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张龙图第八书闰十月二十三日1137年闰10月23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四、《梁溪集》卷一二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某咨目再拜柔直知府龙图使座:荐辱手诲,殊荷眷情,窃审履兹凝寒,台候多福为慰。
张大闲者闻已受招安,不知果否?
得此一项了却,本路盗贼悉已平定。
萍乡永新茶陵攸县两路界首尚有残党,已遣韩海、邵宗两项军马会合湖南兵将夹攻,并遣属官一员前去措置,庶几静尽,可以报朝廷矣。
北方探报,迩来稍静,万一无事,何幸如之。
使虏骑有渡江者,得朝廷益兵数千,与岳侯相为表里,仆虽不武,亦可自当一面,何遽为退避计哉!
来书谓小谅而非大忠,未为通论。
昔安史之乱,朔部风从,唯鲁公平原一郡纠集以捍大敌,功虽不终,亦足以表暴后世,岂可谓今无其人?
若必欲在庙堂而后可为,刘琨、祖逖之徒,皆当束手矣。
见所与韩抚干书,谓宜务实,而勿务虚。
仆平生所为,皆图实效,不事虚文。
如近日勾集诸将大阅,正欲训练拊循,以待一日之用,非止为虚声而已,愿勿置疑其间也。
迩来诸事稍稍就绪,正欲省细故,惜日力,以与将士周旋,侥倖防冬亡虞,即再申前恳,幅巾柴车,以返故庐,此外无足道者。
承亲庭已到治所,想深慰雅怀。
无缘少奉绪言,但有驰仰,千万为时自厚,前迓光宠。
谨奉咨目,不宣。
鸡冠丁巳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侍学三天集
尔亦知时者,忘言得久安。
未应怜铩羽,空自揭高冠。
秋实宁同味,幽花不并看。
刘琨思起舞,侧耳听无端。
宗忠简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西圃疏泉集
六百年来气不磨,江干遗庙郁嵯峨。
迎门九派东归海,卧榻三呼北渡河。
梦里铜驼馀涕泪,望中铁骑敢经过。
刘琨祖逖应同传,未了忠心尚枕戈。
预备志序 其三 人物志序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七、《梁溪集》卷一三六
昔晋祚中绝,中原陷于夷狄,元帝渡江兴于江左,有王导以为腹心,有周顗、刁协、戴若思以为股肱,有贺循、顾荣以从人望,有周访、郗鉴、甘卓以据要地,有刘琨、祖逖以恢远略。
及其后也,辅相如谢安将帅谢玄,方镇如陶侃、温峤,皆世不乏人,故能缔搆群材,赞襄中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抗石勒之锋,败苻坚之师,折王敦之逆,平苏峻之难,保有东南,垂百馀年,人物之不可无也如是。
今宗社艰危,河北、河东之地弃而不保,或遂陷于敌仇,或割据于豪杰,则逼迩畿甸,汴不可都,其势必有巡幸之事,以权一时之宜,而济其急。
然而人物之衰,未有甚于此时也。
前日失谋败国、妨功害贤之人既不可复用,而名望在人,屈指无几。
方伯连率之职者,率皆妄庸;
处州县冗散之中者,未易识拔。
则今之人物,所以为辅相帷幄之臣,所以为侍从论思之官,所以充台谏献替之任,所以当师帅抚御之选,所以膺守养之寄,所以将监司按察之权,当何自而取之?
以祖宗涵养之久,天下衣冠之众,固不可厚诬以为无人。
然而事迫势急,兼收并用,弃瑕录善,舍短求长,欲得真贤实材相与协力而扶持之,使士夫不复事虚名而收实效,官司不复行虚文而施实绩,民庶不复听虚诏而被实惠,夷狄不复侮虚声而畏实威,则求之不可不广,择之不可不精,任之不可不专,信之不可不笃,庶几可以济危图,拨乱反正,以刷亘古所无之耻,以报不共戴天之雠,诚今日莫急之先务也。
姑取平日之所知,及得于众论者人物姓名著之于篇,以备缓急。
作《人物志》。
迂论三 其四 论元帝肃宗中1127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晋自惠帝以来,主昏于上,政乱于下,藩王拥权,日相诛讨。
王衍之流,以清谈废事,虚旷无心,名重海内,风俗大坏,荡无纲纪。
于是刘元海、聪曜、石勒之徒,锋起飙举,陷河洛,覆关辅,而二帝沈于虏廷。
开元末明皇倦于机务,酣适燕安,内蛊嬖艳,外委奸孽,而林甫、国忠相继秉政,挻乱产祸,妒贤嫉能,固宠保身,不复为国家虑。
于是禄山思明踵为叛乱,陷河朔,覆两都,而乘舆蒙尘于蜀。
此二者皆夷狄,包藏祸心,乘间窃发,以为中国难。
犹之一身,暴得剧疾,而不可支,则必怙康强,蔑调护,耽嗜欲,致耗乏,故邪气得以乘虚深入,而以疾作之日为受病之始,岂理也哉!
