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魏公1012年3?)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昨夜进士蒋堂携所作文来,极可喜,不敢不布闻。
按:《春卿遗稿》附录,光绪武进盛氏重刊本。
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光绪《青阳县志》卷一二
君讳宗谅,字子京
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
及君历潍、连、泰三州从事,在泰日,予为盐官于郡下,见君职事外,孜孜聚书作文章,爱宾客
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苍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
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
君去海陵,得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太平州当涂县,移知邵武军邵武县
殿中丞
还台,会禁中灾,下御史府穷究,君与秘书丞刘越并上疏论灾异,明非人之所能为,朝廷贷其狱。
时明肃太后晚年未还政间,君又与越尝有鲠议。
暨明肃厌代,朝廷擢当时敢言者,既卒,赠右司谏,君拜左正言,迁左司谏
俄以言得罪,换祠部员外郎、知信州,又监鄱阳郡榷酤,就九华山以葬先君。
既而起通判江宁府
丁太夫人忧,服除,知湖州,赐五品服。
西戎犯塞,边牧难其人,朝廷进君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就赐金紫。
葛怀敏败绩于定川,寇兵大入,诸郡震骇,君以城中乏兵,呼农民数千,皆戎服登城,州人始安。
又以金缯募敢捷之士,昼夜探伺,知寇远近及其形势。
君手操简檄,关白诸郡,日二三次,诸郡莫不感服。
予时为环庆路经略部署,闻怀敏之败,引蕃汉兵为三道以助泾原之虚。
定川事后,阴翳仅十日,士皆沮怯,君咸用牛酒迎劳,霈然沾足,士众莫不增气。
泾州士兵多没于定川,君悉籍其姓名,列于佛寺,哭而祭之,复抚其妻孥,各从其欲,无一失所者。
予目此数事,乃知君果非常之才,始请君自代。
朝廷命韩公琦与予充陕西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复命君守本官,充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庆州
君奏言:今既置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而诸路经略亦带招讨之号,称呼无别,非统制所宜,请去招讨二字。
朝廷以其知体,诏从之。
君去泾之日,其战卒妻孥数百口,环其亭馆而号送之,观者为之流涕。
君至庆,处置戎事甚得机要,边人咸称之。
御史梁坚奏劾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十六万缗。
及遣中使检察,乃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馀人皆来谒见,悉遗劳之,其费仅三千缗,盖故事也。
以诸军月给并而言之,诬其数尔。
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辩之。
既死,台谏官执坚之说,犹以为言。
朝廷不得已,坐君前守回中日,馈遗往来踰制,降一官,仍充天章阁待制、知虢州,又移知岳州
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
迁知苏州,未踰月,人歌其能政。
俄感疾,以某年月日,薨于郡之黄堂,享年五十七。
天子加赗赙礼,进一子官。
呜呼!
予实知君之才,而尝荐之于朝。
及闻其终,泣而诔之。
惜其才有馀而命不足,不得尽其术于生民。
诸子奉君之丧,以某年月日,葬于池州青阳九华山金龟原,而乞铭于予,忍复让哉!
河南人也。
曾祖裔,赠将作少监
祖屿,不仕。
父感,雅州军事推官,累赠尚书屯田郎中
母刁氏,渤海县太君追封仙游县太君
君娶李氏,封同安县君
子四人:希仲,以方略进前渭州军事推官
希鲁,登进士第
希德,举进士
希雅,尚幼,并守将作监主簿
女二人:长适池州军事推官王栩,次适进士刘君轲
君少孤,性至孝。
居母丧,以哀毁屡病,庐墓侧踰年,手植数万株。
生平好学,为文长于奏议,尤工古律诗。
积书数千卷以遗子孙。
中外宗族,无不尽其欢心。
其育人之孤,急人之难多矣。
君政尚宽易,孜孜风化。
在玉山、霅上、回中、岳阳四郡,并建学校。
紫微王舍人琪、翰林张谏议方平太常尹博士源、弟起居舍人洙次为之记。
重兴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歌于其上,予又为之记。
君乐于为善,士大夫亦乐其善而愿书之也,可不谓之君子乎!
铭曰:
嗟嗟子京,天植其才。
精爽高出,诚意一开。
抗职谏曹,辩论弗摧。
主略边方,智谋横来。
嗟嗟子京,为臣不易。
名以召毁,才以速累。
江海不还,鬼神何意。
君昔有言,爱彼九华。
书契以降,干戈弗加。
树之松楸,蔽于云霞。
君今已矣,复藏于此。
魂其依欤,神其乐只。
寿夭穷通,一归乎至理。
太子中舍致仕上官君墓志铭皇祐二年四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君讳融,字仲川,其先蜀人也。
曾祖讳琛,不仕。
祖讳逊,赠礼部侍郎
父讳佖,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赠光禄少卿
妣袁氏,彭城县太君
君幼专词学,秀出流辈。
天圣二年秋广文馆进士,公卿大夫之子咸在焉,君中第一人。
明年春礼部较天下之才,君别试于太常寺,又首荐之。
由是名动京师,士大夫愿识其面。
未第间,丁光禄忧。
朝廷录光禄之后,赐君同学究出身。
服除,授信州贵溪主簿
君不辞小官,而恪其职。
枢密直学士蒋希鲁、故龙图阁直学士吴安道时并任江南东路转运使,联章荐君,就迁蔡州平舆县
移使淮南,奏掌真州盐仓。
又故龙图阁直学士段希逸与时贤七人举君于朝,旋以疾闻,除太子中舍致仕,居于曹南郡
庆历三年三月五日不起,年四十有九。
君始娶任氏;
再娶辛氏,封金城县君
子二人:长曰延赏,郊社斋郎
次曰延德
君之弟太子中舍隆与其孤,以皇祐三年四月六日,葬君于济阴县沛郡乡崇儒里,请铭于予。
天禧初为谯之从事光禄公方典是郡,君时侍行,而予始识君。
见君文雅有议论,不敢以子弟器之。
后数年,与君会于京师,与之游皆当世异才,以文学风义相许,予益爱焉。
君既禄仕,而大夫之贤者多荐之,斯可谓之闻人矣。
惜乎命之不修,弗克树勋于时,可永叹焉。
或者曰,儒生多薄命,天岂不与善也?
余谓不然,君子之为善也,必享其吉,有穷且夭者,世皆重而伤之,虽一二人犹以为多焉;
小人之为不善也,必罹其凶,其祸且死者,世皆忽而忘之,虽千百人若无焉。
仲川之亡,可谓重而伤之者矣。
故作铭云:
惟人之才而无命兮,犹物之秀而不实。
品汇纷其自然兮,非化工之能一。
仲川之亡兮可奈何,如川之去兮无还波。
至此兮,孰少孰多?
君子之思兮,徒为乎悲歌。
枢密直学士益州蒋堂希鲁 北宋 · 宋祁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二、《宋景文集》卷四七、《成都文类》卷四八、《全蜀艺文志》卷四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四
蒋侯挺挺,天与严方。
健而文明,不逢不将。
在始蜀人,政未及孚。
纤者嫉侯,膏吻腾诬。
侯政已孚,人熙熙。
侯坐徙官,远近惊咨。
侯始兴学,绍文之馀。
百堵增增,大度厥居。
髦俊聿来,昼经夜史。
盎然西南,号多君子。
侯既去州,右区即毁。
侯惠在人,已肤而髓。
子产相郑,先谤后歌。
来世视之,谓侯如何?
蒋待制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宋景文集》卷四九
递中得除目,承希鲁右台郎,假河东使节。
眷任华剧,舆望佥宜。
夫治世须才,用才须世。
方天下无事,人人得以旅进;
一日边鄙小警,匪卓立杰出者不任其烦。
若然,执事之猷,当天子褒进,乃才世相为用,又何间然?
希鲁多难,忧伤之馀,有所未释,属且远去,能无介介乎?
迩臣贤者,固与国休戚。
愿不惮勤略,以副文武施设之求,幸甚幸甚。
仆病且衰,赖陛下赐不肖之躯,俾屏近郡,托于宇左,差得少安。
今复块然,失所栖向,乃心惆怅,可索言耶!
