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郑审官秘书少监,时谪贬江陵李之芳吐蕃归,拜礼部尚书,改太子宾客。)767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瀼西
引用典故:哀途穷 安石 查上 著鞭 熊罴 君平 神女 烹鲤 子敬毡 善价 忘筌 登龙 雕虫 跕鸢 服虔 耿贾 管宁 鸿雁 江令锦袍 栗过拳 匡鼎 伶伦 陆池莲 岷岭芋 蓬山 青田鹤 偓佺 萧曹 效鹰鹯 阴何 云台 燥湿弦 置驿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
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一作所向皆穷辙,馀生日系船)
乱离心不展(一作转),衰谢日萧然。
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
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
峡束沧(一作苍)起,岩排石(一作古)(石楠也)圆。
拂云霾楚气,朝(一作潮)海蹴(一作衬)吴天。
煮井为盐速,烧畬(楚俗烧种田曰畬)度地偏。
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
鸂鶒双双舞,猕猿垒垒悬。
碧萝长似带,锦石小如钱。
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怜。
猎人吹戍火,野店引山泉。
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两京犹薄产,四海绝随肩
幕府初交辟,郎官幸备员。
瓜时(一作仍,一作拘)旅寓,萍泛苦(一作若)夤缘。
药饵虚狼藉,秋风洒静便
开襟(一作袪)瘴疠,明目(一作拂)云烟。
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
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
法歌变转,满座涕潺湲(原注:都督柏中丞筵闻梨园弟子奴歌)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
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原注:西京龙厩门,苑马门也,渭水流苑马门内)
王室御筵
(一作秉)威灭蜂虿,戮力(一作教)鹰鹯
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
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
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
胡星一彗孛(一作闇),黔首(一作首恶)逐拘挛。
哀痛丝纶切,烦苛蠲。
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谓代宗践位)
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
熊罴吕望鸿雁周宣
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
音徽一柱数,道里下牢千(原注:郑在江陵李在夷陵
郑李光时论,文章并我先。
尚清省,歘联翩。
律比昆崙,音知燥湿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虽云隔礼数,不敢坠周旋。
高视收人表,虚心味道玄
马来皆汗血,鹤唳必青田
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
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江总有山水衲袍赋)
东郡夷陵,在夔州东)时题壁,南湖江陵有湖亭)日扣舷。
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
每欲孤飞去,徒为百虑牵。
生涯已寥落,国步乃(一作尚)迍邅。
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原注:平生多病,卜筑遣怀)
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露菊班丰镐,秋蔬(一作菰)涧瀍
共谁论昔事,几处有新阡。
富贵空回首,喧争著鞭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
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卜羡君平严君平挂百钱杖头事,与阮孚同,岑参《卜肆诗》亦云:“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下有。”),偷存子敬毡
囊虚钗钏,米尽坼花钿。
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巅(原注:峡人目市井处曰市暨)
羁绊心常折,栖迟病即痊。
紫收(一作秧)岷岭(一作下),白种陆池(一作家)
色好胜颊,穰多栗过拳
敕厨唯一味,求饱或三鳣。
儿去看鱼笱(一作俗异邻蛟室),人(一作朋)来坐马鞯。
缚柴门窄窄,通竹溜涓涓。
堑抵公畦(原注:京师农人指田远近,多云几棱,棱音去声),村依野庙壖。
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借问频朝谒,何如稳醉(一作昼)眠。
谁云行不逮(一作达),自觉坐能坚。
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紫鸾无近远,黄雀翩翾
困学从众明公勉旃
声华夹宸极,早晚到星躔。
恳谏留,诸儒引服虔
不逢(一作过)输鲠直,会是正陶甄。
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
由来具飞楫,暂拟控鸣弦。
身许双峰寺蕲州双峰山有东山寺,曹溪宝林寺后亦有双峰),门求七祖(禅门南能、北秀,分列二宗,弟子各立其师为六祖。北宗逐立秀之弟子普寂为七祖。能后无闻焉,甫归心南宗,故曰身许双峰,欲求七祖也)
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
安石名高晋(原注:郑高简谢太傅之风)昭王客赴燕(原注:李宗亲有燕昭之美。燕,周之裔)
途中非阮籍查上张骞
披拂(一作晤,一作豁)云宁在,淹留景不延。
风期破浪水怪莫飞涎。
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
淡交随聚散,泽国绕回旋。
本自依迦叶天竺二十五祖之首),何曾藉偓佺偓佺松实,体生毛数寸,能飞行逐马)
炉峰生转盻,橘井(在马岭山尚高褰。
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马援曰:“我在浪泊西里,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顾凯丹青列,头陀琬琰镌王屮头陀寺碑,为世所重)
众香深黯黯,几地(佛家有十地)肃芊芊。
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金蓖空刮眼,镜象未离铨(一作平等未难铨)
庆善禅寺新钟铭 宋 · 郑大惠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一、《台州金石录》卷一○
宋淳祐九年岁次己酉六月四日二更初,火起西邻,越街,首及金光明阁,延缘焚燎,殿堂廊庑、御书钟楼,凡寺屋舍,悉遭煨烬。
于时鸿钟受大厄难,半体坠地,入土三尺。
何物妖孽,挟风为壮,煽焰肆害。
吁,可畏哉!
