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大宋故昭孝禅院主辩證大师塔铭 北宋 · 王诜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神宗皇帝以孝治天下,凡世之所以奉先追远之事,靡不举焉。
熙宁初,诏即永昭□厚陵建浮图氏居,以修梵福。
五年功毕,敕额曰昭孝禅院,御书其榜。
乃推择名德,将使主其事,凡得二十人,又选于其中,得启圣禅院僧重表。
于是宣补住持,特度其弟子十人,以宠荣之。
师侈上之赐,心有以□天子追奉之诚,莅事之日,谋善于始,约以持己,宽以御物。
殿既饰以致焚修之勤,堂既崇以蒇讲诵之席,有容焉则以安清众,有厨焉则以荐香积。
不敢为妄悦,虽无刑而严;
不敢为妄怒,虽无赏而和。
是以聚徒百众,直侍□□过之,而大小皆得其情,且乐为之用。
故师处之裕如,而金谷滋衍,垣墉者皆塈茨矣,朴斲者皆丹雘矣。
师犹不自暇豫,日底□□。
□祐初,太皇太后闻其行,诏坤成节别赐度牒三道、紫衣二道,为庄严圣像之用。
繇是人益归向,善缘日广。
师未尝畜衣盂,至于服用取才足而已。
住持凡二十年,人无间言。
度其弟子至一百六十馀人。
元祐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疾,召门弟子语之曰:「有为之法,岂异电光云影哉?
吾尝修净土观,缘殆至矣」。
语毕右胁而□,盖西向也。
闻者皆惊叹焉。
俗寿七十二,僧腊五十一。
管□嵩山崇福宫朝请郎、□君景□施一方为塔域,直昭孝之西三里曰孝义桥西地之原。
明年正月二日,弟子具礼仪而葬之。
既葬八月,其法属弟启圣禅院供养主□通大师守僧、弟子明教大师昭智等,来请余志其塔。
按师姓张氏,洺州曲周人也。
自童□时已异诸□□,长□事生产业,一日告其母曰:「闻佛氏有出家法,顾归心焉」。
景祐四年京师,往谒启圣禅院明智大师惠□,□□□志,明智壮□□之,师喜且叹曰:「既已弃吾亲而来,可不淬励以成吾身哉」?
执役之间,未始辍焚诵也。
康定二年,以诵经及格披剃。
明年,受□□。
自是笃志律仪,尤乐济众之行。
主院者稍委以事,师谨力以办之,后益掌金帛,众服其清。
尤喜宾客,颇为士大夫所知。
嘉□中,□□宋莒公奏授命服,本院又奏赐师号,故及是神□诏主昭孝院事,人多识其能,以为必善其任也。
师之始终可纪如此,故余喜为□其事而著之。
铭曰:
于妙神考,致孝□先。
乃即陵寝,作□祗□。
□佛塔庙,既成有严。
榜曰昭孝,帝意攸虔。
孰尸其事,听佥言。
得辩證师,往始法缘。
师既□止,广佛所传。
食蘖□行,贯花肆筵。
焚修之功,二后在天。
作者既艰,居者孔安。
既基而堂,则师之贤。
来嗣观德,考铭新阡。
表白广照大师昭惠知库赐紫昭用,典座、宝慈大师昭隆,维那圆照大师照宁,供养主、慧觉大师昭遇。
敕补住持院主明教大师昭智立石。
玉册官赵隐刊。
元祐八年六月望日建。
按:民国巩县志》卷一七,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宗室内殿承制上柱国天水县开国伯食邑(缺)左领军卫将军子煜墓志铭绍圣二年七月 北宋 · 蔡卞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七
武成军节度使、楚国公谥僖安守巽之曾孙,滨州防禦使、累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敦惠世该之孙,故庄宅副使、赠君屯卫大将军令款之子,曰子煜,字光辅
母田氏,封永安县君
君始授太子右率府副率,今上践祚,覃恩迁右内率府授法,求外补,朝廷许之,改授内殿崇班、监定州新乐县酒税。
前领职者多姑息废事,君独不然,岁课遂登,上官多荐誉之。
既受代,得宿州柳子镇兵马都监,未至而卒,实绍圣元年五月十四日也,享年二十有九。
娶张氏,生男五人、女三人。
男长曰壁,馀及女之存者二人皆尚幼。
将以明年七月丁酉河南府永安县
君事亲孝睦,诸弟无间言。
其孝于事,又能自立如此,不幸早死,以不得尽其才,可悲也已!
