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追谢赵壹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侧闻仁者悯其区区,冀承清诲,以释遥悚
今旦外白有一尉两计吏,不道屈尊门下,更启乃知已去。
如印绶可投,夜岂待旦。
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宁当慢傲,加于所天。
事在悖惑,不足具责,傥可原察追修前好,则何福如之。
谨遣主簿奉书,下笔气结,汗流竟趾(《后汉·赵壹传》)
秦客诗 东汉 · 赵壹
 押先韵
作疾邪赋托为此诗。○诗品曰: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疾。悲夫。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初学记》作前。又钱、前二韵颠倒。○《后汉书》赵壹传。《诗纪》三。又《初学记》二十七引前、钱二韵。《类聚》七十引钱一韵作客秦诗。又《白帖》二、四、草堂诗笺二十九吾宗诗注并引钱一韵。)
鲁生歌 东汉 · 赵壹
 押虞韵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后汉书》赵壹传。《诗纪》三。又《御览》三百八十七、七百六十七、九百八十三并引珠、刍二韵。)
刺世疾邪赋 东汉 · 赵壹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春秋时祸败之始,载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谄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𡟥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
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崄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燃。
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
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
宁饥寒于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北是命矣夫(《后汉·赵壹传》,《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八,《御览》六百九十三,七百六十七,七百七十一)
穷鸟赋(并贻友人书谢恩) 东汉 · 赵壹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昔原大夫赎桑下绝气,传称其仁;
秦越人还虢太子结脉,世著有神。
设曩之二人不遭仁遇神,则结绝之气竭矣。
然而糒脯出乎车軨,针石运乎手爪
今所赖者,非直车軨之糒脯,手爪针石也。
乃收之于斗极,还之于司命,使乾皮复含血,枯骨复被肉,允所谓遭仁遇神,真所宜傅而著之。
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其辞曰:
有一穷鸟,戢翼原野。
罩网加上,机阱在下,前见苍隼,后见驱者,缴弹张右,羿子左,飞丸激矢,交集于我。
思飞不得,欲鸣不可,举头畏触,摇足恐堕。
内独怖急,乍冰乍火。
幸赖大贤,我矜我怜,昔济我南,今振我西。
鸟也虽顽,犹识密恩,内以书心,外用告天,天乎祚贤,归贤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孙孙(《后汉·赵壹传》,又见《艺文类聚》九十,《御览》三百五十,又四百八十六。)
皇甫规 东汉 · 赵壹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
旋辕兼道,渴于言侍,沐浴晨兴,昧旦守门,实望兄,昭其悬迟。
以贵下贱,握发垂接,高可敷玩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岂悟君子?
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
盖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是以夙退自引,畏使君劳。
昔人或历说而不遇,或思士而无从,皆归之于天,不尤于物。
自谴而已,岂敢有猜?
仁君忽一匹夫,于德何损?
而远辱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
之区区,曷云量己,其嗟可去,谢也可食,诚则顽薄,实识其趣。
但关节动,膝灸坏溃,请俟它日,乃奉其情。
辄诵来贶,永以自尉(《后汉·赵壹传》。)
朱使君 其一 东汉 · 张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正气可以消邪,人无其亹,妖不自作(《赵壹非草书》)
诗品下 其二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诗,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
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
文胜托咏灵芝怀寄不浅。
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
苦言切句,良亦勤矣。
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
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梁 · 周兴嗣
 押质韵
明灯照暗室,边韶赵壹
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
风动云人箕,雨至月离毕。
王丹赠不拜,是我相知日(文苑云。后汉王丹陈遗以不拜。○文苑英华二百四十。)
咸阳王禧北海王详进位诏景明二年正月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八
朕以寡昧,夙罹闵凶,忧茕在疚,罔知攸济。
实赖先帝圣德,遗泽所覃,宰辅忠贤,劬劳王室,用能抚和上下,肃清内外。
乃式遵复子,归政告逊,辞理恳至,邈然难夺。
便当励兹空乏,亲览机务。
王尊惟元叔,道理渊凝,可进位太保,领太尉
