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张户曹论处置保甲书(二)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八、《灌园集》卷一四
前辱黎滩回,示以所议保甲事为未尽知新法之意。
景倩以此语处我,非不可以受也,但详景倩所以发语之由,则犹可以勿受。
何者?
景倩亦未尽知吾意故也。
夫联邻伍为保甲,以检责奸偷,讥诃逋逃,此熙宁以前县大夫间亦行之,而民间晓此甚熟矣。
何有今日旷然大变吾君吾相之盛心,推遍海内,而书生犹不知乎?
盖奉行新法者有所未当时措之宜,则弊所以形,弊形则民之所以怪且忧。
景倩以使责未出忧,离合未适愿,谓皆法之所无,此何言耶?
使法而有此,则何以谓之法也?
法无之,而行法则不免有之,景倩岂独不闻且见欤?
前奉论之时,县所下期会诸文,月数十于保正所。
耆长所受或十馀而已。
盖保正虽豪而其职则总统众长,其受符于县则退而关付于众长,众长又轮转而付之其属户,此官所许者也。
而且越乡跨里,责其办事,事未必办,则官不得无惩艾之威。
此民臀所以流丹相照也,某岂妄议哉?
嘉祐末年,今河北都运吴公为南城,亦行保甲矣。
联二十家隶一长,而不问主客户,取于比近势足以相及而已。
当是时,领事者唯在耆壮,而不闻有扰民之患。
盖唯不委耆壮,而屡以官临,乃所以致民之扰也。
彼以为平昔联保甲,官未尝临,而今则临之,此其不止于检责奸偷,讥诃逋逃,必将有以勤我者,其所以扰也,而况不能无离合不适愿之怪乎?
今保甲所在有相去十里者,甚者至十五里,有隔山阻水,有异保殊坊者,而并居一聚之民,则都大析碎,宜合此而反附彼者矣,某岂妄议哉?
景倩以为上官谆谆开其申愬,有未适愿则为改正,此非某不知也。
使官不许又不改正,绝无纷扰之忧,则官犹不失为烦,民犹不失为勤;
况乃胥吏检治,阴求微索,情所不免,保无忧耶?
视今悬远必愬之户,率百改其四五十,而后可耳。
然则上烦下勤,其有遽尽之日哉?
夫民知远虑者寡矣,是以未遭急故,则未暇愬其离合之非便,若知思者,则遽愬其然耳。
然则今之未愬者,非不愬也,愬在后日而已。
景倩岂不念此?
盖为政而不执其要,未有能善者也。
今怀未必敢之疑,而使民必愬无已,岂要也哉?
某虽在山乡,然非日无野人交论者。
顷以季源诚托,故因行而问知其说,既未及告而季源去。
窃以爱人利物,君子之事,而景倩君子之英,幸当体访之责,足以使民已其所怪,故不嫌屡渎而私以书焉,诚欲裕民恩力出于景倩车马之下焉耳。
景倩乃云然,吾岂风波之徒哉?
景倩处我过矣。
数旬以来,县不下期会文于保正所,众户由此泰定,皆以幸脱丹臀相庆。
若改正一事,官更垂意,则受赐因吾景倩,岂曰小补?
如之何,如之何?
兽炭赋(以朱火清耀升为韵) 唐 · 蒋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九
彼好奇者。
巧与之俱。
揉煨烬兮。
是谋是度。
象猛兽兮。
为虎为貙。
将以辉烁殊观。
熠耀洪炉。
腹翕赩以凝电。
口喊呀而夺朱。
曳尾垂头。
似无心而暴物。
嘘烟吐燄。
若有齿而焚躯。
寓形兮必果。
徒搏兮莫可。
锯牙钩爪。
乍腾倚于寒灰。
隅目高眶。
载光芒于烈火。
所以暖虚室。
娱密坐。
稽其状也。
成鸷兽之雄雄。
求其类焉。
笑形盐之。
其静兮无营。
其动兮匪惊。
稍顿足以狼顾。
时迸裂以豺声。
煜爚交光。
孰辨犬羊之鞟。
䫜顤欲步。
似怀林野之情。
因炎上以委质。
殊槛中而徇生。
辉兮赫兮。
美其容之有焯。
不贪不暴。
嘉其身之中清。
无野心以见诮。
非内热以自照。
恒虩虩而畜勇。
复煌煌而引耀。
威而不猛。
谓驯扰于中堂
攫而莫前。
疑蜷跼于馀燎。
袭狐貉者。
对之而不惊。
被絺绤者。
向之而伏膺。
佐南薰之煦妪。
却北陆之严凝。
金釭近之而发彩。
玉壶邻之而散冰。
髬髵枕藉。
爌晃依冯。
类火鼠兮炎邱是托。
比烛龙兮昆阆斯升。
此制也。
不唯资于玩好。
抑亦彰夫伎能。
追次秦中斋先生韵赠潘玉林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见中斋见此诗,玉林高榻雨丝丝。
白莲社里曾为客,黄石自得师
方外未应无野史,世间元亦有儒医
墓铭久閟西原草,到处逢人说母慈。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二 明 · 邵宝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君如蜀山人,我愧程叔子
往来皆可书,山中无野史。
新搆看山亭 明 · 杭淮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双溪集卷四、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八
百尺凭虚槛,新开坐见山。
清时无野战,司牧称官间。
雨意微茫外,岚光紫翠间。
樽前有双鹤,日暮与云还。
春秋左氏传杂论一 其二十三 顷公不射君子为有礼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九
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子舆谓己曰:「且辟左右」。
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注:齐侯不知戎礼。)」。
射其左,越于车下;
射其右,毙于车中。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右成二年。
战欲杀敌,无问其人矣。
顷公自以不射其君子为有礼,用此败。
执此与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不禽二毛同意。
策问(一六)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二、《杨龟山先生集》卷一五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此天下之常分,古今之通义也。
先王度地以居民,分田以制禄,五家之寡,则以一下士长之,其治野人可谓详矣。
比长而上至于乡老大夫,皆养于野人者也。
一乡之广,又二千五百家而已。
以今较之,犹非赤望县之比也。
而卿大夫士列于其间,无虑数千人,岂不冗且多乎?
