙馈野蔬。
山高迟日出,稳睡更何如。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录二) 其二 明 · 林熙春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好龙夸叶氏,染翰蔡邕才。
携手娱舟楫,倾怀醉醁醅。
百年嗟老大,此日足徘徊。
千顷波涛涌,争看叔度来。
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是诗 宋末元初 · 赵文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四更欲尽草露湿,万籁不鸣山月闲。
往往虎蹄留道上,时时人语出林间。
北溪表弟 明 · 曹于汴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十载还乡曲,青山竹树饶。
旦评新得客,花老旧分条。
未许嗔浓丽,刚成惯寂寥。
圭璋张仲弟,酬对肯连宵。
北溪陈先生字义序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三、《复斋集》卷一○
道德性命之蕴,阴阳鬼神之秘,固非初学所当骤窥。
苟不先析其名义,发其旨趣,使之有所乡望,则有终身汩没于文字,白首不知其原者矣。
诸老先生虽虑学者居下而窥高,然其所以极本穷原,发挥蕴奥以示人者,亦未尝有隐也。
然皆随叩而应,或得其一二,无以会其大全,学者病焉。
临漳北溪陈君淳,从文公先生二十馀年,得于亲炙,退加研泳,合周、程、张、朱之论而为此书。
凡二十有五门,决择精确,贯串浃洽,吾党下学工夫已到得此书而玩味焉,则上达由斯而进矣。
学者往往未见。
温陵诸葛珏来莆,一日是书,恨见之晚。
归谋之永嘉赵崇端,锲板以惠同志,㑭某为之序云。
北溪先生主簿陈君墓志铭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九、《复斋集》卷二二、北溪大全集·北溪外集
嘉定十六年四月一日北溪陈先生卒。
后四年,其门人苏思恭、梁集、陈沂以书抵莆阳陈某谒志。
既题其墓,又为之辞曰:先生生有淑质,幼而颖悟。
少长,趣识已端高,为学务实,以同于俗为耻。
间取濂洛遗书,伏而读之,曰:「是若与吾心会。
盖真得洙泗之传者,循墙闯门,未身其奥,吾心恧焉」。
朱夫子讲道武夷,是有真得濂洛之传者,赢粮愿从,尼于无资。
天启其逢,夫子出守,实维先生之乡,一见与语,知其用工之深久,直以上达之理发之,谓:「凡阅义理,必寻究其根原,如为人父,何故止于慈,须穷慈之根原所自来,为人子,何故止于孝,须穷孝之根原所自来」。
先生一闻其语,深思默探,日求其所未至,不以苟得而遽止也。
夫子去漳,每语诸人,屡以南来吾道得一安乡为喜。
或士友疑问不合夫子意,独称安乡为善问,其许可如此。
先生又积其十年之学,凡所读圣贤之书,讲明义理,洞究渊微。
日用之间行著习察,有以洞见乎天理流行之妙,胸中洒落,随其所处,莫不有从容顺适之意。
不远千里质之夫子,夫子有喟然与点之叹,则又告之曰:「当大作下学之功,毋遽求上达之见,当如曾子专从事于所贯,毋遽求曾子之所一,当如颜子专从事于博约,毋遽求颜子之卓尔」。
夫子盖许先生曾晰之意,而勉先生子路、冉求、公西华之事也。
先生于是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旁搜广览,惟恐或遗。
尝语人以文公表出《四书》与《近思录》,乃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德之大端,非谓天下道理、圣贤事业可以取足于此而已也。
凡经传子史之所载,纪纲节度之详,礼乐刑政之用,古今兴衰治乱之原,得失利害之机,与夫异端邪说似是之非,浅深疏密难明之辨,一一讲究勘验过方得。
又曰:「《书》乃帝王大用流行处,《周礼》乃周公大用流行处,《春秋》乃孔子大用流行处,皆不可不尽心焉者。
盖妙道精义须从千条万绪中串过,无一不周匝,然后为圣门之实学,不然则不免落空矣」。
此皆先生中年再闻朱夫子一贯博约之语,积功而有得者也。
至是夫子之所以教,先生之所以学,彻上彻下,该贯精粗,无复遗恨矣。
夫子没,先生僻处南陬,与四方同门朋友声问不相接,乡间诸老曩在朱门者,皆以零落。
后人累于科举,习于见闻,绝无此志,唯邻郡泉、莆间有相信从者。
嘉定丁丑,以特试寓中都,四方士友所萃有平昔同门而未识面者,闻先生至,叩门求质者甚众,朝士大夫争迎馆焉。
郑侯之弟刺严陵,招致学官,坐皋比讲道,发明正学。
求其指归,则有《道学体统》等四篇;
抵排异端,中其膏肓,则有《似道》《似学》二辨。
盖近世固有学无师传,窃似乱真自立门庭者,但教人默坐求心,谓一蹴可以至道,而以致知格物为支离,认人心为道心,而理欲是非之所在,皆置之而不问。
后生晚出,喜其奇而便其简,群而和之,牢不可破。
朱子没,其说益张,其徒益繁,故先生极力排之。
孔子没,有孟子息邪讵诐以正人心,而孔子之道始尊。
呜呼!
