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清 · 姚鼐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惜抱轩诗集一
我如惰农春未种,已失农祥土膏动。
室如悬磬待遗秉,大腹便便乃空洞。
由来人苦不自知,未免心侈还口纵。
君方锐敏有奇怀,远驾千古谁能共。
渥洼天马或跅弛,那遽柔心受持鞚。
高掌擘分二华岳,开胸吞纳九云梦。
何由菖歜独嗜余,不惜揄扬杂谏讽。
心亲料应尘埃稀,迹奇反致嫌猜众。
子舆一病殊跰𨇤,惟有拥衾看屋栋。
时余独处复谁怜,乔木虚庭响寒哢。
蟋蟀俄惊旅舍秋,蛜蝛颇恻幽房空。
昨君新愈幸来过,依旧雄谈閒歌诵。
短袖百尺光熊熊,未出霜缣目先送。
千帆寒水下金陵,一雁秋声横铁瓮
远思瞑浦落帆还,苦怨骚人薄寒中。
旧游曾对孙登,新诗欲作唐衢恸。
磊落君才祗自知,支离余德弥无用。
惭非大厦任帲幪,耻作小玑号游贡。
神全聊当比木鸡,德衰岂敢歌苞凤。
方今圣德足兼包,坐御共球凑居重。
南塞宣房万福来,北治匈奴一方痛。
有道未谷奚为耻,薄植乘时反足恐。
云霄未上且沈冥,幅巾步屧鸱夷从。
明朝墙角见黄花,泥酒相将一喧閧。
立之山居养疴寄赠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寒宵深坐对龛灯,信是前生粥饭僧。
山水清缘几两屐,乾坤长物一枝藤。
龙钟忍事真人杰,獦獠参禅没技能。
无用扶衰资大药,半空鸾啸访孙登
黄子约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天台黄石老,茅屋冷如冰。
消息经年断,交游往日曾。
世人怜李白,今我孙登
骏骨篇应在,何时复剪灯。
太子宾友目 孙吴 · 胡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
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
精识时机,达幽究微,则顾谭
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则谢景
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
午日观山同姜星六冯鱼山孝廉用登字二首 其二 庚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七
逢山傅会说飞升,玉井丹床次第徵。
守虎田犹治(平声。)董奉,控鸾啸漫接孙登
沿江箫鼓晴和气,绕郭桑麻远近塍。
林雨欲来岩霭合,只无点罅著炎蒸。
私改胡综太子宾友目 孙吴 · 羊道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元逊才而疏,子嘿精而很,叔发辨而浮,孝敬深而狭(《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案:诸葛恪字元逊顾谭字子默谢景字叔发范慎字孝敬。)
幽愤诗 曹魏 · 嵇康
四言诗
《晋书》曰:东平吕安。服康高致。康友而善之。后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乃作幽愤《诗》曰: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冤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徵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文选》三十二。《晋书》本传。《诗纪》十八。又《三国志》王粲传注引腾、憎、登、朋四韵。《晋书》孙登传引登一韵。《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引登一韵。)
嵇康集目录(《世说》注。又《御览》作「嵇康集序」)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一
孙登者字公和,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
