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州,改相州。既而为资政殿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留京师。迪素恶吕夷简,因奏夷简私交荆王元俨,尝为补门下 僧惠清
为守阙鉴义。夷简请辨,诏讯之,乃迪在中书所行事,夷简以斋祠不预。降太常卿、知密州。复刑部尚书、知徐州
寺以居之。《南康志》云:寺壮丽,为山南诸刹之冠。嘉祐间,周伯祥修。已而败废。至明洪武,僧道溟、怀瓒、 惠清
相继营之。后又废。有达观大师行游于此,见堕落,不忍。寺前有大松,亦枯。因对矢曰:吾后日若能兴复此寺,
以朱书手腕横文后三寸作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露手以卧。明旦,有大鼠伏死于前。
《异苑》:晋隆安中,高 惠清
为太傅主簿。忽一日,有群鼠更相衔尾,自屋梁相连至地。清寻得哑疾,数日而亡。《秦州记》:乞伏乾归未移枹
年。人戴公之贤,犹百里之天弃。今往矣,茫如坠川,哀丧惠博,掩骼深仁,苦井变甘,凶人易心,三柳勿剪,来 惠清
音。
《谢金吾将军表》张巡
想峨嵋之碧峰,豫游西蜀,追騄駬于元圃,保寿南山。逆贼禄山,杀戮黎献,糅沔
罗汉寺 在治南四十里。
高山寺 在治南四十五里。
东禅寺 在治南五十里。
法安寺 在治南六十里。 惠清
寺 在治南一百里。
尧兴寺 在治南一百四十里唐店垭。
宝藏寺 在治南二百里。
两头寺 并交潼川州界。
尖似削沿碧,山而上有石盂山,山顶有巨石广数,十步状如仰盂水,冬夏不涸盖天池也。碧山之阴,有泉焉。曰灵 惠清
洌,异常为上五府之,最县东十五里。有东山孤危峭绝人,迹罕及上有仙人石。仙人碗舒道翁,遇异人授养生术,
桥西。宝定寺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明洪武年建。宣梵寺 在县西四十五里,元文宗时建,后燬于兵,明正统间, 惠清
重修浚古井,获石佛三十有六。
大觉寺 在县西四十五里。
广济寺 在汊涧河南,明天顺三年建。
天王寺 
宋淳熙间僧全一建,嘉靖六年知县黄怿重修。
大宇桥 在长泰里跨山坑接南安界。
永安桥 在县东北跨东溪, 宋时僧惠清
建,今圮。
源口渡 在龙兴里。
吴埔渡 在县治西北。
薛坂渡 在光得里,一名仙苑渡。大洋渡 在新溪里
兴化府
郑樵宅 在莆田县广业里霞溪。前有日月井。蔡宅 在府城南门外。学士蔡襄故居也。襄故仙游人为本路转运使,爱城南佳胜,移居于此,子孙繁衍,遂成村落,仍呼蔡宅。王龟龄有《过端明学士故居诗》:怀章南过蔡公乡,驻马遥瞻数仞墙。丹荔株株经品藻,乔松叶叶 惠清
凉。《四贤诗》:出人增气三谏章,成国有光,真是济川三昧手,清源游戏作虹梁。
叶颙宅 在仙游古濑。有树
州,改相州。既而为资政殿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留京师。迪素恶吕夷简,因奏夷简私交荆王元俨,尝为补门下 僧惠清
为守阙鉴义。夷简请辨,诏讯之,乃迪在中书所行事,夷简以斋祠不预。降太常卿、知密州。复刑部尚书、知徐州
无功。不免素餐贵邦也。如何如何。 过辱奖谕。愧甚。生欲大笔扇赐下。盖以时逼炎蒸。藉以 惠清
风。且得时时把玩大作也。更望书四纸。生欲携之都门。为世世子孙珍藏计也。扇望明日赐下。其四纸稍俟三五日 (第 498L 页)
害为如镜之明水之止矣。铁之精粗。潭之大小。何病乎设譬。而若是其争攻也。鹿谷峻斥强弱本色之说。以为夷, 惠清
和。颜,孟粗英。亦当属之查滓。不干本体事。不亦甚乎。一性有单兼指之名。南塘主栗谷之说。以只在一处为言 (第 424H 页)
