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德则心彻于内而思虑不蔽智彻于外而视听不悖
 以之成谋则明谓其智足以烛理故也以之受弼则
 谐谓其仁足以 从谏
故也谋之既臧则具是违谋之
 不臧则具是依非所谓谟明也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非所谓弼谐也 (第 15b 页)
 群旅进相从于荒惑之地逮其失邦乃始作歌岂不
 晚乎曰五子知义理识几微如此想家庭之间宴语
 之际其开导启沃于太康者亦已久矣第告之不
 谏
之不听虽知其必亡其如之何哉
 张氏曰人情之所甚亲者莫隆于兄弟兄有过恶陷
 于不义之地且将缄嘿隐忍而不 (第 5b 页)
 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
 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为君子遂非则其恶弥
 增斯谓小人故闻义而徙者常情之所难 从谏
勿咈
 者圣人之所尚
 东莱曰汤之本原既已澄澈则凡见于事为无不当 (第 2a 页)
 命也钦民也非钦民也钦先王钦高后也傅说一钦
 高宗之命而钦民钦先王钦高后一举而皆得之傅
 说安可忽乎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无垢曰其曰后克圣谓后 (第 15a 页)
从谏
也不 (第 15a 页)
从谏
而曰克
 圣盖傅说直 (第 15a 页)
从谏
为圣使高宗自此一门而入焉 …… (第 15a 页)
 不当言武功盖武功帝所自知也如告汉元帝不当

 言恭俭盖恭俭帝所自有也高宗命说朝夕纳诲已
 切于 从谏
今说复告以 (第 16b 页)
从谏
非所谓济其所不及也
 大抵人君为事怕过惟是 (第 16b 页)
从谏
一事不怕过愈从諌
 愈好故傅说不怕高宗有馀只怕高宗不足故复告
 之以諌必欲使到舜舍己从人禹闻善言则拜 (第 16b 页)
 南自北无所不及也此又伊尹教太甲以守约施博

 之道也
呜呼先王肇脩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 (第 22b 页)
 不宁者谓王任小人也即上章所谓俾民不宁也王
 信任小人由其心之蔽惑今王心不自惩创而反怨
 正救之者言不能 从谏
改过也○不惩其心即下章
 式讹尔心承我王言之指王心也旧说不惩其心指 (第 8b 页)
 (子曰汤工夫全在敬字上看来大段是一个脩饬底/人又曰成汤之圣称其德者有曰不迩声色不殖货)
 (利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有曰 从谏
弗咈改过不/吝又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此皆足以见其日)
 (新之实至于所谓圣敬日跻云/者则其言愈约而 (第 38b 页)
 不免郑有叔詹堵叔师叔三良为政未可间也齐侯
 辞焉是冬郑伯请盟嗟夫管仲可谓以礼服人者矣
 桓公亦可谓乐 从谏
知自克者使桓公从子华之言
 以诈而服郑事未必济且失诸侯今示之以礼绥之
 以德郑不旋踵而请盟是以宁母之 (第 29a 页)
 之不虑类鄙夫之空空希圣希贤全在此处故吉爻
 言其未雕琢之体象言其能听受之妙顺则善受巽
 则善入所谓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若顺而不巽
 则从不改说不绎虽是名师亦无可成之理艮少男
 为童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 (第 21b 页)
 之如此其严君臣之际常在警戒之中矣天下何忧
 不治今羲和掌天地之官而日食之变不知在先王
 之常刑不容赦也余读此章有以见 从谏
为帝王之
 盛德古者有三公朝夕纳诲无所不谏其下至于百
 工之贱皆得以官言事犹以为未足也又且使庶人
  (第 4b 页)
 敢恶于人慢于人则爱敬之道达于天下如火之始
 然泉之始达其谓之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由近及远
 由微至著之谓也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此又 …… (第 6a 页)
 则肇修之者汤之责也成汤以肇修人纪为一身之
 任苟吾身有丝毫之不尽则于人纪必有一毫之亏
 于是不自足其足必 从谏
而不敢咈求之今未已也
 又尝求之古人在昔先民有言不可不顺之惟其成
 汤不以已之善自足常欲兼天下之善如 (第 6b 页)
(均也诗幅陨既长毛氏云幅广也陨均也又轸韵○礼部
续降)
(说文天体也本作圜从囗睘声徐曰此方员字书 从谏
若转圜一曰全也又圜法钱也或作圆今方圆皆作此
圆字易圆而神通作员孟子规矩方员之至也俗作员又删韵○诗幅员 (第 7a 页)
此可以细玩三圣人气象○仲虺曰改过不吝伊尹曰 从谏
弗咈惟改过不吝所以 (第 12a 页)
从谏
弗咈也○以心德之
体言则仁为体宽为用以爱之用言则宽以容人仁以
爱人皆用也○皋陶称舜御众以宽又曰好生仲 (第 12a 页)
敢不祗若王之休命孔氏曰言木以
绳直君以谏明君能受谏则臣不待命其承命而谏之
谁敢不顺王之美命而谏者乎○ 从谏
则人欲日消天
理日著傅说以是一言可以圣也后克圣指从諌也主
圣臣直导人使谏在德不在言也
  说命中 (第 33b 页)
 不外孝弟上以孝弟倡于上臣庶则而效之则民德
 厚风俗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孝弟者
 君德之始而即王道之成也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艰哉
 此一节书是伊尹述祖德以训 (第 26b 页)
 举日进无疆而优入圣域矣谏之当从也如此故君

