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曾太宜人李氏墓志铭庆元六年1200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庆元丁巳正月甲辰,故人朝请郎、新通判袁州曾光祖卒。
太宜人李氏,年八十有五,人皆忧其悲伤莫能久也。
戊午冬果卧病,子孙迎医进药,宜人却之曰:「命系于天,吾年已高,何以药为」?
十月己巳,振衣而逝。
诸孙列家世行实来请铭。
宜人世为吉州安福县人
曾祖兑,祖荣,父宗孟,俱不仕。
生数岁,从兄弟入小学,通《孝经》大义。
未笄,嫁同邑曾君嘉谟,后赠朝请郎
方嫁时,朝请之祖弼,妣刘氏,父序昌,母许氏,四亲俱无恙。
宜人恪勤妇道,咸得其欢心。
相继寿终,协赞丧祭,礼无违者。
朝请初用赏补迪功郎,贺客满门,宜人独以不能决科为言。
既尉衡之常宁,廉勤有闻,内助为多。
生二子:光祖字景山,光朝,字景章,择师友日夜教以学,已而皆举于乡。
淳熙乙未光祖遂登第。
宜人喜谓朝请曰:「足以伸吾夫妇素志矣」!
朝请晚得胃疾,宜人悉意家事,日治具延宾客以娱乐之,如是者累年。
朝请卒,从景山宦游四方。
甲辰、丙午、甲寅岁,朝廷连讲庆寿,一赐冠帔,三封至太宜人
筑堂于居第西偏,故相京文忠公书「寿衍堂」以宠之。
生朝大集内外姻亲,玄孙百晬嬉戏膝下,邑宰僚佐升堂以贺,易其坊曰椿桂。
太宜人悦甚,告子孙曰:「汝家获见五世,复遇圣天子以孝治天下,有此荣乐,盍思所以报乎」?
自是良辰美景必载酒游后圃,子妇孙曾交起为寿。
人方羡慕,不幸景山不得终养
光朝素孝悌力学,尝五上春官,对策集英,补光州助教,版受象州学官,至是顺适其母者百方,迄不起疾,后数月亦以哀毁卒,盖己未五月辛亥也。
宜人二女:长适修职郎贺州临贺县主簿欧阳岩肖,次适进士刘伟
孙男七人:乡贡进士契,早世;
次仲
次乡贡进士亿;
次俭、价、伸、㒜。
女三人:适进士罗清、王长民迪功郎隆兴府赵师吉。
曾孙男十人:士逊将仕郎
士迈、士逢、士遵、士通、士选、士逾、士道、士达、士遇。
女十六人:刘鉴、刘钢、王多吉,其婿也,皆进士
馀尚幼。
孙洙
宜人性虽宽和,治家则严而有法,每事责己,不求备于人。
周恤困穷略无吝啬,乡党贤之。
葬用庚申十二月甲申,地在县东新乐乡桃溪之原,而光朝以十一月壬申先事归窆,茔域盖相望也。
始予铭景山,历序太宜人生享备福,今复为铭诗以哀之,庶几存没俱少慰乎!
铭曰:
猗夫人之存兮,五世俨乎其前。
嗟夫人之老兮,冢子弃之而先。
喟傍观且叵堪兮,奈何慈爱与钟怜。
纵强壮犹伤生兮,矧耄耋之衰年。
噫有乐则有哀兮,相举世之皆然。
惟有始必有终兮,孝不辱而归全。
嘉夫人之达理兮,谓赋命之在天。
幸曾孙之克家兮,谨送往以无愆。
纷万目其式瞻兮,曰此寿母之新阡。
揭铭章以示后兮,夫人其何憾焉(《平园续稿》卷三六。)
叵:原缺,据右引及傅校本补。
石次仲烧尾集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九、《江湖长翁集》卷三一
予昔官当涂,读石刻,慊然也。
文乃宗教石次仲,闻誉之者不敢信,盖二十年矣。
次仲已死,官房州制置常伯袁公寄次仲此集并《汉君臣歌》,细读之,与昔所阅若出两手,何欤?
次仲得于文不若诗欤?
抑偶不工,将既病,乃作之欤?
