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皇从弟故推诚保顺翊戴功臣安静军节度使梓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六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赠太尉追封永嘉郡墓志铭(并序 庆历八年五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王讳允迪字德谟,燕恭肃王之第五子。
太宗皇帝诸王恭肃最幼,钟爱焉。
章圣嗣服,缘先帝意加亲宠,故久不就外邸。
大中祥符甲寅岁,生王于东宫
天禧四年,遇承天节,始赐名,一命为右千牛卫将军
今上践阼,推恩内外,褒进戚藩,以翼王室,除大将军,领和州刺史
久之,罢将军,改崇州,俄拜唐州团练使
明道元年,宸居落成,肆大眚,徙济州
躬藉千亩,王预九推之位,礼成均庆,迁汝州防禦使,进静难军留后。
庆历四年,制授安静军节度使
盖恭肃王尝领是镇,而王继焉,宗藩荣之。
是岁,先王捐宫寝。
圣上慈仁诚孝,至性自然,寅畏天地,虔恭祖考,惇睦族属,以御于家邦,尝欲以是风天下,纳民大顺。
恭肃之薨也,以叔父之重,悼恤尤深,而王执丧有不及礼者,降授右临门卫大将军
克自修省,循礼谨度,寻改密州观察使
六年,复安静旄钺
王素康盛,至是感疾良美,中贵人挟上医诊治,内出黄金剂以赐,抚讯相及于路,疾遂革。
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夜漏十刻,以不起闻,享年三十有五。
上闻震悼,厥明,辇如其邸,哭临之,废朝五日。
丁巳,上成服苑中,文武班慰于崇政门。
遂以太尉章绂追封永嘉郡王,凡赙赐率加等焉。
太常节惠谥曰「思恪」。
大鸿胪持节典丧事。
四月癸未,涂菆于寝。
易官以窆事令龟,先远日,维六月癸酉吉。
未引绋,宣徽北院使李昭亮辞赴三城,故事,置饯酒于垂拱殿,以王在殡,为之彻乐。
五月甲寅,具卤簿、鼓吹、麾幢、旄节,导輴以西,葬河南永安六安郡夫人张氏祔焉。
夫人德象婉嘉,壸闱之范,载命不淑,方华而殒。
继室昭国夫人钱氏忠懿王之孙女,志尚清净,不安其家,恳请逊于洞真宫,遂赐道士冠服,名曰修真,号和正大师
子四人:曰宗粹,右监门率府副率
三皆夭逝。
女七人:长早卒,赠江华郡
次并在室。
王姿采秀发,气志果劲,性开敏,豁如也。
涉猎书史,略通大义,留思篇咏,风体尔雅,晓音律,善射命中,得和容之妙。
国朝之制,不属宗室以吏事,悉留京师奉朝请
永嘉之果以敏,使之从政,亦足以发已。
若夫被化麟趾,承华棣萼。
灵长凭厚,体联上帝之孙;
显重崇高,族系天王之弟。
昌辰累洽,丁庆祚同安
圣度广容,靡严颜之怀惧。
宴宁誉处,生荣殁哀,方之前朝,王享备矣。
百福具有,不至者年,天实命之,何嗟及矣。
臣职在史观,且司宗籍,承诏撰识,敢不直书!
铭曰:
吁吁梓潼,蜀剑之东。
先王相攸,实启荣封。
帝念叔父,建尔仲子。
缵其节旄,俾多受祉。
仙源懿亲,诜诜振振。
祖宗诸孙,其在五人。
尧心舜度,仁覆寰宇。
岂其本支,不贵以富?
胡然乎天,不与之年?
奄违昌时,而归幽泉。
吉仗森列,悲笳惨绝。
有裧者车,挽绋晨发。
嵩洛之阳,三陵相望。
体魄就宁,下从先王。
谢公定秘阁文与可枯木1101年 北宋 · 陈师道
 押支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四 树石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墨色落欲尽,严颜终不移。
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念此犹少作,未尽冰霰姿。
北枝把异鹊,意定了不疑。
惜哉不得语,胸次几兴衰。
一为要贵役,可复辞(赵本、库本、张本作愧)画师。
隐奥虽可惜,涂抹复见遗。
谢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词。
岂惟语画工,劲特颇似之。
何当补谏列,一吐胸中奇。
易外传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八、《五峰集》卷五
《屯》:元亨,利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者,盈也。
物之始生,盈盈然皆有充满塞实之意,及既生,则发舒矣。
刚柔始交而难生,震始交于下,坎始交于中,难屯,未通畅也。
震为雷,坎为水。
阴阳始交,则勃郁为雷,未为雨也。
震动坎陷,二卦相重,动乎险中也。
屯有大亨之道,贞。
且因雷雨之动满盈也,故「勿用有攸往」,往则不贞,失大亨之道矣。
方天下屯难之时,纪纲未正,法度未明,岂独力所能济?
