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礼部长贰壁记绍兴三十年九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八、《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一三、《咸淳临安志》卷五、《渊鉴类函》卷七九、《洪文敏公集》卷六
建炎丁未,至今三十四年,凡礼部侍郎尚书名氏可见者,毋虑五十有八人。
其在事岁月若除旧拜新,杂出于掌故省臆,或脱不具,然大略在是矣。
自元丰定官制,归天下万务于文昌,曹分赋职,颇采用《周官》、《唐六典》。
尚书品第二,侍郎品第三,皆法从属车间,朝廷所以尊荣之甚宠。
由是得政者雁行立,然要为具员。
吏朝日而出,坐曹弊治,不过操牍视成,振之章程,柅之以挈比,思虑索于几案,此其势不能得施置自便。
宗伯不其然,间平时绳墨要会,疑亦王官之一守。
有日天子举遗典礼,大朝聘、大庆贺与天地宗庙典策秩享之事,众史赘聚,阁笔词不占措,乃雍容风仪,斟酌故实,援之古可验,揆之今可行者,繄吾启为之,非特规守成法,视故府钟鼓玉帛,周章有司之后而已。
则上所选置正用第一品,亦其理宜。
中兴之宰十四,而以是进者六:故相国义阳公、清河公、江宁公、吴兴公,今相国缙云公、弋阳公,礌礌落落,如乘苍龙,骑北斗,渊耀下饰,烨然一时。
固宜登载表暴,使后之君子有所瞻依。
新安金公乃命郎吏谨具年次,书诸石。
绍兴三十年九月初一日记。
五泄留题集叙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佳山水如王佐才,可就不可致。
天秘未籥,隐德弗耀,非胸中丘壑,扪萝陟险,履嵚蹈𡼭,极幽邃,穷遐隐,何以发奇怪之蕴?
暨阳五泄,越绝佳处,相攸者默,唐僧也,编茨拾橡,不啻大厦广居,食前方丈
洞山诸老崭然见头角,自是始有五泄之名,喧传浙东西。
由唐而宋,名胜接武。
把麾而至者,自集贤校理刁约始,所谓「近模雁宕形容小,远较庐山气势高」,乃其诗也。
持节而至者,自尚书主客杨杰始,则曰:「堪笑兴公游未到,都将佳语赋天台」。
自是枵岩虚窦,嵌石倒涧,奇咏芳什,翰墨相照映,往往蚀苔藓,著薜荔,日远日益漫。
某人萃而裒之,欲锓诸梓,示游观者,使其新思油然而作。
然后窥五汲,问两源,濯县水,蹑飞磴,袭诸贤逸迹,钉两公旧题,援毫而赋,赋罢而歌,勺泉以酹此山之灵,而勒回俗驾,或未已也。
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109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九、《吴都文粹》续集卷三八、《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四、《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神宗英文武圣孝皇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
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
不思而对曰:「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
帝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
公曰:「君子无党
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也。
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不治」。
帝太息曰:「天下名言也」。
遂以右正言知制诰谏院开封府,拜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且大用矣。
而公性疏达不疑,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帝知其诚尽,事无钜细,人无亲疏,辄以问公。
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
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
帝虽不疑,然亦出公于外。
翰林侍读学士郓州,移定与青,留守南都,徙齐、邓二州,用公之意盖未衰也。
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
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
徙蔡,未行,改安州
既罢,入朝,未对。
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复贬筠州
士大夫为公危慄,或以为且有后命。
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乃上书自明,帝览之,释然,即以为湖州
方且复用,而帝升遐。
公读遗诏,僵仆顿绝。
久之乃苏,曰:「已矣,吾无所自尽矣」。
今上即位,徙公为苏、扬二州,除公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郓州,徙真定河东
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将。
宦官为走马者,诬公病不任职,诏徙许州
御史论公守边奇伟之状,且言其不病,诏复留河东,而公已老,盖年七十有一矣。
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薨。
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也。
方平历事三宗,逮与天圣景祐间贤公卿游。
公虽为晚进,而开济之资,迈往之气,盖有前人风度。
以先帝神武英断,知公如此,而终不大用。
每进,小人辄谗之。
公尝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
即墨何罪,毁言日闻」。
天下闻而悲之。
呜呼,命也夫。
公讳甫,字元发
其后避高鲁王讳,以字为名,而字达道
东阳人也。
滕氏出周文公之子错,封于滕,所谓滕叔绣者。
十一代琮为唐国子司业,令琮生太常博士翼,翼生赠户部侍郎伉,伉生赠礼部侍郎盖,盖生户部侍郎右仆射珦,珦生太中大夫睦州刺史迈,迈生越州观察推官𦂿,𦂿生祠部郎中文规文规生公之曾祖讳仁俊,为温州永嘉
祖讳鉴,不仕。
皇考讳高,赠中大夫
曾祖母、祖母皆范氏,继祖母陈氏。
皇妣王氏,追封太原郡君生公之夕,梦虎行月中而堕其室。
九岁能赋,敏捷过人。
范希文,皇考舅也,见公而奇之,教以为文。
希文苏州,而安定胡先生瑗居于苏,公往从之,门人以千数,第其文,公常为首。
尝举进士,试于庭。
宋子京奇其文,擢为第三人,而以声韵不中法,罢之。
其后八年,复中第第三,授大理评事
通判湖州
孙元规钱塘,一见公曰:「名臣也,后当为贤将」。
授以治剧守边之要。
召试学士院,充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除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判户部勾院
公在馆阁,未尝就第见执政,故宰相不悦,不迁者十年。
既遇知神宗,为谏官,知无不言。
御史中丞王陶宰相押班为跋扈,上以问公。
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为欺天陷人矣」。
开封府
三狱皆满,公视事之日,理出数百人,决遣殆尽,京师翕然称之。
御史中丞
中书密院议边事,多不合。
赵明与西人战,中书赏功,而密院降约束;
郭逵修堡,枢密院方诘之,而中书已下褒诏矣。
公言:「战守大事也,安危所寄,今中书欲战,密院欲守,何以令天下!
愿敕大臣,凡战守除帅,议同而后下」。
上善之。
谏官言宰相不当以其子判鼓院
上曰:「绘不习朝廷事,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公曰:「人有诉宰相者,使其子传达之可乎?
且天下见宰相子在是,岂敢复诉事」?
上悟,为罢之。
种谔擅筑绥州,且与薛向发诸路兵,环、庆保安皆出剽掠,西人复诱杀将官杨定
公上疏,极言亮祚已纳欸,不当失信,边隙一开,兵连民疲,必为内忧。
京师郡国地震,公三上疏指陈致灾之由。
大臣不悦,出公秦州
上面谓曰:「秦州非朕意也」。
留不遣。
诏馆伴契丹使。
前此馆伴非其人,使者议神塔子事,往复纷然。
是岁,契丹萧林牙、杨兴公来聘,朝廷忧之。
公见兴公,开怀与语,问其家世父祖事,委曲详尽。
兴公惊且喜,不复论去岁事。
将去,与公马上泣别。
林牙兴公曰:「君与滕公善,岂将留此乎」?
