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周越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后村题跋》卷六
周越膳部李西台同时,所著《法书苑》论古今字学甚详备。
其草书《猎狐篇》非不点缀波画,矜衒姿态,要似以五陵侠少结束华楚,然都无士大夫风度。
欧公评本朝书惟取才翁兄弟及君谟三人,不肯屈第四指,西台且不见取,况膳部乎?
沧浪公亦叹时人以其诗比杜默、字比周越为不幸。
诗所谓圣人门前大虫者,、越并称,其不与甚矣。
葛立方乃谓君谟书初学,此语全无按据。
又跻米于蔡上,非特蔡、米辈行人品判如穹壤,姑以字论,蔡如周公绣裳赤舄,如孔子深衣玄冕立于宗庙朝廷之上,米如荆轲说剑,如尉迟敬德夺槊耳,乌得与蔡抗论乎!
是何工于知米而拙于知蔡也!
囿山林侍郎神道碑1262年1月10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一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莆著姓惟林氏尤蕃。
太公之先居福之石井,国初徙莆,中兴后自游洋迁郡城。
公讳彬之,字元质
曾祖隐君讳干。
修职郎采,贫而苦学,遗训曰:「吾家赀薄,汝曹当以笔耕」。
父赠朝请郎麟。
妣余氏,继李氏,并赠恭人
公少有能赋声,拔乡荐,至端平乙未西山真公知举,君年馀五十矣,始以词赋第二人擢第。
教授惠州,士风文律为之一变。
再调福建常平司干官,时议榷盐,与帅、漕书数千言,力争之曰:「果行此,山有红巾、海有孙恩矣」。
议遂寝。
甲辰参选,衡文别院,除书库官,迁武学谕,出通判福州,兼西外丞。
安晚郑公再当国,以国子监主簿召。
九月,为明禋举册官。
及上亲享,公读祝册,音节清亮,上嘉叹,擢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上不次用公,公感激上知,首言天命、人才、民心,次言括田之害曰:「利之一字,自古为人主心术之蠹。
鞅以富强,弘羊以筦搉,延龄、镈以聚敛进,秦及汉、唐用其说,皆有祸。
今世理财固为急着,然非集众思不可,乃主以一枢臣。
彼生长富贵,翼以群小,臣恐利未兴而害先及」。
又言:「皇祐五年太常博士张述请立皇嗣,时仁宗方四十四。
陛下春秋过于仁宗,国本岂可缓」?
又言:「弥远用郑损弃关,嵩之招北兵入城南,胎襄蜀之祸,两淮生聚逃死沙洲。
边臣但以闭门自守为上策,数千里萧条,数十城孤立,运江浙米、竭大农财以饷兀坐之兵,守不耕之野,诿曰虏哨虽来,粮尽自去,岂不中其减水困鱼之计乎」?
己酉春,又言:「雷雪大作,积阴弥月,寒如深冬。
臣以天意观之,必有召怨于民者。
郡县和籴,帅总漕各和籴,召怨一也;
随户挜盐,增税取羡,丝粟升斗皆征其嬴,召怨二也;
近亲权门之田不问,乃括民户世守之业为官庄,召怨三也。
民怨释则天意回矣」。
四月朔日食,公言:「当崇阳抑阴。
今日用君子而其势未固,去小人而其根尚蟠。
曾、知白、大防、纯仁虽在朝,而丁谓、杨畏在外窥伺未已,此天所以示变」。
庚戌,迁左司谏,兼侍讲
仲冬雷,公言:「在《易》,荐雷震为长子,资善虽建,储号未正」。
上曰:「朕志已定」。
辛亥九月,有密荐淳祐旧相者,公言:「竦去不复来而韩、富终始任用,此嘉祐之所以异于元祐也」。
读疏未毕,上曰:「嵩之断不复用」。
定国本,扼世卿,虽上英断,公之力居多。
壬子,除殿中侍御史,仍侍讲
宗臣尹京,以心计市宠,无敢言者,公首疏攻之曰:「陈恕定茶法,以中等为可行;
张方平论盐法,以再搉为不可。
今攘酒课而畿漕不能支,干牙契而天下倅不可为。
括盐处处有场,搉酤在在有库,以至醯酱薪炭,干取不遗,长此安穷」?
