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陈秀才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八
秀才以我府公有元昆同官之旧。
邂逅不见。
于今三年。
故不远数千里。
溯潇湘踰零桂而循来。
上谒府公
府公嘉是来也。
馆有加笾之饩。
宴有承筐之礼。
上下交好。
州人悦之。
既而盈卷新文。
惠予佳句。
𫇢舟将往。
咨我绪言。
夫闭门循来者。
迁客之心也。
穷巷迂辙者。
达士之情也。
以达士之情眷。
索迁客不腆之作。
虽处忧危。
得无承乎。
多谢之仁。
行矣自爱。
陈秀才应举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三
文章之道取士。
其来旧矣。
或材不兼行。
然其得之者。
亦已大半。
故筮仕之目。
以东堂甲科为美谈。
颍川陈侯
以色养力行之馀。
辄工诗赋。
长波清澜。
浩浩不穷。
初未觏止也。
屯田柳郎中为予言之。
且诵其佳句曰。
地偏云自起。
月暮山更深。
及获其卷。
又有过于是者。
踠骕骦。
干将
恬然褒衣。
以否为泰久矣。
今年秋。
驱车江濆。
献赋京师
叩予柴门。
惠然见别。
予以鄙略。
亦尝志于文。
顷年迫知已之眷。
辱沾官命。
故每客有为卿大夫所荐举计偕者。
其于饯軷。
或谂之以言。
今于陈侯
犹前志也。
陈秀才彤序805年9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
非以誇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
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
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
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颍川陈彤。
始吾见之杨湖南门下。颀然其长。
薰然其和。吾目其貌。
耳其言。因以得其为人。
及其久也。果若不可及。
湖南之于人。不轻以事接。
争名者之于艺。不可以虚屈。
吾见湖南之礼有加。而同进之士交誉也。
又以信吾信之不失也。如是而又问焉以质其学。
策焉以考其文。则何信之有。
故吾不徵于陈。而陈亦不出于我。
此岂非古人所谓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者类耶。
凡吾从事于斯也久。未见举进士有如陈生而不如志者。
于其行。姑以是赠之。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813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秀才足下。仆避师名久矣。
往在京都。后学之士到仆门。
日或数十人。仆不敢虚其来意。
有长必出之。有不至必惎之。
虽若是。当时无师弟子之说。
其所不乐为者。非以师为非。
弟子为罪也。有两事。
故不能。自视以为不足为。
一也。世久无师弟子。
决为之。且见非。
且见罪。惧而不为。
二也。其大说具答韦中立书。
今以往可观之。秀才貌甚坚。
辞甚强。仆自始觌。
固奇秀才。及见两文。
愈益奇。虽在京都日数十人到门者。
谁出秀才右耶。前已必秀才可为成人。
仆之心固虚矣。又何鲲鹏互乡于尺牍哉。
秋风益高。暑气益衰。
可偶居卒谈。秀才时见咨。
仆有诸内者。不敢爱惜。
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其外者当先读六经。次论语孟轲书皆经言。
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
谷梁子太史公甚峻洁。可以出入。
馀书俟文成。异日讨也。
其归在不出孔子。此其古人贤士所懔懔者。
孔子之道。不于异书。
秀才志于道。慎勿怪。
勿杂。勿务速显。
道苟成。则勃然尔。
久则蔚然尔。源而流者。
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
蓄珠玉者不虞殍死矣。然则成而久者。
其术可见。虽孔子在。
秀才计。未必过此。
不具。宗元白。
梅圣俞(五 明道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宣统《建德县志》卷一九
某顿首再拜。
初四日,陈秀才来自河桥,喜聆动静,岁暮憀慄,履况清佳,甚慰甚慰。
又知府公已发荐章,圣俞在洛时,常言亲老南方,思一归侍。
今应获素志,亦朋友之共荣也。
然作宰江浙,山水秀丽,益为康乐诗助,谁与敌哉!
