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伦之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豫章太守重词林,图画陈蕃华歆
更奠子将孺子,为君千载作知音。
幼安濯足图华歆子鱼故借用之) 明 · 何乔新
当涂睥睨汉家鼎,江左孙郎恣驰骋。
茫茫九域战尘飞,洁身东适玄菟境。
黄云黯黯炎精昏,避地且复依公孙。
公孙非有兴汉志,俎豆诗书聊共论。
谁云此地在东鄙,箕子旧邦风化美。
同游不独邴与王,尚友欲追孤竹子。
猘子猖狂事渐非,扁舟浮海又西归。
尚愁黄尘涴吾足,褰裳自濯沧浪溪。
沧浪之水清彻底,更欲枕流洗其耳。
水中圉圉疑子鱼,似亦含羞倏惊逝。
嗟哉子鱼良可羞,昔为吾友今吾仇。
何当一请尚方剑,断取头颅掷浊流。
食移 南梁 · 吴均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月光离毕,风气入箕,细雨如网,细柳如丝,离隔东西之怨,眺望山川之阻,企龙门而不见,览桂枝而延伫。
此乃方寸之恒情,羌难得而覼缕也。
亦有鲍叔分财,华歆让位,乃相知于平生,实忘怀于寤寐。
鸡有呼群之德,鹿有食草之美,在微物其尚然,况仁义之君子哉!
今足下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绮窗半卷,屏风角张,指天地如一指,安知故人之可伤。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谓古昔之恒谈,在今日而方见。
呜呼如何?
忘我实多,辄欲弹琴纵酒,于首阳之阿。
君有厨中腐肉,而仆不厌糟糠;
君有雁鹜之食,而余不得一尝。
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肠何如哉。
今欲君之馀,江皋绿葹之洞庭紫鬣之鱼,昆山龙胎之脯,玄圃凤足之菹,千里莼羹,万丈名脍,气馨若,色美如艾,扶南甘蔗,一丈三节。
白日炙便销,清风吹即折。
安定,皮薄味厚,一岁三花,一枚二升。
凡厥上味,惟君能施,君若不施,成君深累,于神为不祥,于人为愆义(《艺文类聚》七十二)
莆中遇方□□邀出城买蛎而饮一僧同行1230年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出郭断虹雨,倚楼新雁天。
三杯古榕下,一笑菊花前
入市子鱼贵,堆盘牡蛎鲜。
山僧惯蔬食,清坐莫流涎。
失题 后蜀 · 田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閒行閒坐复閒吟,一片澄然太古心。
拾得好诗清似玉,练来虚府静如琴。
已将蛇足师陈轸,懒把蝇头爱华歆
必也长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羡云岑(见《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二引李畋《该闻录》。)
蒙求 后晋 · 李瀚
四言诗
引用典故:郭奕心醉 望尘 安世三箧 斑衣 鲍靓记井 扁鹊起虢 鳖灵王蜀 伯成辞耕 不占陨车 蔡伦造纸 蔡顺分椹 蔡裔殒盗 曹参趣装 长孺国器 陈群戚容 陈寔遗盗 陈泰挂壁 陈遗饭感 程邈隶书 充国自赞 仇览栖鹰 毛子白龟 郭丹约关 王俭坠车 赵温雄飞 崔烈铜臭 带经 戴封积薪 戴逵破琴 澹台毁璧 邓艾大志 丁公遽戮 丁宽易东 丁兰刻木 东平为善 董奉活燮 董永自卖 杜后生齿 杜林駮尧 杜预建桥 端康相代 端木辞金 郭文游山 恶来多力 二鲍纠慝 樊哙排闼 泛毓字孤 冯衍归里 甘宁奢侈 左慈掷杯 葛丰刺举 公超 龚胜不屈 广汉钩距 苟弟转酷 谷永笔札 顾荣锡炙 杨仆移关 广德从桥 郭贺露冕 郭槐自屈 郭巨将坑 寿王议鼎 何武去思 何晏神伏 和峤专车 贺循儒宗 弘羊心计 弘治凝脂 胡广朴阙 晋武伤指 华歆忤旨 淮南食时 桓谭非谶 桓温奇骨 黄琬对日 黄宪万顷 黄寻飞钱 会稽霞举 张良烧栈 宋宗鸡窗 汲黯开仓 季圭士首 季彦领袖 季野阳秋 纪昌贯虱 纪信诈帝 祭遵布被 蓟训历家 贾氏如皋 贾诩非次 江逌爇鸡 姜诗跃鲤 将闾仰天 诘汾兴魏 晋宣狼顾 京房推律 井春五经 敬姜犹绩 君章拒猎 孔伋缊袍 孔翊绝书 田横感歌 原宪桑枢 李充四部 李恂清约 郦寄卖友 郦生长揖 梁竦庙食 梁习治最 亮陟隔坐 临江折轴 陵母伏剑 灵王出髭 灵运曲笠 一钱 刘昆反火 刘驎高率 刘惔倾酿 刘玄刮席 刘桢平视 刘整交质 龙逢板出 卢植音钟 陆抗尝药 陆玩无人 罗友默记 落下历数 马安四至 马后大练 毛玠公方 蒙恬制笔 孟阳掷瓦 糜竺收资 祢衡一鹗 闵损衣单 宁成乳虎 牛祸 庞俭凿井 裴楷清通 裴頠谈薮 齐景驷千 王濛市帽 千秋小车 