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明查 上闻。则足以卞其是非。臣于顷年疏中。已陈此意矣。金昌集曰柳尚运非有一毫私护于李翔。而顷年 筵中 陈卞。
盖缘谪居本道时。详知物情之称冤故也。李翔抱冤。推此可知矣。副提调李观命曰柳尚运谪居本道天安时。详闻李 …… (第 321H 页)
是一向 陈卞。
而故相臣柳尚运亦岂私护李翔者哉。且李翔曾已屡次入侍矣。见其为人。必不为此事者矣。当此疏释道内冤枉之日 (第 321L 页)
赞李尚真。又疏救之。 王斥以事君无义。左议政郑知和又劄论之。 王批以非事君以实之道。大司谏南二星又疏 陈卞
之。 传曰。二星敢为立帜之论。挺身发忿。阿附大臣。敢曰必如今日宾厅议 启。然后国家典礼无一毫未尽之讥 (第 344L 页)
欲缴纳卞㮨文字者。实是横流之砥柱。群蒙之指南。世道升降。是非底定。端在于此举耳。晏兄 陈卞。
非所敢知也。设使朝家有公论。则岂待晏兄之言而知之也。如其无公论。则虽或言之。人其信之乎。已往畸庵之疏 …… (第 140L 页)
善道事。善道居海南故云海。)
示谕海诬论卞事。妄意以为其疏若上。则为三司者。所当论斥。为章甫者。所当 陈卞。
辟其淫邪诪张之说。请其诬罔媢嫉之罪。所不可已也。今既自 上痛斥其胡乱。勿令捧入。则邪正是非之判。不啻 (第 146L 页)
  
与宋英甫(辛卯三月)
顷因艮林。谨拜一书。想未及达耶。怀锦诸益。将为泰兄。露章卞诬。贻书于此。欲与鄙家子弟同事。其意则盛矣。第惟此举。佥意以为何如。弟于月初。进拜函丈。伏闻锦中有辨章之意。宣举对曰。既有上言。必有启下。启下该曹。必移本道。本道必查于本官。本郡必询于一乡。一乡必有仰对之举。此时毋论老少。联名举状。悉陈前后曲折。则本郡凭此报知于本道。状启以闻而已。本道状启之后。朝家更不受理。则朴诬不卞而自卞矣。今者朝家无所处置。而遽 陈卞
章。似不合宜矣。函丈亦以为然。昨日又裁书更禀于函丈。则答以正当而无因可报云云。弟意则妄谓朝家设有置对 …… (第 477H 页)
风波之渊而已。愚未见其可也。大槩沃儒既执撤毁之论。则彼势必将侵及于重峰,沙溪两先生矣。沃儒不得不上章 陈卞。
则尤斋亦将 (第 479H 页)
  
与表兄尹秀才(昌国)
奉别多年。音问亦稀。瞻慕一念。无辰敢忘。即今溽收新秋。䌽履如何。伏惟万福。沙谷之丧。言之痛心。夫复何言。曾闻葬山。不用于先茔。而欲卜他处。弟意大有所不然者。老亲亦以为未安。抵书沙谷。力言其不可弃砥之意。则所谓尹棘人

者。躬自戾洛。多有 陈卞。
言甚不逊。而终乃以迁葬为言。弟等答曰。倘或迁葬。则当依前书。先世二墓。为先移厝然后。方可永窆。如其不 (第 188H 页)
时凶焰滔天。公岂不知。夷考心迹。与瞻奋之辈迥然有异。如尤翁正大之见。以千万人所共冤。千万世所必伸者。 陈卞
于弭灾之章。其他宏儒硕辅。皆可以称冤于 榻前。自 肃庙辛酉。至 哲宗丁巳百馀年之间。子孙之 跸路鸣冤 (第 667L 页)
该曹覆 启。洞释明白。无复底蕴。则三人之外。横被书名者。自可安心无歉。而今者安献徵崔煜。又呈疏。此后 陈卞。
又不知几人。非但该曹覆 启。不胜其重复。揆之事体。亦甚纷沓。虽复一一进入。更无别样分疏之举。今后此等 (第 33H 页)
参赞李尚真又疏救之。 王斥以事君无义。左议政郑知和又劄论之。 王批以非事君以实之道。大司谏南二星又疏 陈卞
之。 传曰二星敢为立帜之论。挺身发忿。阿附大臣。敢曰必如今日宾厅议启。然后国家典礼无一毫未尽之讥云。 (第 61L 页)
未见未闻之事。无非臣行己无状。且不能教子之致。直欲溘然无知。而不可得也。其所张皇诟辱之语。虽不忍一一 陈卞。
而其中图预朝政。乃是人臣之大罪。臣震悚之极。尤不知置身之所。臣以衰败仪宾。所处之地。与朝士不同。抱病 (第 468L 页)
。或以告 庙之后。终当次第加律为言。眩人听闻。而自 上亦未烛舆情所在。故臣为此惧。偶近 咫尺之光。略 陈卞
破之说。冀使上下彼此洞然无疑而已。至于 宣庙朝告 庙不加罪之事。则不过偶有所闻。略及语次而已。盖 宣 …… (第 574H 页)
臣意为然。实出于询谋之佥同。而上下彼此之间。犹有未相悉者。以致疑阻转深。气象不佳。故适当晋接之日。敢 陈卞
破之说。臣言止此。他又何与。而宪卿辈之诪张为幻。臆逆至此者。盖缘积怨深怒而发也。向来彼辈之手握王爵。 (第 576L 页)
之六
 附录
  
