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国太夫人郭氏墓志铭乾道元年十二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七、《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六
乾道改元十二月丙戌武德大夫权发遣江南西路兵马副都监吉州驻劄乔昭祖将葬其母,以左朝散郎、直秘阁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吴龟年状踵门乞铭,扶服拜且哭,不胜哀。
又属其族家子免解进士昌龄、新赣州兴国县丞昌言继有请,不懈益虔。
某曰:近世冠鹖尾者,亲死不服,且曰「是在三尺法,敢戾法乎」。
某顷在西掖,当草淮南将士夺服告,尝抗议乞听其服,庙堂执不可,奏请自今将士不服免给告,遂为定制,识者非之。
昭祖执母丧应礼,又能力请铭其墓,固当大书特书,以羞鹖冠之类,可但已耶?
删取其状,序而铭之。
夫人姓郭氏,世为汴京大姓,皇曾祖讳愉太庙斋郎
皇祖元基,赠宣奉大夫
皇考冲,赠奉直大夫
母张氏,累封恭人
夫人年二十有一,归开封乔氏,为赠太师鲁国公讳用安之孙妇,赠少傅竦之妇,故检校少保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少师仲迁之配。
太师息女实事徽宗贵妃,七生帝嗣,徽宗亲洒宸翰以纪其实,故乔氏族大而贵。
夫人之归也,舅弗逮事,事姑秦国太夫人惟谨。
秦国家政严,阃内渐渐,夫人尽妇道,敬顺无纤毫违颜,独见称赏。
少师荐历华显,德望称重,不幸早世。
长子亨祖方幼学,次皆婴孺襁褓,厚抚之事,悉夫人裁画,礼无违者。
时夫人才三十有二,抚群幼哭且誓,之死靡他。
贵妃深加闵,奏乞入禁中慰存之,殆无虚月。
遂以妃閤养女嘉国夫人王氏妻亨祖,恩数腆缛。
丙午之变,贵妃从狩,夫人力请侍行,贵妃止之。
乃携拿寓海陵,丑虏长驱,几获而免。
诸孤复为溃兵裴渊所掠,夫人倾赀以赎。
既渡镇江,复罹兵乱,遂由建邺从隆祐太后豫章
是时北人随属车南来者万万,叛将赵万一网殆尽。
夫人扁舟倍道,得免于难。
寻抵章贡,而群不逞变起仓卒,无一口被害者,人以为难。
后亨祖官于庐陵,及瓜,遂家焉。
夫人年益高,耳目精明,而志虑不衰。
子孙诜诜,长者出仕,而少者未立,凡家事一听关决。
男就学,女趋纫缝,各得其职。
嫁娶必择所宜,聘币待礼,区处有别。
至如朝昏伏腊,米盐丰俭,靡不中度。
宗姻问遗络绎,周急之惠,下及委巷。
夫若子契旧,冠盖经过,礼意周旋,皆为感服。
夫人七兄,掇第者六,一时儒林歆羡。
夫人熏炙其间,亦能博涉群书,诸兄临文或遗忘,夫人辄成诵。
家政严,以故幼长僮隶,无虑百口,肃然无一敢疾声遽色。
初僦民屋以居,湫隘弗敞,乃拓地饬材,一新其室。
非直为轮奂之美,盖欲崇庙貌以奉先也。
于是夫人年加老矣,五子即世者四,独昭祖在,依依膝下,不忍去远。
请于朝,得以副戎奉甘旨,孝行有闻。
甫尽孝,而夫人以疾终,实乾道改元六月二十三日也,享年七十有一。
累封福国夫人,以昭祖遇郊祀恩,加封越国太夫人
男五人,长即亨祖,武功大夫惠州团练使閤门宣赞舍人,皆前卒。
次即昭祖
显祖成忠郎,亦前卒。
孙男八人:宗尹忠翊郎
宗焕,成忠郎
宗说、宗虎,皆承节郎,前卒;
宗宪、宗愈,皆保义郎
宗忞、宗召,俱幼。
孙女十二人,秉义郎赵不侮、兴国胡从政之子皓、进士王世昌秉义郎王处俭、工部侍郎郭公之孙登仕郎赟、成节郎赵伯憙、进士谭延世、张光远,其婿也。
馀幼。
曾孙四人,世美、世宁、世雄、世延。
先是某自合江自便归田,夫人遣家伻携壶浆迎某。
抵郡,登夫人堂拜且谢。
坐未定,夫人曰:「读亲家请尚方剑章疏,谓为古人。
今三十年矣,国事若尔,奈何」!
