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常州墓志铭1173年7月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六、《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浪语集》卷三五、《黄氏日钞》卷四○、《南宋文范》卷六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河东之薛,有降居闽之长溪者,世久不能迹其始。
既又家于永嘉,其长老之记曰,唐补阙令之后迁焉。
裔孙庠,以驯行闻于乡。
庠生强立,始修补阙之旧,续其禄,盖终江宁府观察推官,赠左光禄大夫
光禄四子:嘉言,尚书司封郎中
昌言,通判婺州
弼,敷文阁待制
徽言,起居舍人
公讳季宣,字士龙,起居之子也。
起居学于胡文定公安国,而雅为赵忠简公鼎所厚,其立朝皆有本末。
最后丞相建与虏和,起居自殿坳直前,引义固争,反复数刻,中寒疾以卒。
夫人胡氏亦继卒。
于是公生六年矣,伯父待制收鞠之,任以官。
公幼逮事过江诸贤,闻中兴经理,大略已能识之。
喜从老校退卒语,得岳、韩二三大将兵间事甚悉。
志尚荦荦,与常儿异。
年十七,起从妻父荆南孙汝翼,辟书写机宜文字
荆州袁溉道洁,虚郡斋迎致之,公遂委己师焉。
道洁及登河南程夫子之门,闻蜀隐者薛叟名,晚游蜀,以物色求之莫能得。
末至一郡,并舍有叟旦笈之市,午漏下辄扃其户。
道洁从壁间觇之,方隐几默坐,意象静深。
问诸邻,则曰是鬻香薛翁,不知其所从来。
道洁亟款门,以弟子礼见。
旦往陈所学,叟漠然如不闻。
久之乃曰:「经所以载道,圣人作经以明道,子何博而寡要也」?
始与深语。
未几复舍去。
道洁漫浪沔鄂间,讳其学,绝不为人道,独与公倾倒无所靳。
公自是笃意于学。
道洁语公,伊洛轶书多在
时同郡萧振方制置四川,乃往为其属。
道洁期至蜀授以书,会偏裨有诬其所部将者,公请正阶级法。
议不合,谢去,遇道洁于峡。
而公既出蜀矣,调鄂州武昌
武昌号难治,连败数令。
公年尚少,郡将部使者易之,迎谓:「是邑久不可为,子敢当之乎」?
公曰:「独患在上者以县为可为,今知其不可为,则可为矣。
愿宽其衔辔,俾得自尽」。
皆诺之。
科徭兴发,率以公故独不及。
唯论和籴,始不见答,欲解印绶去,卒体其诚,得罢。
公既获乎上,民赖以宽,有所废置,皆争趣和。
乃大治,版籍、期会、简稽、出纳,悉就绳尺,密而不烦,严而不迫。
虏亮未叛盟,公白其长,视要害,前备禦,辄不省。
及兵交,稍稍即公咨计画。
虏亮悉众瞰江,诏成闵还师入援。
汪枢使澈宣谕荆襄,公告:「成得蔡,有破竹之势,盍守便宜勿遣?