知学新昌王君华甫克知此所视□圣道场,捐财建议,选莆乡官嘉兴府司理参军赵君崇□、贰以乡士元善,委督起废,至则合诚历询庶务,莫先于钟,否则无以丕显众听,启迪善根。
时适有僧名曰道耕,来自他山,睹境兴念,自舍衣盂钱二百千,首以为唱。
于是本寺住持文郁,咨彼维那法政干造,政则能以存淳实心,为化导本。
从而贵寓,洎及富室,在邑在野,若男若女,随力高下,施与有差。
卜以人心,罔不悲叹。
思惟昔者,不约而同,佥曰可矣,藉以告役。
乃召良冶,取法凫氏
都匠宰陶,坐主经画。
群工翼谋,备循戒令。
和土作范,崇甓作炉。
明三味火,鍊五金齐。
奋膊鼓橐,不而雷。
以彼离坎,为我造化。
热海内煮,涌液赫曦。
沌窍旁决,溜光夺霞。
人则审密,佛则护持。
合宏誓愿,一铸而成。
厚薄侈弇,咸中厥度。
石墦柞郁,举弗遗疵。
猗欤伟哉,是大器也。
居长八音,警动六时。
太虚含韵,万籁敛鸣。
虽尔劫数,有成有坏,而我佛法,不增不减。
今焉一旦,蒲牢复悬,三乘四天,永以助道,其义博矣。
然是役也,初于瓦砾,搜拾烬馀,比旧有亏,兹募补就,共六千斤。
其于工匠,与凡佐用,为费计钱,百五十万。
呜呼噫嘻!
事不难成,而难其时,时不难逢,而难其人。
幸值永嘉,林君端行
□则来宰,二三僚佐,同寅协恭,命续前绪,复出公钱。
又得缁徒,克勤无退,时与人偶,讫成斯事。
乃合志愿,以是功德,上祝圣寿,同此钟声。
天地并立,钟声无穷。
又愿此声,遍周法界,天堂地狱,闻者皆觉。
岁辛亥冬闰十月,初旬九日,官民俱集,證明圆满。
扶老携幼,云隘衢塞。
若僧及道、为士与女,围绕瞻仰,或以金银,器皿簪珥,纳于大炉,无不乐助。
郑大惠亦在会中,于是随喜,而为作铭。
铭曰:
寺遭劫火钟何辜,得非受形有数欤?
大音不作岂终无,就其初者还厥初。
阴阳为炭天地炉蜚廉祝融供走趋。
百炼既刚五金俱,溜液铸成弹指馀。
积累钧石由锱铢,尔则尽性我尽模。
骊龙踏顶交盘纡,铁蛟绾索司纽枢。
取法圆象垂方舆,道寓于器中则虚。
动生于寂应不诬,叩随大小声远舒。
上达九霄下三涂,凡有知觉无贤愚。
与昔所闻初无殊,善根增长罪业除。
愿以是功奉宸居,君臣明良文德敷。
箫》、《韶》凤仪瑞同符,律吕其和及寰区,何千万年永基图!