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好读《易》,鼓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
每所止家,辄给其衣服饮食,得无辞让(《魏志·王粲传》注。《世说·栖逸篇》注,《御览》二十七、九百九十九)
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 北宋 · 沈辽
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惬。
不逃世忧患,馀事寄巾蹀。
行寻青山转,坐对青山叠。
欲随白云去,傥与幽人接。
盘桓太清洞,怅望长江艓。
昔时古锦囊,今还白羽箑。
不复叔夜煅,真得孙登摄。
九华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丧苟自达,死生安足惵。
朱颜久不驻,白发何为镊。
群物自流转,吾生寄天燮。
德相屡相过,老夫宁足蹑。
由来废井水,不如长剑铗。
往往论书法,轩轩两目睫。
中郎石经在,元常表军捷。
汉魏多传人,至宋有遗帖。
唐室初最盛,渐衰自中叶。
欧虞缅谁嗣,颜柳何足躐。
篆籀昔难工,草圣谁敢辄。
巨山作散隶,雄古掀龙鬣。
贞观喜飞白,凌厉腾春蝶。
岂特豁神观,直可祛鬼魇。
古人有所寓,天性难必协。
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惮懦文雅,或轩昂豪侠。
或转战鞍马,或驱驰弋猎。
或发于止谏,或得于讼牒。
或奋夺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为神所追,或自执所劫。
或醉以贾祸,或诈以行谍。
或习于娱乐,或劳于呿嗋。
有灿如文锦,有劲如金梜
有倚如戈锋,有点如山嶪。
有驶或如波,有媚或如靥。
或腾如烟霏,或落如鸟跕。
渊妙欲飞动,拙恶愧偏擪。
当寝或不寐,当昼亦忘馌。
有誉终甚微,或毁则群嗫。
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厌。
十年幸能就,万金毫岂浥。
金玉敷卷轴,龙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宁当丈夫业。
譬如论唐虞,何曾道郇叶。
如君负高识,于此何足挟。
一战虽未霸,遐心岂即怗。
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坐复洮河地,直捣幽燕胁。
朝夕奏奇功,群儒争鼓箧。
太平任文治,战血何烦喋。
道德以为宇,威武以为堞。
岂比叔孙生,杂用随何颊。
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范慎太尉 孙吴 · 归命侯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勋德俱茂,朕所敬凭,宜登上公,以副群望,以为大尉(《吴志·孙登传》注引《吴录》)
共城山水 其一 明 · 李濂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共城西北苏门山,烟霞满目春昼閒。
东风杖藜恣幽赏,暂依泉涧聆潺湲。
君不见孙登台几千尺,巉岩上有仙人迹。
天空不闻鸾凤音,石壁孤云为谁白。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卫辉府
幽居赋868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陆子居全吴东。距长洲故苑一里。阖关不通人事。且欲吟咏情性。曰燕居。则仲尼有之矣。曰卜居。则屈原有之矣。曰閒居。则潘岳有之矣。曰郊居。则沈约有之矣。既抱幽忧之疾。复为低下之居。乃作幽居赋。其序云。余少学穷元。早持坚白。其生也悬赘附疣。其材也戴瘿衔瘤。居无养拙之资。出有倦游之叹。初张蓬矢。尝逞志于四方。末佩。敢违仁于一日。虽家风未泯。而世德将衰。门等韦平。材兼魏邴。激清芬而镇俗。追雅望于图形。荀勖乃天下表仪。裴秀为朝端领袖。朱轮十乘。紫诰千篇。炳若星辰。粲乎竹帛。俯观图牒。谬辱孙谋。五鼎萧条。赐书零落。