乘虚下武昌,径陈、汝趋汴都,虏内顾且惊溃,释此成业,而聚兵相仗,鲜克以济」。
不能用。
昼夜驰不顿舍,后骑能属者三之一,而陈、蔡新附诸城,亦踵接复为虏矣。
江淮仕者大抵无固志,纷纷遣其孥系马庭木以须。
公独留家不遣,誓与民俱死。
县故多盗,铁冶、营田,棋布诸乡。
亡命奸人,出没其间,所治即孙吴故宫,自古江左重地也。
公念除盗上策,莫如联保甲,疆陲有事,唯素整者可不乱,乃访求河北、陕右弓箭手保甲法及淮西刘纲保伍要策,讨论甚具。
会有伍民之令,乃出其法行之。
五家为保,二保为甲,六甲为队,因地形便合为总,不以乡为限,总首、副总首领焉。
官族、士族、富族、皆附保蠲其身,俾输财共总之小用。
诸总必有射圃,民暇则习,无蚤暮之节。
尽禁蒱博,独许以击刺驰射角胜。
五日更至庭阅,其尤者劳赏之。
旗志总别为色,枪仗皆中度。
候望干掫不幸死者,予棺,复家三岁。
诸乡皆置楼,盗发,伐鼓举烽以相号召,瞬息遍百里。
总首白事,吏毋得预,追胥兴发,一以县檄为验。
环邑沟渎不渫,夏潦波道,在事者病之,役大莫敢睥睨。
及保甲成,天大雨,公出坐通衢,传呼总队,具畚锸、赋丈尺,三日而毕。
市多火,公戒诸队钩绳梯缶,各专其一,暮夜仓卒,随用而索,甚速且整,火不能灾。
县治白鹿矶、安乐口,皆置戍。
复请于宣谕司,得战舰十、甲三百,罗落之守计定。
讫虏退,人心不摇。
大军之屯州县,客主不相能,多为鬨暴。
公曲得其欢心,以事至者,必微见曲直而明假借之,皆大喜且大服,誓死以报。
内郡发输边,县当餫信阳,公部以往。
先是诸将出师,部勒无法,或侵苦之,道殣相望。
文吏董役者,则又甚焉。
民见调,辄与亲戚为死决。
公语父老曰:「子弟相从者,吾受其无咎」。
皆怃然阳应。
既发,队伍次舍悉放行军。
亲与役夫同苦乐,病者挟医护视,始轻所负,剧则皆弛之,增剧则以马若舆载之,病者未至,队长毋得即安。
号令齐一,道上担肩相差如引绳,无敢少蹉跌。
观者相语曰:「此谁将军部曲耶,乃整肃如是」?
既而知为武昌白丁,相视叹息。
斯役也,在行者千有八百。
役罢,死者一人,跌伤者一人,馀还畀其父母妻子如初约。
当是时,诸公争知之,举辟交至,公一无所就。
吏部铨得婺州司理参军,召对,首言治体有本末,愿遴三公之选,责以进人材,张纪纲。
延端直之士,与之讲问学、求治道。
又论中都官员多职寡,牧伯之任分为五六,唯大军胜战,将兵而下,废为隶役。
因道远方民瘼甚悉。
王枢使炎前在鄂,熟公治行,及是新得政,求助于公。
公语之曰:「上天资英特,群臣幸得遭时,乃忽略根本而奔走军旅之间,盍以仁义纲纪为本?
至于用兵,请俟十年之后」。
宣义郎,知平江府常熟县
退,待次具区滆上。
明年,复召审察,公固辞,徘徊踰年乃就道,至则除大理寺主簿
是岁江湖大旱,流民往往北渡江,边吏复奏淮北民多款塞者。
虞丞相允文白遣公行淮西,收以实边。
持节劳来,耄稚满车下,为之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有二庄于黄州故治东北。
以户颁屋,以丁颁田,二丁共一牛,犁、杷、锄、锹、钁、镰具,六丁加一錅刀。
每甲辘轴二,水车一,种子钱丁五千,廪其家,至食新罢。
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故黄适等。
合肥赢故黄三户,户授二室。
受田之丁,合肥八百一十有五,故黄六百一十有四。
会其钱若米之费,财二万缗、六千石。
流民已为大姓有者,仍隶其主户就抚之。
并边归正者,振业之。
合三千八百馀户。
始公以乾道七年十二月淮西,反命以明年之夏,计道里往来与察边郡、检麦田之属,专于田事者仅数月,垦筑、冶铸、斲削,皆受成于公。
赋役省而功坚,度可支数十年。
位置向背,经纬条达,民生所须,不外索而足,淮人谓耳目所未睹。
公曰:「吾非为今日利也」。
合肥之圩,边有警,因以断栅江,保巢湖
故黄,实古邾城,地直蔡冲,诸庄益辑,则西道有屏蔽。
其措意深远矣。
光守宋端友自上招集北归户一百十七,公至固始,验新民止五户,馀皆保塞数年,端友混新旧户为一,籍以幸赏;
异时有以善马涉淮者,杀而要夺之。
公亟举奏端友有挟,人谓章且不下,语闻,上感悟,属廷尉治
方穷竟,端友以忧死,习为媒者皆竦。
虞丞相始不乐公矣,故为多端縻公,以缓其归。
或迎说公:「见上,盍少自绌?
