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答黄元授书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卢溪文集》卷三○
某倾稔才誉之久,比与参识,遽蒙不鄙,倾盖相欢,仍赠雅章,顾以辱此。
获睹制裁,开益良多,佩服亡已。
亦尝露拙恶,不蒙指瑕,而惟奖予之过,愈重愧恧。
某与令叔次渊同登政和八年进士科,又同官于衡阳,亦忝有通家之契。
元授年少才高,一见知为国器,清德雅量,遇事不苟,郡府所赖。
承谕招谗之患,盖行古人之事于今之世,岂免谗谤?
若元授惧谗谤,则一步不可行,唯久而不移,谤亦自止。
近日郡政一新,千里稍苏息,尤见左右用心异于众人,细民无不受赐矣。
某再拜。
刘彦纯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卢溪文集》卷三二
某昨蒙谕及令叔知县志铭,某实以此来多病,道不进而文益衰,安能发亡者幽光?
令叔久在仕路,当今能文而显名者,相知不乏人也。
乃蒙教劄谆谆,赧然汗下。
然某与令叔既忝平昔雅故,敢以荒拙自暌乎,续俟窜定,当即录去。
薛素素自写小照为陈伯恭太史二首 其二 清 · 王文治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四
香君小像断纨存,扇上桃花若有魂伯恭令叔澄道人藏有李香自写小照。)
惆怅南都风月稿,只今收拾在梁园
乡人 明 · 郑善夫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少谷集卷六
令叔吾兄弟,仲容贤侄行。
宦情游里闬,人事近阴阳。
何路通闽徼,中原入战场。
应怜起草石,竟失浣花堂。
太乙长迁次,搀抢转耀芒。
山河醉眼底,别尔思茫茫。
与婺守李德升尚书(七)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二、《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七
某以三殡久不克葬,今春卜两茔于荆溪山中,相望三十里。
其三椁营两冢舍,劳费弥年,始获竣事。
而衰老作苦,遂感疟疠。
呼医调护,经时乃复。
属此寒令,病翁守一炉危坐,忽尽此岁。
辱书存省,殊慰落莫。
具审即日台候万福。
淮上交兵汹汹,今小定矣。
虏人出疑兵,连数十空寨对韩垒,而以精锐从钊、张,系三浮桥,度两晨夜。
虏骑断其后,羽书交驰,吴门大震,公卿侍从已具舟楫。
赖将士力战破之,不然,中州县亦左衽矣。
然朝廷以西北士马壮健,尚堪使令,时所以汲汲求复中原者,非它日吴儿所能办也。
第国用空乏,势必取于民,而官吏并缘,徵发如雨,官得其一,吏取其九。
此一事独无措置,甚可惜也。
令叔籍湘中舟楫之利,亦岂得已?
叔诣田园坟墓在此,今其力足以远去,遂诋为非。
令叔身居在所,其家自难远适,亦各随其力之所及而已。
然适国之患,且置勿言也。
吴人夜聚为妖,不御酒肉,连络村舍,十室而九,此可虑者。
向来钟襄起湖北,连数十州,远近皆应,士大夫之外,皆其徒也。
如陆逸中,数百家无一脱者。
非若虏人长驱于通都大邑,而可引避于无人之境也。
今此辈虽无奇谋大虑,为社稷之忧,遇君亲如途人,视官吏如仇雠,兵祸已作,比及讨除,而士大夫为鱼肉久矣。
每端居深念,如佛经所言,顾视其尾已焦,使颓然无居世閒意。
比闻范觉民、耿伯顺相继即世,悼念至今不衰。
独吾二人得遥相望于二千里之外,而所寓穷僻,不时一书问无恙,为甚恨。
令叔傥在南方有婚姻之约,今以舍弟长女归公宅相,衰晚之幸也。
分颁荔子,已领重意。
笔二十枝,以向所寄不佳,今倍直为之,似稍胜,方就腊中制数千,当再致也。
三摺席一床同纳。
悤悤不及缘饰,如襆被游赤城,可携以俱耳。
祝掾蒙异顾,孤寒,方求荐援,乞一言为寸进之阶也。
此书闻彻,度已改岁。
日俟徵拜,慰此驰颂。
陈正仲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二○、《北溪大全集》卷三四
始吾子造门求教,拳拳执恭,甚卑甚巽,将谓吾子之诚有志也,因为讲《大学》以开其入德之门。
既而方及首一章,吾子乃无心于听受,遽告为清源之行。
覈其所以行之故,则无说,亦未晓其意之为如何也?