剑州普成县孙氏置四大部经记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七、《澹轩集》卷六
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见于世,而群迷伥伥,如搏风影,莫或趣入。
佛则哀之,于是假以言诠,申以义谛,旁譬曲引,俾因指以得月。
故为书凡五千馀卷,而其徒集而藏之,曰《大藏》。
既以为浩繁,莫适遍览,则又摘其帙之最巨而心要之总辖者,曰《般若》、曰《宝积》、曰《华严》、曰《涅槃》,别而藏焉,曰四大部。
故凡喜事之阇黎,信心之檀施,力不足以及《大藏》者,则为是经之为。
嗟乎!
佛以一妙音足以證真而入理,荐祉而却灾,彼五千卷、四大部何多少之校哉?
剑之属邑曰普成,有孙氏,自其先世与大雄氏有缘,其子某信奉尤笃。
尝以蒸祼不续,有怀于中,乃燎香佛前,愿捐金市经,将藏之家,以丐冥助。
已而果得子,某滋喜,初意益锐。
未几毕事,赤轴琅函,端行楷画,无一毫茍简,龛幄秘邃,种种严护,与经相称。
龙天鬼神,毕来持护。
于是其子育日设无遮供及四十二僧就阅是经,因以落之,遂求记于予志其事。
予谓世之人贪得吝出,抵死校毫末,所积巨万,惟家之肥,惟身之丰,惟子孙之愚,拔一毫以奉佛,摇手不可。
今孙氏乃能踊跃发心,弗勒弗鄙,咄嗟之顷,办此胜缘,比其侪类顾不大异?
况熊梦应期,兰玉秀茁,明验皦然,罔虚厥施。
倘推是心,恤贫拯孤,与病与老,则异报鼎来,将大于是。
非吾私言,实佛之言。
孙氏子能藏佛经,必能听佛言,故告之弗疑。
刘夫人墓志 南宋 · 周洪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四
夫人刘氏,世为晋原人
父与贤,母张氏。
年十八归于予。
不幸生于遗腹,孑然孤立。
夫人为余勤苦起家,而乐于为善。
岁辛巳绍兴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享年五十一。
二子:釜、鉴。
釜尝与计偕。
二女:长适乡贡进士王楠,次适左迪功郎王燉。
适燉者后八年夫人卒。
一人,仲
孙女四人,外孙男女六人。
岁己丑乾道五年葬于夹江乡清远里,去祖茔之西里许,亥山癸穴,自庚入申,朝丙,出得日在十二月望
燉状其行,釜、鉴将谒铭于当代闻人,姑记岁月于掩圹之石。
予亦虚圹于其旁,庶不负同穴之义云。
龟阜老人周洪书。
按:民国崇庆县志》卷一一,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傅伯拱字序1174年4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盈天地之间,所以为造化者,阴阳二气之终始盛衰而已。
阳生于北,长于东,而盛于南;
阴始于南,中于西,而终于北。
故阳常居左,而以生育长养为功,其类则为刚,为明,为公,为义,而凡君子之道属焉。
阴常居右,而以夷伤惨杀为事,其类则为柔,为暗,为私,为利,而凡小人之道属焉。
圣人作《易》,画卦系辞,于其进退消长之际,所以示人者深矣。
而又于其制礼之时,所以依象取类而立教者,亦莫不审诸此。
故凡吉礼则尚左,其变则尚右
自夫手之拱以拜也,以及夫祝号诏相之所由也,咸率是而分焉。
盖不惟其理象之然有不可易者,抑所以使夫天下之人平居暇日,宗庙朝廷之上,族党庠序之中,君臣、父子、师友、宾主之间,一拜一揖,一进一退,视其所尚而有以不忘乎君子之道焉。
此其所以立教之微指,夫又岂不深切而著明哉?