漆工酒保。几欲沉沦。故空桑。屡瞻摧折。刘超刘毅。俱无儋石之储。许迈许询。但有山林之志。思凿坯而遁。聊倚树而吟。师道气于龟肠。扣兵钤于鱼腹。穷年学剑。不遇白猿。隔日伏痁。未擒黄鹢。止则葭墙艾席。行则履柴车。仲宣方玩于棋枰。叔夜还眠于锻灶。既以草知晦朔。木让荣枯。因推墨别为三。复悟儒分至八。何晏之言道德。不及王生。郑元之注春秋。才同服氏。初陈梗概。渐入精微。探桓范之智囊。掘张凭之理窟。遗其耳目。然后谓之聪明。差若毫釐。焉足言乎大小。加以病惟斗蚁。力止戡蝉。帘帷非翡翠之荣。钟鼓岂爰居所乐。遂求衡泌。聊以栖迟。建一亩之宫。忝称儒者。置十金之产。雅叶中人。晏子以嚣尘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罗含宋玉。尝少出于荆蛮。萧相武侯。亦潜居于僻巷。杨德祖家惟弱柳。殷仲文庭只枯槐冯衍姜辛。繁钦苔碧。复有半夏。药号恒春。长榆亦降星精。修竹乃生云母。潘安馆里。尝闻素瓜甘。庾信中。亦话枣酸梨酢。窃观留咏。雅尚清风。今古攸同。圣贤何远。武仲游于沛泽。伊尹耕于有莘。予欲无言。回不愿仕。神交六位。方为卖卜之人。歌动五噫。竟作赁舂之客。况有布绦纶帽。尚足朝昏。羽扇貂裘。犹堪寒暑。得以书抽虎仆。射用牛螉。自理茶租。閒被钓褐。称小品。还下二百签。赋谓名都。略点八十处。下问得犁涂之义。涂听闻愬怒之诗。既已逢原。遂成摛翰。非因授简。初拟遗鞭。不能粉饰大猷。且用元黄稗说。贻于好事。希逢得意而传。责以壮夫。甘受子云之笑。赋云。
泰伯勾吴。通侯旧里。
地接虎邱。门连鹤市
比颜巷兮非陋。方赐墙兮犹峙。
乐令有名教之乐。必以仁行。
庄生乃道家者流。咸从达起。
彼既得矣。予何谢焉。
欲神游于浩气。法大隐于遗编。
仲孙衣止七升之布。栾武子食无一卒之田。
贱不容忧。贫惟可贺。
冥心而姑务藏疾。卷舌而谁能击堕。
争先敢脱乎牛车。自给方营于马磨。
秦时亡命。竟作帝师
吁汉末遗臣。皆称王佐。
吾焉用此。仆病未能。
艺合欢求解忧之力。饵陟釐明攻冷之徵。
悲少歌于赵壹。喜长啸于孙登
万古骚人。远追乎橘浦。
百金䱷事。近出于松陵。
非慕偷桃。还怜嗜芰。
何惭尺蠖之屈。未损丈夫之志。
投簪隐几。聊思夷甫谈元。
搦札弹毫。耻效文通奏记
夫静者躁之君。名者实之宾。
进不参于多士。退宜追乎逸人。
颂厥土之三壤。托高风于四邻。
才袪燥湿。稍远嚣尘。
以日系时。且复穷于鲁史。
穿池种树。正欲类于齐民。
室乏崇坛。墉非缩板。
因坎窞以为洫。藉蒙笼而表限。
孟戒无是非之心。阮通能青白之眼。
龟床鹿帻。讶招隐兮何迟。
橡饭菁羹。笑谋生之太简。
是知名安可钓。笔不堪耕。
有白凤之才。乃先为赘客
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雄自投而几死。檷流恸而将行。
外嬖方施。孟子虚陈乎仁义。
中谗既胜。韩非徒恃其纵横。
况复支离壹郁。尪陋謇吃。
才甚微而寡文。体素羸而多疾。
阴铿药铫。披晓幌以皆来。
徐邈酒铛。拥寒炉而必出。
自然忘物我。混穷通。
将大宗师理叶。与握真宰情同。
优游塞马。脱落冥鸿。
窃慕王晞。眷恋于良辰美景
深符谢眺。留连于明月清风
得不分埼岸而饰荒台。辍金钱而营佳树。
莼丝兮欲萦千里。草带兮初围十步。
颓垣抱碧。无非海发山衣。
暗座飘香。尽是松肪桂蠹。
加以篱边种菊。堂后生萱。
覆井之新桐乍引。临窗之旧犹存。
花妨过帽。柳碍移门。
鹿去而云遮绝洞。樵归而水绕孤村。
遇境逍遥。就鱼鸟之性乐。
开襟散诞。见羲皇之道尊。
早濯元泉。屡游庭苑。
忧废学而将落。惧无文而不远。
豹管閒窥。羊歧忘返。
束皙之亡缺。补陈农之遗遁。
梁世祖府充名画。或得奇踪。
任敬子家聚偫书。率多异本。
何尝髣髴。莫究分毫。
徒羡玉杯珠柱之号美。象格犀簪之态高。
宁容朴野。不称蓬蒿。
怅残编之未构。奚雅具之为劳。
况乎栖平芜古木之地。壮被褐拥篇之事。
宜其梓合巾箱。藤交饼笥。
炊秕稗以为食。剖匏而作器。
荷蓧而行。据梧而睡。
妖宁胜德。休占贾谊承尘。
醉可全真。但舞王戎如意。
其间豁尔。此外萧然。
姜肱则惟卧一被。江革则还留半毡。
望夫子之门墙。仍过数仞。
顾先生之履袜。不啻双穿。
敢惊时而独行。聊内视而返听。
岂可浪发元关。虚摇谭柄。
夜将半而谁容。月每旦而谁评。
清言不屈。孙刘讵减于中军
善讲无穷。支许那轻于小令。
或抽易轴。或扣元端
演精微于简易。消澹泊于危难。
澄如止水。畟若长竿。