某退谓所亲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国之殒,辟司徒之妻忧其君之不免。
夫人知念国事,视古人何愧焉」!
可铭也已。
铭曰:
从德常,反是匪臧。
婉婉夫人,六二怀章。
嫔于大家,归直其良。
有藉宫门,阃彝日光。
刀舌厉阶,知德者鲜。
独嗜儒书,检身以善。
配不偕老,遂慕共姜。
四十四年,不揉其芳。
有子有孙,克昌厥绪。
天理不欺,奚假偻句!
云腾之麓,即远有期。
封恨九厚,繄此铭诗。
安人陈氏墓志铭淳熙五年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五、《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安人姓陈氏,先兄处士府君讳宗古字民师之配也。
考世系,陈出自妫姓,夏禹商均虞城
三十二世孙遏父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太姬,生满,封之于陈,赐姓妫,以奉舜祀。
十世孙敬仲奔齐,以国为姓。
食邑于田,又为田氏。
十五世孙齐王建,三子升、桓、轸,桓称王氏,轸封颍川侯,称陈氏,生婴。
仲至婴凡十八世,自婴至霸先凡二十五世,是为武帝
厥后子孙散佚,曰晖者自金陵江西,遂为吉之泰和人
二子曰承进、承逸,世未有闻。
逮国朝建炎戊申,曰千龄者始中进士第,距承逸世凡七,以武帝为始祖。
安人其后也。
父讳时彦,字周辅,政、宣间舍法行,为二戴《礼》有声庠校。
府君从事舍选,公高其才,以安人归焉。
母邑中曾氏,提举公安南夫之族,敦厚贤淑,故安人钟母德,事父母孝。
既笄,归夫家。
胡氏族大,少长率礼法,己能移其所以事父母者以事姑。
时舅已不逮事,独姑欧阳夫人在。
夫人文忠族,静顺惠慈。
既日侍侧,谓妇当学姑,其所趋向,目濡耳染以熟。
岁时伏腊,冠昏丧祭,及其所行,一切以夫人为准。
故安人为妇孝。
夫人凡五男子,教戒有法度。
元丰贡士府君寿不及中,夫人训督昕夕不敢怠。
训子妇亦然。
尝语府君兄弟:「汝辈少孤,我家文忠亦如是,克自成立,为世大儒,岂必父训」?
当世称贤。
安人习闻话言,淬砺子姓,令就器业。
曰:「吾姑如是,是故庐陵多贤母,岂可不勉」!
府君已下世,籍一出脱白丁,然后曾祖而降,三室中科第,少申夫人之志,亦安人教子之效。
箕入太学垂三十年,间岁一归省。
安人每谓箕:「修身谨行,是亦为孝,初不以禄利望汝,何栖栖为」?
