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有韵
少小邯郸宫,春春弄碧柳
学步未全工,扬蛾那可久。
一朝金阙颓,宿昔朱颜丑。
有梦向黄粱,何心问鲁酒。
厮养尔为谁,曾御赵王赵王武臣获于燕,有厮养卒往说燕,御之而归,果其人也,可为才人夫。)
按:此诗与《宛在堂文集》卷三《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文字多异。
陵城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二
高帝评陵及平语,早经论定匪奇新(向曾论世谓吕氏之祸高帝若先知而终令平勃安刘然者为好奇而不槩之以理之说使果预知则权其轻重废吕氏立赵王何不可为而独顾惜吕氏令周勃太尉以救汉祚于可存不可存之间高帝肯为之哉因过王陵城忆所论高帝评陵及平语并咏其事)
存刘一线因左袒,莫谓斯王逊彼陈。
拟古六首 其三 北宋 · 刘攽
 押词韵第七部
赵王飞龙驾,翱翔羾天关。
尘土暂反顾,金玉高如山。
自喻固适志,超遥亡愧颜。
安知马服子,军破不得还。
前亡四十万,后复围邯郸
虚盈固天理,循环乃无端。
觉寐已不殊,何况百岁间。
嗟嗟道傍子,万金非所安。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明末 · 陈子龙
 押侵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三
登山不厌高,堕水难言深。
两地各一顾,天道不可谌。
盈虚有异理,譬彼旱与霖。
芙蓉娇清夜,忽为秋风侵。
达者识其机,冶容持小心。
赵王有佳人,千万为一簪。
一朝示国信,厮养来相临。
昔在赵宫中,妒无专房任。
今来宠虽独,悲哉彼同衾。
越女 清 · 嵇永仁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抱犊山房集卷四
越女习勤苦,家家尽饲蚕。
携筐来道左,采叶过城南。
朝露常多畏,春风独抱惭。
赵王殊不识,妾意比澄潭。
初秋郡守丞倅诸公过译经台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公载自鹿门至,谂老床头接赵王
不是野人情简略,都缘护法意深长。
虎溪苔印秋容淡,玉带光流山色凉。
珍重诸贤然诺处,译经台畔木樨香。
高祖好谋能听赋(以「天性明达,好谋能听」为韵。)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攻愧集》卷八○
高祖独奋,汉图以成。
盖有好谋之德,又兼能听之明。
顾夙负于英姿,乘时以起;
尤乐闻于群议,择善而行。
迹其提三尺以初兴,念四方之未定。
谓不咨于众,则孰判利害,不择其言,则曷分贤佞?
从吾心之所好,谋之其臧;
屈群策以兼收,又能审听。
观其逐鹿崛起,断蛇勃兴,善欲纳则如恐不及,策可用则何为不能?
惟大公至正之是取,岂小智浅私之自矜?
功为最高,虽独称于赫赫;
计将安出,每嘉纳以兢兢。
莫不说辞或悦于监门,谋主或资于亡命。
食而吐哺也,恐彼败事;
言而逆耳也,知其利行。
设施皆合于众智,明达盖由于天性。
顾将军何以教,深图东向之功;
非夫子无所闻,爰下南浮之令。
非不知雌雄之势可决于一战,甲兵之利可服于诸侯。
盖念至仁伐不仁也,何必恃勇;
多算胜少算也,敢忘用谋?
我是以疑切戒于筑室,从有如于顺流。
为真王,为假王,悟陈平蹑足之语;
趣刻印,趣销印,用张良借箸之筹。
帝之性也,非不聪明;
帝之度也,非无豁达。
然而助桀为虐者,欲居秦室之富;
养虎遗患者,几遂鸿沟之割。
谋苟匪于能用,乱何由而可拨?
所以关东欲弃,问不惮于据鞍;
戍卒能言,见岂嫌于衣褐?
难者曰:赵王之立也,不顾叔孙之争;
匈奴之伐也,反囚娄氏之贤。
谋不询于多士,智难合于敷天。
殊不知过虽闻于有此,改必见于幡然。
遂令信彼四人,爰割体肤之爱;
封之万户,深惩械系之愆。
至兹骑项虽倨也,谏而必从;
溺冠虽慢也,贤非不好。
吾不爱于兼听,人亦为之乐告。
故能举秦如鸿毛,而取楚若拾遗,剪一时之强暴。
邯郸少年 北宋 · 张舜民
 押词韵第十部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
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
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
力购燕国姝,临高起亭榭。
使酒丛台上,夜猎西陵下。
闻说五陵儿,臂鹰驰犬马。
正友论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唐先生文集》卷四、《圣宋文选》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一二○一七、《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九、《八代文钞》第三八册
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废君命,而君子不以为私;
叩轮去金,发虚矢以塞责,而君子不以为欺。
郦况之说其友也,其言甚甘,而君子不以为险;
其友为之堕肱陨首,覆宗绝祀,而君子不以为忍。
知此二义,然后可以言友矣。
方汉之时,吕禄之权为如何,其宗族亲党日夜相与思虑计议者为如何,国家社稷宗庙之势为如何,而父又劫质其急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全所轻?
