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不立其爱则爱亲之外无所爱也夫敬亦然惟爱亲

 而立其爱敬长而立其敬则此爱此敬持守不散而
 其所推岂不自邦家而四海乎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
 人纪者五典也本有自然之叙惟乱之于桀故至汤
 而始修之修者修道之修也五典既修于汤其道足 (第 4b 页)
 以赞天叙矣而又何待于 从谏
弗咈先民是顺盖人
 纪者天下事事物物之理叙于天之自然不容一毫
 有已之私也谏之可从则理在于谏有所咈是 (第 4b 页)
 之意切矣说之所以告高宗者有次第首篇告之以

  从谏
总百官之后告以治道大体自明王奉若天道
 以下各有条目高宗叹其言曰旨哉盖得其味以为
 天下之理无以加于 …… (第 1b 页)
 之大公之道既明高宗已省知其胸中有不合理者
 矣此古人之善正君者后人谓祖已讽谏不敢直言
 不知高宗乃 从谏
之君而祖已与高宗皆已尝用力 (第 13b 页)
  (悔亡者是苦节贞凶之所繇集也然则未济之震/伐有赏而亦曰悔亡者何也曰是则惟高宗为能)

  (之高宗少而荒遁长而恭默从绳 从谏
旁招俊彦/故有匪夷之思不虑之虑以證于古闻格于上帝)
  (故恒之小过处下者也虑大而能小智高而能下/退 (第 9b 页)
 (引绳弹墨以取直者今墨斗绳是也苏氏曰说以匹/夫得政王虚心待之如此意必有高世绝人之谋今)

 (其复王者曰 从谏
而已大哉仁人之言约而至也唐/太宗中主也然所以致刑措去圣人无几者特以 (第 5a 页)
从)
 (谏
而已说以为此一言可以圣也故首进之以太宗/观之知从諌之可使狂作圣也○汉孔氏曰君能受)
 (諌则臣不待命 (第 5a 页)
之污也昔成汤所以反之而至于圣者正
惟有得于此故称其德者有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有曰 从谏
弗咈改过不吝
又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此皆足以见其日新
之实至于所谓圣敬日跻云者则其言愈约而意愈
(第 3b 页)
 居其尊而尊其贤此六五以柔中之君而下从九二
 刚中之臣也言莫予违者主之蔽从谏如流者君之
 明予惟克迈乃训尔交修予罔予弃高宗所以为
 谏
之圣也以祉元吉中以行愿者君任其臣以致泰
 之治则泰之福溥乎天下君之愿欲孰大于是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 (第 8b 页)
 下不很愎以拒谏者也孔子曰过则勿惮改易于改

 过善莫大焉何悔之有成汤改过不吝汉高祖唐太
 宗 从谏
如转圜丧羊于易之道也位不当者非无过
 者也故欲亡其很愎而易于改耳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 (第 27a 页)
新安胡氏曰此一节言汤以德得人心今王/继先王 德当以孝悌之顺德而通乎千万人之心也)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艰哉(人纪三纲五常孝敬之实也上文 …… (第 19b 页)
故此言成汤之肇修人纪者如下文所云也纲)
(常之理未尝泯没桀废弃而汤始修复之也咈逆也先/民犹前辈旧德也 从谏
不逆先民是顺非诚于乐善者)
(不能也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为下克忠言能尽/事上之心吕氏曰汤之克忠最为 …… (第 19b 页)
(新安胡氏曰即/相亦惟终之意)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答钦/予时)
(命之语木从绳喻后从谏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高 (第 59b 页)
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从谏
臣虽不)
(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说受命总百官/冢 …… (第 59b 页)
人君者闻斯/言可以悚然惧矣 新安陈氏曰说初见高宗上篇所)
(言只及大略至是乃详及为君立政之道始望君 从/谏
自此以下至事神则难乃其进谏之纲领条目也)
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天之聪明无所/不闻无所不 …… (第 60a 页)
(地若火然泉达故说欲扩充高宗之明哲必宪天之聪/明而后已也 陈氏大猷曰始告以 从谏
则圣欲其取)
(人为善也此告以惟圣宪天欲其与天合德也取人为/善固可成性必与天合德始可以言圣可谓善责难 …… (第 60b 页)
难王忱信之亦不为难信/可合成汤之成德说于是而犹有所不言则有其罪矣)
(上篇言后克圣臣不命其承所以广其 从谏
之量而将/告以为治之要也此篇言允协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
(厥咎所以责其躬行之实将进其/为学之说也皆引 …… (第 63b 页)
力行 新 陈氏曰说)
(之意以为王能行而说不言则咎在说说己言而王不/行则咎在王不在说也上篇复君以 从谏
此则责君以)
(行言必实见于行而后始不为徒从也又案知对行言/古所未发自傅说始发之而后致知力行为万世学 …… (第 64a 页)
(新安陈氏曰高宗潜默之久一旦举说而相之/风声所动四海仰德然非辅君作圣则无以慰)
(人心之仰说始告君以 从谏
则圣惟圣时宪是臣以圣/期待其君今高宗语说以良臣为圣是君亦以圣自期)
(待/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 (第 69b 页)
 臣也言莫子违者主之蔽从谏如流者君之明至于
 如妇之从夫则有百从而无一违矣岂特如流而已
 此予唯克迈乃训尔交修予罔予弃高宗所以 从谏
 
