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陈子昂宋之问 清末 · 张之洞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文人誇诞骋虚词,多少缁尘浼素丝。
伯玉幽贞孤竹咏,延清鲠直老松诗。
嵩岳少林寺新造厨库记 中唐 · 顾少连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启迪真乘。无相之门寂。
发挥象教。有为之功大。
非无不可以臻极。非有不可以化凡。
亦由瞻影求形。见烟知火。
通如来诱善之路。为偫暗向明之阶。
沿浅诣深。其实一也。
汉明帝梦金人履殿。讯之于庭。
傅毅的然之词。得竺乾惟肖之像。
精庐始构。塔庙继兴。
大抵三教之行。各有其属。
尊严所奉。齐壹厥心。
若游息不殊。则其道閒杂。
若散漫无守。则其风寂寥。
是以从其先师。皆致室处。
故孔徒有庠序。道士有楼居。
而释流谓之寺。此圣人所以崇其教也。
少林寺者。盖权舆于太和。
中废于承光。更名于大象。
锡田于开皇。若乃应天顺人。
擒盗助信。摧魔军于充斥。
保净土于昏霾。此又昭彰于我唐也。
其神异之尤。若跋陀之经始灵塔。
劫火不焚。指盼泉流。
使之西注。稠公挥杖而二兽解斗。
惠可割臂而三业息尘。荃兰丛植于缁林。
鸾鹤连翔于法界。则有惠光昙隐
播芳烈于前。元素明遵。
嗣徽音于后。戾止者皆同一姓。
来仪者无复二乘。盖释氏之淹中。
西方之别馆也。况其上圭表正。
风雨所均。嵩高峻极。
山岳之秀。交艮兑之清气。
积灵仙之秘踪。故其志道之人。
好奇之士。系尘笼者屡至。
求宴坐者永栖。菩萨色身。
未能忘食。苾刍老病。
斯用依仁。而库舍不营。
坊厨偪陋。每王城信士。
供施所储。柏谷上田。
穫敛所入。虽真如之性。
不假多藏。而大道之行。
恶其弃地。释法真聿来从学。
雅尚住持。永言创立。
志在宏济。乃誓于僧众。
陈于上官。愿因农隙。
以果营建。河南尹杜公黄裳
多历胜因。素崇净业。
聆风响应。如契夙心。
于是躬主办之勤。假清白之俸。
复次都人白仙鹤李秀杜珍等。共殖嘉苗。
用滋景福。脱鄙吝之缰锁。
成智惠之舟航。钱刀无翼而自飞。
寒暑不期而继至。单贫展效。
富有匮财。神龙施珠。
香象均力。加以寺半崖巘。
路蹑凌兢。伐于山巅。
治瓴甓于岩下。佛教善诱。
人忘其劳。爰始爰谋。
是启是辟。平其坎窞。
相其广轮。梓人作程。
郢匠施巧。积干如阜。
运斤成风真公杖锡指麾。
语言深(缺一字)先饥以班食。伺渴而馈浆。
酬以壮佣。任以老事。
期不揆日。工无废时。
为欂为栌。为桴为桷。
洪纤合度。寻尺中规。
凿枘靡乖。朴斲惟称。
板干既具。墙垣以兴。
支撑得其宜。缔搆取诸壮。
以周饎爨。用固扃鐍。
风雨攸除。尘泥莫侵。
若乃曲突以舒烟。疏窦以流恶。
陈其鼒鬲。扃其釜鬵。
释之蒸之。惟精惟洁。
俾其潘汁有所注。气焰有所通。
香风时来。荡涤烦燠。
斯乃厨之制也。深中以虚受。
阖扉以制出。陈其椽杙。
施其缄縢。取之用之。
不费不约。必使公供无所耗。
岁计惟其明。元关载施。
成我密固。此又库之宜也。
乃崇佛宇。栏楯孔严
乃饰僧堂。屋壁增焕。
新亭宏敞。阅香积之饭。
危楼耸擢。俯耆阇之山。
每至华钟大鸣。旭日三舍。
缁徒总集。就食于堂。
莫不永叹表诚。肃容膜拜。
先推尊像。次及有情。
洎蒲牢之吼馀。海潮之音毕。
五盐七菜。重香粳。
来自中厨。列于广榭。
咸造勿亵。已事而竣。
勤求者无次第之劳。暮齿者有终焉之托。
不僭于素。克壮其犹。