先王未尝以饩廪为忧,而野人之养君子者亦不以为厉。
今之郡县官有常员,宜其易禄矣,而议者每以冗官为患,何也?
国家修饰治具,将复三代之制,致治之原,有在于此。
学者宜知其说也,幸著于篇。
将之天长新亭壁二首 其一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新亭登眺解征鞍,飞鸟悠扬云意閒。
谁谓尘埃无野兴,故乘风雨看秋山。
昆山县重修学记 南宋 · 范成象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一、嘉靖《昆山县志》卷一四、《江苏金石记》卷一二
皇朝在祖宗时,郡国得置学宫,弟子员选贤以教者,举天下才五十有三所,而苏居其一焉。
昆山实为苏之邑,其承休尚矣。
县有学,在西门之内,雍熙中翰林王公尝记素王庙,丰碑屹如也。
政和中徽宗皇帝所书「大成」宝章,云汉昭回,扁榜峨然也。
然并海之俗易趋利,业儒者寡,异时以学入仕者,越数十年时一慰寂寥耳,齐鲁之变不同,风土之宜异也。
粤自化龙南渡,乾旋坤转,万灵骏奔,海若波立,荡壅决塞,百川顺理,由是此邦潮汐流通,沟浍交会,学之向背二水,殆有濉涣之美焉。
自兹文物之兴勃然,士争以儒学自奋,接屋连墙,弦诵如市,随计公车,束书桥门,率数倍他邑,奉常赐第,连大比不乏人,近岁尤辈出,岁时闾里盍簪至环席,皆前进士,昔所无有也。
以笃近渐美,力半而功倍也。
学更数政,弗问弗遑,日圮月摧,风雨弗支。
乾道改元河阳李侯为邦之二年也,蒐慝剔弊,无废不兴,疏源导利,专务以惠爱恤隐,虽遇大啬,其民弗疵。
邑且治,喟然谓同列曰:「百里古子男之国也,命之教政以是出,所以助王化,使民向方者,岂屑屑吏能宜称哉!
况吾属奉制书,此道固先劝相矣,如之何弗敬」!
会有浮屠氏以货殖败,其所自丰者非法,官籍之,赀以缗绩,田以顷计,侯乃请郡,愿以赀治废田为供。
太守吏部沈公方以儒雅润色为治,嘉侯之意,亟言上而从之。
侯躬揆度,鸠工指授,斧斤圬墁,趋事纷举。
经营于良月之初,朔一再告,而阁宇崇成。
门阙沈如,廊庑矗如,殿陛有序,飞甍翼如,横经肄业,有堂有舍,像设俨列,器陈合仪,凡所尊崇,规模具备。
会邑缙绅逢掖释菜于先圣先师,礼成弗愆,万目交耸,猗欤盛哉,斯文之壮观也。
成象依仁里居,获与崇观。
侯以记岁月请于不腆之文,既辞弗获。
窃谓古者四民,一耕而三食之,工商劳食焉而无愧,食功也,士独无为食之,不惟无愧,又加敬焉,岂不有大功乎!
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俾三人者共作,于其食易易,繄君子为之本,士之功顾不大矣哉!
亦有非古之民而食人之食,其人已病矣,又从而渔猎之,如木之有蠹,枝叶未害,本必先拨,为治者常谨视而剔去之。
今李侯剔其蠹而培其本,是真知所以为治者矣。
本固矣,则英华之发又将增。
是邑文物之光,不止誇衣冠之盛于畴昔而已矣,宜有魁垒豪杰之士出于其前闻人,一二钜公以功名德业焜耀宇宙者,今而后或见之,毋怠其所自。
邑人皆曰:「昔子产不毁乡校,三年人犹诵之。
今李侯之惠吾邦也如是,吾之诵之奚俟三年」!