某自奉别以来,未尝作诗,亦无文酒之会,所谓三日不谈道德,则舌本强也。
初六日,有少吏事至彭婆,约子聪、应之宿香山,独恨不得与圣俞同尔。
彦国行,聊寓此,草草。
旴江李泰伯 其四 北宋 · 祖无择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四、《龙学文集》卷一○、《直讲李先生外集》卷二
无择再拜泰伯先生无择向者居忧丹阳,辱书者再,兼承见寄长篇及赋,不任感仰。
然以道途阻远,少遇信便,无阶致诚,而望风依依,靡忘终日也。
去岁过洪井,见建昌牙校,首询动止,且将附问,乃先生赴范杭州召,已行矣,又不得通区区于左右。
陈秀才人来,捧所贶手尺,具悉起居如宜,差慰詹渴万一。
无择方此奔走,披晤来日,仰蕲千万为道自爱,愚怀所望。
无择再拜泰伯先生
章衡秀才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古灵先生文集》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五
自别一得书,路远无便,未能有书相酬。
迩来进道外安否?
深山穷处,小人不志于利,君子不志于道,则不能出意以来,子平驱马至之,无山路险阻之难,而以相见为事。
仆愚无所取,何幸子平终始之意,犹复记忆,远来相视也,至慰至喜。
某尝谓子平年少才俊,有大人之具,今者,不获已,寄身无人之乡,恐其独居无朋,不能大有长益。
虽然,子平之志,进而不已,吾未闻有不须友而成之者。
《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又曰:「有斐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皆成于朋友也。
《蒙》之六四曰:「困蒙,吝」。
既阴柔不明,又居于三阴之中,是以困而有吝。
君子居斯时也,不可不动而迁焉。
然仆亦有是患也,所以为子平谋者,莫若移来此,群居丛育,以求成就其志。
舍弟寻常不令作文字,惟沈潜于书。
子明亦非久入山,比有信至,皆有以相与也。
诸生之不可舍,皆挈而同来此,子平意何如哉?
若以为可,即先以书来,将俟缔构一室,可群诸生,然后往告焉,然后暂得閒暇。
于此亦非久计,亟图之,余日望之也。
春气尚寒,惟自爱。
陈秀才行,聊具此白。
陈秀才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四、《祠部集》卷一八、《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二
发诏罗俊,命卿辨才。
伏审一摅妙文,旋中异等,远蹠此始,私心窃欢。
首贻长笺,尤识厚谊。
陈君先辈气得秀粹,学探本原。
谅窃禄钟之荣,勉从贡部之式。
华岁方盛,致身其时,青云在前,举足可到。
永言钦颂,曷罄欢愉。
陈秀才明州1112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嵩山文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说之启,陈君秀才足下:比蒙见临,昨日又辱长书,仰叹文旨甚高,非所宜施也。
说之驽下,虽少得师友而无成,老矣,所尚者不过先儒传注之说,其有甚不得已,而必当改易者,低徊顾瞻,宁失之怯,而不敢过乎勇,又何敢借申韩以为奇险,而攘释老以增高远哉?
大要是知蛇本无足耳,身被俗学之名而甘之,何所逃?
足下乃独谓之古学,何耶?
去吾嵩颍,乘兴宦游江湖数千里之外,往往指其衣巾而笑之,又性率不自昧,辄辩南北之学,虽途人而怒目怀雠者有矣。
足下复尔称誉之,何耶?
人之嗜好,盐梅不同,一至此耶?
夫子既没,洙泗之上,并汾之间,孰有如曾子子思有功于斯文者?
世乃略而不道,似古人无曾、孔、荀、孟之语。
在本朝则柳仲涂张晦之穆伯长贾公疏诸公皆尊孔氏,以振我国家礼乐文明之风者,奈何后生漫不知其姓名,则目前碌碌尚何为哉!
足下所责于不肖者,抑又何耶?
无或贻足下之悔乎?
政此多雨,江步艰难,未及往谒,先此布意。
不宣。
十月二十三日嵩山晁说之上。
方季申所校韩文1192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三、《晦庵题跋》卷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七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余自少喜读韩文,常病世无善本,每欲精校一通,以广流布,而未暇也。
今观方季申此本,雠正精密,辨订详博,其用力勤矣。
但《举正》之篇所立四例,颇有自相矛盾者,又不尽著诸本同异,为未尽善。
盖此等书前人为之已有成例,若大书本文于上,而用颜监《汉书》法悉注众本之同异于其下,因考其是非,以见定从今本之意,则读者有以晓然知众本之得失,而益信吾书之取舍不诬矣。
万一考订或有未尽,取舍不无小差,亦得尚存他本别字,不遂泯没,以待后之君子,尤久远之虑也。
季申所谓谢本,则绍兴甲戌乙亥之间予官温陵,谢公弟如晦之子景英舶司属官,尝于其几间见之。
盖用天台印本剪裂粘缀,依陈后山本别为次序,而卷首款以「建炎奉使」之印。
因读其《送陈秀才序》一篇「则何不信之有」句内,辄用丹笔围去「不」字,初甚骇之,再加寻绎,乃知必去此字然后一篇首尾始复贯通。
盖传袭之误久矣,读者虽亦微觉其碍,而未暇深究也。
常窃识之,以验他本,皆不其然。
此本虽精,亦复不见,岂季申读时便文纵口,尚不免小有遗脱?
