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谦画三策 北周 · 阿史那瑰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九
公亲率精锐,直指散关人知公有勤王之节,必当各思效命,此上策也;
出兵梁汉,以顾天下,此中策也;
坐守剑南,发兵自卫,此下策也(《周书·王谦传》)
周静帝尉迟迥大赦诏大象二年八月己卯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七
朕祗承洪业,二载于兹。
籍祖考之休,凭宰辅之力,经天纬地,四海晏如。
逆贼尉迟迥,才质凡庸,志怀奸慝,因缘戚属,位冠朝伦。
属上天降祸,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思。
独幸天灾,欣然放命,称兵拥众,便怀问鼎。
乃诏六师,肃兹九伐,而凶徒孔炽,充原蔽野。
诸将肆雷霆之威,壮士纵貔貅之势,芟夷萦拂,所在如莽,直指漳滨,擒斩元恶,群丑丧魄,咸集鼓下。
顺高秋之气,就上天之诛,两河妖孽,一朝清荡。
自朝及野,喜抃相趋。
昔上皇之时,不言为治,圣人宰物,有教而已。
未戢干戈,实深惭德。
思弘宽简之政,用副亿兆之心,可大赦天下。
其共元谋,执迷不悟,及子侄,逆人司马消难王谦等,不在赦例(《周书·静帝纪》)
策隋公九锡文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七
咨尔假黄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王:天覆地载,藉人事以财成,日往月来,由王道而盈昃
五气陶铸,万物流形。
谁代上玄之功,斯则大圣而己。
曰惟先正,翊亮皇朝。
种德积善,载诞上相
精采不代,风骨异人。
匡国济时,除凶拨乱。
百神奉职,万国宅心。
殷相以先知悟人,周辅乃弘道于代,方斯蔑如也。
今将授王典礼,其敬听联命:朕以不德,早承丕绪,上灵降祸,夙遭悯凶。
妖丑觊觎,密图社稷,宫省之内,疑虑惊心。
公受命先皇,志在匡弼,辑谐内外,潜运机衡,奸人慑惮,谋用丕显,俾赘旒之危,为太山之固。
是公重造皇室,作霸之基也。
伊我祖、考之代,任寄已深,入掌禁兵,外司藩政,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戎轩大举,长驱晋、魏,平阳震熊罴之势,冀部耀貔豹之威。
初平东夏,人情未一。
丛台之北,易水之南,西距井陉东至沧海,比数千里,举袂如帷。
委以连城,建旌杖节,教因其俗,刑用轻典,如泥从印,犹草随风。
此又公之功也。
吴、越不宾,多历年代,淮、海之外,时非国有。
爰整其旅,出镇于亳,武以威物,文以怀远。
群盗自奔,外户不闭,人黎慕义,襁负而归。
自北之风,化行南国。
此又公之功也。
宣帝御宇,任重宗臣,入典八屯,外司九伐。
禁卫勤巡警之务,治兵得蒐狩之礼。
此又公之功也。
銮驾游幸,频委留台,文武注意,军国咨禀。
万事咸理,反顾无忧。
此又公之功也。
朕在谅闇,公实总己。
磐石之宗,奸回者众,招引无赖,连结群小。
往者国衰甫尔,已创阴谋,积恶数旬,昆吾方稔。
泣诛磬甸,宗庙以宁。
此又公之功也。
尉迥猖狂,称兵邺邑,欲长戟而指北阙,强弩而围南斗,凭陵三魏之间,震惊九州之半,聚徒百万,悉成蛇豕,淇水、洹水,一饮而竭。
人之死生,翻系凶竖,寿之长短,不由司命
公乃戒彼鹰扬,出车练卒,誓苍兕河朔,建瓴水于东山
口授兵书,手画行阵,量敌制胜,指日克期。
诸将遵其成旨,壮士感其大义,轻死忘生,转斗千里,旗鼓奋发,如火燎毛。
玄黄变漳河之水,京观比爵台之峻。
百城氛祲,一旦廓清。
此又公之功也。
青土连率,跨据东秦,藉负海之饶,倚连山之险,望三辅而将逐鹿,指六国而愿连鸡
风雨之兵,助鬼为虐。
本根既拔,枝叶自殒,屈法申恩,示以大信。
此又公之功也。
部残贼,充斥一隅,蝇飞蚁聚,攻城略地。
播以玄泽,迷更知反,服而舍之,无费遗镞。
此又公之功也。
宇文胄亲则宗枝,外藩岩邑,影响邺贼,有同就燥。
迫胁吏人,叛换城戍,偏师讨蹙,遂入网罗。
束之武牢,有同囹圄,事穷将军,如伏国刑。
此又公之功也。
檀让、席毗,拥众河外。
陈、韩、梁、郑、宋、卫、邹、鲁,村落成枭獍之墟,人庶为豺狼之饵。
强以陵弱,大则吞小,城有昼闭,巷无行人。
授律出师,随机扫定,让既授首,毗亦枭悬。
此又公之功也。
司马消难与国亲姻,作镇安陆,性多嗜欲,意好贪聚。
属城子女,劫掠靡馀,部人货财,多少具罄。
擅诛刺举之使,专杀仪台之臣。
惧罪畏威,动而内奰。
蚕食郡县,鸩毒华夷,闻有王师,自投南裔。
帝唐崇山之罚,仅可方此,大汉流御之刑,是亦相匹。
逋逃入薮,荆、郢用安。
此又公之功也。
王谦,翻为厉阶,闭剑阁之门,塞灵关之宇,自谓五丁复起,万夫莫向。
分阃推毂,尝不逾时,风驰席卷,一举大定,擒斩凶恶,扫地无遗。
此又公之功也。
陈顼因循伪业,自擅金陵,屡遣丑徒,趑趄江北。
公指麾藩镇,无不摧殄。
方置文深之柱,非止尉佗之拜。
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济天下之勤,重之以明德,始于辟命,屈己登庸。
素业清徽,声掩廊庙,雄规神略,气盖朝野。
序百揆而穆四门,耻一匡之举九合。
尊贤崇德,尚齿贵功,录旧旌善,兴亡继绝。
宽猛相济,彝伦攸叙。
敦睦帝亲,崇奖王室。
星象不坼,阴阳自调,玄冥、祝融如奉太公之召,雨师、风伯似应成王之宰。
祥风嘉气,触石摇林,瑞兽异禽,游园鸣阁。
