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殷

风流谈论所宗殷浩弱冠有美名为风流谈论者所宗
廊庙之宝殷仲堪能清言善属文武帝召为太子中庶
子甚相亲爱后出镇江陵将之任诏曰卿去有日使人
酸然常谓永为廊庙之宝而忽为荆楚之珍(并晋/史)
冠冕一时 殷景仁
少有大成之量宋文帝时为侍中以
风力局干冠冕一时后迁尚书仆射虽卧疾朝政大小
必以问焉(南/史)
  云 (第 3a 页)
使致千里)
(答曰丨丨自造丨丨/何至与驽马争路)一时喉唇(刘湛字弘仁弱年便有/宰物情与王华王昙首) (殷景仁
并为侍中宋文帝叹曰此四/贤丨丨之秀同管丨丨恐后世难继)后进领袖(刘绘字/士章悛) (第 7a 页)
 古今姓纂(子姓成汤国号也二十二代四十四王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
事类有美名(晋殷浩字深源弱冠丨丨/丨为风流谈论者所宗)卜兴亡(殷浩王/濛谢尚)
(伺其出处以丨江左丨丨/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书空作咄(殷浩后都督诸军/以败绩被黜终日)
(丨丨丨丨咄怪/事四字而已)书达空函(殷浩后桓温将以为尚书令/浩欣然将荅丨虑有谬误开)
(闭者数十/竟丨丨丨)荆楚之珍(殷仲堪能清言善属文出镇江陵/将之任诏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
(常谓冰为廊庙之宝/而忽为丨丨丨丨)气节成名(宋殷孝祖少有立功之/志长以丨丨丨丨宋明)

(帝时进号/冠军将军)风力冠冕 (殷景仁
以丨丨局干丨丨一/时同升之美近代莫及南史)白燕
巢楣(唐殷亮事祖母萧侍疾不/脱衣者数年有丨丨丨丨)(第 16b 页)
相次为中书监先是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庾亮以法裁物至冰经纶时务朝)
(野注心咸/曰贤相)宋以江湛王僧绰 殷景仁
王华之徒并以侍
中卫将军而或任机密或居门下(宋文帝初徐庆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后以江湛)
(王僧绰俱为侍 (第 19a 页)
中任以机密后又以 殷景仁
为侍中左/卫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俱居门下皆以风力局)
(干冠冕一时/同时称之)齐有六贵为宰相则如顾 (第 19a 页)
 稍离而接遇不改上尝谓所亲曰刘班初自西还吾
 尝看日早晚虑其当去比入朝亦看日早晚虑其不
 去迁丹阳尹竟伏诛 殷景仁
与湛俱为太守任遇初 (第 6a 页)
 相款洽后渐猜隙义康专权而湛昔为上佐以旧情
 自结倾黜 景仁
义康尽属湛诸人附款无复至殷氏
 门湛党刘敬文父成未悟其机诣 (第 6b 页)
景仁
求郡敬文遽
 往谢湛曰老父悖耄遂就殷铁求郡有负生成阖门
 惭惧其奸谄如此阿铁 (第 6b 页)
景仁
小字
范煜字蔚宗父泰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小字㙛
 而徐湛之小字仙僮初鲁国孔熙先有异才为散骑常
 侍 (第 6b 页)
 邪于是尽其馀创一井亭以便行客只一不爱钱可
 并端明亦可以醒端明要非端明不能有此仆也不
 意君实秀才之外复有此一等人
伍子胥进伯嚭伯嚭卒谗子胥 殷景仁
引刘湛湛卒抑
  (第 2a 页)
景仁
韩愈荐李绅绅卒诋愈李德裕起牛僧孺僧孺
 卒排德裕寇准任丁谓谓卒陷准王安石用吕惠卿
 惠卿卒毁安石吕大 (第 2a 页)
箫鼓听闻百姓扶携老幼想望仪刑爱之孜孜如日不
足初徐傅伏诛继求内相王弘处之而思降彭城欲之
而弗违王华 殷景仁
以忠允熙帝载谢弘微王昙首以 (第 7a 页)
区而不知天地山川之气时有蓄而不发者夫果
实繁者不能硕大假令县贡数十辈未可以为得人以
瓯粤区区二百年有 文成公
为帝者师不可谓之乏才
也天下承平日久士大夫不知兵一旦边圉有警束手 (第 11b 页)
计偕入京师一见辄
有省昼夜读之不休则叹曰道不在是耶向吾役志于
词章抑末矣已而以疾稍从事养生家则又叹曰 文成
致良知之旨所谓养生主者非欤何以他为自是深 (第 20a 页)
标许如此当是时先生
尊信颜先生甚久之中自疑若巳尽其学然学何容易
也会从西游吉见安成师泉刘先生刘先生王 文成公
高第弟子也笃而深颜钧先生尝师焉就讯之刘先生
愀然叹以为独苦夫功烈之入人深也先生心易之中
自语何卑卑及 (第 17a 页)
  开先寺宝墨亭记
大江以西山之最胜者曰匡庐匡庐之最胜者曰瀑布
泉而开先寺独据山之要以当泉之大观是故寺之最
胜者曰开先开先之傍刹最胜而高者曰鸣鹤寺由鸣
鹤而稍西遂得瀑布诸双剑香垆文殊峰之胜拱之又
最胜而高者曰太子读书台故南唐中主暻贰相时寄