岁晏,办严自爱。
杭州蒋密谏启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宋景文集》卷五六
昨过都之辰,凡五月始得手教,承以便时止官下,福祚蕃衍,甚休。
然音容缅邈,悁怅参积。
虽玉音满纸,瑶华在前,而心府精蕴,畴能宣其一二也。
希鲁旧得雅望,治绩俊声,出为方国翰垣,入为吾僚景式。
乐迩乡部,遂丐郡麾。
然朝须老成,治有连最。
虽尔静胜,恐难滞留。
宜专舍冲气,显介眉艾,副前席之延拜云。
秋暑犹剧,加进常膳。
斋仗回占答,不尽万一,怅恨。
成都府新建汉文公祠堂碑1058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宋景文集》卷五七、《宋元宪集》卷三六、《皇朝文鉴》卷七六、《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四、《全蜀艺文志》卷三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四、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锦江书院记略》卷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蜀之庙食千五百年不绝者,秦李公冰、汉文公翁两祠而已。
冰为蜀凿离堆,逐悍水,以溉所及,常无旱年。
西人德之,因言冰身与水怪斗,怪不胜死,自是江无暴流,蛟蜃怖藏,人恬以生。
故侈大房殿,岁击羊豕雉鱼,伐鼓啸籥,倾数十州之人,人必侍祠,奔走鼓舞,以娱悦神,祝以传嘏,而后敢安。
公之治蜀,开学校,以《诗》、《书》教人,澡刷故俗,长长少少,亲亲尊尊,百姓顺赖。
其后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以文章倡,张宽以博闻显,严遵李仲元以有道称,何武入为三公,汉家号令典章,赫然与三代等。
蜀有儒自公始,班固言之既详。
初,公为礼殿,以舍孔子及七十二子之像,殿右庑作石室,舍公像于中。
晚汉学焚,有守曰高眣,能兴完之,后人又作眣像,进偶公室。
岁时长吏率掾属诸生,奉笾豆饔醪荐之于前。
虔跽谨洁,一再奠而退,辞无敢不信焉。
冰以功,公以德,功易见,德难知,故祀虽偕而优狭异焉。
嘉祐二年,予知益州,往款公祠。
至则区位湫偪,埃蚀垢蒙,不称所闻。
大惧礼益懈忽,神弗临享。
其明年乃占学宫之西,攻位鸠工,弗亟弗迟。
作堂三楹,张左右序及献庑,大抵若干间。
布寻以度堂,累常以度庭,疏窗以快显,壮阖以严闭。
采有青丹,陛有级夷。
瓦密栋彊,若棘若飞。
乃肖公像于宁间,绘相如等于东西壁。
本古学之复莫若眣,本今学之盛莫若故枢密直学士蒋公堂,故绘二公于宦漏,皆配祠焉。
于是择日告成于神,揖而升,簠斝果湆脯脩纷罗而有容,可以告虔;
趋而降,罍樽巾洗席燎并施而不慁,可以尽仪。
相者循循,任者舒舒。
礼生于严广,灵妥于阒寂故也。
噫!
自公之来,之人自视若邹鲁。
宋兴,名臣钜公踵相逮于朝。
先帝时,巨盗再作乱,弄库兵,争剑阁
是时蜀豪英无一污贼者,群顽愁窘,不容喘而灭。
非人好忠、家知孝使然耶!
所使然者,不自公欤!
传曰:「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公在之矣,则是祠之作,愿自予而古,无俾壤息云。
祠之兴,同尚之贤,则转运使赵抃提点刑狱使者,凡三人;
赞辅之勤,自通判军州祝咨以降六人
营董之劳,自兵马都监毛永保而下二人。
咸书象于西厢,列官里于石阴。
铭曰:
二千石兮守大邦,冠峨峨兮绂斯皇。
出有瑞节兮车骑罗,石室孔卑兮人谓何。
新堂翼翼兮耽耽,庭广直兮序岩岩。
吏奉承兮不哗,神来徙兮此其家。
俨群贤兮并陈,公所教兮如其仁。
庖鱼挺兮俎肉鲜,神来享兮憺冤延。
公教在人兮无有颇,蜀贤不乏兮才日多。
俗祥顺兮孝慈,公祀百世兮庸可知。
治平四年记。
按:《宋元宪集》亦收此文,误,删彼存此。
请重坐举边吏者奏庆历四年秋1044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包拯集》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五、《古今图书集成》祥刑典卷八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睹近降敕命,以枢密直学士益州蒋堂为奏举前保州通判秘书丞石待举不当,罚铜四十斤,放。
石待举残虐屯兵,刻削廪食,群凶相扇,固守城壁,杀害民吏,几成大患。
原其情状,免死犹未塞责,而保任之者,止从轻典,窃恐不足以诫其滥举也。
河朔三路,军民财赋,事务繁剧,长吏僚佐,尤在得人。
所以申命近臣,同罪保举,盖国家慎重选擢,如是之至也。
而论荐之人,不能体认朝廷求实才,备急用之意,但缘其雅素,或昵于爱私,或追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势不得已,因而举之,又何暇论材器,较治行之详悉哉!
致一旦用之,为国生事,不可不深虑也。
臣欲乞今后应河北陕西河东知州军、通判兵马都监已下,依旧令两制以上臣僚,举曾历三路差遣,谙悉边事京朝官及武职等,委是精当,方得以次选用。
如擢用后稍不如举状,并乞同坐,重行朝典。
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三三、《群书考索》后集卷三○、《善教名臣安定先生言行录》卷一、嘉庆《如皋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胡氏世居长安
询为唐兵部尚书
其孙韬因乱留蜀,为伪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卿,于君为曾祖。
泰州司寇参军讳脩己,卒葬海陵
司寇宁海军节度推官讳讷,赠太子中允
博学善属文,吕文靖公夷简尝荐其书,备修国史
君其长子也,讳瑗字翼之
少有气节,颛意经学,兼通律吕之法。
力贫以抚兄弟之孤,爱义良厚。
景祐中范文正公仲淹上言君知古乐,召见论乐,拜试秘书省校书郎
康定初,元昊寇边,陕西帅以辟为丹州推官,后移密州观察推官
丁父忧,举其族之亡于远者九丧归葬。
服除,迁保宁军节度推官,治湖州州学
又召教授诸王宫,病家,辞免,遂以太子中舍致仕。
泛恩改殿中丞,驿召会秘阁议乐,除大理评事,兼太常主簿,寻复解罢。
岁馀,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仍与议乐。
乐成,改大理寺丞,赐绯鱼。
嘉祐元年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
既而疾,不能朝,拜太常博士
还官政,从其子志康杭州节度推官以就养。
四年六月六日终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
明年十月五日,葬于湖州乌程何山之原。
母随氏,赠京兆县太君
娶王氏,封长安县君
有子三人:志康进士及第,志宁、志正皆力学。
长女婚大理寺丞希鲁,次进士王伯起,季女尚幼。
孙守约。
君孤进所立,不恤权贵,义以自信。
本朝承周用乐,其声高,不合中和。
太祖皇帝尝诏下一律,而未遑制作。
天子知乐,命李照等修之。
君初得对崇政,廷辨等所修乐非是,诏令改作。
未几报罢。
及会秘阁议,按《周礼》以正钟律。
上党列为九等,累其中者为尺。
尺定而律成,验之比旧下一律,于是彻前乐而新之。
天子临紫宸,钟磬在廷,天子曰:「学者能通典故而不能知声,工者习其声之传而不知制器之理,斯难能也」。
先有议镈钟当有大小,今与黄钟一之,非古制,乃用倍半之法作应钟。
至是钟成,特小小者不堪备宫县,诸儒侍从无异议者,天子可之,用于郊庙。
又令作《皇祐新乐图记》,布之天下,盖积二十年而后成。
其间同议论皆贵官老儒,相抵止者岂一二哉,然君未始恤之也。
尤患隋唐已来仕进尚文词而遗经业,茍趋禄利。
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
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设师弟子之礼。
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
学徒千数,日月括劘,为文章皆傅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
后为太学,四方归之,庠舍不能容,旁拓步军居署以广之。
五经异论,弟子记之,目为「胡氏口义」。
迩英讲,不以讳忌为避。
既疾,上数遣中贵人就问安否,盖亦有所待矣。
比去京,诸生诣阙下乞留者累日,公卿祖送都门甚盛,莫不惜其行也。
君虽老于训导,在丹州实与帅府事。
建议更陈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募土人为兵,给钱使自市劲马,渐以代东兵之不任战者。
军校蕃酋、亭障厮役,以事见,辄饮之酒,访被边利害,以资帅府
府多武人,初谓君徒能知古书耳,既观君之所为不以异己,又翕然称之。
君隽材而行笃,卒艰勤以殁。
所著《资圣集》十五卷,藏于家。
嗟乎!
士之有志于道,以身法世,莫不欲致之于用,推之于远。
然才德之士多亦蹇轧难通,岂不有命乎!
君不鄙小官,进不及用,功于诲人,其施博矣。
晚乃得侍天子左右,若将有为,辄病以废,岂人事也哉?
谨志。
越州鉴湖图序熙宁二年1069年冬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三、《元丰类稿》卷一三、《曾文定公集》卷七、《曾子固集》卷二四、安刻《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三、《会稽掇英总集》卷二○、《鸡肋编》卷中、《嘉泰会稽志》卷一三、《玉海》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一六、《八代文钞》第三二册、《名山胜概记》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二九三、康熙《会稽县志》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鉴湖,一曰南湖南并山,北属州城漕渠,东西距江,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
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州之东,自城至于东江,其北堤石橽二,阴沟十有九,通民田,田之南属漕渠,北东西属江者皆溉之。
州之东六十里,自东城至于东江,其南堤阴沟十有四,通民田,田之北抵漕渠南并山,西并堤,东属江者皆溉之。
州之西三十里,曰柯山斗门,通民田,田之东并城,南并堤,北滨漕渠,西属江者皆溉之。
总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
非湖能溉田九千顷而已,盖田之至江者尽于九千顷也。
其东曰曹娥斗门,曰稿口斗门,水之循南堤而东者,由之以入于东江。
其西曰广陵斗门,曰新径斗门,水之循北堤而西者,由之以入于西江
其北曰朱储斗门,去湖最远。
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二门,而以时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
所谓湖高于田丈馀,田又高海丈馀,水少则泄湖溉田,水多则泄田中水入海,故无荒废之田、水旱之岁者也。
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
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祥符之间二十七户,庆历之间二户,为田四顷。
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
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馀户,为田七百馀顷,而湖废几尽矣。
仅存者,东为漕渠,自州至于东城六十里,南通若耶溪,自樵风泾至于桐坞,十里皆水,广不能十馀丈,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
蒋堂则谓宜有罚以禁侵耕,有赏以开告者。
杜杞则谓盗湖为田者,利在纵湖水,一雨则放声以动州县,而斗门辄发。
故为之立石则水,一在五云桥,水深八尺有五寸,会稽主之;
一在跨湖桥,水深四尺有五寸,山阴主之。
斗门之钥,使皆纳于州,水溢则遣官视则,而谨其闭纵。
又以谓宜益理堤防斗门,其敢田者拔其苗,责其力以复湖,而重其罚。
犹以为未也,又以谓宜加两县之长以提举之名,课其督察而为之殿最。
吴奎则谓每岁农隙,当僦人浚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使县主役,而州与转运使提点刑狱督摄赏罚之。
次山则谓湖废,仅有存者,难卒复,宜益广漕路及他便利处,使可漕及注民田里,置石柱以识之,柱之内禁敢田者。
刁约则谓宜斥湖三之一与民为田,而益堤使高一丈,则湖可不开,而其利自复。
范师道施元长则谓重侵耕之禁,犹不能使民无犯,而斥湖与民,则侵者孰禦?