建侯,广求辅,忧勤不懈,然后能济矣。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秦暴既极而未息,汉安方来而未定,陈涉以匹夫首事,出万死之计,不畏狼秦,「动乎险中」也。
诚能立为天下除残贼之志,复立六国后,于此有人贞固其心,为秦益敌,以自辅助,守正而不移,则秦可灭,时可治,而天下之屯解矣。
自蕲至陈,未远也;
兵方强,残贼肆行,未艾也;
而遽王之,示天下私,无中正诚悫之心,岂有大亨之道也?
傲长者而妻父去,斩宾客而故人行,听谗毁而诸将不亲附,失建侯之义甚矣。
死于城父,不保首领,非不幸也。
「勿用有攸往」,岂不信乎?
汉高则起丰沛,扶义而西卷蜀汉,扶义而东诛残贼,其贞固可知矣。
张良于邂逅,举陈平于亡命,拔韩信于行阵,取英布于敌国,收雍齿于故怨,是以能诛灭秦、项,刬革暴虐,与天下更始,四海会同,六合为家。
由是观之,则「大亨贞」、「利建侯」之义,圣人示后世之意悉矣。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东汉之末,豪杰竞起,有刚阳之德宜为君者,昭烈而已。
痛王室之倾颓,愤奸臣之窃命,扶本宗,诛奸宄,一匡天下,其志也。
而为相于平原,为牧于徐州,归袁绍,投曹操刘表,曾未足以舒其志。
然临祸患而信义益明,不少变其初志,三顾草庐以致诸葛,得庞统,来法正,追景升,顾恋赴义之徒,而众士景从,若水之归海,以贵下贱,而大得民也。
于是遂定巴、蜀,三分天下而有济屯之势,「居贞」、「建侯」之利大矣。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九五应而逼于初阳、不得相从者,以屯故也。
天子者,天下之首;
蛮夷者,天下之足。
中国盛强,蛮夷屈服,天下之常经也。
而汉之时,匈奴暴桀,抗衡中夏,其为足也犹初,其僭乱也犹九。
苏武使焉,匈奴壮其节义,凌折困辱,必欲降之。
虽倚汉刚明之君,而远在蛮夷,为所拘絷,降之不可,归欤不听,故「屯如邅如,乘马班如」,进退不能也。
六,阴也,二亦阴也,妻道也,臣道也,从一而终者也。
武守是道,舍生取义,以死守节,心归中国,义绝蛮夷,虽身在匈奴,不为之用,岂求有功名于彼哉!
譬如贞女,虽或介于强暴而不可侵凌,终不为之字也。
夫使蛮夷,而善归者多。
是时匈奴强暴,非心服中国,而乃使之,是以遭难如此耳。
十者,数之终极而后变也。
居十九年,匈奴势衰,欲归计强汉,乃得还。
然后名扬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完节而归,乃字也。
蛮夷服中国,反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炎汉再建之初,隗嚣起于陇西,以庸才居民上,有偏霸之意,即是鹿也。
夫立国以得贤为本,若马援、申屠刚、杜林、郑兴诸贤,皆莫之与而去之,是无虞也。
惟陷身于不义,以及乱亡耳。
终不悟,举兵背叛,不知几而往,困于西城,饥而死,吝穷甚也。
窦融则不然矣,其保河西也,岂无专据方面之志哉!
然闻光武勃起,中原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遂舍五郡之权,一心汉室,终保福禄,亦可谓之君子矣。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桓公入齐,鲍叔实辅之,既而不执其政,「乘马班如」也。
管仲者,己之交游,有贤才而胜己,则求之于鲁,脱之于俘,荐之于公,让之以政,「求婚媾,往吉」也。
于是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鲍为齐臣,至于今称焉,可谓「吉,无不利」矣。
非其能知己之短而肯进人之长乎!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鲁昭公当三桓强盛、禄去公室之时,以人,则皆季氏之人;
以政,则皆季氏之政。
君位虽存而威权去已,不足以有为,欲恩泽下流,难矣。
其膏也,膏,凝结而不流者也。
然则宜奈何?