毋与当路者忤」。
公曰:「上遣我视边,固欲得利害之实」。
卒极陈之,且曰:「臣根本其敝,不计而谩为,而后外以卤莽报;
不思而出令,而后外以难行寝。
号为责实,未免徇名,则趣办皆徇名之人;
志在大功,反规小利,则迎合皆规利之辈。
诞谩者败而不诛,谀说者察而不去,左右为欺囊橐。
迩为援则远坚,大为间则小肆。
其荐退人物,曾非诵言,游扬中伤,乃自不意。
齐威之霸,不在阿、即墨之断,而在毁誉者之刑。
臣观近政,非无阿、即墨之断,奈何毁誉之人自若」?
上欣然开纳。
公复进曰:「外事无足道,咎根不除,抑臣深忧。
左右近侍,阴挤正士而阳浮称道。
陛下诚圣明,傥因貌言,万一垂听,臣恐石显、王凤、郑注之智中也」。
又曰:「好名特为臣子学问之累。
人主为社稷计,唯恐士不好名。
诚人人好名畏义,何乡不立」?
上是之。
隆兴以来,经理两淮受遣者且数十辈,发御府金缯,听施置自便阅十年,鲜有当上意者。
及公使事有绪,恨得公晚,道进官二等,除大理正,侧席迟其至,顾问䌷绎,奏请论荐,皆报可,闻者意公且用矣。
七日,出守湖州
入辞,语益恳到,上慰勉遣焉。
公既数摩切左右,而湖多权贵人田宅,与相加尤数,公平心问理如何,不为变,益害公,合力撼摇,上记其忠,独保持之。
始至,书狱多入死,讯其由,则弃市者民间或窃祠之,名「伤神」,恶少遂轻相雠杀不顾。
公亟屏绝,死狱大减,条境内淫祠,次第除撤,会去郡而辍。
土俗小民悍强,甚者数十人为朋,私为约无得输主户租,前为政者或纵臾之。
公叹曰:「郡国幸无事,而鼠辈颉颃已尔,缓急之际将何若」?
取其首恶,黥窜远方,民始知有奴主之分。
陈亨伯割诸道留州钱输大农号经制翁彦国复附以总制,嗜进者竞裒歛以应赏格,已而遂定其多数为岁额。
州用日削而供亿稍饩,校军兴前五六倍,吏骪法擿抉无遗笔,犹廪廪不能给。
至是户部提点刑狱司以历付场务,一钱已上皆分隶经总制如式。
诸郡被符,搏手无策,相顾莫敢先。
公独言于朝曰:「自经总制立额,州郡凿空以取盈,虽有奉法吏思宽弛而不得骋。
若复隶额外征,掇其强半郡调度,顾安所取?
殆复为它谬巧重取之民,民何以胜」?