司空北海王季父英明,声略茂举,可大将军录尚书(《魏书·咸阳王禧传》)
狱中赠人诗 南梁 · 王伟
 押鱼韵
南史曰:被执送江陵。于狱中为诗赠元帝下要人曰: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
何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南史本传。《诗纪》九十二。)
天保五年秀才对策 北齐 · 樊逊
 出处:全北齐文卷七
五年正月,制诏问升中纪号,孝谦对曰:「臣闻巡岳之礼,勒在《虞书》,省方之义,著于《易象》。
往帝前王,匪唯一姓,封金刊玉,亿有馀人。
仲尼之观梁甫,不能尽识;
夷吾之对齐桓,所存未几。
然盛德之事,必待太平,苟非其人,更贻灵谴。
秦皇无道,致风雨之灾;
汉武奢淫,有奉车之害。
文叔受命,炎精更辉,四海安流,天下辑睦,剑赐骑士,马驾鼓车,乃用张纯之文,始从伯阳之说。
至于魏、晋,虽各有君,量德而处,莫能拟议。
蒋济上言于前,徒秽纸墨;
袁准发论于后,终未施行。
世历三朝,年将十祀,启圣之期,兹为昌会。
然自水德不竞,函谷封途,天马息歌,苞茅绝贡。
太祖宝鸡之瑞,握凤皇之书,体一德以匡朝,屈三分而事主,荡此妖寇,易如沃雪。
但昌既受命,发乃行诛,虽太白出高,中国宜战,置之度外,望其迁善。
伏惟陛下以神武之姿,天然之略,马多冀北,将异山西,凉风至,白露下,北上太行,东临碣石,方欲吞巴蜀而埽崤函,苑长洲而池江汉。
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按此六军,未申九伐。
夫周发牙璋,汉驰竹使,义在济民,非闻好战。
至如投鼠忌器之说,盖是常谈,文德怀远之言,岂识权道
三台令子,六郡良家,蓄锐须时,裹粮待诏
未若龙驾虎服,先收陇右之民,电转雷惊,因取荆南之地。
昔秦举长平,金精食昴,楚攻钜鹿,枉矢霄流,况我威灵,能无协赞。
但使彼之百姓一睹六军,似见周王,若逢司隶
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为武,标金南海,勒石东山,纪天地之奇功,被风声于千载。
若令马儿不死,子阳尚在,便欲案明堂之图,草射牛之礼,比德论功,多惭往列,升中告禅,臣用有疑」。
又问求才审官孝谦对曰:「臣闻雕兽画龙,徒有风云之势;
金舟玉马,终无水陆之功。
三驾礼贤,将收实用,一毛不拔,复何足取。
是以尧作虞宾,遂全箕山之操;
周移商鼎,不纳孤竹之言。
处士盗名,虽云久矣;
朝臣穷位,盖亦实多。
汉拜丞相,便有钟鼓之妖;
魏用三公,乃致孙权之笑、故山林之与朝廷,得容非毁;
肥遁之与宾王,翻有优劣。
至于时非蹈海,而曰羞作秦民;
事异出关,而言耻从卫乱。
虽复星干帝座,不易高尚之心;
月犯少微,终存耿介之志。
自我太岳之后,克广洪业,禹至神宗,舜格文祖。
陛下受天明命,光华日月,爰自纳麓,乃格文祖,仪天地以设官,象星辰以布职。
汉家神凤,惭用纪年;
魏氏青龙,羞将改号。
上膺列宿,咸是异人;
下法山岗川,莫非奇士。
所以画堂甲观,修德日新,庙鼎钟歌,王星岁委。
循名责实,选众举能,朝无铜臭之功,世绝《钱神》之论。
昔百里相秦,名存《雀箓》;
萧、张辅沛,姓在《河书》。
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未必稽首天师,方闻牧马之术;
膝行山上,始得治身之道。
但使帝德休明,自强不息,甲夜观书,支日通奏。
周昌之论,欣然开纳;
刘毅桓、灵之比,终自含弘。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管库靡遗,渔盐毕录。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
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岁精仕风伯朝周,真人去而复归,台星坼而还敛。
《诗》称多士,《易》载群龙,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释道两教,孝谦对曰:「臣闻天道性命,圣人所不言,盖以理绝涉求,难为称诣。
伯阳道德之论,庄周逍遥之旨,遗言取意,犹有可寻。
至若玉简金书,神经秘录,三尺九转之奇,绛雪玄霜之异,淮南成道,犬吠云中,子乔得仙,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说,海枣之谈,求之如系风,学之如捕影。
而燕君、齐后、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徐福去而不归,栾大往而无获。
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祭鬼求神,庶或不死。
江璧既返,还入骊山之暮;
龙媒已至,终下茂陵之坟。
方知刘向之信洪宝,没有余责;
王充之非黄帝,比为不相。
又末叶已来,大存佛教,写经西土,画像南宫。
昆池地黑,以为烧劫之灰。
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法王自在,变化无穷,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
盖理本虚无,示诸方便。
而妖妄之辈,苟求出家,药王燔躯,波仑洒血,假未能然,犹当克命。
宁有改形易貌,有异生人,恣意放情,还同俗物。
龙宫余论,鹿野前言,此而得容,道风前坠。
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屈己济民,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湘中石燕,沐时雨而群飞;
台上铜乌,愬和风而杓转。
以周都洛邑
治在镐京,汉宅咸阳,魂归丰、沛,汾、晋之地,王迹维始,眷言蓐幸,且劳经略
犹复降情文苑,斟酌百家,想执玉于瑶池,念求珠于赤水
窃以王母环,由感周德,上天锡佩,实报禹功。
二班勒史,两马制书,未见三世之辞,无闻一乘之旨。
帝乐王礼,尚有时而沿革;
左道怪民,亦何疑于沙汰」。
又问刑罚宽猛,孝谦对曰:「臣闻惟王建国,刑以助礼,犹寒暑之赞阴阳,山川之通天地,爰自末叶,法令稍滋,秦篆无以穷书,楚竹不能尽载。
有司因此,开以二门,高下在心,寒热随意。
《周官》三典,弃之若吹毛;
汉津九章,违之如覆手。
遂使长平狱气,得酒而后消;
东海孝妇,因灾而方雪。
诏书挂壁,有善而莫遵;
奸吏到门,无求而不可。
皆由上失其道,民不见德。
而议者守迷,不寻其本。
钟繇王朗,追怨张仓;
祖讷、梅陶,共尤文帝
便谓化尸起偃,在复肉刑;
致治兴邦,无关周礼。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黄旗紫盖,已绝东南;
白马素车,将降轵道
若复峻典深文,臣实未悟。
何则?