毅宗皇帝敕书(庚午四月初二日)
该国素娴礼义。世效忠勤。所奏事情。朕自觉悉。不必 陈卞
该部。即行传谕。 ……又将咨揭于老爷矣。数日后。军门出巡锦州。公以至日已迫。先送书状官于京师。留待军门之还。参见于衙门。细 陈卞
诬曲折。则军门答曰。此事专为图文龙发也。至于媾款等语。亦泛然说话。非有他意。而因此一句话。贵国至有卞 …… (第 556L 页)
呈贺表及卞诬奏本。 皇上即下奏本。特题曰。该国素娴礼仪。世效忠勤。所奏事(事下脱情)。朕自觉悉。不必 陈卞。
该部即行传谕云。此实特 恩。而袁,孙两公之奏。得力为多。然止于使该部传谕而已。则殊非所望。故公呈文礼 …… (第 557L 页)
人士皆相贺。公进奏本。 毅宗谕曰。朝鲜国素娴礼义。世效忠勤。所奏事。朕自觉悉。不必 陈卞。
于是乎 国诬乃白。然公犹以为未奉 敕旨。不可反 命。呈文礼部。请 赐敕谕。意益恳至。竟得准许。公少时 (第 568L 页)
曰到通州许筠以林居谩录一册示臣。乃写本也云而已。厥后朝廷以臣闵馨男为陈奏使。筠为副臣。崔应虚为书状。 陈卞
于 天朝。其行果得谩录评正一件驳驳一件。俱为印本。故遂以其录中一项事。只呈覈于该部以来。其两㨾印本。 (第 160L 页)
   以李敏求事被论后。辞疏。
   辞职兼乞扫坟疏
   济州奴婢贡马陈情疏
   辞知义禁疏
   籍没田畓误查 陈卞
联名疏
 启辞
   承政院启辞(甲申左承旨时)
   承政院启辞
   司圃署启辞(提调时)
  
。俯察癃病难堪之状。亟递金吾兼带之任。俾专京兆词讼。则垂死老臣。庶得以支吾。不胜幸甚。
籍没田畓误查 陈卞
联名疏
伏以臣等。俱以驽劣。备员京兆。奉职无状。致勤 圣教。至令他司。改查文案。惊惶震慄。置身无所。 (第 422H 页)
缕也。且升运以先正癸丑年贻书故相臣金寿兴事。执以为言。其所构诬益加叵测。此虽已悉于左议政臣权尚夏所尝 陈卞
之疏。而臣等亦安得不为之略暴哉。盖先正书。有曰庚子  (第 28H 页)
既过之于前。大臣又逢之于后。徒使好讦者昂然自得。无所顾忌。尚何望调和而寅协耶。比者儒生。又以此事相继 陈卞。
是甚大事。 殿下既与大臣。示其好恶而定其是非。今有甚不足。累月而后。踵慎而渎聒者。复何意欤。抑以为如 (第 264H 页)
  
答友人书(丙申九月二十日)
来教奉悉。倘非足下爱我之深。何能如是。感愧来并。不容于心。足下之言皆是也。仆虽巧舌。安得辞其责耶。虽然足下不察仆之本心。泛以时人之诮责之。敢暴愚衷。以冀垂照焉。仆非不知此举。重触时人之怒。自陷不测之祸。春间得见湖儒。以尹集云云之说。将欲陈疏。为一二卿宰所担。未果云。不胜慨惋之至。就

求其尹集而见之。则其所讥诋诬辱。实出于掩护己累之心。心切駴叹曰湖儒之欲 陈卞
疏。实是臣民为先王之道。彼卿宰之挽止。抑何意耶。极为讶惑之际。得见湖儒通文。则胪列卞破。极其明白。少 (第 106L 页)
  自列疏(五月)
   自引疏(七月初八日。吏参时。)
   自引疏(二十九日。吏参时。)
   陈卞
(八月初九日。吏参时。)
   陈卞
(九月十二日。吏参时。)
   陈卞
疏[再疏](九月二十一日)
   陈卞
疏[三疏](十月)
   请由疏(副使时。十月十六日。)
   自引疏(吏参时。十月二十四日。)
 
激。罔知所以措躬也。顾臣情迹。不可复厕于迩列。则拳踢之来。固当任之。而第于日昨赵荣世之书。诚有不得不 陈卞
者。玆敢略暴危恳。冀蒙 离明之照察焉。盖荣世则自以为自初已闻赵观彬斥臣之言云。而臣则实未有闻。既未有 (第 106L 页)

陈卞
(八月初九日。吏参时。)
伏以臣伏见昨日宪府新启。则以李凤鸣,李瀁等备拟骑省望事。至请问备而蒙允。 …… (第 142L 页)

陈卞
(九月十二日。吏参时。)
伏以 仙寝移奉。兆宅叶吉。此莫非我 圣上不匮之孝有以致之。区区庆祝。方切 …… (第 143L 页)

陈卞
疏[再疏](九月二十一日)
伏以臣情迹危蹙。日违 召命。律以邦宪。合被重典。而 圣度天大。尚逭刑章。 …… (第 144L 页)

陈卞
疏[三疏](十月)
伏以臣情地危臲。连违十馀 召牌。此殆近日所未见者。律以邦宪。宜被重谴。而 圣度天 (第 14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