此集实有可观,然文终不优于诗,决矣。
朝奉郎尚书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状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八、《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三
本贯漳州龙溪县。
曾祖□,补太学上舍生
妣黄氏。
彦道,乡贡进士,赠朝奉郎
安人庄氏、蔡氏。
父羽仪,朝散郎通判衢州,累赠朝议大夫
宜人杨氏。
公讳遇,字子正
王氏之先,世有笃行,乡闾敬之,以长者名其家
至公之曾祖,始以舍法两魁其选。
朝奉公五与乡荐,虽不第,以儒业显,相继为学者师。
别驾公博而文,尤长于诗,所留题,人争传咏以熟。
公资警敏,自力于学,少游乡校,挺挺见头角。
甫冠,为太学生,文词优异,月书季考,数占前列,未几升上舍
东莱吕先生器之,以学职屈公,公守规矩,诸生相戒无敢犯。
乾道五年,廷试中甲科,调临江军教授
丁别驾公忧。
闽俗多忌,以丧归自外者不以入其家。
别驾公殁于建,公护丧以入殡楹间,哀毁蔬食,终三年无违礼。
再调处州教授
丁宜人杨氏忧。
既免丧,再调蕲州教授
公之三调教官也,率需次五六年,其□不赴也,又率以官期甫及而丁家祸,至蕲□□之登第,已十有七年矣。
一时辈行才学出□□者皆已登膴仕,公恬然不以动其心。
方閒居时,不远千馀里受业于晦庵南轩东莱先生之门,考德问业,以正学不明为己忧。
精思力行,以求自得,不务为入口出耳,钓名声,求利禄。
涵泳渟滀,所蕴益富,而人亦以大用于世者期公矣。
蕲学久废,诸生家坐而官饷之,公严为程课,寝食必于学。
日为讲说《语》、《孟》、经、史,一以洙泗伊洛之传为正。
夜漏下二十刻,犹裴回学舍,督诸生诵习,奖励戒饬,蕲人化之,衣冠济济,若中州然。
既满秩,丞相留公欲以掌故处公,且嘱公俟。
公曰:「朝廷用人,使之知,又使之俟,是吾不才,以自取辱也」。
亟趋部,注福州怀安县
闽帅詹公体仁郑公侨以礼屈公寘幕府,公极意裨赞,事无纤钜,咸尽其心力,不以名德自居也。
给事尤公袤祭酒李公祥皆一代名流,交口荐公。
丞相赵公亦闻公贤,且将擢用,而伪学之祸兴矣。
以荐者改宣教郎、知福州长乐县
丞相陈自强侍御林采辈所居权势熏灼,乡井骚动,官吏凛凛奉承,少忤意辄罪去。
人□□公忧,公介然自守,持身廉谨,莅事公勤,诸□□亦莫敢挠也。
撙节浮费,积缗钱数千,兴修大塘水利,溉田十馀万顷,岁旱而稔。
邑人植碑立祠,以报公德,郡以闻于朝,当路者不敢没其实,而增秩焉。
奉议郎通判赣州
公之方注邑长乐,陈自强谏官,与公有太学同舍之旧,欲荐公;
其满归也,自强丞相,欲留公。
其倅赣也,部使者既以公荐,属有旨,侍从郎官荐贤,诸公要人亦交以公闻。
韩侂胄颛国,公毅然不少贬以求售也,侂胄既就诛,群邪窜斥,众正登用。
丞相钱公始擢公为太学博士,未数月,除诸王宫教授,骎骎向用矣。
毗陵大旱,议选可为守者,以公诚心恳恻,熟知闾阎疾苦,遂属公。
既至,讲求荒政,竭官府之储以赈民。
公帑之馈遗、公厨之燕犒一切停罢,积金数万缗以资籴本,捐俸金以助赒恤,劝分通商,纤悉具举。
屏骑从,出入阡陌,去城四五十里间皆躬自巡省,馀择官吏以委之,无一户一民不被其惠者。
毗陵歉最甚,而民无流殍,公之措置有方而劳来不倦也。
既又讲求毗陵致旱之由,以为其州地势于浙西为最高,所仰者太湖水利,往往为势家侵夺,填塞为田。
于是悉行开掘,使复其旧,虽豪右无所惮。
朝议欲行铁钱于沿江诸郡,公以为两淮铁钱壅滞,民间重困,正以盗铸者多;
今又于沿江州郡行使,盗铸之徒必欣然动心。
莫若权罢止鼓铸,则铁钱当不劳力而流转通行矣。
未几,京口果以军情动摇为言,始服公远识,而铁钱之议寝矣。
浙东大饥,庙堂以公有毗陵救荒之功,遂诏公为提举常平使者
入对言:「水潦浸淫,太阳亏蚀,灾异相仍。
淮南凶民啸聚,动以万计,京都护卫,理宜严肃,乃有狂夫唱乱,骇闻四方。
此何等时、何等事,而不为深思远虑乎?