至功至德,可大可久,尽品物之和,究杳冥之极。
朕又闻之,昔者明王设官胙土,营丘四履,得征五侯,参墟宠章,异其礼物。
故藩屏作固,垂拱责成,沈默岩廊,不下堂席。
道高往烈,赏薄前王。
朕以眇身,托于兆人之上,求诸故实,甚用惧焉。
往加大典,宪章在昔。
以自牧,未应朝礼。
日月不居,便已隔岁。
时谈物议,其谓朕何!
今进授相国总百揆,以申州义阳等二十郡为隋国。
今命使持节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大宗伯大将军金城赵煚,授相国印绶。
相国礼绝百辟,任总群官,旧职常典,宜与事革。
昔尧臣太尉,舜佐司空姬旦相周,霍光辅汉,不居藩国,唯在天朝。
其以相国总百揆,去众号焉。
上所假节、大丞相大冢宰印绶。
又加九锡,其敬听朕后命。
以公执律修德,慎狱恤刑,为其训范,人无异志,是用锡公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公勤心地利,所保人天,崇本务农,公私殷阜,是用锡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公乐以移风,雅以变俗,遐迩胥悦,天地咸和,是用锡公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公仁风德教,覃及海隅,荒忽幽遐,回首内向,是用锡公朱户以居。
公水镜人伦,铨衡庶职,能官流咏,遗贤必举,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公执钧于内,正性率下,犯义无礼,罔不屏黜,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百人。
公是用锡公鈇钺各一。
公威严夏日,精劢秋霜,猾夏必诛,顾眄天壤,扫清奸宄,折冲无外,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公孝通神明,肃恭祀典,尊严如在,情切幽明,是用锡公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隋国置丞相以下,一遵旧式。
往钦哉!
其敬循往策,祗服大典,简恤尔庶功,对扬我太祖之休命(《隋书·高祖纪上》)
天命论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八
粤若邃古,玄黄肇辟,帝王神器,历数有归。
生其德者天,应其时者命,确乎不变,非人力所能为也。
龙图鸟篆,号谥遗迹,疑而难信,缺而未详者,靡得而明焉。
其在典文,焕乎缃素,钦明至德,莫盛于唐、虞,贻谋长世,莫过于文、武。
大隋神功积于文王,天命显于唐叔。
邑姜方娠,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而蕃育其子孙」。
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
成王灭唐而封太叔。
及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
《易》曰:「崇高富贵,莫大于帝王」。
老子》谓:「域内四大,王居一焉」。
此则名虞与唐,美兼二圣,将令其后必大,终致唐、虞之美,蕃育子孙,用享无穷之祚。
逮皇家建国,初号大兴,箕子必大之言,于兹乃验。
天之眷命,悬属圣朝,重耳区区,岂足云也!
有娀玄鸟,商以兴焉,姜嫄巨迹,周以兴焉。
邑姜梦帝,隋以兴焉,古今三代,灵命如一,本支种德,奕叶丕基。
高帝而灭楚,立宣王以定汉,东京太尉关西夫子,生感遗鳣之集,殁降巨鸟之奇,累仁积善,天申休命。
太祖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魏室,建茂绩于周朝
启翼轸之国,肇炎精之纪,爰受厥命,陟配彼天。
皇帝载诞之初,赤光满室,流于户外,上属苍旻。
其后三日,紫气充庭,四邻望之,如郁楼观,人物在内,色皆成紫。
幼在乳保之怀,忽睹为龙,惧而失抱,帝惊动数旬,方始痊复。
又尝寝于其室,家人开户,正见一龙□太祖,神异也。
世涂不测窍。
比丘尼智先保养,智先禅观灵雅有玄谶,云此子方为普天慈父,护持正法,神佛佑助,不须忧也。
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钟鼓,手内有「王」文,及受九锡。
「王」生文加点,乃为「主」。
昊天成命,于是乎在。
顾盼闲雅,望之如神。
气调精灵,括囊宇宙。
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
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周齐王宪谓晋荡公曰:「观隋公神采,恐不为人臣」。
晋公徐纳其言,将加不利,赖大将军侯寿固谏乃止。
宪及内史乌丸轨各奏周武帝云:「隋公气调风流,合散敬服。
窃闻世议,虑不在人下」。
武帝云:「此人头额,但宜为将。
不须异意待之」。
相者来和谓帝曰:「观公骨法,必为王者。
但愿保爱圣躬」。
道士张宾亦言:「公相帝王,名当图箓。
龙飞紫极莫忘臣」。
帝忧惧谦退,深自晦迹。
邺城内学人陆拨,大象初长安,谓所亲曰:「周德已尽,杨氏必兴。
隋公往自定州,南行至邺,当时遥望,拟为天子。
昨在路瞻仰,定是不疑。
但未知如何而得,后岁当来观耳」。
谓其所亲曰:「尔无轻言,为贵人患害」。
拨曰:「天之所命,安可害也」?