然五胡乱华,神州天府,鞠为犬羊之区,虽忠臣志士,发愤经略,卒不能复,则以元帝兴于江左故也。
安史乱唐,盗据神器,贼势鸱张,而不数年间王师剋复,凶徒逆俦,扫殄几尽,则以肃宗治兵于灵武故也。
夫东南卑远,其兵剽轻,而元帝琅琊闻晋难渡江,王导诸人相与定君臣之分,持弱扶颠,百度草创,纠合诸镇,协智毕力以抗勍敌,仅能保守一隅,虽有刘琨、祖逖驱驰中原,志卒不遂。
其后温、裕因时电发,复洛阳,取关中,竟亦不能守也。
朔方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而肃宗起于灵武,有郭子仪、李光弼为之将帅张巡、许远守睢阳,以扼江淮之冲,其馀方镇之兵,起而讨贼者不可胜数,遂能剪鲸鲵,复故都,以定天下。
则虽天时人事不同,亦其所处之势使然。
东晋以区区疏属起江表,披荆棘,立朝廷,有王导以为腹心,有顾荣、贺循、纪瞻以从人望,有郗鉴、陶侃、温峤之属以处方镇,保绥东南,捍禦西北,其后苻坚以百万之师入寇,而谢安区处将帅,以偏师破之。
晋之享国百有馀年,自今观之,亦未易可轻也。
为商生赠吴太保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
鉴湖八月秋水融,金塘十里青芙蓉。
越中遗老尽耆俊,其中尤健推吴公。
吴公少小射猛虎,羽猎曾经负彊弩。
夺得翘关第一人,望重燕城数千户。
金书铁券累代传,中朝司马前名贤。
绍衣两世公再振,钩陈羽卫相盘旋。
东宫出傅长宴见,至尊复召南薰殿。
晚食尝餐䃾帐糜,朝阳亲赐雕轮扇。
予之内舅公难兄,同官先作金吾公。
公之难弟悬豹尾,侍御南台掌文史。
鸣珂旧里三棨列,相见还留半床笏。
悠然故国山泽肥,共返金塘看新月。
沉沉甲第绕鉴湖,花间画戟垂朱弧。
酒酣耳热尚拊髀,青天白眼谁吾徒。
生平负气喜壮节,每叹袁丝少奇烈。
信陵何处访夷门,越石终教解缧绁。
公家事业留史编,公家世绪长联绵。
独难志节永皦皦,秋霄健翮争攀骞。
君不见芙蓉八月鼓兰棹,七十吴公似年少。
谢差知潮州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六、《东涧集》卷一一
代庖郎省,惭愒日以罔功;
假守侯藩,忽自天而有命。
始终侥倖,进退光荣。
伏念某植性枣昏,受材樗散。
绩文种学,第知兀兀以穷年;
端行俟时,宁敢栖栖而为佞。
初蔑一人之荐引,特蒙大造之知怜,两寘周行,九叨清选。
自再兼于铨部,凡五阅于岁华,屈指同寅,接踵补外。
独未亲于民事,恐莫报于恩私。
可以去乎,遂荐伸于丹悃;
与其退也,俾出驾于朱轓。
距梓里以非遥,况瓜期之促近,喜有上冢过家之便,益增分符剖竹之辉。
自谋何以过之,始愿固不及此。
兹盖恭遇丞相精忠贯日,盛德格天。
惟几惟深,藏妙用于莫可名言之域;
能定能应,成大功于不动声色之间。
边陲虽底于敉宁,外郡尤资于惠养。
太守乃吏民之本,要在得人;
庶遐陬如畿甸之中,悉皆蒙福。
岂期拣择,猥及疏庸。
某敢不节用爱人,奉法循理,首戒贪泉之酌,期观越石之清。
渤海而选用贤良,惭非龚遂
潮阳而询问疾苦,当效韩公。
何使君寿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六
天生申甫必有为,世人咸望嵩高山。
况兼贤哲多瑞应,苍龙紫宿居人间。
庐江夫子越州,治郡能使一郡安。
鸟栖兽宿偃平野,鱼符虎竹通严关。
九日开宴别父老,黄童白叟号且攀。