则以计劫之也固宜。
彼子濯孺子之事,岂至是耶?
以区区之郑,固非卫之所以存亡;
而区区之子濯孺子,又非郑之所以强弱。
敌去而追之,兹又国事之区区者,而弯弓于其友,则在名义为至重。
孟子所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势也。
何得以吕禄比之。
夫莫重于金,莫轻于羽,此虽三尺之童足以知之。
至于轻重之中又有轻重焉,则非通《孟子》者,不能权之矣。
孟子之书,世未有通之者,故汉、魏之臣如苏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亲诛其友,犹复毅然自谓忠于朝廷,而世亦莫知其为天下之至恶。
自是而后,一变而相證,再变而相告,三变而至相诬蔑也,岂不愈惑哉?
呜呼!
名教之事,圣贤谈之尽矣,患不深考尔。
君使己诛其友,则如之何?
曰:审之祸大则诛之,馀者可救则救之,可赎则赎之,无罪者辨之,不可则辞于君。
要之,不可以执戈。
友为不善则如之何?
曰:审之祸大则诛之,其次痛责而力止之,不从则去之;
其小者则忠告之,不从则已,终不可弃也。
夫上则善其君,下则善其友。
使君臣、朋友之间,无不满焉者,岂非人之所欲哉?
不幸而至于此,则古人所以处之者亦有道矣。
而论者不察,以君臣为公,指朋友谓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欤?
孔子曰:「以孝事君则忠」。
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
是相生法也,何名为私乎?
父子、兄弟出于天,君臣、夫妇、朋友出于人,而父子、兄弟、夫妇主恩,君臣、朋友主义。
则五教之中,近于君臣者,唯朋友为然。
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于朋友焉观之。
宁有贼害其友,而能忠于所事者乎?
是物理之必不然者。
夫以公心处之,何适而非公;
苟私矣,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皆私也,宁独友哉?
嗟乎!
教之所自出者三,而世阙其一,曰「师」,其所以为教者五,而抑其一,曰「友」。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照之八十韵袁宏道评曰:险涩幽苦东坡后复见乃公) 明 · 徐渭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把炬循除立断,鸦惊弹雪宿卬低。
终宵有许垂鹅伏,片刻应能没马蹄。
一一劈分舒阔掌,团团捲掷碎霜梨
红场尽海毬争打,白鹭横江未栖。
崩屋塌檐支正急,窥窗入窦倚相暌。
后飞轻薄高难下,先引威棱导且齐。
隔岁窖藏犹霰雹,群儿想象入狻猊。
瓣觚出六摧桃李,瑞舛过三党稗稊
博浪金椎徂击遍,弥天白纛杀机提。
鸾髡鹄赭吹毛尽,啼到骨披。
穿重解深三窟兔,侵多不剩一丸泥
暗随鹏翼长沙拍,亮误鸡司短曙啼。
灰烬挑残寒夜火,袍谁脱与故人绨。
流苏既缟堪钩挂,粉的浑绵向镜低。
风絮谢娘难可拟,烟芦■(舟圭)客几成迷。
公孙被襆凉如铁,子母蚨缗泻若澌。
兽径易漫麋散迹,猎弓难放麝香脐。
岩俱周处南山额,毳尽苏卿北海羝。
鲛室百窗帘蛤蚌,羌胡一国水玻瓈。
饥脾苦逼长安殍,酸鼻寒凄宰相醯。
叶尹如捐棺可玉麻姑未老海堪梯。
洪厓走汞流松外,穆满量珠赏竹西。
绿鬓取裁髽髻样,金钗都换柰花鎞。
