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伯振墓志铭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三、《莲峰集》卷一○
余伯兄明甫讳尧俊一字伯振,少颖悟轶群,为文必争奇,无秋毫世俗气。
年二十有六,类省试,陕考官沈黎、守费公枢,得其《论汉屈群策》,惊异绝叹,以为非今世之作也。
手其文示同考官秘监何公伦,会亦持其策来见,谓识治乱体如制举文。
驾部外郎李公百药已定其赋诗,有「天下之选」之语,擢为第一人。
文既出,士皆传诵。
余时行东南,留在所,见何公自蜀致其文于兵部外郎朱公辂,宰相取观嘉叹。
黄甲恩解褐,拟剑南西川节度推官,从辟教授永康军,寻被诰授左文林郎教授维川郡
未几,除改四川茶马事司属官,事素号繁浩。
兄始仕,使者阙,一切裁之无留难。
自先朝来,赋取出入盈缩,一日尽究,深久于吏者之所不逮。
间论事诸台,稠人中声吐洪畅,琅然动左右,坐皆增气,利害多所从。
其风神秀拔,识度恢疏,故论者期以功名可立致,当世大事为可办。
此余闻凡大夫士言
然兄异时书来江湖,尝曰:「凡吾所以仕者,盖为养耳。
必子之归相卒业,以求吾所闻于古而根于天者」。
悲夫,以累百绝于人之才,内未极其所止,外亦不一施于用,不幸年仅三十有二以没。
于是闾里州党及天下之善士,又相与出涕太息歔欷不置矣。
兄性虚澈回转,古今理道,先民微旨,人莫可究测者,皆一见洞悟穿贯无遗滓。
自余及季氏尽力,终莫能与俱也。
盖别七年而兄没,没之二年余始归,归二年嫂刘氏亦不幸卒。
先时皇大父坟地,人率咎风水曰:「在葬书,长不宜」。
故兄之卜最谨,久乃得在眉山武德乡,冈如龙夭矫,旋盘来投大溪,止溪有潭洞号大小龙湫,相望泓碧如珠联,与山相纡徐。
绍兴二十四年十二月丙申俱葬。
史氏占籍眉之青衣故久,自余曾皇大父尚义侠,皇大父有文闻太学,至余父学务躬行,周人急如己,余母辅以无倦,而兄益遇寒士,慷慨视财如粪土。
一子,宿孙,益慧,几兄之不亡。
铭曰:
龙湫之旁,龙蟠其冈。
维伯氏之藏,后之昌。
刘混康崇宁二年正月九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二、《茅山志》卷三
刘混康:修真务本,高道有常之士;
学业为心,去执忘贪之德。
特守去病之术,普设济人之方。
尔自离阙下,将周岁纪,近览来奏,喜闻安静。
所乞立木事,已降指挥修建,本观所要疾速选定日期兴工。
如逐旋有阙,一一奏来。
春气渐和,自加调适。
奉天时,以滋妙道。
按:崇宁二年正月九日
策问第十八(将)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七、《龙云集》卷二七
问:兵之司命曰将,脱非其人,则绵地千里,连众百万,举而顿之虎狼之喙,非不幸也。
古之人要必一将之身,而数器之为备,乃始可以塞责。
故曰「一日百变,犹以为拙」,岂虚言哉!
赵括之诵读,不若去病方略,君集之嗜教,不若卫公之天姿,是岂笃于材者然耶?
淮阴多多益善,而子玉过三百乘则不能以入,是岂域于智者然耶?
唐太宗曰:「李绩、李道宗不能大胜,亦未尝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即大败」。
其小体之不齐有如此者。
贺若弼曰:「杨素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斗将非领将,史万岁骑将大将」。
其全体之不类有如此者。
背水一也,韩信井陉则胜,沛公濉水则败。
观衅而动一也,卞庄子以此刺虎则效,宋义以伺秦隙则诛。
将之难其人也如是,千里一人,虽谓之比肩可也。
前日南有盘瓠啸聚,西有劲羌陆梁,一日天子喟然思得将帅之臣,举齐斧而荡逋冗,不啻饥渴,然临敌之始,卒未有能辈前世数公之盛者。
岂斲轮之妙,定自不传耶?
抑亦教养之法未备,与夫区区武科,初无补于得人邪?
夫平居而叹颇、牧,对敌而思卫、霍,孰若吾身亲与之俱?
方今遴拔拳勇,以备虚憍,其为急策至计明甚。
然则得将之道,宜何自而可?