李侯闻之,以为不然。
一日晨,入揖诸生而进之曰:「昔无庐,今大厥居,昔无以为养,今有储,愿诸君朝于斯,夕于斯,议于斯,诵于斯,所以居尔业而谋尔躬也。
议于斯,此余之所乐闻也;
诵于斯,以俟后之来者」。
君子以李侯为知言云,故余喜而并书之。
李侯名结,字次山左朝奉郎提举荆湖南路常平茶盐公事。
吴郡范成象撰。
按:《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四库本。
德州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四
景德原通北,衡漳流自西。
千帆津树合,万井曙烟迷。
蔓草燐能照,空林燕不栖。
周馀无野哭,圣世有云霓。
春秋名号归一图跋 南宋 · 李焘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三
左丘明传《春秋》,于列国君臣之名字不一其称,多者或至四五。
始学者盖病其纷错难记,继先集其同者为一百六十篇,音同者附之,于左氏抑亦微有所助云。
宋大夫庄堇、右大夫詹据,传未始有父字,而继先辄增之,所见异本。
若子韩皙者,盖齐顷公,世系族谱与传同,而继先独以为韩子皙,与楚郑二公孙黑共篇者,误也。
翟御史佥山北宪 元 · 吴当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
宠甚郎官幕,威仍御史
承恩方踖踖,辞阙去匆匆。
紫气榆关外,朱轓瀚海东。
霜寒翻鸷鸟,云影送冥鸿。
观省穷辽水,从容问国风。
宸衷推恻隐,庙议动昭融。
已觉皇威布,常令主泽通。
边烽无野战,物色屡年丰。
善政应除弊,贞心独秉忠。
祀朝依碣石,宾日候王宫。
处处讴歌起,家家乐事同。
勋名宜立致,簪绂会登崇。
更草匡时疏,慇勤达帝聪。
立夏日纳凉 宋 · 李光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与苏宰书(三)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五、《象山集》卷八
如闻徒御戒行,将如郡邸,岂黄堂将大行宽恤之政,以厚吾民之力,为国家培固根本,为万世不拔之基耶?
「抚字心劳,催科政拙」,此阳道州所以为当世大贤,而史家载之以为美谈者。
天以斯民付之吾君,吾君又以斯民付之守宰,故凡张官置吏者,为民设也。
无以厚民之生,而反以病之,是失朝廷所以张官置吏之本意矣。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朝廷官府之用,固当野人供之。
今赋输之法,斯民所当遵而不违也。
违而不供,民之罪也。
官从而督之,理之宜也。
守宰者固不可以托「催科政拙」之言而置赋税之事一切不理。
《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必指簿书期会为非吾所当务,此乃腐儒鄙生不闻大道,妄为缪悠之说,以自盖其无能者之言也。
簿书不理,吏胥因为紊乱,为长吏者难于稽考,吏胥与奸民为市,使长吏无所窥寻其踪迹,此所当深思精考,覈其本末,求其要领,乃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簿书齐整明白,吏无所容奸,则奸民惧而弊事理,良民下户畏事之人,不复被扰矣。
若循理而治赋输,又不能宽上府之督责,则致为臣而去,岂不甚公甚正、甚荣甚美哉?
有如文丈,大乡之贤,善类所宗,亦必甚慰,其意以为吾有贤子,不愧于阳道州矣。
世间富贵何限,往往与草木俱腐,其能自拔而与阳道州俨驾于方册者,几何人哉?
若曰「今不得已,且屈吾平日之志,为苟免之道」,非某之所闻也。
吾人要当求师于往圣昔贤、有识君子,不可听计于吏胥。
吏胥者,吾之所御,岂可反入其笼罩之中也?
常山道中 其一 明 · 顾璘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旅况逢秋尽,山行叹路赊。
旱来无野渡,乱后少人家。
橘柚寒多实,夫容晚自华。
愁云黯无极,肠断楚天涯。
临江仙 其十四 行酒郊坰,野天浩荡,山家倚亩,农歌相答,倏然同引。归作田园词十八解 清 · 杨夔生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真松阁词
今岁逢秋潮又大,湾塘曲渚能通。
接天云树战西风,近村无野寺,尝听隔江钟。

鹊让万鸦回晚阵,秋声只聚寒空。
谁家画舫看丹枫。
还袅碧,尖叶未描红。
雨霖铃 冬晴(一九九九) 当代 · 伯昏子
 押词韵第十五部
嘤嘤深木。
忽承轻暖,草露晴浴。
枯杨碧痕漫缀,方临槛畔,花飞难续。
浩宇澄明如此,竟无野烟俗。
却看取、银杏翩翩,化蝶清园舞嫌独。

幽并豪气干云足。
恨阔天、燕市歌如哭。
寒沙日边金铄,听阙外、剑霜鸣玉。
暮草萋萋,何处招魂,赤纛仍矗。
忆梦里、把酒当时,误了青梅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