明年帝作相于内。
大象二年夏五月,帝初拜扬州总管
平昼寝息似睡,若见数龙绕身。
其夜又梦一龙来入被内。
帝又常出长安城东猎,马上息怀在济生民之相,夜梦一长大人,素服冠帻,谓帝曰:「时未至」。
及欲作相,梦人云:「时今至矣」。
天求民主,丕显孽至,当晋荡执国,及建德之时
君异则天,臣非佐命,猜嫌谗慝,何日云忘?
我皇外总方面,入司文武,具兴王之表,蕴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冕轩,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
有周之末,朝野骚然。
降志执钧,镇卫宗社。
明神飨其德,上帝付其民。
诛奸逆于九重,行神化于四海。
于斯时也,尉迥据旧齐累世之都,乘新国易乱之俗,驱驰蛇豕,连合纵横,地乃九州陷三,民则十分拥六。
王谦乘连率之威,凭全蜀之险,兴兵举众,震荡江山,鸩毒巴、庸,蚕食秦、楚。
此二虏也,穷凶极逆,欲割鸿沟之地,闭剑阁之门,皆将长戟强弩,睥睨宸极。
漳河而达负海,连岱岳而距华阳,迫胁荆蛮,吐纳江汉,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励。
尔乃殪戎之命,运先天之略,不出户庭,推毂分阃,一麾以定三方,数旬而清万国。
荡涤天壤之速,规摹指画之神,造化以来,弗之闻也。
光熙前绪,罔有不服。
烟云改色,钟石变音。
三灵顾望,万物影响。
木运告尽,褰裳克让。
天历在躬,推而弗有。
百辟庶尹,四方岳牧。
稽图谶之文,顺亿兆之请,披肝沥胆,昼歌夜吟。
方屈箕颍之高,式允幽明之愿。
基命定命,如亘如升。
唯帝居歆,创业垂统。
殊徽号,改服色,建都邑,叙彝伦,薄赋轻徭,慎刑恤狱。
除烦苛之政,兴清静之风。
去无用之官,省相监之职。
奇才间出,盛德无隐。
星精云气,共趋走于阶墀。
山神海灵,咸燮理于台阁
东渐日谷,西被月渊。
教暨北溟之表,声加南海之外。
悠悠沙漠,区域万里。
百蛮之广,莫之与竞。
五帝所不化,三王所未宾。
屈膝顿颡,尽为臣妾。
殊方异类,书契不传。
梯山越海,贡琛赆,欣欣如也。
巢居穴处,化以宫室。
不火不粒,训以庖厨。
礼乐极天地之因,律吕节寒暑之候。
制作评垂衣之后,淳粹得神农之前。
遨游文雅之场,出入杳冥之极,合神谋鬼,通幽洞微,群物岁成,含生日用,饮和气以自得,沐玄泽而不知也。
丹雀为使,玄龟载书。
甘露自天,醴泉出地。
神禽异兽,珍木奇草,望云观海,应化归风。
备休祥于图牒,罄幽遐而戾止。
犹且父天子民,兢兢翼翼,至矣大矣。
七十四帝曷可同年而言哉?
若夫天下之重,不可妄据。
故唐之许由伯益,怀道立事,人授而弗可也。
初四帝,周馀六王,藉势因基,自取而不得也。
孟轲仲尼之德,过于
著述成帝者之事,弟子备王佐之才,黑不代苍,泣麟叹凤,栖栖汲汲,虽圣达而莫许也。
蚩尤则黄神抗衡,共工则黑帝勍敌。
项羽诛秦摧汉,宰割神州,角逐争驱,尽威力而无就也。
其馀欻起妖妄,何足数乎!
贼子逆臣,所以为乱,皆不识天道,不悟人谋,牵逐鹿之邪说,谓飞凫而为鼎。
若使四凶秉八元之诫,三监怀九臣之志,韩信彭越,深明帝子之符,孙述、隗嚣,妙识真人之出,尉迥同讴歌之类,王谦比狱讼之民,福禄蝉联,胡可穷也?
而违天逆物,获罪人神。
呜呼!
此前事之大戒矣。
诛夷菹醢,历代共尤;
僭逆凶邪,时烦狱吏;
其不戒慎何哉?
盖积恶既稔,心自绝于善道;
物类相感,理必至于诛戮;
天夺其魄,鬼恶其盈故也。
大帝聪明,群神正直,耳目鉴于率土,赏罚参于国朝,辅助一人,覆育兆庶,岂有食人之禄,受人之荣,包藏祸心,而不歼尽者也?