人肖天地,俱禀阴阳,安则愿存,扰则图死。
故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未有专任商、韩而能长久。
昔秦归士会,晋盗来奔;
舜举皋陶,不仁自远。
但令释之、定国迭作理官龚遂文翁继为群守,科间律令,一此宪章,欣闻汲黯之言,泣断昭平之罪。
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乳兽含牙,仓鹰垂翅,楚王钱府,不复须封,汉狱冤办囚,自然蒙理。
后服之徒,既承风而慕化
有截之内,皆蹈德而咏仁。
号以成、康,何难之有」?
又问祸福报应,孝谦对曰:「臣闻五方易辨,尚待指南;
百世可知,犹须吹律。
况复天道秘远,神迹难源,不有通灵,孰能尽司。
乘楂至于河汉,唯睹牵牛
假寐游于上玄,止逢翟火。
造化之理,既寂寞而无传;
报应之事,固难得而妄说。
但秦穆有道,句芒锡年;
虢公凉德,蓐收降祸。
高明在上,定自有知,不可谓神冥昧难信。
若夫仲尼厄于陈、蔡,孟轲困于齐、梁,自是不遇其时,宁关报应之理。
子胥无首,马迁腐下,受诛取辱,何可尤人。
至如协律见亲,擢船得幸,从此而言,更不足怪。
周王漂杵,致天之罚;
白起诛降,行己之意。
是以七百之祚,仍加姬氏;
杜邮之戮,还属武安
昔汉问上计,不过日蚀;
晋策秀才,止于寒火。
前贤往士,咸用为难。
推古比今,臣见其易。
然草莱百姓,过恩私,三折寒胶,再游金马,王言昭贲,思若有神,占对失图,伏深悚惧(《北齐书·樊逊传》)
殷廷尉岁暮诗 北周 · 王褒
 押鱼韵
岁晚悲穷律,他乡念索居。
寂寞灰心尽,摧残生意馀。
产空交道绝,财殚密亲疏。
空悲赵壹赋,还虞卿(○《类聚》三。《御览》二十七作岁暮诗。《诗纪》百十三。)
自叙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
历升清显,备位朝列,不邀世利,不涉权幸。
尝抚躬仰天太息曰:「庄青翟位至丞相,无迹可纪;
赵元叔上计吏,光乎列传」。
官陈以来,未尝逢迎一物,干预一事。
悠悠风尘,流俗之士,颇致怨憎,荣枯宠辱,不以介意。
太建之世,权移群小,谄嫉作威,屡被摧黜,奈何命也。
后主昔在东朝,留意文艺,夙荷昭晋,恩纪契阔。
嗣位之日,时寄谬隆,仪形天府,厘正庶绩,八法八典,无所不统。
晋武帝荀公曾曰:「周之冢宰,今之尚书令也」。
况复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晋太尉陆玩云:「以我为三公,知天下无人矣」。
轩冕倘来之一物,岂是预要乎?
弱岁归心释教,年二十馀,入钟山就灵曜寺则法师受菩萨戒。
暮齿官陈,与摄山布上人游款,深悟苦空,更复练戒,运善于心,行慈于物,颇知自励,而不能蔬菲,尚染尘劳,以此负愧平生耳(《陈书·江总传》,尝自叙,其略云云,时人谓之实录。)
劳生论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出处:全隋文卷十六
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
诫哉斯言也!
余年五十,羸老云至,追惟畴昔,勤矣厥生。
乃著兹论,因言时云尔。
罢郡屏居,有客造余者,少选之顷,盱衡而言曰:「生者天地之大德,人者有生之最灵,所以作配两仪,称贵群品,妍蚩愚智之辩,天悬壤隔,行己立身之异,入海登山。
今吾子生于右地,九叶卿族,天授俊才,万夫所仰,学综流略,慕孔门之游、夏,辞穷丽则,拟汉日之卿、云。
行藏有节,进退以礼,不谄不骄,无愠无怿,偃仰贵贱之间,从容语默之际,何其裕也!
下走所欣羡焉」。
余莞尔而笑曰:「未之思乎?
何所言之过也!
子其清耳,请为左右陈之。
夫人之生也,皆未若无生。
在余之生,劳亦勤止,纨绮之年,服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
巾冠之后,濯缨受署,缰锁仁义,笼绊朝市。
失翘陆之本性,丧江湖之远情,沦此风波,溺于倒踬,忧劳总至,事非一绪。
何则?