秦宓论天 秦彭攀辕 仲容青云 黥布开关 三冬 三王尹京 商受斮涉 叔敖阴德 申嘉私谒 盛吉垂泣 盛彦感螬 石庆数马 时苗留犊 史鱼黜殡 史籀大篆 士衡患多 庶女振风 司马称好 宋弘不谐 宋女愈谨 苏韶鬼灵 宿瘤采桑 孙宝自劾 孙晨藁席 孙绰才冠 孙敬闭户 孙寿折腰 太叔辨洽 嬉戏冠沐猿 陶侃酒限 田骈天口 田文比饭 田豫俭素 王霸冰合 王褒柏惨 王承鱼盗 王充阅市 王导公忠 王敦倾室 王览友弟 王凌呼庙 王戎简要 王商止讹 王述忿狷 王思怒蝇 王忳绣被 王祥守奈 王修辍社 王阳囊衣 王允千里 卫瓘抚床 文宝缉柳 文伯羞鳖 息躬历诋 孝伯痛饮 辛毗引裾 须贾擢发 许慎无双 许询胜具 殷师牛斗 真长望月 荀粲惑溺 颜叔秉烛 严母埽墓 彦国吐屑 晏御扬扬 伊籍一拜 义纵攻剽 翼奉观性 阴方祀灶 隐之感邻 应奉五行 应璩三入 优旃滑稽 虞延剋期 袁盎却座 袁耽俊迈 彦伦鹤怨 凿齿尺牍 翟璜直言 张堪折辕 张昭塞门 赵伦鹠怪 赵孟疵面 赵禹廉倨 郑众不拜 挚仲辞翰 仲文照镜 仲宣独步 周侯山嶷 周嵩狼抗 周兄无慧 周阳暴虐 周镇漏船 朱博乌集 主诺 子罕辞宝 子囊城郢 祖约好财 左思十稔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谢安高洁,王导公
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
郗超髯参王珣簿
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武仲不休,士衡患多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嵇吕命驾,程孔倾盖。
剧孟一敌,周处三害。
胡广补阙袁安倚赖。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
墨子悲丝杨朱泣岐
朱博乌集,萧雉随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
贾谊忌鵩,庄周畏牺。
燕昭筑台郑庄置驿。
瓘靖二妙,岳湛连璧。
郤诜一枝,戴冯重席
邹阳长裾,王符逢掖。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
晋宣狼顾汉祖龙颜。
鲍靓记井羊祜识环。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
毛义捧檄,子路负米。
江革忠孝,王览友弟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
葛丰刺举息躬历诋
管宁割席,和峤专车
时苗留犊,羊续悬鱼。
樊哙排闼辛毗引裾
孙楚漱石,郝隆晒书
枚皋诣阙,充国自赞
王衍风鉴,许劭月旦。
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太叔辨洽挚仲辞翰
山涛识量,毛玠公
袁盎却座卫瓘抚床
于公高门曹参趣装
庶女振风邹衍降霜。
范丹生尘,晏婴脱粟。
诘汾兴魏鳖灵王蜀
不疑诬金卞和玉。
檀卿沐猴,谢尚鸲鹆。
泰初日月,季野阳秋
荀陈德星,李郭仙舟
王忳绣被,张氏铜钩。
丁公遽戮雍齿先侯。
陈雷胶漆
周侯山嶷会稽霞举
季布一诺阮瞻三语。
郭文游山袁宏泊渚。
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孟轲养素,扬雄草玄。
向秀闻笛,伯牙绝弦。
郭槐自屈南郡犹怜。
鲁恭驯雉宋均去兽。
广客蛇影,殷师牛斗
元礼模楷,季彦领袖
鲁褒神,崔烈铜臭
梁竦庙食赵温雄飞
枚乘蒲轮,郑均白衣。
母伏剑,轲亲断机。
齐后破环谢女解围
凿齿尺牍荀勖音律。
胡威推缣,陆绩怀
罗含吞鸟江淹梦笔
李廞清贞,刘驎高率
蒋诩三径许由一瓢。
杨仆移关杜预建桥
寿王议鼎杜林駮尧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灵辄扶轮魏颗结草
逸少倾写,平子绝倒。
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东平为善司马称好
公超鲁般云梯。
田单火牛江逌爇鸡
蔡裔殒盗张辽止啼。
陈平多辙,李广成蹊。
陈遵投辖山简倒载。
渊客泣珠,交甫解佩
龚胜不屈孙宝自劾
吕安题凤子猷访戴
董宣彊项,翟璜直言
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冯衍归里张昭塞门
苏韶鬼灵,卢充幽婚。
震畏四知,秉去三惑
柳下直道,叔敖阴德
张汤巧诋,杜周深刻
三王尹京二鲍纠慝
孙康映雪车胤聚萤。
李充四部井春五经
谷永笔札顾恺丹青。
戴逵破琴谢敷应星
阮宣杖头毕卓瓮下