赐太傅右丞相贾似道辞免赐第宅家庙令有司条具以闻恩命不允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六
似道:朕以卿勋侔创造,为之卜潭潭之居;
志在显扬,为之作奕奕之庙。
况有累朝之旧比,未闻先正之力辞。
卿爵高而志愈谦,功大而心转小,惓惓拜疏,缕缕陈情,谓杭方岁俭而民饥,越则州贫而财乏,傥并兴于二役,必胥动于群言。
无广厦芘万间之心,有大臣虑四方之志。
朕念尔德未报,何官可酬!
昔宇宙翻覆,殆哉岌岌乎;
今江沱宴安,是谁之力也?
虽庙谟宏远,固无庸去病之家为;
然世德深长,讵可效王圭之复祭!
其祗涣渥,不必渎词。
李去病字仲霍序1105年6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五、《鸡肋集》卷三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二九、《四续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世治则国无所用将,身安则家无所事医。
用将与医,皆不得已,而术之所不愿出也。
然所贵乎人者,生则能为人禦菑而捍患,使人赖其德而己食其功,虽不得已,亦不可一日而无二术之类也。
贼奸不作,则太平可千载;
癙忧莫袭,则正气能百年。
故五兵之家,五药之施,如禹之行水。
水不为败,则禹功无所试,至其败而为之,亦行其所无事则已矣。
自非圣人,孰能探不形而治未病?
病则能以术去之,圣之次也。
盖昔善将如汉霍侯,其言曰:「匈奴未绝,无以家为」!
其以去病自名,或者义取诸此。
而缗城李君慕焉,则摭其名以名,余因以「仲霍」字之。
仲霍知书,且多艺,少从乡贡,顾尝好医。
以其所闻于儒者,礼乐有盈减,刚柔有损益,术斯而往,知五行六气之动,以节中而屡移,故医特胜。
然霍侯用之大,仲霍用之小,事必与时并,而名必与功偕,遇不遇势异,则前后之相望,与才之长短,未可以陵节议。
而原其初,皆欲为人禦菑而捍患,使人赖其德,而后己食其功,其志出于为物则同。
且秦医和以胗知国,抑有人焉,载所闻于儒者,自道出于为技而托之技,以伯仲于霍之流,未可曰若是班也。
然霍侯无学术,以材自喜,贪其功不已。
太至则病,内而偕美,仲霍诚能反其道,揆生之理,无偏而不起,病去则已,可以进谷米,弗已,则亦末解而本俱弊。
是谓医纪,所闻于儒之内也。
仲霍识之。
崇宁四年六月日序。
杨元老屯田潼川路转运判官 南宋 · 张扩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酱瓿遗文过五经,有孙千载振彫零。
宁闻淡墨魁春榜,会看中台应列星。
日下忽颁天语好,眼中先著蜀山青。
归涂更挟两诗客,舐笔磨铅那得停(自注:客,谓西川小漕李去病,怀安使君罗大全也。)
山居即事 其十五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碧树高岩底,柴门引径斜。
采茶寻远涧,护药插新笆。
澄水含斜汉,寒空散晚霞。
寂寥无与晤,聊欲玩烟花何颉之杨济翁张籍韩愈诸葛颖杨济翁李百药夏倪
黄州重建学记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蒙斋集》卷一四
齐安郡博士冯君去病,兴崇学校,以书请记于某,且曰:「明道、伊川二程先生,实生黄陂,邦之人士,祠之至今。
某深惟二先生以正学为天下倡,我宋儒道,繇是大明,上接洙泗统绪。
顾晚学无似,正愿与学子茂明之」。
明道先生尝与横渠先生论性矣,其言曰:「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
又曰:「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呜呼,至哉言乎!
学者不识性,或溺虚空,或胶意见,譊譊焉腾口说,而于切己之实,了无相关。
伊川先生曰:「圣人之言,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
后人所为,动多于圣人,然乃无用之赘言,离真失正,反害于道」。
某三复斯言,惕然内省
夫以己性为有内外,拘牵固滞,大本不明,而顾以言语诵说为能,正使充栋汗牛,祗以为损,实有何益?
某自惧不能免斯病也,学子亦尝深省密察乎?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神用昭昭,伦理井井,动静一,内外融,何以多言为?
「上帝临女」,果见其临乎?
见者孰见?
「神之听之」,果知其听乎?
知者孰知?
学子毋谓此道为高远,《易》存存,《诗》《书》兢兢,《礼》洞洞属属,存此而已,敬此而已。
躬行实践,自成自道。
不能存,不能敬,罪实在我,何可自恕!
