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夫人讳某。京兆霸城人也。
晋出三家。公子尊于魏国
秦亡六国。时人谓之王家。
河南则分虎临人。华阴老熊当道
高祖德真。皇左仆射
九思京兆府三原县
父潜。河南府告成县
大名之后。重光不替。
夫人令仪淑德。发于天姿。
闲礼明诗。传于世业。
言成女诫。可著于缣缃。
行为女师。讵资于麻枲。
岂止弹琴吐论。诵赋吟诗而已。
及乎有行。嫔于君子。
事姑至孝。旁穆六姻。
为母深慈。均养七子。
男以无双令德。降帝子凤楼
女则第一解空。归法王象教
闺门之训。朝野称多
既而家列公侯。地连妃主。
珠翠满座。不御采衣。
方丈盈前。惟甘素食。
德大师大照和尚睹如来之奥。昭偫有之源。
夫人一入空门。便蒙法印。
朱帘绀幰。无复馀乘。
龙藏宝经。悉通至义。
惠用圆满。诫力坚严。
药藉茹荤。虽愈疾而不受。
心已久净。纵没齿而常安
以某年月日。奄归大寂长兴里之私第。
厥初寝疾。弥旷旬时。
驸马上人。柴毁骨立。
挥泪尝药。身不解衣。
泣血持经。手不释卷。
昼夜忏悔。非止六时。
身命供养。宁唯七宝。
御医继踵。中使重迹。
魂兮不反。空焚外国之香。
生也有涯。非无上天之乐。
某月日。有诏追赠太原郡夫人
襄城石窌。增宠其其荣名。
翟茀鱼轩。空悲于象设。
以某月日安厝于某原。礼也。
功德之至。散花天女不留。
释梵之筵。胜鬘夫人何在。
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天生淑德。实俾宜家
特能柔顺。深弃骄奢。
讵离环佩。不御其华(其一)
妇道允谐。母仪具美。
每出诫夫。停餐训子。
赋掩西征。书教内史(其二)
门容高幰。庭列长筵。
男乘翠凤。女比红莲
繁华贵里。寂寞安禅(其三下阙)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予罢秩醴泉。特诣京洛
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
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已一年矣。
众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
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
二年师事。张公皆大笑而已。
即对以草书。或三纸五纸。
皆乘兴而散。不复有得其言者。
仆自再于洛下相见。眷然不替。
仆因问裴儆。足下师张长史
有何所得。曰。
但书得绢屏素数十轴。亦尝论诸笔法。
唯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仆自停裴家月馀日。因与裴儆长史言话散。
却回京师。前请曰。
既承兄丈(一本作九丈)奖谕。日月滋深。
夙夜工勤。溺于翰墨。
傥得闻笔法要诀。终为师学。
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
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眄视。
拂然而起。仆乃从行。
归东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床而坐。
命仆居于小榻。而曰。
笔法元微。难妄传授
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
书之求能。且攻真草。
今以授之。可须思妙。
乃曰。夫平谓横。
子知之乎。仆思以对之曰。
尝闻长史示。令每为一平画。
皆须令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
长史乃笑曰。然而又问曰。
直谓纵。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直者从不令邪曲之谓乎。曰。
均谓间。子知之乎。
曰。尝蒙示以间不容光之谓乎。
曰。密谓际。
子知之乎。曰。
岂不谓筑锋下笔。皆令宛成。
不令其疏之谓乎。曰。
锋谓末。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以末成画。
使其锋键之谓乎。曰。
力谓骨体。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䟐笔则点画皆有筋骨。
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曰。
转轻谓屈折。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钩笔转角。
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闇阔过之谓乎。
曰。决谓牵制。
子知之乎。曰。
岂不谓为牵为制。决意挫锋。
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
以谓之决乎。曰。
补谓不足。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结点画或有失趣者。
则以别点画旁救之谓乎。曰。
损谓有馀。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趣长笔短。
常使意势有馀。点画若不足之谓乎。
曰。巧谓布置。
子知之乎。曰。
岂不谓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
或意外字体。令其异势。
是谓之巧乎。曰。
称谓大小。子知之乎。
曰。岂不谓大字蹙之令小。
小字展之为大。兼令茂密。
所以为称乎。长史曰。
子言颇皆近之矣。夫书道之妙。
焕乎其有旨焉。字外之奇。
言所不能尽。世之书者。
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笔法之妙。
遂尔雷同。献之谓之古肥。
旭谓之今瘦。古今既殊。
肥瘦颇反。如自省览。
