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太平部
送黄伴读东还故里(并序/)
濂黄文献公老门人也尝恨无以报深恩一旦诸孙昶
从余学经为之喜而不寐会其还家觐省赋诗十四章
为赠然绝吟事者已十馀年矣诗曰
我昔弱龄时辄侍而翁 游经 畬日耕概艺圃兼旁搜泰
山一以颓欲往将安从岂意麒麟儿复出湖水东尔年
踰二十文采昭清秋灿灿五色锦孰肯寘道 (第 47a 页)
濂黄文献公老门人也尝恨无以报深恩一旦诸孙昶
从余学经为之喜而不寐会其还家觐省赋诗十四章
为赠然绝吟事者已十馀年矣诗曰
我昔弱龄时辄侍而翁 游经 畬日耕概艺圃兼旁搜泰
山一以颓欲往将安从岂意麒麟儿复出湖水东尔年
踰二十文采昭清秋灿灿五色锦孰肯寘道 (第 47a 页)
重修怀玉书院记
为政者以新学校育人材为先然学校之新也必先聚
集人士而启告以圣贤为学之意幸而其地为圣贤所
生长所 游经 则遗教流风往往而在于是有贤者涖政
于兹咨诹旧迹兴起坠绪感动奋发必倍于他邦班固 (第 22a 页)
为政者以新学校育人材为先然学校之新也必先聚
集人士而启告以圣贤为学之意幸而其地为圣贤所
生长所 游经 则遗教流风往往而在于是有贤者涖政
于兹咨诹旧迹兴起坠绪感动奋发必倍于他邦班固 (第 22a 页)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元和十年柳州刺史柳人以男
女质钱过期不赎子本均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
赎之尤贫者令书佣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具已
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 游经 指授者
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既没
柳人怀之托言降柳州之堂人有慢者辄死庙于罗池
韩愈 (第 32a 页)
女质钱过期不赎子本均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
赎之尤贫者令书佣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具已
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 游经 指授者
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既没
柳人怀之托言降柳州之堂人有慢者辄死庙于罗池
韩愈 (第 32a 页)
今文字论
列辨博纤悉毕载何则其资寡者其中窳其籍厚者其
内充则大卿之为是书后世稽古者尚有考焉
游经 历字序
游氏为河南望族河南祖常父母邦也宜知游氏为甚
悉始辨章公起家以清德素业教诸子皆恭俭守家法
传数 (第 29a 页)
列辨博纤悉毕载何则其资寡者其中窳其籍厚者其
内充则大卿之为是书后世稽古者尚有考焉
游经 历字序
游氏为河南望族河南祖常父母邦也宜知游氏为甚
悉始辨章公起家以清德素业教诸子皆恭俭守家法
传数 (第 29a 页)
杨先生墓志铭
先生杨氏讳(缺/)字子遐南唐虞部侍郎辂之后允素自
吉水徙泰和县为大家在宋元尤盛盖以宦学显闻不
特其赀之富也先生自少好学未尝慢戏佚 游经 史百
氏靡不究攻为文章而尤长于俪语元季兵乱大家富
室遭焚劫尽失其所有国朝更化虽幸安辑然向之豪
侈傲放 (第 15b 页)
先生杨氏讳(缺/)字子遐南唐虞部侍郎辂之后允素自
吉水徙泰和县为大家在宋元尤盛盖以宦学显闻不
特其赀之富也先生自少好学未尝慢戏佚 游经 史百
氏靡不究攻为文章而尤长于俪语元季兵乱大家富
室遭焚劫尽失其所有国朝更化虽幸安辑然向之豪
侈傲放 (第 15b 页)
公无挠辞赖上仁明得从薄谴降云
南安宁驿丞云南去京师万里驿地荒陋居之三年敝
衣粗食晏如也其人或遣子弟从 游经 指授者后往往
取科第前后台谏名荐者章数十上辄报罢辛酉始迁
云南禄丰知县禄丰古之禄琫甸白地民素顽梗公不 (第 3a 页)
南安宁驿丞云南去京师万里驿地荒陋居之三年敝
衣粗食晏如也其人或遣子弟从 游经 指授者后往往
取科第前后台谏名荐者章数十上辄报罢辛酉始迁
云南禄丰知县禄丰古之禄琫甸白地民素顽梗公不 (第 3a 页)
送杨仲弘之京
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荆吴雨涨河流白
齐鲁春归岱岳青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
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泊然畅学士将之太平守出示竹斋安大参见寄
诗属余和韵
山樊岁晚缔梅兄恬憺相看足古情湖上旧 游经 几载
吟边心事记三生清标野鹤昂昂立高论长河亹亹倾
正是太平风景好双旌五马试春行
祖茔春祀赋杂言 (第 4a 页)
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荆吴雨涨河流白
齐鲁春归岱岳青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
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泊然畅学士将之太平守出示竹斋安大参见寄
诗属余和韵
山樊岁晚缔梅兄恬憺相看足古情湖上旧 游经 几载
吟边心事记三生清标野鹤昂昂立高论长河亹亹倾
正是太平风景好双旌五马试春行
祖茔春祀赋杂言 (第 4a 页)
入龙楼。光生道路。隋文帝精
华已竭。义不断恩。始开陵长之源。将致覆宗之祸。公见机
而作。谢病言归。优 游经 史。晦明藏用。风尘靡杂。宾友简通。
交必一时之俊。谈必霸王之略。尚书令景武公杨素。崖岸
峻峙。天资宏 (第 17a 页)
华已竭。义不断恩。始开陵长之源。将致覆宗之祸。公见机
而作。谢病言归。优 游经 史。晦明藏用。风尘靡杂。宾友简通。
交必一时之俊。谈必霸王之略。尚书令景武公杨素。崖岸