地胄高华,既致嫌于管库,才识美茂,亦受嫉于愚庸。
笃学强记,聋瞽于焉侧目,清言河泻,木讷所以疚心。
岂徒蛊惜春浆,鸱吝腐鼠,相江都而永叹,长沙而不归,固亦鲁值臧仓,楚逢靳尚赵壹为之哀歌,张升于是恸哭。
齐之季,不遇休明,申脰就鞅,屏迹无地。
段圭张让,金贝是视,贾谧郭淮,腥臊可餍。
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
周氏末叶,仍值僻王,敛笏升阶,汗流浃背,客之踵跻焦原,匹兹非险,齐人之手执马尾,方此永危。
若乃羊肠、句注之道,据鞍振策,武落、鸡田之外,栉风沐雨,三旬九食,不敢称弊,此之为役,盖其小小者耳。
今泰运启开,四门以穆,冕旒司契于上,佐命于下,岐伯善卷,耻徇幽忧,卞随务光,悔从木石。
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情礼宜退,不获晏安。
一叶从风,无损邓林之攒植,双凫退飞,不亏渤澥之游泳。
耕田凿井,晚息晨兴,候南山之朝云,揽北堂之明月。
汜胜九谷之书,观其节制,崔寔四时之令,奉以周旋。
蓑笠,白屋黄冠之伍,夕谈谷稼,沾体涂足之伦。
浊酒盈樽,高歌满席,恍兮惚兮,天地一指。
此野人之乐也,子或以是羡余乎」?
客曰:「吾子之事,既闻之矣。
他人有心,又请论其梗概」。
余答曰:「云飞泥沉,卑高异等,圆行方止,动息殊致。
是以摩霄运海,轻罻罗于薮泽,五衢四照,忽斤斧于山林。
余晚值昌辰,遂其弱尚,观人事之陨获,睹时路之邅危。
玄冬修夜,静言长想,可以累叹悼心,流涕酸鼻。
人之百年,脆促已甚,奔驹流电,不可为辞。
顾慕周章,数纪之内,穷通荣辱,事无足道。
而有识者鲜,无识者多,褊隘凡近,轻险躁薄。
居家则人面兽心,不孝不义,出门则谄谀谗佞,无愧无耻。
退身知足,忘伯阳之炯戒,陈力就列,弃周任之格言。
悠悠远古,斯患已积,迄于近代,此蠹尤深。
范卿撝让之风,搢绅不嗣,《夏书》昏垫之罪,执政所安。
朝露未晞,小车盈董、石之巷,夕阳且落,皂盖填阎、窦之里。
皆如脂如韦,俯偻匍匐,啖恶求媚,舐痔自亲。
美言谄笑,助其愉乐,诈泣佞哀,恤其丧纪。
近通旨酒,远贡文蛇,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迹。
邓通失路,一簪之贿无馀,梁冀就诛,五侯之贵将起。
向之求官买职,晚谒晨趋,刺促望尘之旧游,伊优上堂之夜客,始则亡魂褫魄,若牛兄之遇兽,心战色沮,似叶公之见龙。
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结侣弃廉公之第,携手哭圣卿之门。
华毂生尘,如激矢,雀罗暂设,去等绝弦。
饴密非甘,山川未阻,千变万化,鬼出神入。
为此者皆衣冠士族,或有艺能,不耻不仁,不畏不义,靡愧友朋,莫惭妻子。
外呈厚貌,内蕴百心,繇是则纡青佩紫,牧州典郡,冠帻劫人,厚自封殖。
妍歌妙舞,列鼎撞钟,耳倦丝桐,口饫珍旨
虽素论以为非,而时宰不之责,末俗蚩蚩,如此之敝。
则违时薄宦,屏息穷居,甚耻驱驰,深畏乾没。
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
偶影联官,将数十载,驽拙致笑,轻生所以告劳也。
真人御宇,斫雕为朴,人知荣辱,时反邕熙。
风力上宰,内敷文教,方、邵重臣,外扬武节。
被之大道,洽以淳风,举必以才,爵无滥授。
禀斯首鼠,不预衣簪,阿党比周,埽地俱尽,轻薄之俦,灭影窜迹,砾石变成瑜瑾,莨莠化为芝兰。
曩之扇俗搅时,骇耳秽目,今悉不闻不见,莫予敢侮。
《易》曰:「圣人作而万物睹」。
斯之谓乎(《隋书·卢思道传》,《文苑英华》七百五十八)
李密洛州 隋末唐初 · 祖君彦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自元气肇辟
厥初生人。
树之帝王
以为司牧。
是以羲农轩顼之后。
之君。
靡不祗畏上元
爱育黔首。
乾乾终日。
翼翼小心。
驭朽索而同危。
履春冰而是惧。
故一物失所。
若纳隍而愧之。
一夫有罪。
遂下车而泣之。
谦德轸于责躬。
忧劳切于罪已。
普天之下。
率土之滨。
蟠木距于流沙。
瀚海穷于丹穴。
莫不鼓腹击壤。
凿井耕田。
致之升平。
驱之仁寿。
是以爱之如父母。
敬之若神明。
用能享国多年
祚延长世。
未有暴虐临人。
克终天位者也。
隋氏往因周末。
预奉缀衣
狐媚而图圣宝。
胠箧以取神器。
及缵承负扆。
狼虎其心。
始曀明两之晖。
终干少阳之位。
先皇大渐。
侍疾禁中。
遂为枭獍。
便行鸩毒。
祸深于仆。
衅酷于商臣。
天地难容。
人神嗟愤。
加以州吁安忍。
阏伯日寻。
剑阁所以怀凶。
晋阳所以兴乱。
甸人为磬。
淫刑斯逞。
夫九族既睦。
唐帝阐其钦明。
百世本枝。
王表其光大。
况复隳坏盘石
剿绝维城。
唇亡齿寒
宁止虞虢。
欲其长久。
其可得乎。