上闻之大喜。
因公奏事殿中,叹曰:「朕欲擢卿执政
卿逾月不对,而大臣力荐用唐介矣」。
公曰:「臣恨未有死所报陛下知遇,岂爱官职者」。
唐淑问、孙觉言公短,上不信,悉以其言示公,所以慰劳公者甚厚。
公顿首曰:「陛下无所疑,臣无所愧足矣」。
河朔地大震,涌沙出水,坏城池庐舍,命公为安抚使
官吏皆幄寝,居民恐惧,弃家而茇舍。
公独卧屋下,曰:「民恃吾以生,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民始归,安其室。
乃命葬死者,食饥者,除田税,察惰吏,修堤防,缮甲兵,督盗贼,河朔遂安
使还,大臣将除公并州,上复留公开封府
民有王颍者,为邻妇隐其金,阅数尹不能辨,愤闷至病伛,杖而诉于公。
公呼邻妇,一问得其情,取金还
奋身仰谢,失伛所在,投杖而出,一府大骇。
翰林学士
夏国主秉常被篡,公言:「继迁死时,李氏几不立矣,当时大臣不能分建诸豪,乃以全地王之,至今为患。
今秉常失位,诸将争权,天以此遗陛下。
若再失此时,悔将无及。
请择一贤将,假以重权,使经营分裂之,可不劳而,百年之计也」。
上奇其策,然不果用。
欲以公为三司使,力辞,已而除公瀛洲安抚使
公入,顿首曰:「臣知事陛下而已,不能事党人,愿陛下少回昔日之眷,无使臣为党人所快,则天下皆知事君为得,而事党人为无益矣」。
上为改容。
公以皇考讳,辞高阳关,乃除郓州
治盗有方,不独用威猛,时有所纵舍,盗为屏息。
定州,许入觐,力言新法之害。
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
今为郡守,亲见其害民者」。
具道所以然之状。
定州,以上巳宴郊外,有报契丹入寇,边民来逃者,将吏大骇,请起治兵。
公笑曰:「非尔所知也」。
益置酒作乐。
遣人谕逃者曰:「吾在此,虏不敢动」。
使各归业。
日问之,果妄。
诸将以是服公。
韩忠彦使契丹杨兴公迎劳,问公所在,且曰:「滕公可谓开口见心矣」。
忠彦归奏,上喜,进公礼部侍郎,使再任。
诏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
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
公去国既久,而心在王室,著书五篇,一曰尊主势,二曰本圣心,三曰校人品,四曰破朋党,五曰赞治道,上之。
其略曰:「陛下圣神文武,自足以斡运六合,譬之青天白日,不必点缀,自然清明」。
识者韪其言。
天下大旱,诏求直言。
公上疏曰:「新法害民者,陛下既知之矣,但下一手诏,应熙宁二年以来所行新法,有不便者悉罢,则民气和而天意解矣」。
富彦国之守青州也,尝置教阅马步军九指挥彦国既去,军稍缺不补。
公至青,复完之,至溢额数千。
其后朝廷屡发诸路兵,或丧失不还,惟青州兵至今为盛。
其谪守池、安,皆以静治闻,饮酒赋诗,未尝有迁谪意。
侍郎韩丕,旅殡于安五十年矣;
学士郑獬安人也,既没十年,贫不克葬。
公皆葬之。
著作佐郎木炎居丧以毁卒,公既助其葬,又为买田赒之。
敕使谢諲市物于安,因缘为奸,民被其毒,公密疏奸状,上为罢黜諲。
安定先生之亡,公常割俸以赒其子,及为湖州,祭其墓,哭之恸,东南之士归心焉。
自扬徙郓,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为备。
郓有剧贼数人,公悉知其所舍,遣吏掩捕皆获,吏民不知所出。
郡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公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
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
学者作《新田诗》以美之。
淮南京东皆大饥,公独有所乞米为备,召城中富民与约曰:「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矣。
吾得城外废营地,欲为席屋以待之」。
民曰:「诺」。
为屋二千五百间,一夕而成。
流民至,以次授地,井灶器用皆具。
以兵法部勒,少者炊,壮者樵,妇女,老者休,民至如归。
上遣工部郎中王古按视之,庐舍道巷,引绳棋布,肃然如营阵。
大惊,图上其事,有诏褒美。
盖活五万人云。
真定,乞以便宜除盗,许之。
然讫公之去,无一人死法外者。
大熟,积饥之民,方赖以生,而有司争籴,谷贵,公奏边廪有馀,请罢籴二年,从之。
徙知太原府
河东兵劳民贫,而土豪将吏皆利于有警,故喜作边事,民不堪命。
公始至,蕃族来贺,令曰:「谨斥候,无开边隙,有寇而失备,与无寇而生事者,皆斩」。
军司马沿边安抚以下,皆勒以军法。
西人猎境上,河外请益兵。
公曰:「寇来则死之,吾不出一兵也」。
河东十二将,其四以备北,其八以备西,八将更休,为上下番。
是岁八月,边郡称有警,请八将皆上,谓之防秋。
公曰:「贼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也。
若其不来,四将足矣」。
卒遣更休。
而将吏惧甚,扣閤争之。
公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颈可断,兵不可出」。
卒无寇,省刍粟十五万。
河东之所患者,盐与和籴也。
公稍更其法,著税额,而通盐商,配率粮草视物力高下,而不以占田多少为差,民以为便。
阳曲县旧治城西,汾决,徙城中,县废为荒田。
公奏还之,使县治堤防如黄河,民复成市。
诸将驻列城者,长吏或不欲,捃诬以事,有至死者。
公奏立法,将有罪,徙他郡讯验。
诸将闻之,喜曰:「公保吾生,当报以死」。
西夏请复故地,诏赐以四寨,而葭芦隶河东
公曰:「取城易,弃城难。
昔弃啰凡,西人袭我不备,丧金帛不赀,且为夷狄笑」。
乃命部将訾虎、萧士元以兵护迁,号令严整,寇不能近,无一瓦之失。
将赐寨,公请先画界而后弃,不从。
西人已得地,则请凡画界以绥德城为法,从之。
公曰:「若法绥德,以二十里为界,则吴堡去葭芦百二十里,为失百里矣。
兵家以进退尺寸为强弱,今一举而失百里,不可」。
力争之。
已而谍者得西人之谋曰:「吾将出劲兵于义、吴二寨之间,劫汉使不得出兵,则二寨亦弃矣」。
公遂复前议,章九上,至数万言。
议者谓近世名将无及公者。
公为文与诗,英发妙丽,每出一篇,学者争诵之。
笃于行义,事父母,抚诸弟,以孝友闻。
临大事,决大义,毅然不计死生。
至于己私,则小心庄栗,惟恐有过。
其事上及与人交,驭将吏,待妻子奴婢,一以至诚。
仕自大理评事右光禄大夫,职至龙图阁学士,勋至上柱国,爵至南阳郡开国侯食邑至一千六百户,实封至八百户,赠银青光禄大夫
有文集二十卷。
娶李氏,唐御史大夫栖筠之后,晋卿之女,累封建安郡君,先公卒,赠永宁
子三人,祐、祁皆承奉郎尚幼。
女五人,长适朝请郎楚州何洵直,次适宣德郎秘书省正字王炳,早卒,次适宣德郎太学博士王涣之,次复适王炳,季适方平之子朝散郎南京通判恕。
孙男六人。
将以元祐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癸酉,葬于苏州长洲县彭华乡阳山之栗坞。
铭曰:
天之降材,千夫一人。
人之逢时,千载一君。
生之既难,得之岂易。
而彼谗人,曾不少置。
昔在帝尧,甚畏巧言。
谗说震惊,虽亦然。
伟哉滕公廊庙之具
帝欲用公,将起辄仆。
赖帝之,虽仆复兴。
