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卫之岩邑矣后属魏战国策秦攻魏之蒲又秦始/皇九年伐魏取垣蒲汉置长垣县属陈留郡后汉)
(初光武大败铜马贼于馆陶受降未尽而 高湖 重/连诸贼从东南来与铜马合光武与战于蒲阳盖)
(即蒲城之南章怀太子以为北平县西北有蒲阳/北平为今 (第 9a 页)
(初光武大败铜马贼于馆陶受降未尽而 高湖 重/连诸贼从东南来与铜马合光武与战于蒲阳盖)
(即蒲城之南章怀太子以为北平县西北有蒲阳/北平为今 (第 9a 页)
将军
与吴汉北𤼵幽州十郡兵弇到上谷收韦顺蔡充斩之
汉亦诛苗曾于是悉𤼵幽州兵引而南从光武击破铜
马 高湖 赤眉青犊又追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弇常将
精骑为军锋辄破走之光武乘胜战慎水上虏危急殊
死战时军士疲敝遂大 (第 4b 页)
与吴汉北𤼵幽州十郡兵弇到上谷收韦顺蔡充斩之
汉亦诛苗曾于是悉𤼵幽州兵引而南从光武击破铜
马 高湖 赤眉青犊又追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弇常将
精骑为军锋辄破走之光武乘胜战慎水上虏危急殊
死战时军士疲敝遂大 (第 4b 页)
塞诸部五月甲戌燕主垂遣太子宝辽西王
农赵王麟帅众八万自五原伐魏范阳王德陈留王绍
别将步骑万八千为后继 散骑常侍高湖 谏曰(散悉亶/翻骑奇)
(寄/翻)魏与燕世为昏姻(代王什翼犍两娶于慕容皆早卒/哀帝隆和元年什翼犍纳女 (第 20a 页)
农赵王麟帅众八万自五原伐魏范阳王德陈留王绍
别将步骑万八千为后继 散骑常侍高湖 谏曰(散悉亶/翻骑奇)
(寄/翻)魏与燕世为昏姻(代王什翼犍两娶于慕容皆早卒/哀帝隆和元年什翼犍纳女 (第 20a 页)
牢之亦发兵讨恩拜表辄行(牢之镇/京口) 西秦以金城太
守辛静为右丞相 十二月甲午燕燕郡 太守高湖 帅
户三千降魏湖泰之子也(为后高欢篡魏/张本降户江翻) 丙午燕主
盛封弟渊为章武公虔为博陵公子定为辽 (第 16a 页)
守辛静为右丞相 十二月甲午燕燕郡 太守高湖 帅
户三千降魏湖泰之子也(为后高欢篡魏/张本降户江翻) 丙午燕主
盛封弟渊为章武公虔为博陵公子定为辽 (第 16a 页)
事
亦寝其后甄琛等继亮为吏部尚书(甄之人翻/琛丑林翻)利其便
己踵而行之魏之选举失人自亮始也初燕燕郡 太守
高湖
奔魏(事见一百一十一卷晋安/帝隆安三年燕因肩翻)其子谧为侍御史
(作考异曰李百药北齐书/ 谥北史作 (第 3b 页)
亦寝其后甄琛等继亮为吏部尚书(甄之人翻/琛丑林翻)利其便
己踵而行之魏之选举失人自亮始也初燕燕郡 太守
高湖
(作考异曰李百药北齐书/ 谥北史作 (第 3b 页)
迤西南流入于洛塘河东达海盐县界黄道湖
建兴湖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
十里南北六里深五尺吴建兴中开因名
高湖 海宁县志在县东北十七里东西二十八里
南北一里三步
放生池 杭州府志在县北一里旧在延恩院东南 (第 6b 页)
建兴湖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
十里南北六里深五尺吴建兴中开因名
高湖 海宁县志在县东北十七里东西二十八里
南北一里三步
放生池 杭州府志在县北一里旧在延恩院东南 (第 6b 页)
涌出元大德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学道至此见
其奇秀遂琢石笋为石佛号大慈岩因留居焉其
岩望金衢二州之景一览可遍
高湖 岩 严陵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山巅一平如
掌四畔多岩石惟一径可通
金鸡岩 明一统志在县西六十里昔有 (第 38a 页)
其奇秀遂琢石笋为石佛号大慈岩因留居焉其
岩望金衢二州之景一览可遍
高湖 岩 严陵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山巅一平如
掌四畔多岩石惟一径可通
金鸡岩 明一统志在县西六十里昔有 (第 38a 页)
青田县
方舆胜览群山倚天湍流据险
刘基湖山义墩记青田之山有泉汇而为潭入谷是
为 高湖 之源其上有奇峰绝巘大小盘回献奇纳
秀
崇祯处州府志青田东南接壤永嘉水陆所会实山
海襟带之区 (第 51a 页)
方舆胜览群山倚天湍流据险
刘基湖山义墩记青田之山有泉汇而为潭入谷是
为 高湖 之源其上有奇峰绝巘大小盘回献奇纳
秀
崇祯处州府志青田东南接壤永嘉水陆所会实山
海襟带之区 (第 51a 页)
湖山义塾(在十/二都) 青田县志明季伯益立(刘基湖/山义塾)
(记青田之山其上四十里有泉汇而为潭由潭入/谷十有五里是为 高湖 之源其上多奇峰绝巘大)
(木之所盘郁献奇纳秀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有名谦字伯益者好学尚义 (第 35b 页)
(记青田之山其上四十里有泉汇而为潭由潭入/谷十有五里是为 高湖 之源其上多奇峰绝巘大)
