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岁暮怀人作论诗绝句 其六 李半亭煇瑛舅氏江南宿迁人。有《半亭诗稿》。) 清 · 张问陶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船山诗草补遗卷一
剑门铜柱阻归舟,高适中年始唱酬。
最忆玉梅花下句,勾留清梦到扬州
西安杂题四首 其二 现当代 · 程千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达夫清壮岑奇峭,杜老沈雄意更哀。
拾级便应登雁塔终南晴翠扑眉来。
王正仲高季迪 其二 元末明初 · 张羽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九
别后吟成许寄无,定知诗境不荒芜。
新词典雅推摩诘,古体优长羡达夫
华岳群峰云霁出,梁园万绉日晴敷。
肯从大历开元事,重拟清谈击唾壶
人日在郡闻计甫草 明末清初 · 钱陆灿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吴山人日棹春冰,哭罢先师哭友朋。
造物爱删耆旧传,江南愁挂上元灯。
草堂诗句追高适,佛土熏修失右丞
同作逐臣君又死,梅花笛里雪鬅鬙(先师谓檗庵和尚
秋怀 其十三 明 · 王元俸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城静土隔尘寰郑谷,高敝吟轩近钓湾李昭象
水露沙头无客泛吴融,春来江上几人还高适
烟波惨淡戎衣满吴国,花鸟微沾岁月閒(钟星)
衰飒不堪频对镜司空图,鬓毛殊改旧时斑吴山
大风霾登吹台戊辰 清 · 阮元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八
清角腾喧上吹台,怆然忧旱复忧霾。
风沙捲地来河朔,春气随云去汴淮。
岂有邹枚閒赋雪,更无李杜共登阶李太白杜子美高达夫曾共登吹台台有三贤祠
步兵不念蓬池近,西望苏门自咏怀。
王益新繁县东湖瑞莲歌 北宋 · 梅挚
东湖七月湖水平,鳞波暗织箫籁声。
中有植莲一万本,红漪相照摛繁英。
地灵气粹不我测,双葩倏如同一茎。
黄姑织女渡银汉,蜺旗凤葆罗空青。
又认英皇立湘渚,翠华不返凝怨慕。
五十哀弦顿晓声,骈首低昂泣珠露。
是时主人集宴喜,湖光侵筵霞脚腻。
朋簪峨峨尽才子,椽笔交辉云藻丽。
酒酣倚栏惜红晖,炳(《成都文类》作烟)素徘徊萦不飞。
魏宫甄后昼方寝,彷佛有人持玉衣。
此邑古来无异政,室家疮痏何由庆。
三年鼠窃例皆然,以薪救火火弥盛。
自公柅车政克和,载途鼓腹腾讴歌。
歌公用心日皎(《成都文类》作同日)皎,不独于今古应少。
因感珍芳两两开,玉贯珠联当县沼。
况我与公高适道,歌肯迹商山
嘉谋嘉猷思入(《成都文类》作大)陈,愿将此类归华勋(同上书卷一九)
孙照庵 元末明初 · 高逊志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六
昔客吴门日,于今四十年。
故居萧寺外,遗冢石湖边。
结友唯高适,论文忆鲁连
翁今重会面,访旧一悽然。
题读书桂林图歌 元末明初 · 张宇初
高夫子,儒之英,妙年卓荦驰俊声。
结巢松桂究经史,研思探赜皆鸿生。
一朝闻望光祖武,盛代高超列簪组。
圣朝嗣位擢词林,八泽三湘隘吞吐。
愧我山林韦布姿,幸从金马瞻风仪。
南金和璧不待价,尽推高适昌黎
复向容台协昭祀,肃陈典礼名当时。
尺图雅淡珍藏久,词藻联翩粲琼玖。
幽馨满卷绕屏维,湿翠盈编到囱牖。
寥寥古往圣贤心,眯目尘情岁寒守。
多君自是董贾流,夙承文献嘉谋猷。
长林落雪惊舞鹤,远濑迎空回素鸥。
扫花席月足涵泳,岂比皓首徒探搜。
高夫子,美襟度。
幽栖勿念松桂佳,廊庙方期佐明主。
经纶不在钟鼎贵,风月寸怀随出处。
谢别还山理钓纶,愿企文光照千古。
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1188年4月 南宋 · 尤袤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誇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
我似岑参高适,姓名得入少陵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二四附)
次楚畹韵送阮怀游闽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七
故人一棹有心期,上客偕来忍复离。
直爱玄晖同倚阁,可堪高适早能诗。
弹琴欲送归鸿远,觅字惟凭独鹤知。
看到武夷山色尽,水嬉相待未应迟。
因欲游日本遣妾回粤待同游者仍不来次前韵(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清 · 梁成楠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蛮腰素口笑辞之,勿向人前哭别离。
童女三千吾有妾,达夫五十老娱诗。
归犹缓缓卿何恋,来怪珊珊尔独迟。
襆被恐因私顾婢,乘桴或自畏居夷。
满江红 其三 次韵赠雪舟,时同茶村过苕 清 · 吴绮
 押词韵第十七部
好友经过,客同住、萧斋促膝。
更羡是、殷勤投赠,慰予从昔。
名士谁能过卫玠,诗人偏爱随高适
较当年、杜义更如何,睛如漆。

倾盖处,君相得。
棹舟来,吾未失。
信风流蕴藉,无烦修饰。
狂草直须裙练写,新词不用巾绡乞。
想五陵、裘马正当时,时应惜。
樊按察甲辰年 晚清 · 李希圣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暮云残雨望觚棱,忆掌丝纶佐中兴。