户部镌谯愈急,公争之愈强,台谏亦交疏助公,遂收前令不布。
凡可以纾民力者,知无不言。
如论和籴贾贱,请更平直;
徙汰军宽州;
添差隶郡者,止今见员,后勿遣。
函封相继,多格于有司,则以病谒祠。
朝廷惜之,却其请至八九,知不可夺,改知常州
未上,以乾道七年九月戊申卒于家,年四十,官止奉议郎
娶孙氏。
子法,补太学生
公之没,其友张淳治丧,程以古礼,公配孙夫人能顺听不违,里中观法焉。
十二月壬申,葬于永嘉县吹台乡慈湖之原。
周季绝学,古先制作之原晦而不章。
董仲舒名田,诸葛亮治军,王通河汾之讲论,千有馀年,端倪盖时一见也。
国朝程颢氏、程颐氏、张载氏,相与发挥之,于是本原精粗,统纪大备。
门人高弟,既尽晚出者,或骛于空无,不足以涉事耦变,识者忧之。
公之学既有所授,博揽精思几二十年,百氏群籍、山经地志、断章阙简,研索不遗。
过故墟废垄,环步移日,以验其迹。
参绎融液,左右逢原,凡疆里、卒乘、封国、行河,久远难分明,一经公讲画,枝叶扶疏,缕贯脉连,于经无不合,于事无不可行。
涖官随广狭,默寓之于簿领期会之间,其所部吏曹,经时而不知公为儒者也。
平生所际,文武之职不同,未尝为町畦崖岸。
而去就从违之际,守义不可夺。
言兵变化若神,而在朝每以不可轻试为主。
所见疏快轩豁,潜察之,自律严饬,虽倥偬,札翰正楷,无一惰笔。
少年豪举,既知学,销落,不留省其私,泊如也。
其为人平实质确,本于简易,行于敬恕,而坚志强力,又足以充践之。
善类方共倚属公,而公则死矣。
《诗》、《易》、《春秋》《、中庸》、《大学》、《论语》,皆有训义。
他所论著若《九州图志》之属,稿方立而未究也。
岁在壬午,先君子守黄,公夹江为令,归以公所为语某,固已矍然自失。
后十载,乃识公于朝,一见莫逆如故交。
其葬也,张淳既志其圹沄,复请诗以揭之。
丧不能文,今既免丧不死矣,其可不为公一言乎!
词曰:
坠绪茫茫,独求诸野。
有涤其源,昼夜不舍。
繄道之穷,维其尚口。
不耀其章,而躬自厚。
出孚于长,于长于君。
□□施之,乃没元身。
故吴之迹,故邾之遗。
既堙既平,其尚有稽。
国子祭酒宝谟阁待制李公墓志铭1220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三、《水心文集》卷二四、《黄氏日钞》卷六八、《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李公名祥字元德,曾祖远,祖通,父赠中大夫扬,常州无锡人
隆兴元年,登进士第,主钱塘县簿
皇城司妄告密,威胁吏成其罪。
武臣子谤讪,鞫于临安
公偶摄录参,亟闭狱户,逻者求入,吏白旧例得监视,皆不许。
既而所告无实。
知府姚宪惊曰:「上命无实乎」?
公谢曰:「即坐谴,自甘」。
曰:「上何知是君」?
公曰:「尹言过矣。
至明,岂重逻轻尹哉?
小人奸罔,宜有惩艾」。
具论如公意,上骇曰:「朕几误,卿吾争臣」。
遂赐出身,为谏大夫,预政矣。
濠州录事参军
安丰守冒民田,讼屡改,监司以委公,还之民。
未几,其人易守濠,换司理庐州
守出改官奏为劝留者,公曰:「无吝民田,幸矣!
荐何敢」!
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司农寺丞枢密院编修官,兼刑部郎官大宗正丞军器少监
言:「忝迹八年,外贤材不胜众,愿更出迭入由臣始」。
出,提举东盐淮西运判,入,郎仓部检详枢密院诸房文字
两淮铁钱比不定,大商丧亿万,浮细失什伯,且乱。
公再疏乞官赐钱米销滥恶者,废定城兴国汉阳监,更铸绍熙新钱,从之,淮人以安。
国子司业宗正少卿国子祭酒
庆元元年二月丞相赵汝愚免。
公争议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丧无主,留正弃印亡,国命如发。
汝愚不畏灭族,决策立陛下,风尘不摇,天下晏然,社稷之臣也。
奈何无念功诚意,忽体貌常典!