故箕久而得监举且升舍。
岁丁酉,孙楷、模联荐书,父子将俱试南宫,而安人已疾病矣。
及见二孙荐,人皆归之贤祖母。
故安人为母义而慈。
安人妯娌七而次居六,与叔姒萧尤睦。
叔壮年遭乱避地,萧氏病革,府君往访存没,至则道梗,因留视医,叔竟不起。
既办丧,而绿林跳梁,府君间道归,萧与二子留。
久之,而二幼来,安人视犹己子。
萧亦来归,相与不异平日。
自尔同居四十年,无纤芥失。
既其子若女成立,就婚嫁,生理益饶,筑室为比邻,而情意依依,不一日相舍去,族人义之。
安人于妯娌久而益
安人以子在仕版,该郊恩封太孺人
太上皇庆寿七十恩,加封太安人
子男五人,箕、公武、符、籍、篆。
籍今为宣教郎,新知隆兴府新建县
女二人,长适孟处约,次适倪求己。
求己中进士第,今为迪功郎,新永州司户参军
孙男十二人,楷、模、格、椐、槔、楀、橾、𣗖、、棁、栳。
孙女十四人,长适刘德衍,次许倪升卿,次适邓执规,皆士族。
馀尚幼。
安人岁时坐堂上,子若孙、子妇、孙妇若女以次为寿拜堂下,晬容愉色,人称为寿母
初,籍中科,戒以脱身簿尉乃吾意。
陈福公当国,除章贡教授,秩满关升,又除教授宜春,悉迎侍以行,皆安人精诚所致。
安人之终,实淳熙四年十有一月己酉也。
安人居家尽和易,驭奴婢未尝大声色,不事鞭扑。
子姓或戾慈训,则移日不食,以故家人为之弛鞭扑,而家事益理。
奴婢既去复来,待之如初,有老死不忍去者。
自乱离凡八徙居,所至有恩意,乡闾敬服其
至于恤孤保嫠,终始不替。
某顷闻犹子昌龄云:府君仁恕,田夫输租米多湿,收者难之。
府君曰:「米虽湿犹可食」。
人推为长者,中馈之助为多焉。
某尝窃谓吾宗同堂同荐者则有之矣,未有同胞同荐如楷、模者,此又见积善之报云。
戊戌夏四月,箕率诸弟以安人行实来请铭,且曰:「先亲平日仁厚慈祥,皆可以率世励俗,惧湮没不闻。
顾今非核不言,言必信后,莫如吾叔。
愿丐一言为不朽」。
某泣曰:「吾受先兄教多矣,义不可辞」。
铭曰:
惟顺,妇道之能。
坤德惟厚,母道之亨。
懿矣安人,既顺既厚。
姑曰孝妇,子曰慈母。
宾祭必躬,牢醴齐稷。
协比婚姻,畏我在侧。
胡不偕老,夫先其归。
堋不同藏,吁其可悲。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 元 · 柳贯
五言排律 押先韵
鹿苑鸿妙,龙宫閟象玄
间关来几译,披发露双诠。
梵学传皆正,华文润乃全。
义深含窈眇,道广极渊泉
论自诸师造,言因半偈宣。
何曾离性相,间亦示机权。
述钞心同悟,分科绪各牵。
函盛方秩秩,枣剥益绵绵。
剞劂宁无舛,研磨或更偏。
遂令迷亥豕,不复辨夔蚿。
佛耀昌龄启,皇明正昼悬。
五城银色界,三殿宝花筵。
重见弘经日,如逢出震年。
诏徵皆宿德,御讲尽真筌。
此士孤山隐,前身华顶眠。
野云生静慧,江月湛空圆。
天上青猊座,人间白马鞯。
微君能引重,于世孰昭先
晦魄风帘烛,顽阴雪屋毡。
声将为律吕,眼岂混朱铅。
疑句多多證,辞一一镌。
法珠终照乘,宗镜已当铨。
焕烂金泥字,牵联玉简编。
指河符圣历,穿石毕僧缘。
竣事才敷奏,疏荣亟劳还。
万回袍锦丽,大觉钵盂鲜。
尚食来珍供,司农辍禁钱。
庞恩流濊濊,鹢影去翩翩。
昨梦宁非蝶,迟归误信鹃。
望京犹绿树,入寺始红莲
雨外排千耦,烟中听两舷。
屦盈南竺户,棹集北湖船。
岩观应增耸,川容若载蠲。
应求随燥湿,钻仰喻高坚。
夏忏朝朝礼,秋灯夜夜然。
固知融至理,直可寄单传。
客袂难为别,朝簪未放捐。
爱閒思结社,食力待治田。
苦笑昌黎戆,深怀惠远贤。
献花凭一咏,安有笔如椽
会食 宋 · 孔平仲
 押词韵第七部
学官豫章本、诗钞作宫)不置酒,相聚惟一饭。
公家事何多,客至日已晚。
乘饥骋大嚼,美恶宁复拣。
仆夫无所馀,顾我色不满。
泼茶旋煎汤,就火自哄豫章本作烘)盏。
从容共谈谑,熟视笑而睆。
昌龄岂其愠,策马独先返。
用前韵酬昌龄1135年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原宪曾非病,陈平岂久贫。
路遥骐骥困,原近鹡鸰亲。
窗几坐穷夕,更筹听报寅。