疏入,束装俟命,上使讷斋程公辞谕。
程公辞曰:「臣与之同台,知其必力争」。
尹恃上眷,殊无去意,公录弹文,以台牒趣之。
上疑非旧典,或为上言,绍定间袁韶执政尹京,为台牒攻去。
上释然,出尹帅越,以余天任摄尹。
公因讲又言天任非才,密荐裕斋马公,上首肯。
俄而余晦尹京,以私意辱右庠之士,公率同列奏曰:「小司成蔡抗既去,诸学官亦求去,三学皆捲堂而去,何惜一晦而使纷纭如此」!
遂罢。
吴子明大理丞,谢暨除知严州公言:「子明以恩泽补右选,换文守郡,未及考内除,班列耻与哙伍。
昔陈舜封以科第进,及为评事太宗闻其父为伶人,责宰相不分流品,改授殿直
暨贵公子,未更事,岂可付以灾伤之州」?
内臣宣谕,许寝二命。
且言子明荆南,兼机幕执政经从,亲得其安静廉勤之实,欲俟子明自请与外补,暨当为别易,付还元奏,令易以进。
公奏:「易疏是自辱台纲也,臣不敢奉诏」。
又言:「子明众论不与,臣不敢附会执政之意」。
十月,除权工部侍郎
公径出关,上命左珰勉留。
公去意锐甚,又遣都司谕旨,公不得已就职。
内引,力求闲退,上曰:「卿未可去」。
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权侍左侍郎详定殿试。
公遍历台院,谏书暴白于世。
其侍缉熙,每缘经义以规切君德,指陈时政,上必称善。
尝讲《车攻》,上曰:「《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内外之治贵于兼举」。
公奏:「《天保》以上之诗六,《采薇》以下之诗三,文、武治内之意详于治外」。
讲《鸿雁》,上曰:「宣王安集流离,以成中兴」。
公奏:「《采芑》一诗,所谓『其车三千,旂旐央央』,凡卒乘器甲皆取于新田菑亩之间,向使流离犹未安集,何以为兴复之资?
近日流民,尤当加恤」。
旃厦启沃,不可殚纪,惟此二事见于手记,其谨密类此。
素与时相渎山谢公议不合,谢公建遣余晦谕蜀,公言不可遣,由是愈落落。
丐外,以集英殿修撰婺州
婺人来迎,公径归,五辞郡,提举太平兴国宫
乙卯,除知宁国府,又辞,右相讷斋以书勉公一出。
丙辰六月至郡,视圩田旱高下蠲其租。
郡酒课日入六千楮,拍户逃散,公减千楮,宣人便之。
二贵寓部曲素横,一日干办使臣乞黥某人,吏白旧例奉行惟谨,公折使臣曰:「罪未至此。
相公无公移,岂可凭干办府申状而黥平民者」?
纵使去,一郡竦然。
下车五阅月,库吏言公一钱寸缣不妄取,自奉苦淡,邦人服其清俭。
监察御史吴衍疏禠罢,踰年复职与祠。
丞相贾公自江上凯旋衮归,大明淑慝,每言当垓、荥仇疾忠良邪说横流之际,惟公持论正平。
禋霈奏补吏,以正郎权从必隔郊,相特与奏行。
谓公必召用,然公已忘情斯世矣。
壬戌,百官班庭,奉天基万年之觞,上当宁下周尊黄发、汉事三老之诏,擢公宝章阁待制,仍旧祠,与端明陈公垲并命,皆以耆年不可致,旌异之也。
公已先上章告老,命未至而卒。
公素谦厚,群居若无同异者。
及立乎朝,争辨是非,判别忠邪,则生面凛然,词严气劲。
论献羡曰:「希进之赏,滥及盗臣;
括利之名,累及人主」。
新寺曰:「边境多虞,国力已困,何不留此财以实边」?