迹地也有石砥平而立高丈馀衡三之中刻宋黄文节
公庭坚手书七佛碣其左为明新建伯王文成公守仁
破宁藩而归勒以纪功者也 文成公
于八法不能敌黄
公而此出其上驷以当黄公之下驷遂稍称雁行观者
亦并伟之而文成之勒在正德之庚辰末云嘉靖我 …… (第 20b 页)
一切埽去而归之空黄公既误以为实而书之其书之
石又误而欲久之吾子与潘公又误而亭以庇之今又
误而以黄公与 文成公
之墨而宝之是幻也 (第 21b 页)
文成公
之称嘉靖我邦国也亦偶然而举之举而偶有契而观 (第 21b 页)
诣益醇深时方议以 文成公
从祀孔庙而拘儒或难之
公曰是未易以口舌争也乃著或问一篇反覆数千言
大较谓尧舜开道心精一之传未尝求理于 …… (第 13a 页)
明德明德即道心之灵觉不昧者
然则明明德之功要在致知而训故之士乃谓致知者
推极其知识是求之物而牿之外也 文成公
指而示人
曰致吾心之良知而已是知也孟子之所谓孩提之知
爱知敬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也然则得大学之本 …… (第 13a 页)
旨而上溯尧舜精一之传者无如 文成公
公之或问出
见者无不爽然后十馀年卒以王文成公论祀公于学
能识其大其为人气豪不帖帖细琐然内行特纯笃赠 (第 13b 页)
  冯廷尉京兆父子忠孝传
王子曰余入朝所睹接诸老先生能言冯御史父子忠
孝事盖未尝不津津致执鞭之慕也既而曰吾闻之老

子士岂愿欲有忠孝名哉至治之世天子穆穆群僚师
师亡毛发之过举隐忧以来言者諌鼓谤木日悬而不
用仕优游于朝四民优游于都野亡忿阋讼争之日椎
剽丸桴之夜凶侵疠札之岁以相保终其天年即用劳
承志之外亦何所效之故士至于忠孝名要非有得巳
也然而使士得全其名而以身免者则君也实天也冯
御史之始成进士也以行人出劳两广大帅王文成公
守仁文成公进公而语之道公不觉屈席巳荐束脩为

