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回奏两次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一、《可斋续藁后》卷六
五月初六日四月二十一日阁长德亨恭奉圣旨宣谕,臣于今来初八日遣递,方具回奏间,又承四月二十二日苑使刘穆之恭奉圣旨宣谕,臣百拜庄诵。
伏念蕞尔孤远,邈在岭表,去君门万里,乃蒙圣心简记,奏报响答,过于戊申甲寅之速,臣岂胜感戴!
臣伏读两次圣谕,以连递迟滞,关系非小,令契勘究治。
此盖因臣初至,应飞未行,新旧交加之所致。
已追递兵痛惩,且遍行告谕,此后决无是也。
𨹍情酬应之难,比已屡奏。
兹两奉圣训,俱俾厚结其心,臣敢不恭体!
本司于前月二十一日已遣杨庆成恭奉诏赉,并以阃仪致之。
其使人陈邦彦等见尚留邕州,俟其行,臣亦当优劳锦币。
亦已谕刘雄飞,候到邕日,仍如臣拱例,与往来通好。
臣拱近以书来,欲遣还其使臣,以其乞援、来奔二事比方奏申,未有其说以报,只得少俟。
臣连日再三虑思,若欲往援,非兵不可,遏其来奔,亦非兵不可。
调步骑于邕,调舟师于钦,若得水陆万人,命一二经历之将,杂以峒丁,相为掎角,则此寇必不容轻犯。
安南知我足恃,亦自不为鞑诬。
不然,徒以言语相应,实难保交之不为鞑诱,鞑之不为南侵也,敢望陛下宣谕大臣早图决之!
臣又蒙圣谕,兵粮二事,臣前后申请,皆以调兵先当计饷为说,实缘广右粮既难得,运尤难通。
臣昨拨潭米二万助广,今对拨取运,只是永州发米一石入,已当水脚六贯。
湖南宪司蒙科米五万石入广,至今未运发者亦以此。
今只得湘通、海运二策并行,向去广籴湘籴多方措办,其海运、湘籴二说皆曾具申矣。
所领圣训「兵岂仓卒能集」,尤佩宸念。
淮兵以七月遣,兵以八月遣,皆在九月可到广中。
伏望睿旨以时遣发。
臣于前月二十三日已具兵、粮、财三事,申明朝省矣。
又准圣训:「凡事更须先发制人,随机察处」。
神谟密授,愚虑愿殚。
所惧精力之衰,俱无备具之素,创生布置,恐负使令。
乃若横山永平诸隘,俾求定说,亦尝奏闻。
近已与雄飞面议,才到邕日,首令结诸峒,于两隘分任地分,措置运诸寨栅,秋冬调峒丁,以官军纠集,相与共守。
雄飞到彼,必能遵照措置。
续具奏闻,伏乞睿照。
〔贴黄〕臣发奏间,忽闻襄樊捷报,前月十七八间贼已败遁,是皆陛下威德经远,神武折冲,将士戮力报国,用能以取全胜,恭惟宗社
臣近闻师困未退,忧深恤纬,今为之无任欣抃!
惟是帅臣高达辛亥修复,及今八年,禦侮干城,屡腾奇绩,敢望朝廷优加旌赏;
将臣程大元亦臣拔自一校用之,闻亦在围,必亦宣力;
李和守樊,尤为不易,并乞加奖。
臣不当越境及此,以旧人旧地,僭躐以闻,无任战灼之至!
〔又贴黄〕臣所领桂林城筑一事,前人失之草帅。
臣近与刘雄飞、鄮进相视,而置其所以为,图其所未竟。
见于此向略加展拓,就桂岭为关外,因险崖中可立寨,未敢再起夫役,且以驻戍官兵为之。
虑欠事力,已具状申密院
臣又委官同刘雄飞因其经过柳州,相度形势,有无堪作堡塞,以为屯耕。
倘馀力能及,自,庶可为岭外根本计。
此却更须审订,方敢奏申。
伏乞睿照。
静江回宣谕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九、《可斋续藁后》卷五
臣奉命入岭,今月初六日已至静江府
正欲具奏,递至,恭领正月二十一日阁长允中恭传圣旨宣谕:「近观安南所报,果尔,则宜有以扶掖之,相与夹击可也」。
臣仰惟陛下以兼爱夷夏为心,救灾恤邻,义存唇齿。
安南一事,虽节次据经司备到探报,竟是未见贼势轻重、贼犯深浅的确定说,若使兵在其境,盘薄未去,彼国能以兵应,我有馀力,尚可商略区处。
然自邕至𨹍,十有二程钦之陆路又不止是。
兵家非知彼知己不可。
今月初七日,据邕守云拱又备到缉探人钱兴等录到安南国太师备录被兵事宜片纸,其言十二月二十四日遣将领兵,截其归路,贼兵已远,追之勿及(此报已缴真本申枢密院。)
见得鞑兵虽犯彼国,十二月末已自退遁,所当忧者未在目前,在向后耳。
臣向来守,十年前尝与其国通问,应飞虽已遣廖扬孙往,臣之此来,恐亦不可不与相闻一次。
见商议委官前去,将以币帛至其国都,觇其虚实,续当奏闻。
臣又准宣谕:「向者以宜州为要紧,刘雄飞本欲使之兼守宜州,今安南既有此报,则钦州又为要地,俾雄飞兼守钦州如何?
所当早定,可区处奏闻」。
臣窃惟南边紧要,邕重于钦
虽有安南之事,海路至𨹍,闻水程十日,𨹍能乘海,鞑所不能也。
陆路三日至邕,乃自邕往𨹍,若邕固则亦有恃。
臣近奏拟,谓雄飞可以代者此也。
今圣算欲使守,是亦重地,更取自圣裁。
但臣得丁瑶书,谓本州无城、无兵、无财。
雄飞守寿,乃臣帅淮之时,乙巳被围,城中兵共万八千人,粮可支两岁,朝廷及制司又支钱以助备禦雄飞斯能成却敌之功。
雄飞若止以身往,犹虑赤手搏蛟,未易集事,却望朝廷更资助之,使可展布。
臣又准宣谕:「制阃之命切不必辞,盖名正言顺则事可成」。
臣蒙陛下训敕再三,岂敢拒违!
但臣之所虑,正在制阃之建,有名无实,到此一日,支犒两路诸军,便自束手,借助两司,安敢冒领!