文伯羞鳖孟宗寄鲊
史丹青蒲,张湛白马。
隐之感邻王修辍社
阮放八隽江暨四凶
华歆忤旨陈群蹙容。
王浚悬刀,丁固生松。
姜维胆斗,卢植音钟
桓温奇骨邓艾大志
杨修捷对,罗友默记
杜康造酒,苍颉制字。
樗里智囊,边韶经笥。
滕公佳城,王果石崖。
买妻耻醮,泽室犯斋。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颜叔秉烛宋弘不谐
邓通铜山郭况金穴。
秦彭攀辕侯霸卧辙。
淳于炙輠,彦国吐屑
太真玉台,武子金埒。
巫马戴星,宓贱弹琴。
郝廉留钱,雷义送金。
逢萌挂冠,胡昭投簪
王乔双凫,华佗五禽。
程邈隶书史籀大篆
王承鱼盗丙吉牛喘。
贾琮褰帷,郭贺露冕
冯媛当熊,班女辞辇。
王充阅市董生下帷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宿瘤采,漆室忧葵。
韦贤满籯,夏侯拾芥。
阮简旷达袁耽俊迈
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郭巨将坑董永自卖
仲连蹈海,范蠡泛湖。
文宝温舒截蒲
伯道无儿嵇绍不孤
绿珠坠楼,文君当垆。
伊尹负鼎宁戚叩角。
赵壹坎壈,颜驷蹇剥。
龚遂劝农,文翁兴学。
御扬扬五鹿岳岳
萧珠结绶,王贡弹冠。
庞统展骥,仇览栖鹰
葛亮顾庐,韩信升坛。
王褒柏惨闵损衣单
蒙恬制笔蔡伦造纸
孔伋缊袍祭遵布被
周公握发,蔡邕倒屣。
王敦倾室纪瞻出妓。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灵运曲笠,林宗折巾。
屈原泽畔,渔父江滨。
魏勃埽门,潘岳望尘
京房推律翼奉观性
甘宁奢侈陆凯贵盛
干木富义于陵辞聘
元凯传癖,伯英草圣
冯异大树,千秋小车
漂母进食,孙钟设瓜
壶公谪天,蓟训历家
刘玄刮席晋惠闻蟆。
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郭解借交,朱家脱急。
虞延剋期盛吉垂泣
豫让吞炭,锄麑触槐。
阮孚蜡屐祖约好财
初平起石左慈掷杯
武陵桃源刘阮天台
王俭坠车褚渊落水
季伦锦障,春申珠履。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胡嫔争摴晋武伤指
石庆数马孔光温树。
翟汤隐操,许询胜具
优旃滑稽落下历数
曼容自免,子平毕娶。
师旷清耳,离娄明目。
仲文照镜临江折轴
栾巴噀酒偃师舞木。
德润佣书,君平卖卜
叔宝玉润,彦辅冰清。
卫后发鬒,飞燕体轻。
玄石沈湎,刘伶解酲
赵胜谢躄,楚庄绝缨。
恶来多力飞廉善走。
赵孟疵面田骈天口
张凭理窟,裴頠谈薮
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广汉钩距弘羊心计
卫青拜幕,去病辞第。
郦寄卖友纪信诈帝
叔不痴周兄无慧
虞卿担簦,苏章负笈。
南风掷孕商受斮涉
广德从桥君章拒猎
应奉五行安世三箧
相如题柱,终军弃繻
孙晨槁席,原宪
端木辞金钟离委珠。
季札挂剑徐稚致刍。
朱云折槛,申屠断鞅。
卫玠羊车王恭鹤氅。
管仲随马,苍舒称象。
丁兰刻木伯瑜泣杖
陈逵豪爽,田方简傲
黄向访主,陈寔遗盗
庞俭凿井阴方祀灶
韩寿窃香王濛市帽
句践投醪,陆抗尝药
孔愉放龟张颢堕鹊。
田豫俭素李恂清约
义纵攻剽周阳暴虐
孟阳掷瓦贾氏如皋
颜回箪瓢,仲蔚蓬蒿。
糜竺收资桓景登高。
雷焕送剑,吕虔佩刀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
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淮南食时左思十稔
刘惔倾酿孝伯痛饮
女娲补天长房缩地。
季圭士首长孺国器
陆玩无人贾诩非次
何晏神伏郭奕心醉
常林带经高凤漂麦。
孟嘉落帽,庾凯堕帻。
龙逢板出张华台坼。
董奉活燮扁鹊起虢
寇恂借一,何武去思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蔡琰辨琴王粲覆棋。
西门投巫,何谦焚祠。
孟尝还珠,刘昆反火
姜肱共被孔融让果。
相代隔坐
赵伦鹠怪,梁孝牛祸
桓典避马,王尊叱驭
晁错峭直,赵禹廉倨
遗巾帼,备失匕箸
张翰适意,陶潜归去。
魏储南馆,汉相东阁。
楚元置醴,陈蕃下榻。
广利泉涌,王霸冰合
孔融坐满,郑崇门杂。
张堪折辕周镇漏船
郭伋竹马,刘宽蒲鞭。
许史侯盛,韦平相延。
雍伯种玉,黄寻飞钱
王允千里黄宪万顷
虞𩦎才望,戴渊锋颖。
史鱼黜殡子囊城
戴封积薪耿恭拜井
汲黯开仓冯驩折券。
齐景驷千,何曾食万。
顾荣锡炙田文比饭
稚圭蛙鸣,彦伦鹤怨
廉颇负荆,须贾擢发
孔翊绝书申嘉私谒
渊明真长望月
子房取履,释之结袜。
郭丹约关祖逖誓江。
贾逵问事许慎无双
娄敬和亲白起坑降。
萧史台,宋宗鸡窗