自小而以渐正之,使恩泽浸润加于百姓,仁心仁闻著于天下,则有吉,如唐武宗、宪宗是也。
鲁昭不知出此,举兵攻之,欲夺数世之权于一旦,恩泽未孚,民莫之与,以致失国出奔,客死他所,凶矣。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汉献帝、皇泰主。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
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太甲、成王以幼冲未有所知而居君位,童蒙也;
伊尹、周公以刚阳之才,任顾托之重,为发蒙之主者也。
夫伊、周非有求于太甲、成王,太甲、成王非伊、周无以保其尊位,守其宗庙社稷,故「匪我求童蒙」,乃「童蒙求我」也。
「初筮告」,若伊尹太甲,方其居忧之时,即放之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是也。
若不决之于初,待其听政,然后随事之失而言其非,则「渎蒙」矣。
周公成王,自幼冲之中,不顺其意而行姑息之恩,故左右侍御仆从,即以正人为之,以检束其行,使幼而闻正言,见正行,亦不待其临尊位,然后因事一一以教之也。
是以太甲、成王虽无过人之才,而卒皆为大贤者,以伊尹、周公能养其正于蒙,有作圣之功。
此蒙之所以亨也。
夫当天子蒙蔽未发之时,当发蒙之任,负天下之责,苟不持正,自信不疑,则必有乘间投隙而起者矣。
故圣人又戒以利在于贞也。
惟贞,然后足以弭奸邪窥伺之心,厉忠贤进为之志,事功可就,而祸难不生矣。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大舜之有天下也,先诛四凶;
孔子之执鲁政也,先诛少正卯
唐太宗之起义兵也,先诛高德儒。
盖时方蒙蔽,未知好恶之所在,惟先威之以刑,则观听耸动而民知所从矣。
是说去其不知所从之桎梏也。
虽然,刑加于恶之尤者,然后足以正法,新民之耳目而施教化也。
若用之不正,以及众人,则不足以得民心,民苟免而无耻,于治安之道为可吝矣。
九二:包蒙,吉。
纳妇,吉。
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诸葛孔明执蜀政柄,上有后主孱暗之君,下有杨仪、魏延昧于大体之属,北有蔽欺天下窃命之魏,东有不知天命称尊之吴,可谓蒙之世矣。
孔明尽礼,后主听信,无所嫌忤;
圆融、延,使各展其才力;
结好江东,而不明其称帝之罪;
志在北征,亦必闭关息民,然后用之。
其志大,其量弘,虽未能致其亨,而有安强之吉矣。
广开言路,弃非如敝屩,得是如珠玉,孜孜尽下,事无不察,算无遗数,「纳妇吉」也,岂有凶祸之及哉?
夫臣事君犹子事父,九二刚阳之才,而六五柔顺之君与之相应,故虽居蒙世而有吉。
圣人举而示人以近,故云「子克家」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汉元初立,萧望之以师傅下行端揆之职,为发蒙之主。
史高望之同受顾命,位望之上,为亲近大臣,以阴柔庸劣之才辅暗懦之君,而昵比于恭、显阉宦不中正之人,疏远望之,不与同心辅政,于先帝付托之意,岂不负哉!
是亦自远于刚阳笃实之贤,故有「困蒙之吝」耳。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汉昭所以委政霍光者,冲幼,未明习国家事耳。
非天资愚蒙,乃童蒙也。
以其童蒙而天性聪明,故能上顺先帝之志,下任霍光之贤,而燕王之谋不成,篡弑之祸不作,故为吉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顺也。
大舜之征苗,文王之伐崇,汤之放桀,武王之伐纣,皆以其蒙昏之极,不得已,故击而去之耳。
若后世汉高之诛秦、项,汉宣之诛先○之类,禦寇者也。
平城之兵,马邑之伏,唐太宗之伐高丽,为寇者也。
禦寇者,出于不得已,故天人顺之。
汉武为寇于四夷,而望天下之人皆如卜式之顺己,其可得乎!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
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彖》曰: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文王虽有亹亹刚健之德,既受命为人之主矣,若遂欲进定天下,则之才犹足以有为,恶未贯盈,人心未尽去,天命未尽改,时未可以定也。
文王逡巡不进,退处于西伯,而在上,「险在前也」。
文王以服事殷,其忠信于上下,其诚动于残贼,故得行其号令于诸侯,天下化之,而不以为嫌,「刚健而不陷」,岂有困穷哉?
「有孚,光亨,贞吉」,此之谓也。
文王中非有孚,则不足以动商纣,而至于以兵相加,文王虽得天下,是篡也,非「位乎天位」、「中正」之义矣。
文王「位乎天位」,「中正」而不过,故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夫以天道处之,何事不济?
故曰「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行之。
古之君子如伊尹之耕于有莘,傅说之筑于傅岩,吕望之钓于渭滨,皆待时于郊野旷远之地,不冒犯世患而求进者也。
其耕也,其筑也,其钓也,用常而已,非有惊时异众之行也,故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小有言,以吉终也。
孔子、孟轲执其规矩准绳,周行于诸侯,见可而进,「需于沙」者也,近于世难矣。
然孔、孟志在天下后世,非私己也,故不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或以微罪行,或三宿而后出昼。
广德弘,其心甚大。
小有患害,厄于陈、蔡,围于匡人景子谓之不敬,尹士谓之干泽,于孔、孟乎何伤?
故当时诸侯敬之重之,万世之下尊之仰之。
「以吉终」者,此之谓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范滂、李膺,名冠天下,激浊扬清,进必以其道,「需于泥」者也。
然时方多僻,「灾在外也」。
其气刚,其志锐,其行劲,无所顾虑,露其锋刃,欲以力除奸邪。
奸邪畏忌,则思所以中伤之矣。
党人禁锢,岂无自而然哉?