田园劳尔辈,愧是素餐人(自注:予拙于治生,每以田园劳二弟,昌龄诗云:诗书满肠腹,应笑带经人。予愧其言,故云。)
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
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
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
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自注:时二弟赴补偶遗,昌龄还乡,梦龄留赴。)
梦龄九日有诗兼怀昌龄次韵 南宋 · 王十朋
长记去年今日好,门外秋香喷沉脑。
弟兄邻里同登高,把菊行觞乐非少。
山殽海错乡味佳,银瓶索酒不用赊。
醉中不记脱巾卧,明日头上犹黄花。
今年岂不欲行乐,窃禄东州官事束。
那堪送酒无白衣,旋粜黄粱买桑落。
(原作同,据四库本改)如与子俱休休,谁能长抱离乡忧。
移书问讯惠连弟,三径许我归来不(自注:余前此有归兴,昌龄以为不可,数以书来相勉故及之。)
代笠亭记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五、《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七、乾隆《温州府志》卷二三
吾家之西北原有田二顷,盖先业也。
吾季弟昌龄日课农事于其间,有雨旸风埃之患,盖焉而手疲,屩焉而足茧,黧面目,暴肌体,身劳而况恶。
于是即田之畔,因隙地夷积石,创容膝之亭,而名以「代笠」。
予闻而劳之曰:子亦良苦矣。
然子之志巧于以物代物,而子之心乐于以劳代劳也。
少蒙义方之教,将以禄代耕,一战贤关,争违其愿,惧事亲日短而三釜之不逮也,退归于家,躬水菽之养以代之。
子以二兄日从事乎黄卷,不知稼穑之艰难,惧田园将芜,百指不能以自活也,遂和渊明之诗,赋劝农之章,躬陇亩之劳以代之。
朝东皋,暮西畴,厌春雨秋阳上笠下屩之縻手足也,遂作亭以代之。
此子巧于以物代物,乐于以劳代劳,而孝弟之道实寓乎此亭也。
吾家多难,生事萧然,亲丧在殡,窀穸之奉未毕,正人子痛心之时,子于劳苦盖有不得而辞者矣。
然子于耕稼之馀,手不废卷,日与先生、昌龄目砚篮曰先生
毛颖、陶泓诸子从游于是亭,而深得书林艺圃之趣。
他日登金门,上玉堂,则当为天子代言之士,移圳亩所乐之道,而论之于广厦之间,则当为代天秩物之事。
子之以物代物也,其智愈大,其以劳代劳也,又将移孝而忠矣,奚止以一亭代笠而已哉!
君弟勉之。
兄某记。
史夫人墓志铭政和八年十一月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唐先生文集》卷一○、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夹江县孙公讳某之夫人姓史氏,眉州青神人,故任嘉州军事推官讳著明之曾孙,故赠大理寺丞讳昭吉之孙,余外祖讳及之季女也。
余少时尝至其家矣,公长不逾中人,语音如钟,喜谈前言往行,亹亹可听。
盖尝约家事勿复相关,悉听夫人。
夫人明敏解事,通人情。
其规模措置,有绝人者。
孙氏岁入不赀,用度亦广矣,而夫人治之皆有法。
内外亲戚姻娅之间,冠昏宾祭庆吊之事,殆无虚日,而夫人处之,皆有体。
公三娶,男女九人,而夫人待之皆如己出。
余尝阴察之,未尝见其有毫发轻重厚薄也。
方是时,长子昌龄,年四十馀,喜从余游;
幼子昌裔,年十五六,昼出从师受书,夜归,夫人自教之,至夜分乃已。
女有适罗某者,有适王某者,有适魏而蚤卒者,有适张某者,有适宋某者,有未笄者,有绝幼者。
是岁绍圣元年甲戌也。
今二十五年矣。
公先卒,既葬,夫人又卒。
今葬矣,昌龄亦卒,孙七人,曾孙三人矣。
昌裔今名衍,孙七人矣。
向之未笄者,今嫁承议郎鲜于,有封号矣。
向之绝幼者,今为某人妻,有子矣。
人欲无老,得乎?
夫人貌类先妣孺人,卒然遇之,几不能辨。
先妣既没,余以画者失真,恐无以示后,因取夫人传神临之,见者无不陨涕。
其兄弟之间盖如此,然则铭其墓者,非余而谁?