兼南边溪洞素来知有经略,不必又创一司。
今以湖南兼制,事体自顺,事力可省。
窃望圣慈轸念,察臣累陈非矫,免赐再命,臣誓当捐效,以报隆委。
谨录奏闻,伏乞睿照。
〔贴黄缴吕安抚书〕臣到此之初,自合手具亲奏。
春初一病,又以奔走方定,手弱,作字不能端楷,用代奏闻,臣不胜竞惧。
去冬十二月初准十一月二十六日圣旨宣谕,令臣以圣意谕文德,随即备录谕旨,遣专人赍示文德。
今月初七日方得其回书,所合以真本缴奏,伏乞睿照。
奏缴邕州捷旗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一、《可斋续藁后》卷九
臣自此月初三日具奏,近于初十日因邕、宾捷报闰月十九日龚村杀贼俘获事宜,尝具状申枢密院,必已转闻。
惟是贼马在湘未退,南边自十一月及闰月亦时有哨马出没,龚村一捷之后,谓贼已退遁矣,然兼州有马久驻,正亦疑之。
今月十五日忽得象州报,又有贼犯邕境。
刘雄飞调兵于强山剿杀,虽以捷告,而贼马仍自武缘再入宾州
至十七日又连得象州报,贼马于十四日已后,来宾之白沙踏浅过渡,今已三日,将近柳州,更数日必至于境。
戍仅万,近已调出四千人往湖南会合追袭,城中气力便觉单虚,只得随力措置战禦。
见调兵前路设伏以待,详已禀之左丞相矣。
广右僻在一隅,兵已将半年,贼犹来者未绝,可谓恶證。
且是声援俱绝,资储浸匮,委是支吾费力。
事势至此,惟有捐躯尽瘁,以图报效。
邕州申到捷旗捷状,俘获人马甚伟。
然贼志于进,亦不能遏其入,谨亟遣专人具申密院
将士在瘴乡,禦敌不易,伏望谕外廷优与推赏施行。
〔小贴子〕臣窃见贼兵驻湘连月,正疑其有所待,今若又生兵添入,贼势恐张。
长沙今有鄮进、李虎等军,又益以本司彭宋杰所部,且乡民皆强壮可用,必保无虞。
江西路径所当,过为之备,不容玩忽。
春令方新,贼势恐不能久。
若得诸路兵力会合扫荡,庶早殄灭此寇。
并乞睿照。
〔又小贴子〕臣此奏系十七日所作,伺候邕州捷旗,今二十一日方到,已缴申密院
象州申,此项贼马十六日见在来宾之白沙,渡犹未绝。
适睹鄂州退之报,岂胜宗社大庆!
且得下流清肃,则续至之骑必可并力剿遏。
伏乞睿照。
奏边事及催调军马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九、《可斋续藁后》卷九
臣今月十三日据邕、宜、融、钦镇抚司申,昨差探边正将黄成、冯龙赍到特磨知道农士贵状,称岑从进等同所差将佐探伺鞑贼退遁回踪。
状内一项称去年一项鞑虏约七八万人至今屯驻大理国,耕畬种麦,未见出没之意。
所有兀良兵马毙死之馀,尚有三四万屯阿毗、善阐、楚建水、阿麻地头,夹带蛮人猎食等事。
十四日并据知钦州云拱申到探事人唐宗等探到鞑虏动息,与邕州镇抚司前项所报事体略同。
且云意在今秋八月间,分两路前来犯边,申本司施行。
同日又据总管谢济状申,昨差间探人田进探边,据回归前去路城等州间探,敌寇兴兵打罗殿了,要分一项出莫大王路,已申大使司去讫。
今再遣田进探报,据供到利州参见知州,得报探得鞑虏自正月退回,驻劄大理、自杞两处,其鞑虏在自杞管下莫贾墟造方仓一百七十八座,及鞑虏攻打罗殿国,其国已拜降,及在自杞一带修路,阔一丈有馀。
并续据龙川州安宗差人赍状所探事,取到利州事状,一同黄安宗,却有决在秋间行兵之说,申本司速作区处。
臣除已将镇抚刘雄飞、知钦州云拱总管谢济所申三状真本缴申密院,并劄沿边邕、钦、宜、融诸州更切精加体探,严作堤备外,伏乞睿照。
〔贴黄〕照得鞑谋干腹踰二十年,去冬盘泊横山,窥邕州,犯武缘,我之虚实险易,贼已习知之矣。
近准密劄,备到张三秀之言,播州杨又之报,贼谋正自叵测。
今据前项三报,参以前者田进所探贼见办粮,欲俟新秋侵犯,不容弗信。
臣窃料此贼聚众近境,秋冬不入则已,入则其势必重,却非去岁始至蹈路之比。
此去新秋无一月,自静江至沿边诸州,戍兵共不满一万五千人,委是兵力单弱,无以分布捍禦。
设有疏漏,虑关心腹,委系利害。
欲望圣慈命外廷检照本司节次申请,早与多数增调军马,前来防拓,庶宽忧顾。
伏乞睿照。
回宣谕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七、《可斋续藁后》卷八
臣今月二十九日承阁长仲圭恭传十四日圣旨宣谕,以广西边面今春已深,去秋不远,规画稍迟,恐缓不及事;
且即诸州最要紧者邕、宜、融、钦、宾、六郡,形势各有不同,合作如何措置,某州城壁已未整备,濠堑已未增浚,支径如何把截,兵屯如何摆布,某处合筑圃堡,某处合设陷阱,郡守阙人处不可不早择,关隘已坏处不可不早修。
臣伏读圣训,仰见睿算深长,宵旰不忘边鄙之意。
邕州则城已圆备,惟旧濠高下、浅深、阔狭不等,镇抚刘雄飞见行开浚,日有规程。
宜州则以山城不可恃,今增修旧城,增创楼橹,亦既粗备。
守臣彭宋杰近又展拓濠外向南一带,复引官陂活水潴成夹濠,工役见此趣办。
融州新城已自毕工,惟创开濠河,工力浩大,累状申乞,科降未下。
钦州则介在海滨,城壁素恶,守臣拱见随宜整葺,引水灌濠,而去海止四十里,犹可藉水军舟楫之用。
拱已造到轻捷海船二十只,更接续多数增置,亦足以备缓急。
柳州则创筑新城守臣王该见行措置兴工,规画已上而申科未报,本司只得权于有管窠名内兑借二十万贯,应副其日用之费,并拨盐一项助之。
此郡上下二百里之间,无一木可采,版筑岂容欠此!