又以湖水较之,高于城中之水,或三尺有六寸,或二尺有六寸,而益堤壅水使高,则水之败城郭庐舍可必也。
张伯玉则谓日役五千人浚湖,使至五尺,当十五岁毕,至三尺,当九岁毕。
然恐工起之日,浮议外摇,役夫内溃,则虽有智者,犹不能必其成。
若日役五千人,益堤使高八尺,当一岁毕。
竹木之费,凡九十二万有三千,计越之户二十万有六千,赋之而复其租,其势易足,如此,则利可坐收,而人不烦弊。
陈宗言赵诚复以水势高下难之,又以谓宜修吴奎之议,以岁月复湖。
当是时,都水善其言,又以谓宜增赏罚之令。
其为说如此,可谓博矣。
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
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
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胜也。
谢灵运宋文帝会稽回踵湖为田,太守孟顗不听,又求岯崲湖为田,又不听,灵运至以语诋之。
则利于请湖为田,越之风俗旧矣。
南湖繇汉历吴、晋以来,接于唐,又接于钱镠父子之有此州,其利未尝废者。
彼或以区区之地当天下,或以数州为镇,或以一国自王,内有供养禄廪之须,外有贡输问遗之奉,非得晏然而已也。
故强水土之政以力本利农,亦皆有数,而钱镠之法最详,至今尚多传于人者。
则其利之不废,有以也。
近世则不然,天下为一,而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
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
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
郑国之役,以谓足以疲秦,而西门豹之治邺渠,人亦以为烦苦
其故如此,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
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者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故以谓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胜者,岂非然哉!
夫千岁之湖,废兴利害,较然易见。
然自庆历以来三十馀年,遭吏治之因循,至于既废,而世犹莫寤其所以然,况于事之隐微难得而考者,繇茍简之故而弛坏于冥冥之中,又可知其所以然乎?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
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
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
谓湖不必复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辨之士为乐闻茍者言之也。
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
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
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
山阴之石则为四尺有五寸,会稽之石则几倍之,壅水使高,则会稽得尺,山阴得半,地之洼隆不并,则益堤未为有补也。
故曰此好辨之士为乐闻茍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二者既不可用,而欲禁侵耕,开告者,则有赏罚之法矣;
欲谨水之畜泄,则有闭纵之法矣;
欲痛绝敢田者,则拔其苗,责其力以复湖,而重其罚,又有法矣;
或欲任其责于州县与转运使提点刑狱,或欲以每岁农隙浚湖,或欲禁田石柱之内者,又皆有法矣。
欲知浚湖之浅深,用工若干,为日几何;
欲知增堤竹木之费几何,使之安出;
欲知浚湖之泥涂积之何所,又已计之矣。
欲知工起之日,或浮议外摇,役夫内溃,则不可以必其成,又已论之矣。
诚能收众说而考其可否,用其可者,而以在我者润泽之,令言必行,法必举,则何功之不可成,何利之不可复哉?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
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
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熙宁二年冬卧龙斋。
库部员外郎临江军范君墓志铭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七、《元丰类稿》卷四三、《曾文定公集》卷一四、《文章正宗》续集卷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嘉祐五年六月辛巳尚书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事范君卒于位,年五十有三。
其年十月辛酉,葬于江州德化县之仁贵乡万家山前。
将葬,其孤属君之故人李中考次君之官氏邑里,与其功行之实为状,授使者,使告于巩曰:「先君葬既得日月,宜有铭,孤安期也,敢请」。
巩曰:「君之行宜有述」。
乃为之志其墓而铭之。
其叙曰:惟范氏传叙受姓,自刘累以来,其后居江州者,出于豫章太守宁之后。
君讳端,字思道江州德化人也。
秘书省著作佐郎,赠太常少卿讳成象
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光禄卿讳应辰
君始以父任为太庙斋郎转至尚书库部员外郎,历德化江宁主簿江都,知南昌飞乌彭山三县,通判通州,徙泰州,又为勾当开治畿内沟洫,提举陕西河北路,便籴粮草,至知临江军事。
而飞乌,以乞养太夫人,得监江宁府盐税。
彭山,用荐者得监云安军盐井
二县皆不至。
君聚书万馀卷,强力笃学,为人恭逊质俭,能自修饬,门内之治肃如也。
及施于为政,以谨法能持廉名于世,而世之能观其内者亦少也。
始为江都,会岁旱,张若谷扬州,遣吏数人,与君皆出视民田,他吏还者白岁善,君还独白田实旱。
若谷初不是之也,君持旱苗力争,乃卒是君所白。
吴遵路蒋堂淮南转运使使君护河役,君往视之,还言河不可为,遂罢君,用他吏护役,而河果不可为。
三人者,其初皆怒,已乃感寤,共荐之。
而当是之时,天下之主财利者,方务于急聚歛,治民者以立声威为贤,交四方之宾客者,又往往向意于卑辞貌飨燕赠送之礼,以其故能倾士大夫,以干天下之誉。
君乃独推息民教化之意,以简易自守。
故为云安主盐利,而议蠲盐课以数万。
为临江,以兴学教人为先,而厨传宾客之奉,十去其七八。
四方之往来者,或出语讪君,君不为之动也。
正行直道如此。
太夫人李氏,赞皇县太君,父尚书工部侍郎虚己
元配郑氏,父龙图阁直学士向。
次配周氏,清河县,父尚书司封员外郎陵。
子男六人:安期安仁、安之、安世、安寿、安礼。
女五人,长适和州司户参军郑夷中,次适都昌主簿周咏,次适郊社斋郎周佺,馀尚幼。
孙男六人:萃叟、岩叟、渭叟、商叟蒙叟、真叟。
太夫人之丧,君哀感疾,四年乃能起。
凡君之所既立,可谓有士君子之行非邪?
自不遵先王养士用人之法,而士在闾巷之间者,用力于空文;
居朝廷者,驰骋于虚名,以哗世取宠。
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故君之事,予喜为之见于文,使后之君子得览焉。
君于文章,尤长于诗,有集三卷,藏于家。
其铭曰:
君性温温,好退持卑。
及其临事,择义而为。
一世之弃,君独从之。
一世之慕,君独违之。
行己有常,在官无疵。
曷以知之?
视此铭诗。
到新定后却寄苏州蒋侍郎 宋 · 张伯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遂翁亭畔碧桃开,招隐溪头画舫回。
曾奉云鸿此真赏,到今羽翼出尘埃。
閒窥玉字书千卷,渴饮金茎露一杯。
别后霜天苦寥阔,海云深处望公台
送蒋熙州1092年 北宋 · 吕陶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登蒋公门,忽忽五十载。
于今见犹子,省记似前代。
庆源得馀波,家范禀性诲。
笔下吐雄文,滔滔涌江海。
胸中抱英气,落落等嵩岱。
十尝试一二,卓荦已称最。
还朝才几时,何时又补外。
河湟复古地,形势壮且大。
册府图籍存,充国城垒在。
临洮都府,节制中机会。
守之扼喉吭,动则攻腹背。
西羌辄犯顺,种落异向背。
呼嗟秦雍间,氛祲恐未艾。
连年困飞挽,何日贮仓廥。
一病费调养,已甚其可再。
绥怀与剪荡,黑白灿利害。
吾君鉴勤远,静制六合内。
仁如天地心,万类悉容贷。
不矜灵旗伐,未奏短箫凯。
一旦春风来,生意入穷塞。
载瞻将军钺,犹识使者旆。
治边信有术,岂徒威克爱(自注:庆历中蒋公希鲁侍郎成都,某蒙赖数载,今五十年矣。观熙州之为人,彊裕清敏,盖得其家法云。)
冲退处士章察行状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一、《净德集》卷二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六、民国《华阳县志》卷三○
蜀有知道君章察,先本闽人,五世祖练,唐广明中僖宗西幸,有官守,家乘阙而不载。
高祖父垂裔始居眉之彭山,曾祖曰琏,祖曰道,方徙居成都之双流县
考曰惠,妣蹇氏,三子,孟曰忠,仲曰亮,季即府君字隐之
生三年考没,七岁母氏亡。
既孤,鞠于兄嫂,以所以事父母之道,悌而报焉。
未冠,治经术,往来成都求师,质问大义。
乡先生任维翰若释中古,皆通经,善讲解,悉从之游,得其要旨妙论,阶之以践古人之阈。
故其志修,其行懋,与人言古今人事物理之变,所谓索而难至者,皆探抉窔奥,务得其极而后已。
尤好扬子云太玄经》,知《玄》以数寓道之用,三摹九据始终之变,著《发隐》三篇,《讲疏》四十五卷,《太玄图》、《卦气图》各一。
虽前世陆绩宋衷王涯辈通《太玄》学者,殆有不及也。
庆历四年枢密直学士蒋公堂以其书荐诸朝。
皇祐三年仁宗祀明堂,赐粟帛。
四年,端明殿学士杨公察又荐之,除本州助教,恳避不拜。
至和二年宣徽使张公方平奏请以「处士号旌之,不报。
嘉祐四年天章阁待制何公郯陛对,以疏论列,诏委转运使详定其实。
殿中侍御史赵公抃兼按一道,即以学行之懿条悉闻上,乃赐今号。
翰林侍读学士王公素方牧是郡,遂命所居之乡曰「处士里」,曰「通儒坊」,曰「冲退」。
由是浩然以圣贤之道自裕,忧喜无累形,是非无撄中者十年,非其趣之高远,德之精微,畴能尔?