小试于边,戎狄是膺。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老成云亡,吾谁与处。
有训,无竞维人。
公之治边,折冲精神。
猛虎在山,藜藿茂遂。
及其既亡,樵牧所易。
公官三品,以寿考终。
我铭之悲,夫岂为公。
跋戚氏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一、《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八、《姑溪题跋》卷一
中山控北虏,为天下重镇,异时选寄,皆一时人物。
轻裘缓带,折冲樽俎,韩忠献、宋景文公而已。
元祐末东坡老人礼部尚书,以端明殿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为定州安抚使
开府延辟,多取其气类,故之仪以门生从辟,而蜀人孙子发实相与俱。
于是海陵兴公温陵曾仲锡为定倅,五人者每辨色会于公厅,领所事竟,按前所约之地,穷日力,尽欢而罢。
或夜,则以晓角动为期。
方从容醉笑间,多令官妓随意歌于坐侧,各因其谱,即席赋咏。
一日,歌者辄于老人之侧作《戚氏》,意将索老人之才于仓卒,以验天下之所向慕者。
老人笑而颔之,邂逅方论穆天子事,颇摘其虚诞,遂资以应之。
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尔。
坐中随声击节,终席不间他辞,亦不容别进一语。
临分曰:「足以为中山一时盛事,前固莫与比,而后来者未必能继也」。
方图刻石以表之,而谪去,宾客皆分散。
政和壬辰八月二十日夜大川出此词于宁国庄,姑溪居士李之仪书。
显谟阁学士特赠光禄大夫倪公墓志铭端平三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七、《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五、《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南宋文录录》卷二三、乾隆《浙江通志》卷四二
开禧二年秋了翁馆职论事忤韩侂胄,补外。
吴兴倪公召为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公上疏辞曰:「臣乃者尝为御史徐楠所劾,言而是,臣不当召;
臣而可用,不当留」。
廷论伟之。
于是申诏趣发,以九月入见,首言今宗祀孔迩,乞用皇祐故事,以光宗参侑,尽尊祖严父之礼。
次言修君德,求直言,用正人,行公道,明赏罚。
三言近岁士大夫寡廉鲜耻,列拜于势要之门,甚者匍匐门屏,穿窦而入,门生弟子施于执经受业者,今无往而不称,且加以恩府、恩使、恩父之目,谀文丰赂,又在所不论也。
上虽优容,而侂胄得之大怒。
其间所谓「恩父」者,乃指毛自知之于苏师旦也。
时谒侂胄者率鞠躬歛容,公视之亡如,且曰:「人言公有骑虎之势,非也,此李林甫、杨国忠晚节耳。
若进退裕如,必以诸葛武侯、先忠献王为法」。
侂胄愕然,明日谓参知政事李壁曰:「子尝言倪正父之为人,今始至即立异」。
李曰:「配帝之议,谓前之礼官者不知及此,则亦以仆为不然矣」。
遂上疏争辩。
了翁时自馆职请外,谓李曰:「执政与从官争辩,未问理之曲直,从官必不胜,是执政逐之也」。
李三疏而止。
自知之父宪为监察御史,劾公罢,予与公偕至国门外,数款语,气劲而词直,心窃壮之。
金陵,与永嘉叶正则从容道前事,因谂叶曰:「颇闻倪公不见知于周益公,又忤赵丞相,今又大忤于韩。
且韩与周、赵诸贤人品不相侔也,今日之忤是,则前日之忤非」。
叶曰:「善哉,子之问也!
虽然,皆是也。
周公为相,公无所附丽,事赵公又不合,朱公入朝,士倾心归之,公见之如他日,人始谓其不然。
周公罢相,赵公执政,朱公说书崇政殿,公当制诏,称奖优厚,人已异之。
庆元元年五月,公自温陵召归,侂胄方排拫异己,意图节钺,以公非赵党,且尝与陈君举、章茂献不咸,将使再掌内命,先遣弟仰胄从容伺公意,公赩然曰:『上初即位,当惟贤是用,以消朋党之祸,不当问其何学也』。
既而刘德秀又榜公,公正色叱之曰:『从赵公者皆一时之杰,吾犹不肯轻附,尚尔之从邪』!
侂胄知公意乡不回,乃以节度使制属傅伯寿,俟答诏既毕,然后公直学士院
至是人始知公之心,盖不苟于随者」。
予闻叶公之言,瞿然兴敬
明年十一月侂胄既殛,公复进用,以连拄史弥远不得久居中,出公镇江府,改福州
治事踰月,见弥远右相制,叹曰:「昔董贤大司马,册文有『允执其中』一言,萧咸以为之文,长老见之,莫不心惧。
今制词所引『昆命元龟』,此舜禹揖逊语也,天下有如萧咸者,读之不大骇乎」!
乃上书请贴改麻制,上付词臣陈晦条具。
弥远惧,拟殿中侍御史,于是劾公轻侮朝廷,落职镌二秩罢。
予时以君命召,辞不行,闻公之风而窃高之。
人之称苏文忠者,谓其在熙、丰不容于熙、丰,在元祐不容于元祐,在绍圣见黜于绍圣。
呜呼,如吾倪公,其无愧于此矣!
圣人明《随》之义,如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其象曰「弗兼与也」。
盖既附小人,必失君子,其是非至易决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可谓得所随矣,而圣人犹戒之曰「利居正」,则虽亲附君子,亦不可以苟随也。
此较之六二,其失已难知矣,若九五之「孚于嘉」,则所信者皆嘉善矣,而圣人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而先儒程子曰「随以得中为善」,乃知随小人者固不足论,而随君子者亦贵乎居正得中。
如倪公者,其真有得于《随》之三五乎!
端平三年,予召为春官,公之子祖常过予言曰:「我先公以□□□年□月□□日葬于某县□□乡□□山,今十有□年矣,而墓道之铭未立。
子也吾先公所畏也,敢以请于子」。
予与之道前事,祖常慨然曰:「蒋起居重珍尝状吾先公之行,亦犹是矣」。
明日再拜,以徵前诺,乃为约良贵之文而叙之曰:公讳思,正甫字也,湖州归安县人,湖今为安吉
曾祖豫。
祖湜,赠承事郎
(犯秀安僖正讳)承议郎,行太常寺主簿,后赠少师
从横浦先生张公九成游,举某年进士
少师第三子也,器质凝重,少师深爱之。
乾道二年进士第,授遂安军节度掌书记
丁少师忧,再调筠州军事判官,明谨据正,不为苟从。
庐陵冤狱,为刑狱使者辛弃疾所知,自后旁郡疑狱率从公决。
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
七年,除国子正
八年闰月,迁太学博士
六月,丁王夫人忧。
服阕,再入太学,阅七月迁太常博士
寻召试馆职,除校书郎,兼魏惠宪王小学教授,进秘书郎
十三年秋大旱,公封事累数千言,主于罢苛歛,察冤狱,且请别诏中外士大夫皆得有言,避殿减膳,明示畏天之实,且请时召大臣讲论治道,拱默充位者斥之。
言台臣职事官以言补外,所宜昭示好言之实以释人心之疑。
逻者尝以仓库事上闻,虽颇得实,然百吏各有统察,监司台谏皆耳目也,焉用此辈为。
上皆是公言,立见施行。
初,孝宗锐意规恢,迎合者往往至大官,言多不验,久亦厌之,更用谨嘿之士。
公对延和殿,言往时虚诞,今者软美,胥失之。
上顾谓公曰:「卿奇才,论事详当可行」。
翌日,谕左相王淮曰:「倪敷奏可嘉,朕欲擢为二史」。
宰相以未有阙对,乃超迁著作郎,公之自结主知始此。
十六年正月,上问丞相曰:「学士院阙人,谁可者」?