必须齐戒以饬躬,刚大以进德,急闻直言以救阙失,乐从公议以扶正道。
法令贵乎顺,上下之情贵乎相通,断绝斜封墨敕之原,常存视民如伤之念」。
又言:「常州北滨大江,南连大湖,运河贯其中,两旁支港接续联络,今皆堙塞。
傍湖本皆良田,豪民巨室谋取大利,乃于水面围筑成田,则傍湖之水利皆废矣。
若朝廷明行禁戢,为郡守者任满必开浚一二所,则水利流通矣」。
公既至,留心赈济,一如毗陵时
盐课久不登,检柅吏奸,忧恤亭户,盐货之入,视昔有加焉。
朝议欲行计灶买盐之策,公力争之,以为昔人置立盐场,定为盐额,非不知灶之可以数计,必其顾惜亭民,不欲尽其力也。
今必计灶,或有亏一日二日之盐,官司便以罪加之,则虽黥罪日积,不可胜加,非惟浮盐难买,将与额盐并失之矣。
设使官盐充积,必有献言计口卖盐者,则是今日之计灶买盐,乃他日计口卖盐之原也。
议遂寝。
公之论事发于忠诚,故质实剀切如此。
大宗正丞,迁右曹郎中
嘉定四年,皇帝临轩策士,公考校殿庐。
地禁事严,时公年已七十矣,不敢辞,得疾,噤不敢告。
既毕事,病转剧,以六月九日终于位。
公性仁厚,族人不能自食者赡之,葬死者之无归。
贫不能嫁者,具资装而遣焉;
朋友乏绝者,捐金以赒之。
盖有长者之遗风焉。
家之吉凶丧祭,一以古礼,斥去巫觋老佛之陋。
故公之殁,其子治丧,悉遵公命。
公在蕲,与诸生讲论两汉兴亡之大端,集而成编,名曰《汉议》。
及其他文集,悉编次藏于家。
公先娶安人陈氏,继室安人沈氏,皆有贤行,先公卒。
子二人,长仲信预乡荐,亦先卒;
次仲诚,公遗泽及焉。
女一人,适承务郎、知福州福清县杨士训
孙男六人,女二人。
公殁之年十月二日,葬于其州龙溪县石狮山之原。
子仲诚次公行事,而以行状属干,且曰:「仲诚之先君子不妄交,于子独惓惓焉,其毋辞」。
公立言行事,炳然在人耳目者既不可泯没矣。
士大夫驰逐于富贵,盖有不度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焉;
及其析圭儋爵,显其身、肥其子孙,而视公家事乃漫不加意。
公以少年擢高科,诸公荐引不容口,才非不足于用也,宜超躐贵显矣,乃反低回逊避,若不屑就。
从仕四十馀年,列于朝者不过数月,官不过郎曹,用不足尽其才也;
鞠躬尽瘁,不择险易,盖至于老且死而无憾焉。
是非学识之精、义利之明,超然于流俗之中,不以一毫私欲累其心者不能也,是可激贪警惰而厉风俗矣。
遂不辞而叙其事如左。
谨状。
老子 宋 · 葛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八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其著书所以传道,其垂教所以救时。
救时之弊不同,故迹之出亦异。
其迹既异,故立言有不同,使后世之士于此异观,而以孔、老为殊训也。
苟通其道而不窒以时,会其心而不拘以迹,得其意而不泥以言,则诸圣之书相为终始,固未尝少戾也。
自三代之季,圣王不作,天下溺于文胜之弊,无以反其情性而复其初,道降德衰,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老聃氏生于周,以濡弱谦下为表,以虚空不毁万物为实,故其去藏室而隐也。
关令尹喜请著书,遂作八十一章,以畅道德之旨。
其辞简,其理远,以深为根,以约为纪,以本为精,以末为粗,必欲使斯民复结绳之朴而后已,其所以扶教救时可谓切至矣。
不幸后世不见天地之全功,圣人之大体,儒者若马迁氏至谓学儒者黜老,学老者黜儒,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扬雄氏曰「绝灭礼乐,吾无取焉」;
韩愈氏曰「坐井观天,其见者小也」。
三君子者,一何不知圣人之甚欤!
