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太宰武陵王为所生母服议 东晋 · 谢奉
 出处:全晋文
案《礼》,为人后者三年,必以尊服服之。
庶子为后,为其母服缌。
《传》曰:“何以缌?
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
《礼》唯大宗无继支属之制。
太宰出后武陵,受命元皇,则纂承宗庙,策名有在,礼制既明,岂容二哉?
夫礼有仰引而违情者,故有君服而废私丧。
屈伸明义,非唯一条,所谓以义断恩。
况贵贱之礼既正,岂得不率礼而矫心。
当依庶子为后之例,服缌而已(《通典》八十二,升平中太宰武陵王所生母丧,表乞齐衰三年,诏听依昔乐安王故事,制大功九月尚书谢奉议。)
明帝论书表 陈朝 · 虞和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五
臣闻爻画既肇,文字载兴,六艺归其善,八体宣其妙,厥后群能间出,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存」。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羊欣云:「羲之便是小推张,不知献之自谓云何」?
又云:「张字形不及右军,自然不如小王」。
谢安尝闻子敬:「君书何如右军」?
答云:「故当胜」。
云:「物论殊不尔」。
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
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
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
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
岂得无妍质之殊,且二王暮年,皆胜于少,父子之间,又为今古。
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
然优劣既微,而会美俱深,故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
桓玄耽玩,不能释手,乃撰二王纸迹,杂有嫌素,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
擒获之后,莫知所在。
刘毅颇尚风流,亦甚爱书,倾意搜求。
及将败,大有所得。
卢循素善尺牍,尤珍名法,西南豪士,咸慕其风,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赢金币,竞远寻求,于是京师三吴之迹,颇散四方。
羲之为会稽献之吴兴,故三吴之近地,偏多遗迹也。
又是末年遒美之时,中世宗室诸王尚多,素嗤贵游,不甚爱好,朝廷亦不搜求,人间所秘,往往不少,新渝惠侯,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而轻薄之徒,锐意摹学,以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类久书。
真伪相糅,莫之能别,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
然招聚既多,时有佳迹,如献之吴兴二笺,足为名法,孝武亦纂集佳书,都鄙士人,多有献奉,真伪混杂。
谢灵运母刘氏,子敬之甥,故灵运能书,而特多王法。
臣谢病东皋,游玩山水,守拙乐静,求志林壑,造次之遇,遂纡雅顾,预涉泛之游,参文咏之末,其诸佳法,恣意披览。
愚好既深,稍有微解,及臣遭遇,曲沾恩诱,渐渍玄猷,朝夕咨训,题勒美恶,指示蚩妍,点画之情,昭若发蒙。
于时圣虑,未存草体,凡诸教令,必应真正,小不在意,则伪谩难识,事事留神,则难为心力。
及飞龙之始,戚藩告衅,方事经略,未遑研习;
及三年之初,始玩宝迹,既科简旧秘,再诏寻求景和时所散失,及乞左右嬖幸者,皆原往罪,兼赐其直。
或有顽愚,不敢献书,遂失五卷,多是戏学。
伏惟陛下,爰凝睿思,淹留草法,拟效渐妍,赏析弥妙,旬日之间,转求精秘,字之美恶,书之真伪,剖判体趣,穷微入神,机息务闲,从容研究,乃使使三吴荆湘诸境,穷幽测远,鸠集散逸,及群臣所上,数月之间,奇迹云萃,诏臣与前将军巢尚之司徒参军事徐希秀淮南太守孙奉伯科简二王书,评其品题,除猥录美,供御赏玩。
遂得游目瑰翰,展好宝法,锦质绣章,烂然毕睹。
大凡秘藏所录,钟繇纸书六百九十七字,张芝缣素及纸书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年代既久,多是简帖,张昶缣素及纸书四千七十字,毛弘八分缣素书四千五百八十八字,索靖纸书五千七百五十五字,钟会书五纸四百六十五字,是高祖平秦川所获,以赐永嘉公主,俄为第中所盗,流播始兴
泰始开运,地无遁宝,诏庞沈搜索,遂乃得之。
又有范仰恒献上张芝缣素书三百九十八字,希世之宝,潜采累纪,隐迹于二王,耀美于盛辰,别加缮饰,在新装二王书所录之外,由是榻书,悉用薄纸,厚薄不均,辄好绉起,范晔装治卷帖小胜,犹谓不精,孝武使徐爰治护,随纸长短,参差不同,具以数十纸为卷,披视不便,不易劳茹,善恶正草,不相分别。
今所治缮,悉改其弊,孝武子敬学书戏习十卷为秩,传云戏学而不题;
或真行章草,杂在一纸,或重作数字,或学前辈名人能书者;
或有聊尔戏书,既不留意,亦殊猥劣,徒闻则录,曾不披简,卷小者数纸,大者数十,巨细差悬,不相匹类。
是以更裁减,以二丈为度,亦取小王书古诗赋赞论,或草或正,言无次第者,入戏学部,其有恶者,悉皆删去,卷既调均,书又精好。
羲之所书紫纸,多是少年临川时迹,既不足观,亦无取焉。
今榻书皆用大厚纸,泯若一体同度,剪截皆齐。
又补接败字,体势不失,墨色更明。
凡书虽同在一卷,要有优劣。
今此一卷之中,以好者在首,下者次之,中者最后,所以然者,人之看书,必锐于开卷,懈怠于将半,既而略进,次遇中品,赏说留连,不觉终卷。