果能是,卓然真知,性无内外,不堕拘牵之失,而诵诗读书,确然真如耒耜陶冶之适于实用,则于学道,其庶矣乎。
齐安淮名郡,俗淳朴有古风,当边事绎骚之日,遑恤庠序。
冯君勇不顾,谓忠孝正于多事见,兴学其可缓诸!
请记之书,歉然不有己功,历叙经始及佐费,皆前任人与长官力。
噫!
斯足以见冯君之言近道矣,其庶不负二先生之遗训矣。
是宜书。
承务郎陈公墓志铭1178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止斋先生文集》卷四七、《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始余入太学,故右文殿修撰芮公为祭酒,以士之有文行者职掌凡学之事,而永康陈君圣嘉为选首。
余繇是与圣嘉往还甚熟。
尝语余:「吾父春秋高,而吾之室亡矣。
因不复娶,以与吾父同卧起者若干年。
岂忍一日离也?
而吾犹未免于诸生」。
余闻其言而感之。
后数岁之官,道过永康,则圣嘉取上第,调处州州学教授
太上皇庆寿恩,授其亲承务郎,父子盖甚乐也。
明年秋,圣嘉忽访余行都,衰绖面墨,拊膺哭拜,曰:「某不孝!
某不孝!
不能寿先君以及于禄,尚不敢葬,而来乞铭于吾子,以究大事。
惟吾子惠存之」。
余既泣吊,即辞。
辞未就,会罢官东归,又道其州邑,往往所至以其族子承议郎左藏南库公亮之状访公之为人,颇合,且得其轶事。
盖自熙宁变古役法,不以主户敏愿之士上公给事,而浮食与政者,类皆恶少。
州县不胜其敝,里居者同患之。
然自好,非诎与齿也。
公习见前事,独坚忍不屑去,以阴平一县之赋讼,痛自洁谨,虽有督察之长欲求其一二过差,而不可得,故能究其惠爱。
呜乎!
使当秦汉察举之法行,其因是以著见,必有足观者,而其志岂但若是哉!
以余知其子十年,见其休戚之变,又得公行事如是,是宜铭。
公讳某,字某
其先自颍昌徙婺。
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
公善事亲,不以家事累兄弟。
教子不问费,虽事科举业,试不利不愠。
与人交,非辈行不辄相字。
于童稚,未尝施尔汝。
家甚贫,犹施及亲故。
晚尝杜门读佛书,间一日出,比邻欢迎之。
讫年八十,齿发不甚衰变。
娶郑氏,先卒。
男四人:志同、志节、志质、志刚。
二女,适邵去病、倪资深。
男孙三人,女四人。
淳熙五年三月某日卒,明年正月某日葬县之长安乡西山原。
公亮云:「而志同者,圣嘉也」。
铭曰:
谓为无位耶?
子姓以贵之。
谓为无传耶?
乡党以誉之。
兹为其藏,后之人易忘也,而我铭著之。
乞宽贷蔡确元祐四年五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
陛下拔擢愚臣至此,若临事苟且,则将安用?
及再与王存奏陈,更乞圣意深虑,既未蒙开允,即惶惧而退。
然臣日夜不能自安,愚忠犹有未尽,兼虑臣前日曾入文字,陛下未赐详览,须至再三烦黩。
臣前奏称曰:陛下圣政如青天白日,至德如精金美玉,曾无纤瑕小翳。
陛下保全社稷之心,天地神明之所昭鉴,皆是实事。
及言为逆子,若父母亲置之必死之地,却恐伤恩,宜委师臣以下商量,免累圣明,亦国体当然。
言尽出于至诚,皆非苟欲取信。
又重刑除恶,正如以猛药去病,须防过剂,必伤中和。
况国体久安,重刑罕用,固当详审,不宜取快。
伏望陛下将臣前后所奏,详赐观览,庶几察臣惟欲忧君报国,意不在他,尚觊万一,或有可采。
去病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跨鳌集》卷二七
某顿首去病推官奉议友。
暖律,孝履如何?