儒齑瓦瓮盐艰糁,侠啖屠门太臡。
蝙蝠假仙摇石乳,蚺蛇冯胆搅银堤。
将纫作盖俱成羽,取缀为裘尽是麑。
鹰隼攫身功夺狗,牛羊埋角罪归鼷。
轩辕镜色飞桥顶,欧冶镡霜掣剑溪。
荡样乾坤成玉合,纷纭翳膜刮金篦。
杨妃暗粉玄宫发,卓氏綦巾皓首齐。
此际胡云黄满塞,当年梁简赤曾题。
霁微未必清钟磬,洒急如堪付鼓鼙。
红袖共斟将共若,锦囊须佩却须奚。
寒郊瘦岛吟成蛰,煖肉肥肌屏作闺。
渐离荆卿易水赵王代娣冷摩笄
瑶枝上汉参云雾,银鬣行天睹駃騠。
并是凌寒贞岁,不同趋热媚权烓。
亲淹上国裘曾敝,眼见金吾骑总缇。
尽领熊罴供扫拂,别从雉兔较罟罤。
高培粪梗团成,柔仿山毛嫩作荑。
肖惨睢盱夔罔两,塑娇咽项女蝤蛴。
妆涂恨少施肌发,刻画争先解佩觿。
何事井喷烦蜥蜴,秪冯阴焰飐虹霓。
瓠犀璀璨排嫣齿,榴子龃龉堕老齯。
解榇紫騧鲜豹犊,俄穿翠襮化貂袿。
宫奁镜煖因椒瑾,塞壁刀斜谢鸊鹈。
木稼怕官谣杂谶,草乾愁牧马频嘶。
娲皇炼石霄犹漏,帝女烧铅杼懒挤。
冻霤尖持燕匕首,明窗尘射魏刀圭。
睥睨钉断于阗带,沙砾砻刓令尹圭。
连日大酺粲尽掬,倾筐堆帛取如携。
骑都烂漫糜羊胃,庖坦纵横解犊膍。
燕颔不醒颓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即堪楚曲流宫徵,必唤齐伧许滑稽。
荡甲摇犀明练组,长雕大镞拭弧錍。
孤烟罢突真三日,破釜县脐仅一黳。
水木骑羊来代递,滕封弄雨各诃诋。
心忧掘阅衣麻矣,狂走芄兰带悸兮。
霎尔黄肠溲赑屃,俄然白骨葬鲸鲵。
为灯跋烛须臾灭,沃锭消璆顷刻赍。
公向苍仪腾皓洁,竟忘赤地混缁黧
随飙过越迎关吠,度叶为花带鸟栖。
蜂蛱误猜堪蜜蜡,清明才断正饧䬾
西池万里吹黄竹,东郭双䟫趼赤鞮。
想见穹酋鸣立𡇼,亲看床足缩趺蠵。
恰妨青帝迎春仗,无救朱炎病夏畦。
压取刚条偃偃,试寻劲草但萋萋。
几时千仞消淩𧎊,何处双桑赫海輗。
形虎似盐虚晋俎,调梅无味枉商鑴。
蝗蟊未必沈三尺,甲拆先应了一刲。
庄语夏冰虫定怪,赵襄冬日袄争徯。
风偏助势长成练,月总输光不到犀。
履薄有人愁坠谷,乘危无尽上埋奎。
岂无黄道辜葵藿,翻以丹心许蒺藜。
火急寄言青女道,添霜啼杀伯劳儿。
荆卿 明末 · 黎彭祖
邯郸贾儿秦皇帝赵王质子燕谪裔。
在秦不似在赵欢,马角乌头忽系累。
夏扶面赤宋意青,盖聂论剑徒瞪瞪。
狗屠博人皆可取,乃使舞阳童子行。
于期颈断渐离起,荆轲耳湿田光死。
计疏把袖咸阳宫,药囊利过夫人匕。
燕姬美丽能鼓琴,酒入马肝燕丹心。
当时坐令失知己,数载空留击筑音。
嗟哉舍生何比比,白虹气兆亡燕市。
辽东父子复穷愁,舆图垂献将军头。
磁州 元 · 傅若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传与砺诗集卷五
晓出邯郸露满空,武安红树起西风。
鼓山路向云间落,滏水船从地底通。
秋草尚疑曹氏冢,野花无复赵王宫。
古来富贵皆黄土,莫笑行人忆梦中。
觉浪和上挽词八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牧斋有学集卷十
锡杖条衣挂影堂,西斋依旧一炉香。
赵州未会安閒法,尚倚山门见赵王
文帝(二)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七、《定斋集》卷一二
文帝宽仁恭俭,为汉贤君,惜乎君人之量不洪,未免为盛德之累。
诸吕既诛,惠帝无子,所当立者高帝子耳。
高帝见在子,唯淮南王
长而贤,天命人心不约而合,故平、勃定策迎者,岂私也哉?