冀饯迎增祉。
伏承眷翰。就想清和。抚字多暇。体履珍卫。区区岂胜瞻慰。某一味沉疾。惛然不能振。奈何。下 惠清
蜜菉末。村家何以得此物。感领至意。而南草亦拜嘉。多谢多谢。馀只希政候万福。
窃计赋归有日。而无由承诲 (第 441L 页)
贤之言。不能虚心以求其指义之所归。而多先立己见。硬钻别驱。务出于圣贤本意之外。为大病。今李君所辨夷, 惠清
和之说。不幸而近之。盖孟子以伯夷。为圣之清。柳下惠为圣之和。而横渠张子释之曰。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 (第 460H 页)
 心经。中与仁。是发动处。大全。以中对正则正为本。以仁配义则义为质。何谓也。
论性藁所论中正仁义。即太极图说注意也。濂溪之说中正仁义。实配木火金水而言故也。木火春夏之阳也。金水秋冬之阴也。元亨中仁。属春夏之阳。利贞义正。属秋冬之阴。中仁主发生。义正主收敛。此记正为本义为质者。从周子说而言之也。太极后论详之。
答李于玉(玗○癸酉)
上元前二日遣 惠清
翰。摩挲在手。久而不释。盖见志之所存。已不草草。以为圣人可学。自悚程氏夺志之语。有味子思己百之训。将 (第 58L 页)
悉。而妇人之言。烦复无条理。玆敢稍加修润。有略无增。以备二大人澄省裁断。幸蒙随请矜纳。各 惠清
文。以副万亡父平日之意。则不肖感泣。不但亡母行义之不泯而已也。
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九
 丘墓文
   (第 267H 页)
旨。抑何滋味欤。自上智大贤以下。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故五常之在人者。全者少而偏者多。彼偏一失全(如夷, 惠清

和之类。)者。虽谓之只有其德。可也。而至于一生不仁义者。(如蹠,桀之类。)虽谓之无仁义无人性。非可乎 (第 362L 页)
云云者。正程子所谓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者。吾圣门元无是说也。至于由,求未发云云。不但由,求。如夷, 惠清
和。颜,孟粗英。并当归之渣滓。不干本体事矣。
既曰体之充则浩气岂在血气外乎。但血气则并渣滓在其中。浩 (第 93L 页)
字如何。弟又有小记。列写纸下。须依此刻之甚好。中原多有如此之例耳。前 惠清
风奇石制榻。日夕清玩。江陵之珍。应有此类。且蚌蠃之壳。最多奇怪。幸随见收取相寄。至望至望。怡心养性。 (第 462L 页)
 或以为尹拯之背师。盖怵祸之心。为之根柢。而为父一事。特其外面影子。然尝考丹岩漫录以为尤翁常对拯。辄斥其父之不绝鑴。言甚痛切。拯或俯伏流涕。同春忧之曰。英甫之于尹拯。有父子之义。而对拯辄斥其父之过。其子心安乎。日后恐有难言之变云云。以此观之。或人所论。恐非致讨之正者也。
拯之背师。由于怵祸。为父一事。特其题目云者。尤翁屡见其意。而遂庵茶饭言之。渠所云若从此爷。必如𠌫斋之寒暄者。情状昭然矣。来示以为或人之言。岂偶未之考耶。闵公漫录所云。隐之于心。不能无疑。其时尤翁辞气。未知果如何。以至俯伏流涕之境。而以愚观之。圣人所谓好仁恶不仁。由其禀质不同。故造德各异而气象随别也。是故汤武之辞。有恭傲裕迫之异。颜孟之言。有春生秋杀之别。伯夷柳 惠清
和不同。明道伊川和严亦殊。尤翁以恶不仁之德。任斯文世道之重。而遭洪水猛兽之患。竭至诚恫怛之衷。语之而 (第 27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