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新校

 正云按甲乙经及 全元起
本足阳明下有
 灸之二字并跗上动脉是二穴今王氏去
 灸之二字则见二穴今于注中却存灸之
 二字以阙疑耳 (第 017a 页)
 变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
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
 去
去谓下去
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实作遣甲乙经千 (第 010a 页)
 则悲实则笑不休也悲一为忧误也○新

 校正云详王注云悲一为忧误也按甲乙
 经及太素并 全元起
注本并作忧皇甫士
 安云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
 夫心之与肺脾之与心互相成也故喜发
 于心而成 …… (第 003b 页)
 拒则邪气消伏
帝曰善血有馀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馀则
怒不足则恐
 肝之藏也针经曰肝藏血肝气虚则恐实
 则怒○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恐作悲甲 …… (第 007a 页)
 便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泾作经女
 人月经也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邪薄肉分卫气不通阳气内鼓故肉蠕动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及甲乙经蠕作
 溢太素作濡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形有馀则写其阳经
不足则补其阳络
 并谓之经络 …… (第 008b 页)
 平人谓平和之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
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
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

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
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
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
肤不收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云不收不仁也甲乙
 经及太素云皮肤收无不字
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
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 …… (第 012b 页)
 从其左右经气支节而调之
病在脉调之血
 脉者血之府脉实血实脉虚血虚由此脉
 病而调之血也○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第 016b 页)
 正云按甲乙经云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
 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云是人手之本节
 踝也
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
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 …… (第 005b 页)
 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故病令人鼽衄
 上齿寒也复以其脉左右交于面部故举
 经脉之病以明缪处之类故下文云○新
 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与甲乙经阳明之经
 作阳明之络
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
刺右右刺左 …… (第 009a 页)
 彼注甚详此特多是腰俞三字耳别按全

  元起
本旧无此三字王氏颇知腰俞无左
 右取之理而注之而不知 (第 013a 页)
全元起
本旧无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

 以其经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胂合腘中故
 病令人拘挛背急 (第 013a 页)
引胁而痛○新校正云
 按 全元起
本及甲乙经引胁而痛下更云
 内引心而痛
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
刺之傍三痏立已 …… (第 013a 页)
 血气上逆满于肺中故善忘
秋刺络脉气不外行

 新校正云按别本作血气不行 全元起

 作气不卫外太素同
令人卧不欲动
 以虚甚故○新校正云按经阙秋刺长夏
 分
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 …… (第 022b 页)
 以血气无所营故也
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

气竭绝令人善忘
 阳气不壮至春而竭故善忘○新校正云
 按经阙冬刺秋分
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作六经之病
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淫不次也不次而行如浸淫相染而生病
 也
故刺不知四时 …… (第 023a 页)
 言而死日动变不同传之误也
刺伤人五藏必死其动则依其藏之所变候
知其死也
 变谓气动变也中心下至此并为逆从重
 文也
   标本病传论篇(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在皮部论篇前)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 …… (第 024b 页)
 无能及者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
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
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

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
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
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
有客气有同气
 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同作固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本先病标后病必谨察之
病发而有馀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第 026b 页)
 甲乙经便身全作身重
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言知未备也
雷公曰
 新枝正云按自此至篇末 全元起
本别为
 一篇名方盛衰也
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超受解以为至道
 帝未许为深知故重请也
帝曰子若受传不知 …… (第 005a 页)
 之阴阳类论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
 须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明古文有从容
 矣
   疏五过论篇(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名论过失)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 (第 013b 页)
 肺之府也少阴心火胜金之府故云病在
 肺王氏以二阳为胃义未甚通况又以见
 胃病肾之说此乃是心病肺也又 全元起
 本及甲乙经太素等并云二阴一阳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颠疾为

 二阴为肾水之藏也二阳为胃土 …… (第 013b 页)
 谓下短期之旨
雷公曰请问短期寅帝不应

 欲其复问而实之也
雷公复问寅帝曰在经论中
 上古经之中也○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自雷公己下别为一篇名四时病类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
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 …… (第 016a 页)
 评热病论曰温病而汗出辄复热而脉躁

 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者病名曰阴阳
 交六月病暑阴阳复交二气相持故乃死
 于立秋之候已○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云溓水者七月也建申水生于申阴阳逆
 也杨上善云溓(廉检/切)水静也七月水生时
 也
秋三月之病 …… (第 017b 页)
 独至者是三阳并至由此则但有阳而无
 阴也石水者谓冬月水冰如石之时故云
 石水也火墓于戌冬阳气微故石水而死
 也○新校正云详石水之解本 全元起

 说王氏取之
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亦所谓并至而无阳也盛水谓雨雪皆解
 为水之时则正谓正月中气也○ (第 018a 页)
新枝正

 云按 全元起
本二阴作三阴
   方盛衰论篇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寅
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
 阳气之多少 …… (第 018b 页)
 舟船溺人皆水之用肾象水故梦形之
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冬三月也
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
 菌香草生草木之类也肝合草木故梦见
 之○新枝正云按 全元起
本云菌香是桂 …… (第 021b 页)
 理斯皆合也
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
言妄期此谓失道
 谓失精微至妙道也
   解精微论篇(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
本名方论解)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
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炎汤药所滋行治有
贤不肖未必能十 …… (第 026a 页)
 皆以先闻圣旨犹未究其意端
请问有冕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言不智狡见顿问多也漏脱漏也谓经有
 所未解者也□狡也愚不智见也仆犹顿
 也犹不渐也○新枝正云按 全元起
本介 …… (第 026b 页)
 故志与心神共奔凑于目(凑粗/勾切)