建宁傅公之季子伯拱以其名来请字,予惟拱之为礼略矣,然奉手当膺,端行正立,则其心固已肃然而主于一矣。
从而论其平居吉礼之所尚,则夫所以尊阳抑阴而使之不忘乎君子之道者,其精微之意又如此。
故请得奉字曰「景阳」,而遂书其说以授之。
景阳风骨秀爽,异于常儿,而亦既从事乎日数方名逊让之学矣,盍亦识夫尊君所以命己者,而不忘乎恭敬之守?
异时少进,则又因夫朋友所以字谓己者而益求所以择善固执之方焉,必使阳明胜而德性用,阴浊去而物欲消,刚不屈而明不伤,公足以灭私而义足以胜利,则庶乎其不迷于入德之途,而有以进夫君子之域也无疑矣。
淳熙改元孟夏甲子新安朱熹仲晦父序。
程安抚(离襄阳始冒雨,中涂大雪,间关凄楚已甚,然奇观亦良快人。车中读程诗卷,作古诗纪行,且寄之) 南宋 · 陈造
归袖翩翩去谁御,篝灯荧荧翳复吐。
取道言从草市西,问津更访脩竹坞。
残梦欻过均州山,杀更尚数襄阳鼓。
盎盎屯云连远岫,剪剪北风斜细雨。
袖手缩颈寒可胜,羡杀昨宵宿僧宇。
伏龙一炊随分饱,小市居民无醢脯。
孔明栖遁此其地,有庙才馀十里所。
侧望缚足欠一往,不得持杯吊忠甫
鹿门三岘率如此,何者不为积阴阻。
行行野香间幽艳,晤对未用嗟无侣。
栎林森疏陂渌净,江梅水仙争媚妩。
殿秋迎腊太早计,花神今岁良誇诩。
黄堂交笔为尔吟,题品再三犹记不。
天涯骤作悬麻势,但听人家拥炉语。
寂寂关门唤不应,青钱可能沽重糈。
夺炀争席吾敢校,定知楚俗轻羁旅。
土风人情管头好,不比阳阿(原作河,据四库本改)辄相遌。
馈浆亦有白首翁,束缊乃得青裙女。
推枕每被荒鸡催,捉鞭动与寒雁伍。
东村西里无乾地,上山下山泥溅股。
隶厮任辇起复僵,登顿连朝吾愧汝。
空荒颇怪人迹绝,撩乱俄惊雪花舞。
搅絮铺盐疑变幻,寒壑漫山太荧侮。
㳽漫六幕眩明灭,梦汞两间迷仰俯。
山川映带巧装镂,林薮斓斑几纂组。
麋鹿决骤鸟乌骇,颉颃猎夫布置罟。
脚毛罥羽不遗力,割鲜倒瓶供快茹。
人间壮观今创见,城市蔽亏无此睹。
跨驴索句信能事,还忆词坛有盟主。
风云月露溢缃素,膏馥芳鲜存肺腑。
大笔轩轩轧时杰,新篇衮衮流乐府。
击节长哦风为传,吮漱天籁含宫羽。
雪神风师底颜面,解渠严冷聊夸与。
雾扫天开一弹指,烛龙扬辉上琼圃。
劳勤惬快初不意,倏忽起灭嗟如许。
及兹追悔前两日,浪唶萍蓬悲兕虎。
谷城重到昔所安,令君存旧犹比数。
黄昏剥啄门为启,盘卧肥羊榼佳醑。
他时回首追陈迹,可无甲子记毫楮。
岁乘赤蛇月就盈,中浣之后厥壬午
跋赵氏所藏大士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三、《攻愧集》卷七八
赵君所供大士,闻竹石皆廉博士宣仲之笔,梵相则出于司马参议端行
廉讳,司马讳棿,皆以画得名于绍兴初
余家亦有此像,端行并作山林。
此轴得二名士各尽所长,尤可宝也。
周氏敬荣堂(《诗渊》册五页三三一二题作题前冈周氏敬荣堂1198年 南宋 · 辛弃疾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
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
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
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
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
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
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
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
手植父桑柘,俄顷楚越分。
口泽母杯圈,改(《诗渊》作正)唇齿寒
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
有伐其左臂,那复右者存。
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
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则艰。
世其(《诗渊》作岂)有不知,利欲令智昏。
周君千载士,金玉(《诗渊》作石)四弟昆。
状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
又如孔门科,行义(《诗渊》作艺)皆可尊。
我行前冈上,人指孝友门。
邀我饮其家,本末能具陈。
我家所自出,嘉祐刘三元。
至今起俗说,闻者薄夫醇。
逮我先君子,仁孝俭且文。
室有相乳猫,庭有同心
推梨更逊,左右儿曹欢。
尺布斗粟,咄哉彼何人。
(《诗渊》作此)屋二百年,试比东西邻。
东家馀破釜,西里今颓垣。
萁豆自煎煮,拔地无本根。
逼逼(《诗渊》作区区)守遗戒,岂不在子孙。
矧复(《诗渊》作不)学圣贤,遑恤后富贫。
谁书百忍字,何不一笑温。
我老悲古道,闻此摧肺肝。
洗盏前致词,福善天匪悭。
圣朝重揖逊,欲尧舜此民。
请君大其门,车马行便蕃。
长歌谪仙李,茂记文公韩。
我诗聊复再(《诗渊》作尔),语拙意则真。
此书君勿嗤,傥俟采诗官(《诗渊》作人)
建康府通判西厅思政堂 南宋 · 章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九、《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天下之理,不有废何以兴?