夫人享年七十一,其卒也,以政和四年十一月五日
其葬也,以八年十一月一日
铭曰:
丰泉之原,封若斧。
祔而合之,盖从鲁。
其甥铭之,固其所。
懒翁诗序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双溪集》卷三
诗文当论工拙,不当论穷达,达者未必皆工,穷者未必不工也。
唐人尚诗,士以能诗取高科、登达宦者接踵,然王昌龄、孟浩然、孟郊、贾岛之徒其身至穷,而言语之妙有不可掩没者。
文章天下公器,其品级高下当定于公论,非私意所能翕张。
富贵利达则其言语常重,贫贱隐约则其言语常轻,乃区区世俗之论,识者顾安取此?
予从兄懒翁,壮年慨然欲以翰墨自见于世,题所居之室曰「铁砚」,其学贯穿经史,其文自出杼轴,不肯蹈袭,而终以不耦。
今老矣,惟诵佛氏书不辍,其意若有所悟解而不能释。
尤喜莳花卉,欲以观造物之巧,其心乐之不厌也。
出则徜徉里巷间,好事者饮以酒即径醉,绝口不谈世事。
入则萧然茅茨之下,淡泊无营。
素嗜诗,今亦不复吟咏。
亲旧间从索所作,乃裒其旧稿凡若干篇,以书来属炎为序。
炎诵之终编,见其语精而意婉,如孤桐之琴、清玉之佩,节奏锵然,知音者闻之,自当属耳,非炎之私言也。
郊、岛困穷,诗诚工,语多酸寒,且有怨怼。
翁则不然,辞气恬淡而和平,不激不戚,其所得有在诗之外者,可以为贤矣。
翁名字德维姓王氏,晚自号懒翁
奏论吕源两浙转运使姜仲谦转运副使不当状1128年2月7日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八、《浮溪集》卷一、《南宋文范》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臣窃惟国家自军兴以来,纪纲日失其序。
陛下赫然中兴,凡民物之利害、官吏之黜陟、法令之当否,所恃者郡守监司
郡守休戚止于一州,监司实通一路,苟非其人,产祸召乱,有不可胜言者。
两浙密迩行在,盖一时根本之地,新经兵火,郡县疮痍,大半未复。
议者谓朝廷必留意监司,慎择人材,非他路比。
及除目之出,乃用吕源、姜仲谦
是二人者,其操行污浊略同。
一旦并制选除,且同为一路,以此士论沸腾,相视窃笑,茫然莫知其端。
臣谨按吕源升卿之子,家富于财,专以包苴交结权倖为进身之资。
初自常调,结林灵素、孟昌龄而得监司
未几罢黜,复结王黼而得旧物。
败,人为危之。
方是时,李邦彦当国,知赵子崧者,邦彦所厚之客也,遽以女妻子崧之子,厚其奁具,即除军器少监
意犹未已,遂倾赀结梁师成
无何,除职帅广西
及赐对便朝,一日而获恩数者八,进职、进官、进赐名、锡章服、父赠待制、所生母封夫人、诸弟补官之类,皆人臣非常之恩。
师成极力荐援,称其所赂而为之报也。
比者被召赴阙,士大夫谓朝廷必深知其所为且斥而不用矣。
曾未阅月,为两浙转运使
两浙名部也
转运使,崇资也。
平时进擢能臣,不过为副使而已。
吕源何人,辄当此选?
仲谦,则甘心为谭桢之奴者。
桢之讨方腊也,仲谦以官从军,秃巾小带,身杂胥吏,趋走桢前,倚托权势,傲睨视人,施施然自以为得计,而忘其身之丑也。
自后除延阁、典大藩,对宾客辄言:「仲谦卵翼,皆显之之赐」。
显之,桢字也。
此浙人熟闻而亲见,指名而嗤侮者,奈何使之持节,居其士民之上乎?
若朝廷以二人者沾沾自喜似敏,敢为诞谩似才,奋当剧烦似有风力,以为足以办两浙之事,臣窃以为过矣。
两浙人心未安,缓之则凌迟,急之则纷乱,正当得老成而知大体者,威惠兼行,庶几稍定。
当此之时,岂堪二小子重扰之耶?