必当执法未处其罪,司命已除其
自古明哲,虑逮防微,执一心,持一德,立功坐树,上书削藁,位尊而心愈下,禄厚而志弥约,宠盛思之以惧,道高守之以恭。
克念于此,则奸回不至,事乃畏天。
岂唯受礼?
谦光满覆,义在知几;
吉凶由人,妖不自作。
众星拱极,在天成象。
夙沙则主虽愚蔽,民尽知归;
有苗则始为跋扈,终而大服。
汉南诸国,见一面以从殷;
河西将军,带五郡而臣汉;
故招信顺之助,保太山之安。
陈国者,盗窃江外,民少一郡,地减半州,遇受命之主,逢太平之日,自可献土衔璧,乞同普天。
乃复养丧家之疾,遵颠覆之轨,趑趄吴越,仍为匪民。
虽时属火道,偃兵舞戚,然国家当混一之运,金陵楚殄灭之期,有命不慆,断可知矣。
防风之戮,元龟匪遥;
孙皓之候,守株难得。
迷而未觉,谅可悯焉。
斯故未辨玄天之心,不闻君子之论也(《文苑英华》七百五十一,又见《隋书·李德林传》,《艺文类聚》十,皆有删节。)
豆卢绩大象二年七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绩器识优长,气调英远,总驭藩部,风化已行。
巴、蜀称兵,奄来围逼,入守出战,大摧凶丑。
贞节雄规,厥功甚茂,可使持节上柱国
赐一子爵中山县(《隋书·豆卢绩传》,王谦作乱,绩婴城固守,高祖开府赵仲卿劳之,诏云云。)
狱中上隋文帝 隋 · 于仲文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六
臣闻春生夏长,天地平分之功,子孝臣诚,人伦不易之道。
曩者尉迥逆乱,所在影从。
臣任处关、河,地居冲要,尝胆枕戈,誓以必死。
迥时购臣,位大将军,邑万户。
臣不顾妻子,不顾身命,冒白刃,溃重围,三男一女,相继沦没,披露肝胆,驰赴阙庭。
蒙陛下授臣以高官,委臣以兵革。
于时河南凶寇,狼顾鸱张,臣以羸兵八千,扫除氛祲。
刘宽梁郡,破檀让于蓼堤,平曹州,复东郡安城武定永昌,解亳州围,殄徐州贼。
席毗十万之众,一战土崩,河南蚁聚之徒,应时戡定。
当群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第二叔翼先在幽州,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罪戾。
第五叔智建旟黑水,与王谦为邻,式遏蛮陬,镇绥蜀道。
臣兄顗,作牧淮南,坐制勍敌,乘机剿定,传首京师
王谦窃据二江,叛换三蜀。
臣第三叔义,受脤庙廷,恭行天讨。
自外父叔兄弟,皆当文武重寄,或衔命危难之间,或侍卫钩陈之侧,合门诚款,冀有可明。
伏愿下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
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隋书·于仲文传》,《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三)
举义旗誓众文 隋末唐初 · 高祖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
夫天地定位。否泰迭其盛衰。
日月著明。亏昃贬其贞满。
惟神莫测。尚乃盈虚。
矧兹王道。能无悔吝。
古先帝世。炎汉商周
拨乱乘乾。多历年所。
厥嗣坠绪。时属艰危。
则其股肱宰衡。藩屏亲戚。
勠力同奖。推心翼戴。
颠或可扶。糺合而奔官守。
恶不可救。废放而安宗社。
桓文。并其人也。
率尔踵武。代有其事。
布在方策。可得而言。
日者苍精云谢。炎运将启。
上天眷命。属乎隋室。
于是我高祖文皇帝以后父之尊。周亲入相。
豹变陕左。龙飞汉东
诛尉迥于韩魏。则神钲遏响。
王谦于巴蜀。则灵山斯镂。
四罪咸服。九有乐推。
经纶帷幄之閒。揖让岩廊之内。
造我区夏。不更期月。
舜禹以来。受终未有如斯之易者。
以故临朝恭己。庶绩为心。
亲览万几。平章百姓。
兢兢慎于驭朽。翼翼惧于烹鲜。
齐六合为一家。等黔黎于赤子。
有陈不率。殄虐政于江湖。
獯丑相屠。降封虏于沙漠
其吊民也如彼。其和戎也若兹。
散马牛于山林。铸剑戟为农器
求瘼恤隐。讼息刑清。
轻徭薄赋。家给人足。
仓库流衍于里闾。职贡委输于帑藏。
岂独水衡贯朽。常平粟红而巳哉。
加以爱民治国。节用而敦本。
深根固蒂。因河而践华。
肆觐朝宗。止于京邑
元览纵观。弗踰岐下。
遐迩叶和。内外禔福。
凯泽洋溢。休祥绍至。
一世之氓。咸赖仁寿。
二纪之治。可谓隆平。
扬搉往初。历选前辟。
诗书所美。莫之能尚。
然圣人千虑。失于知子。
以正万国。轻易元良
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