皆人所难言者。
辛亥召入,见意一徐公西府,问今台臣何如,徐公曰:「他人吾不知,惟林元质中立无附丽」。
退求公奏藁读之,信然。
初,余恭人生公,九日而卒,公终身隐痛,事李恭人尤孝敬。
所居老屋数丈,晚始增葺数椽。
家故有楼,名囿山,因以自号。
去国食祠者三,鳏居萧然,治栖以一长须,服用如老书生。
尝曰:「吾始生,外祖梦有轩车入门,传呼林侍郎,吾止于此矣」。
易箦夷然,辛酉腊月二十六日也,得年七十有八,积阶朝散大夫,赠中大夫
所著有《囿山集》若干卷。
娶方氏,继叶氏,并赠恭人
公先葬两恭人于城西之原,至是以公合祔,壬戌腊月九日也。
男三人:宗焕,迪功郎、浙西安抚司准遣
宗寿迪功郎、新建昌军南城簿;
深甫承务郎
女二人,漕贡进士龚镇、乡贡进士方梦发,其婿也。
孙男五人:介翁,以遗表将仕郎,嘉翁、宜翁、济翁、庆翁。
孙女五人。
初,余与方公德润、王公实之及公少同里,晚同朝,方公长二公一岁,二公长余三岁。
四人者仕之日少,止之日多,有把臂入林、尊酒论文之乐。
不幸德润、实之仙去,惟余与公相视皆七十馀,酒边感慨,谈谐道旧。
年未及吾二人者或儳,必言戏之曰:「君方耳顺,不宜躐等」。
众为一笑。
余辞禁从还里,可以寻前盟,公遂埋玉,前之躐等者今皆从心,而余年八十矣,铭德润,铭实之,又铭公。
呜呼,人徒羡久生之可乐,而孰知后死之鲜欢也,悲夫!
铭曰:
彼喙三尺,若能言者,及至上前,寒蝉喑马。
公外嘿然,不振触人,一奋其勇,犯颜婴鳞。
力排世卿,密赞国本,绳恩泽侯,弹京兆尹
上或未悟,公执愈坚,臣非忤君,臣不辱官。
圣度如天,擢置法从,荣进念轻,勇退名重。
里敬老成,朝渴耆英,度不能致,候对西清。
除目及门,公已蜕去,以此书棺,以此题墓。
念平生友,曾不数人,岁晚○落,独存病身。
东路角巾,西州马策,驾言出门,吾行安适!
自唐以来,以志为谀,余不信,公有谏书。
十四日具奏论士大夫当纯意国事1260年3月14日 南宋 · 吴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三、《许国公奏议》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闻韩琦初除谏官,往谢王曾语之云:「士大夫当纯意国事,向来如高若讷辈惟知徇利,如范希文亦未免好名」。
服行其言,故其平生大节独光明俊伟,为朝硕辅。
臣谓纯意国事四字,岂惟台谏当然,凡在臣子,皆当如参前倚衡之,不容须臾离也。
近者徐庚金等抗疏言事,谓之非谠论不可也,惟臣独察其情。
庚金盖谢方叔之死党也,其初未尝交方叔,臣丁未典举,庚金实为选士。
已而臣叨尘右席,庚金犹未有一日考任,臣拔之为京府教官
旋背臣而右附于方叔矣,于是连得峻迁。
及其去国,乃始贻书于臣,殆如牛腰。
臣再叨柄任,甚厚望于臣,臣以包荒明望之义,复引而进之。
忽一日,其馆主人吴氏以不仁不义激乡民之变,将有严陵何氏之事。
臣方喻帅臣叶隆礼亟行销弭,而庚金告臣,必欲以大盗诬治乡民。
时边遽正急,内地恶少多有啸聚夺攘之證,臣密行布置弹压,仅得无虞,庶几其不为外寇之资,未免斥却庚金,而庚金怨臣。
方应发者,臣不知其为就何人属吏,以外改文字白臣。
臣但见其尝为校勘,而不知其尝为宗谕,颇难之。
饶虎臣力加引进,臣乃处以博士,而应发终怨臣。
程元岳,固丁大全所识拔为校勘者也,臣以国子录迁之。
元岳怒,以为左降,教今武学谕黄梦炎致曲于臣。
亟叙之为博士,而元岳亦怨臣。
昔者有蔡抗,系臣己酉省闱所放进士,为其改秩,其登朝多臣之力。
岁在壬子,臣引之为国子司业,犹未尝历郎也。
人方议其进擢之骤,属臣荐徐霖说书,而恨不己及,于是归投方叔,求有以自效。
未几则假借小故,以身引去,且率诸生偕去以动摇臣,而臣果去矣。
方叔乃召,一时迁为法从,以至参大政
庚金等谓弄躅在前,可振袂而趋之,或能动摇臣,或虽不能动摇臣,而使天下传之,曰学官相率而去朝廷,亦可以为臣相业之玷,他日不妨可为蔡抗也。
迹庚金所寄声馆中之士,有曰「若辈只会权郎,只会兼讲,略不能助我辈立赤帜」,则其贪爱官职、怨怼朝廷之真心可见矣,是岂纯意国事者乎!