况近者臣僚论列自崇宁以来谄附非类得官得职者,并行追夺,且镂板籍、记姓名,为万世奸邪之戒,蒙陛下开纳施行。
今源由灵素、昌龄、师成而得直龙图阁仲谦由谭桢而得直秘阁,皆当在夺职籍名之数者。
既未扫除,乃同时升擢,不知朝廷好恶安在,无怪士论之纷纷也。
伏望睿慈连罢、仲谦,别选修饬廉平之吏,毋使十四州之民谓朝廷用人,复如前日之谬,善人闻之解体,奸人得以乘间窥伺,其害非细。
所有吕源两浙转运使、姜仲谦两浙转运副使词头,臣未敢撰进。
张甥之矩自华西来省予与之开尊夜坐辞以辟酒数月之矩少年英妙励志若此诚已罕矣因赋诗赠焉 明 · 康海
 押真韵 出处:对山集卷九
励志古犹鲜,嗟尔英妙人。
超然契神理,谢此曲米春。
盛时富游燕,昌龄当令辰。
但恐乐不满,安知中足嗔。
所以贤达士,寸阴日以珍。
张甥出名裔,磊落吾所亲。
奋迅冀往哲,慷慨怀先民。
述此止酒事,言辞皆绝伦。
彭泽虽有作,徒以愠同尘。
岂若慕宏达,精诣吾道津。
事以久乃定,节惧中路屯。
愿言永初服,白首以为真。
宋 · 王百朋
 押真韵
诗书满肠腹,应笑带经人(《梅溪前集》卷二《用前韵酬昌龄弟》注引)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1213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水心文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公姓俞氏,讳宽字伯仁临安人
曾祖举,祖昌龄,世为临安儒家。
父彻,尤工文词,与张子韶、凌季文同有时名。
公年十三入县学,笔墨意度如成人,长老皆器此儿,行贵矣。
初,其父既贡辟廱,避乱不行,复摈乡举,慨然谓公曰:「吾闻得而不止,无义者也;
失而不止,无命者也;
衒于得失,欲止不能,进不足以事君,退不足以成身,是兼无义命者也。
吾将止矣,若能佐我乎」?
于是公尚少也。
及父卒而公已壮,丝粟程度如父在,弗敢失。
既而生有以养,死有以送,冠婚宾祭必具,凶荒乏贫必与。
入其塾,诵读之锵然,覃思之悠然,人雅多公父子不穷于儒也。
及已得仕,勿亟勿徐,择义必精,不为利回,与可偕入,与否偕退,无失道而已,人又知公不特能以所难止者从其父,而又能以所难进者诏其子也。
公年益侵,始有山水花竹之乐。
老兄弟相携间出,乡人见其无车马而步轻履安,相与追随迎劳,曰:「福人也」。
公则人人与语,酌饮之,且酌且行,欢笑尽日而返。
嘉定元年,公九十三矣。
子烈起居舍人为金人报谢使,住都梁境上数月,公常手书问边事虏情,祝使自爱报国,辞甚壮。
一日,呼其幼子珙曰:「我欲归矣」。
家人莫喻。
明日,又令设洗沐,未及而逝,实七月乙丑,盖舍人出境之日也。
是年十二月壬午,葬于下洪山
封朝奉郎,服绯衣银鱼。
夫人张氏,封安人
子三人,长曰璨,将仕郎,早卒。
四婿,王庭实、高健、王思恭、戴宗师也。
孙曰垓,迪功郎台州宁海主簿
曰坦,将仕郎
舍人免公丧,召入西掖侍从臣,今为中奉大夫,知明州
某辱舍人同僚,张夫人墓窃有铭焉。
暨公葬,又以为请,病不克就者六七寒暑。
呜呼!