兆乱之萌。于是乎在。
异哉今上之行已也。独智自贤。
安忍忌刻。拓狂悖为混沌。
苟鸩毒为恣睢。饰非好佞。
拒谏信谗。敌怨诚良。
仇雠骨肉。巡幸无度。
穷兵极武。喜怒不恒。
亲离众叛。御河导洛。
肆舳舻而达江。驰道缘边。
径长城而傍海。离宫别馆之所在。
车辙马迹之所向。咸堑山而谷。
毕结瑶而搆琼。辽水屡征。
歼丁壮于亿兆。伊谷转输。
毙老幼于百万。禽荒罄于飞走。
蚕食穷于水陆。征税尽于重敛。
民力殚于劳止。十分天下。
九为盗贼。荆棘旅于阙廷。
豺狼充于道路。带牛佩犊
辍耕者连孤竹而寇潢池。锄耰棘矜。
大呼者聚萑苻而起芒泽。青羌白狄。
夷道而□□黄巾赤眉。屠闾左而窃号。
暴骸如莽。僵尸若麻。
敌国满画鹢之舟。胡越绕和鸾之毂。
四海波振而冰泮。五岳尘飞而土崩。
踞积薪以待然。钳众口而寄坐。
明明皇祖。贻厥无人。
赫赫宗隋。灭为亡国。
某以庸虚。谬蒙嘉惠。
承七叶之馀庆。资五世之克昌。
遂得地居戚里。家称公室。
骁卫之禁兵。守封唐之大宇。
义无坐观缀旒之绝。不举勤王之师。
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废昏立明。敢遵故实。
今便兴甲晋阳。奉尊代邸。
扫定咸雒。集宁宇县。
放后主于江都。复先帝之鸿绩。
固配天于圜寝。存司牧于苍生。
岂谓一朝。言及于此。
事不获巳。追增感欷。
凡厥士民。义旅豪杰。
敏究时难。晓达权谋。
家怨国耻。雪乎今日。
从我同盟。无为贰志。
有渝此盟。神其殛之。
隋高祖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一
孙资阴谋。
晋宣入辅。
郑译矫制。
隋文受遗。
自此而有魏人。
从斯以迁周鼎。
盖天厌乱德。
神诱其衷。
若妄指河冰。
遂成王业。
误击金鼓。
仍启霸国也。
况体貌奇特。
仪表绝人。
太祖之钦明。
异其风骨。
宪王之聪察。
惮以非常。
韦鼎一见以委诚。
赵公闻名而进女。
是以称刘季之灵怪者。
不谋同词。
说中兴之应谶者。
往往偶语。
属周多世故。
祸难荐臻。
始以后父之尊。
遂受托孤之寄。
骑虎不下。
掎角是因。
不利孺子
非唯管叔之言。
社稷输人。
宁止休公之对。
所以尉迟举魏。
从乱如云。
王谦据蜀。
其徒若市。
遂能驱驾豪杰。
委任忠良。
不下庙堂。
天下大定。
然后讴歌允集。
文物满庭。
卿云晓聚。
长星夜扫。
拱揖而朝偫后。
升坛而类上帝。
绍舜禹之遗躅。
汉魏大名
于是流旷荡之元风。
浸淳古之膏泽。
削秋荼之繁令。
革亡国之哀声。
加之以恪勤。
广之以质素。
太阳满昆虫之穴。
湛露垂行苇之苕。
教人七年。
亦可以即戎矣。
俄属陈朝丧德。
江海扬波。
自绝于天。
结怨于下。
乃以开皇八年十月
少昊之秋气。
动文昌之将星。
下蜀汉之舟。
翩翩龙跃。
集幽并之骑。
萧萧马鸣。
一苇而可以横大江
三令而可以陵汤火。
蒋山苦战。
子文之魂魄飞扬。
建业大崩。
叔宝之金汤不守。
既遭岸上之虎。
非复水中之龙。
斩伯噽以谢陈人。
陆机而慰吴士。
春波暂洗。
污俗咸新。
秋露一零。
弊化斯改。
乃下制曰。
今率土大同。
含生遂性。
内外职位。
遐迩黎人。
家家自脩。
人人克念。
使不轨不物。
荡然俱尽。
此乃忧勤之心。
见于动静。
故使六合之中。
观如晓日。
八纮之内。
若遇新晴。
况复尽力于人。
励精为政。
躬亲以率下。
因心以感物。
烟火万里。
风雨四时。
野有击壤之歌。
天无垂象之诫。
元□丹徼。
烟燧不惊。
玉槛金河
波澜久息。
天子登云台而访道。
实垂拱而无为。
公卿指日观以推诚。
愿升中而每竭。
可谓尽美矣。
未尽善也。
然天性既猜。
素无学术。
意不及远。
政惟目前。
是以牝鸡司晨。
谗人罔极。
剖符罕山河之固。
同盟多剪黜之悲。
恩不终于有功。
罚每深于无罪。
启阋墙之兆。
借实沈之兵。
杨素决其波。
张衡注其隙。
柳远草制。
房陵尚遥。
穆子授戈。
竖牛仍在。
祸非天降。
衅是人谋。
是以知隋运之不永矣。
君子曰。
昔陆孟知中兴之微。
宣帝始重儒术。
李通称汉家之命。
世祖专信谶文。
时好既行。
其流遂广。
子云符命。
尹敏伪言。
即其类也。
高祖少爱不经之谈。
遂好迂诞之说。
所以王劭顺旨。
袁充取容。
赏溢邱山。
恩深江海。
岂不弊乎。
又祥瑞者。
圣人之应也。
至若八百集于孟津
六王至于陔下。
周人岐山之北。
晋众江汉之南。
负乐就陈。
携手适宋。
牛马内向。
偫盗外奔。
宗社乂安。
黎民不散。
此瑞之上也。
若乃连珠共轸。
的砾清汉之涯。
合璧齐辉。
光芒黄道之上。
四时不爽。
百谷用成。
家有孝慈。
人怀礼义。
此善之应也。
至如白鹿朱雁
璚露卿云。
鸠雀异毛。