峻峙。天资宏 (第 17a 页)
浮华。名溺于奢。彫家磨国。未骋胸臆。蛊于化源。戕此
民力。由此观之。巧何足云。吾宝吾拙。虽与事阔。优 游经 史。
卧云啸月。九衢喧喧。夹路朱门。晓鼓一发。车驰马奔。予方
高枕。偃然就寝。腹坦(一作摇)鼻息。梦 (第 04a 页)
民力。由此观之。巧何足云。吾宝吾拙。虽与事阔。优 游经 史。
卧云啸月。九衢喧喧。夹路朱门。晓鼓一发。车驰马奔。予方
高枕。偃然就寝。腹坦(一作摇)鼻息。梦 (第 04a 页)
为西域图
记共成三卷合四十四国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从西
顷以去北海之南纵横所亘将二万里谅由富商大贾
周 游经 涉故诸国之事罔不遍知复有幽荒远地卒访
难晓不可凭虚是以致阙而二汉相踵西域为传户民 (第 33b 页)
记共成三卷合四十四国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从西
顷以去北海之南纵横所亘将二万里谅由富商大贾
周 游经 涉故诸国之事罔不遍知复有幽荒远地卒访
难晓不可凭虚是以致阙而二汉相踵西域为传户民 (第 33b 页)
故叶君行状
君讳圣翁字贤仲叶氏出自芈姓沈诸梁子高食采于
叶谓之叶公因以为氏(叶音摄今呼为枝叶/之叶盖声音变也)子孙散居
谱牒莫考其在台之宁海者世为大族有名梦鼎者仕
宋官至右仆射君之先相传自台徙明其居慈溪有名
某者为著作郎于君支为近曾祖崇昌祖士龙父福孙
祖不娶无子而君之父实以从子来继皆隐德不仕君幼
而岐嶷长而魁伟端重人见而敬之从乡先生桂 (阙/) 游
经
史辄能成诵为诗文发于本实风形月状皆所不道
云君孝友天出父早卒君未弱冠即能自力疏布饘粥
哭泣无时暨葬庐 (第 7b 页)
君讳圣翁字贤仲叶氏出自芈姓沈诸梁子高食采于
叶谓之叶公因以为氏(叶音摄今呼为枝叶/之叶盖声音变也)子孙散居
谱牒莫考其在台之宁海者世为大族有名梦鼎者仕
宋官至右仆射君之先相传自台徙明其居慈溪有名
某者为著作郎于君支为近曾祖崇昌祖士龙父福孙
祖不娶无子而君之父实以从子来继皆隐德不仕君幼
而岐嶷长而魁伟端重人见而敬之从乡先生桂 (阙/) 游
经
云君孝友天出父早卒君未弱冠即能自力疏布饘粥
哭泣无时暨葬庐 (第 7b 页)
许宣平
许宣平新安歙人也睿宗景云年中隐于城
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
颜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
卖薪檐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
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时人莫
问我穿云入翠微迩来三十馀年或施人危
急或救人疾苦城市之人多访之不见但览
庵壁题诗云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
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
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好事者多诵其
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是
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 游经 传舍
览诗吟之叹曰此仙人诗也诘之于人得宣
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累访之
不得乃题诗于庵壁曰我吟 (第 023a 页)
许宣平新安歙人也睿宗景云年中隐于城
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
颜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
卖薪檐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
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时人莫
问我穿云入翠微迩来三十馀年或施人危
急或救人疾苦城市之人多访之不见但览
庵壁题诗云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
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
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好事者多诵其
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是
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 游经 传舍
览诗吟之叹曰此仙人诗也诘之于人得宣
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累访之
不得乃题诗于庵壁曰我吟 (第 023a 页)
道通鉴卷之四十六潜三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王仙君
王仙君以唐昭宗天复初自上党云 游经 北
邛缑氏入嵩山旷度虚怀澹然无迹虽与同
侣相接莫知其所为飘忽无滞希夷自得因
放志林谷迷其所之时人亦未 (第 001a 页)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王仙君
王仙君以唐昭宗天复初自上党云 游经 北
邛缑氏入嵩山旷度虚怀澹然无迹虽与同
侣相接莫知其所为飘忽无滞希夷自得因
放志林谷迷其所之时人亦未 (第 00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