见今多方计置,极是费力。
如粮米锄杵之类,一一那辍与之矣。
宾州则平地,无险无江,缭以土墙,今多颓圮。
自吕振龙罢斥之后,见委新守往视安城、临关等处,为措置山寨之举。
上项六郡凡可施工用力处,本司排日不住催督。
但各郡非以无兵告,即以无钱无粮告。
窃照广右素无重兵,去秋屯戍共不过二万四千馀人,除节次逃亡并近调往京湖、往黄平及雷、廉、化州水军官民船放令拆洗外,见今静江浚筑城池总仅五千,邕戍不满七千,钦戍不满二千,宜戍不满一千二百,融、宾则直至秋冬,随缓急而那辍,则仅存五百,版筑方兴,近只得于邕戍抽摘一千人以应其役。
戍籍单疏,实难分布。
秋冬间止有民夫可以随处贴助,春作惟时,各已归业,捉衿肘见,所以倍费区画外,如把截支径、筑圃堡、设陷阱、修关隘、浚凿设险、张疑设伏,虽本司先已行下诸郡作急随宜措置,今又凭藉皇威,申饬诸郡,俾之益加遵奉。
郡守之当择,莫急于上项六郡,今各有其人矣。
团结民丁,则不住行下诸郡催促,于已团人数内选择,以贴助备禦
但见今农事方兴,未容调用,未见人数。
招集蛮丁,则见遣谢济往邕筦,令与雄飞商确,为可行可仗之计。
又准圣谕,如弓弩、火药、划车、炮具、排沙、串楼一应军需有无欠阙,仰见陛下轸念遐荒,注意经武,无一不关圣虑。
广右承平日久,不知兵革。
前时经司所备,不过徭峒。
自比年斡腹之议浸急,方始讲明备禦,旋买军需,旋创作院
裒集诸色工匠,通不满百人,穷一岁之力,能办几何!
以之了静江一城之用,犹且多缺,实无以应属郡之需。
圣谕如排沙、串楼,有城壁处岂容不预为之备!
除本府极力规置,见采伐到大松木二万条桩顿城下,及节节行下各处一体预备,诚不敢以事缓而忽。
又如夜间谋谨烽燧,皆边臣之责也,尤不敢一日不加之意。
重念边防急务,惟兵惟财,兵既不足,财又匮乏,凿空创始,每切寒心。
凡力所可为,固当勉强殚竭;
力有弗逮,只得控告朝廷。
除已备录圣旨全文行下六郡,各令恭奉,自三月为始,将一应措置事宜,逐月具实供申,以凭类奏。
伏乞睿照。
回宣谕团结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三、《可斋续藁后》卷七
照对八月二十日准宣谕圣旨:「旧有进广右团结之策者,皆可举行。
前岁徐敏子亦曾举此,共有六万馀人,可契勘。
如敏子元无许多,可增广团结,时时训练,无事则耕,有事则使之临边守禦
此实急务,可便检举施行。
趁此官兵会聚之时,俾之耳濡目染,惯见行阵,寔为便顺,不可缓也。
即具遵奉闻奏」。
八月十九日准当年八月六日枢密院劄子,备奉圣旨指挥,选择强壮措置,同为上件事,劄本司疾速逐一条具闻奏。
一、宝祐五年内,前政经略徐敏子任内团结到邕、宜、融三州民屯峒丁共六万六千三百二十六人,内邕州元团结到四万二千七百八十五人,系经略徐敏子团结到内宣化武缘两县民屯丁,计二万一千八百八十五人。
照得前政经略印应飞宝祐五年九月内牒委忠训郎静江府兵马钤辖杨镛从政郎邕州州学教授、权邕州通判虞云翼,前往宣化武缘两县,将团结到屯丁逐一覈实点检,分剔老弱、强壮人数,就各处地分,置立教场,阅习事艺,缓急就守把本处地分关隘。
后据钤辖杨镛等申,躬亲同共前往宣化武缘两县诸乡,唤上屯寨,宣呼集屯兵,照元账籍逐一点视外,但欲选修长壮健,则十无一二。
等初亦疑其匿壮,时复径造屯内周行相视,则凡负暄而坐,与夫从外而归者其侏薾之状,抑又甚焉。
既准指挥十人选伍,其势只得短中求长。
间有太甚去处,则十中仅选三四,要知皆未可谓之强壮也。
尝历观二县风俗,樵苏种穫,与夫负贩趁墟,皆付之妇人,而为丈夫者却反抱哺炊爨,坐守茅庐,盖其气力反妇女之不若。
邕州浚濠之役,民丁之内妇女实居其半。
今来等所选名为强壮者,异时呼集,聊备疑兵,相助官军,张耀声势,或庶几耳。
若靠此辈以当战禦,实不堪倚仗。
今实点宣化武缘两县计二十四屯寨,元总团结到民兵共二万二百一十四人,今就其中拣到强壮一万二百一十一人,拣退老弱、逃亡、事故计一万单三人外,其峒丁不曾续据分剔申上。
一、融州元团结融水、怀远两县安厢、乐善、通道三寨土丁、保丁、款丁、峒丁共一万一百九十六人,系经略徐敏子任内团结到。
照得前政经略印应飞宝祐五年九月内牒委朝奉郎融州通判刘清卿从政郎清远军节度推官欧阳梦皋,将团结到上丁、保丁人等逐一覈实照拣,分剔老弱、强壮人数。
后据所委官刘清卿等申,融州元来团结大数计一万一百九十六人,内一千一百六十七名系石村隘七款总辖杨光忠等款丁,属静江府义宁县所管,系是半生半熟徭人。
清卿等窃照此项款丁旧来虽自愿同入本州上江一带诸款总结为大款,缘其所居去本州隔蓦,且其地险恶,本州之人素来不敢深入,缓急亦不能为我用,更不敢以虚数具入账册外,二千七百九十三人今系拣剔去逃亡、老弱、矮小人数,实拣到六千二百三十六人,各是壮健人数。
内三千四百六十一人系融水、怀远两县管一十九指挥壮健土丁,安厢、乐善寨壮健峒丁,可以抽调;
二千七百七十五名,系通道寨壮健峒丁、六都壮健保丁、沿边三十七丁,错居徭界,时被劫掠,所以自相结约为
止是堤备徭贼,各守地分,不可抽调。
一、宜州元团结宜山河池、天河忻城思恩五县保伍民兵、义效、獞兵共一万三千四百五人,系经略徐敏子团结到。
照得前政经略印应飞宝祐五年九月内牒委文林郎南宁军宜伦县、权宜州通判钟嶅,成忠郎、东南承十二副将田从龙,将宜州团结到保伍獞兵人等逐一覈实点拣,分剔老弱强壮人数,未据申到。
后据从政郎邕州司理、权制置大使司佥厅郑益谏申,往宜州取到钟通判嶅、田副将从龙点覈团结民丁的实数,置造总册,共计七千三百八十四人。