王阳囊衣马援薏苡。
刘整交质,五伦十起。
张敞画眉谢鲲折齿。
盛彦感螬姜诗跃鲤
宗资主诺成瑨坐啸。
伯成辞耕严陵去钓。
董遇三馀,谯周独笑。
将闾仰天王凌呼庙
二疏散金,陆贾分橐
慈明八龙,祢衡一鹗
不占陨车子云投阁
魏舒堂堂周舍谔谔。
无盐如漆,姑射若冰。
邾子投火,王思怒蝇
符朗皂白易牙淄渑。
周勃织薄(一作畚非)灌婴贩缯。
马良白眉阮籍青眼
黥布开关张良烧栈
陈遗饭感陶侃酒限
楚昭萍实,束皙竹简。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
刘宠一钱廉范五裤。
泛毓字孤郗鉴吐哺。
苟弟转酷严母埽墓
洪乔掷水,陈泰挂壁
王述忿狷荀粲惑溺
愈谨敬姜犹绩
鲍照篇翰,陈琳书檄。
浩浩万古,不可备甄。
芟繁摭华,尔曹勉旃。
朱岱林墓志铭 北齐 · 朱敬修
 出处:全北齐文卷八
君讳岱林,字君山乐陵湿沃人也。
自辛朝丧历,昌户衔书,亲以建社,贤亦启国,扶封于邾,公加茅土,方曹析壤,媲鲁称雄。
别有由谥立姓,因字为氏,斯即去邑从朱,盖是殊方共致。
卯金则司空佐命,当涂即领军赞业,整在晋嗣美,表于赵垂名。
所为杞梓继生,公侯间起,哲人世挺,衣冠代。
曾祖霸,儒该丘素,术尽从横,魏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安远将军平州刺史
俗邻疆场,布以威恩,酹酒空陈,夜金不受。
于后谤言及乐,谗巧乱邹,倏尔鹰扬,翻然鹊起,拥乡里三千余户,来逝河南
元嘉之末,朝多丧乱,不获其赏,仍居青州乐陵郡
祖法弘,下帷耽艺,闲静自得,举秀才,释褐南平王府,行参军,迁尚书祠部郎中
礼阁有声,含香擅美,后迁司徒咨议参军事,亡赠鸿胪卿
父孝祖,清规胜范,地美才高。
俄而魏高祖孝文皇帝熊罴竟骋,苍兕争先,化洽江湘,令行天下,录奇异于岩薮,访隐逸于闾阎。
起家除槃阳县,转北海太守
流涕孟侯,歌谣稚子,从今𠞱古,并驾分驱。
君膺兹秀气,禀是淳和,三棘六里,方珠比玉,左智右贤,拟龙齐凤,得嗟蔡子,见重侯相。
聿始十余,身离艰苦,晨号夕踊,柴毁骨立。
遂使鸠来栖集,马惙刍草,精通飞走,操贯幽明。
魏广陵王爱善如苍,好书比德,俾侯南服,妙选英佐,托以金兰,征为国常侍
辞不获已,俛僶从职。
侯嬴昐,难交公子;
介推逃赏,终远晋文
未逾十旬,还以病解。
彭城王又以皇枝之贵,作牧东秦,召为主簿,久而从命王藉甚有素,不苦抑遣,终遂干木之心,乃申安道之志。
君雅量之地,无际可寻,元昆季弟,推之京宦同于得丧,等概荣枯,含章韬彩,藏明晦用。
兄元旭,散骑常侍,出除南兖州刺史
叔业通直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
高冠映日,长戟陵风,誉满京华,声驰宇县。
赵孝之让礼食,曾何足云;
鲁恭之就否名,讵堪方此。
魏廷尉卿崔光韶侍中贾思伯,并聪敏当世,器局标时,结四子七贤之交,饮醑投水之密,留连宴熹,付写衿期。
黄门郎徐纥,与君意得言忘,处权居要,恒思不次之举,还疑志不可夺,宴言之暇,聊申微旨。
君答云:「昔人有以术忓,或道质□王,譬之鳞羽,本乖飞伏,而平生庸短,未希簪绂,如斯之贶,乞不加己」。
爱人以礼,兼相钦尚,从其所好,不敢絷维。
普泰之季,水德不竞,苍云盖野,紫日生天。
乌合蚁徒,聚三齐之地;
竖牙呜角,凭十二之险。
不异井中,虚言圣出;
何殊辙□,妄号神人
拔本塞源,摧,春秋五十有四,遐迩悲噎,闻见涕零。
惟君大度不群,峻□孤上,托宿假道,唯仁与义,规矩成则,物我兼忘,非夷非惠,不石不玉,恻隐同于子鱼,友悌侔于伯雅。
何忽儋山石折,智士遽倾。
以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二月乙卯朔六日甲申,葬于百尺里东五里。
第四子敬脩,自惟罹此荼毒,眇然咳幼,离奇以,龙钟而立,穷而匡子,温惭闵骞岵山难陟,过庭无训。
携锄而感,言下集冠之禽;
弗昭,宁降成坟之鸟。
空追士季瞻像,载兴伤恸,日磾观状,益增酸哽。
磬兹鄙拙,式序徽猷,思与泣俱,文兼溺落,先言多不备述,往行尽是阙如,良由才非作者,情隈次。
从父兄敬范,史君伯第三子,脱略荣华,不应征聘,沈深好古,尤工摛属,勒铭黄壤,以播清风。
辞曰(碑拓本。案:朱敬修撰序,朱敬范撰铭。)
有感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钧天阊阖晚烟重,乔木森森故国容。
退食经纶温室树,早朝霜露景阳钟
平时黄霸应多凤,终古华歆共一龙。
眼看尧封荆棘满,从知归计为云峰。
