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子标题
登遐颂 其四 孔仲尼 西晋 · 陆云
四言诗 押皓韵 出处:全晋文
孔丘大圣,配天弘道。
风扇玄流,思探神宝。
明发怀周,兴言谟老。
灵魄有行,言观苍昊。
清歌先试,丹书有造。
通书一 其三十九 孔子下第三十九 北宋 · 周惇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
私试策问八首 其五 孔子赞易有申爻辞而无损益者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问:《易》之为书,要以不可为必然可指之论也。其始有画而无文,后世圣人始为之辞,盖亦微见其端,而其或为仁,或为义,或小或大,则付之后世学者之分。然世益久远,则学者或入于邪说,故凡孔子之所为赞《易》者,特以防闲其邪说,使之从横旁午要不失正,而非以为必然可指之论也。是故其用意广而其辞约。窃尝深观之,孔子盖有因爻辞而申言之,若无所损益于其辞之义者甚众。《比》之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小畜》之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损》之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大有》之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夫既已言之矣,而孔子又申言之,使无所损益于其辞之义,则孔子固多言也。乃孔子则有不胜言者,故愿与诸君论之。
孟子解 其三十六 孔子作春秋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七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之时,《诗》非尽亡也,《黍离》降而为《国风》,则《雅》之诗亡矣;《雅》亡则无政,《春秋》所以作也。然孔子曰:「述而不作,窃比于我老彭」。而孟子曰孔子作《春秋》,何也?盖当是时,周虽未亡,所存者名位而已,庆赏刑威不行焉。孔子以一字为褒贬,以代刑赏,前此未有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故谓之「作」。然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窃取之,是亦述之而已。
儒言 其五十五 孔子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二
或以「潜龙勿用」为孔子,是不知乾之为君,而初九之潜者,不复可飞也。或因孟子所谓「孔子不有天下」之说而不思之欤?岂孔子之志哉?不可以为后世训也。
儒言 其五十六 孔孟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二
孔孟之称,谁倡之者?汉儒犹未之有也。既不知尊孔子,是亦孟子之志欤?其学卒杂于异端,而以为孔子之俪者,亦不一人也,岂特孟子而可哉?如知《春秋》一王之制者,必不使其教有二上也。世有荀、孟之称,荀卿诋孟子「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统,闭约而不解」,未免为诸子之徒,尚何配圣哉?
圣传论十首 其六 孔子 宋 · 刘子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五七、《屏山集》卷一、《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三
望室而知四隅者,必超室表,举舆而知轻重者,必在舆外;游生死而知其终始者,必践形理也。魂魄之变,茫昧莫测,岂可以情识猜揣哉,知之必有道也。畏生死者未达也,达者不畏焉;不畏者犹未能践形也,常流乎四胜之间。何谓四胜?或曰存亦乐,亡亦乐,是齐生死也;或曰聚则有,散则无,是泯生死也;或曰名立不朽,没而愈光,是轻生死也;或曰安时俟命,力不可为,是任生死也。齐、泯、轻、任,是四胜也。帘窥壁听,彷佛未真,姑立言广意以胜之,终为生死所囿。昔夫子读《易》,三绝韦编,于是原始要终,知生死之说。其于乾坤之蕴,幽明之故,鬼神之情状,如目辨苍素,手数奇偶也。然当时弟子微言奥义问答多矣,季路一发问,夫子拒之,学者遂谓吾儒所急脩己治人而已,三纲五常而已,身外之事,何足预穷哉!是知听夫子之言而不知求夫子之心也。死生亦大矣,圣人岂忽之哉?负手曳杖,逍遥而歌,往来之际,湛然如此,非平日有见焉不能也。所以不切切言之者,惧学者守易晓之空言,而不闻至精至赜之道也。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夫子虽不切切言之,而常诲人以生死之大方也。噫,闻学妙矣,其践形梁径,与学者何言之浅也。登堂亲炙,佔毕领会,固曰闻所不闻矣。没身勉励,莫际其极,不幸奄忽于桑阴未徙之间,政恐有惜乎之叹也,夕死可乎?因知闻学之妙,非口传耳受,目睹心承,必有豁然开、怡然顺者,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剖石者乘其璺,开钥者透其簧,义有会,理有解,浮聪蔽聪,杂见移见,弗省是焉。口勤诵,心勤记,目勤觇,耳勤剽,映萤雪,锥股髀,童髦兀兀,方寸不暂开焉,闻性何由发哉?予欲无言,其言雷震,未之或知,其知川决,引学者于中立不倚之地可矣。噫,践形固非易事,得正之毙,君子之终,他人固有未能从容于此者矣。扬雄有投阁之骇,范滂有为善之疑。大贤犹尔,况其下乎?盖方其平日,志充气盛,自谓了了,及卒然当变,无以应之,尽失其素守矣。是以学者不可不自考于未然。且莫大于生死,莫小于违顺,莫重于生死,莫轻于梦寐。违顺之来,怵然惊怖,梦寐之间,纷然错乱,莫知所主,况生死之变耶?学者未须论此,但当昼验之违顺,夜察之梦寐,若湛然如一,无少动摇,则生死去来,直犹旦夜。苟为未然,可不孜孜汲汲如拯溺捕亡以冀有闻耶?