越旬日后,令叔遣人来道慇勤,历历吾子之详。
家人生产之不事,而事落魄不羁之态;
庭闱素行之不修,而修猖狂妄行之术。
请为之严加箴砭,以惩其旧而进其新,创其既往而淑其方来。
某闻其言,慨然为之三太息,曰:噫!
有是哉?
有是哉?
且吾子之及吾门者,何谓邪?
意者为慕道而来也,欲相与讲明圣贤之学,而为君子之儒也。
而其为清源之游者,又何意邪?
无亦为孤陋寡闻,而欲从师取友于四方也;
以一乡之善为未足,而欲兼天下之善也,其立志亦可谓伟伟不凡矣,然道不在乎他,只在日用人伦事物之间,所当行者是已。
子家有母之亲,有叔父之尊,有兄长之严,正大伦大法所系,所谓孝弟为仁根本者,实在此。
入孝出弟,行有馀力,而以学文,盖有无穷之乐存焉。
而子欲反之,不禀叔父教命,不随兄比肩事母,朝夕承顺以安子职,是根本已先拨矣。
举足第一步便错,而与道背驰矣。
何更以求道为?
圣贤之学,不过讲明此理,而以明人伦为主,败伦逆理之人,正圣门所必诛而不赦者,何复以讲学为?
而亦何君子儒之有?
道在迩,而求诸远,素未曾识蹊径,而狂走四方者,何之?
假使遍谒明师,历扣良友,鞠躬尽敬于其旁,不知欲闻见何事,欲讲贯何说?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求师友于四方,而悖德、悖礼之是习,不知此为何渊源?
吾乡儒宗所临,道德遗风未泯,虽后进拘于举子程度,未能嗣音,然犹宝祖业,安里塾,日怡愉于事亲敬长之侧,不失人道之常,亦足以为善俗。
子不是之善,而欲变常求异,以取善于天下,是乃反人道为行怪之举,既自误其身,而复误其弟,相从于狂妄之归,盖莫大焉!
而何善之能为?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人病不求尔。
子归而求之有馀师,孟子不听曹交讲学于其门,而必使之归求诸孝弟之间者,非有秘于交也,欲其朴实用功,屏虚文而务实行,以为入尧舜之实地。
是诚深有爱于交,而不为交之欺也。
吾子其熟复斯言,以为切己之警,请无求诸他,且安心定志,从《小学》之书始。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若甘于自暴自弃,则无可言者矣。
常州太守(一七)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一、《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一○
许假律赋,日伫拜贶矣。
五行赋未尝闻之。
某为太学诸生,仅能一望令叔内翰于稠人中。
前辈风流尽矣,尚幸于遗书见之。
又得所未闻,又幸也。
还珠洞题名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三、《临桂县志》卷六、《桂林石刻》上
孙仲益桂山晋陵帅率二漕宪□饯于八桂堂刘立道、陈景渊、董令叔、赵少隐与焉。
绍兴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题补臣祭酒四世司成诗卷二首(补臣名润祥,自其高祖鄂拜、叔曾祖鄂尔奇、叔祖鄂容安至今凡四世居是官。) 其一 甲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八
敬陈祖德纪君恩,字字箴铭勖后昆。
四世清班超史牒,中天盛事在桥门。
图书东壁光辉接,阀阅西林掌故存姓西林氏。)
忠孝传家馀手泽,摩挲宝气记同论去年令叔五峰伯斋中见刚烈公所藏文端公「忠孝传家」四字田黄篆印。)