砻石镌文卧道左,负筥担囊留辙镮。
惟予投璧遭按剑,夫子为我抽泥蟠。
晏婴不责越石傲,逢人荐引齿颊繁。
去年长至值初度,饥驱吴会曾修翰。
今来摄提又看指,登堂献酒琥珀殷。
生人有心能感激,镂膺刻胃岂冥顽。
若言仁者寿何算,请看春日方漫漫。
俞文起七十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七
结发与君游,乃在桃源村
青阳感初节,意气如朝暾。
说剑事薛烛,吹笛随刘琨
一朝会百六,幡然归丘园。
君同抱璞隐,日抄金匮言。
而我亦何为,卖饼投齐门。
壮年俱已逝,绿发生华根。
老鸦松顶落,乳燕枝头翻。
今年乘离月,值君考齿尊。
田豫让官日,充国征羌年。
谚云七十稀,君如日就暄。
况当丹灶热,服食能飞鶱。
我持一樽酒,汎之兰荪
愿君保令仪,千载同归元。
金缕曲 其五 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押词韵第四部
忘却来时路。
恨苍苍、寒冰弃我,江南闲处。
世事早知今如此,何不老农老圃。
更种个、梅花深住。
冻雨前朝浯溪石,对苍苔、堕泪怜臣甫。
山似我,两眉聚。

岁云暮矣如何度。
但多情、寂寥相念,二三君子。
越石莫年扶风赋,犹解闻鸡起舞
恨不减、二三十岁。
一曲相思碧云合,醉凭君、为我歌如缕。
君念我,似同祖。
丁元父 其一 明 · 胡应麟
五言排律 押尤韵
艳识千秋帅,惊看万里侯
风声雄海岱,意气重山丘。
报国筹先运,开疆笔暂投。
援桴推后劲,仗钺睹先忧。
雨雪霏行旆,冰霜绽赐裘。
列营屯虎豹,增灶宿貔貅。
谕檄流关外,飞书遍陇头。
渔阳尘骤息,辽水淖全收。
月满刘琨塞,天清庾亮
胡床无限兴,能似昔时不。
秋宿湘江遇雨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辛稼轩词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四、《须溪集》卷三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
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
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尽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误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然陈同父效之,则与左太冲入群媪相似,亦无面而返。
嗟乎!
稼轩坡公少子,岂不痛快灵杰可爱哉!
而愁髻龋齿,作折腰步者阉然笑之。
《敕勒》之歌拙矣,「风吹草低」之句与「大风起」语高下相应,知音者少。
稼轩胸中今古止用资为词,非不能诗,不事此耳。
斯人北来,喑呜鸷悍,欲何为者?
而谗摈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
此意何可复道,而或者以流连光景,志业不终恨之,岂可向痴人说梦哉!
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
世儒不知哀乐善刺人,及其自为,乃与陈后山等,嗟哉!