草木殊状。
此并沐我皇泽。
煦我帝
圣人圆城之中。
天子生成之物。
岂足表太平之日。
显休明之辰。
而隋主好之。
意不能尽。
遂令巧伪相半。
何其薄哉。
石虎之有中原也。
膻胡臭羯。
牧马驱羊。
子女殁于淫昏。
文物尽于锋镝。
犹得厌六马。
驾四麟。
燃连理之材。
煮白雉之肉。
若天道不惑。
应降以灾。
由斯而谈。
断可知矣。
隋之眷眷。
复何为哉。
问曰。
晋克金陵
功多者属吏
隋平建业
德俊者尤□岂争名于朝。
事必须此。
将廉耻道尽。
莫畏书乎。
君子曰。
晓兵之家。
因敌变化。
故有功成请罪之义。
君命不受之谈。
今者王浚乘风。
贺若先战。
苟有大利。
何细瑕。
方知责兵士之污宫闱
军司之隐玉帛。
岂不狭乎。
始知范燮后入。
孟侧不前。
郤克有词。
冯异不语。
时无君子。
斯焉取斯。
岂与夫自伐无惭。
奋髯直出。
而相类乎。
又问曰。
王者初兴。
必有佐命。
莫不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白云之郁应龙。
清风之集雕虎。
不以夷险易志。
不以远近隔心。
千载一时。
其来尚矣。
三代以前。
缅邈无际。
两汉之后。
声名可寻。
若乃庇俗匡时。
体国经野。
谋出心膂。
政待股肱。
但清济之入浊河。
波澜莫辨。
蚊虻之附骥尾
迟速罔知。
既因论讨之馀。
愿示悬衡之末。
君子曰。
神人无功。
达人无迹。
张子房元机孤映。
清识独流。
践若发机。
应同急箭。
优游澹泊。
神交太虚。
非诸人所及也。
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刘煜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
可谓天下之菁英。
帷幄之至妙。
中权合变。
因败为功。
爰自秦汉。
讫于周隋。
相薰。
惟有此矣。
萧何镇静关中
寇恂之安辑河内
亮相蜀。
张昭辅吴。
茂宏之经理琅琊
景略之弼谐永固。
刘穆之众务必举。
遵彦百度惟贞。
苏绰共济艰难。
高颎同经草昧。
虽功有大小。
运或长短。
咸推股肱之材。
悉为忠烈之士。
若乃威以静国。
谋以动邻。
提鼓出师。
三军贾勇。
置兵境上。
千里无尘。
内外兼材。
孔明景略也。
崔浩云。
王猛苻坚管仲
刘裕是德宗之曹瞒
孙盛云。
孔明善辅小国。
子产之流也。
斯言中矣。
咸平新删定编敕表咸平元年十二月 唐末宋初 · 柴成务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
臣闻,王者发号施令,诞告万方,先德后刑,大赉四海。
故《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刑」。
又曰:「刑期无刑,民协于中」。
盖拯邦之典也。
商之际,训誓聿兴;
隋唐已还,律令兼著。
唐开元至周显德,咸有格敕,并著简编。
国初重定《刑统》,止行《编敕》四卷,才百有六条。
洎方隅平定,文轨大同太宗临朝,声教弥远,遂增后敕为《太平编敕》十五卷。
淳化中又增后敕为《淳化编敕》三十卷。
编辑之始,先帝亲戒有司,务存体要。
当时臣下,不能申明圣意,以去繁文。
今景运重熙,孝心善继
淳化以后,宣敕至多,颇为繁密,命有司别加删定,取刑部大理寺、京百司、诸路转运使所受《淳化编敕》及续降宣敕万八千五百五十五道,遍共披阅。
凡敕文与《刑统》、令、式旧条重出者及一时机宜非永制者,并删去之;
其条贯禁法当与三司参酌者,委本部编次之。
凡取八百五十六道,为《新删定编敕》。
其有止为一事前后累敕者,合而为一;
本是一敕,条理数事者,各以类分取。
其条目相因,不以年代为次。
其间文繁意局者,量经制事理增损之;
情轻法重者,取约束刑名削去之。
皆条奏以闻,降敕方定。
凡成二百八十六道,准律分十二门,并目录为十一卷。
又以仪制、车服等十六道别为一卷,附仪制令,违者如违令法,本条自有刑名者依本条。
又以续降赦书、德音九道别为一卷,附淳化赦书合为一卷。
其釐革一州、一县、一司、一务者,各还本司。
令敕称依法及行朝典勘断,不定刑名者,并准律、令、格、式;
无本条者,准违制敕,分故失及不躬亲被受条区分。
臣等重加详定,众议无殊,伏请镂板颁下,与律、令、格、式、《刑统》同行。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一。第七册第六四六二页《玉海》卷六六。
环州石昌镇熟户牛家族巡检奴讹男万讹可本族都军主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九
敕万讹:世捍边陲,继生材武,能以威信,服其部人。