邑中数日之集,蒙直谅多闻之诲甚多。
某到家丐罢,上司未遂所请,此亦命也。
致仕文字如未欲来,专为办集,有委属无外。
不宣。
某顿首上。
请致道道正住持酒榜 南宋 · 程敦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九、《八代四六全书》卷一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一
王无功作《五斗先生传》,大誇物外之高踪;
杜子美作《八仙饮酒歌》,盛说酒中之佳趣。
盖绝尘离俗之士,多飞觞举白之人。
凭美酬以养生,藉醇醪而去病
中山之酒千日,孰不流涎;
南都之醪十旬,皆相慕义。
酒之德至矣,酒之用大矣。
投于江以破勾践之军,噀为雨以救成都之火。
其在导气养形之类,尤喜绝缨侧弁而来。
为世外之逍遥游,唱上天之步虚曲。
事属高道,理绝当人。
恭惟致道道正先生禄谢万钟,味思九酝。
斟酌饱满而于性自得,献酬交错而于礼无违。
一斗百篇,喜谪仙之狂笔;
三行百拜,笑吾教之烦文。
颓玉山而屡接高标,解金貂而常逢贵客。
涩不鄙宜城竹叶,独不嫌南国之榴花。
苏东坡昔日之私醪,常供痛饮;
阮步兵公厨之绿醑,曾发酡颜。
欲坐而文学之樽不空,求对而周觊之量难敌。
今也火云盛炽,玉露将○。
袁绍河朔之游,思陪邂逅;
说山公高阳之会,亦欲临池。
鹤驭未行,金罍已到。
家道之生涯澹泊,沈湎而不至破家;
山观之气味清虚,荒耽而无忧败度。
况坐有神仙之客,门无糅杂之宾。
丙吉之车中,贵人不怒;
毕卓之瓮下,酒家无辞。
宜同济济之人,共适陶陶之性。
后会难再,高风莫攀。
云驭他年,集众真于碧落;
霓旌异日,讲盛晏于蓬莱。
事未可知,兹不复道。
宋故处士张公墓志铭(并序 政和六年十月 宋 · 徐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五
公讳循,字达道莱州莱阳县人也。
其先出于清河,历五季,遂徙焉,谱系不传。
曾祖鲁,故不仕。
祖从谏,故赠通议大夫
父皞,故不仕。
公自少好学,吐辞清劲,有古人风。
甫冠,怙侍继亡,公执丧以礼。
善事兄,服除析居,公取其薄。
人问其故,公曰:「天伦之间,安可以厚薄间」。
公事伯父中散公孝谨,伯父尝称曰:「是子乃吾家豪杰」。
父先公尝贸易于东莱高氏,公疑其出入或负高,尝曰:「宁使人负吾翁,不可使吾翁负人也」。
每欲暗偿。
家人曰:「待言而后与」。
公曰:「彼之不言,高氏德也。
我不图报,岂吾翁志哉」。
乃以钱五万留高氏,后不复取。
元祐初,公以进士校文礼部,不预甄收。
邦人曰:「公负奇才,高越士伦,俛从时学,取青紫犹拾芥。
独耽古文,将邀荣宠矣」。
公曰:「务口耳末习,侥倖虚名,非我所志。
若能躬行所学,荣莫大焉。
轩冕傥来,复何介意」。
乃洒扫一室,购集群书,未尝一日释卷。
县长佐望风怀想,见之往往顷尽。
人苟有疑,必往论质,交游沓至,门无虚日。
公姊□东莱潘生,不能自营。
公曰:「我食肥甘,姊苦藜藿,于我安乎」!
遂挈全家以舍其第。
至于宗族故旧,咸与周济,岁费不减数百缗,繇是家无馀资。
公本清俭起家,惟稍葺田园,不蓄奇货,谓华丽之末,非所以训子孙。
绍圣三年七月二十一日辛未,公病故,享年四十有九。
公娶潘氏,生四子:长曰去伪,累以进士贡礼部。
次曰去非,次曰去病,次曰威,皆应进士□。
孙六人:长志坚,次志宁,次志修,馀皆少而未名。
政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葬公莱阳北祖茔,潘氏祔焉。
公性天高明,心地夷旷,重信义泰山,视富贵如浮云
当时名卿巨儒辄有承问,不敢以韦布礼。
余尝宰莱阳,聆其德音,遂结为忘形之交。
自潍阳相别十有八载,及守东海,意谓复见故人必矣。
其子忽遗书求余作铭,余闻之,不觉潸然流涕曰:「余之德薄,遽至此也」。
呜呼!