皆自致之也。
若敬慎如陈寔,虽中常侍张让父葬,亦往吊焉,敬慎之至也。
及党人被诛,而名士因得免者甚众。
使范滂、李膺敬慎如此,岂有诛死之败乎?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汉桓既诛梁冀,拔黄琼,首居天位,天下想望异政。
奏诛州郡贪污者十馀人,海内翕然称之。
时小人充朝,正人处乎其间,佞幸之所必中伤也,「需于血」者也。
夫琼之心,岂止于诛州郡贪污而已哉?
肃清廷列,乃其也,少须服之耳。
及嬖宠益横,自度力制不能,遂上疏极言,称疾不起,不敢安其位,「出自穴」也。
虽言,然一言不听,则不敢据其位而去。
力言之而不止,以与嬖宠争也。
顺听时命,委而去之,虽其壅遏,不行戮于小人,而无凶祸之及矣。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文王之时,位乎天德,退称西伯,天下归之,实行天子之事矣。
其居中正,又何疑哉?
饮食宴乐,以待天命,所需必遂,可谓吉矣。
孔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冯翊之说萧,赵广汉之讼魏,皆中无孚实,不知畏惕,过而失中道者也。
故终极其事,皆至于凶。
左雄、周举,「中吉」也;
王浑、王浚,「利见」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小有言,其辩明也。
郑兴、桓谭。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杨恽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郭子仪、鱼朝恩。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杜淹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曹腾、梁商、贺若弼、韩擒虎、贾复、寇恂和事天子。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主父偃、来俊臣之徒。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
贞,正也。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率其众七十万,战于牧野。
武王鼓之,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前者倒戈,后者北焉。
其故何也?
不能正心以正天下,故众莫为之用。
武王征之,非富天下也,正己而已矣。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刘虞,吉德之主,士民之所与也。
公孙瓒,暴黠之将,士民之所不与也。
以十万之众声罪讨而一败不振者,以无律故也。
不以律,虽臧亦凶矣。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赵将李牧初守雁门之塞,赵王听谗而罢之。
既而边境不安,复命将,请行其初志,赵王听之,乃受命。
于是利钝进退、功罪赏罚,皆专制,赵王不得而与也。
故能一战而破灭三国,边境清净。
夫不用,则听命而退;
用之,则专命而行,得中道者也。
故吉而无咎。
其后禦秦师,赵王罢之而不受命,则恃专而失为臣之道矣,见杀宜哉!
故《象》以「承天宠」为「中吉」也。
吴、楚反,景帝周亚夫三十六将军讨之。
亚夫言于帝曰:「楚人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
于是吴攻梁急,梁求救于帝。
帝命亚夫救之,亚夫守先谋,不奉诏,坚壁不出,而遣轻兵绝吴、粮道
吴、楚兵卒困于梁,饥死叛散,以破灭。
惟其委之重而自任也专,故能有是功,吉无咎也。
虽然,人臣有大功于天下,奉身而退,不为天下先,可也。
亚夫绛侯之子,复有大功,又为辅相,守正而行,抗义不挠,其居正也善矣!
然卒取死亡之祸者,不知消息盈虚,与时偕行之过也。
唐宪宗之讨淮西也,既命裴度御史往视师矣,又命以为相,使赏罚用命不用命,又命往釐以既厥事。
信之深,任之确,恩礼有加而无怠也。
所以平逋寇宿贼,威震诸藩,合乎「王三锡命」、「怀万邦」之义,可以为天下后世法矣。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用师之道,必以才德谋虑足以服人心,如丈人者主之,故能有成功。
若燕乐毅丈人也,而以骑劫代之;
若赵廉颇丈人也,而以赵括代之;
李牧丈人也,而以颜聚代之。
此以众人而尸丈人之事者也,不败亡何待!
六之才德,众人也,而三之位则统师也,故圣人明舆尸无功之义。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齐桓伐楚,退师召陵
赵充国讨先○,固守不战;
汉高祖项羽,舍荥阳成皋而趋宛叶;
朱隽讨韩忠,解围而后复战,皆「左次」也。
「左次」者,不以气也,必有义也;
不以力也,必有谋也。
夫聚众而付以艾杀人之器,岂得已哉?
能以谋义行之,庶几其可胜矣。
此兵家之常也,故无咎。
六五:田有禽。
利执言,无咎。
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
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夷狄居边塞不毛之地,盗贼屏其邪心而从于教化,不害良善,其宜也。
夷狄若有侵犯于中国,盗贼若有干犯于天下,则是禽兽在田而侵犯稼穑也,当申其罪而讨之。
大禹之征有苗,汤、武之征桀、纣,汉高之伐项羽,则皆申其罪而讨之,故蛮夷率服,天下响应,为利大矣,故无咎。
然任将之道,必以名德才行足以率众者为之。
九二刚阳,三才在下,为师之主长子也。
若不任长子而以弟子众人庸才间之,未有不败者也。
郭子仪、李光弼尚有相州之败,况他人乎?