精忠巨节,怫郁黯闇,何以示后世」!
直龙图阁湖南运副
言者怒,劾公,罢之,于是太学诸生杨宏中、周端朝六人固留公,并得罪。
悲夫!
祸所从来远矣。
世方绌道学,而柄路艰用材。
周丞相执政久,士多貌若愿,不心与也。
忮者已怨,相与击逐,喜曰:「道学散群矣」!
赵丞相特用材锐甚,清官重职,往往世所标指谓道学者,忮者尤怨。
幸其有功,生异起说,枝连叶缀,若组织然。
谤成而赵公亦逐,则又喜曰:「道学结局矣」!
经赵公识面坐语,无不迹绝影灭也。
盖道学于公,涂问巷揖,无及门之款;
赵公于公,序进次补,无踰级之迁也。
一旦正色抗辞,殄行谗说,犹蛰虫之遇震霆,莫能测焉,何哉?
冲然无去来而为心者,公心也;
漠然无重轻而为言者,公论也。
公本于公心以发公论,赵公之诬赖以明,道学之禁赖以解,殆天意,非人力也。
既归无锡,客或扣前语,掉头不对。
常时禄入,缘手散亲旧悉尽,家人忧之。
更卖田,起宅数间而已。
再主冲佑观
再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
嘉泰元年八月十八日卒,年七十四。
夫人戴氏,有淑行,能助公为施者也。
十月十四日,葬开元乡华𡃖村,山曰横山
明年,戴氏殁,合于墓。
子曰纶,先卒;
曰维,某官;
曰约,某官。
婿曰绎,某官。
孙曰悫,曰愈,曰思。
孙女四人。
其后上既于赵公备褒恤之礼,谥曰忠定,而公亦赠宝谟阁待制赐谥肃简焉
公义顺而理和,埙唱篪应,璋判圭合,得于自然。
是非邪正,豫定于心,不待择而知;
趋舍避就,行其所安,不待辨而明也。
古今叹材难有二:不能必行,难也;
不能必言,难也。
能必行者,执政大臣之选也;
能必言者,谏官御史之选也。
今人共称赵公事,是其一验尔。
其言于孝宗曰:「唐、虞称盛治者,君臣和也。
今猜防收揽,虽干官亦亲擢,陛下不和也;
政事堂多存形迹,不肯协同,辅相不和也。
大将宿卫,当清苦孤立,今党援封殖,大残也;
阉佞给使,当沈伏奔走,今名闻鼎贵,大贼也。
骑淮常作过,捍边何有?
而长此隳信誓;
武举试七书,韬略安在?
而重此,轻儒臣」。
箴痛过砭石矣。
又特奏五劄子,故淹缓晷刻以广上意。
余以是知其能必言也。
言恢复众矣,未有循其本者。
公言:「预买四十馀千,秋苗斛两大硕,秫麦尤重,经总无名,本先拨也。
皆曰不可损。
今岁损一二,来岁损一二,不可乎」?
博士,为寺丞,为编修官,为提举,朝辞始终一志,前后一念,皆复雠也。
气泰神静,本末有序,余以是知其能必行也。
然而其上不为执政大臣,其次不为谏官、御史,材非果难也。
铭曰:
天门之嶪峨兮,众外逐而侜谖,奚夫子之并登兮,独内秉而塞渊!