将所见者非其真本,先传校者已失此字也耶?
绍熙壬子孟夏,病中偶记其后。
刘元城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后村题跋》卷六
当公南迁,监司宰相意,欲杀之以媒进。
信臣者以一宰之微,乃因陈秀才遣曹亮以书候公起居,可谓贤矣。
信臣姓邓名弼亮舂陵人元祐中登第,尝为新兴,与元城、道乡善,家藏二公遗墨甚多。
折桂令 元 · 吴昌龄
 出处:元曲选 张天师 第四折
这罪犯是我贱妾应该。没来由误犯天条。
私下瑶台。却带累花神。
干连风雪。都也不伏烧埋。
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
长眉仙云:敢是你挨不过那凄凉寂寞看上了陈秀才么。正旦唱:俺可有甚难挨。觑上乔才。
屈屈的将西没东生。错认做了夜去的这明来。
雁儿落 元 · 吴昌龄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元曲选 张天师 第四折
想当日被计罗星缠作灾。多感的娄金宿将咱解。
这都是陈秀才能见怜。因此上俺桂花仙思酬待。
梅花酒 元 · 吴昌龄
 出处:元曲选 张天师 第四折
呀。我待挣䦟怎挣䦟。
也是我运拙时衰。月值年灾。
鬼使也那神差。长眉仙云:我想陈秀才患病在床。若不将他魂魄勾摄前来。看见这个境头。怎得有痊可之日。疾。陈世英上:小生陈世英。兀的不是桂花仙子来了也。正旦唱:淹的呵下瑶阶。
将两步做一步蓦。呀。
早转过甚人来。是是是有情人陈秀才
他他他怎容易到天台。敢敢敢为着我旧情怀。
待待待折桂子索和谐。怎怎怎不教我添惊怪。
洛阳陈秀才 元末明初 · 叶颙
 押词韵第四部
苏秦辩口人共知,黑貂敝尽朋旧疏。
六侯相印幸得佩,一朝身戮埋荒墟。
贾生调天下奇,几年献策承明庐。
谗言入耳竟不用,长沙抱恨何当纡。
玉川先生妙人物,秋风破屋聊自居。
观其大节死不变,家中岂有担石储。
香山居士亦足数,达哉达哉谁得如。
二程兄弟百世士,孔孟之道赖以舒。
谈经说理妙无尽,天下学徒来挽车。
尧夫君实古淳士,胸中包裹混沌初。
西京华丽推第一,春光只满二老闾。
前乎说客姑且置,后来贤哲世所誉。
洛阳古俗称多士,遗风扫地今无馀。
陈生亦是嵩山客,从军久戍江南潴。
弯弓走马非所慕,无事闭门长读书。
抱琴辞我欲归去,因思往事难自摅。
归与瞑坐倘神会,为言每谭斯道,未必不为叹息涕泪增欷歔。
尾犯序 明 · 汤显祖
 出处:六十种曲 还魂记 第四十出
他到此病郎当逢着个杜太爷衙教小姐的陈秀才。勾引他养病庵堂。
去后园游赏。净:后来。
丑:一游游到杜小姐坟儿上。拾的一轴春容。
朝思暮想。做出事来。
净:怎的来。净:秀才家为真当假。
劫坟偷圹。净惊介:这却怎了。
丑:你还不知。被那陈教授禀了官。
围住观门。拖番柳秀才
和俺姑娘。行了杖。
绷琶拶压。不怕不招。
点了供纸。解上江西提刑廉访司
问那六案都孔目。这男女应得何罪。
六案请了律令。禀复道。
但偷坟见尸者。依律一秋。
净:怎么秋。丑作案净头介:这等秋。
净惊哭介:俺的柳秀才呵。老跎没处投奔了。
丑笑介:休慌。后来遇赦了。便是那杜小姐活转来哩。净:有这等事。
丑:活鬼头还做了秀才正房。俺那死姑娘到做了梅香伴当。
净:何往。丑:临安去。
送他上路。赏这领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