虽然,不可以情之非而没其事之是也。
宋臣为天下怨府,虽三尺童子皆欲剸刃其腹,虽秃千兔之毛,刊万山之,不足以形容其过恶。
陛下聪明远迈尧舜,固不能不喜其供奉之勤,而未尝不知其奸凶之迹,诛远弃斥之意固已久矣,岂待诸臣之言而始焉夬之决哉!
特圣心仁厚,不能为四夷之屏而已。
然以臣愚见,内外皆祠也,孝宗尝置甘升于沾宁庙,尝置王仲谦于池,若今宋臣以外祠,或,或嘉兴,或安吉,俾往居住,亦可以保全其富贵而全其终身,岂非君臣始末之大恩哉?
何必留之辇毂之下,以滋舆人之议也!
沈炎自为小官,本无大过,特用非其据,不自植立,附阿时宰,举天下之善人莫不碎于其手。
且彼自言非大全之党,而奏疏中称颂大全,有曰「鼎辅方新,钧平持正,精神之所感召,意气之所鼓动,臣民仰首以观化,夷狄闻风而损威」,又曰「睿谟深远,明见万里,料敌制胜,动中事机」,又曰「朝廷清明,户廷无壅,朝奏夕报,捷如影响」。
夫招业之变,大变也,「精神之所感召,意气之所鼓动」者如是乎?
「明见万里,动中事机,户庭无壅,朝奏夕报」者如是乎?
其为党亦昭昭矣。
而曰非党者,欺陛下也,欺天也,欺心也。
一人之言,可以塞天下之口乎?
陛下固谓庶官攻台谏,有坏纲纪。
然臣窃观仁庙朝,苏舜钦大理评事,监在京宅务,上疏有云:「张观为御史中丞高若讷司谏,二人者皆登高第,颇以文词进,而温和软懦,无刚鲠敢言之气。
斯皆执政引拔建置,欲其缄默,不敢举扬其私」。
夫宅务小小监当耳,尚敢攻中丞司谏,则祖宗故事尚可考也。
端平初陈埙编修官轮对,首攻殿中侍御史何琮、监察御史何处久,陛下旋以权户部侍郎,处久为秘书监,而出知处州
陛下之英断,岂反不逮二十七年之前乎!
顷臣授任之初,蒙被训饬,谓台谏给舍宰臣不当干预。
是时即欲具疏敷陈,见陛下忧边正苦,不敢以此伤陛下之意,今可因事而言矣。
给舍台谏,乃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由出,而宰相不许干预,不知陛下谋之谁耶?
陛下深居九重,与天下之士大夫未尝相接,何以察其贤否?
非谋之近习则谋之恩幸之臣,又不然,则谋之台谏之长为陛下鹰犬者。
陛下且谓近习恩幸之臣,能识天下之贤才乎?
言路之甘为陛下鹰犬者,肯荐天下之贤才乎?
其不肖之士为给舍台谏者,近习恩幸之臣与甘为鹰犬之臣,肯为陛下排之乎?
高宗中兴,当绍兴之七年,狄难已消,天下已略定矣,高宗经筵赵鼎,旋俾再相。
高宗曰:「进退人才,乃臣职分。
今之清议所与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季什之徒,陛下能用之乎?
妒贤党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陛下能去之乎?
陛下于此或难,则臣何敢措手也」?
于是有旨,给事中、兼侍讲、直学士院胡世将,夺夕琐为试兵部侍郎御史中丞周秘,罢为徽猷阁直学士秀州,如霈、公辅等,皆相继补外,而刘大中等以次收召无遗。
则是宰相可以去中丞、去给事中也。
而陛下以为不当干预,毋乃非高皇帝之家法乎?