今尔父以疾而告休,俾尔承家而济美。
夫忠孝之节,不徒守其先业而已,亦以奋功名而图富贵焉。
可。
宋重建伏龙神庙碑皇祐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北宋 · 雷章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
按《图经》,后周伏龙神庙在县南五十里,周保定四年因神之名始置伏龙府,实武卫舍兵之所也。
古碑断缺,文字难究,惟曰有龙始见于南而北伏于此,名列王号,揭诸庙额。
神实有灵,威福此方,凡所祈祷,应验如响,民归事之,今益尊信。
且自古山川土地之神,有功能及于物者,上自王国,下逮郡邑,通得祀之,盖示重本报功之□焉耳。
而龙于天地间,为物最灵,其隐伏显见随时,民虽利其德而莫知其然也。
以故《易》曰「潜龙勿用」,明隐伏之有时矣;
又曰「见龙在田」,明显见之有时矣。
凡阴阳变化,云雨行施,气序发育,品物生成,莫不由之。
是于山川土地之神,功最为大,固宜崇饬堂宇、谨严祠事以报其功者矣。
里人张守清、孙嗣宗等,请予曰:「神之功德实被于民,庙祀虽严,碑坏不立,以惧来世寂没无闻」。
遂迹其事,重刻庙石,庶后之观者知神之德大庇于人矣。
其辞曰:
维神之灵,应民祈祷。
福佑一方,富寿终考。
春秋享祀,俎羞具备。
更千万年,庙像无毁。
承务郎、行陕州平陆县思道
将仕郎澄城县权主簿士衡
将仕郎澄城县主簿魏演。
大理寺丞、知澄城县事兼兵马监押宋京
大宋皇祐六年岁次甲午二月乙未朔二十有三日建。
王谦同刊,刘闻一刊字,庙子张珣
按:乾隆《澄城县志》卷六,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回王漕书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五、《潏水集》卷三
某启。
梁洋及其东西乃岐雍之南屏,旧有驿路,自岐雍可以直出而至。
曹孟德伐蜀,先取汉中,不能守而归,孔明欲图中原,亦自汉中出师,盖壤地相错也。
秦惠王时,先取汉而入蜀。
光武使吴汉伐公孙述魏司马宣王使邓艾刘禅晋穆帝使朱龄石伐谯纵梁武帝使邓元起刘季述周太祖使尉迟迥萧纪隋文帝使梁王谦唐宪宗高崇文刘辟
自秦至唐元和,九次伐蜀,四为水军溯江而上,秦与邓艾尉迟迥、梁高崇文皆在斜谷骆谷出师南讨,宗自奉天兴元,亦从斜谷去。
五代后唐庄宗王衍,本朝取孟昶,亦自此路入蜀。
今商贩亦自长安之南子午谷直趋洋州,自洋南至达州
若两路漕司差官会议于境上,画图以阅,旧迹可见。
但山路须有登陟,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废坏,兴工想亦不难矣,惟裁度。
某启上。
读周书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嵩山文集》卷一二
唐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周书》纪传五十卷,其赞论二十九篇,则岑文本所作。
熙宁初王平甫序目录上之。
昔魏裂而为东西,变而为齐、周。
齐唯故壤,周实新造,其强弱之势异矣。
区区新造之弱周,举非齐之敌,而齐战则多北,君臣卒为周之俘囚者,何也?
周之谋臣猛将,凡厥人材盛矣。
其经国纬民之术,尝措意而建立之,其所继者正也。
夫其为国所继者正,则其为史官者,其义直,其意壮,其文雄健卓落矣。
太祖艰难羁旅之际,有众一旅,而于谨之徒,观天下之大势,慷慨陈辞,劝其迎天子都关中
魏帝仅存朝夕之洛阳,危若缀旒,东逼于河北虎狼之众,西未知关中之安危。
王思政、柳庆、宇文显和之徒,明见逆顺,决策不疑,而劝魏帝西狩。
方是之时,群情去就纷纷向背之际,赵刚张轨薛憕之徒既自知所择,又纳忠于众,而使得所事。
或崎岖冒锋镝,出万死一生之计,去乡庐,不顾妻子来归我者,有如卢辩裴宽裴侠裴果崔猷、杨纂、令狐整、高宾之徒。
或结宗党保介城社,以忠诚相誓,忘其众寡安危之势,同心向顺,号为举义之众者,有如郑伟、崔真穆、司马裔韩雄陈忻魏玄之徒。
或挺然守郡邑,不敢自利,终为我臣,以其土地效顺者,有如薛善、敬祥、敬珍、刘□之徒。
或介于二国之间,义之所守,不饵于彼之高官重宝,以一城为一敌国者,有如郭贤李长寿子延孙韦法保之徒。
远及巴夷、白虎蛮之类,亦知为我小国,而同诸近辅。
大抵人尚节概,多殉忠死职之士。
虽其国将亡,而尉迟迥宇文胄王谦辈有馀忠存焉,惜乎世之人徒知苏绰有王佐之才云矣。
夫其为史官者不亦肆矣乎?
彼为齐史者难为功,则以齐之不正故也。
予每多德棻武德之初,首建议脩梁陈齐周隋等正史,顾其文有负其志,惜哉!