黄州诗记刘原父108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八、《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三○、《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三五、《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为凤翔幕官,过长安,见刘原父,留吾剧饮数日。
酒酣,谓吾曰:「昔陈季弼陈元龙曰:『闻远近之论,谓明府骄而自矜』。
元龙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
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所敬如此,何骄之有?
馀子琐琐,亦安足录哉』」!
因仰天太息。
此亦原父之雅趣也。
吾后在黄州,作诗云:「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盖记原父语也。
原父既没久矣,尚有贡父在,每与语,强人意,今复死矣。
何时复见此俊杰人乎?
悲夫!
徐文渊 南宋 · 徐照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别君一百一十日,喜听人传八句诗。
只在邻州难得见,却思前任远相随。
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
近日有谁论字法,似闻检法是同师。
五君咏(余寄居大连,忽焉二稔。偶览班、范二史,丧乱之际,渡辽避难者,都有五人。慨念孤踪,追怀往哲,辄次其行谊,为五君咏云。) 其五 管幼安己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词韵第十七部
因山以为庐,凿坏以为室。
海避难耳,旬月居成邑
皂帽不去头,木榻还穿膝。
四时亲荐馈,老去敢自逸。
不仕岂无义,素履能贞吉
华歆官自高,世论有得失。
怀州墓志铭683年7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冲寂。字广德
陇西狄道人也。左卫大将军西平王之孙。
荆州大都督汉阳王之子。今上之族兄也。
原夫帝尧之绪。运期授于天汉。
颛顼之冑。大命集于皇家。
光耀则若木十枝。波澜则长河九派。
中军桉部。金鼓所以节其声。
刺史班条。冕旒所以彰其德。
信可谓玉林多宝。天族多奇。
以御家邦。以藩王室者也。
公山河诞庆。辰昴发祥。
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
玉洁冰清华子鱼之神彩。
南阳季恭伟。悬识宰臣
沛国赵元儒。窃知公望。
编汉皇之兄弟。列周室之邢
天下称其八才。吾家号为千里
任尚舍直长。稍迁城门郎
仍奉敕于宏文馆读书。掌舍宫城列校
诏诣东观。有黄香之博闻。
赐其制书。有班游之广学。
寻授驾部员外郎。转金部郎中
又敕公为戎州道支度军粮使。天府充牣。
军储委积。振南宫之绂冕。
誉表三台。历西蜀之江山。
荣高驷马。迁太府鸿胪少卿
丁艰去职。杨播之登太府
初闻累迁之命。郑默之拜鸿胪
遽见终丧之礼。卜子夏既祥五日
弹不成声。孟献子加人一等。
县而不乐。服阕。
历青德齐徐四州刺史。东临巨海。
西至长原。或全齐历下之军。
大禹徐方之地。任隆荆部。
陶侃八州。寄重浔阳
桓伊十部。迁宣州刺史
吴王旧邑。楚国先封。
江回鹊尾之城。山枕梅根之冶。
蜀郡无此。计吏则惟荐张堪
颍川尤多。玺书则但称黄霸
巡察使以尤异闻。迁陕州刺史
观其井邑。虢仲上阳之故墟。
度其川原。周公分陕之遗迹。
唇齿其列国。咽喉壮其天险。
善人为政。无待于百年
童子行谣。先符于两日。
于斯时也。天以顺动。
帝以会昌。修封禅于岱岳
作明堂于汶上。望山川而遍偫神。
执玉帛而朝万国。制公检校司理常伯
文昌之省。遥接太阶。
建礼之门。旁连复道。
万几匡赞。八座谋猷。
既陪轩帝之巡。乃觌汉家之事。
属阿孙南走。凭斗骨而为城居。
卫满东亡。界朝鲜而为役属。
乘舆乃诛后至。讨不庭。
申命六事之人。以问三韩之罪。
制曰。师出辽左。
卿可为北道主人。检校营州都督
石门山险。铜鼎河流。
天文则营室辨方。地象则神台镇野。
供其行李。郑国东道之名。
为我主人。常山当北州之寄。
辽东平。以功迁蒲州刺史
蒲坂。舜耕历山
昭襄王始作河桥穆天子至于雷首。
汝南朕之心腹。遂拜韩崇。
河东吾之股肱。时徵季布
少府监。忠信为主。
杨阜齐衡。清白在官。
常林比德。又除蒲州刺史
诸童之逢迎郭伋。再牧并州
百姓之愿得耿纯。复临东郡
敬皇帝国之储嗣。乾之长男。
四极奏于重光。二年宾于上帝。
崇其谥号。用黄屋于羽仪。
卜其园茔。象元宫之制度。
山陵之建也。以公检校将作大匠
游衣汉寝之外。抱剑桥山之下。
百工毕力。陈琳于是乎躬亲。
诸吏怀恩。魏于是乎无谪。
银青光禄大夫。行少府监
若夫协时月。乘天正
秦人往事。游别馆而祈年。