照得宜州五县管下地分阔远,多是与蛮徭杂居,缓急唤集,则民丁虑在后有劫掠之患,责其守把当地关隘,犹恐不足倚仗,若指拟调遣,必难齐集,但可令逐处自卫而已。
并据武德郎、知宜州军州事汪雷发申:「所委官权通判钟嶅、副将田从龙等缴申到五县团结民兵人数,于内量唤到民兵,当厅相视覈实,见得人物多是矮小脆弱,执色鎗刀弩箭器械不能精熟,委是不堪备禦
设若缓急调用,必致误事,雷发决不敢保。
但本州既准行下,只得照式分剔老弱强壮数目,开摆执色武艺之人,攒具正副账册计八本」。
寻行点对,册内知郡汪雷发亦不系书保明。
本司已将解到民丁籍册劄发下宜州,别行精加覈实,逐册具官吏名衔保明供申。
右本司开具在前。
照得前政经略徐敏子任内团结到邕、宜、融三州民丁共六万三千三百二十六人,及经略印应飞任内委官分往三州点拣民丁强壮,除老弱外,三郡止共管二万三千八百三十一人。
臣到任后亦已分委官属诣各州覈实,取到账籍。
今准圣旨指挥,令便检举团结,并准密劄指挥,于内选择,委官措置训练,旬教月给激赏等事,本司敢不恭禀!
但广右民丁素来脆弱,以先来所委官杨镛宜州知郡汪雷发所申,盖自可见。
今全在各郡守将究心团结,律以部伍,教之阅习,庶可仰称庙谟施行之意。
本司除已检举两政已行,邕州则备劄镇抚知郡刘雄飞、新通判制机赵立宜州则备劄权郡总管彭宋杰、权通判制佥钟嶅,融州则备劄知郡赵必逯、权通判谢公阊,仰各遵照指挥
经略印应飞任内拣到强壮人数,日下措置教练。
如遇边防,即与差调,同官军守把。
并照密劄指挥施行,各具遵禀,开具人数账状,以凭缴申朝廷外,谨录奏闻,伏候睿旨!
〔贴黄〕照得前后言广右备禦者必以民兵为说,然皆言之,未尝用之也。
去冬湖南,被命节制广西,条具陈奏,亦尝及广右民兵一说。
盖以广民皆瘠薄,才一调集,民则废生业,官用给资粮,非比京湖民兵以苗头起差而民可办,有总所口券而官可供,此前政经略所以尝有钱粮之请。
今来行下诸郡,责之守将奉行,孰敢弗虔?
惟恐资费有所不及。
大概人力犹或可教弱为强,事力则不可强无而为有,民非食则不饱,军非财则不行。
更望朝廷轸恤边郡,使之可以措置,不胜幸甚!
伏乞睿照。
回宣谕趣行令雄飞于紧要处置司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八、《可斋续藁后》卷五
臣自十一月起离潭州,已一再具奏,继此日在行役,不敢稽缓。
今来十八日已过衡山岭,正月初七日戌时才递,承苑使刘穆之恭传圣旨宣谕,趣臣启行,切勿迟回,有妨备禦,臣敢不恭奉惟谨。
臣虽病后羸弱,自当一面催趣前迈。
所准圣旨,雄飞合于要紧处置司,以臣愚见,广西边面邕、宜为紧,雄飞所职既在融、宜、钦三郡,则于宜置司可以控扼。
宜州新守汪雷发到官未久,未审合不令雄飞并兼镇抚邕管,就知邕州,替回云拱,更取圣裁。
又准圣旨「应飞廉勤有才干,正欲使之佐卿」。
臣仰见圣明委任责成之意,臣惟知同心协力,共济国事,谨当以圣意谕应飞,安心职业,以图报效外,伏乞睿照。
〔贴黄〕臣今日至衡州三十里头,欲遣递间,得经略印应飞正月十三日书报,所遣廖扬孙往安南一面趱趣,三日后起发,欲令臣缴闻。
今谨以来书一段并牒安南检用此缴进,所申安南之事,尚未见虚实的端,伏乞睿照。
奏本司调兵付刘镇抚湖南会合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一、《可斋续藁后》卷九
照对正月十一日镇抚刘雄飞赴司禀议,以被旨击贼,请兵追袭。
臣昨自鞑贼冒死深入,未准指挥之前,已节次调王胜、周旺等部兵追袭,又调宜州知郡彭宋杰提精锐淮军二千人直至潭州,会合诸阃之兵夹击杀贼。
至十二月二十一日,据探报人翟亮自潭州回赍到枢密院劄子,十月二十五日奉圣旨,令臣及镇抚刘雄飞分遣兵将火急追袭。
刘雄飞本号骁将,自当选俾向上头目权守邕州,提兵径自追剿贼虏,以立奇功。
臣当即备坐前项密劄指挥,劄报镇抚刘雄飞,并备申朝廷,以邕州当贼来路,后骑未绝,安南旁伺,恐有意外之虑,未敢轻动守臣
今来刘雄飞既已提兵赴司,臣照得湖南贼马已过,欲往追袭,固不可无精锐,广右贼马续来未已,备禦又不可尽虚,遂选调徐德巢县部五百六十一人、张文彬招信部二百八人、张文黄州部强壮四百九十五人,凑刘雄飞带行七百三十六人,共二千人,劄付刘雄飞收管,并就潭州截调彭宋杰元部二千人,通四千人,并系淮兵精锐,劄雄飞通行节制调用,前去追击。
及犒参辞司官会二十五万九千八百贯外,并支空名官资文帖一十五道,金五十两,银二千两,官会五十万贯,发送刘雄飞随军备用,已于正月十八日起发讫,伏乞睿照。
〔贴黄〕臣窃闻寇潭之兵已过岳、鄂,犯鄂之兵已过江、兴,兵势之难遏类如此。
雄飞提兵往袭,臣已谕令视贼犯处前去。
但军帅领兵在外,既向异路,必自能随机而应。
又闻邕州刘雄飞起发之后,诸军逃者颇多,张文彬虽是近上头目,恐难胜任。
已申公朝,乞速赐处分,并合奏知,伏乞睿照。
奏乞预饬边防事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一、《可斋续藁后》卷九
照得广西素系内郡,今为虏冲,既无大险可恃之形势,又无上著可用之兵将,全仗朝廷遣戍,以备诸郡战守。
去秋只缘请兵于朝,不尽相应,调遣单寡,起发迟缓,戍犹未齐,虏已先入。
兼以官军列守于诸州,贼骑捷出外间道,彼聚而众,我分而弱,虽诸军极力尽死攻战,大势不容拦遏。
自去年八月初八日前队已犯横山,至十二月三十日后队犹涉静江之境,半年之间,无时无寇。
近据宾、所申,复有游骑出没,路径已熟,深谋叵测,本路备禦,岂容少废!