检校上座僧净业寺主灵凑都维那智寰典座道悟维清老宿圆济僧如空惟陟等。虔奉矢谋。
式昭毕务。故得宝地。
丰洁中飧。纂绍前规。
招延后学。以是功德。
侯其祎而。夫教不自宏。
因人而大。有以法从中得。
默契真空。有以事假外缘。
用扶正谛。总是二者。
其惟真公真公俗姓张
杭州盐官人也。历劫勤道。
髫年出家。虽冥心于此山。
盖授记于前牒。不然者。
安得宏誓既发。偫心悦随。
兴立招提。如此其盛。
大历之季。少连尝吏登封
暇日之游。竹园伊迩。
次宗之依惠远。凿齿之慕道安
尘俗之人。幸不遐弃。
一行入仕。二纪于兹。
前年典选洛师。邂逅相遇。
名山在目。道友依然。
愿言从之。王事拘我。
于是得其轨躅。作厨库记云。
时贞元戊寅岁。皇帝缵服之廿载也。
穆公集序 中唐 · 许孟容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九
班孟坚谓有汉文章。与三代同风。
巨唐化成稽古。斯文配炎灵之盛。
浸息淫靡。归于正声。
由是业文之士。蓄灵含粹。
光价时独者。往往间出。
吾友河南穆员字舆直。麟蔚凤采。
自天而授。诵六经得其研深。
阅百代得其英华。属词匠意
必本于道。夫龙图龟书。
三统之有述。皆文之蕴也。
自雅颂风骚而下。则又粉泽而成黼藻。
雕镌而为形象。比其音而曲度之。
缘其情而哀乐之。悠远易直。
昭明典则。本情性而根教化者。
率漫羡魁垒。繁音艳彩。
习怪诞而尚沉溺者也。穆君溯其波流。
择其宗师。以为文宣王经春秋。
序诗书。系易象。
犹日月不可及矣。游夏荀孟李斯贾谊之徒。
是宜学者十驾百已。钻仰而宪章者也。
故其文融朗恢健。沉深理辨。
墉阃四会。精铓百练。
结而为峻极。散而为游衍。
其工也异今而从古。其旨也惩恶而从善。
迹夫孝于其上。慈于其下。
择中庸而后蹈。推久要而后交。
则向之词艺。由积衷淳耀。
发而为身瑞者也。颜回黄宪
仁而夭促。扬雄司马迁
才而不试。穆君年逾四十。
用止幕画。并四贤之德器。
而禄寿似焉。彼洪炉埏埴。
真宰不直欤。为天地无心。
刍狗万化欤。大凡碑志文册铭赞记序六十五首。
共成十卷。于先府君先夫人元堂志。
见自身刑家。自家刑国。
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道。
于祭颜太师张相国文。见君仁臣忠。
捍患成功。感愤激烈。
死轻鸿毛之道。向使假其永龄。
登金马石渠。与献纳论思之臣。
发挥谟训。润色王度
则圣朝文苑。颂甘泉。
赋羽猎。卿云褒皋偫子之列。
加一士也。杨嗣仁所以赋已友之哀。
余所莫疑矣。宋之问遗草编次。
授于伯兄旧御史中丞常州刺史。善知音者唯子期乎。
发箧开卷。如升元圃。
将垂来代。敢失其传。
原直1130年 宋 · 邓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栟榈集》卷一三、《南宋文录录》卷一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世人尝谓穷达自天,余以谓穷达自人,非天也。
何则?
伯夷饿,柳下惠黜,孟轲不用于战国之末,韩愈不得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比干剖心子胥抉眼,真卿、杲卿碎其身于贼手:是为直必穷矣。
子贡得驷马,苏秦得六印,宇文士及得安其职,张禹得全其身,崔日用学士宋之问馆职杨再思宰相:是则为佞者必达矣。
夫为直者必穷,为佞者必达,自古及今,莫不皆然,夫岂天哉?