娶魏氏,生二子:长曰祀,举进士,应嘉祐诏,以行艺敦遣,今为著作佐郎、守汉州绵竹县事;
次稷,业文未仕。
孙男四人,曰正,曰,曰益,曰宣,方治经求进。
处士尝为歌诗杂文二十卷,行于世;
《卦气图》以石刻于府学之西;
太玄经》图并文集刻于中兴寺子云祠堂
熙宁元年四月,未病,先辟谷六十日,尝言以气治之。
六月九日,卒于冲退坊所居之第,享年七十六。
明年九月壬申,葬于华阳县普安乡白土里。
呜呼,处士道义充于身,文章传于世,惜乎固高节,隐居不仕。
今朝廷方修一代之史,则处士之清名皆可书也。
陶既得其详,敢序大略,以备史馆之载录云。
〔附录〕日记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三
元祐五年七月二十七日,以孟秋享致斋本省。
是日早,延和奏事毕,留身请补外。
谕以不可,哀祈切至,再拜而退,投表于通进司
随有旨东府,不许般出。
明日,从上自景灵宫还,至端门即入,即返辔而南,寓泊曹民园听命。
八月一日癸巳再表,批不允。
近当阎安自曹园押入,随班奏事毕,少留再恳,谕劳再三,未有可旨。
退再入劄子上焉。
是日有旨,诸处毋接外章奏。
五日五鼓封还所奏,陈衍押入,见于本省后堂,见奏垂拱。
六日奏事已,少留面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六小注引。)
/元祐五年八月戊戌吾之求去也,岂苟然耶?
吾出于寒远,被擢四年矣,实过其分。
于国既无显劳,而妨贤路,宜知止。
此一可去也。
元祐政事,更首尾者零落无几。
独吾与微仲在,馀者后至,远者才一年尔。
虽不见其大异,然不得谓之趣向同也。
或漠然两可,或深藏其意为不可测,或以异意阴入其害,公肆诋諆。
挚近因中司一章论政有云:「愿戒大臣共敦此义,勿谓不预改更之事,遂怀同异之心」。
于是所后至者皆不乐,不乐则意不得不生矣。
故政论不一,阴相向背为朋,而吕相亦自都司吏额事后于吾有疑心。
夫共政事者六人而有异志,同利害者才二人而有疑心,则岂独孤立之不易,实国事之有病也!
古人有安国之志、全身之智者多引避之。
此可去二也。
去年六月范尧夫罢后,至此阙右揆
安厚卿丁忧,近又孙和父薧,吾位遂在众人上。
议者或以递见及,势岂得
此三可去也。
闻外籍籍以吾于庙议有不合而去,又谓见微比数留身,有所惧而去,皆非也。
又以谓久阙不补,恚而求去,此无知之言也。
士大夫喜吾此举者亦不一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六。)
/元祐五年九月癸未先是,中旨召(裴)纶及(胡)竞为言事官,辅臣面奏候召到审察。
纶至一诣都堂,其人亦清修之士,惟苏颂略识之,遂以纶为监察。
既而言者交章论列,以谓人主用人善,但此二人何缘达于上听?
恐歧径一开,不胜其弊。
乞明降荐者章奏,以公选授。
而纶亦恳辞,故罢之。
终不谕以荐者。
竞尝为瀛州学士,罪恶有状,因并谕曰:「竞到别与差遣」。
外议推求其论,为说不一。
或曰纶前通判蔡州有子在其部,犯法将败,纶力庇全之,故密荐。
又曰纶居许,与诸韩善近,宗师多延誉于士大夫,而致之于傅尧俞,故尧俞密启。
或又云维所荐也。
竞则多谓陈衍荐之,盖尝承受高阳,与竞同时,又雅相厚也。
初云韩忠彦刘安世所荐,皆高阳同官尔。
问二人皆不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八。)
/元祐五年十月丁酉右司员外郎王古秘阁校理太府少卿太府卿李杲卿卫尉卿卫尉卿刘忱太府卿太府少卿程博闻为司农少卿司农少卿廉正臣滑州
吕大防刘挚杲卿老而怠于事,素赖博闻,既非强明,又不勤敏,而太府刘忱虽老犹精审,故易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
/元祐五年十月乙卯初,命元发王安礼对易,韩川封还元发词头,以为病不可为帅。
过都门二十日不敢求觐,其病无疑。
元发磊落有气节,往往不为在事者所喜,故挤逐流落几二十年,方稍被眷奖,有所任之。
而老矣,苦脚疾,他无甚病,然其志未能无所望。
既摧颓不能支,又为后生辈指点,议者疑其邑邑以死也,亦可哀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小注引。)
/元祐五年十月乙未韩宗道刑部侍郎宝文阁待制吕大防实主之。
初莫晓其故,昨撰除目后疑其然,因博询,乃知宗道有求于傅尧俞,小封干大防,故忽发,谓众人猝猝不能可否也。
苏颂亦韩姻,为此委屈者,独谩挚及许将耳。
宗道正侍郎才三月,挚因晚集,以宗道事问大防曰:「何故除外任」?
大防曰:「外面难得可移之人,宗道已多时」。
挚曰:「宗道虽久,乃是权侍郎,改为正侍郎及今方百馀日」。
大防愕曰:「是,是,然终须作待制,只是差早尔」。
挚曰:「不然,只凭观之不为过,若比众人则太优。
陆佃正侍郎五年,才得待制颍州
梁焘两为谏议大夫,又为中丞,又为权尚书,请郡,止得待制郑州
天下公议亦可畏,不知外人如何说此差除也」!
大防默然久之。
逾月,宗道仍旧故官。
大防畏公议,因事改前过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
/元祐五年十一月甲子先是,许将以台章居家待罪,内降自辨劄子云:「臣初与众议不合,进呈日亦言不可,退而进拟,亦不敢签书,即非变本议。
今既招人言,乞行罢黜」。
是月初四日甲子进呈台章及劄子。
吕大防叙差除利一事云:「许将元无论,止曾言恐超资,密院再检有例,遂上。
若一人未同,岂可以进呈?
止是迎合反覆,临时观望,却非有倾夺之意」。
谕曰:「记得上来时将曾言不可,料亦无他」。
大防又言:「臣等疏拙,承人乏而已,其为无补,实皆知罪。
然亦不至作奸,众人议论不同,乃是相济」。
刘挚因曰:「古人以为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若人人相顺从,却不是好事。
但得各有公心,虽小有不同,而公言之,是乃同归于善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引。)」。
渠阳奏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引。)
/元祐五年十一月戊子二十八日,辅臣晚集,议陈安民事。
是日早,中书出一奏状,欲差安民河北东西府界沿河与州县同括民间冒佃河滩地土,使出租。
众已签圆,刘挚留状白众曰:「此一事大扰,须三二年未可竟,徒为州乡耆河埽因缘之利,数十州百姓有惊骚出钱之患」。
吕大防曰:「此顷年亦曾为之。
漕司今以两河岁计不足,须当取此,以助其费」。
曰:「括田取租,固未敢言不可,但恐遣使不便。
不若下转运司令州县先出榜,令河旁之民凡冒佃河田者,使具数自首,释其罪,据顷亩自令起租,严立限罚。
若限满即差官同河埽司检按,重立骚民受贿条法。
如此亦须年岁可见次第。
今朝廷专遣使临之,其弊不可胜言」。
大防曰:「甚好!