盖道犹岁也,圣人时也。
夏以生出为功,秋以收敛为德,一则使之荣华而蕃鲜,一则使之凋悴而反本,相因而岁功成焉。
且自伏羲始造法,迄于,三代礼乐制作炳然大备,则夏之时也。
老子之时,礼文过度,若不歛浮华而归道德,圣功何由而成哉!
其言「失道而后德」至「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者,谓天下莫尊于道德,而莫卑于礼。
苟自礼反之于仁义,仁义复归于道德,其于治天下有不足为矣。
所以黜仁、义、礼、智而皆以道德著书,诏天下后世,其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夫大易之初,浑沦而已,无形体之可见,无气质之可名,逮乎易变而为一,始有数矣,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究也,乃复归而为一,即其所生而归之也。
如此变化往复,何有穷尽!
故老氏著书九九篇,以明阴阳消息、祸福倚伏、天道往来、人事终始,无不备焉。
孔子与老氏同时,皆著书以垂不朽。
孔子曰「我学不厌」,老氏则绝学;
孔子曰「必也圣乎」,老氏则绝圣;
孔子贵仁义,老氏弃仁义;
孔子举贤才,老氏不尚贤
孔子曰「智者不惑」,老氏曰:「以智治国,国之贼」。
其立言大率相反。
是岂故相乖背耶?
孔子立道之常,以经世变,老子明道之本,以救时弊,其势不得不然也。
绝学则使己任其性命之情,而造坐忘日损之妙;
绝圣则使人安其性命之情,而无惊愚明污之志;
弃仁义则无蹩躠踶跂之私,使天下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而同归于孝慈;
尚贤则无儒墨毕起之争,使天下无夸跂相轧之心;
「以智治国,国之贼」,言浇伪多而智愈困,孰若政闷闷而民淳淳哉!
其所以立言不同者,以此。
庄周之书,寓言十九,发明玄旨,多假孔、老相为问答,而传亦载其问礼之事。
使其道异耶,何为有「窃比老彭」及「犹龙」之语?
是必有名异而实同者。
后世束教之士,以迹观圣人,相去益远矣。
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万世之后,一遇圣贤,既以其所知行之,而成清静之治,又以其所言发之,而为博大之书,使四海还淳,道德不废,抑何幸欤!
抑何幸欤!