顺天命、因人心也。
且楚汉相攻,平、勃身履目击之。
高亡屡矣,卒并天下,韩、彭、英、卢一有非觊,相继菹醢。
高后擅朝,诸吕用事,寻亦诛灭。
天命归汉,殆不容释,平、勃尚何望耶?
可以判,然而犹豫不决者,盖高后赵王,齐王几及于难;
燕王早世,又杀其子;
后欲徙帝王赵,患将及矣。
逊辞以谢之,仅乃得免。
诸王之祸,惴惴然朝不谋夕,一旦人以天下与之,非意所及,且喜且惊,故谋及群臣,谋及卜筮,迟疑而不敢进。
先之以薄昭以察其情,继之以宋昌以观其变。
当是时,之心何如哉!
即位之夕,夜拜宋昌卫将军张武郎中令,何乃匆匆如此?
数月之间,又封壮武侯
朱虚东牟尝有立齐王之意,追恨而黜其功,章以失职,怏怏而死,兴居遂有不轨之谋。
以劝进而得封,章、兴居以欲立齐王而被黜,之所存,亦可见矣。
晋侯赏从亡之功,介之推曰:「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天实置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盖天之所命,非人力所能为,岂以一言之劝,章、兴居一言之异,而为得丧乎?
于此切切焉,是不知有天道也。
或谓夜拜昌、武,非遽欲贵之。
自代有天下,疑汉大臣皆不附己,故以亲信代处要任,盖所以虑患于未然。
文帝私忧过计耳。
绛、灌始诛诸吕,握玺将兵,呼吸之间,有关存亡,不以此时图危社稷,已正位,君臣之分定矣,欲何为哉?
夫君人者当以天下为量,汉臣即代臣也,乃畏忌大臣,宠任亲信,而预防之,自分畛域,示人以疑,使人有危惧之心,亦非自全计也。
唐魏徵尝劝建成早除秦王薛万彻尝帅东宫兵以攻秦府,二人者罪不容诛,太宗不惟赦之,又复用之,位极将相,不以为疑。
至于秦府旧人迁官,反出东宫、齐府之后,惟才是择,不以新旧为间。
太宗,可谓有君人之量也。
若夫文帝恭俭爱民,有非太宗所能及者;
傥以大体责之,视太宗有间矣。
故曰,君人者当以天下为量。
葛丞相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四、《缘督集》卷一三
仆闻之:万斯通之谓道,一适其可之谓时,亿兆众所赖、千百世所法之谓事业。
道有经有权,时有常有变。
故遭时之常者事业成于经,遭时之变者事业成于权。
古之大臣,始终遭时之常者,八元八凯是也;
始终遭时之变者,伊尹是也;
始遭其常,中遭其变,终又举变而归常者,周公是也。
时之常变虽异,而元、凯、伊、周各以其道通之,应常中经,应变中权,故事业之归不害其为同。
下至于汉,始争雌雄,姑置勿论。
萧何高帝,时则有黥、彭之变,故一以信谨应。
陈平惠帝,时则有吕禄之变,故一以智谋应。
魏相宣帝,时则有云、山之变,故一以严毅应。
之后,曹参专之,镇以清静;
之后,周勃专之,镇以重厚;
相之后,丙吉专之,镇以宽大。
后之三公,岂固与前者异哉,时有常变,道有经权然也。
有功于高帝固矣,而法家心密,往往招疑。
有功于文帝固矣,而术家心深,往往招忌。
有功于宣帝固矣,而儒家心径,往往招怨。
使、勃、吉不各以经道通之,则疑忌怨之积,岂不又与激相等哉?
所不满人意者,、勃、吉之道,非吾儒之道。
故其所应,未尽中经,其所成,可谓近功,未可为远业。
厥今何如时哉?
论多故耶,边烽不闻;
谓小康耶,物论有骇;
要其至当,则变伏于常,常函其变之时也。
补衮之责,正在中书
设今留公先事而去,则阁下为何、为、为可也;
不然,后事而去,则阁下为、为、为可也;
又不然,姑留焉,阁下容有可诿,曰:「吾副尔」。
今也留不曰留,去不曰去,一以权应,则常形犹在,一以经应,则变證已潜,难乎其为阁下计也。
盖尝思留公信谨似,严毅似,所少者平之智谋也。
故应常中经,应变未中权。
何则?