又旧书目秩无次第,诸秩中各有第一至于第十,脱落散乱,卷秩殊等。
今各题其卷秩所在,与目相应,虽相涉入,终无杂谬。
又旧以封书纸次相随,草正混糅,善恶一贯。
今各随其品,不从本封,条目纸行,凡最字数,皆使分明,一毫靡遗,二王缣素书珊瑚轴二秩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秩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轴五秩五十卷,皆互秩金题玉燮织成带。
又有书扇二秩二卷,又纸书飞白章草二秩十五卷,并栴檀轴。
又纸书戏学一秩十二卷,玳瑁轴,此皆书之冠冕也。
自此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二秩,五百二十卷。
悉栴檀轴,又羊欣缣素及纸书,亦选取其妙者,为十八秩一百八十卷,皆漆轴而已。
二王新入书,各装为六秩六十卷,别充备预。
又其中入品之馀,各有条贯,足以声华四万,价轻五都,天府名珍,盛代之伟宝。
陛下渊昭自天,触理必镜,凡诸思制,莫不妙极,乃诏张永更制御纸,紧洁光丽,辉日夺目,又合秘墨,美殊前后,色如点漆,一点竟纸,笔则一二简毫专用白兔,大管丰毛,胶漆坚密,草书笔悉使长毫,以利纵舍之便,兼使吴兴郡作青石圆砚,质滑而停墨,殊胜南方瓦石之器,缣素之工,殆绝于昔。
王僧虔寻得其术,虽不及古,不减郗家所制。
二王书,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
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常以章草答庾亮以示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旧说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一老妪捉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一枚几钱,云直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为五字,妪大怅惋,云「举家朝餐,惟仰于此。
何乃书」。
王云:「但言王右军书,字索一百」。
入市,市人竞市去,姥复以十数扇来请书,王笑不答。
又云,羲之常自书表与穆帝,帝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题后答之。
羲之初不觉,更详看,乃叹曰:「小人几欲乱真」。
羲之好鹅山阴昙𥗝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馀,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
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
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
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又尝诣一门生家,设佳馔,供亿甚盛,感之,欲以书相报。
见有一新棐床几,至滑净,乃书之,草正相半,门生送王归郡,还家,其父已刮尽,生失书,惊懊累日。
桓玄爱重书法,每宴集,辄出法书示宾客
客有食寒具者,仍以手捉书,大点污。
后出法书,辄令客洗手,兼除寒具。
子敬常笺与简文十许纸,题最后云:「民此书甚合,愿存之」。
此书为桓玄所宝,高祖后得,以赐王武刚,未审今何在」?
谢奉起庙,悉用棐材,右军取棐书之满床,收得一大箦。
子敬后往,谢为说右军甚佳,而密已削作数十棐板,请子名书之,亦甚合,并珍录。
后孙履,分半与桓玄,用履为扬州主簿,馀一半,孙恩会稽,略以入海。
羲之会稽子敬七八岁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
子敬出戏,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
羲之见叹美,问谁所作?
答云七郎。
羲之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
是因于此壁也。
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示戒,著诣子敬
子敬便取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褾(《御览》作「襟」。)
略周,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色,制示戒而走,左右果逐之。
及门外,斗争分裂,少年才得一袖耳。
子敬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时年十六,书已有意,为子敬所知。
子敬往县,入斋,衣白新绢裙昼眠,子敬因书其裙幅,及带,觉,欢乐,遂宝之。
后以上朝廷,中乃零失。
子敬门生,以子敬书种蚕,后人于蚕中寻取纸,大有所得。
谢安善书,不重子敬,每作好书,必谓被赏,辄题后答之,朝廷秘宝名书,久已盈积。
太初狂迫,乃欲一时烧除,左右怀让者,苦相譬说乃止。
臣见卫恒《古来能书人录》一卷,时有不通,今随事改正,并写《诸杂势》一卷,今新装《二王镇书定目》各六卷,又《羊欣书目》六卷,《钟张等书目》一卷,文字之部备矣。
谨诣省上表,并上录势新书以闻,六年九月中书侍郎虞和(□□□□□□□,又略见《御览》七百四十八,引两条。)
重修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台记端拱元年三月 北宋 · 何缵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道家金石略》第二二五页