不有毁何以成?
水之涸也,适为汹涌澎湃资也;
木之落也,适为条畅硕茂基也。
斯轩之建,其殆是欤?
岁在著雍摄提格夏六月晦,西倅厅事之旁,忽有回禄之灾,帅守临视,人皆效力,旋即扑灭,而贰车燕处之室已为煨烬。
于是鸠工聚财,戒期以鼎新,一毫之用悉出公帑,不以厉民。
工兴于中元节而毕于阅鼓之辰。
越翼日设觞豆,集僚友以落成,仆实与焉。
酒酣,贰车属仆为记,且谓斯轩旧名治中,思有以易之。
仆固辞不获,因念贰车左右郡政,精力于职,今建斯轩,端为坐卧思索之地,必不专事宴乐也。
闻诸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继自今贰车处游此,或为南郭之隐几,或为客之危坐,终夜不寝,师仲尼之训,坐以待旦,以周公为法,则郡政庶其尽善,古所谓同流王化,不为虚语矣,请以「思政」名,庶来者知营建之意云。
贰车潘其姓,恕其名,端行其字,九江人也。
好溪章谦记。
文林郎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水心文集》卷二○、《文献通考》经籍考六八
君名字南仲
绍熙元年进士策,秘自宫掖,俚及廛肆,略无不言。
其最切于世论者曰:「陛下聪明为小人蔽蒙甚有三:一曰道学,二曰朋党,三曰皇极。
夫仁义礼乐,是为道;
问辨讲习,是为学;
人有不知学,学有不闻道,皆弃材也。
古人同天下而为善,故得谓之道学,名之至美者也。
小夫谮人,不能为善而恶其异己,于是反而攻之,而曰『此天下之恶名也』。
陛下入其说,而抱材负学之士以道学弃之矣。
恶名既立,争为畏避,迁就迎合,扫迹灭影,不胜众矣。
小夫谮人犹不已,又取其不应和、少骂讥者,亦例嫌之曰,『我则彼毁,尔奚默焉!
是与道学相为党尔』。
陛下又入其说,而中立不倚之士以朋党不用矣。
举国中之士,不陷于道学,则困于朋党矣。
唯其不能可否而自为智,无所执守而自为贤,然后窃箕子公平正直之说,为庸人自便之地,而『建皇极』之论起矣。
箕子所谓『有为、有猷、有守』,是有材、有道、有操执之人也;
『汝则念之』,斯须不可忘也;
『不协于极』而亦『受之』,谓其虽有偏而终有用,亦当收拾而成就之也。
今所谓道学、朋党者,正皇极所用之人也,奈何弃天下之有材、有道、有操执者,取其庸人外若无过、中实奸罔者而用之,而谓之『建皇极』哉?