有异众说。钟巧趣。
精细殆同。始自机神。
肥瘦古今。岂易致意。
真迹虽少。可得而推。
逸少至于学钟。势巧形容。
及其独运。意疏字缓。
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
过言不悒。未为笃论。
又子敬之不逮逸少。犹逸少之不逮元常
学子敬者画虎也。学元常者画龙也。
予虽不习。久得其道。
不问之言。必慕之欤。
傥有巧思。思盈半矣。
子其勉之。工精勤悉。
自当妙矣。真卿前请曰。
幸蒙长史传授笔法。敢问工书之妙。
如何得齐于古人。张公曰。
妙在执笔令其圆转。勿使拘挛。
其次诸法须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
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
不慢不越。巧使合宜。
其次纸笔精佳。其次诸变适怀。
纵舍规矩。五者备矣。
然后齐于古人矣。敢问执笔之理。
可得闻乎。长史曰。
传授笔法之老舅彦远曰。吾闻昔日说书若学。
有工而迹不至。后闻于褚河南曰。
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所以不悟。
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
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
明利媚好。乃悟用笔。
如锥画沙。使其藏锋。
画乃沈著。当其用锋。
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真草用笔。悉如画沙。
则其道至矣。是乃其迹可久。
自然齐古人矣。但思此理。
以专想工用。故其点画不得妄动。
子其书绅。予遂铭谢再拜。
逡巡而退。自此得攻书之术。
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
翰林薛舍人892年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伏以十一日才除主文。旋沥情恳。
罪责则可言于躁切。悯伤则宜恕于单危。
非不三省九思。沉吟笺管。
而以途穷日暮。恐惧风波。
亦犹抱沉痾者悉将虔告于神医。怀至痛者无不上呼于穹碧。
伏以学士舍人轩铜照胆。蜀秤悬心。
仰惟烛临。当极幽奥。
且夫礼司取士。寒进升名。
若无哲匠以斲成。未有良时而自致。
不然者。则安得权悬至鉴。
代有遗人。伏惟学士舍人标表士林。
梯航陆海。凡言进取。
须自门墙。今以文柄有归。
至公宏播。则精力固同于造化。
嘉言乃作于蓍龟。而折角有年。
交锋无托。羽毛零落。
鬐鬣摧残。若不自学士舍人推恩极山岳之隆。
攘臂到沟隍之底。则还惭抱瓮。
难出戴盆。兼近者面获起居。
亲承念录。哀昔年五随计吏
刖双足以全空。今复三历贡闱。
救陆沉而未暇。许垂敏手。
拯上重霄。谨以誓向鬼神。
刻于肌骨。中兴教化。
一身免没于风尘。下国儿孙。
百世敢忘于厮隶。下情无任攀投恳悃之至。
重修公主圣母庙碑记咸平五年 北宋 · 郭岫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
盖闻家传孝道,犹得立于义门;
国乃昌明,喜合兴于灵庙。
即此公主庙者,元基帝子,起自王孙,住足馨香,故然苍翠。
昔自大唐天成二载七月初秋,雨露调匀,稼穑滋茂。
当于尖阳山上,石洞崖中,起黑雾濛濛,蝗虫队队。
莫不家家忧惧,户户生愁,恐见荒年,怕逢饥馑。
遂乃申闻县宰,告白川原,少者无怀生之心,老者抱离乡之恳。
当蒙鹰扬军主、灵石县,聚集群民,虔心祈祷。
寻曾得应感,赖公主之灵神也。
昨蒙东许村陇西押衙、西许村陇西长史,俱怀信义,能蕴规仪。
乡党传四教之人,川原播五常君子。
深见堂殿破碎,庙宇凋残,不忍见圣迹荒凉,嗟叹悯灵神寥落,遂乃酾酒造饭,修书遍出乡郊,共谋建造。
杪舍资贿,选买良材,拣命班工,克时起立。
算无三载,有似撮成,奉羡齐心,皆怀胜事。
今者堂殿已就,塑画将终,各抱欣诚,酬愿毕备。
其庙也,东隅大岳,西枕长川
听涧水之潺潺,望岭云之绰绰。
风韵而箫韶得听,月上山而玉镜堪观。
崖洞幽玄,林亭蓊郁。
云游者宜逢仙境,看玩者道似天宫。
景置如婺女台前,烟岚胜巫山庙下。
岫才非禅象,智昧尅舟,蒙命备文,聊伸赞颂。
七言四韵诗曰:
神祇数内最威灵,公主严严先有名。
信敬尽闻沾雨露,骄轻多见犯雷霆。
曾临无道秦皇灭,也助当今宋帝兴。
伏愿阴司高照鉴,好将恩福向乡情。
灵石县九思县丞
大宋咸平五年月日立。
按:民国灵石县志》卷一○,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裴公纪德碣铭跋1063年10月30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敬止录》卷三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裴公纪德碣铭》,越州刺史王密撰,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李阳冰篆。
裴公儆明州刺史代之,为作此文。
其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年,天下大康,海隅小寇,结乱瓯越。
因言明州当出兵之冲,民物残弊,抚绥有惠爱,而人思之尔。
按唐自戊寅武德元年受命,至己亥乾元二年,乃一百四十二年。
是时肃宗新起灵武,上皇自蜀初还,史思明僭号于河北
是岁洛阳、汝、郑等州皆陷于贼,不得云「天下大康」而「海隅小寇」也。
考于史传,又不见其事。
台州袁晁攻陷浙东州郡,乃宝应元年,当云一百四十五年。
又据明州刺史至大历十四年湖州,则相继为刺史,宜在代宗时
当时人,推次唐年,不应有失。
余友王回深父曰:「武德大历八年,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除则天称周十四年,则正得一百四十二年。
是时天下粗定,文人著辞以为大康,理亦可通。
是岁广州哥舒晃作乱,『海隅小寇』岂谓此欤」?