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
在于聚麀。
人伦之体。
别于内外。
兰陵公主
逼幸告终。
谁谓𢻔首之贤。
翻见齐襄之耻。
逮于先皇嫔御。
并进银镮。
诸王子女。
咸贮金屋。
牝鸡鸣于诘旦
雄雉恣其偫飞。
衵服戏陈侯之朝。
穹庐同冒顿之寝。
爵赏之出。
女谒遂成。
公卿宣淫。
无复纲纪。
其罪二也。
平章百姓。
一日万几。
未晓求衣。
昃晷不食。
是以大禹不贵于尺璧。
光武不隔于支体。
以是忧勤。
深虑幽枉。
而荒湎于酒。
俾昼作夜。
式号且呼。
甘嗜声伎。
常居窟室。
每藉糟邱。
朝谒罕见其身。
偫臣希睹其面。
断决自此。
不行敷奏。
于是停壅中山
千日之饮酩酊。
无知襄阳
三雅之杯留连。
讵比又广召良家。
充选宫掖。
潜为九市。
亲驾四驴。
自比商人。
见要逆旅。
殷辛之谴为小。
汉灵之罪更轻。
内外惊心。
遐迩失望。
其罪三也。
上栋下宇。
著在易爻。
茅茨采椽。
陈诸史籍。
圣人本意。
惟避风雨。
讵待金玉之华。
宁须绨锦之丽。
故璿室崇构。
商辛以之灭亡。
阿房崛起
二世是以倾覆。
而不遵古典。
不念前章(一作前车)
广立池台。
多营宫观
金铺玉户。
青琐丹墀。
蔽亏日月。
隔阂寒暑。
穷生人之筋力。
罄天下之资财。
使鬼尚难为之。
劳人罔知不可。
其罪四也。
公田所彻。
不过十亩。
人力所供。
才止三日
是以轻徭薄赋。
不夺农时。
宁积于人。
无藏于府。
科税繁猥。
不知纪极。
猛火屡烧。
漏卮难满。
头会箕敛。
逆折十年之租。
杼轴其空。
日损千金之费。
父母不保其赤子。
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
千里则烟火断灭。
西蜀王孙之室。
翻同原宪之贫。
东海糜竺之家。
俄成邓通之鬼。
其罪五也。
古先哲王。
卜征巡狩。
唐虞五载。
周则一纪。
本欲亲问疾苦。
观省风谣。
乃复广积薪刍。
多备饔饩。
年年历览。
处处登临。
从臣疲弊。
供顿辛苦。
飘风冻雨。
聊窃比于先驱。
车辙马迹。
遂周行于天下。
秦皇之心未巳。
周穆之意难穷。
晏西母而歌云。
东海而观日。
家苦纳秸之勤。
人阻来苏之望。
且夫天子有道。
守在海外。
夷不乱华。
在德非险。
长城之役。
战国所为。
乃是狙诈之风。
非关稽古之法。
而追踪秦代
板筑更兴。
袭其基墟。
延袤万里。
遂使尸骸蔽野。
血流成河。
积怨于山川。
号哭动于天地。
其罪六也。
辽水之东。
朝鲜之地。
禹贡以为荒服。
周王弃而不臣。
示以羁縻。
达其声教。
苟欲爱人。
非求拓土。
强弩末矢
理无穿于鲁缟。
冲风馀力。
讵能动于鸿毛。
石田得而无堪。
鸡肋啖而何用。
而恃众怙力。
强兵黩武。
惟在并吞。
不思长策。
夫兵犹火也。
不戢将自焚。
遂令亿兆夷人。
只轮莫返。
夫差丧国。
实为黄池之盟。
苻坚灭身。
良由寿春之役。
欲捕鸣蝉于前。
不知挟弹在后。
复矢相顾。
髽吊成行。
义夫切齿。
壮士扼腕。
其罪七也。
直言启沃。
王臣匪躬。
惟木从绳。
若金须砺。
唐尧建鼓。
闻献替之言。
夏禹悬鼗。
时听箴规之美。
而愎谏违卜。
蠹贤嫉能。
直士正人。
皆由屠害。
左仆射齐国公高颎
上柱国宋国公贺若弼
或文昌上相
或细柳功臣
暂吐良药之言。
翻加属镂之赐。
龙逢无罪。
便遭夏癸之诛。
王子何辜。
滥被商辛之戮。
遂令君子结舌。
贤人缄口。
指白日而比盛。
射苍天而敢欺。
不悟国之将亡。
不知死之将至。
其罪八也。
设官分职。
贵在铨衡
察狱问刑。
无闻贩鬻。
钱神起论。
铜臭为公。
梁冀受黄金之蛇。
孟佗荐蒲萄之酒。
遂使彝伦攸斁。
政以贿成。
君子在野。
小人在位。
积薪居上
汲黯之言。
囊钱不如。
赵壹之赋。
其罪九也。
宣尼有言。
无信不立。
用命赏祖。
义岂食言。
自昏主嗣位。
每岁行幸。
南北巡狩。
东西征伐。
至如浩亹陪跸
东都守固。
阌乡野战。
雁门解围。
自外征夫。
不可胜纪。
既立功勋。
须酬官爵。
而志怀翻覆。
言行浮诡。
危急则勋赏悬授。
克定则丝纶不行。
商鞅颁金
项王之刓印。
芳饵之下。
必有悬鱼。
惜其重赏。
求人死力。
走丸逆坂
匹此非难。
凡百骁雄。
谁不雠怨。
至于匹夫蕞尔。
宿诺不亏。
况在乘舆。
二三其德。
其罪十也。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
况四维不张。
三空总瘁。
无小无大。
愚夫愚妇。
共识殷亡。
咸知夏灭。
南山
书罪未穷。
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是以穷奇灾于上国。
猰㺄暴于中原。
三河纵封豕之贪。
四海被长蛇之毒。
百姓歼亡。
殆无遗类。
十分为计。
才一而巳。
苍生懔懔。
咸忧国之崩。
赤子嗷嗷。
但愁历阳之陷。
且国祚将改。
必有常期。
六百殷亡之年。
三十姬终之世。
故谶箓皆云。
隋氏三十六年而灭。