与牛心者赴敌。持尘尾者登坛。
交衡而矛戟初利。顿挫而风霜正寒。
兴公雅韵。仲祖旁观。
始信何才。当指地于丞相
方知习捷。抗弥天之道安
彼濩落而无容。且萧条而高寄。
兼耳目以咸外。曷丘园之足贲。
幸春物之向荣。列天姿而见遗。
阴者负而阳者胜。孰谓两仪。
瘠者缓而腴者先。奚云一气。
真宰难问。洪钧肯留。
人间未适。象表何求。
纵使陶烟霞而傲睨。骑日月以嬉游。
乘刚直上。摄景冥搜。
纵横兮四海。飞扬兮十洲。
读仙苑之琅书。安能解愠。
倾洛公之金醴。几得消忧。
不假大招。宁驰别国。
悲故乡之何在。望平原之无极(陆乡在平原乃远祖所封之地)
叹钟鼎之沉光。向渔樵而骋力。
庚桑有道。犹居畏垒之颠。
接舆佯狂。亦取杶栌之食。
徐誇下舍。陶爱吾庐
上法于陵之畦圃。旁分建业之村墟。
时牵殗殜。自把渠疏。
友乏惠施。莫解连环之义。
医无文挚。谁知方寸之虚。
存其道而或通。失其居而久旅。
才将命兮分坎窞。性与时兮甘龃龉。
閒游广泽。愿学弋于蒲且。
终蹈沧溟。更移家于苧屿。
夫动以劳吾身。静以休吾神。
苟能推其用舍。自足究乎天人。
思任诞于穷檐。何辞井臼。
不求容于侧径。何患荆榛。
沉冥者朴素之源。毁誉者浮华之辙。
名聚雪。仍招死草之讥。
琴号落霞。尚被枯桐之说。
值圣则幽赞成功。逢贤则雅音攸发。
同于德者。大亦宜然。
殷宗命相于岩下。周武迎师于渭边。
东山北郭之风。才能养素。
左车右侯之计。未足图全。
嗟浩叹而长吟。畏兰凋而蕙歇。
清樽方滟于瑶水。宝瑟坐凝于华月。
归田少接。犹疑斥鴳追飞。
羽猎相逢。可谓无盐唐突。
和韩少参贯道写怀诗 明 · 谢士元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
江行高挂夕船灯,绝似浮杯野渡僧。
瘴雨蛮烟经几许,残山剩水见多曾。
远游正可追司马,前定何须问惠能
同事有人亲笔砚,鼓琴奚事说孙登
百字令 题孙沧叟春申避地图,即用沧叟自题韵(1940庚辰 清末至现当代 · 高燮
 押职韵
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叟居之处名绿杨村。),闲参消息。
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
兵盗豺狼,人民蝼蚁,有土皆焦黑。
最惊心处,绛云灰烬纹织。

故里卅万缥缃,同罹豪杰,我亦何堪忆。
握手沧桑余涕泪,难免猖狂如逼。
痛抚残编,聊搜长物,零落都无色。
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
百字令 和声隐老人《啸社百期雅集》韵 清末至民国 · 姜胎石
 押词韵第十五部
此何声也,记儿时、遍访龟年遗躅。
多少痴情和热血,付与豪丝哀
去日堂堂,余音袅袅,未断先求续。
曲难离口,敢夸余耳闻熟。

何意四海扬波,孤悬一岛,大有阳春曲。
读到百回同不厌,总似清言霏玉。
啸爱孙登,浦临黄歇,空羡双梅屋
万年三塔,愿君垂老多福。
寄怀容城孙钟元先生隐居苏门 其三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聪山诗选卷三
地自孙登后,高名属许衡
君来前迹掩,更觉百泉清。
馔薄供春,冠存濯旧缨。
向时亲捧杖,谷口约同耕。
孙太初访草堂一首 明 · 黄省曾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业回溪上,孙登野服过。
山泉交户牖,花鸟带江波。
白日中园静,清云客席多。
鸣琴送归棹,閒月在高萝。
悼孙翁艾一首 明 · 黄省曾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孙登长啸者,泉石托游盘。
广诀窥能受,庄书借得看。
养年霞作饵,遗世鹖为冠。
今日星河上,悽瞻处士寒。
苏门山啸台 明末清初 · 李森先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啸法如可学,嵇生病未能。
从来君子狱,谁不孙登
道德真经广圣义序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一
序曰。
珠韬玉札云。
太上老君降迹行教。
远近有四。
其一。
历劫禀形。
随方演化。
即千二百号百八十名
散在诸经。