之圣也以祉元吉中以行愿者君任其臣以致泰之
 治则泰之福溥乎天下君之愿欲孰大于是六五坤
 之主故为帝妹 (第 6a 页)
 行成汤之事焉盖高宗之意欲复如成汤之有为于
 天下也观其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罔俾阿衡专美
 有商之言则可见也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高宗之资傅说者切矣说复于王未闻他论而首之
 以 (第 9a 页)
从谏
何哉呜呼说之意深矣盖高宗之为君须当 (第 9a 页)
 使之 从谏
彼其恭默思道三年不言真欲出而为中
 兴之主其英锐果敢之气孰能禦之大抵人主昏者
 固不足道其中才之主亦 (第 9b 页)
不患其不能 从谏
惟英锐
 果敢有为之君却恐忽略夫忠谏之言高宗思道之
 切至于神交上帝彼自视胸中无所愧怍如何能降
 心 (第 9b 页)
从谏
虽其言深切未必真能从也故傅说少抑
 其英锐果敢之气使之降心以相从焉
说命中 (第 9b 页)
 矣
伊训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嗣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

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
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
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
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
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
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第 20b 页)
 不相去万万乎
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
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
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

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
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说复于王曰惟
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
祗若王之休命
 人君之急莫急于亲贤置诸左右则亲之矣后世渐
 不及古人君蚤 …… (第 5a 页)
 求谏复有是言论其大槩也以谓凡木皆从绳凡后

 皆 从谏
后既圣矣臣安敢不祗厥命乎傅说于此以
 识高宗之心其喜可知矣窃尝论高宗得说宜有高
 世绝俗之言其谆谆责 (第 6b 页)
之可谓勤矣及说复一言不
 过 从谏
是知从谏果为帝王之盛德也唯其从也则
 人乐告之今日改过明日又改过则日新之功如金
 含矿矿尽金精如鉴止 (第 6b 页)
六玉如神之有主仪礼有之他经)
(未/见)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孟子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哉载古字通)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荀子引书云 (第 15a 页)
从谏/
而不拂微谏而不)
(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太甲辟不辟(礼记作厥/辟不辟)旁求俊彦(释文云/俊本或) (第 15a 页)
 (古/注)

从谏
则圣
 受言为人主之盛节后世汉武帝唐文皇之流亦尝
 朝上书夕报可至不吝爵赏以来之然未能迈往力
 行者 (第 17a 页)
此言成汤之所修人纪者如下文)
(所云也纲常之理未尝泯没桀废弃之而汤始修复之/也咈逆也先民犹前辈旧德也 从谏
不逆先民是顺非)
(诚于乐善者不能也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为下/克忠言能尽事上之心○吕氏曰汤之克忠最 …… (第 17a 页)
民古贤人也○陈氏经曰汤以肇修)
(人纪为一身之任吾身有一毫之不尽则于人纪必有/一毫之亏于是不自足其足 从谏
求之今未已也又求)
(之古又欲兼天下之善修人纪之道不得不然也○愚/谓人纲与人纪对莫大于三纲故曰人纲小 …… (第 17b 页)
其思有终/也是命上文所命者)纂疏(愚/谓)
(即相亦惟终之意/不必训惟为思)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荅钦/予时)
(命之语木从绳喻后从谏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高 (第 52a 页)
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从谏
臣虽不)
(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纂疏(愚谓主圣臣直导人使/谏在德不在言君有圣) …… (第 52a 页)
(德则有 从谏
之实虽不命亦谏能为江海何忧百川之/不归君无圣德必无 (第 52b 页)
从谏
之实虽命之亦不谏如器既)
(满水将焉入高宗以纳诲辅德为命知命相之/大本说以 (第 52b 页)
从谏
克圣复命尤知致君之大本也)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说受命总百官/冢宰之职也)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 (第 52b 页)
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
逸豫惟以乱民(后王天子也君公诸侯也治乱曰乱明/王奉顺天道建邦设都立天子诸侯承)
(以大夫师长制为君臣上下之权以尊临卑以下奉/上非为一人逸豫之计而已也惟欲以治民焉耳)
(愚谓说初见高宗王篇所言只及 从谏
至此乃详及/为君立政之道自此以下至事神则难乃其进谏之) …… (第 52b 页)
若天道孰大于此○吕氏/曰高宗已造明哲之地故说欲扩充其明哲必宪天之)
(聪明而后已也○陈氏大猷曰始告以 从谏
则圣欲其/取人为善也此告以惟圣宪天敬其与天合德也取人)
(为善固可成圣必与天合德始可言圣善责虽者矣○ …… (第 53a 页)
难王忱信之亦不为难信可)
(合成汤之成德说于是而犹有所不言则有其罪矣上/篇言后克圣臣不命其承所以广其 从谏
之量而将告)
(以为治之要也此篇言允协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所以责其躬行之实将进其为学之说也皆引而 …… (第 55b 页)
归只在王忱)
(不艰一句○愚谓说意谓王能行而说不言则咎在说/说已言而王不行则咎在王不在说也上篇复君以 从)