虽然,人生世上不过数十寒暑,盛衰得失,如蚁穴一梦耳,于此枉道丧节,以干妻孥之奉,一时沛然,自谓得志,殊不知万世之下使人闻其名而唾之,仅与禽兽比。
若正直之士,虽当时身不丝,腹不,斥窜流离,真若可怜者,然所谓浩然之气,历千百年犹与日月争光。
以此校彼,孰久孰近?
故君子宁饿、宁黜、宁不用于世、宁不得安其身于朝廷之上,至于剖心抉眼,碎于贼手,亦宁任之,惟直不可变耳。
余生踪迹几遍天下,求其不以穷达生死少变其直者,虽间有之,要不可以多得也。
建炎初,余谪归沙邑,有主簿虞君茂实讳某者相遇,视其貌温而谨,听其言慎而信。
退窃自幸曰:「是必学者,非止为科举之士耳」。
予以得罪至重,流落益久,君又安于小官,不能遽去,忽忽相从且三年矣,视君所为,犹一日也。
与人无亲疏贵贱,一切以诚心待之。
闻人有善,欣然若己有得。
及论朋友之过,虽面颜发赤,勿顾也。
其事官长,亦不能少变辞色,作寸进计。
顾虽斋庖索然殆不能烟,青衫百结如霜后叶,其自处如得志。
呜呼!
君真坐直而穷者,君真不以穷而变其直者。
此余所以愿与交游之末,不敢以罪逐孤踪自为君弃也。
孔子论三友,以友直为最;
佛氏论四友,以华友、秤友为可鄙。
盖华因时为盛衰,秤视物为低昂,此岂可与正直之友同日而语哉?
君今别余而东矣,恐无规余失者,余于是黯然作恶。
惜君之行也,作《原直》。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唐 · 裴敬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李翰林名白字太白
以诗著名。召入翰林
世称才名占得翰林。他人不复争先。
其后以胁从得罪。既免。
遂放浪江南。死宣城
当涂青山下。李阳冰序诗集。
粗具行止。敬尝游江表。
过其墓下。爱其才。
壮其气。味其嗜酒。
知其取适。作碑于墓。
且曰。先生得天地秀气耶。
不然。何异于常之人耶。
或曰。太白之精下降。
字太白。故贺监号为谪仙
不其然乎。故为诗格高旨远。
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
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视尘中屑屑米粒。虫睫纷扰。
囷蠢羁绊蹂躏之比。又尝有知鉴。
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
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
上许之。因免诛。
其报也。又尝心许剑舞裴将军
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
愿出将军门下。其文高。
其气雄。世稀其本。
惧失其传。故叙传之。
太和初文宗皇帝翰林学士为三绝赞。
公之诗歌与裴旻将军剑舞洎张旭长史草书为三绝。夫天付上才。
必同灵气。贤杰相投。
龙虎两合。可为知者言。
非常人所知也。夫古以名德称占其官谥者甚希
前以诗称者。若谢吏部何水部彭泽鲍参军之类。
唐朝以诗称。若王江宁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杜员外之类。
以文称者。若陈拾遗苏司业元容萧功曹韩吏部之类。
以德行称者。元鲁山阳道州。
以直称者。魏文贞狄梁公
以忠烈称者。颜鲁公段太尉
以武称者。李卫公英公。
以学行文翰称者。虞秘监
唐之得人。于斯为盛。
翰林其以诗称之一也。予尝过当涂
访翰林旧宅。又于浮图寺化城之僧。
翰林自写访贺监不遇诗云。东山无贺老。
却棹酒船回。味之不足。
重之为宝。用献知者。
又于历阳郡翰林刘尊师书一纸。思高笔逸。
又尝游上元蒋山寺。见翰林赞志公云。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
刀齐尺量。扇迷陈语。
文简事备。诚为作者。
附于此云。会昌三年二月中
敬自淠水草堂南游江左。过公墓下。
四过青山。两发涂口。
徘徊不忍去。与前濮州鄄城县李劭同以公服拜其墓。
问其墓左人毕元宥。实备洒扫。
留绵帛具酒馔祭公。知公无孙。
有孙女二人。一嫁刘劝。
一嫁陈云。皆农夫也。
且曰。二孙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
因告邑宰李君都杰。请免毕元宥力役。
俾专洒扫事。嘻。
享名甚高。后事何薄。
谢公旧井。新墓角落。
青山白云。共为萧索。
拱木。如公卓荦。
天长地久。其名不朽。
此为祭文。写授元宥。