汉宫旧仪。下明庭而避暑。
上幸九成宫。以公检校右领军将军
本官如故。董司戎政。
以戒不虞。七校陈其甲兵。
五营桉其车服。领军之职。
用文武于纪瞻右军之官。
叙勤劳于常惠。寻以公事免。
左授归州司马。楚之旧也。
始得子男之田。夔之先也。
裁为附庸之国。人同贾傅
路似长岑。伯鶱有声于乡里。
仲任见知于笔札。制迁中大夫
兖州都督府长史大庭之库
少昊之墟。上直降娄。
金精吐宿。旁瞻日观
木德题山。别乘初迎。
将宣万邦之化。佩刀终爽。
徒见三公之服。以永淳元年某月日。
行次唐州方城县。遇疾薨。
朝廷闻而伤之。赠怀州刺史
公严而有礼。直而能和。
行孝立身。移忠事主。
知者上。重之以八索九邱。
道在斯尊。加之以文昭武穆。
故能入登常伯。出践方州
六卿之仪表。发三军之号令。
列长戟于门前。罗曲旃于堂下。
子孙朝夕。玉树相辉。
宾客送迎。玳簪交映。
悲夫。展禽三黜。
安仁再免。奚辞棘署。
俯集桐华。惨舒则不系阴阳。
喜愠则不形颜色。何嗟及矣。
竟游东岱之山。无所不知。
旋闭南阳之墓。二年夏五月日。
于万年县龟川乡之平原。长子某官某。
次子某官某。箕裘必复。
花萼生光。邻人泣其悲恸。
明主忧其毁瘠。观其吊客。
不无双鹤之徵。察其成坟。
自有百乌之感。森森陇树。
漠漠郊烟。右元灞而浩荡。
骊山而起伏。杜陵万家之邑。
非复城池。滕公驷马之铭。
不知年代。其铭曰。
高阳积德。武昭馀庆。
宅镐开基。封唐启圣。
协和万国。平章百姓。
天叙诸侯。礼乐宗正(其一)
周之曲阜。汉之平陆
地则葭莩。祥惟岳渎。
乡党称善。闺庭雍穆。
始拜城门。即游天禄(其二)
太微之位。益部之星。
卿则有六。四至丹青。
州则有九。八牧专城。
既践台阁。仍司甲兵(其三)
倚伏无兆。遭随有运。
贾谊从王。桓谭佐郡。
自忘宠辱。曾无喜愠
人去何归。天高不问(其四)
东都门外。长乐宫边。
白马旒旐。青乌墓田。
楸梓夹路。碑石书年。
百代之后。南阳之阡(其五)
冬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五
冬,终也,万物于是而终者也。
若夫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履此玄英,感兹阳月,知盛德之在水,慨穷阴之杀节。
若乃地气下降,天气上腾,水泽腹坚,闭塞而成。
既习射而角力,亦听狱而论刑。
尔其磬击北宫,礼成长乐。
方乘坎而执权,见水凝而木落。
魏则季冬平夷唐则孟冬而硗确。
燧灶必脩,槐檀斯改。
日驭行北,斗杓指亥。
无祁寒而怨咨,盖呼吸而藏内。
善卷方衣于皮毛,孝子更惊于奈。
或求堇而流涟,或泣竹而悲慨。
至于应北陆而藏冰,当南至而书云。
循雉氏之去草,美颜斐之致薪。
孝武尝被于单衣,西华犹衣于练裙。
至有问来岁之吉凶,献群臣之梦寐。
司寇而献民数,命司空而论地事。
岁既暮而时既昏,月穷纪而日穷次。
延年流血于决狱,温舒顿足于用事。
盛吉书法以垂泣,虞经断囚而流涕。
此时令之攸遵,而循酷之异致。
至若守关梁而塞蹊径,谨盖藏而闭门闾。
凌人斩冰,天子尝鱼。
赵衰之贤同爱日,和叔之职在幽都。
农既云其事毕,学方勤于岁馀。
笑田夫之负暄,美掾史之送徒;
黄香之无裤,伟王祥之得鱼。
营窟攸居,旨蓄以禦。
以黄钟为天统,谓良月为盈数。
苦志而越王抱冰,励俗而隐之披絮。
若乃周正在候,履长伊始。
闭芦灰而潜应黄钟,获宝鼎而自当天纪。
融风布序,亚岁迎祥,立以八神,成以三光。
或以安形性而去声色,或以缮宫室而修囷仓。
日轨巽维,风行广莫。
动彼水泉,解兹麋角。
或以合八能之士,或以从五日之乐。
君道方长,天地交让。
长至之令旦,故时训之攸尚。
复有嘉平之节,祭本伊耆。
索飨有《戴记》之说,问贺有徐氏之仪。
鸣楚鼓以逐疫,出土牛而应时。
盖一日之泽,而百神是祠。
故其新故交接,星回岁终。
或游于鲁观,或祈彼天宗。
于是先以大傩,次之小岁。
吹《豳诗》以愉乐,览魏台之访议;
范乔之宽恕,识五伦之悲涕。
长文有江源之政,何凤建安之治;
景兴慕子鱼之德,鲁公旌母师之礼。
斯清祀之嘉辰,而前贤之遗美也。
龙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二八
龙者神灵之精,能幽能明。
或玄黄其血,或蚕蠋其形。
剑化延津,漦藏夏庭。
张华尝辨于饷鲊,孝和亦闻于赐羹。
吕光龟兹,负吴猛于宫亭。
见号雨师,亦名水物。
沉木既产于哀牢,浮水亦闻于素弗
尔乃九色驾王母之车,五采负帝舜之图。
河津而曝鳃,降荆山而垂胡。
董父之见扰,哂朱泙之学屠。
盘桓温之斋,南阳之庐。
则有见于绛郊,祷于滏口,为夏禹而负舟,助隋师而骧首。
至若承光御于南海苻生谣于洛东,戒乘危于颔下,美借誉于人中。
或解角而昭瑞,或曳尾而告凶。
资五花而为食,萃四蛇而见从。
韩子畏祸于逆鳞,墨翟避屠于黑色。
华歆而为首,惊叶公而丧魄。
