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则” 相关资源

禮類
易類
詩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李则
前行。厶马未到西门。路逢𩃱雨尽湿。冒雨归城。前往朝门外报入。书吏出来言曰。相位朝罢归第。厶曰。既然 (第 38H 页)
后稍有古道者也。至于李唐。色响极盛。反有太露之嫌。而山东杜曲。高步千秋。 李则
天才飘逸。杜则元气磅礴。人之以仙圣称之者。尽不溢矣。中晚以后。尤尚模写而格调反下。宋则虽理胜。而色响 (第 252L 页)
不然而各以私好为其党援。或扶或抑。互相武胜。以助乖激之势而不自知。反陷于互乡之归。诚足慨叹也。第闻诸 李则
始晓于昨岁宋中丞之言。而今因方伯之教谕。终复就好云。前日一是一非之论。已归笆篱而无事于閒争竞矣。诸洪 (第 114L 页)
  

上叔父(戊午二月)
从子始拟以今日发行。趁廿二会下。而仲兄落榜之声适到。且有家事极挠心者。老亲太减眠食。私情忧闷。有不可以离去者。不免于临发还止。以私掩义。只自北望感涕而已。前丧圹内其或奉审否。一往而不可复者无如冢隧事。而苟失于诚信勿悔之道。则祖考妣冥冥之灵。其肯曰安厝云耶。今日诸议之固执不可者。其说有二。一则曰葬乘生气。不可以泄漏已聚之气。一则曰既启而有灾患。却甚难处。此皆不思之论。夫地家之说虽生于后世。而其源则实自古圣人卜筮。周公之葬文王。孔子之祔颜氏。岂不尝卜其吉凶。而犹为同椁合祔之礼者何也。假使如术家言不过有妨于子孙之福利耳。其不能转吉宅而招患祸则审矣。且世无郭 李则
谁有能知其必无祸也。苟或启而有患者。亦当权其轻重浅深而竭诚尽义已矣。正不必预拟颡泚之苦。而罔念夫先人 (第 212H 页)
王师之来。汉都本自襟山带湖。形势险阻。 天兵觇见其难。久不进兵。宋侍郎与李提督久相失。宋则退师龙湾。 李则
驻兵箕都。 上屡遣陪臣以请。又亲诣侍郎营求救。 天将终不许。欲以和议退虏。殿下以为和之一字。自古误国 (第 271H 页)
之。军无见粮。自备而行。毕竟溃散。不能大捷。若将范礼当初所得轻宝。贸卖而用之。则其做事岂止是而已乎。 李则
以功升通政。历沃川,槐山等官矣。同事如郑景任,赵安仲,权从卿,李士廓,蔡仲惧,赵审仲,权汝润,宋彦明 (第 94L 页)
夕过青草,永郎两湖。投清涧亭宿。主倅赵令公暄遣座首崔德立供一行。是戊午闰四月初一日己未也。罗名万甲。 李则
尚质其名。孙儿援,洛山住持僧元祐亦从之。其馀贱也不尽记。初二日。朝食行十里。有山一发入波心。名凌虚台 (第 488L 页)
 