又为碑曰。贵尽皆然。
名存则难。故余重名不重官。
李翰林碑。十五字而已。
西直门外作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三
度节驻春苑,还宫举辟雍
莫非事可慢,益敕已惟恭
雅实溯京镐,诗宁效景龙(此次以肇建辟雍告成于仲春上丁释奠讲学进宫因于二月初三日乾清宫考试翰□诸臣词赋按唐景龙中正月晦日昆明也集群臣赋诗百馀篇命上官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须臾纸落如飞惟沈佺期宋之问二诗不下移时一纸飞坠乃沈诗也评云沈诗落句词气已竭宋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健举沈不敢争云云既曰御制何必选自臣下事乖典则词涉侧艳且令宫闱校阅得司进退之权尤不成事体也)
畴胥待泽,历阅切无悰。
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皇祐二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范文正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皇祐二年春,某月日,葬故龙图阁直学士段君于陈州某县某乡之某原。
君讳少连字希逸开封人也。
曾祖讳知遇。
祖讳骧,隐于五代
父讳子昂端拱中进士第,终于陈州录事参军,累赠吏部郎中
母夫人乐氏,追封福昌县太君
君幼孤,好学。
大中祥符七年秋,登服勤词学科。
释褐,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鄂州崇阳县,有治状。
改权杭州观判官
枢密直学士李公及馀杭郡,当世清德,于人少许可,大爱君之才,与本道转运使荐之,改著作佐郎、知亳州蒙城县,移雅州名山县
还,改秘书丞、知婺州金华县。
未行,除审刑院详议官执法至平,󲦤绅多之。
张文懿罢相,知江宁府,辟君通判府事
还,授御史台推直官,改太常博士
时章献太后听朝,君与知杂御史曹修古等上言:外戚刘从德家,恩幸太过,台隶辈皆得禄仕。
责授秘书丞、监涟水军酒税务。
太常博士通判天雄军。
上临轩亲政,擢拜殿中侍御史
寻除开封府判官
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
三司度支判官,使契丹国
还,为两浙转运使
君以二浙财赋为天下之最,孜孜利病,无弊不革,朝廷奖之,进兵部员外郎,充职。
淮南转运使发运司事。
陕西转运使,奏劾判陕府驸马都尉同平章事崇庆不法,朝议直之。
俄命以本官兼御史知杂
踰月,除三司度支副使
定、襄地震,坏闾舍,压人盈万数。
天子怵然,命君为河东安抚使
君恤残民,无一不至。
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广州
康定初西戎叛兵交塞下,近塞藩牧实难其任,朝廷以君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
未行感疾,以宝元二年八月初四日,终于广州黄堂,年四十六。
娶乐氏,封京兆郡君
生三男,俱幼亡。
五女:长适张氏,次适孙氏,次适谭氏,次适明氏,次适张氏。
君风神秀特,人皆望而钦之
临事无大小,无难易,决发如流。
明而不苛,和而不随。
御史府,无所回避。
谪去踰年,迁,又与孔中丞道辅等伏阁论事,见端人之风焉。
三为转运使,特有风采,善人君子皆得信用而推擢之,小人则畏而少过。
君在南海,予方经略陕西,尝荐君可任边要
朝廷才有泾州之命,而君不起,󲦤绅先生咸嗟惜焉。
予知君之深者,故表其墓云:
希逸之生,神粹而明。
朝端正色,天下公声
颜子非寿,清德自久。
伯道何嗣,令名为后。
表墓以文,希逸不朽。
入崖口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六
九转伊松涨始消,吉骢揽辔度溪桥。
按程也欲舆情惬,习猎从来典制昭。
红点绿林蜀锦织,水淙石激塞琴调。
岩葩尽是芬陀利,便尔香山未觉遥香山亦有崖口见宋之问诗)
泛舟由玉河昆明湖即景咏景龙评诗事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玉河冻解可乘船,沿入昆明镜里天。
即景恰当正月晦,选诗那学景龙年。
夸奢早戒石鲸渚,怪诞还嗤劫火烟。
当日考功称独步,横汾节令岂其然上官昭容评诗以宋之问为第一然其诗有汾歌汉武才之句以秋风辞春朝数典似乎不伦)
