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植立根勿忘勿助等诲语。以为真实用功之地。丁巳。闻时论益急。将请告 庙。公不胜愤痛。袖疏至京。欲叫 閤 陈卞。
会 上意洞烛。凶徒不得逞其计。故遂撤不上。庚申更化。老先生蒙 宥。公往谒留数日。多所质问。一日。公问 (第 493L 页)
 疏议。鄙意朝廷。未必见此有所明辨。而遭此大关

节。有子弟有门生。而终不使先庭德义学术。与某人不啻冰炭之指。(缺)未知于道理大体。果何如也。但疏辞所宜十分称停。只得开 陈卞
释于本疏之所及而已。切不可更为攻斥触激之语。使今公议之痛惜者。变成齐楚得失之叹。而无所底定也。况尤而 (第 265H 页)
使陈辨。但令宗班充使。则君臣大义可谓扫地尽矣。右揆之行。虽得呈文 陈卞。
而不当庙堂。不责边吏。只管归罪于犯越奸民。天下又安有如许事理乎。第闻昨日 筵中议配诸使臣。以快彼国之 (第 456H 页)
只治 启达之人。有关后弊是如为白乎旀。泰辅则再次 陈卞。
以为始寿既曰不自门于孝礼。则诸译居其间。今日狱体。岂得独讯始寿而不讯诸译也。况诸译所供说。既有龙川金 (第 142H 页)
   陈所怀仍辞户判疏(庚寅十一月二十九日)
   辞户判兼陈本曹变通疏
   辞守御使疏(辛卯四月初五日)
   因同知朴权疏 陈卞

   辞加资疏(辛卯十月二十四日升正宪时)
   辞户判兼陈所怀疏(壬辰正月二十二日)
   被参判金镇圭疏斥 陈卞
辞职疏(壬辰二月)
   辞 经筵金吾兼任疏(壬辰三月十七日)
   因庙堂题辞 陈卞
(壬辰四月五日)
   被辅德金普泽疏斥辞职疏(壬辰五月十三日)
   因司谏权𢢝疏请罪疏(壬辰 ……   为宪臣避辞及柳凤辉疏所斥。辞京畿监司疏。(丙戌正月十三日)
   因台论辞京畿监司疏(丙戌八月十八日)
   京畿监司时因击铮人诬诋 陈卞
辞职疏(丙戌九月十六日)
   辞刑曹判书疏(丙戌十月二十三日)
   辞刑曹判书疏[再疏](丙戌十一月)
   知事时被申命蓍,金垓上言诬诋 陈卞
疏。(丁亥九月)
   辞刑曹判书疏(丁亥十一月初四日)
   辞判尹知义禁疏(戊子)
   辞判尹知义禁疏[再疏]
   辞知义禁疏
   因两司长官疏辞户曹判书疏(戊子八月二十四日)
   因李义浃上言 陈卞
辞职疏
   因奉常寺草记辞职疏(戊子十月)
   严 教后待罪疏
   经筵被劾后辞本兼诸职疏(戊
筵中。以两司之不论李厦成。大加非斥云。臣不胜瞿然也。厦成等于泮儒之疏。苟有痛迫之说。则只据事实。一疏 陈卞。
夫谁曰不可。而乃敢丑诋先正。略无顾忌。构捏诬蔑。无所不至。况其枭凤二字。有所祖述。自为注释。结之以各 (第 358L 页)
。伏乞 圣慈特赐鉴谅。还收南汉守御之任。回授可堪之人。以重 国事。以安微分。不胜幸甚。
因同知朴权疏 陈卞