元管戍军为数不多,昨来先调宜州知郡彭宋杰提精军二千人应援湖湘,近又再遣邕州镇抚刘雄飞提精兵二千人会合追袭。
截日通一路八郡所管戍军不满一万五千人,癃老疲弱皆在数内。
重以染瘴病死者相继,久戍思归,逃者不止。
若至秋防,又无此数。
兼券钱乏支,已逾半年,粮道不继,仅给数月,事势筑底,抟手无策。
倘不早作措置,切恐贼知虚实,别启狡谋,万一驻足宾、之间,必至重为腹心之患。
臣虽已吁天自劾,跼地待命,但国事所关,不敢以罪去而自已。
欲望圣慈早命阃帅预饬边防,调遣重兵良将,科降券钱粮米,以为今秋备禦之计。
庶几新阃之来,得免后时之咎,边城有备,国事获济,不胜一道生灵之幸!
〔小贴子〕臣十二月初三日以寇兵入湘境,臣实有不能遏截,致令透漏,尝具自劾奏闻,伏想已彻天听。
今春令已深,更张不宜迟缓。
臣衰老多病,经此一番寇变,心志已丧,精采尽铄,朝夕席藁待罪。
切恐朝廷必俟寇退区处,则广去天远,命帅后时,兵戍钱粮,俱成担阁,转眼秋防,关系利害。
伏望宣谕大臣亟赐处分施行。
〔又小贴子〕臣正月二十七日专人回自长沙,得制臣向士璧书,录示陛下十二月十二日圣旨宣谕,令其贻书责臣纵寇,俾之调兵会合击杀。
臣闻命战栗无地。
臣于闰月十八日已调宜州知郡彭宋杰,正月十八日又遣邕守刘雄飞,共四千人,令其视敌所向攻击。
广戍无几,除摘出上项人外,气力愈见单弱。
南边游哨,仍前出没,备禦岂容尽虚!
惟是自去秋寇犯透入内地,上勤旰忧,臣实有罪,已尝自劾。
然纵寇二字,却出于士璧之口,以此相中。
夫力可以止而故听其入,则谓之纵。
广右力所不逮,中外所知,若以为纵,则前后边境虏兵越城而过者,岂皆纵乎!
臣尝遍守三边,惟以朴实事君父,未尝误事。
不幸陷身烟瘴,创生边面,适当二十年谋干之寇,尚复何言!
士璧乃臣旧客,臣前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尝奏之陛下,乞付以任,今安敢与辩!
所望圣慈而深察之,伏乞睿照。
刘镇抚申乞与男澜换文资事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四、《可斋续藁后》卷七
右臣所据知邕州镇抚刘雄飞申述事理,备录在前。
臣照得昨于七月十六日准当月初三日阁长德亨传奉圣旨宣谕:「刘雄飞忠勇可嘉,见谓各将方此倚赖,而忽欲求归,殊非宜闻。
乃子不存,要亦定数,既未赴铨,许令改奏此道恩泽,以昭特恩
可以此意谕雄飞,开释勉谕」。
臣当即恭禀宣谕,真本封示雄飞
臣继得其书,雄飞不胜感戴,已具奏称谢讫。
今据所陈,乞将其子湘迪功郎恩泽改奏与第三子保义郎刘澜换授文资,缴到家状。
臣再照先来宣谕指挥,许令改奏,系出君父特恩
臣前既尝传旨谕,今不容不与备奏。
所有其子澜虽授武阶,实习儒业。
今夏雄飞经从静江,臣亦尝见其诸子,年尚幼,向学尤勤。
若蒙换授文资,足示圣恩。
伏望圣慈照已得宣谕指挥,从雄飞所请,特降圣旨,度越常格,将刘澜换授文资,颁给告命,仍取索已授保义郎告命毁抹。
雄飞必能宣力边鄙,上报国家。
今将雄飞缴到刘澜脚色家状缴连在前,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刘镇抚衡山之捷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一、《可斋续藁后》卷九
二月二日具奏后,阅月广西兵事稍缓,未敢荐有渎闻。
此虏第三队两败于邕、宾,一败于除夕残党奔窜过湘。
幸得亟调刘雄飞之兵与彭宋杰会于衡,合邕、宜两州之选士,及之淮戍皆在,又得湘帅司调至鄮进、阎忠进以兵会焉,遂成初九日衡山之大捷。
臣得胡颖书,以为杀获殆尽,匹马不返。
恭惟国威远畅,虏气大沮,不胜幸甚。
窃料军前已具捷旗,自他司申奏矣。
广西自开正以后,始报南边犹有游骑。
近得邕、宾、象三州所申,皆言境内已自宁息。
去冬虏所经过,自武缘、宾、之二三外邑,今自春后民已复业,盗贼亦已消弭。
其馀诸郡元自安堵,缘所闻下流未靖,一向未敢具申清肃。
今天气渐热,江水日涨,所传清江之兵亦已退回。
度两宣阃上下夹击,天佑皇家,虏必北遁,此宗社生民之幸。
惟是臣近申投劾,日俟谴斥,未准回降。
伏念臣重来烟瘴,两当风寒,材力既弗胜,胆气亦已索,大为备禦,须亟更张,匪臣之私,实为国计。
伏乞圣慈宣谕外廷,早赐处分,臣席藁以俟。
〔贴黄〕臣得刘雄飞书,见得此捷皆雄飞倡率之力,其意欲得臣密奏推赏。
臣窃照雄飞、宋杰所部四千人虽皆广戍,又有鄮、阎及他司帐兵在焉。
且立功在湖南地分,只合自湖南制司从实保申行赏,乞谕外廷施行。
雄飞亲书缴奏在前,并乞睿照。
回宣谕除刘雄飞三郡镇抚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八、《可斋续藁后》卷五
今月二十五日递到,承苑使刘竴恭传圣旨宣谕,降下省劄一道,具收领闻奏,并准省劄:「十二月十二日奉圣旨:刘雄飞依旧带御器械,除广南西路融、宜、钦三郡镇抚使,日下起发。
仍令制置大使司指定置司去处闻奏,劄送广南制置大使司」。
臣所准宣谕,除已恭领,仰惟陛下惠顾南邦,选任淮将,付以三州之疆埸,俾为一面之堤防。
妙运宸谟,犹咨愚画,仰见不自神圣,下采菲葑,臣何足以称塞!