其故无他,阘冗适尊异,凡庸当奋兴,天下之大祸,始于道学而终于皇极矣」。
考官奏拟第一,中语不用,教授池州
熙宁后道学始盛,而攻短者亦继出,靳侮交杂,意极鄙悖,士不敢辨也,独君能辨之。
至谓道学、朋党即皇极所用之人,则自箕子以来,为之训解者未有及君此言也。
时天下益劝攻道学,新昌黄文叔,名忤要地,御史遂指为魁杰,而君其婿也。
教授,差常州推官
父卒,不行。
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开禧二年,下诏讼虏曰:「雠耻累世矣,即日讨伐」。
调度汹汹。
君贱不及议,常忧迫不自安,坐起颠倒。
枢密院开机速房,以朝士掌之,兵事密画,皆使论定而后上。
君与选焉,大恐,辞曰:「吾方以先事造兵为发狂必死之药,敢向迩乎」!
朝廷不能夺,与议并寝。
因求补外,干办浙东常平司
明年,召试馆职
虏留兵濠州,江、淮未静,君言:「善为国者,不执理以强势之所难,常顺势以伸理之所易。
今日之急,复和而已,宁使力尚有馀而惜和之早,毋使力已不足而恨和之迟也。
天下繁委,当付俊杰,今庙堂无能,尽出胥吏,苍头庐儿,干政接踵,浆酒藿肉,澜翻其家,根本大坏矣」。
于是擅事者怒,悔召君,谩除正字
赵几道太常丞,论「成肃后山陵不当过江」斥,次且逐君,母卒,得止。
再除正字御史劾「尝以田赂苏师旦」,遽罢。
师旦田入安边库,赂之主名故在也。
嘉定六年,朝廷以近比由馆学牵复者与干官,使其友婿讯君。
君要誓不愿,词甚苦,故命久不下。
九月晦,骤食蟹,下利上喘,闰月朔卒,年五十五。
七年二月某日,葬穹窿山职坞。
君耽书喜诵,出于天性。
十五六时,视吴下问学止科举,心陋之,一往旬日,已,弃去。
岁五易师,一易师为倾动,相播告摈绝。
既从余,初若无所论质,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顿悟捷得,受之若惊,行之若疑,标树山岳之上,越轶风霆之外,故朋昔类,望尘不及,皆靡弛而逝矣。
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人情多玩忽见事,君悸心怛虑,睹缓知亟,老校小史,引坐深语,所知往往非人所能知也。
文词拨去今作,脱换骚雅,欲以力自成家,而瑰丽精切,达于时用,亦人所不及也。
端行拱立,尺寸程准,门内顺穆,廉节整饬。
自赐第授文林郎,终身不进官,两为馆职,数月止。
既绝意屏坐,衣食弊恶。
鸡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数千载未了事皆欲正定,名章伟著皆欲铨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曰:「此所以遣吾老,俟吾死也」。
呜呼!
材之难也,俗坏教失,苟得一二以自好,故成之难。
成矣,不用矣,不愤不愠,乐而不闷,尤难也。
然则老其不遇之年,伸其不用之业,疑若可矣,而犹不然,何哉?
吴县人
曾祖升,祖渊。
安道承奉郎
娶黄氏。
子深源,嘉兴县乙丑进士也;
浚源,澄源
女嫁湖南机宜卫朴,次未行。
孙曰某,曰某。
始余屡扳君使究其论,君畏浙江之涛,冯翁之巘,屡辞焉。
曰:「未暇也」。
嗟夫!
余固嘱累子而反累余。
铭曰:
孰材多而贱兮?
超昊苍,跨鸾龙,旷一世而仅逢。
孰材少而贵兮?
冒嵚崟,没尘泥,困百谪而穷凶。
虽远求而莫致,常近获而不容;
以并刖,扣牛铎而偏聋。
晋、楚非曾参之对兮,颜回岂与乎比崇!
夕余箱兮纳职坞之月,朝余橹兮进穹窿之风;
悲子不可见兮,余将曷从!
刘后溪诗引 宋 · 吕皓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三、云溪稿
昔尝怪马伏波戒子侄,不愿令学杜季良,而身到浪泊西里间,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乃始卧念吾弟少游平生语不可得。
是其一生客气,垂老犹未尽除也。
后复自请征五溪,竟无成功。
蠢尔小蛮,何足系汉家轻重?