建惊世之华旗兮,载骇俗之高轩,遏谗慝之横溃兮,扶忠良之阸艰。
讯曰:山浮苍兮水涵清,深复深兮窈斯铭。
嘉定十三年六月日。
周镇伯墓志铭1220年6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三、《水心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曾祖宗道,祖德元,父永嘉人
君讳鼎臣字镇伯,勤志广学。
大书丛卷多数百者,亲手传写,记忆略遍。
未冠,与郑景望同登,名誉正等
既而川壅泽流,山止谷进,诸弟迭起,各取科目,争为闻家,然皆由君教也。
授漳浦主簿,文牍间,判疑雪枉,笔势若飞不可遏。
有以民为劫冒赏,狱上矣,君覆而冤之,一食顷放散数十人,传声欢呼,彻于比郡。
州使行视四县,尽荒远不到地。
龙岩瘴毒深厚,号乌脚溪者,左足未投,右胫已骍黑,君特馆其处。
村落所急,便宜不请白。
蒲延大掠流鹅湾,同巡检轻战而溃,君代尉驰往,三日中生缚其酋二,剚贼无遗。
发寄纳仓赈伤死,召奔逃归业。
差次将卒功状,无敢不平,而不自言也。
姿敏决,刚峭不可屈,前守材其为,无不听;
后守恶其直,不尽从也。
监司欲荐未及,以淳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卒,年六十一。
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葬建牙乡渚浦。
夫人王氏。
子曰吁;
端朝,省试第一,今宣教郎太学博士
君卒后,二子出入,里中指曰:「周镇伯儿也」。
外家初与田不取,弟多分财不较也。
细人或叹曰:「异日主簿有酒常饮我,今亡矣」!
或泣曰:「我性傲无礼,主簿辄避我;
他大人咄挞,不我恕也」。
故僮使曰:「去官人久,见则教我好伏事,牢拾饭碗,未尝坠此言也」。
余既庐松台下,而周氏居二百年矣。
山之先儒故老,莫如君者。
其学也,惰者可殖;
其行也,薄者可化也。
铭曰:
阔视宇宙隘,回虑几席安。
古来贤达流,何必用舍间!
活人乌脚溪,杀贼流鹅砦。
虽无旧史传,幸有新铭载。
嘉定十三年六月日。
朝议大夫处州蒋公墓志铭1197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水心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蒋氏本阳羡人梁普通初,涣为永嘉守。
涣弟湛,以西华奇山也,留居不归,武帝贤而官之,命后守即庐授焉,故乡名建牙
至公曾祖锡、祖扶、父赠中大夫惇及上五世,皆家郭南。
公讳行简字仲可,学不为举子,达于世用,器度凝审,登绍兴庚午进士第
时荆帅孙汝翼从事查籥,皆名士倾待,公遂与薛公士隆婿孙氏。
仙游县簿,辟四川制置司属官,罢。
滁州判官
虏亮且反,公请「调丹阳弩手三千守清流关,副之州兵,滁可保也」。
兵官笑不应,公遽令远斥候。
虏既大入,滁人徐渡江,僮妾不逃,器用无丧。
又督运于天长,传言「虏兵至矣」,欲弃刍茭而逝,公曰:「姑止,急燔之,毋为盗资」。
虏不敢进。
有以擅焚粮请劾公,制置使刘锜曰:「此真知兵也」。
乃已。
明州市舶务
舶船至,即日抽掣,亲自评量,随粗细立尽,老侩束手。
蕃客跪公前,昂其首,加手于额,拊地以谢。
秀安僖王叹曰:「天下安有如此好监官」!
诸司相谓,不旬月举员毕。
海盐县
太守告公曰:「县坏久,欠州用经总数巨万,得材令,庶补足乎」!
公正色拒之。
已而新钱有馀,旧欠亦补,及季年,馀钱一万一千。
倅行县知之,促公使具钞,公曰:「此夏税钱,代者事尔」。
倅曰:「使君方以善理财荐公,何必留钱为后人耶」?
公缩舌骇曰:「善理财,岂美名欤」?
倅惭而止。
还朝,裒平生著书五十篇,号《枢言》,上之。
执政爱其文,曰:「院辖选也」。
公不顾去。
通判兴国军
大旱,疫被数路。
公从一马二卒,赍㕮咀药,半夜宿村舍,空常平以救。
他日过之,所至辄数千人送迎,知军怪问其故,皆泣曰:「昔不遇此通判,吾属阖门死矣」!