(木之所盘郁献奇纳秀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有名谦字伯益者好学尚义 (第 35b 页)
田故不升科后沿湖居民渐据为田
白塔湖 在东江下六十里通沥山湖
沥山湖 在县北六十里紫岩乡
朱公湖 在下西江三十五里
高湖 在下东江二十里
大侣湖 在县东五里
七十二湖 其名不一并湖之田皆称湖田
家公堤(在长官桥边宋 …… (第 17a 页)
埂 杨家湖埂 马塔湖埂 月塘湖埂 朱俞
二湖埂 合家湖埂(以上山后/河西岸) 霪口塘埂 黄
家墩埂 高湖 埂 汤家湖埂 巉头湖埂 章
家赵家湖埂 落星湖埂 寿文四十八新湖埂
上竹月湖埂 下竹月湖埂 …… (第 19a 页)
山上闸 了山下闸 五浦闸(在大侣湖以下五/闸皆明万历间县)
(令刘光/复建) 庙嘴埂闸 白塔湖埂闸 朱公湖埂
闸 高湖 埂闸
馀姚县
馀姚江 在县南十步许又名舜江于越新编滨江 (第 21a 页)
白塔湖 在东江下六十里通沥山湖
沥山湖 在县北六十里紫岩乡
朱公湖 在下西江三十五里
高湖 在下东江二十里
大侣湖 在县东五里
七十二湖 其名不一并湖之田皆称湖田
家公堤(在长官桥边宋 …… (第 17a 页)
埂 杨家湖埂 马塔湖埂 月塘湖埂 朱俞
二湖埂 合家湖埂(以上山后/河西岸) 霪口塘埂 黄
家墩埂 高湖 埂 汤家湖埂 巉头湖埂 章
家赵家湖埂 落星湖埂 寿文四十八新湖埂
上竹月湖埂 下竹月湖埂 …… (第 19a 页)
山上闸 了山下闸 五浦闸(在大侣湖以下五/闸皆明万历间县)
(令刘光/复建) 庙嘴埂闸 白塔湖埂闸 朱公湖埂
闸 高湖 埂闸
馀姚县
馀姚江 在县南十步许又名舜江于越新编滨江 (第 21a 页)
塘 和尚塘(俱在重/晖乡) 龙叠塘(在保/乐乡) 蔡岙塘
横山塘 宝花塘(俱在长乐乡/明陈岩修筑)
高湖 堰 洋岙堰 吴承有堰 下堰 吴超堰
长潭堰 黄肚堰 中沙堰(俱在大固乡明洪武/二十四年办事官孔) (第 3a 页)
横山塘 宝花塘(俱在长乐乡/明陈岩修筑)
高湖 堰 洋岙堰 吴承有堰 下堰 吴超堰
长潭堰 黄肚堰 中沙堰(俱在大固乡明洪武/二十四年办事官孔) (第 3a 页)
十五名(内拨兵二名赴/三江口台瞭巡)
中营小雄寨汛轮防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八
十五名(内拨兵四名赴三冮口台瞭巡/兼顾昌埠 高湖 虾蟆上郑四台)
中左二营泗淋汛轮防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
三十名
左营梅岙汛轮防把总一员马 (第 17a 页)
中营小雄寨汛轮防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八
十五名(内拨兵四名赴三冮口台瞭巡/兼顾昌埠 高湖 虾蟆上郑四台)
中左二营泗淋汛轮防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
三十名
左营梅岙汛轮防把总一员马 (第 17a 页)
小雄寨汛(距府查百二十里系海/口稽 船只要隘处所)中营把总轮防
驻兵八十五名辖台四 昌埠台(去寨/十里) 高湖 台
(去寨三里北十/里至虾蟆台) 虾蟆台(北至吴都/汛九里) 上郑台(去/吴)
(都汛/三里 (第 22b 页)
驻兵八十五名辖台四 昌埠台(去寨/十里) 高湖 台
(去寨三里北十/里至虾蟆台) 虾蟆台(北至吴都/汛九里) 上郑台(去/吴)
(都汛/三里 (第 22b 页)
民筑堤湖中为田遂分上下二湖后上湖久废
国朝康熙中民渐占下湖为田奉
旨仍留蓄水遂复为湖今湖心筑墩建
圣恩亭立石曰万世永赖之碑
高湖 在金坛县西北十里周百馀顷北受五十渎
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思湖在金坛县南六里一名白龙荡旧常宽 (第 51a 页)
国朝康熙中民渐占下湖为田奉
旨仍留蓄水遂复为湖今湖心筑墩建
圣恩亭立石曰万世永赖之碑
高湖 在金坛县西北十里周百馀顷北受五十渎
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思湖在金坛县南六里一名白龙荡旧常宽 (第 51a 页)
丁义渎在丹阳县南三十里自白鹤溪分流溉田
大溪在金坛县西二里一名清蒲河通昆崙河东
南流入长荡湖又 高湖 在县西北十里周百馀顷
北受五十渎之水南流入大溪又直溪在县西三
十五里受茅山丁角诸水东南通大溪 (第 4b 页)
大溪在金坛县西二里一名清蒲河通昆崙河东
南流入长荡湖又 高湖 在县西北十里周百馀顷
北受五十渎之水南流入大溪又直溪在县西三
十五里受茅山丁角诸水东南通大溪 (第 4b 页)
一意著述黄有诗文集若干卷洪有离骚辨杜诗
评律
查潜字渊若婺源人为文高古性狷洁足迹不履
都聚遁迹 高湖 山造其庐者不得见辄叹息而去
好周恤乡人至破产
吴大先字维则歙人家贫以著述为事时携琴书
山 (第 9a 页)
评律
查潜字渊若婺源人为文高古性狷洁足迹不履
都聚遁迹 高湖 山造其庐者不得见辄叹息而去
好周恤乡人至破产
吴大先字维则歙人家贫以著述为事时携琴书
山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