经理在辽东令曰。陪臣。只在江上留候。不须入来。故公久留龙湾。及至镇江。公始过江迎见。经理即令上堂对话。公仍陈倭乱本末及军国诸事。经理即令倾倒。笑话甚稳。时经理令差官宁国胤。起所住房屋于平壤。又欲建立衙门。令旗鼓官李逢阳。图形出去。公进曰。本国六年兵火之馀。财力俱乏。土木之役尤难。平壤建立衙门。事势实难。经理曰。我固知之。即令撤役。○李福长军门记事(福长公启请带来。专管经理衙门文书。)曰。经理钩问 国王用人之得失。对曰。用人则如接伴使之才智者颇多。而 李则
拔其 (第 494H 页)
君子。胡可尽弃乎。牛, 李则
以人物言之。李优于牛。而结衅之初。则曲在于李也。牛僧儒,李宗闵对策毁执政。而执政是德裕之父吉甫也。吉 (第 228L 页)
。 上曰。前日拿问时。以义绝对。今二女同日死。前言诈也。安知与贼相谋而固讳。可更拿鞫。杖讯不服而死。 李则
素谄事汝立。指以圣贤。怙势作威。凌侮同乡。渔夺民田。及其狱成。与五子骈首就戮。敬止与麟庆。具不免于天 (第 30L 页)
贞烈公松礼之后。为世大族。有讳克讱参议。讳时哲承旨。讳光淹都事。是留后公之三世也。留后之配骊兴闵氏。 李则
我 世宗大王别子宁海君瑭之十世孙。曾祖讳时万观察使。祖讳伯麟持平。父彦纲。即参赞公也。孺人生一女一男 (第 131H 页)
。画水必激湍悬瀑。亭阁风烟物态。必绝奇特胜。若李氏则画寻常山溪。无不淋漓。可知其得处不同。譬之诗家。 李则
香山。而洪为高,孟之伦。必有知而能辨之者也。 (第 437L 页)
。岂有背 殿下而为 中殿之理乎。吴李二人。相继各受一次之刑。吴年老素甚孱弱。罗卒不忍下杖。垂泣而考。 李则
不胜痛。频频曰矣身有言可姑停。姑停则更以初招言重言。以间其痛。三人皆受一次后。即令问事郎。以诬上不道 (第 377H 页)
执前见。李衎在三登。寄书言朴之所言处为胜。孤哀等不能取舍。问于成新宁栎。成为两可之论。不有明白之决。 李则
固守不变。不得不依其言而用之矣。穴前有右来水横过断割处。深如坑堑。李言不可不急急填补。既葬之后。用数 (第 530L 页)
矣。然犹异于犯弑之逆。尹鑴辈则谓被士祸而视清城犹衮,贞。尹拯是权諰之婿。拯之弟推。又李𣞗之婿。权, 李则
是南人巨擘。而权愭及李之子三达。亦南人之最杰者也。拯,推多与愭,三达相处。庚申之狱。所闻者无非愭,三 (第 402H 页)
润甫日来访我。谈间问其妇家则李承旨乃其妇翁也。记余前闻。问李生之事。则曰俺小少赘于其家。与李生相熟。 李则
癸卯生。而与余生乙巳。年相若也。相与游今数十年所矣。见其自少无特异之操。中经丧乱。见其伯兄多子女困阨 …… (第 408L 页)
陈携壶相看。遂与强饮。俄而李薰,郑坚又至。众人皆醉。崔吏继而进酒。酒酣杂以调谐。李歌陈舞。亦可人意。 李则
年今六十七。而苍颜白发。老而不衰。歌声不断。听之可异。又令胜一上人且歌且舞。虽狂何伤。余亦混于其间。 (第 418H 页)
昧之人。而 李则
为地主。一再来访而已。癸丑间。检拟于齐陵。即府君已下世矣。
每读书。玩绎经旨。不求新奇。孟子小弁章。 (第 680L 页)
能医病而安能医人之病耶。愚亦尝于杜少陵及李白之诗。常不恰好。若杜则往往有雄健华实之句。令人叹服。而若 李则
只是当街醉人。东倒西歪。无所忌顾也。读之又读。迷不知其如何为好。此必是李杜诗终是好。而吾之见得自不好 (第 178L 页)
之金官也。今人之率贯丽封。非罗济之无贯。世代既远。沿革无常也。中国则初无贯而只有氏。如太公之吕氏也。 李则
天下之李皆出陇西。广川之董。新安之朱。开封之李。贯皆居地也。家礼题主。只言某封某氏。不书某贯。此为无 (第 198H 页)
然而已。逮壬子。始以户议。充副价赴燕。翌年。复 命。旋复除铨曹。屡违乃膺。拔李玄辅,尹容于承旨例拟。 李则
出身于癸卯科。尹则逆邃之同堂也。一时党人。莫不哗然。有赵镇世者。以正言疏请谴罚。遂违罢。旋叙为大司谏 (第 16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