待别议行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
/元祐五年十二月乙未高丽旧通朝贡,真宗初尝遣使来,自言苦于北寇诛求,愿臣属天朝,绝辽好,请王师援助。
于是,朝廷方与辽和,不受其语。
遂去,自是不至。
熙宁初罗拯将漕福建,因贾舶寄意招来之。
于是时,神宗有鞭挞戎狄之志,喜其说。
即以制置副使,经理其事。
已而入朝奉贡,朝廷待遇之礼、赐予之数皆非常等,恩旨亲渥,至于次韵和其诗。
在馆问劳无虚日,多出禁苑珍异赐之,沿路供顿极于华盛,两浙淮南州郡为之骚然。
每至州县或镇砦,皆豫差诸色行户,各以其物赍负迎于界首,日随之,以待其所卖买,出境乃已。
及鞍马什物等皆用鲜美者,被科之家旋作绣画,或求于四方。
人多失业,至于逃遁,或有就死者。
盖朝旨严切而引伴皆用中人,是以如此。
元丰八年使者回,到今复至。
朝廷用知杭州苏轼御史中丞苏辙之请,痛加裁省,及定其程限,自入界不两日到阙下。
问引伴官向縡、赵希鲁,沿路扰费十去六七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二。)
/元祐五年十二月甲辰初,台谏之击许将也,均独以谓不可用细故退大臣,乞明正是非。
罢,均言益不已。
于是苏辙孙升岑象求等皆劾均以为朋奸。
第一章言均三事:一谓范育不可罢,二留刘挚,三救许将
既而章继不止,然其后章止论救将事,不及其他。
均亦连章劾不为朝廷辨事之是非,补人主聪明,专以私意阴受大臣密谕,结为朋党,表里排陷,乞正其罪。
会兴龙节假放,两曹得以从容各罄所言以相诋,章皆下三省。
均以目录前后章申都,至是进呈。
宸意閒暇,两无所向。
吕大防禀测之。
谕曰:「均难重任」。
大防曰:「自来言官以事去有三四等。
知州知军通判,已甚得监当」。
谕曰:「与合入差遣,不要亏他」。
馀并无言,遂可广德之拟。
因出笏奏曰:「臣昨八月中请外任者,本以窃禄岁久,无补朝廷,心不自安,故乞一郡。
殊不闻均奏留臣也。
臣等进退,料必出于宸衷,岂由臣下议论。
兼台谏留执政,亦合避嫌,疑诚不知体。
又均福建人,臣与之非故旧,亦非乡里,止曾于台中同官。
昨均留臣,臣实不得而知,更望照察」。
笑谕曰:「侍郎有何事要去?
昨是太皇官家留住侍郎,均亦不曾有文字」。
大防曰:「刘挚昨求去,并无事。
今为苏辙上官均文字内说及曾留刘挚,要奏知也」。
为王氏学,有文采,性介洁,守道甚笃。
元丰八年在台,爱其前为御史相州狱,守节得罪,故复举之。
后以张舜民事罢,今年六月复为殿中,至今三黜,皆与义无嫌。
傥止论大臣去留,宜明辨是非,不可轻以人言进退,以厉臣节、塞朋党,如此则为有补。
不然当指邪恶事状,直言而去,为是惜也。
区区以留将为言,故理不胜矣。
大抵将之去,外论半是半非,虽各系其党,盖不无由来也。
又尝语大防,以将为人有可取者:博记问,气劲,见不平必开口,不畏强禦,亦其所长。
大防谓潜心怀二,立党偏见,亦可恶者不少也。
孤立于盛党间,可怜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二引。)
/元祐五年十二月辛卯朔,中大夫尚书右丞许将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定州
先是,十一月丙子殿中侍御史上官均监察御史徐君平进对,挚谓韩忠彦曰:「闻君平有章,皆为许将声冤,谓中司不当摇大臣」。
忠彦曰:「自言亦若此,然止称,不及君平」。
挚曰:「前此闻杨康国刘唐老傅尧俞辨诉,台谏官与大臣为地,前未之有。
殆出于近世,非公道也。
党与根株,其奈何」?
挚自谓于用言未尝不恳恳于诸公,天实知之。
既而吕大防亦为挚言声冤事,如挚所闻。
又曰:「常疑人分别南北似非理。
今观之,岂不可骇」!
君平江南人
尝从王安石学,苏辙举为御史
昨闻语于人,颇愠寻常多召君平岑象求议事,彼不知君平异趣,故不疑尔。
今日之对,必有异论。
盖自邓温伯来,梁焘等去,近又召彭汝砺,至今言路复有君平辈。
挚每以告大防,而大防顾疑挚分别南北,此深可虑也。
秦观准敕书御史台碑,适自彼来,为挚言:闻均等对,以许将细故不可动。
又言君平无异志,虽与同对,必不助其语。
又言孙升前对,谕语甚温,但颇然许将争利一事。
云若非言,几误此事也。
及是踰半月矣,乃有内降付三省,云许将近累上表,乞除外任。
资政殿转官知定州
翼日十二月二日以内降进呈。
谕曰:「许将自昨来事后,言者章疏攻弹不已,今令补外,然别无事」。
吕大防奏曰:「近时外补少迁官者,今转官拜职,又得帅府重地,圣恩优厚,臣子之幸」。
又谕曰:「昨来韩枢密傅侍郎事过后便定夺,更无人言。
独有右丞被言文字甚多,不可如此也」。
挚私谓所争利一事诚细故,未足以为去留。
自初入以来,人望不快,昨宣押之后,论者不可止。
上既以利一事为将之是,故言者置其事,止以人物不可在政路为说。
是以天意,顾公议不能主之也。
人不素修,欲信于士大夫,其可得哉!
性敏惠,明见事理,而所趋甚异。
喜圆机,薄节行,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论。
好「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之事。
此其大失也。
措之于政事,岂非为害?
此人情所以欲去之尔。
前日陈衍至大府第,必以此询决之。
忤物不一,孤立亦可怜。
是日范纯礼都堂,谓挚曰:「继者当用邓温伯」。
又曰八座当用范百禄,补鳌当用范祖禹,补掖当用彭汝砺
又谓将之去非是。
挚与纯礼雅善,故于挚无隐。
然昔者议论不如是之私,今听其言,不敢以为当。
傅尧俞多为其所惑,皆类此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二。)
/元祐五年十二月戊申校书郎晁补之通判扬州
初议除目,吕大防欲以杜纯侍御史孙升起居郎
刘挚曰:「向以无科第及朋事诸韩,自南床中司所劾,罢去为相州
今如何复除此官?
兄弟与今中司兄弟不相与,恐成纷纷。
孙升,不知彼文学何如」?
大防曰:「然以其久于此矣!
自与公同时在台,当少迁。
若以文行,则谁不为之?
待更熟论」。
大防欲用者,盖范纯礼所属。
者,自许将之去,傅尧俞纯礼之党数数延誉邓温伯,冀引补其阙,患升之在言路,故先欲动以待之。
前与梁焘辈力论温伯,故朋党架造如此。
已而纯礼都堂,语王汾不当直为真侍郎彭汝砺尝为中书舍人,反为权摄。
告以王尝除谏大夫馆阁二三十年矣。
彭谪籍,新复集撰,两月即召来,料须有渐也。
又云杜常粗俗,不宜典礼乐。
王钦臣不乐为大蓬,是欲他日除真侍郎尔。
故先以立例也。
纯礼平日恬默,不意其开口如此。
有所偏系故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三。)
/元祐五年十二月甲寅是日,诏以向宗良邢州
初,密院拟差高士敦。
士敦益路钤辖罢,合入此差遣
告命已至,进邸累日。
宗良二十二日入表陈乞此州。
昨日降出,今进呈,太皇太后谕曰:「依宗良所乞」。
即奏曰:「已差人多日」。
又谕曰:「差下甚人」?
奏以实。
谕曰:「为太后曾言,且与」。
宗良复表曰:「自来已差人,无陈乞冲替之例。
欲与宗良别选一州与邢相若者」。
谕曰:「邢只谕宗良,却别寻一州差与士敦,兼士敦不须忙也」。
退依宣谕,以士敦知泾州
圣意深远,刻己避嫌多类此。
宗良孱騃,不足当此任。
宰执所以屡执不与者,恐其害民也。
成就上德,始遂其请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三引。)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渠阳旧属溪猺。
熙宁元丰间取其地,自是蛮酋岁出侵扰。
元祐三年,议者争言欲弃其地。
朝廷重其事,故废诚州为军,馀岁废有差。
而侵齧出没犹不已,乃以知荆南唐义问转运使,专措置之,驻于黔阳县
选人余卞,前为澧州推官,上书请废其地与蛮,以息边患。
至是义问辟以为勾当官
二人意主于弃地,朝廷固亦久以是为议,但今方其跳梁为患,宜先有所痛惩艾,然后许之。
于是发京西将兵并土兵殆万众,益以黔南兵丁,给钱二十万缗,责以讨扑。
自十月后兵数进,焚荡庐屋禾仓等,夺其兵械甚多。
但以溪洞地险,有林箐岩穴之阻,官军不可以深入,多隔溪水林薄相射,其杀伤甚众,而不能得其级。
故八战皆胜,级才得二百馀。
朝廷不欲专责以级,盖数级以为功,惧其反害平民。
从来将兵者欲多级者,数杀良民老小,或运粮人夫,斩其首。
议者所痛叹久矣!