先生之所以为心欤!
归自中都,泉、莆人士争师之,先生为之讲解,率至夜分,惟恐听者劳之,而在己曾无一毫倦色,惟虑夫人无以受之,而不惮于倾其所有以告。
于是门人随其口授而笔之于书,《大学》、《论》、《孟》、《中庸》则有口义。
仁义礼智、心意性情之类,随事剖析,则有《字义》、《详讲》。
仙溪陈沂往来其门,岁月逾久,以一时问荅之言辑《筠谷所闻》二卷,尤其深切著明者也。
今二邦学子欲识圣门溪径者,皆赖是书以为标的云。
先生之道至晚益尊,行著于乡,德形于言。
其胸中明莹,湛乎太空之无云也;
其辨说条畅,浩乎水涌而山出也;
其推己及人之心,甚于饥渴嗜欲而不能以自遏也。
先生调官泉南诸生预窃自幸其有以终教于我也。
将之官而先生卒,于是相与哭之,哀曰:「此后学之不幸也」。
呜呼!
先生仕不逮禄而行可为法,功不及时而言可明道,死而不亡,信然非邪!
先生讳淳字安乡,漳之龙溪人
淳熙己酉,与计偕。
嘉定丁丑,该特奏恩。
明年,授迪功郎,主泉州安溪簿。
壬午,以恩循脩职郎。
享年六十有五。
曾大父宥,大父尚德,父怀忠,咸韬德弗耀。
妻曰李氏,同门友唐咨之季女。
子曰矩,能读父书,而铨次其家集为五十卷。
女二人,长适萧笃志,次适李浩
铭曰:
在昔洙泗,孔圣尚存。
群弟亲炙,各有所闻。
及师既没,源远流分。
子夏知过,盖为离群。
卓尔曾子,道晚益尊。
伟矣先生,始登朱门,妙契厥旨,一贯纠纷。
师去愈久,不替讨论。
由泉暨莆,从者如云。
卫道严陵,大论始伸。
剖析幽微,如木斯
瑞泉之里,石鼓之原。
过者必敬,巍彼新坟。
癸未计偕过王庄驿假馆张北溪垆头屈指二十四年矣今差竣还朝午憩驿馆北溪之子崇者袖余旧墨来谒且献盘餐遂以诗二章答之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辍轭冰敲虎仆姑,墨花飞堕雪模糊。
相逢不用藏名姓,曾醉君家旧酒垆。
癸未计偕过王庄驿假馆张北溪垆头屈指二十四年矣今差竣还朝午憩驿馆北溪之子崇者袖余旧墨来谒且献盘餐遂以诗二章答之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问我何来髯似戟,怜君今亦戟为髯。
盘餐献罢犹微笑,欲乞新诗当酒帘。
北溪草堂图 民国 · 缪祉保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炊烟起处夕阳斜,翠竹依依隐士家。
两岸晚风杨柳里,小桥流水噪寒鸦。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 其一 北宋 · 祖德恭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孝养人谁及,清修少比伦。
旋闻丹旐具,俄见轴车存。
空叹音尘远,犹思燕席温。
安然向窀穸,感涕一销魂。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 其二 北宋 · 祖德恭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白传家旧,天钟间世才。
大椿宜更寿,乔木遽先摧。
难止交情泪,空遗宝烛灰。
幽墟归葬处,惨惨暮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