殆亦画虎不成者耶!
其戒子侄未免虚文耳。
况我辈穷士,少虽有盛志,既未尝以其身间关功名险阻,犹谓天下事直差易耳,宁足为儿曹矜式哉?
故愿吾儿洗心涤虑,敬受教于刘夫子焉。
信美楼记 南宋 · 项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三、《鹤林玉露》卷六
王仲宣之言曰:「虽信美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仲宣至今,千有馀年,文士一词,曰「此思归之曲也」,曾未有考其文而论其心者。
仲宣,汉贵公孙也。
少依王室,世受国恩,虽遁身南夏,而系志西周,彼以为抚清、漳、曲、沮之流,不若灞、浐、泾、渭之速清也;
昭丘、陶牧之胜,不若终、嵏、吴、华之亟平也。
冀道路之一开,忧日月之逾迈,故戛然以是为不可久留。
盖士之出处不齐久矣。
仲宣之赋,当与子美《岳阳楼》五言、太白凤凰台》长句同帙而共编,不当与张翰思吴之叹、班超玉门之书、马援浪泊西里之念,杂然为一议状也。
重筑乐平官塘 南宋 · 邵文炳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一、《咸淳临安志》卷三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九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五三、民国《杭州府志》卷九六
去元丰而西里许,地曰乐平畈,受延湖之源而属于大溪,最为斗峻。
旧有官埭,溉并溪之田仅千亩,与所谓元丰塘者,盖相为表里也。
山溜旁冲注埭澳,奔洪暴涨,壅沙以遏其上流,溪源亦激射,而埭乃随坏。
民力不能致经久之利,拱视而莫之救,溪涸立待,安于旱乾,以幸蠲租而已。
求之十年之近,盖未闻以下熟告也,民何乐而为此哉。
以武断者,或利其私,贫弱之害固不遑恤,指其埭而名之以官,无肯出力以倡义。
虽然,亦可卜知居是乡者情之不淑,而俗之趣薄也。
往岁官一用其力,志于茍全,而谋或未尽,既成数月,随即废坏,禾稼就槁,特甚他所。
今耆老咨嗟,求以新之。
于是相与讲成败之故,得利害之实,乃伐石作址,累石为高,横绝溪流,厚丈有六尺,长十有二丈,高与溪岸等。
列木作榥,以护其旁,使奔流不得齧射而震撼,满其上则平漫而駃之。
导渠自埭口,南东而下。
渠之两旁,又酾为辅渠六,分注均及,繇近而远,渠之所属,无不沾溉。
百顷取具于官,而民不为病;
贫弱喜于一遇,而役不以为难。
今虽幸成,视昔为固,然决防之患始于蚁穴,责之长以谨视,岁补而加勤,岂惟乐平之田恃此以无忧,上下用劝,百四十七堰之规相为不朽,则异时为政者之所当念也。
赵西里官满归永嘉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宣城归到西湖寺,朋旧如沙散不收。
盟鹭又随西里远,惊猿空伴北山愁。
同途好友须题品,可意佳篇便献酬。
摘得甘花烦见寄,趁它大火未西流。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九十二 南宋 · 释居简
 押词韵第三部
雪溪一沤灭,辊入龙湫里。
龙湫搅得浑,六月冻连底。
石岩前,菖蒲田里。
痴人犹戽夜塘水径山雪溪西堂讣至)
慧日宗元谷目齿两种不坏之塔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一○
劫尽时火乃扇灾,自九地逮初禅皆烬馀,信夫火之为力也大矣!