峡州
归,舟无辎重,有压动石十馀,络弃之。
王丞相,同僚也;
周丞相,同年也;
争劳公良苦,曰:「郎有阙,可待也」。
公力辞,曰:「重内轻外,无甚于今。
某老矣,朝谒之礼不堪也」。
常德府诸司举异绩,对后苑清晖殿,光宗面称肯十数,画时送中书
值留丞相引去,逾月不决,不果用。
处州
公治郡,以爱惜知县为本。
狱讼赋输,使任其殿负,文檄付递铺,一人不至县庭。
武陵二年,军律严静,蛮猺震服,省地晏然。
括苍去乡近,治之尤详。
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
好溪堰旁山桩筱所聚,请于朝,禁席势冒佃者。
贵人不悦,提刑以为慢己,御史亦妄疏,自朝议大夫贬二秩罢。
公既休,扃小室,缪篆郁芬,竟日却坐,客至,请入庄语而已。
庆元二年七月二日卒,年七十一。
其明年七月八日,葬膺符乡瞿屿乾山。
孙氏封宜人,后三年卒。
男五,二早夭;
伯舆从政郎邵武县,亦已卒;
叔舆,承直郎、新岳阳节推
季舆,迪功郎婺州司户
孙男十一人,女八人。
公仕不希名誉,诚意为民。
海盐兴国大兵后,不升降物力,公始行之。
数为上言:「百姓困悴可哀。
果、阆大军钱比他郡独重。
峡州茶租均之客户,兴国马料□敷于五等,衡、袁岁取曲引,赣、吉日较赃罚,江东白收板帐,湖南倍折苗。
绢和买,已非正赋,复有军衣和买;
糯米科折,止为省务,复有覆纽价钱。
若此类,闻一知十,穷民何以堪命!
今大吏无不言州县窘迫以咻公上,以臣所见,诚有窘迫之县,曾无窘迫之州。
占吝公事,视同己物,狼心不厌矣,虽与数州,窘固在也。
臣欲择朝士晓畅民事者,先于一路考财赋所从,孰经常,孰横敛,某创支,某定例,何为而有馀,何为而不足。
使溯源陷失者稽其违,沿流费耗者订其失,抑配白著虐取诸民者,一切论奏蠲除之」。
富哉言乎!
太史公所谓可著廊庙者也。
听公之言,行公之谏,则膏泽乌有不下于民者哉!
初,河南郭忠孝子雍,遁居长阳山
公将出峡,来见于白羊,极言天人性命。
郭君曰:「『天命之谓性』,非天命则不谓性也。
率此,斯谓道也;
修此,斯谓教也」。
公又问雍得于兼山最要者,郭君曰:「所得在艮。
艮者,限也,限立而内外不越。
天之命我,限之内也,不可出;
人欲,限之外也,不可入也」。
或为著《白羊问答》行于世。
然则公之所存可知矣。
夫艮有止而无限,居不获之地,立无与之时,其止命也,岂有欲于其閒哉!
苟虞其未至于无欲也,而限以止焉,则或可矣,而非止之正也。
余闻古之用人,胜流,一也;
平进,二也;
科目,三也;
干泽,四也。
胜流者有所激发以厉其节,平进者无所附离而行其志,故世莫能好。
而科目以券内必取,干泽以凿空速化,虽左雄、山涛复生,不与易也。
呜呼!
蒋公终老不伸,又奚怪焉!
叔舆又言:「自韩侂胄用,党论起,士大夫或去或逐,公始欲谢事。
赵公汝愚死,公痛其冤,因骤感疾不起」。
噫!
是增异矣。
无汇征之利,而有朋亡之忧,何耶?
岂其好恶取舍一断以义,而不以己参之耶!
铭曰:
西华隐者,巢、许之流。
其孙以之,以铭斯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