扪膝轩记 南宋 · 喻汝砺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二
上即位元年秋七月尚书郎喻某衔命使蜀。
三年春蜀侯专命,三月窃财赋,夏五月登其数于天府六月以谗罢,对吏于仁寿。
初,某将朝廷之旨号于蜀曰:日者朝廷无良将帅之臣,蒙二帝于大难。
今天子治兵维扬,将以澡国家之辱,而张我太祖太宗之茂烈,且绥妥其社稷,而隤祉于天下。
维是服御之物未皇纤靡而备善,至于馈边饱师之费则弗敢吝,用是命使臣某责常赋于尔四川
惟是使臣部使者政当仰念天涂未夷,输贡服享,以共济于休宁
乃复不有朝廷,不用诏命,诋澜漫漫,以欺上闻。
使臣何取?
不取诸民,不取诸岁计。
二三大臣怀执异心,非沮诏旨,悖戾自专,持必不移。
原曰取之侈,伯温曰取之滥,开、博文曰竭我矣。
于是加无道于天子之使,俾粪土愚臣,奉使无状,为朝廷羞。
上薄其过,不加之以鈇锧,姑致于理。
某自念负朝廷罪当死,肉袒顿首谢。
居无几,朝廷下恩泽,弛囚徒,仅免吏议。
某百拜叩头谢。
于戏,《春秋》之旨微矣!
以防兹来奔则曰叛,窃宝玉走之晋则曰盗。
盗与叛,孔子之所甚讳,而人臣之至禁也。
书璧假许田,则诸侯不得专地;
书齐人救邢,则诸侯不得专封;
书楚杀舒,则诸侯不得专讨。
今蕴财赋,专地也;
监司,专封也;
统制,专讨也,是不讳孔子之所讳也。
人臣而不讳孔子之所讳,败蔑天经,诡僻王度,暴犯名义,残阙典策,臣子而不书焉,非臣子也。
唐室不竞,桀臣冒禁,版图税入,盗有不禁,截山之东,齿河之北,横溃直裂,挠法妨命。
溷国家之纪,僭公上之恩,家臣不知有朝廷,主帅不知有天子。
是故颜真卿死于许,韦文恪死于魏,孔巢父死于河中,皆以天子之使,抗节仗义,引领就戮,万死不悔。
是必扪膝而言曰:「尔讵能我屈哉」!
山之东,河之北,非吾先人之故。
吾故蜀也,蜀不予乱也。
士生其间,喜义而嗜忠,负何武李固擢轧篡盗之风,蒙李业王皓饮毒伏剑之节,挺崔严、圆震勤王尊主之义。
然不此为而彼为,非蜀然也,蜀不予乱也,专命盗贼者怵之也。
其意盖为銮辂于淮,悍虏于秦,豺貙噭欢,尘𡏖翳氛,苍崖抉天,白日昼昏,逋逃亡命嗜乱之徒,囊橐而辏奔,务私其民,鼓势而市恩,则亦肆焉弗惮也。
不如许、如魏、如河中,使人不死仅耳,使人亦何以有焉?
曰,天下大义也。
义胜则畔死,盗亦死;
傥不胜,则义死。
所怙有《春秋》之法在焉,虽死而生可也。
昔蜀而肆者公孙述,史歆、李势钟会谯纵刘季连萧纪王谦刘辟等辈,初未尝不肆也。
一军下大散关,一军瞿塘关,而矢著于咸门,甲华于星桥,刃蔑于□□,而父子头颅然堕于独之下。
故曰非蜀然也,蜀不予乱也。
蜀不予乱,则扰之者何也?
曰侈、曰滥、曰竭我者造之也。
彼何因而困?
则曰:羯胡披猖,秦洛猾扰,凶声虐气,震撼全蜀,斯不可以不备。
某曰:备当矣。
张伾出爱女而临洛解围,难得上家赀而灵武张王,备弛乎哉?
今乃欲擅国家积岁久储之货,绌朝廷已行必信之令,讫蜀人之走急赴义之心,第为数子护其孥尔。
是护其家不护蜀也,是独为蜀而不为宋也。
是知有蜀而不有中原,是知有父母妻子而不知有宋之宗庙社稷。
噫,甚矣!
韦皋蓄财而吉甫愤懑,崔宁擅制而杨炎痛哭。
天下之变每藏于隐伏不露之中,若谓专命尔,非叛也,擅货尔,非盗也,则不足以为先天下之机。
古谋国者钩情候机,落其枢键,盖于机微之际,有以先之也。
语疏计者见必微,论阔议者谋必约。
好言激众而田悦卒以得众力,赐予倾士而承宗卒以收士心。
使大历贞元间岩廊大臣能得其廋,则祸岂羡羡至唐末而后已哉?
恩,朝廷出也,而己私之;
货,朝廷物也,而己专焉。
恩流而下益欢,货聚而众愈附,亦已廋矣。
逮其机牙发动,事势张见,则人不族,日不移刻,而毒流于岷峨千里之内,不如许、如魏、如河中亦仅耳,岂但侠人也哉?
建炎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记。
静憩轩口号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七
洁治书斋额静憩,坐来温席竟何曾。
伊余熟读无逸者,敕万几那静憩能。
主善堂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一
羲经著元长,商书训德师
即境可会心,况当之时。
克一惟其协,敕万惟其几。
百物方昌昌,吾民讵熙熙。
宴息于斯佳,挈矩多愧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