查运使劄子(八)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一、《嵩山集》卷三七
驿隶转致旨告,欣省秋深偃节台府,台候胜常。
令叔同刘君舟行欲少迟留,无伤也。
恐须报匆匆,附驿马隶不及细。
未间所冀善调适,前侍黼扆。
钱献之程勉之皆久留关陕因寄二首 其一 戊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记补熹平郭察书,篆秋庵主意何如。
四明立轴今安在,及两王家插架初(熹平《华山碑》,四明范氏与河北王文荪、华山王山史并藏宋拓全本,予皆借赏,摹存于箧矣。四明本近归令叔辛楣詹事,闻又他往,是以及之。)
长生未央汉砖歌题钱献之所寄拓本丙午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汉篆瓦多砖独少,长生瓦始歌国初。
二林倡之诸公和,载考汉纪图黄图。
似闻抟埴迹寡二,话堂本一再摹。
甘泉昔考云林子雍州近志排山朱
土花光怪日腾出,宝气何止千鲁玙
尔来渐多媚学侣,偏傍考订穷锱铢。
秋帆。)述庵。)冬友。)石公。)芝山。)献之。)晋斋。),后先投寄来宝苏。
中膞中县称琢研,应规应万宜操觚。
屏幛大小烂列宿,一砖于此岂可无。
钱郎自陕赴河洛,包裹棱角周四隅。
先于背勒观者字,何幸我得诸公俱。
俨然汉宫度汉尺,尺有四寸方形模。
虽同长生未央字,瓦文宛转砖则殊。
上画俨如屋有翼,下垂萦似带有馀。
参差之中又比密,横以界道斜纹铺。
想见纶连错组绣,玉阶铜沓黄金涂。
金釭衔璧灿行列,列钱之制如此乎。
一枚可度千万户,边损幸未伤犁锄。
西京考工溯陶瓬,凝土气尚交拊垺。
终南九嵏半云雨,藻井湿藓青模糊。
二千年后饱箱笈,几辈濡染来吾徒。
得归钱家娱令叔,潜研跋尾相轩渠。
诗格诸老且莫拟,鉴藏二林定弗如
吾侪砥砺为朴学,汉传唐疏相爬梳。
萟林润液日开泄,寸田垦辟加膏腴。
所以古砖作今研,磨之琢之兆乃符。
拓本置之诸瓦上,方圭圆璧环签厨。
篆烟蟠作吉祥字,夜烛更彷芝英书。
瑶冈一百二十本梅花书屋戊午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楼村梅花十三本,鸿胪画卷梦有无。
我昔题之恍入梦,壬辰又溯壬辰王楼村《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卷,禹慎斋画于壬辰春,予亦壬辰春题之。)
此图非梦乃真境,又非楼村泛光湖。
君家松陵烟水地,米堆铜井皆乡闾。
却嫌冶游太烂漫,手栽自辟家园居。
吴人种梅到处有,难得读画论诗庐。
君家乔梓擅述作,令叔迭唱锵琼琚。
君官薇垣梦梓里,日夕香雪勤耘锄。
诗情画意真气味,一家合格交根株。
七十二峰遥望处,百二十本归君乎。
此花此树入此选,千本万本精灵呼。
君莫谦言十笏窄,床榻只庋千卷书。
欹石正堪曲干拥,耐寒岂止斜栏扶。
霏霏轻烟萼横点,玼玼索笑白与朱。
远香近翠不知处,绀云绿雪穿模糊。
王郎将归为写此,万象摄入牟尼珠。
君归营屋用画法,面势向背相萦纡。
楼村吃花说仙福,君乃坐卧来仙壶。
得不令尔苦乡思,日日京国诗庭趋。
但持此幅饫我眼,㷊香偈子讯宝苏。
屋前七本后六本,刻画转欲嗤鸿胪
吴江有人买丝绣,他日不减雪滩图(相传吴江顾茂伦雪滩钓叟图》,过江人士以不得与题为恨。)
梁汝嘉转一官制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三、《华阳集》卷四
唐李巽领盐铁,初岁之利,如刘晏之季年,其后则三倍时。
今国家经费浩繁,盐利居半,分道置使,务广赀储。
尔以通敏之材,尝被简擢,颇能为朕操致奇赢,课其岁入,视昔增羡。
使诸路得人悉如尔者,亦何必远希晏、巽哉!