吕蒙不肯与孙皓并为大督,曰:「昔周瑜、程普并将,几败国事」。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
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张良以兵法说他人,皆不省,及以说汉高,则常用其策。
曰:「沛公殆天授」。
故遂从不去,「原筮」也。
其从沛公以复仇暴秦而济世安民,非以为乱也。
此仁人之心,可久之道,为天下之正理,得「元永贞」之义也,故无咎。
沛公约法三章以收秦民,马援之择君,窦融之归光武郭嘉之去袁绍,皆「原筮」者也。
其相比,莫非有善谋,行常道,守正理者。
邴原曹操曰:「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明公之所以待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
刚中者不能如是。
不然,以利相比,如赵高、二世之君臣,与夫窦、灌之朋友,未有得无咎者也。
夫天下未定,国家未立,而身未安,固宜汲汲求此。
若楚、汉分争之时,君臣未定,百姓未知所归,贤能未尽见用,韩信、彭越、英布之徒,不能乘此时举贤恤民,求上下之助以宰制山河,保其大功。
及楚已灭,天下归汉,乃奉兵叛逆,自取灭亡,「后夫凶」也。
隗嚣之徒,才不逮数子,方纷乱之际,则坐谈西伯,及中原略定,乃始举兵图大事者乎?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成汤三聘之,然后起;
诸葛孔明躬耕南阳,先主三顾之,然后见。
聘之在彼,而起在我;
顾之在彼,而见在我。
其尊德乐义之心著于礼貌之间,然后就之,故足与有为也。
不然,则失身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
反为有势者之所贱矣,安得吉?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齐王建所有之群臣宾客,反为秦用,卒误王建,死于之间,不亦伤乎?
《小畜》:亨。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郭子仪虽为鱼朝恩所忌,然朝闻命,夕引道,信命而行,「复自道」者也,是以奸邪莫之能害而终吉也。
李光弼因谗邪之间,遂拥众不朝,则不能复于道矣。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汉明帝察察刚急,治楚王英狱,无辜连逮不可胜数。
群臣希旨,无敢以情恕者,独侍御史寒朗心伤其冤,出万死,为无辜一言。
其言发于忠诚恻怛,「有孚」者也。
其情既笃,其辞既达,其义既明,故卒从其言,死罪免而恐惧亡矣。
正君心,救无辜,何咎之有?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舜既受尧之命有天下,而尧朝旧臣,如共工、驩兜、伯鲧,佐尧治天下,其执权利之日久矣。
舜,江海陶渔之人也,虽以尧命听居其上,其志未尝不欲专命,使舜不得有为于天下也。
然舜以天德居天位,其有孚可知,固将分天职与天下圣贤共治之,分天禄与天下圣贤共食之,列天位与天下圣贤共守之,岂奸邪之臣所能遏哉?
是以九官命而不仁者远矣。
「挛如,富以其邻」,此之谓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
贞厉
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东汉阉宦之盛,自孝和永元中郑众始得与闻政事,其宦者出入禁闼,以奉承为事者也。
昵比则易以亲,顺事则易以信。
其后遂得天宠,日侵朝权。
至永兴之时中官近习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政令一自之出矣。
然贤者犹或用,势已张而未成也。
延熹之末,逐党锢,贤智举不得进,于是乎成矣。
所以及此者,以其昵比顺事足以惑媚人君,而桓、灵之君心与之同,性与之合,「既雨既处」也。
赵忠、张让之徒,岂知其非,日以益甚,终受诛戮,固其宜矣,「妇贞厉」也。
虽然,阉竖也而执国柄,政自己出,侵逼人主,「月几望」矣。
陈蕃、窦武以区区之力,不复顾虑,诵言诛之,欲以一旦而夺百有馀年凭藉之权,不亦难乎!
孔子曰:「有所疑者,戒时君子必知疑虑,徐思所以制之,则不至于凶矣」。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
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袁涣之答吕布严颜之答张飞薛包之事父母,谢安之桓温,所处至顺,所言至当,皆以「柔履刚」、「说而应」之故,虽履强猛暴戾之地,终不见伤害也。
至强暴也,而文王徽柔懿恭以事之,故能免于羑里。
西伯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则得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其德,光大明于天下后世也,其亨可知。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张良以布衣起为帝者师,及功成天下定,则从赤松子游。
杨秉以儒生起为三公,尝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此安其卑下之素,往行其志愿者也,故贵势不能动其心,利禄不能乱其操。
以是而行,岂有咎乎?