 不必求进言于臣惟当求受言于已君果能虚心
 谏
而克圣则凡为臣者争欲仰承德意进献谠言虽
 不命之言犹且先意承之况重以王命谆切孰敢不
 竭尽忠悃抒纳谟 (第 42b 页)
猷以敬顺吾王休美之命乎臣亦
 愿王以圣自期而勇于 从谏
可耳古人云泰山不择
 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
 不遗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天下不患 (第 42b 页)
 (维谓之人纪傅曰礼义以为纪毫陈氏经曰汤以肇/修人纪为一身之任吾身有一 之不尽则于人纪)

 (必有一毫之亏于是不自足其足 从谏
求之今未已/也又求之古又欲兼天下之善修人己之道不得不)
 (然也纲新安陈氏曰人纲与人纪对莫大于三纲故 (第 30b 页)
 (惟终/之意)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答钦予时命之语木从绳喻后 从谏
明谏之决不可 (第 33a 页)
 不受也然高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
 果 从谏
臣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
 顺其美命乎(新安陈氏曰主圣臣直导人使谏在德/不在言君有圣德则有 (第 33b 页)
从谏
之实虽不)
 (命亦谏能为江海何忧百川之不归君无圣德必无 (第 33b 页)
从谏
之实虽命之亦不谏如器既满水将焉入高宗)
 (以纳诲辅德为命知命相之大本说以 (第 33b 页)
从谏
克圣复/命尤知致君之大本也 陈氏雅言曰高宗之命傅)
 (说托物以喻其意故傅说之复高宗亦托物以进其 (第 33b 页)
辞谓君之 从谏
而圣犹木之从绳而正也木之生岂)
 (生而皆正惟从绳则无不正君之德岂生而皆圣惟 (第 33b 页)
从谏
则无不圣傅说于此将进其中篇陈戒之辞故)
 (先说此以广其 (第 33b 页)
从谏
(第 33b 页)
从谏
者人君作圣之功人/臣进言之机也高宗欲资之于人故以纳诲责其臣) (第 33b 页)
 (傅说使反求诸己故以 从谏
之道望其君/纳诲者相臣之职 (第 34a 页)
从谏
者人君之道也)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
 说受命总百官冢宰之职也
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 …… (第 34a 页)
 身者为难王忱信之亦不为难信可合成汤之成德
 说于是而犹有所不言则有其罪矣上篇言后克圣
 臣不命其承所以广其 从谏
之量(音/亮)而将告以为治
 之要也此篇言允协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所
 以责其躬行之实将进其为学之 …… (第 40a 页)
 (宗明哲如此不患不知患行之不力耳知而不行是/亦徒知以至诚行之不见其难矣 新安陈氏曰说)
 (之意以为王能行而说不言则咎在说说已言而王/不行则咎在王不在说也上篇复君以 从谏
此则责)
 (君以行言必实见于行而后始不为徒从也又按知/对行言古所未发自傅说始发之而后致知力行为) …… (第 40b 页)
 其所造益深所望益切矣(新安陈氏曰高宗潜默之/久一旦举说而相之风声)
 (所动四海仰德然非辅君作圣则无以慰人君之仰/说始告君以 从谏
则圣惟圣时宪是臣以圣期待其)
 (君今高宗语说以良臣惟/圣是君亦以圣自期待矣)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 (第 48a 页)
 亨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有此四
 德则足以协一天下之随我而无异心处随之尽善
 也类而推之已之德人君之 从谏
学者之从师事机
 之从宜皆要明此四德而后无咎昔郑叔段得人心
 之随矣然无德而得郑众适所以为咎齐桓常得 (第 1b 页)

污也昔成汤所以反之而至于圣者正惟有得于此故称其德者有曰不通声色不殖货利又曰以义制事以
礼制心有曰 从谏
弗咈改过不吝又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此皆足以见其日新之实至于所谓圣敬日
跻云者则其言愈约而意愈切矣然 (第 29b 页)