此则厌德之象已彰。
代终之兆先见。
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况乃欃枪竟天。
申繻谓之除旧。
岁星入井。
甘公以为义兴
兼以朱雀门烧。
正阳日蚀。
狐鸣鬼哭。
川竭山崩。
并是宗庙为墟之妖。
荆棘旅庭之事。
夏氏则灾衅非多。
殷人则咎徵更少。
牵牛入汉。
方知大乱之期。
王良策马。
始验兵车之会。
今者顺人将革。
先天不违。
大誓孟津
陈命景亳。
三千列国。
八百诸侯。
不谋而同辞。
不召而自至。
轰轰隐隐。
如霆如雷。
彪虎啸而谷风生。
应龙骧而景云起。
魏公聪明神武。
齐圣广渊。
备七德而在躬。
包九功而挺出。
周太保魏公之孙。
上柱国蒲山公之子。
家传盛德。
王承季历之基。
地启元勋。
世祖元皇之业。
笃生白水
日角之相便彰。
载诞丹陵。
天宝之文斯著。
加以姓符图纬。
名协歌谣。
六合所以归心。
三灵所以改卜。
文王厄于羑里。
赤雀方来。
高祖隐于砀山
彤云自起。
兵诛不道。
赤伏至自长安
锋锐难当。
黄星出于梁宋。
九五龙飞之始。
大人豹变之初。
历试诸艰。
大敌弥勇。
上柱国司徒东郡公翟让
功宣缔构。
翼亮经纶。
伊尹之佐成汤
萧何之辅高帝
上柱国总管齐国公柱国历城公孟畅柱国绛郡裴行俨大将军左长史元真等。
并运筹千里。
勇冠三军。
击剑则截蛟断鳌。
弯弧则吟猿落雁。
沛公之基。
寇贾吴冯。
萧王之业。
复有蒙轮挟辀之士。
拔距投石之夫。
冀马追风。
吴戈照日。
魏公属当期运。
抚兹亿兆。
躬擐甲冑。
跋涉山川。
栉风沐雨。
岂辞劳倦。
遂起西伯之师。
将问南巢之罪。
百万成旅。
四七为名。
呼吸则河渭绝流。
叱咤则嵩华自拔。
以此攻城。
城不陷。
以此击阵。
阵不摧。
譬犹决沧海而濯残萤。
举昆崙而压小卵。
鼓行而进。
百道俱前。
今月二十一日届于东都。
而昏朝文武留守段达等。
昆吾恶稔。
飞廉奸佞。
久迷天数。
敢拒义兵。
驱率丑徒。
众有十万。
回洛仓北。
遂来举斧。
于是熊罴角逐。
貔虎争先。
因其倒戈之心。
乘我破竹之势。
曾未旋踵。
瓦解冰消
坑卒则长平未多。
积甲熊耳为少。
等助桀为虐。
婴城自固。
梯冲乱舞。
徒设九拒之谋。
鼓角将鸣。
空凭百楼之险。
燕巢卫幕。
鱼游宋池。
殄灭之期。
匪朝伊暮。
兴洛虎牢。
国家储积。
我已先据。
为日久矣。
既得回
又取黎阳
天下仓廪。
尽非隋有。
四方起义。
万里如云。
足食足兵。
无前无敌。
裴光禄仁基
雄才上将
受命专征。
遐迩攸凭。
安危是托。
乃识机知变。
迁殷事夏。
袁谦擒自蓝水
张须陁获在荥阳
窦庆战没于淮南
郭询授首于河北
隋之亡候。
断可知也。
清河公房彦藻
近秉戎律。
略地东南。
师之所临。
风行电击
安陆汝南
则随机荡定。
淮安济阳
则俄然送款。
徐圆朗巳平鲁郡
孟海公又破济阴
于是海内英雄。
咸来响应。
封民瞻取平原之境。
郝孝德据黎阳之仓。
李士雄虎视于长平。
王德仁鹰扬上党
滑公李景考功郎中房山基发自临渝
刘兴祖北朔
崔白驹在颍川起。
方献伯以谯郡来。
各拥数万之兵。
俱期牧野之会。
沧溟之右。
函谷以东。
牛酒献于军前。
壶浆盈于道路。
诸君等并衣冠世冑。
梓良才。
神鼎灵泽之秋。
裂地封侯之始。
豹变鹊起。
今正其时。
鼍鸣鳖应。
见机而作。
宜各鸠率子弟。
共建功名。
耿弇之赴光武
萧何奉高帝。
当以金章紫绶。
华盖朱轮。
富贵以重当年。
忠贞以传奕叶。
岂不盛哉。
若隋氏官人。
同夫桀犬。
王莽之恩。
仍怀蒯瞆之禄。
审配死于袁氏。
不如张合归曹。
范增困于项王
未若陈平从汉。
魏公推以赤心。
当加好爵。
择木而处。
令不自疑。
脱其猛虎犹与。
舟中敌国
夙沙之人。
共缚其主。
彭宠之仆。
自杀其君。
高官上赏。
即以相授。
如闇于成事。
守迷不反。
昆冈纵火。
玉石俱焚
尔等噬脐。
悔将及。
黄河带地。
明余旦旦之言。
皎日丽天。
知我勤勤之意。
布告海内。
咸使闻知。
唐初 · 李峤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赵壹囊 何曾箸
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
赵壹初乏,何曾欲收。
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
伯奴边见归田赋因投赵侍御716年 唐 · 张说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尔家叹穷鸟(穷鸟用赵壹赋,故曰尔家),吾族赋归田(用张衡
莫道荣枯异,同嗟世网牵。
黄陵浮汨渚,青草会湘川
去国逾三岁,兹山老二年。
寒鸮鸣舍下,昏虎卧篱前。
客泪堪斑竹,离亭欲赠荃。
放言久无次,触兴感成篇。
书断评 唐 · 张怀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盖一味之嗜。