公意承其考,变通诎伸以待天命,卒大报之,是宜铭已。
铭曰:
涸研燥笔,陋儒之酸;
肥马轻裘,鄙夫之盘。
广能具礼,约能守义;
天福方来,导迎使至。
长原回回,高木阴阴;
有式其阡,昭公此心。
朝散大夫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周先生墓志铭1189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八、《水心文集》卷一三、《经义考》卷一八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先生姓周氏讳淳中字仲古
进士第,乞监潭州南岳庙
教授全州,以心丧去。
教授广德军
广德之学自钱公辅、洪兴祖,先生增制学宫,教以义利先后,人用知劝。
满秩,有咨其贤者,共为荐,改官,知台州宁海县。
富人子育于伯父,后乃愬父与赀不平,傅狱累岁矣;
先生使并处一室,为言鞠养旧恩可念也,因相泣不复愬。
知州索民久欠甚急,先生争不可。
又以故乞监岳庙去,朝廷将用之,先生辞焉。
主管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帅欲奏边状,必请先生乃具。
还,授茶陵军使,茶陵阙远,故求之。
已而遂乞主管台州崇道观成都府玉局观
淮东安抚司参议官,当上,又乞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淳熙十六年五月己未卒,积年六十八,阶至朝散大夫
先生温州瑞安县人,居三港镇之西。
初买废山,躬执锄镰,烧地种木,稍凿平为宅。
既久,则大竹,回合蔽亏,绮岚绀池,焕霍房户。
生出仕之日少,退休之日多,常终岁闭门,花香鸟鸣,畅然怡适,不问外事。
间行市上,负贩错杂,见者惊异,谓为古人。
先生与人尽恭,能推善逊强,不使人以其薄仕进为出己上,故行高而人不忌。
著《文集》十卷,《春秋说约》六卷。
昌龄者,曾王父也;
曰赠宣教惟良者,王父也;
大宗正丞中大夫之翰者,皇考也。
娶林氏,将作少监待问之女,封宜人
有四男子:㮨,迪功郎、新福州永福主簿
橚,未命;
卒;
枋,太学进士
两婿,曰刘用晦、林必大。
孙男三人,焘,烈,熙。
孙女二人。
九月壬申,㮨等葬先生于来暮乡龟岩
大宗正丞以节廉重,人恨其不得为谏官御史
先生仍祈退远利,诡世无悔,迄再不显。
铭曰:
凡仕之初,岂异乎民!
超卑跨尊,奴使厥神。
又于其间,突兀轮囷;
智不能周,并伤乃身。
取物之残,眄睨嚬呻;
勤拾涕洟,味其芳辛。
吁嗟先生
退以自珍;
冗不希荣,屈不望伸;
有来招之,亦莫汝徇。
不以为高,所求者仁;
异彼区区,计伐称勋。
如编群羽,附诸坚珉。
我述斯铭,无惰后闻。
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1220年12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三、《水心文集》卷二四、《黄氏日钞》卷六八、《新安文献志》卷八一、嘉庆《黟县志》卷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乾道七年四月十二日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汪公勃薨,年八十四。
十月己酉,葬会昌乡蜀里北庄村
嘉定十三年,曾孙纲以墓上之铭来请。
公字彦及徽州黟人
年十八,州荐士称首。
试辟廱太学,锋锐明敏,同舍畏伏,尊以宿旧,垂三十年。
绍兴三年,类省试饶州
二年,登进士第
严州建德簿,池州建德丞。
京口置沿江安抚,辟为属。
十三年,除太常寺主簿
高宗久,思壹休息,既定和亲,罢诸将兵,而名士大夫,皆谓「父兄雠未报,兵未当罢」。
上患之,择耆艾质厚不与赵、张同好恶者居纪纲地,共持国论。
公自御史台检法官监察御史,奏事殿中,上方书《孝经》,公奏:「显仁后归,孝之大也。
请刊石,摹以赐群臣诸生,示天下子道」。
又言:「新学初建,科场适开,万方趋向于是乎卜。
学者不粹然一出于孔氏,而以专门曲学乱之,可乎」?
上曰:「此所以正人心也」。
诏有司,「凡私意臆说尽黜之」。
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
蔡攸家人至行在,公历陈「靖康祸变,臣子不忍闻」。
上读疏悲愤,亟命临安还之所贬州,京子孙不用赦令内徙。
侍御史,言:「陛下近以各郡土俗利害,随宜增损,裕养民力,其节目甚多,给舍条上矣。
宜令监司以方镂之,遍下州县,使百姓户晓,而劾其稽违者」。
由是上益以公为知大体,明治道,擢授谏议大夫,兼侍讲
押班赵辙凭宠作势,妄占人庐舍,公奏,斥之外。
上曰:「逐一内侍而其类皆竦,人知畏矣」。
愈奇公,可大用也。
御史中丞
十八年,遂以端明殿学士副密院事。
段拂罢,兼摄东府事。
秦桧志得,恶同列偪己,始废序迁之制。
签署或参知,已逐去,俄复窜谪。
公上所属任,非引者,每造前倾接,俞咈旋首,下殿目送,必与钧礼。
瞬息间喻意,相縻岁馀,未有以逞。
公顾忮忍,欲有所建白,答上恩遇,常沮塞不得间,则叹息曰:「此岂伴食处哉」!