新种柳槐夹道,偶临凫雁夜张灯。
酒人刻烛思高适,仙侣移舟愧李膺
东阁祗今成马厩,知君未忍薄孙宏。
杜工部诗集序 北宋 · 王洙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永乐大典》卷九○五、《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四、《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五、《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八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
审言膳部员外郎
父闲,奉天
少不羁,天宝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辞不行,代右卫率府胄曹。
天宝末以家避乱鄜,独转陷贼中。
至德二载,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
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房琯罢相,上疏论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邠州刺史,出华州司功
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
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遂入,卜居成都浣花里。
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
上元二年,闻严武成都,自阆挈家往焉。
归朝廷,浮游左诸郡,往来非一。
再镇两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
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崔旰英乂杨子琳、贞节举兵攻旰,大乱。
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云安,移夔州
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
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舛驳(传云「召试京兆兵曹」,而集有《官定后戏赠》诗,注云:「自授河西,辞,改右卫率府胄曹。」传云「遁赴河西,谒肃宗彭原」,而集有《喜达行在》诗,注云:「自京窜至凤翔。」传云:「严武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按东川入朝,拜散骑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高常侍亡》诗。传云「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游襄衡」,而集有居江陵公安诗至多。传云「永泰二年卒」,而集有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诗及别题大历年者数篇。)
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矣。
蒐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
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
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与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
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
合二十卷。
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图益诸。
宝元二年十月王原叔记。
按:《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四部丛刊初编本。
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后序嘉定九年三月 南宋 · 黄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八、《补注杜诗·年谱辨疑》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鹤先君未第时,酷嗜杜诗,颇恨旧注多遗舛,尝补缉,未竟而逝。
又欲考所作岁月于逐篇下,终不果运力,未必不赍恨泉下也。
鹤不肖,常恐无以酬先志,乃取椠本集注,以遗藁为之正定。
凡经据引者不复重出,又辄益以所闻,于是稍盈卷帙。
每诗再加考订,或因人以核其时,或蒐地以校其迹,或摘句以辨其事,或即物以求其意。
所谓千四百馀篇者,虽不敢谓尽知其详,亦庶几十得七八矣。
吕汲公年谱既失之略,而蔡、鲁二谱亦多疏卤,遂更为一谱,以继于后。
先生积著诚多,而不幸不偶,此不足论。
独尝谓至成都未几,裴冀公还朝,继帅者李国桢、崔光远、郭英乂,自宜与之弗合,顾与高适定交最早,相知最深,其为西川节度先生何以翻然舍之而东,曾不如依严武之为密且久?
