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数十里有天河自西南来注之折东北流经敖城司/北又东北曲曲百数十里至庐陵西境螺江铺南与)
(卢水会山卢水既会永新江东南流有邕水自西南/合 高湖 水东北流来会又东经府南入赣江即神)
(冈山下也五卢水及浆/水源流俱 百馀里)又北经府城东又北稍东 (第 9b 页)
(卢水会山卢水既会永新江东南流有邕水自西南/合 高湖 水东北流来会又东经府南入赣江即神)
(冈山下也五卢水及浆/水源流俱 百馀里)又北经府城东又北稍东 (第 9b 页)
两汉笔记卷八 宋 钱时 撰
光武
淮阳王更始二年秋萧王击铜马于鄡铜马食尽夜遁
萧王追击于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 高湖 重连从东
南来与铜马馀众合萧王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
封其渠帅为列侯诸将未能信贼降者亦不自安王知
其 (第 1a 页)
光武
淮阳王更始二年秋萧王击铜马于鄡铜马食尽夜遁
萧王追击于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 高湖 重连从东
南来与铜马馀众合萧王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
封其渠帅为列侯诸将未能信贼降者亦不自安王知
其 (第 1a 页)
出帝纪
永熙为高欢所迫胁间关西走弃黄屋之尊蹈匹夫之
行谁为致之魏氏加意掩饰归狱侍臣乃云奔陜之役
事由斛斯颠倒是非欲盖弥显宜其书被秽史之名死
有发骨之惨也孝静不立本纪后人所补魏氏目为亡
国之主君臣之名直可勿立矣诸如帝纪之中江左呼
为岛夷国主类书名氏通使曰朝著代曰僭无异夜郎
之自比汉大倭国之相矜日出天骄之臣口无逊焉乌
足怪乎或曰修魏史者是不一家既有崔浩高允操觚
于前复有李彪崔允续简于后然则夸张之词又非魏
收一人独执其咎也
高湖 传
此传专为齐神武而作也江左相沿竞称门地北土学
步事在效矉汉高太上本出布衣卯金再兴率由田舍
初不见病 (第 15a 页)
永熙为高欢所迫胁间关西走弃黄屋之尊蹈匹夫之
行谁为致之魏氏加意掩饰归狱侍臣乃云奔陜之役
事由斛斯颠倒是非欲盖弥显宜其书被秽史之名死
有发骨之惨也孝静不立本纪后人所补魏氏目为亡
国之主君臣之名直可勿立矣诸如帝纪之中江左呼
为岛夷国主类书名氏通使曰朝著代曰僭无异夜郎
之自比汉大倭国之相矜日出天骄之臣口无逊焉乌
足怪乎或曰修魏史者是不一家既有崔浩高允操觚
于前复有李彪崔允续简于后然则夸张之词又非魏
收一人独执其咎也
高湖 传
此传专为齐神武而作也江左相沿竞称门地北土学
步事在效矉汉高太上本出布衣卯金再兴率由田舍
初不见病 (第 15a 页)
房彦谦傅
吾读房彦谦之傅而叹贤者之不可无后也子孙享盛
名列高爵祖父之美从而益章子孙不肖降在皂隶先
代茂德湮没无闻史臣因而上下其手殆已多矣即邢
德之愚不掩邢邵之材而张纯之贵遽削张汤之酷后
人负荷盖可忽乎彦谦诚贤者位非通显细行毕书才
非作者遗文备录斯盖有繇吾谓魏书 高湖 之傅为高
欢而作也杨椿之傅为杨愔而作也阳固之傅为阳休
之而作也隋书长孙晟之傅为文皇后而作也房彦谦
之 (第 11a 页)
吾读房彦谦之傅而叹贤者之不可无后也子孙享盛
名列高爵祖父之美从而益章子孙不肖降在皂隶先
代茂德湮没无闻史臣因而上下其手殆已多矣即邢
德之愚不掩邢邵之材而张纯之贵遽削张汤之酷后
人负荷盖可忽乎彦谦诚贤者位非通显细行毕书才
非作者遗文备录斯盖有繇吾谓魏书 高湖 之傅为高
欢而作也杨椿之傅为杨愔而作也阳固之傅为阳休
之而作也隋书长孙晟之傅为文皇后而作也房彦谦
之 (第 11a 页)
书陈梁二史后
按书史异同南多于北而南朝中唯陈梁为少盖修二