义问奏捷亦略足以申威灵。
其酋曰杨晟秀既逃遁,藏于飞山
故近日官军围其巢,今穷迫,与其族数十人作状请命。
义问连上之,朝廷遂欲息民竟其事,故议如义问所画如此。
其间奏请,疑不能无小谩,然包之以就大计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三。)
/元祐六年正月己巳,命翰林学士兼侍读范百禄权知贡举天章阁待制吏部侍郎侍读顾临国子司业兼侍讲孔武仲权知贡举
执政聚议,始欲用侍御史孙升同知
挚谓无旧比,乃止。
挚意谓邓温伯必进补许将阙,其党疑必论列,故谋以此五十日拘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
/元祐六年正月甲申是日,吕大防移疾。
太皇太后陈衍尚书省,问刘挚人材可进用者,具以六七人对,苏辙王岩叟在焉。
又询大防第,不知大防所对为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
/元祐六年正月丙戌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吏部尚书
先是,太皇太后两谕执政,令除此官。
时以初入台,又杭方灾伤,故徐徐至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
/元祐六年正月丁亥,诏安礼资政殿学士,仍知舒州。)安礼非纯正之士,然忼慷有大节。
在神宗朝为左丞,数数敢论事,不小屈于王、蔡,一时翕然推重。
但其人治己不肃,性淫侈,又喜宠小人,此其不至者。
其才高甚,世之悠悠者未可轻议也。
或云傅尧愈惑于范纯礼辈所教,锐欲痛黜之。
苏颂韩忠彦不知,又佐其说。
吕大防无他意,处心稍平,故止降小郡,不置劾。
或谓曰:「不知了得否」?
意欲扬此声以掩纷纷。
竞坐唐老康国言,再落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
/元祐六年二月庚寅是日经筵吴安诗侍讲冯京初赴侍读
宰臣执政读官毕,起诣御前奏事,申叙所讲所读之事有未尽或可以因古讽今者,从所请也。
前此尝已面奏欲如此,盖执政数年间未尝闻上德音。
上渊嘿谦靖,同听之间未肯出语可否。
唯于经筵可以讲学问之事,庶有闻也。
今日所申论,乃仁宗宰执以内降事,令中书密院执政守条诏,明有法者不得更取旨。
讲官讲《孟子》不为管、晏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五。)
/元祐六年正月辛卯前月二十四日有所问,挚对以元祐以来政事虽有更张,臣僚虽有进退,皆天下公议、顺人心者。
若异时之是与非固不能保,然自有公论也。
今不若引用正人,布在近列,以辅佐主上,维持善政,如此而已。
若用小人在左右,则异同纷纷,何待后日也?
因以数人可保者附奏。
而辙、岩叟与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五小注引。)
/元祐六年二月丁巳是日,辅臣对于延和殿,同问两宫圣安。
候奏事已,密院退,苏辙面奏云:「臣闻谏官论臣不已,昨日又闻备录奏状申三省。
臣望轻德薄,不可以任执政
臣欲乞一外任」。
谕曰:「言官之言皆不当。
切勿轻入文字」。
并进呈徐君平状云:「言事无状,乞赐黜逐」。
谕曰:「与一外任。
杨康国亦与外任」。
再奏言决不敢贪恋恩赐,取辱天下,今日更不入省。
退留身论事。
挚先与大防议同留及节议康国所备录事六状,大要与初状同意,谓刚很自任,曾论众执政,不可使之共政,恐怀疑相倾。
傅尧俞韩忠彦办理断案事,尧俞不直,而劾二人,有二章,又因及挚辈。
此盖言者常事,遂以为雠,非也。
又言曾受张方平赠遗,今乃举王巩,报其私恩。
又言不合弹王觌朱光庭
不合乞弃智固、胜如二堡,欲表里赵卨
又云辙他日必为王安石之乱法度、引奸邪。
又云决去留,不可谋于宰执
盖其间恐有曾误陛下谓可任者,有以嫌疑自处者,有怀利心不肯忤陛下用之意者,今须出于宸断。
大概如此。
内论二堡及王、朱事,众议以为得之,他皆无理。
困于流离,方平爱其才,有所资助,此天下之义也。
岂可以为货取也?
之所取,非若方平者,亦不可受也。
此论鄙哉!
具以其事奏之,喻以为然。
挚又奏:「果曾言及臣等,今便以为雠,臣等虽浅陋,未至如此。
王安石,此则事不相类。
康国云恐众执政畏避强,相引而去,天下之事,又不可知。
亦无此理」。
谕曰:「与一平平外任」。
再奏曰:「康国之论虽过,而其心亦忠谅。
愿少宽容,只与一在京差遣
徐君平亦待移动,皆罢言路也」。
俞之
因从容论议人物,愿常以邪正为心,辨察其心。
又因辅导圣志,叩以宫中进学如何。
皇帝答曰:「见读《孟子》、《论语」》。
又说及《稽古录》,再曰:「已降出」。
从来未尝闻上德音,今闻是三语也。
太皇太后又说魏徵长孙无忌事。
久之,乃退。
密院上殿,挚谕王岩叟使略谢上保全之意。
盖已许罢君平
隔门上马,众勉之曰:「且只入文字,不须居家」。
否曰:「适已奏知」。
遂出。
先是,挚过都省左仆射吕大防不至,大防为挚言欲间日入,就当笔日故也。
挚以为若如此,则两揆于都省遂无聚议,恐未安。
兼门下事简,三日一留亦无害,况旧例已如此。
是日挚过都省大防亦至,盖觉前所云就当笔日始入为未安也。
大抵都省不可阙宰相,又不可不集也。
行官制后,左相日日入省,以门下无事耳。
右揆间日留,中书自有法,以中书事繁也。
元祐元年司马光作相,画旨小事听左右丞批判,并词状亦归二厅,宰相可以精意于大事。
至三年四月大防范纯仁拜相,遂以光之请为一时指挥,事无巨细,并讼诉一归左右仆射
收权则可,谓之是,则挚不知也。
今自上马,伏几案纷纷落笔,惟虞不能毕,至五六鼓已逼,上厅览词状,遂聚厅矣。
中书密院不如此也。
徐当议复光之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五。)
/元祐六年三月辛酉是日,尚书右丞苏辙押入随班奏事已,留身久之,又遣中使阎安押入省。
杨康国刘唐老皆罢言职为尚书郎
论者皆欲分别是非,以正黜陟。
此诚为国之要务,所以服天下。
然有不可为者,以朝廷进退大臣不当用一二人言罢。
若遂谓言者不当而黜之乎?
则二人之言非尽为失。
外议一词,率以二人为是矣。
以二人为是遂罢大臣乎?
则所指之事未足以为大臣重轻,而于国体未便。
兼亦可否在宸衷,开陈之际,不能无嫌,故止于两平。
既以全上恩进任大臣之礼,又以保二人养忠直之气。
难哉!
难哉!
中书舍人郑雍申三省,禀康国当作何词?
吕大防批云:「作平词」。
挚谓大防曰:「东台又何如」?
朱光庭也。
大防曰:「已有嫌迹,恐不敢作」。
光庭昨为辙所弹,故云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元祐六年三月四日,忌前假。
假日班朝延和,不奏事,以今日进呈《神宗实录》。
进《神宗实录》,再坐,宰执同观。
先立班宣名,奏万福。
宰执面东少立,俟修撰、编修官、起居谢毕,同升殿。
三省、密院右阶,修撰官赵元考、范纯夫、黄鲁直右阶升立定。
取第一册置帘前案上,左相读数行,两殿举哭。
上勉太母曰:「天寒恐饮冷气,且止哭听读」。
读四板,宣谕曰:「可止,只进入」。
众下殿,提举以下告谢,移班,礼毕退立。
挚同馀执政别班告谢曰:「伏蒙圣慈以编修院进《神宗实录》,先召臣等,使观览,不任云云。
移班如之。
宣赐,挚独升右阶毕退,右相独奏事。
再升,不久下,自再坐,立班前行。
仆射左右自皆分立如故,后行间班,然止移右省侍郎为左班首。
密院不过,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小注引。)
/元祐六年三月丙子太中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特授正议大夫
《实录》成,大防当迁通议大夫,其祖讳通执政同进呈,请超迁之。
大防固辞,不许。
先是一日,延和奏事毕,大防面奏:「近臣有劄子乞罢《实录》提举官推恩,决望允从。
窃闻有旨中书具推恩例,伏乞用近例许免」。
奏讫先退。
右仆射刘挚两省以例进呈:《真宗实录》并正史成,提举并转官。
后来《仁宗》、《英宗实录》并两朝正史成,提举韩琦曾公亮王圭并辞之,但赐器币有差。
又增一子六品服。
谕以大防官尚卑,可勿听辞。
今晚可锁院
奏:「兼《神宗实录》功绩甚大,实宜增秩。
大防当迁通议大夫,通字犯其祖讳,理当避。
官制以前祖宗比例,首相多是超转。
今可改两官,为左正议大夫,不可过」。
又谕曰:「避讳自来如何」?