周文忠公进拟数人,公与其一,然陆游,上特以命公。
公以内制不可兼名表,因尽辞兼官。
内直召见,公言旌廉吏以律贪,广集议以审令。
光宗即位,公言:「光尧揖逊,父子无间言,今陛下承迎,尤当过之」。
又请日引职事官轮对,如寿皇初政。
除权侍立修注官,直前言事,以虏雏新立为忧,且请增置谏员,又请召将帅访问,以知其才否,皆见纳用。
五月,迁将作少监,兼权直学士院
公言速进寿皇《圣政》,按为成规。
又言覃恩赏格之滥。
七月,除将作监,兼权中书舍人
言皇太子府翊善宜用老儒,上以命黄裳
八月,论吴瑊不可为兵部,诏改知广德军
未几,上侍重华宫入辞,孝宗问上:「倪今何官」?
上曰:「权中书舍人」。
孝宗曰:「犹为权邪」?
十月,除中书舍人,仍兼直学士院,兼实录同修撰
时《会计录》成,凡锡赉皆三分减一,重明节,特诏伶人依旧,公言不可。
吴琰知衢州,公又言之。
绍熙二年,兼侍讲
其春以大雪震电求言,公谓大臣苟且,给谏缄默,讲读官阙员,节钺遥刺轻滥,内廷好赐无节,燕饮亵溺,版曹州县迫急,商农愁叹,《会计录》条具镌减未十一,而群言未已,无名之赋久议而未蠲,疆埸之备不修,缓急必误事。
初,孝宗户部经费之馀财于三省置封桩库以待军用,至绍熙移用始频。
会有诏发缗十五万入内帑以备犒军,公谓实给他费,请毋发。
且曰往岁所入约四百六十四万缗,而所出之馀不及二万,非痛加撙节则封桩自此无储。
遂定议犒军岁以四十万缗为额,由是费用稍有节矣。
上尝语公边事,公曰:「若史院《乱华编》载海上之盟与北狩等事,陛下岂容不观」?
上命经筵取索。
韦璞以后侄孙为焕章阁待制,公引马季良、孟忠厚故事及建炎诏书「后族勿任侍从」以争之,坐改观察使
谏臣论吴端不当除带御器械给事中缴孙珰观察使,上遣使谕给谏。
侍御史刘文节公光祖争之,上怒,左迁刘太府少卿,中外沸腾。
上谓外府之除乃以省闱拆号差讹,不因论事,公言迁除之命不在自劾之时,而在论事之日,终无以释天下之疑。
刘公请外,亦报罢。
祖宗旧法,凡遥郡至观察使乃落阶官,转正任防禦
谯熙载以潜邸旧恩,自遥郡观察使径除正任,中书舍人莫叔光三疏,不报。
熙载辞免,上令学士院降诏,公封还词头,卒如旧法。
左司谏邓驲以论潘景圭结近倖袁、李蔚宗,迁将作监,公力陈不可。
上批「匠监之长,乃是超擢」,公争之益力。
又言姜特立诸人恃恩干请,上为出特立浙东副总管
明年景圭湖州,卒缴罢之。
王士廉以皇后之姊之夫请佃平江府官田,以内小臣杨爱卿、袁宣谕漕臣,公言:「此自陛下出批中宫邪,是乃斜封墨敕之渐」。
秘书监杨万里求去,以直龙图阁转运江东,公留行不报。
六月,除礼部侍郎
先是,黄贵妃薨,上忽忽不乐,乘舆过重华宫,已驾复辍。
冬至日晏,不视朝,中外莫敢谏。
公四疏开陈,会上召嘉王,公言:「寿皇之欲见陛下,亦犹陛下之于嘉王也」。
上为动容。
宫闱颇与外事,公因进讲「姜氏会齐侯于泺」,极论家之不齐,至于阴阳易位,甚则离间父子,汉吕氏、唐武韦几至乱亡,不特一鲁庄公也。
胡晋臣、尤袤、夏执中卒,上不以为信,公因鲁僖公十六年大夫卒恳恳言之,且曰:「陛下大抵因疑致疾,疑愈深疾愈甚,遂使父子之间、中外之事有不能合理者」。
上竦然。
四年正月,兼权吏部侍郎
公以饮酒过度为谏,上喜曰:「卿能尽言如此」。
是时留丞相请罢政,待放于范村,久不获命。
廷臣谓上欲专相公邲,陈起居赞章司谏击之。
公于郡人,实未尝附丽,而陈疑之,谋于执政,命公为金国贺正使以间之。
明日待次重华宫,语与陈忤,公请纳敕,更选他使。
会报金虏郑王允蹈叛于河南,谋劫使者,公嫌于辞难,遂行。
因言:「陛下屡愆问安之期,中国犹知有疾也,脱虏酋以为问,臣将何辞」?