九二:履道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黄宪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非有惊众险异之行也。
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之仕,亦不之拒也。
行至京师,竟无就,若其中以利欲自乱,岂能从容应之若是乎?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
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咥人之凶,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吕布刚决不常,智卑而才小,虽统众为将,固不足以济乱也。
然以董卓之悖逆而杀之,以袁绍之背叛而绝之,「眇能视」、「跛能履」者也。
其见非能穷理,其行非能尽义,亦迫劫于形势,因以为功耳。
使统御于人,遵约束而行,则未必不为名将,如尉迟敬德之流,保其天禄矣。
以其刚决猛暴而居人上,自主一方也,故躁率妄行,谋不中礼义,动不中几会,「履虎尾」,蹈危难,为曹操所擒,而被「咥人之凶」焉。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东汉之初,窦融保据河西,专有方面。
厥后归命光武,以为大司空,居近君之地。
光武刚强明决,以法术制驭臣下之君也。
尝专制,则光武心忌,本处于外,入为大官,则旧功臣心不平,「履虎尾」也。
谦恭小心,有子欲其恂恂守道,不愿其才能,其畏慎可知。
愬愬」,畏惧也。
能如是,不以宠利居成功,其「志行也」,故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素履贞厉,位正当也。
刚决也。
尧、舜之圣,犹曰钦明文思,允恭克让。
禹戒舜曰:「无若丹朱傲」。
仲虺戒汤曰:「从谏弗咈,先民是若」。
《诗》称文王曰「小心翼翼」。
盖优游从容,宽大尽下者,圣人之容止也。
能如是,则履帝位而不疚矣。
若自以为居位正当,任其刚决,不复畏惧,则德不能日新,往往日退,不如其初。
此危道也,故曰「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曾子寝疾病,谓门人曰:「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夫人有一善一功、一言一事,欣欣然自喜自足而不能有终者,多矣。
焉知君子以天下世世为消息,没身而后已乎!
曾子启手足,可谓「视履考祥」矣,必得正而毙,可谓「其旋元吉」矣。
《贲》。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季氏使闵子骞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王烈寓于辽东公孙度欲以为吏,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六二,文明,贲之主。
其质阴柔,随质之善恶而贲之耳,故不能变其质也。
叔孙通制礼仪,因汉高所能行者而已。
九三:贲如濡如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三,处文明之极,阳奇阴耦,阳居其中,阴阳交合,情文悦怿,贲之盛也。
如舜得十六相,文王得四友,汉高得三杰,光武得二十八将,唐太宗得房、杜、王、魏,君臣相辅,光被天下后世,而膏泽下于斯民,「贲如濡如」也。
方世之乱,英雄角逐,君择其臣,臣择其君,非素有定分也,皆以情合气浃相从耳。
茍不长守贞固,而继之以疑阻猜嫌,则君臣必不相保,未有能终者也,安得吉?
如陈灵之杀泄冶赵迁之杀李牧,袁绍之杀田丰是也,终为人所凌辱矣。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德宗、陆贽。
《剥》。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汉和帝郑众窦宪有功,遂得与闻政事,阉宦擅权,侵害正人,自此始矣。
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其凶必矣。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
以辨,未有与也。
天子者,天下之本,民人之主。
其得位也,上受于天,下受其君父,而辅之以大臣者也。
桓帝李润、江京而废,来历以死争之是也。
而同谋之徒皆见险而止,历独立无助,桓帝遂废。
后虽立于孙程等,然进退人才,更张政事,皆在天子之手,犹未甚也,而执朝政与大臣为伍之势成矣。
若大臣得人,以其类进,则犹可为也。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剥者,阴剥阳也。
三,居刚应刚,以阴从阳者也。
东汉吕强处阉宦之中,独有爱君子、忧宗社之心,虽身被杀,犹有令名,无咎也。
张将军 明 · 殷奎
咸阳县中春寂寂,官寺民居皆瓦砾。
岿然一殿渭河边,暮雨荒垣翳蓬
人言此庙祀张侯,作创年深失来历。
但见舟人渔子事之谨,常具盘餐致私觌。
七月二日庆生朝,十队水嬉飞画鹢。
露台百戏竞娱神,变幻鱼龙走巫觋。
口称将军主吾渡,渡口流传多伟绩。
盲风怪雨白浪翻,过客乞灵无没溺。
况闻生时在当阳,据水横矛气如霓。
曹家水步八十万,瞑目一呼无敢击。
生前英烈死为神,庙祀夤缘岂其的。
吾侪小人无识知,知有阴灵系休戚。
只今香火甚萧条,风雨前时破堂壁。
猊像摧颓府藏空,旌旄散落门庭阒。
何当一日还旧观,好妥神栖荐清涤。
小人托命在风波,衣食生来此中吃。
县官倘有修葺意,愿效区区答涓滴。
我听此语为踌躇,祀典民情两相阋。