书者姚简之实董其事姚李比肩立朝年事已悬载笔
载言势难牴牾其情事然也至于大义所眧奋毫独断
秘简将绝书牍偏详李氏要有耑长郑夹漈著通志略
百帙备录书史凡有异同必黜诸家之书而存李氏之
史宜乎诸书既成李太师父子著作复藏本秘阁卓然
单行于八家之外也 梁书无傅而南史有傅者王琳
张彪是也陈书无傅而南史有傅者陈暄是也魏书无
傅而北史有傅者念贤以及乙弗朗六人是也魏书有
傅而北史无傅者 高湖 诸傅是也后齐书无傅而北史 (第 4a 页)
按书史异同南多于北而南朝中唯陈梁为少盖修二
书者姚简之实董其事姚李比肩立朝年事已悬载笔
载言势难牴牾其情事然也至于大义所眧奋毫独断
秘简将绝书牍偏详李氏要有耑长郑夹漈著通志略
百帙备录书史凡有异同必黜诸家之书而存李氏之
史宜乎诸书既成李太师父子著作复藏本秘阁卓然
单行于八家之外也 梁书无傅而南史有傅者王琳
张彪是也陈书无傅而南史有傅者陈暄是也魏书无
傅而北史有傅者念贤以及乙弗朗六人是也魏书有
傅而北史无傅者 高湖 诸傅是也后齐书无傅而北史 (第 4a 页)
北齐
北齐文宣姓高氏名洋(高祖神武第二子/高欢谥神武帝)仕东魏封大
原公进爵齐王篡魏国号齐都邺(庚午天保十/在位十年)北齐起
于高欢(字/贺)六浑蓨人也(六浑/戎地)其先燕 高湖 奔魏子谧坐
法徙怀朔习鲜卑之俗谧孙欢深沈有大度轻财重士 (第 13b 页)
北齐文宣姓高氏名洋(高祖神武第二子/高欢谥神武帝)仕东魏封大
原公进爵齐王篡魏国号齐都邺(庚午天保十/在位十年)北齐起
于高欢(字/贺)六浑蓨人也(六浑/戎地)其先燕 高湖 奔魏子谧坐
法徙怀朔习鲜卑之俗谧孙欢深沈有大度轻财重士 (第 13b 页)
丈于出口接湖之所另为深浚使
彻底与湖心相通四季水行如一日又高良涧武家墩二闸非不可泄夏
秋漫涨之水但闸 高湖 低通流不久当于闸内各开引水小渠令湖水常
有通闸之路而高良涧三十里下原未深浚宜再随地开渠以接宝应第
诸 …… (第 32a 页)
水(张公山至浙/江有滩三百)
(六/十)疏望仙岩之流而东过冯村梅溪会于流口茗洲入于祁门界会于孚
溪又 高湖 尖之水逾于大连小连注于汪村溪过桑园溢于彭护坑口东 …… (第 51b 页)
亦趋郡捷径武溪浙源之水出焉
(婺源诸水多入鄱阳惟浙/岭东水入浙故名浙源)浙源山蜿蜒曰大连山曰大广山曰 高湖 山曰
平鼻岭大连山险昔人避寇保聚山中大广山一名尖山婺源之水出焉
平鼻岭为祁黟间道北百里曰张公山一名率 (第 53a 页)
彻底与湖心相通四季水行如一日又高良涧武家墩二闸非不可泄夏
秋漫涨之水但闸 高湖 低通流不久当于闸内各开引水小渠令湖水常
有通闸之路而高良涧三十里下原未深浚宜再随地开渠以接宝应第
诸 …… (第 32a 页)
水(张公山至浙/江有滩三百)
(六/十)疏望仙岩之流而东过冯村梅溪会于流口茗洲入于祁门界会于孚
溪又 高湖 尖之水逾于大连小连注于汪村溪过桑园溢于彭护坑口东 …… (第 51b 页)
亦趋郡捷径武溪浙源之水出焉
(婺源诸水多入鄱阳惟浙/岭东水入浙故名浙源)浙源山蜿蜒曰大连山曰大广山曰 高湖 山曰
平鼻岭大连山险昔人避寇保聚山中大广山一名尖山婺源之水出焉
平鼻岭为祁黟间道北百里曰张公山一名率 (第 53a 页)
群臣莫测其故九月复遣之朗闻其家被诛拥二
千馀户以自固及旱中路还谓有内变不复设备
迎魏师于北平旱追及无终斩之十二月征虏将
军燕郡 太守高湖 帅户二千降魏二年正月大赦去
皇帝号贬称庶人天王魏遣材官将军和拔袭幽
州刺史卢溥克之禽溥盛遣广 (第 7a 页)
千馀户以自固及旱中路还谓有内变不复设备
迎魏师于北平旱追及无终斩之十二月征虏将
军燕郡 太守高湖 帅户二千降魏二年正月大赦去
皇帝号贬称庶人天王魏遣材官将军和拔袭幽
州刺史卢溥克之禽溥盛遣广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