朋友之丧,千里往吊,古人之义也。
余有志往,无因而前。
乃作铭曰:
伟哉张公,少有令名。
天资孝友,德性刚明。
文章粹美,落笔惊人。
货资不有,均及六亲。
天啬其寿,丧余真友。
铭藏佳城,用传不朽。
朝奉大夫、知宁海州军事徐常撰,朝奉郎、新差监棣州商河县酒税吕询书。
按:民国《莱阳县志》卷三之三下,民国二十四年印本。
张夫人墓志铭宝庆二年十月 宋 · 戴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浣川集》卷一○
初,余簿定海定海宿楼船军四千,与许浦相应援。
主将吴君英开冶铸,治札革,揉角炼干,凡矛剑刀戟甲兜鍪假面大弓滴油弩之属,无不犀利精好。
手援斧墨,为战舰百馀艘,营部屋庐,寸瓦尺壁无剥圮者。
余数奉檄阅视,乃知自嘉定更化,朝政清明,庙谟渊密,虽内地一将,无不谨选而咸获其用也。
吴君间与余语,必及忠孝,且道其客黄希吕之贤,于是余始获与希吕交。
吴君既移许浦,又携希吕以俱。
齐安之役,寇方遁去,馀孽未平,吴君往戍,希吕赞以画,尽剿其党。
又偕戍胶西,积劳补进义校尉
一日希吕以书抵余,使其弟武在京学者泣且请曰:「希吕不天,母夫人竟逝矣。
古云三釜,若希吕等何痛如之」!
往返十数,余叹曰:此常何所以知,客忠孝者也。
夫人大父某,父启,姓张氏
平阳,逾笄归同邑黄处士厚之
处士孝甚,夫人德谐志偶。
姑晚而丧明,易喜怒,夫人沐浴抑搔如其意所出,药饵唯谨。
处士及其季升之两室一爨,夫人与叔姒相佐佑,恩意周悉。
不幸继亡,抚其子叔度与己子均,教为成人。
处士既没,夫人不荤肉,散其子游四方,理长缉短,俭内勤外,葬其仍世未举者五丧。
嘉定十七年十月乙卯卒,寿七十有八。
宝庆二年十月某日,祔于处士之茔,实桃源里。
三子:长希吕次武,次卫。
二女,长适进士去病,季适进士孔正大。
孙男三,女一。
余谓夫人慈养有泣鲤之遗,鞠教有鬻剃之勤,而又同居以洽爱,躬绩以毕终,若是者皆可书。
余独因述希吕而以所闻见者附焉。
铭曰:
靡美不录,维邦之谷;
靡积不昌,维家之祥。
戒百官勤修职事诏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八、《北山小集》卷二八、《新安文献志》卷一
朕惟治古之时,在位者皆有秉德率义、干城卫上之心,在职者皆有首公徇国、砥节砺行之操,故下焉如手足之卫头目,上焉如元首之有股肱。
是以有所不为,为无不成;
有所不征。
征无不服。
于虖,何修而可以臻此欤!
朕遭时艰危,枕戈尝胆者,五年于兹矣。
贪婪之虏,凭陵之势未已;
凋残之境,愁叹之声相闻。
仰惟祖宗之谟烈,远怀二圣之北狩,中夜待旦,如临渊冰,眇然深思,未知攸济。
夫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固朕之志也。
然明将励翼、作而行之于下者,非公卿将帅、士大夫之任乎?
乃若行污而寄治,静言而用违,进无去病辞第之忠,退无羔羊素丝之节,收恩媚俗者莫肯去敝,伺时夺便者常怀利心,以长虑为私忧,以媮惰为得计,有一于此,朕何赖焉。
且宋兴将二百载,方四方无虞,士大夫所以保族类而享安荣者,固我家之泽也。
今天下骚动,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诗》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夫天工是代,而神实临之,其可食其食而慢其事哉!
士大夫其恪勤无忽,则亦有无穷之闻。
可不钦哉!
温州观察使王𤫉辞免复两官恩命不允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浮溪集》卷一四
卿顷将去病之军,尝坐孟明之眚,稍镌勇爵,久挂刑书
既屡奋于徂征,当悉除于宿负。
还卿旧著,示朕至恩。
庶宽左衽之忧,用救东隅之失。
往祗承命,勿复固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观文殿学士潭州吴敏乞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浮溪集》卷一四
朕惟湖湘之会,纷扰数年,耕稼之区,榛荒千里,思得魁柄之旧,倚如长城之坚。
以卿宇量恢宏,材猷英发,蚤参帷幄之论,具有󲦤绅之瞻,乃遣使轺,特颁诏检。
庶此遐方之弊,隐然贤弼之临。
引手以摩,知生之乐。
胡遽形于逊避,殊未体于眷怀。
念方急于淮扬,徒得君重;
当俯同于去病,无以家为。
勉疾而驱,钦承朕命。
所请宜不允。
指挥到日,疾速前去之任。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凉,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