将军自是熊虎将,猛力雄姿万人敌
长刀不斫严颜头,国士之风何傥俶。
功存汉鼎三国分,义却秦兵千载激。
荒城野殿何足多,不慰吾民久惊惕。
我来伏谒岂有他,前史遗忠自相觅。
作诗荐愤代牢羞,投卷中流同吊汨。
进谢恩马状辞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南阳集》卷二一
祺祥肇启,曲简于清衷;
使指下临,猥加于蕃锡。
敢效左牵之献,少申下报之诚。
仰冒严颜,靡宁悸魄。
雪竹 元末 · 吴镇
四言诗 押屑韵
董宣之烈,严颜之节。
斫头不屈,强项风雪。
读苏诗戊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翰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八
严颜一降将,到底头未断。
东坡文山,如何两褒赞。
可知能大言,举世受欺谩。
王司封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八○、《皇朝文鉴》卷一二一、《启隽类函》卷四二、《文编》卷五一
伏念某孤穷之人,少失所恃。
虽勉心竭力,求以合于古人;
而固陋颛蒙,动辄乖于时变。
以此而游于世,未尝见恕于人。
而自趋走下风,习闻馀教,慰藉之礼,称扬之私,忤严颜而不加犯上之诛,拂盛指而更以首公为是。
书辞报答,骑从见临,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以至其去,重烦送将,又赒其行,使不留滞。
爰初就道,甫尔踰旬,乖离虽新,感仰殊甚。
伏惟顺节自寿,副人所瞻。
某蒙太守卢公惠酒因作诗以谢公子仇香遽赐光和复次韵叙事酬答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予怀天(原作夫,据活字本改)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继宠颁。
诗酒而今谐素嗜,更兼春雪满群山。
谢知府少卿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四、《祠部集》卷一八、《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二
长无寸才,寒有馀地
百里自效,职颇惮于不修;
二天误知,众遂疑其可取。
近具版谒,前从府趋,瞻棨戟之甚严,觉筋骸之如束,伏蒙甫宽苛礼,为霁严颜,损邦侯之达尊,加国士之优遇。
以至均惠公庖之品,许陪燕俎之欢。
千骑雍容,下临所舍;
十目骇愕,相视为荣。
事信越于前闻,心第藏于厚赐。
下邑归去,尚恋卿云之浓;
终朝度思,益知恩地之重。
恭以某官禀气间杰,为时老成。
朝廷渴贤,方念元龟之旧;
廊庙虚位,伫增显爵之光。
孤生咸依,四海佥属。
代到任谢监司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祠部集》卷二三
过承优诏,获典重藩,初见吏民,自惭师帅
兹有公庥之托,得无私幸之多。
伏念某一冒荣阶,久糜稍食。
崎岖官路之险,少所备尝;
黾勉公家之为,老而逾励。
向按章于遐服,旋佐幕于中畿。
专领一司,甫弥周岁。
罔裨尹治,仅脱官瘝。
误奉朝恩,俾分州寄。
矧彭门之剧镇,乃《禹贡》之奥区。
风宜信佳,气俗殊悍,桑稼之资既当,萑苻之萃亦繁。
过家之上先茔,实为便道;
守邸之惊两组,殆是故乡。
抚案其间,疏短为惧。
兹盖伏遇某官器函闳博,才贯几深,上简渊衷。
外临要部,澄清一道,舒惨百城。
特霁使台之严颜,与之假借;
有容卿寺之朽质,得所据依。
敢不祗服攸箴,勉图所报。
推行新法之本意,以便吾民;
宣布本朝之宽条,俾知上德。
下情感赖,曷究名言。
深州窦学士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四、《祠部集》卷二七
顷繇冗掾,得备属官。
趋走下风,每严颜之为霁;
违离数载,敢忘盛德之所蒙。
起居之礼不脩,疏远之踪分绝。
夫何容贷,弗尔瑕疵,首占教文,过形恩奖,跽然拜赐,益以怀惭。
恭惟知郡学士学际圣贤,器包公辅
坐安流瘵,矧利泽之宜民
入罄论思,行忠谟之致主。
炎威云兆,时祉载蕃,伏望上为邦家,倍绥燕餗。
春兴八首 其五 明 · 王九思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渼陂集卷五、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九
巴城寂寂带江楼,城下清江不断流。
鸟道入云通白帝,渔歌终日起沧洲。
英雄不废严颜,割据深知汉主忧。
修竹早梅俱有意,少年春服与同游。
李和伯行状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二、《拙斋文集》卷一八
公讳和伯其字也。
其先居光州固始,唐末从王氏入,遂为福州侯官人
公幼迟重寡言笑,已如成人,稍长,自力学问。
两举于礼部,不中第,初无怼色,曰:「吾知治吾事尔,得失何预焉」?
益自刻学。
未几,与其弟三人俱擢乡荐,而公为举首。
有司阅其文,无翰墨畦径,诧曰:「非今世举子文也」。
已而复黜,乃谢绝世事,杜门读书,乡人子弟委束脩于其门者数百人。
以苦学,得重膇之疾,遂不起。
时绍兴十有七年九月十有八日也,享年三十有七。
公天资近道,复能从当世先生长者问为学本末,故其学专以古人为法。
尝曰:「不用私称,轻重自定;
不用私斛,多寡自足;
不用私心,是非自明」。
又谓:「梦者心之鉴。
人之善,或以矜持矫饰为之,至梦寐间,则毫发不可掩。
君子以梦为鉴,自知心之诚伪」。
盖所守之约如是。
故其读书,务求有益于吾心者,而不为空言,而每谓:「吾于《甫田》,得为学之道焉;
吾于《衡门》,得处世之方焉。
陈平燕居,深念陆贾在前,而不见吾欲,以是瘠吾思。
严颜曰:『斫头便斫头,何怒耶』?