臣与雄飞自拔之守寿,今十五年,若岭外得此一将,实可倚仗。
但所被省劄,则臣虽准移司之命,已上控辞之章,岂敢妄谦!
及此谨先陈于收领,难公具于奏闻,容报应飞,俾体圣意,俟其商确报到,别当具奏。
伏乞睿照。
奏边事已动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九、《可斋续藁后》卷九
照对今月二十日连得横山总管谢济三状,一系七月三日申,缴到蒋方六月三十日状,探报据峨州隘官报,有新鞑三千馀人突至特磨,称是替番,闻拟八、九月取路出宜州
一系七月五日申,据奉议马官黄祐臣申,效用韦琼等于六月二十一日到蛮国虚罗,忽见群蛮赶牛畜三沙山。
据加兆阿笼称,鞑酋已领兵到地名谟假,要攻生黎。
又云鞑主已差耿低阿周领兵罗殿,要攻鼠郎沙。
此报先于十八日邕州申到,已申枢密院
又一项系七月十二日酉时据蒋方申,初四日自杞蛮主传来报,鞑贼拟在今月初九日缚牌渡都泥大江
又于当日戌时路城州黄琰申,乞差拨正兵前来同共防拓。
以上三状,各已缴申枢密院,并劄邕、宜、融、钦诸边郡,各仰精加体探,严作堤备,并劄镇抚刘雄飞速调兵前去横山,措置防拓,又劄总管谢济纠合诸峒,候镇抚司调到官军,同共守把,候续报到事宜,别具奏闻。
惟是目今炎方秋暑正炽,本未当兵动之时,连据前项三报,虽是贼在诸蛮出没,若一渡都泥江,即是路城州,未免迫近横山之境。
见得今岁贼谋,兵入必早,恐其势必重。
所准朝廷增调湖南沿江诸项军马,欲望圣慈宣谕外廷,劄下催促起发,俾得分布诸郡,添贴战禦,庶宽忧顾。
伏乞睿照。
〔贴黄〕臣二十日亦得宜州知郡彭宋杰申,所差将佐李质等前去罗殿等处体探事宜,据供直至蜀中南平军路处播州探到事宜,系六月十一日复取播州,出黄平而回,至七月十一日宜州,公状亦已缴申密院
窃照李质自播至宜,其程不过一月,委去贼境不远。
本州见屯兵不满千人,今候新调兵至,欲再以三千人往彼防拓。
伏乞睿照。
回奏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二、《可斋续藁后》卷六
六月五日阁长德亨恭奉圣旨宣谕,以安南情伪果未易测,臣所谓办一项精兵屯于境上,间以骑旅舟师,以备应援,误蒙圣慈下采愚画。
今月初七日枢密院劄子,以交使有往援、来奔之请,恭奉庙谟行下。
钦州整舟师备应援,所以开谕小夷,昭示大谊者,可谓坦然明白。
臣已随劄邕州,恐其使回未远,亟以报,仍以密劄下钦州照应,本司亦更当报彼国矣。
钦州兵船今止蒙朝廷调到闽、广两项共一千人,臣当更于雷、化并海近州刷差官民海艘,约亦须可凑及千人,自七月后当并令往钦屯泊矣。
但此止是海道一路,若夫自交通邕,障路由永平之外,不止一途,亦须发兵一项(所乏者骑旅。),令刘雄飞永平左江一带,与峒丁连寨摆布防托,名援而实,庶可张耀声势,使敌人不至飘忽而入。
脱有警急,则随机应之,事固未可以逆睹也。
臣又准圣谕,戍兵当?
臣见管之兵凑二万五千人,限在七月且到戍。
臣排日恭准密劄,伏睹指挥催趣诸路调遣,必如期而至,此有以仰见中朝轸念南鄙,矜其气力之弱,惫心腹之虞,臣非不知所感戴。
但以兵一入境,即须钱粮,蒙屡揆惟以运道不能速为忧,钱恐乏支,近尝以券给所当科为请,二者皆漕计关系,已惧备禦弗给。
连日制司官吏以此项官军才到,即合支犒,凡一兵不问荆、淮远近,到戍入界支三十贯,参司支五十贯,上边支五十贯,是一兵到边州,已该一百三十贯文,拨十七界。
又有头目以管押千人为率,入界、参司、上边共该一万五百贯,亦十七界。
今以一万七千军计约,制司合要支犒钱二百三十九万馀贯,又有酒肉吃用添给优恤等费不与焉。
此荆、淮诸阃军到支犒之所无,前人一时创为此例(创于敏子,继于应飞。),徒以将士远来炎瘴,每事徒厚,不暇为后来可继虑也。
今连政相循为例,前此戍兵尚寡,犹可支吾。
今岭制既方创司,戍兵适值增调,前此既不可以裁损,见管又无可以辍那。
去年经司系于朝廷科到湖南见钱内支给此犒,今虽馀广东见钱八万馀贯在库,近省劄拨充军券,方此申审。
虽有经司买马钱十馀万贯省,非奉指挥不敢支动。
近蒙朝廷于买马钱内科降银二万两,令作备禦支用,今新戍军到,只得以此银兑钱支给。
然银二万两,每两作十七界会八十,止共计钱一百六十万
若照前项合支军犒,仅能了三分之二,尚欠七十八万九千馀贯
此外见管在戍之军,将调上边之费又不与焉。
一秋边事未动,新戍一到,用度已自束手,无可支吾。
若告之外廷,则恐成烦渎;
不告之陛下,则无所赴愬。
广西不但难创制阃,只经阃亦不可为矣。
臣愚欲乞圣慈宣谕大臣,于调军、拨粮、支券三者外,更赐矜轸创司军费浩瀚,多数科拨,极力扶持,实为军国之幸。
臣一语或有上欺,甘俟谴斥!