上悟曰:「旦夕便当过宫」。
公尝援仁宗故事,请书《孝经》四章与《无逸》并寘左右,至是章司谏劾公以虏事胁君,以《孝经》讥讪,不报。
公出关待命,上不得已畀以近郡,差知绍兴府主管浙东路安抚,令朝辞之任。
未行,六月孝宗升遐,宁考受内禅,改婺州,辞不行。
七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会求言,公条十二事:曰兢畏,曰敬天,曰法祖宗,曰奉先,曰安亲,曰正心,曰勤政,曰任外庭,曰亲君子,曰纳谏,曰节用,曰谨终。
起知泉州,未上。
庆元元年五月,召为吏部侍右侍郎
二年,知贡举
监察御史姚愈侂胄风指,文致试闱事劾公,出知太平州
新学校,修社稷,坯城郭,缮器械,练卒伍,浚河渠,造桥梁,葺候馆,立养济院,百废具修,民不知役。
邦交之馈以掩骼埋胔,嫁贫女之失时者。
刘德秀劾公,嘉泰元年提举兴国宫。
俄差知泉州,以所治当涂者治之。
丞相始知公有政,以用公不尽为叹。
李澄德清朱钦则俱求荐于公,公不从,后以韩婿骤用,钦则监察御史,朱遂劾公罢郡。
侂胄久执国柄,稍弃前怨以收士望,于是彭子寿、曾无逸复官,林和叔宫观徐子宜放自便,吕子约量移,公提举玉隆万寿宫,皆三年七月也。
四年,知建宁府,察官徐楠劾免公。
数月,进殿中,又言公纵己害民,再削一秩。
开禧二年,又奉兴国宫祠
其秋入春官,直禁林,仅十馀日复食兴国之禄,盖至是已五奉宫祠矣。
明年十一月侂胄诛,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入见便殿,请遵用故事,命东宫参决政事,以杜权臣之专,不时宣引宰执及别创直庐,令词臣候对,以备批旨,谕大臣以容受直言,饬朝列以砥厉名节。
嘉定元年,兼修国史,兼实录院修撰,知贡举
三月给事中许奕使虏,公暂摄其事,内侍李枢、符、李益、徐考叔久窜得归,公执不行。
盖是时斥宦寺之党韩者,甘炳再图知省而惧不获,使其子宗茂首以四珰尝外庭,闻公之风而寝。
公又言辛弃疾迎合开边,请追削爵秩,夺从官恤典;
陈自强罪侔侂胄,不可异罚,乞用丁谓、王黼故事远窜,簿录其家。
皇子薨,赠太师尚书令公言子为父师,名不正,宜改赠极品。
史弥远枢庭,将以兄弥宁为春坊,公持不可。
娄机代公为给事,卒予之。
公尝曰阳城脱不遇裴埏龄为相,终无以自白,故在琐闼一百六日,虽小事必言。
五月,进礼部尚书
许奕使还,中书议表贺,二府将以和戎迁秩,公曰:「澶渊之役,捷而班师,天子下诏罪己,中书密院待罪,今屈己盟戎,奚以贺为」?
乃止。
飞蝗蔽天,公言不可诿之用兵遗孽,宜修君德,惩权臣,弭盗贼,察奸贪,以求弭灾之实。
弥远以枢廷造命除从官,宰相钱公象祖数请去,公请勿偏委任,寻又言咨访宰执不可独召一人。
上曰:「前日赵彦逾亦如卿说」。
弥远衔之。
章良能将除御史中丞,公进《台谏论》三篇,上以付中书,章见之滋不悦。
七月,公请禁绝苞苴,又请察小人之交缔,遂力请外补。
上谕留再三,公曰:「侂胄以台谏为私人,今章良能未除中司前一日,亦以小舆见弥远矣。
侂胄盗权擅国,专行执奏,所称圣旨,类杂己,今弥远亦独班奏事矣。
侂胄未败,犹望旧人,今旧人出矣,而拯救无术,臣恐宗社之不堪再坏也」。
越二日,除宝谟阁学士镇江府
未上,改福州
治事踰月,又以贴麻镌免。
二年,陈晦黜,复公元官,奉玉隆祠。
五年瑞庆节,虏乱不能遣使,公陈备边十事,虏亡则鞑靼之强我独当之。
执政不乐曰:「倪公尚云云,以阶太中大夫耳」。
未几,御史石宗万论公,降二官,永置閒散。
八年,复元奉祀
于是公年七十矣,连疏请老,不听。
十一年,除华文阁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
又请老,不听。
公尝言从臣自休致外,皆不可陈乞,故自玉隆祠满不复请,十年间亦未尝乞磨勘
至是吏部检举,转通议大夫
十二年宗祀明堂,进爵国伯,又请老,不听。
十三年十月,以病乞骸骨,不允。
再请未报,屏医却药,自志其墓,命诸孤丧事从简。
诏特转一官,进职四等,以通奉大夫显谟阁学士归安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致仕。
是月丙子卒,享年七十有四。
其孤上公所定遗奏,犹乞收爵禄赏罚之八柄,张礼义廉耻之四维,闻者感涕。
特赠光禄大夫
后诸子升朝,该累恩进少保
上亲政之明年,诏有司谥公文节
淑人沈氏,吏部尚书虚中之女,赠福国夫人,先十一年卒。
男六人:祖仁朝奉大夫、前通判南剑州
祖义,朝奉大夫、前充江南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祖礼宣教郎、知抚州金溪县事;
祖智承直郎、前监行在赡军激赏西酒库;
祖信,承议郎、新通判袁州
公薨后相继卒。
祖常,通直郎、监行在都进奏院
祖礼以后兄知建平县愿,祖智以后弟承务郎惠。
女子子二人,宣教郎沈铎、免解进士周侗。
孙男四人:兴公、承公,皆将仕郎,馀二人尚幼。
孙女壹人,许将仕郎徐椿年
公少孤,事继母以孝闻。
仕五十年,官二品,而奉身清约如一日。
先世田宅以推诸兄弟,卜室城东之月河。
归自当涂,始辟小圃,以「逍遥」名亭,作屋三间,扁曰「齐斋」,左图右史,朝吟夕讽。
尝语诸子:「吾生平素慕乐天」。
乐天直道屡黜,而于牛、李之党终无所附,居数郡有实德在民,晚岁委命无求,与公出处相似。
乐天未七十已苦风痹,公晚而益强。
善乎良贵之言曰:「方柄臣初相,震赫中外,公独折其角而夺之气。
末流之弊,至于避柄臣名讳,以诏为诰,以照为證,以远为邈,登之朝廷文书,无所忌惮,纲常倒植,所不忍闻,而在廷莫敢言其非,至此而后知为曲突徙薪之功也」。
又曰:「国朝最重台谏,所以彻壅蔽而强主威也。
弥远把握言路,输款而后除,纳稿而后奏,目谕意嗾,剪伐忠良,浊乱海内者二十有六年。
观公《台谏论》之作,可谓知祸本矣」。
又曰:「淳熙之士不变于庆元党祸者鲜矣,再坏之开禧,三坏之嘉定,公刚方质直,不尚苟同。
以周、赵之犹不肯微受尔汝,则其奴视权孽固宜」。
呜呼!
予早闻叶公之言,今又获观良贵之状,公之纯忠表里、全节始终,烂乎简策,予无所措词矣。
所著《齐斋甲稿》二十卷、《乙稿》十五卷、《兼山小集》三十卷、《兼山四六集》十卷、《词科旧稿》五卷、《翰林前稿》二十卷、《后稿》二卷、《翰林奏章》一卷、《掖垣词章》二十卷、《缴论》四卷、《银台章奏》五卷、《南宫集》一卷、《奏议》二十六卷、《历官表奏》十卷《、承明集》四十卷、《丙寅录》一卷、《更化奏对录》一卷、《台谏论》二卷、《昆命元龟说》一卷、《北征录》七卷、《合宫严父书》五卷、《南征南辕诗》二卷、论著三十卷、《近体乐府》二卷《、些章》二卷、《易章》三十卷、《易说》二卷、《中庸集义》、《大学解、》辩颜子、子思子、续曾子各一卷、《论语义證》二十卷、《孟子问答》十二卷、《老子原旨遗事》六卷、《刀笔集》十五卷、《家传》六卷、《经锄杂志》十卷、《马班异辞》三十五卷、《马史删改古书异辞》十二卷,藏于家。
铭曰:
士放于利,不有厥躬,视人作辍,随俗介通。
文节公,怀诚秉忠。
相维周、赵,且不苟同;
况于韩、史,尚肯尔从?