潜则勿用,见则时乘。
鳞既成字,膏亦为灯。
呼先跨之而轻举,安公骑之而上升。
及夫登玄云,生积水,黑见渭川,黄闻成纪
八即荀家,六为卞氏。
刘累以事于孔甲仲尼莫窥于老子。
有候清风而升天,眄层云而跃渊。
颜称高祖,醉骇陈宣
复闻在宫沼而为畜,与金玉而昭瑞。
毒鱼而或能致雨,讨贼而当须伺睡。
至其出武库而刘毅不贺,见临平而无量靡观,张骏厌之而铸铜,太皞用之而纪官。
复闻生大泽,兴景云,或摴而起陆,或蛰以存身。
亦有子明见放,冯孙是养。
既为东方之宿,亦号鳞虫之长。
雷泽陶侃之梭,葛陂投长房之杖。
变鱼见困于清泠,为怪尝偕于罔像。
雕闻邹奭,章美嵇康
或渍之而复活,或吹之而则长。
骋神变于三池,备文彩于五方。
非网罟之可害,岂蝼蚁之能伤。
觌而不求,既闻于子产
针而见负,更记于师皇
咏史(上) 左承祖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汉室犹馀北海城,左生何惧便怔营。
至令鲁国奇男子,反得当年杀士名(自注: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联,融独不与通。承祖劝融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汉末名士,无所有而妄得虚声者多矣,刘表华歆左承祖之类是也。)
陈希烈左相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五
门下。仲虺相汤。
言宣雅诰。子鱼佐魏。
任总中兵。将代天工。
允凭时杰。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宏文馆学士崇元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上柱国临颍县开国侯陈希烈
逸量宏达。英才卓迈。
既履直而成范。亦资忠而炳德。
学该流略。义惟守于经门。
文丽风骚。言必诠于理要。
黄枢贰职。侍讲金华
紫府宏真。参谋玉铉。
岁月逾久。而其道弥光。
人师有属于在三。王度式歌于画一。
畴咨既久。亮采惟熙。
宜正貂蝉之荣。用兼喉舌之寄。
可行左相兵部尚书。馀如故。
祝豫堂归自马兰峪香树先生萚石偶圃丁巳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一
至后大雪厚一尺,城西报我有归艇。
庄窝小别歘五年,倒屐相寻湿涂泞。
肮脏握手昔颜在,但有新霜欲垂领。
示我新诗代口述,篇篇豁朗绝畦町。
忆昨癸丑之冬日在斗,提鞭北走气何猛。
袖中赋草三大礼,蒲牢一吼百兽屏。
正逢天子新践阼,柄用儒术恭搢珽。
内外大官共荐剡,明光起草争驰骋。
用而为虎退为鼠,抗之则云抑则井。
娉婷不嫁子心恻,俳优而试吾齿冷。
衔泪却跨芦沟桥,陟险远上盘山岭。
长城之下饥驱来,夜夜关门虎蹄打。
风沙飒飒坐怀古,塞草陵花写庄靓。
归心一纵箭破缟,暂解尘鞿息蓬梗。
屋旁隙地任锄菜,架上破书堪汲绠。
虽处贫贱圣所耻,获遭太平生即幸。
何妨韩愈怯柳刘,未见华歆胜管邴。
旧雨矧逢南郭合,长驱谁许中原并。
臭味差怜投漆胶,英雄终必酬牲鼎。
倘嘲鹏鴳恐未然,但逐云龙定获请。
软红十丈急湔祓,腊酿方醲须酩酊。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十六 南宋 · 郑清之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旧日都城子鱼,一鳞今不到茅庐。
果然额上通三印,尽去侯门代鲤书。
管幼安画赞(并引)1112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栾城第三集》卷五、《皇朝文鉴》卷七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三、《隐居通议》卷一五、《文编》卷三九、《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四、嘉靖《青州府志》卷一八、《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六九、《四续古文奇赏》卷二九、《八代文钞》第三○册、《渊鉴类函》卷二六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
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
幼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
归于田庐,不应朝命,年八十有四而没。
功业不加于人,而予独何取焉?