竺西阇维法曰火浴,灰百骸四支,所存者舍利,见诸传记。
余旧赞五种不坏者,镡津明教大士顶、耳、舌、童真、数珠。
近又赞荐福琏舌,铭湖隐济舍利,与传记合。
宗元谷,信州周氏子,受业于月嵓新兴寺守忠,得吾佛照末后句。
慧日𢾅门,归隐万寿之西堂,遂蜕于此,年六十六,腊四十二。
越二日,依西竺法阇维,火聚蜚辩,失一只眼,齿三十六。
丙丁童子,凭陵奋虐,死眼顿活,龃龉没龈。
反睨童子,灰飞烟灭,明毫属天,旁属彰教。
住山上人了此瑞事,不起于座,铭铭以告众。
铭曰:
眼如月,齿如雪,火烈烈,莹而彻。
定业难逃,自暴丑拙。
铁牛灵隐疏三首石桥净慈,同法嗣。)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五、《北涧集》卷九
道北道南,自是同工异曲;
难兄难弟,孰非跨灶冲楼。
四蜀两翁,一门双骏。
恭惟某人建瓴不竭,侧管徒窥。
如云无心,等一身于土木;
尊法有体,重九鼎于山林。
长芦起劫灰之前,小朵在屋檐之下。
袖中有东海,岂锦衣不荣故乡;
屋里贩扬州,携纸被便归方丈(时在本寺西堂。右山门。)
见谢公不住大沩,神交方外;
荆州不愿万户,道契环中。
判将车子横推,不碍袜头番著。
恭惟某人忘怀于众,无愧于心。
要泼除临济一宗,风清下载;
未拈著正因二字,草没前除。
如当来弥勒下生时,有不待周文而兴者。
岂无它人,不如同姓,久俟来归;
若论此事,眨上眉毛,早已蹉过(右州府。)
弗会佛法得黄梅衣钵,求之与,抑与之与;
指阴凉树为黄檗儿孙,不为也,非不能也。
明宗于度外,须领话于机先
恭惟某人不重己灵,匪从人得。
一千五百善知识,邪法难扶;
四七二三诸祖师,死灰欲焰。
近龙床角,踞鹫峰头。
八千岁以为春,嵩呼祝帝;
九万风在下,鹍化为鹏。
起居郎丁伯桂中书舍人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八、《东涧集》卷三
西掖演纶,既云试可,中宸出綍,遂畀真除。
以穆师言,式昭隆眷。
具官某量吞云梦,秀挹湖山。
接物待人,上不谄下不渎;
修身端行,简而廉直而温。
乌府则务激浊以扬清,立螭坳则屡直前而奏事。
晋兼词掖,贲饰皇猷。
必也正名,庶示宠褒之意;
肆予命汝,俾登侍从之班。
茂对殊休,以阶大任。
兵部侍郎范钟吏部侍郎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九、《东涧集》卷四
掌六典之贰而逆邦治,其事实繁;
三铨之法而官人材,非贤曷任。
具官某学臻道阃,誉冠时髦。
省事清心,澹乎若深渊之靓;
修身端行,浑然如璞玉之纯。
粤从朝路之登,以至甘泉之从。
蔼然硕望,简在朕心,即振职于兵曹,宜持衡于文部
况昔居郎省,已荐宣铨综之劳;
今晋陟贰卿,当益振清通之誉。
勿云序进,嗣有恩荣。
谢差知潮州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六、《东涧集》卷一一
代庖郎省,惭愒日以罔功;
假守侯藩,忽自天而有命。
始终侥倖,进退光荣。
伏念某植性枣昏,受材樗散。
文种学,第知兀兀以穷年;
端行俟时,宁敢栖栖而为佞。
初蔑一人之荐引,特蒙大造之知怜,两寘周行,九叨清选。
自再兼于铨部,凡五阅于岁华,屈指同寅,接踵补外。
独未亲于民事,恐莫报于恩私。
可以去乎,遂荐伸于丹悃;
与其退也,俾出驾于朱轓。
距梓里以非遥,况瓜期之促近,喜有上冢过家之便,益增分符剖竹之辉。
自谋何以过之,始愿固不及此。
兹盖恭遇丞相精忠贯日,盛德格天。
惟几惟深,藏妙用于莫可名言之域;
能定能应,成大功于不动声色之间。
边陲虽底于敉宁,外郡尤资于惠养。
太守乃吏民之本,要在得人;
庶遐陬如畿甸之中,悉皆蒙福。
岂期拣择,猥及疏庸。
某敢不节用爱人,奉法循理,首戒贪泉之酌,期观越石之清。
渤海而选用贤良,惭非龚遂
潮阳而询问疾苦,当效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