读论语诗六十一首 其五十八 (重光作噩) 清 · 舒位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九
国有士师官,其治重法术。
柳下性之和,油油在所黜。
兄日杀不辜,士师何不诘。
妪夜坐怀中,士师何不叱。
加罪岂无辞,远行宁有益。
虽蒙臧孙知,已先少连逸。
且待齐师来,传言犒士卒。
和彦达过先公旧居有感 宋 · 胡寅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论文敩学两髫年,访旧同来雪上颠。
我步鲤庭心欲折,公登龙坂足何缘。
后凋尚喜无双士,不韡真惭大少连
桂楫又浮湘水去,家山回首共悽然。
次韵送邓祭酒 其二 南宋 · 员兴宗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欲去未去重湖边,赠公一言公即旋。
念无三径作陶令,好继七人追少连
官路行持荷叶橐,清樽且趁菊花天。
悬知投老护四印,到处南綦心嗒然。
故太平令李寰墓志铭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八
长庆元年
故太平令李寰之丧。
其妻沈氏。
挈其稚嗣。
哭丐于姻党之门。
以事其殡。
事将具。
命其族亚之为铭。
以志其圹。
府君唐之裔也。
其先奉高祖入关定隋。
封定州刺史
曾祖承昕。
鸿胪丞
丞生少连
溵水
令生牟。
梁县
尉生府君
世以宗荫调官
卒无达显。
贞元中
沈氏始以外戚隆贵。
而冑得为列卿
太府
乃以子女归之府君
府君贫。
负其屈而家。
仰给为生。
元和中调为太平令。
卒于官舍。
亲党语为善人。
多痛之。
铭曰。
廓乎圆穹。
覆乎万古之中。
贤者或塞。
而𡗝者或隆。
唯达识不穷。
善人有终。
哀哉。
江南好 晓起商氏园亭 清 · 朱彝尊
 押寒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更五点韩愈,珠箔卷轻寒薛奇童
金谷风光依旧在白居易,红泥亭子赤阑干李白
迷路出花难宋之问
采桑子 秋日度穆陵关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穆陵关上秋云起郎士元,习习凉风萧颖士
于彼疏桐宋华
摵摵凄凄叶叶同吴融

平沙渺渺行人度刘长卿,垂雨濛濛元结
此去何从宋之问
一路寒山万木中韩偓
菩萨蛮 其一 秋日陪刘增美中丞饮冶源亭子爱其山水竹树之胜题壁四首 清 · 朱彝尊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遥看一处攒云树王维。秋花锦石谁能数杜甫
犬吠水声中李白。回流映似空卢照邻

绿阴生昼静韦应物。乱竹开三径王勃
未惜马蹄遥杜甫。看余渡石桥宋之问
鹧鸪天 访旧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一丈红蔷拥翠筠李商隐
晚来林鸟语殷勤白居易
松间明月长如此宋之问,石上青苔思杀人(楼颎)

章台柳韩翃,郁氛氲李舒
湿云如梦雨如尘崔鲁
红笺漫有千行字裴说,秖是相思秋复春李白
巫山一段云毛子霞小像 清 · 朱彝尊
 押庚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赋料扬雄杜甫,诗传谢朓李白
凌云笔札意纵横杜甫
到处有逢迎王维

老得沧洲趣刘长卿,归来物外情宋之问
俨然天竺古先生王维
图画表冲盈孙逖
临江仙东瓯怀归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何处春风吹晓幕顾况,蛮江豆䓻连生韩偓
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
欲寻芳草去孟浩然,不遣柳条青李白

自是不归归便得崔涂,津头日日人行皇甫冉
可怜寒食清明明皇
落花相与恨韦承庆,江树远含情宋之问
水调歌头 暮春山居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返景照疏雨李白,层阁有馀清苏颋
浮云卷霭卢照邻,独树花发自分明杜甫
池北池南草录王建,共握手而相顾徐坚,远近听泉声王勃
野果新成子岑参,山鸟自呼名宋之问

人寂寞卢仝,山坱圠卢照邻,水澄泓顾况
有竿斯萧颖士,无数春笋满林生杜甫
酌酒会临泉王维,求寿藤与蟠木元结,扶汝醉初醒杜甫
宛是野人也王维,无事亦无营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