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
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
 五藏别论以脑为地气所生皆藏于阴而
 象于地故言脑者阴阳上烁也烁则销也
 ○新枝正云按 全元起
本及甲乙经太素
阴作阳
髓者骨之充也
 充满也言髓填于骨充而满也
故脑渗为涕
 鼻窍通脑故脑渗为涕流 (第 029a 页)
欲教子孙故尔。

罗汉药食
食。当作石。取疗病义。故曰药石。夫攻病
曰药。劫病曰石。古以砭石为针也。 全元起
欲注素
问。访以砭石。王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
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剌病也。东山 (第 0320b 页)
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秦承祖《明堂图》三卷, 《明堂孔穴》五卷, 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  全元起
注《黄帝素问》九卷, 灵宝注《黄帝九灵经》十二卷,
《黄帝甲乙经》十二卷, 《黄帝流注脉经》一卷, 

右类事类三百七部,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卷。《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素问》八卷,〈隋 全元起
注〉《黄帝灵枢经《九卷,《黄帝针经》九卷,《黄帝灸经明堂》三卷,《黄帝九虚内经》五卷,杨元操《素问释
得神者灵。而其卒也,第发箧书,皆世所常有。叹曰:世患无才,不由无书,谅哉。
医家

《黄帝素问》九卷 〈全元起
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晋王冰注〉,《补注素问》二十四卷〈林亿补注〉,《黄帝素问遗篇》四卷,《素
十二部十二卷。
凡艺术十七种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二卷三十七图。
《医方类》
《黄帝素问》九卷,〈注〉 全元起
注。
《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注〉晋王冰注。
《补注素问》二十四卷,〈注〉林亿补注。
《素问音释》一
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仓公传其旧学,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判而为甲、乙。隋杨上善纂而为《大素》, 全元起
始为训解。阙第七一通。唐宝应中王冰得先师所藏之卷,为注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按《隋志》始有《素问》之名 ……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伤寒论集》云撰用《素问》,是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 全元起
曰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按乾凿度大素者质之始名,或由此。《馆阁书目》:黄帝《针经》九卷八十
书之祖也。唐太仆令王冰注,自号启元子。按《汉书》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 全元起《
素问注》八卷。嘉祐中光禄卿林亿、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颇采 元起
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冰者,宝应中人也。

《灵枢经》九卷。
晁氏曰:王冰谓此书即《汉志
精气乃绝。〈澼,普击反。〉
王冰曰:自此以下四科,并谓失圣人之道也。风气应肝,故风淫精亡,则伤肝也。 全元起
云:淫气者阴阳之乱气,因其相乱,而风客之则伤精,伤精则邪入于肝也。甚饱则肠胃横满,肠胃满则筋脉解而不
不两感于寒者,以邪气渐退,经气渐和,故少愈。大气,谓大邪之气也,是故其愈皆病十日已上者,以大气去也。 全元起
三日未入于脏,脏作腑,注云伤寒之病,始入于皮肤之腠理,渐胜于诸阳而未入腑,故须汗发其寒热而散之。马莳
外也。阴盛而脉胀不通,故㿗癃而肤胀也。㿗癃疝者,阴器肿而不得小便也。
《刺要论篇第五十》
林亿曰:按 全元起
本,此篇在刺齐篇中。
马莳曰:刺要者,刺针之要法,故名篇。自此以后,有《刺齐》、《刺禁》、《刺志》等
穴也。夫既曰曲骨,则当言为已上,不宜言已下也。今按曲骨虽治少腹胀满,但王注言已下,则可验其为强解也。 全元起
作皮髓,亦未为得。王注谓四椎旁无俞,欲以五椎旁心俞易之,盖不考厥阴俞,即为心包络之俞也。居髎在章门下
姚僧垣      褚该
  隋
  许智藏〈许奭 许澄〉 莫君锡
  巢元方      杨上善
   全元起      
北山黄公
  唐一
  许引宗      宋侠者
  李洞元      李世绩
  于志宁      ……代,称神,诊疗出奇,能起沉疴笃疾不拘局方,述内经为太素,知休咎今世之云太素脉皆宗之,鲜有得其妙者。 全元起
按《古今医统》: 全元起
以医鸣晋,其实不在巢杨之下,一时缙绅慕之如神,患者仰之得则生,舍则死。其医悉祖内经,所著《内经训解》
注素问,今行世。
王冰
按《古今医统》:王冰,宝应中为太仆令,号启元子,笃好医方,得先师所藏太素,及 全元起
书,大为编次,注素问答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又著《元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
刘大师
按《江南通志
得吾出针法耳。遂别于手腕之交刺之,针甫入,而外踝之针跃而出焉即日疾愈,亦可谓奇矣。然古者针以石为之昔 全元起
欲注素问,访王孺以砭石答曰:古人以石为针,不必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云: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