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雍熙请锡老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五、《渭南文集》卷二四
瞿唐峡滟滪堆,万里不生寸草;
若耶溪云门寺,三人即是丛林。
要看云居锡上座点检诸方,须与宣城陆大夫激扬此事。
某人得来孤峻,用处纵横,巍巍堂堂,洒洒落落,半月嵓戴起篢子,好泉亭脱下草鞋。
水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
刀耕火种,从今别是生涯。
白云崇福观记嘉定四年九月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江宁金石记》卷五、茅山志、乾隆《句容县志》卷四
句曲江左名山,洞天福地,以茅君隐而仙,是称茅山
有积金峰,当西一面。
积金之支,右转而特起者,白云之峰也。
道俗相传,尝见其草木后凋,烟霞在望,然东西两山,灵宫閟宇,各奠所宜,兹旷弗卜,顾有待耶?
绍兴中华阳道士王景辉披榛棘,凿岩厓,室于峰之下。
俄以行志修洁闻,乃即其居锡崇福观额。
暨白金庄田饶益之,俾展其成,于是甓坛场,班像设,有门鼎峙,有亭翚飞,堂皇深密,廊庑袤延,重楼杰阁,云层巍峨,前辟端逵,行列,如盖如幢。
赤山湖,轩豁面势,崇冈秀峦,左顾右揖,郁郁杳杳,映带清深。
而居而游,如脱纷拿,如蹈仙墟。
中閒方壶丈室,上亲洒翰,揭以虚静,与夫绍兴以来四朝锡予,宝镇泉石。
人閒世事,待有大福德力作兴风云,会合殊胜,然后底乃绩。
令其徒居之,思有以称,亦反其初而已。
大林邱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弗胜,然而道者托焉。
昔之为道术者,弃绝乎名势利欲,精专乎身心性命,唯忠入焉不深且密也。
待其行成,一朝蜕去,人方竞竞然持其所弃,迹其所蜕,以帡幪其隐约,鼓钟其沈潜,影响其清风素节,而冀得其人如初,乃亦甘心焉。
豢其养,尸其居,美其衣食寝处,如世俗转复为名势利欲所愚,而道术安在?
是山不特隐、二许、杨、陶之遗,地不改址,往往蓬户桑枢,霞飧食,托于人之所不堪,顾自有丹台绛宫,抱玉怀珠,在开白云者,必不专以外境遗子孙也。
溪之从子埏往来山中,人境俱熟,道士周复观,京温高弟,求记其师之功绪甚力,乃俾埏序次其见闻,因附见吾说。
观复持归,告语其徒,庶有警焉,以复其初。
嘉定四年九月望日记。
旴江李泰伯(一) 北宋 · 祖无择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四、《龙学文集》卷一○、《直讲李先生外集》卷二
无择再拜泰伯先生:酷热以来,气体何如?
驿置相望,不远千里,无阶披奉,祇增詹企。
法掾连君锡,仆之故人,有文而善与人交,泰伯见之,当相得以欢矣。
千万善爱,慰此多忆。
无择手记,顿首泰伯先生
六月十七日
二宋二连君祠堂记1100年3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七、《柯山集》卷四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圣宋文选》卷三○、《湖北金石志》卷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
治国有善政,不如在位有善人之化民速也;
在位有善人,不如乡有善人之化民易也。
夫人之情所感动,常在其所易接而亲者。
若夫政事者,固民之所畏,则其从之盖有不得已之心焉,其及物浅矣。
安陆应山,楚之穷邑也,然其民好文,多学者,其俗善良不争,纯静易治。
其里之人为予言曰:「始吾邑之人,未甚知学之利也。
有宋氏兄弟者,讲学吾邑之法兴佛舍,其后两人皆取高第,有声名,久之并为大官,名尊益显。
所以吾邑之人,其鄙鲁不学自弃于夷者愧之。
其居法兴时,有连氏兄弟者,与二宋君游,相好也,其后亦登科。
两人起家仕不振,然视所同舍生富贵光显,可攀为声势,而两人亦自力,不少屈己以附之,其官终不显。
故吾邑之人,其不笃于廉耻徼倖贪利者愧之。
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静有耻者,四君子之化也」。
后五十年,宋景文之孙羲年令应山,与连君之从子仲儒,缘邑人之意作祠堂于法兴方丈之西。
呜呼!
为吏于乡,其有恩德久而民祠之者几人?
在位之人,不如其乡里之君子也。
二宋公之行事爵里,书于《国史》,士大夫举知之。
连君锡,以尚书职方员外郎致仕,好修而自重,直谅多闻之君子也。
其仲讳庠,字元礼,为尚书都官郎中,敏于政事,号良吏
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者,为故旧之美,然严光所以逃光武不肯仕,彼独何哉?
连君不因宋君以显名当世,卒以湮没而不悔,彼诚知所处,与世俗所谓显晦异矣。
连君锡分司安陆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六、《郧溪集》卷一四
连公分司之归安陆,予有以谓之贤也,盖贤夫世之有归者焉。
世之有老且病,目眊而耳塞,至不能落笔署字者,则有归焉。
贪懦不治,或落势茍避以脱者,则有归焉。
家厚禄庳,得不足以补失者,则有归焉。
犹靳靳不忍一决,以至于老且死,因抵罪而后罢去者,岂连公有是哉?
连公年六十,齿发利完,非以老且病也。
处官廉,与僚友上下如季孟,无丝毫可怪者,非以为贪懦不治也。
家甚贫,官为外郎,尊夫人春秋高,无可归之势,非以家厚而禄庳也。
而直以厌苦世俗,不能较声利于蹄齧之间,欲遗其缰勒而驰出乎辙迹之外。
用是而归,得非为贤乎哉?
应山之下,有田一廛,绕庐树桑,足以为衣,引泉种稻,足以为食,霜乾而林可樵,水落而鱼可饵,亲戚故老,岁时相还往,野蔌山肴,白酒相对,放怀乎烟霞之表,亦足以致乐乎!
连公之归淮阳,士大夫皆嗟美其去,竞为之诗,以耀其行。
况予与连公为乡里之丈人,且尝同治官于此,固所以知公之为贤也。
而岂独予与淮阳之士大夫以为之贤,将四方之群公闻之,亦必曰荆楚之间有以贤而归者,安陆连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