取其明于知时,而审于处己云尔。
东汉之衰,士大夫以风节相尚,其立志行义贤于西汉
然时方大乱,其出而应世,鲜有能自全者。
颍川荀文若以智策辅曹公,方其擒吕布,毙袁绍,皆谈笑而办,其才与张子房比。
然至于九锡之议,卒不能免其身。
彭城张子布忠亮刚简,事孙氏兄弟,成江东之业。
然终以直不见容,力争公孙渊事,君臣之义几绝。
平原华子鱼以德量重于曹氏,父子致位三公
然曹公之杀伏后,子鱼将命,至破壁出后而害之。
汝南许文休以人物臧否闻于世,晚入刘璋
主将成都文休逾城出降。
虽卒以为司徒,而蜀人鄙之。
此四人者,皆一时贤人也。
然直己者终害其身,而枉己者终丧其德。
处乱而能全,非幼安而谁与哉?
旧史言幼安虽老不病,著白帽襦裤布裙。
宅后数十步有流水,夏暑能策仗临水盥手足,行园囿。
岁时祀其先人,絮帽单衣荐馔馈,跪拜成礼。
予欲使画工以意髣髴画之。
李公麟善画,有顾、陆遗思,今公麟死久矣,恨莫能成吾意者。
姑为之赞曰:
幼安之贤,无以过人,予独何以谓贤?
贤其明于知时,审于处己,以能自全。
幼安之老,归自海东。
一亩之宫,闭不求通。
白帽布裙,舞雩而风。
四时烝尝,馈奠必躬。
八十有四,蝉蜕而终。
少非汉人,老非魏人。
何以命之?
天之逸民。
讲筵卷子(二十七日)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七、《西山文集》卷一八
大学》「平天下」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臣按古今生财之说,未有能外此四言者,而先儒吕大临推明之,可谓确论矣。
韩愈有云: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农之家一而食之家六。
盖古者四民,士农工贾而已。
后世益之以道、释,所谓为民者六也。
农一而食者六,宜其赡足之难。
然士主名教,工治器用,贾通货财,非无事而食也。
若释与道,则饱食安坐,以蠹吾民,而朝廷乃以鬻祠牒为生财之资,不知释道日增则农民日减,财之所自出者耗矣,猥曰生财可乎?
此谓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也。
农民日减而耕者少,则为之者不疾矣。
而国家之用度又未尝量入以为出也,以江左一隅之力而用度数倍于承平之时,夫安得不匮?
口奏:「冗官冗吏冗兵之弊(云云。),」夫《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之事势穷极甚矣,不变而通之,其可久乎?
然变通之术,岂有他缪巧夫,亦曰节用而已尔。
用有节则经常之费易足,经常之费足则祠牒之鬻可省,释道少则农民多。
生财之源,无出于此,惟陛下亟图之。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臣按汉董仲舒对策于武帝曰:「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
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
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
此民之所以嚣然苦不足也」。
又曰:「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又曰:「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
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
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
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
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兼庶人之行者,其患祸必至也」。
臣窃惟仲舒此言盖与《大学》同指,故略为陛下陈之。
夫所谓居君子之位而为小人之行者,故相是也。
位冠台司而鬻卖公朝之官爵,贵极人臣而夺攘平民之赀产,贪鄙之风扇于上而污浊之俗成于下。
士大夫惟知财利之可贵,岂知仁义之可尊!
虽陛下更张以来,盖尝明示好恶,而人心陷溺已深,莫之变也。
夫天下之患莫大于人心之趋利,举世之人皆趋于利则知有己而不知有君,知有家而不知有国。
平居则欺君以自利,孔光、张禹之于汉是也;
有难则卖国以自利,华歆、陈群之附魏,张文蔚、杨涉辈之从梁是也。
甚者不夺不餍,如莽、操之所为。
故《大学》于末章明义利之分,《孟子》于首篇严义利之辨,岂虚也哉!
惟明主在上,思有以返之,则天下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