铭曰:
修之家,效之职。
假之以年,宜显白。
呜呼终哉,趣真宅。
少府监、玉册官臣赵隐刻。
按:民国巩县志》卷一八,民国二十六年刻本。
宗室右监门卫大将军女墓记崇宁元年五月 北宋 · 郭知章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八、民国《巩县志》卷一七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杳第二女,赠宣州观察使从谨之曾孙,赠曹州观察使世统之孙,母曰清德县温氏。
元丰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生,于建中靖国元年六月七日感疾,卒年十七岁。
崇宁元年五月二十四日祔葬于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少府监玉册官赵隐刻。
高皇 北宋 · 王文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汉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世祖光武出应图谶,起南阳之师,遂复帝业,皆拨乱之主也。
用能开基西京延祚四百年,二十有四君,推本而言,皆丰人也。
丰有五代所建汉庙,殿分前后,规模精完,邑人因之,以至于今。
后殿神位,赵隐鲁元之类,且犹立像,而帝自孝、惠以降,讫于东汉,一无所见。
虽当时设意鄙近,亦丰人之阙典也。
丰人奉汉祠甚严,每以注意,久之未决。
淄川韩侯博雅好古,宣和辛丑出宰丰邑,祗谒汉庙,睹后殿摧坏,慨然悯之。
视事未几,有重修殿宇、尊奉神像之言,与邑人之意合焉。
众闻而谋曰:「昔太上皇关中,尝以丰为念。
高帝万岁后,魂魄犹思沛。
其后圣子神孙,相继而立,安知不归附其先于是祠哉?
讵恝然不为崇奉之计,成夙昔之志,以享神之福耶」?
于是将仕郎王之才筮日鸠工,鼎新革故,土木增丽,而殿亦告成。
九月三日奉安神坐,则迁旧像五位于前殿,而加彩绘焉。
后殿则以太上皇、昭灵夫人居中,而列圣环置于四傍。
有以武功创业者,有以文德守成者,衣冠严整,穆穆雍雍,使人望之肃然矣。
神之联位也,二十四君如处乎一家;
人之瞻仰也,四百馀年如睹乎一日。
岁时赛祷,则休祥嘉瑞将骈集向应,以福我丰人矣。
镂石而揭之,用以告后人。
时宣和三年十月二日
按:光绪丰县志》卷一二,光绪二十年刻本。又见正统彭城志》卷一五。
赵隐君墓志铭 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六、《蜀藻幽胜录》卷四、雍正《剑州志》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一
乡先生赵公周才,讳致中,其先居阆之西水,世以儒学称。
先生考君讳君辅,始徙居剑之普成,娶彭氏,生二子,先生其季也。
伯兄讳致平字公才,为人疏俊,年二十有六,取上第以归,乡人荣之。
先生性谨厚,与伯兄不同,学尤渊诣。
尝试于乡,有司初第其文为首选之文,卷中偶有触误,遂下第,竟嘉遁以终其身。
噫,龃龉命也,先生虽不幸不得志,与兄公才俱仕于世,然以操行高素为乡人及大夫士所敬。
性嗜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
与人交,无贵贱少长,一主于敬。
行必端,坐必拱,语必诺,终身行之如一日,恭而能安,其天资然也。
大率先生为人,处己接物,详密周谨,无毫发不尽。
然独疏于治家,有良田数百亩,他人处之可以至富,公乃贫甚。
茅茨萧然,衣食之奉往往不计,故人谓先生拙。
先生娶张氏,实剑之汇旅,观物先生,其叔父也,识先生聪俊,以兄子妻之。
其妇德妇行,纯而无玷,后先生十九年以卒。
生二子:曰鼎、曰昆。
鼎也才,昆也质,皆有学问,且笃于孝友。
先生年且老,而有二子翘然以出,能立其家,腴其田,华其屋,先生泰然无一事,野服杖履,日往还亲旧家。
二子亦各有孙,曰望之、曰宜之。
虽不及哦诗书,以为先生寿,亦可以继先生之业。
年七十始以微疾卒。
呜呼,善人之报也。
裳虽生晚,尚及拜先生床下,至今宛然能记忆其容貌语言,真可谓善人者。
今不复有斯人矣。
鼎、昆以绍兴辛亥十一月己丑奉先生之丧于仁里东山之阳,裳赴诏命,适行在所,鼎、昆前期来请予铭。
予以铭法考之,真如先生行义,始可以铭也,故不辞而为之铭,铭曰:
嗟嗟先生,治其心而其田。
田芜而贫,心治而贤。
以贫易贤,丧一得千。
嗟嗟先生,嗤于人而巧于天。
为人所嗤,为天所怜。
有子与孙,相兼后先。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者,岂不然哉,岂不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