论时事劄子 其十 学者以孔孟为师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二
昔者孟轲著书七篇,其末章历叙尧舜至于孔子。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而其终继之以「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近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其意以谓道之在天下,自古至今,无适不然,必有人焉发明而推行之,然后传之万世而无弊。是数圣人者,道之所赖以传者也。道固不穷,传亦无尽。由孔子而来,至于轲,犹可以耳目接也,得其传者,非轲而谁?故自汉迄唐,知道之士,如扬雄、韩愈,莫不推尊孟氏。而世之言道者,亦必曰孔、孟。孔、孟云者,明其无二致也,岂诸子百家之所可拟欤?近者陛下诏天下学者,当以孔、孟为师,无所偏执,此诚万世不可易之论也。然孔、孟之言载在方策,昭如日星,有目者之所共睹,有心者之所共知。其要焉在?岂非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乎?大中至正之道,则孔、孟之所以为孔、孟也。若夫诸子百家之学,或蔽于人而不知天,或蔽于天而不知人,或蔽于为我而不足以及物,或蔽于兼爱而不足以成己。幽明殊归,内外不合,于是诙诡谲怪之论兴,诐邪淫遁之词胜,而大中至正之道始不行矣。今欲学者以孔、孟为师,则必使之知大中至正之道。自更科以来,天下学士无所适从。若朝廷尚不免以文章取人,谓宜明诏有司,审所去处,毋溺于诸子百家之说,唯大中至正之道是从。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志复行于今,岂唯今日学者之幸,将天下后世实幸。
会稽先贤祠传赞下 其十五 齐光禄大夫孔公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
光禄,史失其字,讳灵产,会稽山阴人。宋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志。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元徽中,为中散大夫,颇解星文术数。齐高帝辅政,沈攸之起兵。光禄白高帝曰:「攸之兵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高帝验其言,擢迁光禄大夫,饷以白羽扇、素隐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赠君古人之服」。当世荣之。于是守志山阿,怀道毕世,后解形潜蜕云(事载《南史·孔德璋传》及《龙瑞山记》。)。赞曰:
其善者机,星纬之传。孰知光禄,一念通天。眇视污世,泉石终焉。勿以方伎,浼此大贤。
咏史诗 其九十九 孔父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秋死难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节义可书惟孔父,胜如仇牧胜如荀。
训儿童八首 其一 孔子 南宋 · 陈淳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故事 其七 孔子对季康子问盗 南宋 · 孙梦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四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臣闻天地之间,惟感与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断断乎不可易也。盖好善好暴,惟上所使;德风德草,其机如神。民吾赤子,欲生恶死,趋安避危,亦均是心也。弃商农工贾素习之业,而甘心于鸱义之为;以父母妻子仰赖之身,而自陷于怙终之典,岂无所自来哉?臧武仲有言: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何禁乎?良以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有非重赏所能劝,严刑所能止者。吁,可畏也。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以「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对之。释者谓民化于上,不从其令,从其所好。其发明孔子之意,何其深切著明也。今以邦畿之近地,辄效潢池之弄兵。始则匿身陂湖,继则攘臂市井;始则杀越齐民,继则驱辱官吏。据有榷酤,聚党之具也;袭取舟舰,争疆之渐也。外示恭顺,内实跳梁,以缓捕逐之师;暂焉散群,俄而啸聚,以为苟延之计。大家殊无固志,类多相率而逃生;细民不能自拔,将至相挺而为变。事势如此,通国忧之。而臣以为可忧者,固不专在此也。何者?鱼釜偷生,自知非可久之谋;绣衣遣使,未必无击断之略。无拘文法,宽以安之可也;设格斩捕,严以治之亦可也。特盗平之后,尚有当劳圣虑者耳。凉州可博,吏道多端;南山可移,民怨莫雪。羡馀之进,皆入时多量,出时减尅者也;今或指泛索为定额,而每岁拘催也。田产之献,皆己不能有而以与人者也;今或指民业为官物,而一迁钉矣。是可忧者在近习也。殉货无刑,溪壑不厌,名田无限,阡陌相连。府库之藏,已为厉民以自养也;今乃视公帑如私财,而暗中移易矣。赋税之额,已为重于尧舜之道也;今乃视民财如外府,而百计渔取矣。是可忧者在官吏也。然则欲民之不为盗,其可乎?臣愿陛下深念孔子之训,正风俗之枢机,纳斯民于轨物,知朝廷无过可以杜奸雄,知善人在上可以无幸民,知选用廉吏可以使民自不为盗,则区区癣疥之疾,有不足虑者。不然,汉能平琅琊负固之党,而不能清五侯贪浊乱政之源,卒之山东之地,悉为盗区;隋能破河北数万之众,而不能除郡县刻剥媚上之吏,卒之洛口之粟,亦为盗有。病證虽除,病根犹在,天下纷纷之故,未知所终也。惟陛下亟图利之。
道统十三赞 其九 孔子 南宋 · 宋理宗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一
圣哉尼父,秉德在躬。
应聘列国,道大莫容。
六艺既作,文教聿崇。
今古日月,万代所宗。
圣人之孝十首 其八 孔子(子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蒸韵
事亲良不易,战战复兢兢。
学得如夫子,犹言丘未能。
圣人之孝十首 其十 孟子(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如何年稍长,汲汲子思师。
知是为儿日,三迁感母慈。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十五 子思(孔子喟然而叹请曰意子孙将忝祖乎伋每以不克负荷为大恐子忻然)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如何方喟叹,乃尔复忻然。
念汝祖无忝,知予道可传。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十九 子路(见孔子曰今由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矣)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食藜殊列鼎,负米异重茵。
不待今朝养,伤哉昔日贫。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三十一 子夏(既除丧而见孔子与之琴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
礼虽弗敢过,哀若未忘何。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三十八 孔子党人(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忍以證羊故,而云我直躬。
那知为父隐,直故在其中。
仙佛之孝十首 其二 老子(送孔子曰为人子者毋以有己)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子之于父母,毋以有其身。
老子玄虚祖,谆谆此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