对曰:「若百执事则寄理官资,候再磨勘日转两官。
大防首相,恐难用此」。
谕曰:「甚善」。
又奏宰臣转官须宣召学士面授旨,难拟熟状,容中书具转官及加恩等事奏入,乞留中,作中旨施行。
可之。
退如所奏具状进入。
草制者,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韩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元祐六年三月丁丑中书舍人韩川言:「新除陆佃龙图阁直学士
为人污下,无以慰天下之望」。
诏命词行下。
先是,黄庭坚除命下中书并封还。
是日,吕大防不入,都省禀议,刘挚谕以侍从十馀年,昨乞外任,自当加职。
是时,方以言者有所及,故降旨候《实录》成不转官,加职。
今书成,行前旨尔。
言者所指,后制狱根究,无罪也。
晓然而去。
庭坚方议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元祐六年三月壬午,御集英殿,赐进士诸科马涓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假承务郎文学总六百有二人。
阆中人也。
宗室八人,子漪自第四甲升第二甲,馀递升一甲。
宗室自英宗增置教官及讲课之法,神宗又广出官之制,人竞为学,今遂与寒畯群校进退。
苏颂有孙象,先在三甲,王岩叟有子摭,在四甲,二人并诸宗室,皆下殿谢。
故事,两制以上方谢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元祐六年三月乙酉是日,辅臣奏事,太皇太后谕以贾易能言事,可除侍御史
佥谓圣明知臣每如此,可喜也。
杨康国初除磁州,既而韩忠彦吕大防曰:「康国磁州太甚,比唐老绛州殊不类」。
挚本亦谓康国此除不平,然唐老有主之者,故挚不欲摘之。
今早漏舍,但略云:「磁州动著见任并已除,共两人」。
大防曰:「不奈何」。
挚即默默。
盖深惜事体,不欲有异。
至是因忠彦语,即好言曰:「诚是。
诚是。
康国久在言路,今自左司谏吏部郎中磁州,比唐老右正言半年改兵部员外郎即得绛州差不同。
莫改一州与绛比者足矣」。
大防欣然曰:「甚好」。
遂改卫州
康国自言:「昔官于卫,死亡者五。
愿换相或怀」。
因以相授之。
挚谓康国辞卫可也,惜乎其指名以有求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元祐六年四月四日除目,密院王崇拯管军,同进画可。
密院又以曹诵雄州李谅代州邢佐臣保州
既集都堂,得批旨,四除并未得行。
别进呈,崇拯习熟人事,善奉过往,以得名誉。
佐臣有将才,然耋衰已甚。
出入潞公、魏公鲁公门下甚熟,年七十馀。
端愿,予昔曾谕以险薄。
四月六日进除目,密院以前日批旨并具可以管军人姓名脚色敷奏,皆不若崇拯
谕曰:「崇拯有何劳能?
闻说止是熟事,且须选有功劳之人」。
密院请用曹诵
谕曰:「不可!
何不止召刘舜卿入来供职」?
左相微仲同对曰:「难得人为代。
泾原边面最重,恐未可辍舜卿」。
谕曰:「向来范纯粹庆州任满,皆言辍郡不得。
今召为侍郎,何故却便那得?
舜卿若来,可除范子奇代之」。
众愕曰:「此人虽有功,然边帅恐不更历。
万一误事」!
谕曰:「太皇自用此人,不累卿等」。
又曰:「邢佐臣衰老无能,只见提辍差遣,会个甚事?
只是能取奉人说话。
为甚不与致仕」?
师朴曰:「见亦有文字乞致仕,今来难为因除差遣却令致仕」。
谕曰:「教他致仕」。
挚曰:「候见本人状,别进呈」。
左相曰:「管军事亦候初入日再取旨也」。
崇拯佐臣,挚皆不识。
以所闻考之,皆如宣谕。
近日见密院数拟佐臣及杜师益差遣
佐臣无故换横行为大名路,方辞免未受,又除保州
杜师益自京东将官州钤,又改路钤,又除邢州
所至无半年者,外人亦颇云云,乃知所谕必有闻也。
《诗》曰:「高高在上」,「日监在兹」,可不敬惧乎!
自向日许冲元事时,挚累谓诸公以舜卿可召还宿卫,选一儒将帅平凉
左相不谓然。
今见宣谕,虽心知其是,犹退曰:「舜卿恐不可辍也」。
范五之召,后来闻出于小凤,及范三之祝,众人不知之。
四月七日都堂微仲议欲寝舜卿之召,则一切俱不动矣。
军职亦未阙事。
挚曰:「上或问以军职不阙,则前日何故拟崇拯
如此则是见有子奇之举而寝。
恐未安也」!
微仲曰:「且如此耳!
若不可,则以章楶帅渭,子奇帅庆」。
师朴曰:「之除庆,人犹以为不胜任。
渭则可乎」?
挚曰:「蔡京、蒋子奇皆可帅渭。
谢二亦可」。
微仲彦霖子由皆曰:「恐招言语。
子奇皆不可以代三人」。
挚曰:「然则竞如何」?
微仲曰:「不得已,则子奇径帅渭耳」。
挚曰:「其如公望何」?
四月八日延和奏事,得寝舜卿之召。
谕曰:「子奇可作帅否」?
对曰:「可!
候有阙取旨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七。)」。
/元祐六年五月二日吕惠卿分司,自副使中散大夫光禄卿分司南京,许在外任便居住。
惠卿元祐元年九月谪官,明年中书一期检举法除分司,而言者不已,遂寝。
明年止移宣州居住。
及今又三年,通仅五期矣。
刑部检举法散官用三期叙,本部欲自量移后理期,此非也。
故将上初,帘中也疑之,故起议论。
既许奏之,遂可。
已而晚得内降,舍人孙升奏封还之。
具坐元责词谓大奸,当废不当牵复。
若不欲终废,犹须依沈括例,七年后可议稍复。
四月吕惠卿刑部宣州后理三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八注文引。)
/元祐六年五月庚午,断任永焘狱。)永焘此狱淹延一年,永焘晓文法,于事精明。
向在吏额房得罪出省,继有讼其私事者,制狱并开封两处勘劾,经恩降外,有冒请食计钱绢八匹,以案问,得杖一百。
刑部检刺配例,既上,都省刑房问难,谓不问从案问本寺,遂改不作按问,从徒一年。
中书疑其前后不同,送刑部刑部如前断。
复上中书
三省聚议,以永焘固无足恤者,但前日吏额事,朝廷选委使主裁。
今缘众怨群挤欲杀之,意如前日伪书之事,而朝廷遂重其罪,正快群仇之私耳,有害政体。
为面陈其详,永焘从法寺元断,又恐无以平众情,则加以千里编管,馀皆未减,经恩者更不降特旨。
众议颇以为酌中。
永焘尝招权作威福,所裁者皆百司吏史,故取怨如此。
给事中留之一夕,明日遂行。
后六日内降御史安鼎言刑赏,乞改正赵思复回授恩泽与其子及任永焘徒罪。
批云:「宜依所奏」。
外封仍印「急速」等字。
挚寻具奏二事,内有合面禀节目
今去垂帘日远,俟二十二日进呈,谨先奏知。
右丞苏辙初不欲奏,便要别议,缘永焘十三日已决讫押行,难改正,须索面奏其详。
以简白,乃签书入。
及垂帘日进呈,焘改作徒刑,依律敕折杖法,小杖决馀罪十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八。)
/元祐六年六月七日除目,以范纯粹延安
吾尝白众:纯粹母老,方自外来,恐难便遣。
微仲彦霖皆谓边事熟,无若此人者。
及进呈,又以其亲老而病。
彦霖曰:「国事重,私计轻」。
众和曰:「然」。
遂可。
十二日范刑侍纯粹事来。
十七日集都堂纯粹至,范既以亲老而病,人子之心,安委以去?
辞帅甚哀。
昨日上前吾亦略为言其故,而吕相决欲其去。
吕相非有他意,特以右府主之固,右府亦特以王彦霖确不肯移,然大抵皆以纯粹习边事详且久耳。
此固国事也,不当以私议免。
然吾尝白二三公,以谓急难之事则可以一切断之,今幸平居无事,亦可以少伸臣子之情。
范母七十,风病八年,卧于床,止有一子,从来饮食起居赖以为命。
今使之离去,似非人情。
吕相曰:「适以鄜延要地,有边机之事未了,故须其人」。
吾曰:「所谓边事,是地界也。
地界之辨于本路者已了当,自来只有熙河地界,未必在延安
适议近已有指挥,今夏人遣使自诣熙河说话,则延安无所事矣」。
又曰:「陕西门户在延安,不独熙地界也」。
吾曰:「使纯粹死,则延安遂不差人乎」?
韩师朴亦曰:「诚是!
诚是!
使其丁忧,则又何如」?
吕相曰:「事至如此,则须别论也」。
吾于上前虽开陈其端,而不欲极力论之。
盖吾所主者,纯粹之私计;
彼所主者,为王事择人。
上之听其难易也。
吕相因请曰:「臣昔为陕西经略判官,而先臣病于家,蒙先帝遣中使按问。
今乞遣人问劳范母以遣其子之意,边事了即召归矣」。
帘中可之。
今日范至都堂,具道昨日宣谕之说。
吕相语之曰:「便归矣!
莫且勉为朝廷行」!
范恳甚切至。
既去,吕相曰:「莫须别商量」。
师朴欲以韩玉汝苏子由欲以范尧夫,吕相欲以苗授,又欲以刘舜卿
吾以班簿示吕相曰:「请于学士待制或前执政内选人」。
皆不可。
吾曰:「从官内外如林,岂无一人可帅者乎?
子奇钱协皆在陕西久,可择一人」。
吕相曰:「皆难保」。
彦霖曰:「纯粹遣不行,则他人若再辞,岂当强之」?