嶷立孤耸,如千丈
无依而立,无托而容。
虽隮台省,而不久中。
八为郡守,八领祠宫。
位既弗称,用亦罔终。
彼滥贵者,浮云飘风。
公之大节,吴嵩比崇。
史官博士,策名诔功。
我铭申之,勒荣丘封。
宁海县新建衙楼记景祐元年五月 北宋 · 钱惟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赤城集》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四六、光绪《宁海县志》卷一七
古者郎官出宰,虽班有土之权;
县令得人,自契震雷之象。
所谓子男之国,实为父母之邦。
其政不得不修,其门不得不壮。
是故羲经设位,式著乾坤之名;
老氏垂文,亦陈道义之说,盖以限阃域于内外,顺阖辟于往来。
其或肇创重楼,齐列大道,斯又为一时之轮奂,使百世之讴谣者也。
宁邑会稽回浦二县地也。
后汉回浦章安
晋孝武太元二年,分鄞、章安户置之。
唐武德中,改海州台州宁海属焉。
自开皇迄唐大历,其间兴废靡定,迁改不常,图牒□□,斯不复载。
眷惟灵壤,实曰奥区,地接天台,路连石姥,时生英秀,代出神仙。
一派桃源,阮肇旧游之胜境;
千寻瀑布,兴公作赋之邻邦。
武肃有国,县署之前本无崇制,门闼之设,止乃平居。
浸历岁华,率皆颓毁,梁柱悉蠹,陶甓不完,风雨雪霜,栾栌莫庇。
皇上耕籍之季秋八月,我武宁章公来莅是邑。
性惇宽裕,动合典常,专文学之科,预英雄之选。
以详雅镇俗,以惠爱字民。
虽位屈于十铨,而利均于千室。
下车数月,布政多闲。
睇广厦以爰周,叹闬闳而未备。
有邑人陈继安暨乡䣊耆艾等,列状献诚,愿谋新作。
既舆情之允洽,岂人欲之可违?
公察以由衷,聿从其志。
冬十有二月,因农之隙,庀徒以时。
大则输梁栋之材,小则致榱桷之用。
官无醵敛,民皆义从。
押录薛宗等,夙事公庭,恪居吏□,共谋朴斲,尽瘁勤劳。
高卑悦随,上下胥乐,一心众力,百倍厥功。
景祐改元,门与楼成。
轩檐半空,烟霄咫尺,栾栱交结,丹漆相鲜。
晴曦下照于觚棱,翠巘四围于爽垲。
双扉洞启,宜驷马之并驱;
层构鼎新,若蜃云之擎出。
华不极侈,俭皆中规。
仰之弥高,观者如堵。
翌日,公乃谓盐榷侍禁王君,赞府评事□君,曰:「我之政必葺,幸已成矣。
岂非由能干之宏,假通明之奥,思以兹公□共成此门?
不然,则何以致累任之阙,一旦而备?
宜乎张丝竹,罗樽俎,会同僚,登是楼而凭之。
远可以观耒耜之勤,近可以采风俗之语。
比夫庾元规之登望,王仲宣之销忧,彼皆赏玩物象,娱悦情兴,不足同年而道耳」。
于戏!
斯邑也,创置近数百年;
斯门也,朽腐知数十载。
是邑之民,得不思经度乎?
所以然者,盖以待明公而作之,庶播其芳风者哉!
余受代邱,经游花县,俾兹撰述,靡容固让,敢以直书。
是岁五月二十有七日记。
神秀楼记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九、《三台文献录》卷三、《赤城集》卷一一
天下事,有暂而忘,有久而不置,有大而故闇,有细而新,盖系其人尔。
淳熙二载丞相赵公忠定,自太史守台。
台城堞素完,中更郁攸,半不治,楼亦随之。
公至,缓缮修,急抚养。
未几,里安其政,而城之役始兴
九门,各有楼,鼎新者四,而神秀独南峙,更雄丽焉。
乃集僚佐落成,且诗其事。
余记齿未龀,见人人诵公诗,以为公去幸诗存,诗存楼亦存也。
然诗存无尽,而楼存有坏矣,盖近一甲子。
公之孙必愿,以纶邸行侯事。
其政寔似公,遂新公楼而赓公诗。
落成之日,人曰:「侯之诗又似公矣,而楼更雄丽于公。
侯去,幸诗存,诗可无尽,而楼又可无坏也。
噫,盛哉」!
按「神秀」语本兴公,独指言山尔。
然有山之神秀,有人物之神秀。
山之神秀,一州之润也;
人物之神秀,四海之润也。
公去台二十稔,实秉大政,定大策,勋在宗社,德在堪舆。
虽竟逐烟瘴以冥,而终随日月而耀,盖四海共之矣。
夫一州固四海之细,一楼又一州之细。
细而久可忘矣,而民诵之不置焉;
又久宜故闇矣,而侯治之复新焉。
非系其人欤?
则登今楼,想昔景,侯固百年不老,公亦千古如在。
德侯愈甚,则思侯愈深。
诵公诗未休,而诵侯诗又继之矣。
是使此楼常新也,诵之者愈不置也,不论其细与久也,信系其人也。
否则,崇台杰阁,穹亭危榭,屋角拄河汉,檐牙挂星斗,非无雄丽过此楼者,而存则嗟怨,去则诋讥,见其子孙则愤激。
若是者,暂犹不可,而况可久邪?
其能使诵之不置,而与之常新邪?
予为此文,非独以书有功,抑以风世之惰而无立志者。
王观复(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八、《山谷全书·续集》卷八
顿首。
奉别回舟,乃复惘然,盖好学知言之士,或千中得一,所以相遇不能不欣然,相失不能不怅然耳。
风雨不静,想行舟三日,亦得泊松滋阁中。
及诸少皆佳否?
