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客崇安寄萧小山(《宋诗纪事》卷九○引《诗林万选》下有太博二字) 宋 · 李德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宦清只有著书忙,六馆归时客满堂。
芍药待吟班已峻,梅花曾赋笔犹香。
夜瞻北斗星河近,晴倚冬梅(《宋诗纪事》作东楼)岭树长。
别日未深情不浅,雪风吹老孟襄阳(影印《诗渊》册一页五八一)。
谒萧小山 其一 宋 · 刘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冬晴暖春相似,欲叩吟关未有诗。
折得梅花装担了,起程还是雪飞时。
谒萧小山 其二 宋 · 刘鉴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水凝寒棹不开,几人于此欲船回。
思君却有扁舟兴,半夜直冲风雪来(以上同上书辛集卷八)。
别李司直萧小山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老作五羊客,时从二妙游。
文星照南斗,吾道欲东周。
合作金闺彦,那为玉帐留。
严徐闻有召,吾亦办归舟。
甲寅后省奏劄(论萧泰来 宝祐二年) 南宋 · 孙梦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三、《雪窗集》卷一
臣闻绍圣之初有董必者,所为刻薄。奉使岭外,欲释憾于元祐之诸贤,而不得逞。后缘除授给事中,陈次升封还词头,必讼次升尝为元祐台谏。哲宗怒其辄讼言者,诏送吏部。臣读国史至此,恭惟哲宗皇帝何其重朝纲而惜善类也。萧泰来向为言官,不能区别邪正以报陛下亲擢之恩,乃倡为邪说,取陛下更化以来所收召之君子一网而尽之,曰是虚议论也,是非当世之吉士也。盖王安石欲去熙宁之君子,则名之以流俗;京、卞欲去元祐之君子,则名之以邪党;秦桧欲去绍兴之君子,则名之以异议;何湛、刘德秀欲去庆元之君子,则名之以伪学。泰来之为此言,是学安石、京、卞、桧、湛、德秀辈而甚之也。且更化以来所收召之君子,论谏虽未免于太切,而其意不过于忠爱人君;褒贬虽未免于太白,而其意不过于扶植善类。当是之时,泰来岂无他人之可言,而乃汲汲于当世敢言之士?得非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而肆为丑正之言乎?得非己无骨鲠,疾人有之,而阴进拒谏之计乎?掩义隐贼,毁信废忠,故以陛下之好贤乐善,或者谓其不能无投杼之疑,皆泰来以邪说误陛下之罪也。《周官》有议贤议能之法,《春秋》有为贤者讳之事。本朝赵抃亦谓君子有过当扶持而安全之,而程颐见论人之短者,则曰「汝辈且取他长处」。纵诸君子之过尽如泰来之言,求之圣经之格言,先朝名臣之芳躅,已不合矣,况非如泰来之言乎?由此而论,泰来真诳白成黑、指正为邪者也。臣昨具奏乞收叙李伯玉,尝及泰来之奸,此天下之公言,而非臣之私言也。泰来长恶不悛,怙终自是,辞免之疏有曰:「近臣无公是非,诳白成黑,诳黑成白;小人有私朋比,指邪为正,指正为邪。又且曲为相丑诋之词,直欲反昭回之翰」。不思朝廷之置给舍,正谓制敕或有未便,而许封还,初未尝以反汗为嫌也。臣之辱官,自应汰斥,而泰来辄效董必之讼言者,岂容无董必之罚乎?臣而不言,纪纲扫地矣。欲望圣慈特发睿断,将泰来褫职罢郡,以彰公论,以振朝纲。所有录黄,臣未敢书牍。
丙辰后省奏劄(四 论周坦、萧泰来) 南宋 · 孙梦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三、《雪窗集》卷一
臣闻《传》有之: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为恶不同,为奸则一。傥使羸豕之蹢躅,必成滋蔓之难图。臣伏见朝请郎周坦虽忝抡魁,全无学识。不念荣进之素定,惟知温饱之是谋。初,宰相待罪,台谏之职也。坦则藉妻舍之通家,使内言之出梱,相为表里,变乱正邪,辱言责甚矣。内而台谏,外而监司,皆天子耳目之所寄也。坦则溺妇翁之私情,推部使之风采,公肆弹劾,不畏嫌疑,坏纪纲甚矣。毁公植私,附下罔上,此《传》所谓不则德义之经者也。朝散郎萧泰来粗工于文,不明乎善,良由气质之偏驳,不知议论之回邪。再为幕官,已逞贪虐;自登言路,益务蔽欺。无瑕可以非诸人,枉己未有能直人者也。泰来则以司宪之府为欲窟,以听讼之权为利源,请托公行,是非倒植,有污清台甚矣。人臣惟不言,言则入此六事。听言之道,不可豫为一说以禁切之也。泰来则指敢言之人为虚议论,指好脩之士为虚名节,邪说盛行,一网殆尽,误上听甚矣。恶直丑正,静言庸违,此《传》所谓口不道忠信之言者也。臣考之国史,有曰:「庶官之外,别加职名,所以厉行义文学之士,得之为荣,选择尤谨」。又曰:「祠禄之官,所以佚老优贤,祖宗之时员数绝少,其选俱不轻也」。坦、泰来昨以台臣论列,褫职罢祠,睿旨一颁,公论惟允。今许之牵复,或者谓之惠奸。大明当天,固不复用;履霜坚冰,尤当豫防。臣愚欲望圣慈特发睿断,将泰来依旧职予祠新命并与寝免,以正国法、肃官僚。所有录黄,臣未敢书牍。
霜天晓角 自题雪江图,次萧小山梅韵 现当代 · 饶宗颐
押词韵第十八部
万山积雪。
掩映筼筜折。
崩石谁怜瘦硬,冰斫就、玉莹澈。
凄绝。
况伤别。
孤舟独载月。
且看征鸿过尽,只宜共、北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