可得徵验矣。
其二。
此劫开皇之始。
运道之功。
孕育乾坤。
胞胎日月。
为造化之本。
天地之根。
播气分光。
生成品汇。
自五太之首。
逮殷周之前。
帝王
代代应见。
即郁华录图
广成尹寿
因机表号是也。
三皇迭往。
五帝不归。
云纪龙师。
时迁数革。
鸟官火运。
川逝风移。
步骤不同。
浇淳渐变。
虽揖让斯在。
而干戈屡兴。
阪泉有剪戮之师。
丹浦有专征之旅。
智诈行而太朴隐。
仁爱显而孝慈生。
元默希夷。
日以寝薄。
陶唐以耄昏厌位。
虞舜以历试登庸。
忧轸万方。
服勤庶政。
老君号尹寿子
居于河阳
以道德真经降授于
经之旨也。
道以无为居先。
德以有称为次。
亦犹三皇之书。
言大道也。
五帝之书。
言常道也。
其下薄裁非之义。
节兼爱之仁。
损俯仰之礼。
挫铦巧之智。
斥用兵之暴。
抑谲诈之谋。
使人复朴还淳
以无为无事为理。
虽力而行之。
窜凶举相。
明目达聪。
敦睦九族。
平章百姓。
而恬和清静之道。
莫能致也。
故禹汤之后。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大道既隐。
元化不流。
礼乐滋繁。
政刑大用矣。
其三。
老君以商阳甲子代降神寓胎。
武丁之年。
诞生于亳。
即今真源县九龙太清宫是其地也。
或隐或显。
潜化偫方。
周昭王癸丑之年。
以此二经授关令尹喜
传于天下。
世得而闻焉。
其四。
将化流沙。
尹喜期会于西蜀青羊之肆。
示现降生。
昭王丁巳之年也。
此道德经自函关所授。
累代尊行。
哲后明君。
鸿儒硕学。
诠疏笺注。
六十馀家。
则有节解上下内解上下想尔二卷。
河上公章句严君平指归十四卷。
山阳王弼注。
南阳何晏
河南郭象
颍川钟会
隐士孙登
仆射太山羊祜
沙门罗什
沙门图澄。
沙门僧肇
梁隐居陶宏景。
范阳卢裕。
草莱臣刘仁
吴郡徵士顾欢
灵仙人晋人河东裴楚思。
秦人京兆杜弼
宋人河南张凭
梁武帝
梁简文帝
清河张嗣。
梁道士元静
梁道士孟安排
梁道士智周
梁道士窦略。
陈道士诸糅。
道士刘进
道士李橎。
唐太史令傅奕
唐嵩山道士魏徵
法师宗文明。
仙人胡超。
道士安邱。
道士尹文操
法师韦录。
道士王元辩。
谏议大夫肃明观主尹愔
道士徐邈
直翰林道士何思远。
岳道士薛季昌
洪源先生王鞮。
法师赵坚。
太子司议郎杨上善。
吏部侍郎贾至
道士
任真子李荣
成都道士黎元兴。
太原少尹王光庭
道士惠超
龚法师
通义郡道士任太元。
道士冲先生殿中监申甫
岷山道士张君相。
道士成元英。
汉州刺史王真
道士少明
元宗皇帝所注道德上下二卷。
即今所广疏矣。
所释之理。
诸家不同。
或深了重
不滞空有。
或溺推因果。
偏执三生。
或引合儒宗。
或趣归空寂。
莫不并探骊室。
竞掇珠玑。
陟钟山
争窥圭瓒。
连城在握。
照乘盈怀。
敷宏则光粲缣缃。
演畅则䌽文编简。
语内修则八琼玉雪。
雰霭于丹田。
九转琅膏。
晶荧于绛阙。
尽六气回环之妙。
臻五灵夹辅之功。
忘之于心。
息之于踵。
得无所得。
而了达化元矣。
语品證也。
则摆落细尘。
上秩。
游八外而放旷。
指三境而跻升。
蹈太乙之位矣。
而总内外之要。
兼人天之能者。
未有其伦。
开元至道昭肃孝皇帝降神龙变。
接统象先
戡内难以乘乾。
咨中兴而御极。
无为在宥。
四十五年。
汾水襄城
靡劳辙迹。
具茨大隗
自得朋游。
廓八溟为仁寿之庭。
普万宇为华胥之国。
至道至德。
哉明哉。
钦若尊经。
本朝家教。
象系不足以拟议。
风雅不足以指陈。
横亘古今。
独立宇宙。
虽诸家染翰。
未穷众妙之门
多士研精。
莫造重元之境。
凝旒多暇。
属想有归。
躬注八十一章。
制疏六卷。
内则修身之本。
囊括无遗。
外即理国之方。
洪纤毕举。
宸藻遐布。
夺五云之华。
天光焕临。
则两曜之色固可以季仲十翼。
辉映二南。
若亲禀于元元。
信躬传于太上。
冠九流而首出。
垂万古而不刊。
则大风赤雁之歌。
诚难接武。
典论金楼之作。
讵可同年。
但以疏注之中。
引经合义。
周书鲁史。
互有发明。
四始漆园。
或申属类。
后学披卷。
多瞢本源。
辄采摭众书。
研寻篇轴。
随有比况。
咸得备书。
纂成广圣义三十卷。
大明在上。
而爝火不休。
巨泽溥天。
而灌浸不息。
诚不知量。
粗备阙文。
天复元年龙集辛酉九月十六日甲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