伏以臣昨伏见同知朴权之疏。以臣前疏谓之事多爽误。已极瞿然。而至于疑人心术云者。是何言耶。使臣状启 …… (第 381H 页)
地。似为得宜。伏愿 圣明裁处焉。( 答曰疏辞令该曹禀处。卿其安心勿辞。调理行公。)
被参判金镇圭疏斥 陈卞
辞职疏(壬辰二月)
伏以臣伏见礼曹参判金镇圭之疏。以臣所陈达畿邑灾结减米事。大加非斥。张皇论列。语意 …… (第 382L 页)
因庙堂题辞 陈卞
(壬辰四月五日)
伏以臣千万意外。忽遭难安之端。不敢晏然。略暴颠末。烦猥之诛。自知难逭。臣罪万死。 (第 384L 页)
者。臣所参涉之事。而同议之人重被其罪名。则陈疏自列。所不可已。何谓之替当耶。臣于初疏。只举受 教略有 陈卞
者。欲用其遵用前例而已。不欲与人争较矣。及其台 启继发之后。自不得不推原其本而言之。实出于不获已。则 …… (第 458H 页)
。伏乞 圣慈俯察臣情势之难安。亟 命递臣职名。以谢台议。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京畿监司时因击铮人诬诋 陈卞
辞职疏(丙戌九月十六日)
伏以臣昨归私次。得见果川县囚推罪人金昌燮之子重泰击铮原情。其侵辱臣身之语。 …… (第 459H 页)
钺之诛。伏乞 圣慈俯察危恳。所 授官资。亟许改正。以安微分。公私幸甚。
知事时被申命蓍,金垓上言诬诋 陈卞
疏。(丁亥九月)
伏以臣之所患背疽。万分危重。累次割疮。流毒未已。出入死生首尾四旬。近日以来。腐根既 …… (第 461L 页)
。仰吁于 宸严之下。伏乞 圣慈俯赐谅察。亟递臣度支之任。以谢人言。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因李义浃上言 陈卞
辞职疏
伏以臣曾于待罪京兆时。有朴文郁山讼回 启之事。而文郁以李圣肇得决后。督掘其母葬之故。称冤击鼓 (第 465L 页)
之位。请削逸。 上答以诬诋儒贤。世道愤惋。又曰桐江之志。济世之德。将无所施。廷朴因避退待。诸门人必欲 陈卞。
先生徐曰任之而已。较卞不几劳与。且儒疏纷纭。非盛世事。又非静守之道也。再三请不许。门人尹淳闻之曰先生 (第 274H 页)
不可不戒故也。
自有李挺朴事后。凡在慕仰之列者。莫不为之忿惋。而窃观 公无一毫几微色。门人辈必欲一疏 陈卞。
而 公不许曰彼虽不能知我。而亦非渠所自为说。在我只当任之而已。若与之较辨则不其劳欤。门人再三禀请。  (第 290L 页)
时烈以徇公议。然自不慊于心也。元年春。张副学应一。首 陈卞
别臧否。致政公自岭闑。入拜谏长。疏陈时政所急数条。其一曰。自有礼讼。举世荏弱。莫之自持。诚可悯也。非 (第 461H 页)
   代赵命兴伸卞其先祖文孝公疏(己丑四月)
   进宴时。礼宾寺熟设处所失火。与诸堂上联名待罪疏。(庚寅四月。)
   因囚人李振海供辞。 陈卞
疏。(辛卯七月。)
   中宫殿痘患平复后。辞赏典劄。(辛卯十二月。)
   因尚方职事待罪疏(戊戌
答曰。省疏具悉。卿等安心。勿待罪。
因囚人李振海供辞。 陈卞
疏。(辛卯七月。)
伏以臣得见囚人李振海供辞。其诬誷臣身之语。诚极惊骇。臣不得不冒昧陈暴焉。今五月望 (第 159H 页)
君父之致。而至于削黜传旨。则虽重被罪谴。有难捧入矣。 上曰。政院之前后覆逆。何限。而还出给之后。更为 陈卞
者。岂不肆然乎。曰。为人臣者爱君忧国之道。当观事之是非而苦口力争。岂可以烦渎为嫌而苟为奉承耶。今此  (第 412L 页)
瞻。攻击领相柳成龙。朝廷扰乱。在朝之士。持公议者。无遗斥去。己亥二月。公既复命。 上为之劳慰曰。血诚 陈卞。
劳亦多矣。公辞谢。乃上疏曰。柳成龙廉介守正不挠。忧国不私家。其心可悲。此人斥去。谓之亲厚而斥之者有之 (第 236L 页)
列。复玷 清朝。况臣于向者以郑介清事。猥上一疏。略陈所怀。 温批丁宁。开示无馀。而厥后尹善道又敢露章 陈卞。
极其诪张。淫辞丑诋。无所不及。而专攻臣身。至举臣父兄之名。逞愤诟辱。其言之是非邪正。则 天日之明。业 (第 64L 页)
  加灰隔内外盖
灰隔。隔灰之薄板也。状如外棺。内外盖。乃隔灰薄板之内外盖也。内盖在柩上。以镕沥青。外盖在沥青上。以隔灰沙。以此解之。则自可知其释也。
与金久之
晦日果次温泉。而 两宫气候。一向安宁耶。今则想必已试汤浴。伏未知慈候见效。亦如上年否。伏此田壑。不得与留都百官之列。频奉行朝曰安之报。人臣分义。扫地尽矣。只自席藁南望耳。岭儒之启。已得蒙允耶。自上初既痛处。到今持难于台启之请者。亦可仰揣 圣意。而如是之际。还有伤于事体。中外听闻。

反或归于未快。深叹当初之不能详审也。亦关后弊之虑。诚亦是矣。前日左揆送书。其意亦如兄示。而以初令亦不得自由为辞。其间形势。可以坐想。奈何奈何。数日内。得见玉堂馆学 陈卞
疏劄。主意措语。显有全归之于今制与国制者。以致自上榜示中外之教。辞意亦如此。此则恐似有小失尤丈之本意 (第 181L 页)
   辞备局提调疏[再疏]
   辞实录兼春秋疏
汾厓遗稿卷九
 疏劄
   辞弘文馆提学疏(壬戌)
   因金晰论泮制不公 陈卞
(与艺文馆提学金公万重联名。○癸亥)
   辞加资疏
   辞吏曹判书疏
   辞吏曹判书疏[再疏
。伏乞 圣明谅臣血恳。察臣病状。亟递臣兼带弘文提学之任。仍治臣违慢之罪。千万幸甚。
因金晰论泮制不公 陈卞
(与艺文馆提学金公万重联名。○癸亥)
伏以臣等伏见持平金晰避辞。以今番泮制循私不严。归罪于主文之臣 (第 495L 页)
见棨等之本情无他矣。沈大孚为人简约有文才。棨本是人才。且有文学。臣曾见其为人。则决非憸邪小人。故累次 陈卞。
顷者又陈其不可不收用之意矣。自 上断之以大罪。臣之形迹有若营护者然。不胜惶恐。上曰。此亦有怀必达之义 (第 25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