及赐犀带,忽问:「枢密有否」?
使者言:「带二,一赐枢密」。
怃然曰:「上果厚汪枢哉」?
弥不平。
公亦慨然曰:「吾可以去矣」!
即告上:「陛下幸哀臣母老病,得退就田里」。
上雅知公为发也,重慰荐,以旧职食宫观禄。
在,不敢动摇公者,上力也。
死,起知湖州
廉俭至骨,不费公使一物,内屏烛跋,撚纸代燎。
政以慈爱为主,劝两讼勿争,词致殷重,其人感悦合掌结欢而散。
霅上相语:「莫激恼这佛」!
将老,上终始念公,超秩三等,制曰:「为民借留」。
叶义问,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诋,夺学士
孝宗初,特诏复与,言者未已,命再格。
又诏复龙图阁,而公已薨,遂追复焉。
盖当亡后,一时党援,刬薙焚汰,不啻草莽。
独公老成重德,人无异词,虽为义问排毁公者,后亦卒自悔恨。
而二宗眷眷于公如此。
嗟夫!
是非贤否之实,岂终不可定哉!
汪氏望于黄陂,世序甚远,然未有仕者。
公始赠曾祖昌龄太子少保,祖惟立少傅
父才贵太子太师
饶州也,张琪兵突黟县,家遁溃不相知,母舒氏陷贼几不脱。
寇退,邑落死走十三四,而公奏名以归,长幼各聚,数里内无一亡失。
乡人惊异曰:「是公素孝谨,天殆活之」!
既贵,封舒氏延康郡,逮西府之养云。
赠其配曰祝氏高平,曰唐氏南昌,皆郡夫人
四子,作砺,湖北提刑
作舟,监行在都茶场
作霖,京西安抚司干官
作乂,清江丞。
孙十一人,义和侍御史
义荣大理丞
义端,徽猷阁待制
义质,蕲春簿;
义的,太学内舍生
义路,义处,义方,义实,义善,义准。
曾孙纲,直秘阁浙东提刑
纪,赣县
统,通判楚州
纮,监平江府赡军库;
绛,知龙阳县
缜,知永兴县
绶,知丰城县
绎,通判安丰军
公诚笃款尽,自少至老,不欺无妄。
尤简朴,安同异,行畴垄中,农坐语,尔汝如一人。
岁侵,倒廪下其直,巨姓皆曰:「枢密尚减价,我何敢求赢」!
故市常平,黟人亦以为佛也。
公在时,诸孙已取高第。
侍从相踵,至纲三世,卓然异材,宜于内外善类合一,追述祖德,销熄诬谩太史公所谓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世家之流也,不止铭墓而已。
铭曰:
治古君臣,与道合离;
卜用一相,至公匪私。
舜命伯禹,稷、契参之;
迹不存家,心国是毗。
翼翼高宗,进臣以恭;
独我偃我,尔无尚同。
断断汪公,辅君以忠。
臣岂不比,曰君是从。
事往论移,群讪一声;
虽与异,难于自明。
惟两圣人,深照厥诚;
始黜终复,生冤死荣。
坟彼北庄,其下靡刻;
仍存,翁仲犹默。
碑铭新特,纲也念德。
碑坚有泐,铭坚无惑。
十二月日。
沁园春 章子仁频岁远游,诞辰乃秋初也,继又促游岭表,故兼致如此 明 · 陈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南鬓星霜,两脚风尘,老矣吾生。
燕山晓别,雪中驱马,秦淮夜泊,月下闻筝。
独雁辞秋,孤灯听雨,身在江湖轻利名。
从今算,又十年心事,屈指堪惊。

天开五十昌龄
人道是、南方一寿星。
向虹桥影下,应期乌鹊,冰丝弹处,访旧湘灵。
税地栽花,解貂当酒,此去情怀尚可能。
明年也,盼梨花消息,岭表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