(谏
此则责君以行言必实见于行而后始不为徒从也/又案忱诚也诚以力行也知对行言古所未发自傅说)
(始发之而后 …… (第 56a 页)
矣)纂疏(愚谓高宗潜默之久一旦举说相之风/声所动四海仰德然非辅君成圣则无)
(以慰人心之仰德说告君以 从谏
则圣惟圣时宪是臣/以圣期待其君今高宗语说以良臣惟圣是君亦以圣)
(自期/待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 (第 60b 页)
子缘木求鱼又翰霰二韵又音沿)
(周也方圆也圆备也亦作圜)(易乾为圜说文天体也又圜法钱也又方圜汉书 从谏
若转圜又正视也惊视也贾)
(谊传天下圜视而起亦作环又删韵)(诗幅陨既长毛传幅广也陨均也又轸韵)湲( (第 10b 页)
 坎水承之为缶阴虚为牖互艮止艮手为纳约纳之
 于中道曰约虽然约之用大矣傅说告高宗曰学于
 古训有获曰后 从谏
则圣纳约之大者若汉留侯因 (第 50a 页)
 再往而如莒公之不能防闲至此益甚原公之意岂
 不知和气婉容奉令承志为孝而失为孝之道者不
 学故也凯风之美孝子其诗曰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劝之不 从谏
之不从至于痛自刻责如此卒能感动
 不安其室之母以成其志至诚未有不动者也公不
 以纳母于善为孝而以从母 (第 4a 页)
物也诗辗转无音依韵注在此又不可转也无音以下文卷也眷免)
(反选也雪兖反叶韵在上声贾策今转而为汉梅福传 从谏
如转圜律历志元气转三统五行刘向封事用贤)
(如转石韩表旋乾转坤并无音陈傅良转圜赋押转字在去声有押在上 …… (第 40b 页)
又侯韵)(获也又麌韵注同又)
(过韵绍兴新制许与麌韵取字通押)○走(子口切无注又侯韵注疾趍也昔省试 从谏
转圜赋场中有用)
(杜牧注孙子序犹盘中走圜之珠走盘之句押走字在此上声者其出处无咅试院申明凡经传无音释 (第 63a 页)
而措之天下矣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
(长始教/民顺也)音释经(长上/声)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
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
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人纪三纲五常孝敬之实也上 …… (第 12b 页)
(汤之所修人纪者如下文所云也纲常之理未尝泯没/桀废弃之而汤始修复之也咈逆也先民犹前辈旧德)
(也 从谏
不逆先民是顺非诚于乐善者不能也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为下克忠言能尽事上之心吕氏)
(曰汤之克忠最为 …… (第 12b 页)
益反)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敬我/是命)
(其思有终也是命/即上文所命者)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荅钦/子时) …… (第 41b 页)
(命之语木从绳喻后从谏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高/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从谏
臣虽不)
(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敞顺其美命乎仁山/金氏曰高宗之命辞详而说之对反略其要在 (第 42a 页)
从谏
一)
(语盖高宗旧学未成视群臣又非甘盘之比故当反求/诸己而思之其病在求于独而略于人故傅说且以 (第 42a 页)
从)
(谏
药其病此病既除言则必行而已/定言可以朝暮入不必遽数言之也)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说受命总百官 (第 42a 页)
冢宰之职也)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
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
逸豫惟以乱民(后王天子也君公诸侯也治乱曰乱明/王奉顺天道建邦设都立天子诸侯承)

(以大夫师长制为君臣上下之礼以尊临卑以下奉上/非为一人逸豫之计而已也惟欲以治民焉耳陈氏栎)
(曰说初见高宗上篇所言只及 从谏
至此乃详及为君/立政之道自此以下至事神则难乃其进谏之纲领条)
(目/也)音释经(长上/声)(治平声 …… (第 42b 页)
(王忱信之亦不为难信可合成汤之成德说于是而犹/有所不言则有其罪矣上篇言后克圣臣不命其承所)
(以广其 从谏
之量而将告以为治之要也此篇言允协/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所以责其躬行之实将进)
(其为学之说也皆引而 …… (第 44b 页)
益切矣陈氏栎曰高宗潜默之久一旦举说)
(相之风声所动四海仰德然非辅君成圣则无以慰人/之仰德说始告君以 从谏
则圣惟圣时宪是臣以圣期)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