人师氏以《贫交行》为作,今疑为而作也。
以此知先生赋性特刚,少不如意,则不能曲徇苟合,故不为当时所容,身后又复丑以牛酒之事。
曾不知果以饫溺,尚能为令赋诗,且事游憩乎?
耒阳之坟岂非宗文早世,先生所谓瘗夭者,而后世附会,滋为人惑。
因书于首,以俟博识。
嘉定丙子三月望日,临川黄鹤书。
八归·人日高二适 近现代 · 王用宾
 押词韵第十七部
金屏贴燕,芳樽传蚁,天涯又度人日
筠篮七种挑青菜,犹记故乡风味,剩感今昔。
归去公无计也,四十载、云山疏隔。
捺不住、万斛愁思,总付与羌笛。

谁道草堂空阔。
风尘书剑,尚有诗人相忆。
少陵漂泊,达夫沉郁,同是东西南北。
梅枝柳色,强把新词数拈拍。
嘉陵岸、早春光景,碧水明沙,饶君生句敌。
李炼师还吴 元末明初 · 姚广孝
 押有韵 出处: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九
荐绅吴下真涧薮,独欣东郭多交友。
我著田衣共颉颃,形骸相忘岁年久。
閒止文章力追古,宗常学问曾无苟。
来仪才广班马伦,纵横笔下蛟龙走。
吹台倜傥如达夫,岂特百万成斗酒。
莱过读书犹满腹,议论风飞钳众口。
幼文词翰俱清俊,处敬温润浑如琇。
仲廉居富曾无骄,为学孜孜能谨守。
吁嗟诸子皆妙年,自信黄钟非瓦缶。
一时声誉震乾坤,万丈光芒射牛斗
鹤瓢先生清且秀,深探道术持枢纽。
山房每与吾侪会,茫然共入无何有
我念披缁道不同,岂知见爱情尤厚。
何如简寂慕惠远,至今高名传不朽。
原修乃是先生侄,道学向之能授受。
先生尸解已多年,不意原修今白首。
余客朔方将廿稔,故交零落存谁某。
形影相看我尚留,命危脆若经霜
原修忽作燕山游,此会须知信非偶。
灯前笑语不肯歇,旧好难忘常握手。
今秋欲返江南去,鹤驭凌风如马趣。
嗟我老矣不同归,雨泣如倾风夜吼。
讨袭回鹘事宜状843年3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臣等伏见李靖再破颉利可汗
方始擒得。
望付翰林李靖传。
诏示刘沔
晓谕云。
比者未取却公主
与回鹘接战。
朝廷力稍不及。
舍之即易。
今既取却公主
又与回鹘接战。
即须剪除令尽。
不得遗生后患。
兼令拣退浑沙陀共三千骑。
枞枞排比。
兼晒取三千人十日乾粮及乾蒸饼。
闻塞上五百钱买得一头牛。
亦令约人数晒取牛肉乾脯。
且如此排比。
景度幽州使回。
刘沔专差信实军将景度数探问事情。
仲武便肯出兵讨袭。
即须且让仲武
不得争功。
仲武不□词言悠慢。
未有去思。
即须及塞草未青。
虏马羸弱。
便令蕃军掩袭。
必见成功。
李靖传事谨奏上。
希圣明采纳。
李回宣慰三道敕旨843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成德军魏博皆出兵甲。
俯临贼境。秋气已至。
攻取是时。元逵宏敬。
制胜伐谋。必有成算。
固须命使。远访嘉猷。
又回鹘虽已遁逃。尚存馀烬。
今朔风始劲。塞草具腓。
犹虑未革枭音。敢怀狼顾。
迫于饥窘。复扰边城。
仲武久欲荡除。俾无噍类。
成其志业。壮彼威声。
亦在使臣往喻朕意。各宜奋厉。
早建殊勋。解甲来还。
免彼祁寒之候。止戈除害。
庶臻仁寿之期。咨尔帅臣
副兹委遇。宜令刑部侍郎御史中丞李回幽州镇魏等道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