伟然二大夫无异。
吾怀此久矣,因宜春张清则取稼轩词刻之,复用吾请。
清则少游杭浙,有奇志逸气,必能彷佛为此词者。
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 隋 · 王胄
 押寒韵
游人卖药罢,徐步反江干。
行吟(文苑云。一作凝眸。)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晨华照城阙,参差复郁盘。
千门含日丽,万雉映霞丹。
云开承露掌,吹动相风竿。
游童轻薄少,鲜服鵔鸃冠
花开傅粉晏,尘起副车韩。
屡投双飞剑,曾操两色丸。
(文苑作。)玉要游女,弹珠落矫翰。
信美非吾乐,何事久盘桓。
欲动(文苑作勒。注云。一作动。)南登(文苑作征。注云。一作登。)咏,还谣北上难。
眷言思旧(文苑作故。)友,徂(文苑作德。注云。疑。)远路漫漫。
燕陲望楚服,天际与云端。
棹发吴涛上,荆歌易水
十年阻风月,万里别金兰
心期竟何许,怀抱日摧残。
容华冉冉谢,衣带朝朝宽。
盛宪宁延寿刘琨自少欢。
宿昔均取舍,同波岂异澜。
赠言不尽意,掷笔起长叹(○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八。《诗纪》百二十五。)
将渡江之全椒作书寄母 清 · 金和
 押支韵 出处:椒雨集下
入秋一月,别母今几时。
母之命儿行,谓献军门奇。
百谋不一合,前事母尽知。
近来寄人食,十日常五饥。
身上衣绔单,凉风作声吹。
前者疟又发,热甚体颇羸。
床头无一钱,村中亦少医。
全椒舅若姊,书已三回驰。
召儿居全椒,今日儿难辞。
当儿出城来,万虑不到斯。
一城尚隔绝,渡江况远离。
束发受书初,侍母灯下帷。
母言教儿劳,翻祝科名迟。
常常依膝前,负米底不怡。
读经至盲左包胥退吴师。
小子沈后臧,入吴与母随。
一旦自归楚,弃母甘如遗。
叶公不正视,兄弟生鄙夷。
论史至典午刘琨急义旗。
奉表命太真,母裾绝临歧。
既去并州乡,身遂东南羁。
功虽敌士行,天性识者疑。
母辄呼儿前,毋效若所为。
所为非人情,不念生平慈。
儿亦跪白母,但效莱䌽嬉。
似此忘亲恩,岂不根本亏。
何图夙所贬,一一儿蹈之。
母犹寄贼中,儿竟游天涯。
母今病若何,贼是无行期。
何年面重见,何月手复持。
何日声相闻,何时泪对垂。
儿纵得长生,白发卧者谁。
作书忍辞母,强颜述愁眉。
虽多慰藉语,大要同面欺。
遥想母见书,绝无责儿词。
责儿儿已远,惟有长相思。
相思愿儿健,仍似从前痴。
痴极思更苦,定复悲不支。
悲时孰劝母,当未生此儿。
果未生此儿,尚无此日悲。
其一 宋 · 李清照
 押元韵
南渡衣冠欠(《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作少)王导,北来消息少(《苕溪渔隐丛话》作欠)刘琨(诋士大夫)
登楼望月二首 其一 隋末唐初 · 刘斌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
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
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
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
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
出门行 明 · 皇甫涍
 押真韵 出处:皇甫少玄外集卷三
出门即有碍,举目横荆榛。
拘囚不足悔,知已终自伸。
所以越石叹,齐卿羞上宾。
海鸟安瀛云,边马恋朔尘。
圆方惑改错,浮沉终异身。
男儿未可失颜色,分圭緤组生逢辰。
会当肆志拂衣去,寄语曾原非世人。
题舍弟舒啸亭 宋 · 张守
 押质韵
不羡高门联甲乙,欲傍林泉老蓬荜。
田间筑室路三杈,亭子荫茅檐四出。
春霖牖上蜗牛,夏夜藜床吟蟋蟀。
茅亭虽小容舒啸,丘壑胸中故超轶。
晨窗晚径足披风,细柳修篁长障日。
闭关已作柴桑趣,况有腴田供种秫。
客来共醉瓮头春,长啸一声百忧失。
遥想妖氛缠象魏,忍见风尘侵警跸。
勿忧苏门真避世,要似武侯时抱膝。
我纡郡绂病且衰,欲报君恩老无术。
簪裳未觉柴栅殊,鼓吹殆与池蛙一。
簿领几回迷老眼,况复伸眉纵狂率。
已惭成瑨功曹谚,空忆刘琨(原作寇,据武英殿本改。)骑逸。
遐想东皋落成处,欲往从之足双桎。
梦君琢句俯清流,春草池塘到诗律。
便应投绂赋归来,肯待子平婚嫁毕。
谒金门 清 · 洪亮吉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冰天雪窖词
谁决策。除是刘琨祖逖
一事差堪嬴越石。承平非狎客

叉手巡行今夕。放眼追思畴昔。
好友缘儒都入墨。寥寥心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