吾欲以是惩吾忿」。
此足见其律身之严。
至于待人,则以谓:「道有并行而不相悖者,人之善则誉之,己不可以自誉;
人之过则恕之,己不可以自恕;
人之贫则矜之,己不可以自矜」。
凡议论之补于教者大率类此。
其于书无所不观,而尤邃于《春秋》,自三《传》及诸家之说,皆旁搜博取,以会其旨趣。
众说之所未安者,然后断以己意。
谓《春秋》之不可以凡例拘,犹《易》之不可泥于象数也,苟惟取必于例,与柱后惠文何异?
故著书未竟,而其说之一二,学者已传之。
与人交,柔声下气,出于至诚。
遇不可,即毅然正色,虽贲育莫夺,或与之谈世事,口吃不能多言;
至剖析义理,娓娓不休,若驾轻帆、乘顺风,若决流水于千仞之山而赴东海也。
疾革,语人曰:「寿夭在天,无足言者,独念累吾父母耳」。
遂了然顺逝。
娶陈氏,有子一人,曰涣。
女四人,长适林如璋,馀未行。
某以外弟从公游,自丱角至于壮齿,如一日也。
每与公语,未尝不自失,其赖切磋之益为多。
往年陆教授死,继而公殁,里人相与痛吾州之再失贤士也。
某于二人,实兼师友之重,故哭之过期而哀。
葬有日,舅氏语某曰:「知吾子深者莫甥若,汝宜状其行,以请铭于立言君子」。
某承命流涕。
今公之所学,于古者虽百未一试,而其善言行诚足以贻世范,谨掇其大概而实书之,虽亲不嫌也矣。
谨状。
颐斋 明 · 卞季良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春亭先生诗集卷之三
早年勋业映时贤,富贵仍看子满前。
只有严颜挥苦泪,想应遗恨在重泉。
正月十九日。梦先君 明 · 李堣
 出处:松斋集卷之二归田录
严颜别弱龄,尺纨遗典刑。
音容邈难接,髣髴唯梦经。
真既不留画,梦亦非所令。
含悽三十载,追想渐冥冥。
春宵易成寐,精魄通丁宁。
忽见吾亲来,喜泪同泠泠。
相对不问病,但惊鬓凋零。
气色两匆匆,言笑难从容。
形开一蘧蘧,山月穿疏松。
梦中若知梦,即吐平生胸。
一觉便隔世,欲语还无从。
后亦必有梦,此意须缄封。
辄见辄输了,后悔无留重。
陈无己诗集序绍兴十年六月 南宋 · 程敦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一
无己陈公学文于曾南礼。
学诗于黄豫章,南礼以西京为宗,而豫章少陵为诀,此千载作者之极功也。
然文以气为主,要掇古人机杼,而自为边幅;
诗以意为胜,能得古人句法,则方为受用。
某不佞,愿表其大凡而出之。
少陵尝赋薛少保鹤曰:「画色久欲落,苍然犹出尘」。
公赋文与可枯木曰:「黑色落欲尽,严颜犹不移」。
少陵赋月曰:「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公曰:「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至于少陵曰:「反畏消息真,寸心亦何有」?
公曰:「时要平变信,反愁清息真」。
又曰:「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公曰:「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又曰:「恶滩宁变色,高卧负微躯」。
公曰:「临深负高枕」。
又曰:「把文惊小陆」。
公曰:「把文甘老倒」。
又曰:「沈、鲍得同行」。
公曰:「名成沈、鲍行」。
又曰:「孤城隐雾深」。
公曰:「寒城著雾深」。
又曰:「魑魅喜人过」。
公曰:「魑魅须游子」。
又曰:「山谷进风凉」。
公曰:「溪山进晚风」。
又曰:「此生已愧须人扶」。
公曰:「身已要人扶」。
由是观之,公之渊源远矣。
盖西京文之正宗,而少陵诗之真诀,国朝得其传者,自欧阳文忠始,一再传而至苏氏以及南礼、豫章焉。
自公之后,无足论者。
世之士茍有志于绝学,微公而谁与归乎!
绍兴十年六月八日眉山程某伯文父序。
益城府院君挽章 其一 元 · 闵思平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及庵先生诗集卷之四
南柯春梦破,云落夜台幽。
虽喜严颜笑,可堪慈母愁。
高阳徒已散,华表迹空留。
地下如相识,应招拙叟游。
郑寓员外 元 · 闵思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及庵先生诗集卷之四
知君心已足封留,得坎乘流非苟求。
归去依然郑庄驿,行装不是仲宣
严颜自有芝兰德,寿骨高争松桂秋。
黄菊应开后九日,称觞节迫可夷犹。
崔录事(安湿)还乡 明 · 柳方善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泰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怜君不得意,匹马故园归。
去住自多感,穷通皆有时。
剑光曾射斗,蜃气必升霏。
暂奉严颜喜,回辀慎莫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