弟子 文成公
亦器之每语人任重道远其在冯生哉公
以行人高第得御史分司留台故事御史有所执讯甫
具以移刑部曹郎俾为狱不 (第 2a 页)
学其在上虞时尝以教授诸生大有所阐发而至是谓 文成公
尝填抚其地思人信之而卢苏王受者故以夷
归命文成者也二人死而馀党出没山谷间假诅欲窥
郡公按文成故法抚之 (第 7a 页)
一时
然不复挂口独其为诸生则以心折王文成公学而喜
其文每诵一卷辄起一稽颡至其试南宫而策射者指
在刺讥 文成公
公当射则盛推之颇忤而以他文见赏
得不弃及 (第 8a 页)
文成公
学者以致良知为宗旨他不复厝 …… (第 8a 页)
意意公谓 文成公
之集且在其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宁浅鲜也即诸君子信眉阔步仰面云汉欲以致良知
之三语而盖天下天下耳目可尽 …… (第 8b 页)
公至而祟匿弗出自是众皆心仪公有
巨人目矣公登省试上公车报罢请肄业太学时祭酒
魏恭简公校试而奇之最后与 文成公
之高弟子欧阳
文庄公德邹文庄公守益罗文恭公洪先游出所论著
与印质皆合公益用以自信而其成进士至二载馀犹 (第 12a 页)
  明江西按察副使畏斋薛公墓碑
嘉靖初王文成公守仁与其徒日讲良知之学有风之
者即谓其为非圣贤之徒不足以语圣贤之学不知舍三
者而从吾所好不佞窃谓公言激也夫使良知之学明
遇遘而发之气节为功业为文章亦何不可苟岐而二
之而加取舍于其间吾故曰激也自 文成公
殁其诸弟 (第 5b 页)
子各以其资而得其识之所近毋论能为 文成公
与否
良知之学亦藉以大明于天下而大江之阴有薛公甲
者少不及事 (第 6a 页)
文成公
始以明颖治经术工时义为博士
弟子冠既心薄之其父浮休先生章用古文辞著声东
南公亦遂以古文辞名既复心疑之 …… (第 6a 页)
进士得给事甫二月得谪以给事得给事论纠皆出非常
而识者颇用气节归公公殊不敢当会有致 文成公

习录者诵之霍然大悟曰解我缚者阳明先生也吾向者
听命于耳目手足而强持之今者耳目手足听命于我
而我无 …… (第 7b 页)
擿如神明及通判明州修治东湖阯汇水而省
费以万计稍迁同知保定府一切皆以良知应之而稍
有未尽莹者则益磨切 文成公
之遗言而證诸高弟子 …… (第 7b 页)
惭服其言公又为清
诸卫所之伏田兵饷遂足凡所经画皆利便讴谣载道
久之超为江西按察副使饬赣州兵事如初赣故 文成

开府地也公喜自得师悉取其遗指画斟酌之有钜
寇叶廷春曾祖华者并负山而窟狡黠不可猝制公歼
以秘筴若承蜩威 (第 8b 页)
声大振已为之清屯粮却盐税布团
操立小学赣人相颂称以庶几故 文成公
而公所治与
袁州比壤袁州相之庐产党戚错居赣如绣公颇持三
尺裁之不少借以是大失其父子心属大计吏颐指言 …… (第 9a 页)
乎取东
鲁王氏书课田父为之瘠卤转而膏腴傍亩益拓当是
时王汝止钱洪甫尚无恙而罗达夫唐应德材高而亦
能尊 文成公
学而稍出入焉时时过从公与之扬扢青
衿受业者众然公实以朱氏学诲勖之曰羿教人射必
以彀率学者亦必志于彀率 …… (第 9b 页)
娴于文事将托之言树七尺之碑于墓
道以垂不朽呜呼公故不以气节功业文章自期其究
亦有厄于命而未获尽者然视 文成公
可谓具体而微矣
使公尽废而日从事讲学何以称公哉
铭曰新安近曾东越斯孟其入不同乃同其竟公游新
安而得东 (第 10b 页)
其事始据词详批王谋焜既非 文成公
嫡裔假借祠生
侵蚀祠产以致先贤祠宇委之草莽应责逐出祠其佃
户金汝梅等所佃佔之田着勒限严追归给而强抗佔 (第 12a 页)
之集则渊明南村晨夕之
閒抗言在昔赏奇文而析疑义者三严兄弟閒
盖诚有之渊明之友不能不取诸邻曲若颜延
殷景仁
庞通之流而三严以兄弟作朋不待
栗里之卜无俟只鸡之招余与长蘅之所叹慕
而不可得者于三严之诗见之斯不尤可 (第 13a 页)
 以得其隐与大焉是善言道

 者之准也而其为学因亦可
 以见矣唯 文成公
奋起圣远
 之后慨世之言致知者求知
 于见闻而不可与酬酢不可
 与佑神于是取孟子所谓良
 知合诸大学 (第 4b 页)
说仲故天台世家蚤岁才情蔚起与蔡仪制稚含王黄
门永叔结词盟东海上而厥先宗伯公绾实从世叔王
文成公
游世叔以勋胄仗钺登坛龙门嵯峨一代景
附说仲首居戎幕为上宾操觚授简而外元戎喜怒一
切置若罔闻也者独𣓉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