五味不同。
殊音之发。
契物斯失。
方类相袭。
且或如彼。
况书之臧否。
情之爱恶无偏乎。
若毫釐较量。
谁验准的。
推其大率。
可以言诠。
观昔贤之评书。
或有不当。
王僧虔云。
亡从祖中书令笔力过子敬者。
君子周而不比。
乃有党乎。
梁武帝云。
钟繇书法十有二卷。
世之书者。
多师二王。
元帝逸迹。
曾不睥睨。
竞巧趋精细。
殆同神机。
逸少至于学钟艺巧。
及其独运。
意疏字缓
譬犹楚音夏习。
不能无楚。
子敬之不逮真。
亦劣章草。
然观其行草之会。
则神勇盖世。
兄之于父。
犹拟抗行。
比之钟张
虽勍敌。
仍有擒孟之势。
夫天下之能事。
悉难就也。
假如效萧子云书。
虽则童孺。
但至效数日。
见者无不云学萧书。
欲窥钟公。
墙数仞
罕得其门者。
小王则若惊风拔树。
大力移山。
其欲效之。
立见僵仆。
可知而不可得也。
然小王尝与谢安书。
意必珍录。
乃题后答之。
亦以为恨。
或云。
子敬
君书何如家君。
答云。
固当不同。
云。
外论殊不尔。
又云。
人那得知
此乃短谢公也。
羊欣云。
张字形不及古。
自然不如小王。
虞和云。
古质而今妍。
数之常。
爱妍而薄质。
人之情。
张方之二王。
可谓古矣。
岂得无妍质之殊。
父子之间。
又为今古。
子敬穷其妍妙。
固其宜也。
并以小王居胜。
达人通论。
不其然乎。
羊欣云。
右军古今莫二。
虞和云。
献之始学父书。
正体乃不相似。
至于笔绝章草。
殊相拟类。
笔迹流泽。
婉转妍媚。
乃欲过之。
王僧虔云。
献之骨势不及父。
媚越过之。
萧子良云。
崔张以来。
归美于逸少
仆不见前古人之迹。
计亦无过之。
孙过庭云。
元常专工于隶书。
伯英犹精于草体。
彼之二美。
而羲献兼之。
并有得也。
夫椎轮为大辂之始。
以椎轮之朴。
不如大辂之华。
盖以拙胜工。
岂以文胜质。
若谓文胜质。
诸子不逮
复何疑哉。
或以法可传。
轮扁不能授之于子。
是知一致而百虑。
异轨而同奔。
钟张虽草创称能。
二王乃差池称妙。
若以居先则胜。
钟张亦有所师。
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
盖一以贯之求其合。
天下之达道也。
虽则齐圣跻神。
妙各有最。
若真书古雅。
道合神明。
则元常第一。
若真行妍美。
粉黛无施。
逸少第一。
若章草古逸。
极致高深。
伯度第一。
若章则劲骨。
天纵草则。
变化无方。
伯英第一。
其问备精诸体。
唯独右军
次至大令。
子敬可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逸少可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
然此五贤。
各能尽心而跻于圣。
或有侮毁。
亦犹日月之蚀。
无损于明。
白云在天。
瞻望悠邈。
固同为终古独绝。
百世之模楷。
高步于人伦之表。
栖迟于墨妙之门。
不可以规矩其形。
律吕其度。
鹏搏龙跃。
绝迹霄汉。
所谓得元珠于赤水矣。
其或继书者。
虽百世可知。
史籀李斯
即字书累叶之祖。
其所制作。
并神妙至极。
盖无等夷。
八分书则伯喈制胜。
出世独立。
谁敢比肩。
至如崔及小张韦卫皇索等。
虽则同品。
不居其最。
并不备载较量。
然各峻彼云峰。
增其海派。
使后世资瞻仰而露润焉。
赵壹有贬草之论。
仍笑重张书为秘宝者。
嗟夫。
道不同。
不相为谋。
夫艺之在己。
如木之加实。
草之增叶。
绘以众色为章。
食以五味而美。
亦犹八卦成列。
八音克谐。
聋瞽之人。
不知其谓。
若知其故。
耳想心识。
自该通审。
其不知。
则聋瞽者耳。
庾尚书以臧否相推。
而列九品
阮研卫瓘索靖韦诞皇象钟会同居第三等。
此若棠杜之树。
植橘柚之林。
又抑薄绍之齐高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
亦犹屈盐梅之量。
处掾属之伍。
李夫人程邈居第一品。
且书传所载。
程创为隶法。
其于工拙。
蔑尔无闻。
遗迹又无。
何以知其品第。
又云。
梁氏石书。
雅敬于韦蔡。
以梁比蔡。
岂不悬绝。
张昶伯英之弟。
妙于草隶八分。
混兄之书。
故谓之亚圣。
卫恒兼精体势。
时人云得伯英之骨。
并居第四。
仍与汉王同流。
又黜桓元谢安萧子云释智永陆柬之等与王知敬居第五等。
若此数子。
岂与埒能。
嗜好不同。
又加之以言。
况可尽之于刚柔。
消息贵乎适宜。
形象无常。
不可典要。
固难评也。
萧子云言欲作二王论草隶法。
言不尽意。
遂不能成。
又云。
顷得书意转深。
点画之间。
所言不得尽其妙者。
事事皆然。
诚哉是言也。
艺成而下。
德成而上。
然书之为用。
施于竹帛。
千载不朽。
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
万事无情。
胜寄在我。