皇帝嗣宝祚十有二年,岁在困敦,月届为陬,举旷世之坠典,行今日之盛事。
藉田礼毕,万邦咸宁
守土行春,良牧之职;
勤王奉道,达士之能。
鄙夫何人,莅斯郡政。
春事既起,丁壮就功。
熙熙然登春台,知和气之及物也,亹亹然感帝恩之普覃也。
假值休沐,讼绝庭墀,因与同官通理上谷成公、护戎琅琊王公,纵辔康衢,周览景物。
龙兴观者,即巨唐之建也。
阶除草莽,环堵卑低。
谓道本无形,影响而已。
车能绝迹,微妙难量。
树一经台,巍巍乎上插霄汉,恢恢矣莫究根源。
莓苔封,尘垢竞作,秽污左右,埋没基阶。
度其倾危,宁限朝夕。
南逼廛市,傍接民家。
涤荡逾时,方认刊勒,乃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宗子邢州刺史李质开元二十七年丁卯岁秋八月所建也。
吁,兔走乌飞,时迁代谢,垂三百祀,已如此矣,蓬莱渐浅,信可徵也。
因语及同官,议移缉之事,咸皆唯唯。
才方孱功,遂迁于旧基北三十尺。
阙地及泉,升高自下,架之木栈,续以云梯。
移树言讫,懋功克成。
版周墙以界之,构殿宇以壮之,金碧相鲜,崔嵬接影。
盛事既立,人心翕然。
故知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
或云合抱生于毫末,九层起于累土也。
寡辞直书,用贻多士。
同德度义,次列衔名。
大宋端拱元年岁次戊子三月戊午朔二十五日壬午记。
节度推官承务郎试大理评事张诵。
石作都料霍从训,镌字人李思顺卢华书。
节度掌书记朝奉大夫检校尚书驾部员外郎监察御史赐紫金鱼袋陈长参。
观主道士谢奉静,管内都道正左街焚修大德杨奉仪,左班班直兵马监押巡检王守钧。
徵事郎、守太子左赞善大夫监酒曲务张南金,通直郎、守国子博士通判军州成肃朝奉郎、守殿中丞、监商税税盐务李护,拣点神锐忠勇兵□马步军都军头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寰州诸军事、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昭远
谢主管杭州洞霄宫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二、《高峰文集》卷三、民国《顺昌县志·文徵》卷一
居閒积岁,不堪家食之艰;
锡命自天,获遂真祠之请。
戒养初营于甘旨,素餐终腼于面颜。
感戴惟深,凌兢增剧中谢。)
伏念臣穷乡冷族,末学陋儒。
徒念异时教养之恩,莫适今日艰难之用,尚欲偷生于田里,固知负罪于神明。
上皇置臣于学宫,亟迁台属;
渊圣访臣于海峤,以备谏员。
前无陨首之忠嘉,后有缠心之痛愤。
何嗟及矣,可胜道哉!
赖日月之有明,幸乾坤之再造。
既获后于众人之死,复容伸其一己之私。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尧仁,日严舜孝。
艰险万状,独知大历之无疆;
忧勤百为,不忍一夫之失所。
悯其将母以来谂,为之颁禄以代耕。
侥冒兹多,贤劳安在?
虎头略地,方须横槊之豪;
龙尾朝天,敢谢奉璋之彦。
第效封人之祝,益祈皇祚之隆。
洪造难酬,丹诚徒竭。
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浯溪1160年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五、《诚斋集》卷四三、《桯史》卷三、《楚纪》卷五五、《历代赋汇》卷二九、《南宋文范》卷一、康熙《永州府志》卷三、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上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予自二妃祠之下,故人亭之旁,招招渔舟,薄游三湘
风与水其俱顺,未一瞬而百里。
欻两峰之际天,俨离立而不倚。
其一怪怪奇奇,萧然若仙客之鉴清漪也;
其一蹇蹇谔谔,毅然若忠臣之蹈鼎镬也。
怪而问焉,乃浯溪也。
盖𢈪亭峙其南,峿台岿其北。
上则危石对立而欲落,下则清潭无底而正黑。
飞鸟过之,不敢立迹。
予初勇于好奇,乃疾趋而登之。
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窥。
忽焉心动,毛发森竖。
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剥苔读碑,慷慨吊古。
倦而坐于钓矶之上,喟然叹曰:惟彼中唐,国已膏肓。
匹马北方,仅获不亡。
观其一过,不日而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
曲江为箧中之羽,雄狐为明堂之柱,其邦经有不蠹矣夫!
水蝗税民之亩,融竖椎民之髓,其天人之心有不去矣夫!
虽微禄儿,唐独不霣厥绪哉!
观马嵬之威垂,涣七萃之欲离,殪尤物以说焉,仅平达于巴西,吁不危哉!
嗟乎,齐则失矣,而楚亦未为得也。
灵武之履九五,何其亟也。
宜忠臣之痛心,寄《春秋》之二三策也。
虽然,天下之事不易于处而不难于议也。
使夫谢奉册于高邑,禀重巽于西帝,违人欲以图功,犯众怒而求济,天下之士果肯欣然为明皇而致死哉?
盖天厌不可以复祈,人溃不可以复支。
何哥舒之百万,不如李、郭千百之师?
榷而论之,事可知矣。
且士大夫之捐躯以从吾君之子者,亦欲附龙凤而攀日月,践台斗而盟带砺也。
一复涖以耄荒,则夫一呼万旟者,又安知其不掉臂也耶?
古语有之,「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当是之时,退则七庙之忽诸,进则百世之扬觯。
肃宗处此,其实难为之,九思而未得其计也。
已而舟人告行,秋日已晏。
太息登舟,水驶于箭,回瞻两峰,江苍茫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