宜进一官,以为尔宠。
往服休命,益励远图。
定山甘雨弥日悬想松厓诸田亦皆沾足秋成碗中饭矣明日桑柘影中斜阳社酒松厓与我倾倒令叔酒中名仙亦不得高坐无分也书以志喜录上一笑 明 · 庄昶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定山集卷四
江畴四顾总如焚,一夜甘霖遂解纷。
活水我犹堪饱饭,松厓天况与斯文。
鼕鼕社鼓堪酬雨,攘攘秋田办割云。
酒米许同三百斛,也招令叔共醺醺。
闽清郑君瑞(三)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七、《复斋集》卷一二
某再拜上覆某官。
叶丈至,承赐书,匆匆不少留,薄效区区而已。
黄尉来,又领近书。
展玩如陪诲谭,且知邑人爱令,邑尹至,相率输租,恐令之舍我去。
夫以德化人,必如是而后可,近有士夫未能至此,遂欲坐以无事不知,奸宄不戢,良民受害,则所谓德化,乃姑息之异名耳。
令叔判县一到此,才具恢恢,十尤溪不足治,乃邑人公论如此。
黄真佳士,当如来成,已借印交事矣。
得此人,可为黄丈翼之之助。
一见即知其人,盖取友不苟,足以自信,既无中馈中幼帘外之差,此甚易免。
近有自邑中来者,知近况尤详,清苦之节,不待咨之于人。
老人近不安旬馀,今方少愈,又觉旱热,方此祷于山川。
言不能尽,唯保啬,不宣。
赠别陈渔所叠前韵二首 其二 丁卯 清 · 王又曾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八
年时相顾总冥鸿,披袄南荣过凛
岂谓并辞咸籍伴(谓令叔约庵。),翻然怅望纪群踪(时乳巢客秦中。)
祭诗未践鸡豚约,避债还逃桂玉悰。
盼绝青骢寒食路,一缄天末破愁容。
书愤四首 其四 乙酉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己集
司农仰屋算经垓,布被清名出草莱。
苦欲助军尊卜式,先将失道罪王恢
东吴粳稻云帆断,北海茭薪泽雁哀。
莫道误人刘晏传,须知程李亦奇才(程李谓程异李巽。)
刘仙尉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五、《范太史集》卷三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
某启:人至,辱书,令叔、令弟相继沦谢,想悲痛可胜言耶!
尝谓道纯气节不减先正,惜其一病遂废,不为世用,今又止此,甚可叹也。
读足下所为《亡弟述》,又怪天赋其才如此,而不予之寿,岂所谓「难谌」者哉?
足下史学足以继先正,譬如美木,已有千尺凌云之势,在所长养,以待他日之用耳。
足下勉之,无以悲伤摧损其志。
古之人困穷而通、有忧患而启发事业者多矣。
刘氏门户所系,惟在足下,可不念哉!
寄示先正墓碣石刻甚精。
十国纪年序》欲求张左司书,已面恳许诺。
温公之文,张固不惜书也。
近《资治通鉴》印本奏御,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存者唯仆,尤可感叹!