君子求退,小人求进,此其时也。
留公进君子,退小人,其志太锐,其迹太露,断蛇不殊,困兽犹斗,故一时之间,君子以进,小人以退,曾未几何,退者复谋进,进者复求退,势之所激,无怪其然。
大抵君子小人之势相容则安,形则激。
为今计,君子求退是矣,阁下不可遂其求,遂则孤,孤则摇。
小人求进是矣,阁下不可沮其求,沮则迫,迫则合。
要当杂以经权之道通之,一泯其迹,两安其心。
君子不摇,譬则虎犹恋山,藜藿之采未至于无禁;
小人不合,譬则云已散空,日月之蔽未至于已甚。
阳为无他,阴实有待。
或者机会至焉,吾之事功成矣。
狄梁公用此道也。
阁下胸中别有成算,非人所知也,仆其退听。
否则,道有适今,智无厌故。
不备。
四皓 清 · 戴梓
 押词韵第十一部
商山四皓,采芝绝世情。
汉主不能致,仰之如景星
建储意犹豫,忽尔侍殿廷。
异哉四老翁,能令帝者惊。
一见意遂决,羽翼叹已成。
吾闻青云士,立节终不更。
屈身辅嗣子,其志将何营。
就中不细察,真伪难分明。
吕雉计既得,赵王难其生。
张茂异游江浙 元 · 叶兰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九
装束行行天一涯,古来浙郡最繁华。
西湖看雨船如屋,南市游春酒当
孔雀花阶苏小墓,胡瓶白塔赵王家。
人生到处堪为乐,莫感离情起叹嗟。
侍郎明兴续奏微山湖水足情形诗以志慰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三
初奏湖水七尺馀,今奏湖水丈馀矣。
旬日之间如许增,可知事在人为已。
如此何不早为之,事有其时亦定理
尽人事以待天时,是我殷勤乃所以。
赵王牛头诸支干,往来踏勘疏淤滓。
分趋众派达鱼台,南旺向乾兹潴水(前据明兴奏微山湖长水七尺馀兹复奏旬日以来往来踏勘各河渠凡水过之后有因两边崖土塌卸淤垫河心者立时疏导其地形本高之处虽已照估挑成而水势尚觉稍浅者亦一并挑挖倍加通畅现如赵王牛头北渠白花夏月等支干各河不下数十道众派分趋直至鱼台之马连旧运二河为尾闾入湖之处而济宁以北久涸之南旺一湖因分水口水势盛大由斗门分泄归湖已深至五六尺许)
源源下注达微山,旧志惟欠七寸耳。
二汛必符旧,再为增蓄奚妨美。
此后可保三五年,运河水弱足接抵(又据奏微山湖定志收水一丈一尺今陆续长水现深一丈三寸较定志仅少七寸现在伏汛将过秋汛将届可即收符定志微山湖湖面广阔从前河臣奏有于水大时可多收一尺之语宜乘此时多为储蓄不特本年重运行走裕如即此后三五年内偶遇水弱亦可常资接济)
湖边州县向致潦,兹因宣泄归湖驶。
田无积水禾稼茂,农民额望西成喜(又据奏本年雨水之大在曹州府城一带为数年所未有如钜野郓城等处向来雨水过多即存水二三尺不等今因沟渠通达水尽归湖田无积水秋禾倍加茂盛亦属近年罕见等语披览之馀为之欣慰)
披览既慰既益钦,利运济农胥蒙祉。
惕息筹度以三年,使过得酬古语此(明兴旧为山东巡抚河渠工程为伊任内未完之事间因其屡干吏议调令回京本为有过之人古语云使功不如使过明兴此次辨理河渠果能展效尚可谓善补过也)
然而致此责在谁,益滋愧哉责谁诿。
余方叔病中见寄 南宋 · 陈文蔚
 押词韵第十五部
我亦病闭门,机閒了无触。
故人送诗来,绸缪写心曲。
胡乃稽报章,悼往牵服属。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羁束。
人生寿夭定,心要无愧恧。
逞欲千乘危,安分一瓢足。
范雎穰侯郦寄吕禄
何如北窗卧,酒熟巾自漉。
况有圣贤书,可洗昏花目。
一任岁月驶,流徙惊转瞩(疑当作烛)
安知疾疢馀,非以石攻玉(以上《克斋集》卷一四)
真定陈使君邀饮大悲阁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恒阳霜后洗嵯峨,宝界横开窣堵波。
万里悲风吹大陆,千山落木下滹沱。
尊前暝色灵鹙破,坐里边声法雁过。
不是摩尼能夜炯,自来和璧赵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