元操书纳上。
兴公,言公乃欲得旧纸扇,今封上十柄,馀须他日便风也。
十月十九夜漏下三刻。
阁中孙文懿之孙思道,亦是族兄。
思道即某外生张协之妇翁,相见愿致老舅之意。
王伯起唱道野集序 南宋 · 杨琰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三、《姑苏志》卷三一、《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八
伯起授经于王临川,学于曾南丰,游于曾宣靖公父子间,诸公皆推挽之。
年未及衰,一旦弃去,卜居吴门
独处一廛,扁曰「酉室」,日焚香燕坐于其中。
其所为诗若干卷,号《唱道野集》。
兰亭叙后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淮海集》卷三五、法帖通解、淮海题跋
兰亭》者,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
右军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郤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韨褉于山阴兰亭,酒酣赋诗制序。
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字有重者,皆构别体。
而「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
他日更书数十本,终无及者。
右军亦自爱重,留付子孙。
至七代孙智永比丘,俗呼永禅师
卒,传其书于弟子辩才
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
唐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帖,摹拓殆尽,惟未得《兰亭》。
凡三召辩才诘之,固称荐经丧乱,亡失不知所在。
后遣监察御史萧翼微服为书生,以诡辩才,始得之。
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
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奉遗诏,以《兰亭》入昭陵
赵模等所拓者传于世。
事见何延之兰亭记》。
缴进王伯起上书状庆历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六
右,臣今月二十五日出外,至夜归家,有相州进士王伯起看臣不见,后留下长书一封。
中言为检匣抑塞言事者,责臣不能规谏人主,开益聪明。
及自言有策可以弱北虏,使十年不为害。
又言有上皇帝书,为有司所抑,不得上达。
仍于长书后,卷却奏状一封,意欲令臣缴奏。
臣窃详王伯起所与臣书,词理极有可采,但未知奏状内所言何事。
缘臣本不识其人,又无处寻访,只据所与臣书,内言有策可使北虏十年不为害,此一事是朝廷当今急务。
其奏状,臣不敢滞留,谨并元与臣书缴连上进。
伏望圣慈特赐省览,或有可采,乞下开封府寻访本人,更加询问。
谨具状奏闻。
除潮倅谢丞相1229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五、《启隽类函》卷二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服劳试邑,甫从南亩之归;
需次佐州,俾便北堂之养。
顶踵悉蒙恩于吾相,丝毫不假力于他人。
恭惟元台,大布公道。
虽治边防,治水利,并收一世之才;
然为孝子,为忠臣,各遂匹夫之志。
辄陈情而力请,宰物之曲成
伏念某海峤寒生,江淮薄宦。
兴公建议,深疑大举之非;
徐庶念亲,不胜方寸之乱。
因退食祝融之禄,寻起从桂管之招。
遂离选坑,忝有民社。
适居孔道,宁免游士过客谤伤之谈;
每见老农,俱言圣君贤相安静之意。
属者满葵丘之戍,法当扫光范之门。
顾内无莱妻,中岁抱断弦之痛;
矧上有陶母,暮年须扇枕之人。
自怜薄命之屯,隃发大钧之问。
空函朝达,除目夕颁。
非大臣有哀穷悼屈之心,则孤士无超资越格之理。
山川清淑,想韩木之犹存;
路坦夷,觉潘舆之可往。
族戚喜官期之近,交游夸廪入之优。
始虑楚人之亡弓,俄报塞翁之得马。
丘山施重,草介命轻。
兹盖伏遇某官夹日元臣,擎天老手。
伊尹、周公未尝处之事,力量有馀;
赵普、韩琦不能为之功,声色弗动。
广搜罗于夹袋,尤轸念于绨袍。
谓先人忝更化之都司,而贱息亦翘材之末至,因其恳请,宠以便安。
某再世衔知,三生图报。
一艺者庸,小善者录,岂不希大造之甄陶;
终养日短,尽节日长,尚可备异时之驱策。
张监(邦洵)丙寅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四
(上同。)恭惟某官笔斡千钧,胸蟠万卷。
兴公之赋,掷地有声;
文昌之诗,如云多态。
言念老生之初度,俾沾才子之残膏。
忽聆三叹之音,倡焉寡和;
欲效七襄之报,织不成章。
胡仲方尚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五、《后村集》卷三三
乌呼!
挹公风标,彦辅、叔宝;
听公议论,兴公、逸少。
捉麈笑谈,刻烛倡酬。
公非今人,晋第一流。
久掾公府,新美世事。
再长橐班,裨赞国是。
众所期公,与公自期,下卑严、徐,上扳龙、夔。
如何十年,卷怀去国,晚虽徵还,曾未安迹。
高爵崇秩,固无一亏,盛心懿识,有不尽施。
自幼识公,今我一老。
惟公规模,我所深晓。
欲以安靖销弭塞氛,欲以整暇应酬世纷。
杯酒非酣,幅巾非傲,有所陶写,有所赏好。
嗟乎斯人,奄忽九京。
空怀积疑,无复细评。
古人千里,素车白马,我足如絷,我泪如泻。
呜呼哀哉,尚享!
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三三、《群书考索》后集卷三○、《善教名臣安定先生言行录》卷一、嘉庆《如皋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胡氏世居长安
询为唐兵部尚书
其孙韬因乱留蜀,为伪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卿,于君为曾祖。
泰州司寇参军讳脩己,卒葬海陵
司寇宁海军节度推官讳讷,赠太子中允
博学善属文,吕文靖公夷简尝荐其书,备修国史
君其长子也,讳瑗字翼之
少有气节,颛意经学,兼通律吕之法。
力贫以抚兄弟之孤,爱义良厚。
景祐中范文正公仲淹上言君知古乐,召见论乐,拜试秘书省校书郎
康定初,元昊寇边,陕西帅以辟为丹州推官,后移密州观察推官
丁父忧,举其族之亡于远者九丧归葬。
服除,迁保宁军节度推官,治湖州州学
又召教授诸王宫,病家,辞免,遂以太子中舍致仕。
泛恩改殿中丞,驿召会秘阁议乐,除大理评事,兼太常主簿,寻复解罢。
岁馀,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仍与议乐。
乐成,改大理寺丞,赐绯鱼。
嘉祐元年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
既而疾,不能朝,拜太常博士
还官政,从其子志康杭州节度推官以就养。
四年六月六日终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
明年十月五日,葬于湖州乌程何山之原。
母随氏,赠京兆县太君
娶王氏,封长安县君
有子三人:志康进士及第,志宁、志正皆力学。
长女婚大理寺丞希鲁,次进士王伯起,季女尚幼。
孙守约。
君孤进所立,不恤权贵,义以自信。
本朝承周用乐,其声高,不合中和。
太祖皇帝尝诏下一律,而未遑制作。
天子知乐,命李照等修之。
君初得对崇政,廷辨等所修乐非是,诏令改作。
未几报罢。
及会秘阁议,按《周礼》以正钟律。
上党列为九等,累其中者为尺。
尺定而律成,验之比旧下一律,于是彻前乐而新之。
天子临紫宸,钟磬在廷,天子曰:「学者能通典故而不能知声,工者习其声之传而不知制器之理,斯难能也」。
先有议镈钟当有大小,今与黄钟一之,非古制,乃用倍半之法作应钟。
至是钟成,特小小者不堪备宫县,诸儒侍从无异议者,天子可之,用于郊庙。
又令作《皇祐新乐图记》,布之天下,盖积二十年而后成。
其间同议论皆贵官老儒,相抵止者岂一二哉,然君未始恤之也。
尤患隋唐已来仕进尚文词而遗经业,茍趋禄利。
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
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设师弟子之礼。
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
学徒千数,日月括劘,为文章皆傅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
后为太学,四方归之,庠舍不能容,旁拓步军居署以广之。
五经异论,弟子记之,目为「胡氏口义」。
迩英讲,不以讳忌为避。
既疾,上数遣中贵人就问安否,盖亦有所待矣。
比去京,诸生诣阙下乞留者累日,公卿祖送都门甚盛,莫不惜其行也。
君虽老于训导,在丹州实与帅府事。
建议更陈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募土人为兵,给钱使自市劲马,渐以代东兵之不任战者。
军校蕃酋、亭障厮役,以事见,辄饮之酒,访被边利害,以资帅府
府多武人,初谓君徒能知古书耳,既观君之所为不以异己,又翕然称之。
君隽材而行笃,卒艰勤以殁。
所著《资圣集》十五卷,藏于家。
嗟乎!
士之有志于道,以身法世,莫不欲致之于用,推之于远。
然才德之士多亦蹇轧难通,岂不有命乎!
君不鄙小官,进不及用,功于诲人,其施博矣。
晚乃得侍天子左右,若将有为,辄病以废,岂人事也哉?