苟视迹而合趣。
或循干而得人。
虽身沈而名飞。
冀托之以神契。
每见片善。
何庆如之。
怀恨不果游目天府
备观名迹。
徒勤劳乎其所未闻。
祈求乎其所未见。
今录所闻见。
粗如前列。
学惭于博。
识不迨能。
缮奇缵异。
多所未尽。
且如抱绝俗之才。
孤秀之质。
不容于世。
或复何恨。
孔子曰。
博学深谋而不遇者众矣。
何独某哉。
然识贵行藏。
行忌明洁。
至人晦迹。
其可尽知。
开元甲子岁
广陵卧疾。
始焉草创。
其触类生变。
万物为
庶乎周易之体也。
其一字褒贬。
微言劝戒。
窃乎春秋之意也。
其不虚美。
不隐恶。
近平马迁之书也。
冀其众美。
以成一家之言。
虽知不知为上。
独善之与兼济
取舍其为孰多。
童蒙有救。
思盈半矣。
且二王既没。
书或在兹。
语曰。
能言之者。
未必能行。
能行之者。
未必能言。
何必备能。
而后为评。
岁洎丁卯
荐笔削焉。
条奏贡举疏 中唐 · 杨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国之选士。必藉贤良。
盖取孝友纯备。言行敦实。
居常育德。动不违仁。
体忠信之资。履谦恭之操。
藏器则未尝自伐。虚心而所应必诚。
夫如是。故能率已从政
化人镇俗者也。自叔世浇诈。
兹道寖微。争尚文词。
互相矜衒。马卿浮薄。
竟不周于任用。赵壹虚诞。
终取摈于乡闾。自时厥后。
其道弥盛。不思实行。
皆徇空名。败俗伤教。
备载前史。古人比文章于郑卫。
盖有由也。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
当时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朝。
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又奏进士加杂文。
明经加帖经。从此积弊寖而成俗。
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
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
递相党与。用致虚声。
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
况复徵以孔孟之道。责其君子之儒者哉。
祖习既深。奔竞为务。
矜艺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欲淩人。
以毁讟为常谈。以向背为己任。
投刺干谒。驱驰于要津。
露才扬已。喧胜于当代。
古之贤方正。岂有如此者乎。
朝之公卿。以此待士。
家之长老。以此垂训。
欲其返淳朴。怀礼让。
守忠信。识廉隅。
何可得也。譬之于水。
其流已浊。若不澄本。
何当复清。方今圣德御天。
再宁寰宇。四海之内。
喁喁向化。皆延颈举踵。
思圣朝之理也。不以此时而理之。
则太平之政又乖矣。凡国之大柄。
莫先择士。古先哲后。
皆侧席待贤。今之取人。
令投牒自应。非经国之体也。
望请依古制。县令孝廉
审知在乡闾有孝悌及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
孝廉为名。荐之于州
刺史当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
其通者送名于省。自县至省。
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比来有到状保辨识牒等。
一切并停。其所习经。
取左传公羊谷梁礼记周礼仪礼尚书毛诗周易。任通一经。
务取深达奥旨。通诸家之义。
试日差诸司官有儒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
问毕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
及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
其经义并策全通为上第。望付吏部便与官。
其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
下第者罢归。其明经比试帖经。
殊非古义。皆诵帖括。
冀图侥倖。并近有道举。
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明经进士并停。
国子监举人亦请准此。如有行业不著。
所由妄相推荐。请量加贬黜。
所冀数年之间。人伦一变。
既归实学。当识大猷。
居家者自修德业。从政者皆知廉耻。
浮竞自止。敦庞自劝。
教人之本。实在兹焉。
事若施行。即别立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