陛下自谓台谏皆出亲擢,可以控制宰相,不知特可以控制君子之宰相尔。
其小人之宰相,则内交近习,外交恩幸之臣,转以私人祝其荐引,以为台谏,不分内外上下,缔为死党,只欺得陛下一人。
故陛下之亲擢台谏,实不能控制小人之宰相也。
以臣愚见,曷若以一权侍郎台职,而徐庚金、方应发、程元岳、杨潮南、丁应奎,并与祠禄,则不失轻重抑扬之义,而可以服天下之心。
陛下何惮而不为此?
去冬固尝疏炎之缪,而不敢尽言。
今所以先述庚金等之私意,而后叙天下之公议者,盖欲释陛下嗾使之疑,以开陛下神明之听也。
臣不任拳拳,取进止。
〔贴黄〕臣犹有未毕之悃,敢敷陈之。
去冬尝准御笔,欲以沈炎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
臣岂不将顺陛下之意,乘机而出之,则物论之定久矣。
然臣扪心定虑,谓乘机则有机心矣。
一有机心,则何以上对苍穹,阴消夷狄?
故止告陛下,曰尹京才也。
于是尸位台端,又踰半载矣。
盖臣平生自勉,念念不敢欺天,步步不敢违天。
若乘机而出之,则虽陛下无疑,而臣则有愧于心,不若尽言而出之。
虽陛下不能无忤,而臣则无愧于心矣。
使为陛下臣子者人人与天为徒,而一毫人为不杂于其中,则夷狄之祸何至披猖至此!
奈何为小人者固不知所谓天,而号为君子者,亦往往参之以人,故徒能欺人欺世,而不能欺天也。
故臣愿陛下纯以天为心,则天下事大定矣,猾虏何足畏哉?
并乞睿照。
赵给事奏劄 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六、《耻堂存稿》卷一
臣伏睹御笔,赵汝腾翰林学士、陆德舆给事中
除目一出,人情震骇。
以为汝腾在琐闼仅两月,凡所缴驳,皆国家大事,君子有所依,小人有所惮,一旦隆以虚名,夺其要职,事出匆遽,莫知所由。
或为陛下朝逐徐霖、暮夺汝腾之职,盖以汝腾尝屡荐徐霖,而所恃者惟汝腾,故疑补外必为汝腾所缴,遂先事而移之,若果因此,臣窃以为误矣。
数年前颇有时名,汝腾荐之亦未为过,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至于因讲学异见攻诋蔡抗、王佖等为奸人,昌言于君父之前,则无忌惮甚矣,汝腾亦知其狂。
且见天语峻厉,犹未去,与臣亟至其所居,趣之使出,始踉蹡肩舆而去。
臣居与邻,寔目见之,以此而观,命至琐闼,汝腾必不駮之明矣。
或谓汝腾徙他官非由故,自以缴驳谏章所论社仓等事,因欲陛下出之于外,而陛下欲两全之,故徙汝腾他职,若果出此,臣尤以为不可。
夫邪正是非,天下自有公论,而汝腾所言叶大有之奸,有无亦何可得而欺者,陛下但当问其言之是非而去留之可也,若不辨黑白,但欲啖以好官,使之薰莸并处,汝腾行己有耻者也,其肯道不行、言不听而包羞忍耻以就华职乎?
是则名曰迁而实逐之也。
且陛下更新大化,名曰收用诸贤,其实皆置閒曹,徒为观美。
汝腾粗居要处,得行其志,宗社所赖,惟此而已,一旦骤夺其职,付之柔佞拱默之德舆,使汝腾以一世之望、宗老之重飘然远引,陛下遂亦弃之有如弁髦,中外闻之,必大惊怪,以为朝廷局面转移,国事至此,贤者力争而去,小人踊跃增气而来,盖理势之必然者,岂不摇动四方之人心哉!
臣言及此,非敢求名,非敢为党,盖赤心血忱,深痛陛下改纪仅数月,而初意遽变,已有土倾瓦解之气象,沦胥以败,特在旦夕间,故不自知其言之狂至于此耳。
臣愿陛下以宗社生灵为念,毋蹈系小子、失丈夫之戒,亟以封駮之职复还汝腾,使之有辞复留,以系人心,以安国步。
不然,臣汝腾之所荐也,又顷者使还入对,首言更化机括惟在五六台谏而非其人,是以妄议台谏者也,当与同去,其可独留。
伏乞奋自宸断,并赐罢黜,臣虽没齿田间,其甘如,干冒威颜,不胜俟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