干冒天威,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贴黄〕臣近以新戍之来,节次所陈者为粮食计,为券钱计,今又为支犒计,其为军兵计,则又有不容已于言者。
交人所传,鞑将以八月动,是我戍不可不以七月到岭矣。
庙谟亟于预防,阃臣所当遵奉。
但南方炎瘴,委是可畏。
今见戍之兵亦自多病,或谓七、八月间气候正盛,邕、宜又甚焉,深恐将士不谙水土,不待宣备禦之力,而已多疾患之虞。
今欲俟此军到,且令少憩,先趱旧屯赴戍,陆续遣发。
向后朝廷续有遣调,欲望检照臣近所奏请,且令于湖南全、永间暂住,视时而动,庶几精兵劲卒,不致虚为雾潦所损。
并乞睿照。
回奏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二、《可斋续藁后》卷六
六月十六日卯时六月初一日酉时递,准当日巳时阁长邓克中传奉圣旨,宣谕安南情状,严兵以待,勉其自强,授以胜敌之方略,许其缓急之相援,谕之无弃土地,使之且与虏抗,随时施宜,令臣勉旃,臣敢不恭奉,当一一以此谕之。
近者密劄备奉圣旨行下,所以开晓彼国,昭布大谊,指示成算,盖已尽之,臣已备录牒报,并令刘雄飞备报其使矣。
近臣拱到司,扣以彼中近闻,谓敌以放还被掳交人,又有鞑使在其国,委是叵测,旦夕杨庆成归,必得其情。
最是边郡守臣多未到,融州赵必逯奉命而来,稍似通晓,只得令赴;
钦州虽除张全,荆阃牒报谓其见病;
王该未见起发。
数月于此,仅得刘雄飞到邕,方赖其措置,适收其书,遽有爱子之戚,且谓骨肉将士多苦于瘁,申乞离任,只得以书勉之。
委是广右年来事体不同,虽有智勇之才,不可著手。
雄飞此来,本自怏怏,又适值此,愈无精光。
臣今日闻此,又添一忧虑,欲乞陛下赐以圣旨宣谕勉留,径以付之。
拱新除环卫,方喜于赴阙,臣虽旧所未识,观其才尽可用,遂以国事留其相与防冬。
最是海道关系甚多,不可无一谙练兵帅,使之以活法调用。
适已与商确,本司只得假之事权事力,且从臾其一行,拱已乐从,见具公申矣。
所准圣旨「发兵、运粮无日不催,福建兵船已调」,臣仰感圣虑惠顾边远。
但粮难催而程途拘限,不得便到,兵虽催而虑少精劲,且以钱粮乏、炎瘴盛,臣寝食为之关心,此数日来,臣亦积忧成瘁,如病状矣,只得尽心力以报国恩。
所准圣旨邮递迟缓,此则今所遣递与前人规模则同,自至潭皆四日半,但自潭以往,不系本司递兵,所难号召。
今遵圣旨,更于自至潭添置六铺,自当常切督趣,更乞朝廷劄下江、潭两阃,并行戒谕,庶无稽滞。
伏乞睿照。
〔贴黄〕臣适得报,知柳州赵汝迈亦已瘴故。
于邕、宜、融比桂林皆近三百里,见今阙守,臣以新戍之来,恐邕、宜瘴盛,欲于柳州量屯三、二千人,俟稍凉趱上,不可无一晓畅守臣并令应接。
新守凌云虽未知何如人,居在吴门,未必更历,今欲辍本司参议官陈梦炎往彼为守,恐外廷以衡辟为疑,不敢公申。
如蒙出自圣旨与差,其已差下人别与州郡,庶可共济。
更取圣裁!
回奏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七、《可斋续藁后》卷八
三月初二日阁长刘竴恭传二月十七日圣旨宣谕,近日特颁手札,且降谕旨,秋防之事令臣体悉,作紧施行。
臣三十日已具回奏。
所题宾、廉郡守两易,仰蒙俞允,颁下劄敕,悉已发放。
所准圣谕「关隘决不容迟」,臣虽在病中,凡此等事见排日下诸州催趣。
王该之役,非不督之,而人力、事力皆有不及,屡申科请,早乞应副。
谢济二十三日已到邕州,见与刘雄飞商确边防,却未据申到。
象州阙守,希哲往权未久,嗣容奏闻。
其馀谨当恭奉睿旨,日作措置,不敢怠忽。
回奏宣谕吕镇抚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九、《可斋续藁后》卷五
三月初二日阁长允中二月十七日巳时恭传圣旨宣谕,以缴进文德书言大理事,令臣因书勉其留意黄平诸处关隘等。
且准圣训,念其一行有劳,及保全之。
臣仰见陛下虚心采听,惠念将臣,使文德闻此恩言,岂不感激思奋,捐躯报效!
臣今既入广,虽与文德声迹相远,自当贻书恭传圣训矣。
又准圣谕,勉应飞之速行,遣鄮进以为助。
臣前月十五日五事之奏,已吐露悃愊,正俟处分。
使应飞可与协力,岂敢弗共!
委虑缓急疏误,不容共事。
恭惟陛下明并日月,自可博访,臣为公,非为私也。
鄮进亦只是禦侮之才,不可使为将,不可使为守,却非刘雄飞之比。
雄飞正月二十五日已离建康龙湾,切恐徘徊,别图改易,欲乞圣断促令之任。
所准令臣日下拜新命,臣约十一日奏,更旬日必领回降,岂敢久淹君命?
又准圣旨:「安南兵,不可不助」。
臣前已屡奏,彼国既已息兵,未易轻议。
臣此两日间,连得邕州云拱两状,申到虞大友、黎明等往彼国回归供析事宜,所传敌报既可虑,而𨹍情亦可疑,不容尽诿之难信。
臣已摘出,徼申密院及详见小贴。
以臣愚见,彼国九月尝陈表奏,陛下降诏赐赉,足示羁縻。
今恐不可自失信义,只当速遣,因以觇其虚寔。
至若邕、钦、宜三处作急措置,敢不敬遵圣训!