人生会归于此,但有先后耳。
足下所寄《纪年》留此甚久,京师殊若少暇,方将写本校正,蜀中求人刻板。
犹须一二年乃可成,唯不讶其缓。
春暄,千万厚爱。
不宣。
某顿首。
又议 中唐 · 李巽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议曰。
郑珣瑜两字之谥。
太常请依前谥曰文献者
谥者
春秋褒贬之旨也。
仲尼书法。
随类推广。
虽一字褒贬。
其文犹博。
盖欲指明事业。
以昭示后代。
俾后之人惩其恶。
劝其善。
故不可苟。
谥一字
正也。
尧舜禹汤周公召公是也。
两字非正也。
谥法不载
或人臣不守彝章。
苟逞异端。
威烈慎靓是也。
或时主之权。
以功德加厚于臣也。
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是也。
不当加而加僭也。
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是也。
三字过也。
贞惠文子是也。
谥法所不载也
古今无有也。
公叔文子谥。
卫君之过也。
卫之乱制也。
不然。
即记之失也。
以一善加一字。
尧舜禹汤。
当累数十字以为谥也。
夫礼记者。
非尽圣贤之意也。
非尽宣尼之所述也。
当时杂记也。
后苍曲台记。
其弟子戴圣增损刊定为小戴礼。
今礼记是也。
若尽宣尼之所述。
戴圣岂得而增也。
宣尼修春秋。
游夏不能措一词。
以知礼记非尽宣尼所述。
戴圣得以增损也。
贞惠文子之谥。
卫君乱制也。
古今无有也。
宣尼所述。
足法哉。
郑珣瑜和茂修整。
始终无阙。
可为美矣。
至于议行考功
而度越等辈。
比于酂文成文昭魏文贞则不侔。
谥号无差
轻用国典。
失春秋之旨矣。
向者酂梁数公。
皆经纶草昧。
辅翼兴王。
以道辅君。
致于化洽。
彰灼千古。
言之者凛然生敬。
而以珣瑜齿之。
岂无愧于心哉。
夫数公者。
皆时主感风云之会。
怀谟明之美。
故加于常典。
以明其德。
亦所以笃君臣之义也。
然非正也。
权制也。
若后之人非数贤之比。
则当循常以避数贤地也。
刘仁轨薛元超李元纮加字之谥。
皆黩国典而昧彝伦。
言之可为寒心。
岂当举之以为训也。
其馀姚元崇宋璟刘幽求
或辅相一代。
致理平之化。
或忘身徇难。
成中兴之业。
又岂珣瑜之以典选为进善。
以辞疾为嫉恶耶。
皆尚口伪辩。
非守典确论也。
夫以典选者皆为进善耶。
若然者。
则国家有天下二百年。
裴行俭马戴卢从愿等数贤独见称于时也。
循资署置。
谓为进善。
异乎余所闻也。
珣瑜之病。
数月而终。
岂伪疾耶。
借使伪疾。
尤可怪也。
子路之冗食家臣。
有杀身徇难。
珣瑜台辅之重。
当危难之际。
平居则飨其高爵厚禄。
见危则奉身自保。
以此为是非之明。
董狐之书赵盾
为妄作也。
珣瑜之辞疾可责。
太常举以为德。
信君臣之义。
非常人所知也。
珣瑜之下诘李实
诚中其疾。
可谓美矣。
然则珣瑜自始筮仕。
至于启手足。
垂四十年。
历谏职。
风宪
其忠规激发。
恐有过此者。
太常举其下诘李实
未为多也。
谓为謇谔者众矣。
岂能使汲黯魏徵有惭色哉。
议云。
三代两汉无二字之谥。
此未学之过也。
荀文若之进善。
孟轲之是非。
文子之赈施。
周舍之謇谔。
珣瑜之行。
清而无阙。
可为掩之。
不足辩也。
今所议两字之谥。
亦又不当。
其议固不足斥也。
巽之言过矣。
但两字之谥。
加等之美。
萧何房玄龄言。
不在珣瑜也。
虽不敏。
至于言谥美以惑人听
此尝所激切而不平也。
终不欲有僭。
齿于萧何房玄龄之宗。
又不欲有造次。
拟于魏文贞姚元崇宋璟刘幽求之谠言悟主茂绩殊勋也。
夫前车之覆。
后车所以易辙也。
前有司之失。
后有司当有以矫之也。
不矫之。
则逶迤遂达。
以至乱制。
此有国之诫也。
威烈慎靓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之同于禹汤文武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
前有司之过。
后之专笔削者。
宜有以矫之也。
不矫之。
典礼寝乱矣。
有司不可以尤而效之也。
不可以党所见而遂僭典也。
郑珣瑜两字之谥。
请下太常重议。
若一字不足尽珣瑜之盛德。
必须两字。
则敢俟再告。
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