文康公葛邲次仲(《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卷首,正统道藏本。)
葛邲字楚辅谥文定,而「文康公」为葛胜仲,「次仲」为胜仲兄,字亚卿
此文署名有误。
魏府君和孙墓志铭嘉定五年十二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邛之蒲江,魏姓为广,惟谱谍之通者厥系惟二,盖亦有故焉。
今家于邑中者,则吾宗也;
其邑之二十里所曰嘉魏者,故汉嘉徙也。
中兴初,罢新学,复词赋取士,嘉魏之应诏者曰邦达,年甫冠即预其选。
我大父雅与厚善,他日无子,大父以第三子和孙为之子,是为君。
二系之同异莫可考,至是始以唐人洛阳曲江张氏故事叙昭穆焉。
君字伯同一名明孙,资性宽易,寡与物忤。
孝于亲,厚于友,遇人一以诚,长者无贵贱良楛皆得其欢心。
门临达道,往来游士夕馆昼馔,各厌所欲以去。
下迨游手末作、伶优贱工,未尝不丐贷焉。
家用若以是少屈,而平生遵畏涯分,不持书谒以造请势涂,不事钩谲以圉夺贫弱,不以子金钱求倍称之息,不射时斡货以罔利于乡曲。
溪皋谷陬,曳杖消摇,嘉时令节,命酒索炙,訾产之厚薄未尝深计也。
季年阅变既久,处世夷澹,乡有不平之讼,从容造君,一语乃释。
乡之一二远官有与君从游者,情分凝笃,暨其领州,则书尺返以阔焉。
其自处不苟率类是。
君同产之二弟连岁宾贡,其二弟之子接踵科级,虽以某之不肖,亦获缀一名于庆元进士籍。
君馀论之所覃者盖若此。
使天假之年,庞然秀眉,临长族属,承宁乡邻,将有以兴弟顺和厚之风于国人者。
不幸年六十以卒,寔庆元六年九月戊午也。
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
杨氏
君取同邑王氏,故安岳主簿宣义郎致仕英之女,克躬妇道,故能成君之美。
前君二年卒,年五十有八。
子男三人:长芾,次仲翁次德谦。
仲翁以后同产弟直行,德谦以后从父弟良弼。
女三人,皆卒。
婿高次卿、宋仲巽张巩
芾之子一人,愈。
芾将以嘉定五年十二月丙申葬君于蒲川乡钦风里,以王夫人祔。
了翁以犹子少承警诲,习熟言行之懿,铭莫如了翁宜也。
铭曰:
以地系姓,厥载自嘉。
君出吾宗,克嗣厥家。
谓约不絿,谓泰不夸。
谓轶不瑕,我铭匪誇。
惠叔圹记绍定四年七月 南宋 · 柳孟仁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六、《续括苍金石志》卷二
先君讳宽夫字惠叔,第廿二。
自晋分东西眷,世为处州丽水浮云人
曾祖□,不仕。
祖深,故迪功郎
父可久,故将仕郎
母叶氏,太师卫国公枢密翥亲妹。
公出镇会稽,该遇绍熙五年明堂恩,折京秩,以迪功郎□补,初莅章贡户,丁□艰,□授宜春簿。
次□阳知录,次宰邑安□望□,再调华亭盐事,改通直郎,致仕。
先娶龙泉林氏,无出。
松阳刘氏,生子六人:长男孟仁,娶平阳陈氏;
次仲隽,娶同里徐氏;
幼季,娶王氏。
长女适郡城修职郎、□徽州绩溪簿赵汝算;
次继姻;
幼适里人嗣祖而亡。
先君生于乾道己丑三月十五日辰时,卒于绍定戊子二月十八日戌时,享年六十。
母刘氏,后一月继丧,葬于东塘雷冈
孟仁等谨卜辛卯年七月初一日乙□奉灵轩窆于角山之阳,泣血敬志诸圹。
亥山巽向。
一痕沙吴平斋画“山水册”,集宋人句 清 · 赵芬
 押遇韵
象笔鸾笺姜夔,藜床香篆横轻雾王安礼
又还休务万俟雅言
花落空庭暮赵鼎
景趣天然刘过,写我吟边句韩淲
山无数秦观
夕阳烟树石孝友
看尽江南路周邦彦
菩萨蛮 刘少泉以花妥墨笔兰花归于我,是刘宽夫先生物,题诗满幅辛酉 清末 · 姚华
石家秀句花枝妥石次仲金谷遗音点绛唇词云:柳眠无力花枝妥。花妥语见于此。)。丰娘两字真无过(花妥丰氏,明妓人也。)
残墨澹如烟。依稀江路寒。

惜香人去远。犹羡双栖燕。
又系百年怀。凋零专祖斋宽夫先生君子馆专,因自署专祖斋。)
归国谣·闺思 清末至民国 · 魏毓兰
 押词韵第十七部
深相忆毛文锡。新恨旧愁眉上集袁去华
心事有谁知得陈克。绣花无气力(元妙洞天少女)

芳树重重凝碧叶小鸾楼台山色里顾非熊
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断肠人独立石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