余以谓晃之乱,唐命江西路嗣恭讨平之,不当自明州出兵。
深父曰:「然兵家出奇,明州海道,去广不远,亦或然也」。
故并著之。
检校司农少卿致仕张公墓志铭1033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君讳九思郓州阳谷县人
张氏世以明经仕宦,君少习《春秋》三《传》。
太平兴国五年,以举中高第。
凡仕若干年而致之,又若干年而考终命。
初任雅州军事推官,转大理评事光禄大理寺丞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尚书虞部比部驾部员外、郎中,凡居官一十有三,历知黄、蕲、道三州。
既老,又加检校司农少卿于其家,年八十有五。
其终也,实天圣某年某月某日。
其葬也,以明道二年某月某日。
其葬之地,汝州襄城县某村某山之下。
父讳清,累赠某官。
母崔氏,追封某县太君
初娶朱氏,某县君,生子龟正、龟文,龟文先亡。
女二人。
后娶王氏,某县君,生子龟诚。
于其葬也,龟正为郓州支使,知鄂州崇阳县
龟诚,襄城县
君为人沉朴谨俭,官能其职,为政以慈仁厚下为先。
人有斗讼,常两谕之,初强不屈化,必以礼义柔之,卒相服从,愿改自为善。
故所至,人爱思之。
其为黄州也,飞蝗越州不下,州人歌之以为异。
凡居官所得俸廪,计身衣食足而已,秩满还家,辄以所馀分亲族。
噫,其贤厚而敏,亦经之效欤!
铭曰:
张世郓居举明经,朴俭勤孝家所承。
公壮而仕老康宁,八十其寿位则卿。
始终以全为家荣,去郓而汝从新茔,后之世者考此铭。
耿谏议1041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二九
耿君傅,字公弼,以父荫为三班奉职
思以吏治自奋,更就铨选,授河南伊阳县明州司理参军
表其能者数十人,改将作监丞
宝元元年,知河南永宁县
明年三月,旁邑人讹言相惊,老幼东向,奔走道路,三日乃止。
前此,渑池人有告其仇卫九思者,传张角之术,善以妖幻惑人。
夜集乡里,男女同堂居寝,逮明而罢,号为讲法
率尝往来旁郡,数百千家相与为囊橐。
县吏更调情状,且捕之。
符文未成,固已逸去。
以是积三十年,不敢下其事于县
县吏度终无能捕之者,因受赇不治。
至是民相惊扰,咸意妖者唱之。
宋宣献公始涖河南,乃以其事属君,且戒之:即不得,亦随坐矣。
君请缓其期,率以计擒之。
索其家,得所疏行赂簿书
逮狱成,首恶伏诛,其支党黥若杖者,男女二十馀人。
县吏具得先所受赇,抵罪流,根株挂连,一不穷问。
于是河南交口称之,而奸赃吏益畏缩。
行恐被摘,阴指峭刻,君或知之,自如也。
宣献公荐其材,就迁通判仪州事。
至,复以材名关中
又迁庆州
朝廷方议勒兵进讨羌虏,帅臣署君专督一道粮饷。
部分已决,会寇入平凉,遂出禦之。
诸将失利,君亦遇害,康定二年二月十三日也。
初,寇至,君以书与诸将,谓宜少避其锋,择据便地,以量变动;
若径往,必堕贼计中。
诸将以遇寇不敢逗留,且谕君以不与军事,宜还。
君曰:「死且忠,志也,吾不去矣」。
既死,军中以其书闻庆州孔目官彭忠随主帅任福在军中,收其书以闻。)
右谏议大夫,官其子五人。
于是素所不相能者始快心饰谤,以君迫诸将进军致败,无益而死,于恩赏为过厚。
今断一指而得公相,虽甚愚者不为;
被殊解支革,是亦何愿?
呜呼,孟子所谓舍生而就义者也!
在《易·大过》之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其说谓虽涉难过深,而志在救时,不害于义,故不可咎也。
戾于浮言而中于大义,夫何恨哉!
君姿状魁毅,少所为近侠,晚益修厉,详知历代史书,语前古成败事,本末不忘。
作《兵策》数篇,论攻守利害,文辞甚壮。
而嫉恶鲜恕,以智谋自喜,负气果勇,不肯为人少下。
然屈之以理,畏且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