但三城邕上粗备,钦无城,宜新城徙筑,旧城未葺,皆不足恃。
如戍兵非不欲多请,而漕计则告乏支,时方向灾,只当减戍。
倘欲增益,须俟秋期,非预办钱粮不可。
臣于前递已具计约兵粮大略陈奏。
臣与文德书恻然之语,乃自及犬马之衰,惧无以报称,非为文德设也。
恭诵训勉,敢不服膺!
谨录奏闻,伏乞睿照。
奏为边报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四、《可斋续藁后》卷七
臣照对本司自八月以来,节次据探报人李德、吴以忠、梁材等报,并思明州黄炳路城州黄琰报,敌骑欲取特磨、安南侵犯。
又据邕州缴到安南国牒报,事宜略同,皆已备申枢密院外,近于十七日据知邕州镇抚刘雄飞申,已调兵前去路城州循逴并横山等处守把。
又据申到九月十五日田州诸隘峒兵多已传闻迁避,其雄飞十五日亲提官兵一千人前去横山,措置摆布防遏。
司正以极边守臣不当轻出,已劄雄飞,如到横山,摆布略定,留兵备禦,亟回本州措置防守,已行下讫。
今月二十二日正具申间,据暂权邕州国安十七日状申,备权总管陈起申,十三日提兵循逴至横山、田州之上二十里头,地名霸黎村,遇见敌寨,于是夜劫中杀获胜捷,夺到军器,已解邕州,缴到录本申状。
本司除已缴申密院外,臣窃照鞑自癸丑大理,睥睨南边,已五年于兹,犯特磨、犯安南诸蛮,蹊径彼已习熟。
今来所据邕州陈起之报,虽是未见贼势轻重,然哨已入境,却非去冬虚传之比。
臣除已劄邕州更切精加体探,严紧堤备,并专劄雄飞,令诸将率峒兵,于横山等隘择险剿遏,仍仰雄飞疾速回州防守,并劄融、钦、宜三郡一体堤防外。
〔贴黄〕臣近又得边头密报,谓许忠义结约诸蛮,假作鞑人侵犯;
继又闻雠报之传,诸峒皆迁避,而忠义独不迁避。
今来寇入,恐其有以导之。
缘未得雄飞劄状,未见端的。
续具奏申,并乞睿照。
回宣谕印漕免入邕等事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九、《可斋续藁后》卷五
三月十一日递到恭准二月二十四日圣旨宣谕,印应飞免入邕筦,已降镇抚刘雄飞兼守之命,而臣兼漕臣
仰见陛下量包天地,明并日月,好谋能听,昭示至公,为官择人,不惮改命。
臣三援圣训,不胜感激敬叹!
伏念臣于印应飞素无嫌隙,若当时正留在,何敢有言?
既俾往邕,寔恐误事。
臣亦不敢多述,姑举其概。
去秋南边本无它警,而谓寇之相去止五六程,皇惑朝廷,摇动邻境。
如泣涕以对僚属,缒行李之下城,遣家属之出境,谕士民之避兵,几欲调兵登城守禦,仓卒挑石伐木,筑堡七星。
自知其不可,于是改浚濠河,大拆民舍,日役夫丁万馀,劳费四五月,嗟怨满路,而修浚规画且不足恃。
举措如此,可再往守边!
此臣之所以不得已而告之陛下也。
然其在任仅七月,已进阁四秩而去,朝廷已不负之矣。
今闻或者指为无罪,必是贻怒于臣。
伏望昭回天鉴,保全孤远。
至于兼漕,则臣既易其去,岂敢受其职!
近已具奏辞免矣。
臣又准圣训:臣拱除动,恐雄飞迟滞,拱不复为后人计,有何人可暂摄?
臣尤服陛下宸虑之周。
但臣闻雄飞正月二十五日已离建康,今近五旬,度到此亦不远。
幸而应飞近起发未久,未曾到任。
若又差一官往摄,则州郡又是一番酬应,倍多耗费。
臣已致书于拱,嘱其留心职事,一日必葺,去如始至,以俟新政
臣见欲委官一员往邕点视,庶不敢废弛,亦当一面差人沿路趣雄飞之戍矣。
邕州既除雄飞,已自得人,但钦见阙守,宜守汪雷发病,融守朱焕将替(融新守闻已差人,未知其于边事谙否。),此三郡却望宣谕庙堂,早择守将
或许容臣踏逐闻奏,此不可缓,取自圣旨。
谨录奏闻,伏乞睿照。
〔贴黄〕臣切见广中粮饷至急,全望一稔,而田里自去秋不雨,田未耕垦,日切隐忧。
臣所以放还丁夫,且令从事农种。
连日以来,雨泽应祷,却已霶霈。
所合奏知,伏乞睿照。
回宣谕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五、《可斋续藁后》卷七
十月二十日承苑使刘穆之十月八日巳时圣旨宣谕,十一日又承苑使刘竴十月九日申时圣旨宣谕,臣拜手恭诵,仰见陛下圣虑深远,一饭不忘钜鹿,下臣无任敬叹!
臣所准初八日圣训许忠义之恐为鞑及导鞑,目今虽未见分晓,然继传忠义巢穴亦为鞑所焚荡。
雄飞一出,姑亦未闻鞑至,布置既定,已自归城。
陈起等赏,容续具申上。
臣所准初九日圣训「贼去横山不远,当大治之」。
臣自闻寇入,已排日行下,激励诸将,勉其极力剿杀,有功优赏。
今得刘雄飞十四日书,其言却自颇壮,且云贼有畏缩之意,寇入已踰月,盘薄未进。
以臣逆料,此敌自蛮中而出,无一婴其锋者。
既至横山,连为官军剿截,必未敢深入。
臣已戒诸边严于堤备,防其透漏,乞宽圣虑。
若乃戍兵多病故,不独邕州为然,只得那缓就急,又从钦州摘调添贴邕戍矣。
所准圣谕,安南获级之事,臣前者所奏亦只据钦州臣拱缴到探海李士龙申,得于所闻如此,亦未端的。
昨已劄邕、钦更切体探,未有续报。
至于诡诈之防,敢不迎遵圣旨,更加精察!
彼国近所遣礼,十八日已申朝廷。
今先以公文复其使,并以诗答,今递已缴申密院
臣近遣介至海上,所闻占、交之衅,如臣贴黄所奏陈应龙之言亦有此传。
更容体访的实,续具闻奏。
谨将雄飞十四日真本劄子缴连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