师朴曰:「不若且令纯粹去,严典一指挥」。
吕相曰:「范若免,须与宫观」。
师朴曰:「请谕如此。
来日且再遣之,更看上面如何」。
议事之难,大约如此。
十八日延和谕曰:「昨日遣人谕范母,至其家,果病不虚」。
二三公执前议,仍云:若坚辞,须当行遣,与一閒慢差遣
吾曰:「彼以亲疾面辞,亦须甘心」。
遂不允其乞,仍限五日朝辞。
都省微仲留门下,范纯粹来云:「见吕相已有回意,将诣右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九注文引。)」。
/元祐六年六月丙申以钱五万赙黄氏庭坚丁母忧
庭坚以《实录》成,当进秩。
请回授其一郡太郡,勘当久之。
卧病累年,庭坚侍药极诚孝。
近闻增甚,吾为趣其所请状,又为择美名与之曰安康郡太君,冀以迎禧却咎。
八日敕下,是夜不起矣,实李公择之姊也。
可为叹恻!
将归葬于洪州分宁,家贫甚,夫人钟爱一女,嫁用三千缗,庭坚一切无违,坐是窭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九注文引。)
元祐六年六月丙申)。(马)(朱)、绂、(张)庭坚太学高第。
涓状寝不及二子,庭坚尤有操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九注文引。)
/元祐六年六月丙申巩奇俊有文词,然不就规检,喜立事功,往往犯分,躁于进取。
苏辙兄弟奖引之甚力,然好作论议夸诞,轻易臧否人物,其已可畏。
所喜所不喜别白轻重,无所顾忌,以是颇不容于人。
昔坐事窜南荒三年,安患难,一不戚于怀。
归来颜色和豫,气益刚实,此其过人甚远,不得谓无得于道也。
元祐初司马光甚悦之,以为宗正寺丞
意欲立功名,不免时复上书,又有犯分之举,公议恶之。
通判扬州,在任皎皎当事,府赖以治。
谢景温王安礼二守,皆相欢喜。
于是有少年之过,代还。
除知海州,不满意,有所干请。
吕大防爱其才,怜其有志,改与密州
言者交攻,乃下淮南考按。
转运使张修言有状,然不指其实迹,乃罢密州
时到官数月矣!
还京索寞,久之,用恩例乞得太平观
见议者既息,而巩意复有所萌,乃谋得中司特荐,又遍以干求,复除宿州
言者交攻之,再下本路考按。
林积意以为无事,而其言媕娿不坚决,劾者罔上,请再体量。
于是中书具坐谏官郑雍姚勔章疏,下淮东提点刑狱王桓按实。
巩曰是必欲取其有罪而后已,不可留矣。
乃去南京待官期。
挚与巩实连姻,言者攻巩不释,意有在也。
不然,此何等事,而至于如此哉!
元祐以来,以不谨被劾者前后非一,皆不体量,独巩如是,事可知矣!
宿州固未可保也,巩去未几,郑雍姚勔安鼎并乞罢巩宿州,三省议以为然。
苏辙欲候体量。
既进呈,吕大防曰:「已按其事,欲待其来,而言者又如此,更听圣裁」。
挚因进曰:「此一事首尾二年,而言者纷纷不已。
事至寻常,独以巩与臣连姻,所以外言疑臣主之。
然臣从来不曾与议,今莫若罢巩,以慰言者。
俟按见无罪,却还巩一郡,如此亦所以安巩也」。
从之。
挚季子迹实娶巩女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九。)
/元祐六年六月丙辰彦若有长子仁恕为许之阳翟,贪虐不法有状,提刑钟浚按发之,势甚暴。
彦若上书言:「臣往为谏官,尝劾王安礼
,实安礼党。
恐挟此报怨,狱有不平,愿移狱改推」。
内批「依奏」。
遂于邻路淮南差官,止于许州制勘。
狱成,录问官駮以为失重罪,法当再勘。
去年十月始制狱,于是已半年馀矣。
许州韩维奏曰:「此狱连逮三百数十人,今前勘可断者已决四十二人,馀人尚多。
方此盛暑,若依朝旨移于亳州置狱,即地远冒暑,淹系可矜!
仁恕之妻子已病危笃,士人家尚尔,细民可知。
愿止就本州别推」。
吕大防与二三公议曰:「仁恕案内自盗赃无所駮,止可约此重断足矣」。
法寺刑部约法于都省
时六月三日也。
明日将上仁恕赃,至追两官,除名勒停,更不再勘。
敕下,言者交章,或谓仁恕断轻,失其大罪。
或谓前勘未经伏辨,异时可诉,须当再推。
或谓如不欲再兴狱,而押仁恕赴台取一审状。
其意大抵以挚与彦若婚姻家,事在嫌疑,故力论不已。
又皆通诋彦若为前不合妄乞移狱,是上书不实。
又云谓报雠是诬告,乞重行责。
挚闻诸公于上前说彦若以从官诚不宜辄上言,子有罪,听官司治之可也。
彦若父子之情迫切,而言止乞移推尔,谓为不实诬告,非也。
言者既不止,遂增仁恕以陈州编管。
彦若三不允,而请宫观不已,至是乃有此命。
言者惟贾易杨畏安鼎,皆言仁恕恃亲党作过,意谓挚也。
此事挚首曾面奏,以亲嫌,恐招言者指,且文字不敢与闻,故终始不知其议。
每奏及此,先下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注文引。)
/元祐六年七月辛酉彦若四奏乞外祠,今得在京,疑其未敢安也。
是日内降□章,其间安鼎杨畏皆言彦若贾易乃别论常事。
前日易与对后,章不即下,人籍籍谓彦若因及挚。
今日方降出,则无所及挚。
又谓彦若笃学有纯德,若不能言,而中甚刚,然暗于世故,一切不治人事,与人少意,长厚君子人也。
救仁恕事虽出于一时迫切妄作,要是父子之爱,难深责之。
而言者急攻不释,独以挚故耳。
作责词者极口诋之,殊非正言,无一人辨之者。
六月二十八日彦若先罢侍读,今又罢学士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一注文引。
1070年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七、《河南程氏集》卷八、《二程子抄释》卷九、《程子年谱》卷八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
成都人称近时镇蜀之善者,莫如田元钧文潞公,语不善者,必曰蒋堂程戡
故谣言曰:「彦博(亏犹言不如也。)田况程戡蒋堂」。
言最善之中田更优,不善之中程犹差胜也。
予尝访之士大夫,以至闾里间,察其善不善之迹。
所谓善者,得民心之悦,固有可善焉;
所谓最不善者,乃可谓最善者也。
至今人言及蒋公时事,必有不乐之言。
问其所不乐者,众口所同,惟三事而已:减损遨乐,毁后土庙及诸淫祠,伐江渎庙木修府舍也。
其尤失人心者,节遨乐也。
前蒋者数十年为政(后阙)
颖叔待制拜六路都运之命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朝闻紫诏下龙楼,夕卷红旌别海陬。
六路理财烦侍从,一门传节继风流(自注:希鲁公尝以待制领发运。)
诗如老杜犹为达,策似刘蕡稍见收。
廊庙乏材终大用,愿均和气及岩幽(自注:予已乞骸,将归旧庐。)
蒋颖叔丁山彰教寺 北宋 · 郭祥正
 押萧韵
北风方苦寒,冰霜昼未消。
偶倾御史盖,同上丁山椒
空崖白云宿,拱木猕猴跳。
碑皴龟腹裂,泉活龙尾摇。
枯松起幽籁,中天奏云韶
苔深鸦发翠,石立壮土翘。
荒坟瘗参军,沉魄谁与招。
却读乐安词,惨淡窥泬寥(自注:孙参军汉坟在山下,希鲁侍郎有辞吊之。)
矧复见犹子,危言动清朝。
甘心脱豸冠,窜迹投冗寮。
公议在后世,美才无吝骄。
六经收满腹,辨析皆有条。
登山听君语,淙淙碎琼瑶。
但惊白日落,归驭不可邀。
明发余亦往,安得同渔樵(以上《青山集》卷一二)
子安(一 黄州108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于城中得荒地十数亩,躬耕其中。
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
种蔬接果,聊以忘老。
有一大曲寄呈,为一笑。
为书角大,远路,恐被拆,更不作四小哥、二哥及诸亲知书,各为致下恳。
巢三见在东坡安下,依旧似虎,风节愈坚。
师授某两小儿极严。
常亲自煮猪头,灌血腈,作豉菜羹,宛有太安滋味。
此书到日,相次,岁猪鸣矣。
老兄嫂团坐火炉头,环列儿女,坟墓咫尺,亲眷满目,便是人间第一等好事,更何所羡。
可转此纸呈子明也。
近购获先伯父亲写《谢蒋希鲁及第启》一通,躬亲褾背题跋,寄与念二,令寄还二哥。
因书问取(《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六三。)
「二」后疑有「郎」字。
念二郎,乃东坡之侄千乘,见本卷《与千乘侄一首》。
东坡每称侄以郎,如十九郎、十郎等。
题伯父谢启后1082年7月1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老学庵笔记》附录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天圣中,伯父中都公始举进士于眉,年二十有三。
进士法宽,未有糊名也。
试日,通判殿中丞蒋希鲁下堂,观进士程文,见公所赋,叹其精妙绝伦。
曰:「第一人无以易子」。
公力自言年少学浅,有父兄在,决不敢当此选。
希鲁大贤之,曰:「君子成人之美」。
乃以为第三。
明年登乙科。
此则其亲书启事谢希鲁者也。
公殁后十三年,得之宜兴人单君锡家,盖希鲁宜兴人也。
又八年,乃躬自装缥,而归公之第二子子明兄,使宝之以无忘公之盛德云。
元丰五年七月十三日,第六侄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轼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