谨志。
赵丞相1179年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雪山集》卷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某伏以季春正时,恭惟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如伊尹之暨成汤,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如傅说之迪高宗,明灵降佑,亿兆知归,钧候起居万福。
某伏读十一月八日制书,咨禹之辞亮采,惠畴之训甚切,命毕之辞正色,率下之谟甚勤。
某所知者神州之境将复,上道之日将行,其关诸度数,协诸阴阳,天之所为不可得而知也。
虽管窥蠡测,窃知其土苴绪馀,亦不能言也。
非独管蠡不能言,虽仪、秦之辩,深析万宇之情,亦不能言也;
虽庄、列之机,普观六合之表,亦不能言也;
虽佛祖之慧,洞照万劫之初,亦不能言也。
德山禅师有云:「穷诸玄辨,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考之吾儒,所谓太仓之稊米,大泽之礧空,此某所以不敢重缄叠幅,致赞咏揄扬之辞,自知其绘画之无益也。
然有一言敢述万分。
艺祖以来,与国同姓而登庸,举其尤彰明较著者凡三人焉:运属建隆时,则有忠献赵公,削平九牧,混一万殊,有宋之业开创灵长者由此之故也。
运属绍兴,时则有忠简赵公,扶颠持危,拨乱反正,有宋之业复兴再昌者由此之故也。
运属淳熙,时则有我公,有忠献公削平应变之略而守天下之大经,有忠简公元镇持正之操而达天下之大权。
有斯人,生斯世,遇斯时,宅斯地,此孟子所谓兴王名世者。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其可谓非天乎?
其可谓非天乎?
窃独未知相公经纬错综四海九州之度,固已指掌于前,孰为先,孰为后,孰为缓,孰为急,孰为第一议,孰为第二议,熟为推毂,孰为合尖?
相公必有以处之矣,而某未之或知也。
兹事姑止,某有至危至迫至哀至穷之情,敢冀相公试垂听焉。
相公应期乘运,实在己酉,而老父生于庚寅,某生于乙卯,揆之常情,事相公之日甚长,事老父之日差短,兴念及此,莫知身世之所存。
迫世垂年,仕于遐邑,欲挽而留之,少安温凊之养,而老父之宦情未衰,欲胜而上之,稍进优清之位,而某之力不足,将若之何,将若之何!
丞相仙井虞公盖尝造化老父以湖北帅属,又尝造化老父以江南帅属,非独以不肖子而埏埴老父也。
虞公笃孝于老太师,某尝为之画赞,有云「五桂芬芬,流香如水。
今茂其一,尚馀其四。
三槐森森,成阴满庭。
其一属子,其二及孙」,大略云尔。
不独兴公之击节,又动公之伤神,所以某之肺肝及于老父之间,而公不忍拒也。
太师克襄大事之时,相公不鄙,状其行赐之,俾制挽章为灵輀之先驱,相公尚亦记之乎?
其词盖云:「叩阍凛凛疏三通,归社萧萧酒一钟。
南阳呼不醒,鹏飞北海去无踪。
无年及见安车召,有子能荒大国封。
想见功名心未死,亦随江汉去朝宗」。
其辞虽陋而已有验矣,可谓先见乎?
今老太师端居上清,俯视尘寰,未必慨然于功名之语也。
某辄敢凭此良缘,仰于洪造相公其动念于老父耶?
其不动念于老父耶?
虞公之旧恩可援以为例耶?
不可援以为例耶?
皆惟相公之命。
锡类之仁,圣贤之盛德也。
方相公期运未至,从容于红莲绿水之时,彼此为之嬉笑者弥日,今某可谓困矣。
呜呼,使之困者天也,使之不困者相公也,相公亦天也。
王仲淹云:「使如晦而得志于万民,其犹天乎」!
天下皆戴相公之天,而某戴之尤深,天未尝有私覆也,某之情私也,人之所欲天必从之,天未尝拒私情也,顾其情如何。
盖有似私而实公者,某之所陈,老父之辞是也。
相公哀之,相公怜之。
嗟夫!
仙凡之路异,云泥之分殊,可以目睹而不可以迹亲,可以声彻而不可以足至,惟相公厚护栋梁,永毗箕翼,伟绩塞乎鼎彝,茂勋溢乎旂常。
某未毕馀生,尚庶几见之。
无以报效相公者,独公之所不能形容,某能发而为文,著而成章。
徂徕庆历之诗所谓「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壮哉,崇二老之炜煜也。
某则不然,近取诸身则有「赓歌」之元首股肱,远取诸物则有《乾》之风虎云龙参天两地而倚数,则有禹、皋陶五百岁之运,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则有傅说、吕望梦卜之祥,庶合于圣人之遗意而为不负于相公也。
徂徕复生,傥以为然乎,相公裁之。
孙通判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四、《梅溪先生后集》卷二二
观乔木而思世臣,雅钦伟望;
红莲游幕府,叨与下僚。
第去官之匪遥,恨事贤之太晚。
朋缄下拜,谦德有光。
某官挺生相门,妙有家学。
兴公之才名冠世,亲得其传;
叔敖之阴德在人,固宜有后。
先正亡而象贤在,权臣死而公道行
宜相继于凤池,宁久淹于骥足?
伫自别乘,荣跻要途。
某窃第怀惭,效官无补。
南阳弘农之画,有愧范、岑;
赋监湖秦望之奇,愿陪元、窦。
代人通刘教启 宋 · 唐士耻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灵岩集》卷七
恭审光膺诏旨,荣领师儒。
芗细杏坛,陡觉东风之透;
阴成槐市,行当北路之舒。
暮春尼父之门,泮水浃鲁侯之泽。
幸哉小子,首以忱辞。
恭惟某官照洽闻,金刀显胄。
名山蜡屐,何须想像于兴公
臣浸仙槎,岂复低徊于卢肇
笔下澜翻于铺叙,胸中融结于高深。
共惟八采之才,登高能赋;
独立千英之表,首善峨冠。
拟牵入仕之丝,蚤遂摘髭之第,三年海角,独手鸾栖。
尽嗟矮屋之居,竟大微官之绾。
蠹鱼舆版,肯容小吏之奸;
林竹吟音,共喜同僚之隽。
声彻郑乡之井,最闻魏阙之书。
且江河淮济之流,毕输溟渤;
而礼乐诗书之习,远自贤关
民足且知,仕优而学,用移骏轨,以遂雅怀。
与其州县之尘劳,孰若圣贤之景慕?
矧此乌伤之壤,上当须女之虚。
流风犹接于老成,多士争期于修习。
雍容函丈,鼎新书带之青;
婉娩牙签,豫悦经帷之绛。
当此比贤之岁,式瞻有德之旌。
惟咫尺于汉京,矧翩联于越峤,笑沈祠之在右,宁袁扇之自高。
表表圭璋,必岩廊之登显;
耽耽馆学,宁弱水之阻修。
不待席温,伫看诏下。
某寒生故裔,小己修途,虽知名教之可从,尚愧驽才之难勉。
囊锥淬厉,终无百鍊之姿;
鼓箧希微,缪脱一囊之颖。
兹闻风而慕悦,将望履以趋承。
假斯骈俪之二三,述此蕴藏之万一。
尚时稽于律吕,益无间于寝饔。
其为跂望之诚,罔尽语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